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得多好啊!一句话, 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 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 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3
讨论:读书有什么好处?
13
7.田中角荣的“撕书”读书法
曾任过日本总理大臣的田中角荣, 早年由于家境贫寒,上完高小以 后就失去了系统学习的机会。在 半工半读的学习中,他十分注意 读书方法。为了锻炼自己的记忆 力,他一页页地背诵《简明英和 词典》、日文辞典《广辞林》, 采用的办法就是一次撕下一页, 记熟了就扔了。这锻炼出他非凡 的记忆力。
15
6.四大发明 奥运会开幕式上有一节目展示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技术,画面由许多
的铅字反复变换出一个汉字,表达了中国人一贯的人文主张,这个汉 字是什么? 和 7.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自古至今,一直深受文人雅士和凡夫 俗子的喜爱。其中最上品的纸是什么纸? 宣纸 8.四大佛教名山 普陀山 峨嵋山 九华山 五台山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你能说说这四座 山分别位于我国的哪些省? 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9.四君子 古代文人雅士常把四种植物称为四君子,并用“四君子”来标榜君子 的清高品德。这四种植物是哪四种?
9
2.鲁迅的读书法
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 的读书方法。
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 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
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 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
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 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 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