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
- 格式:pptx
- 大小:530.21 KB
- 文档页数:33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质量标准一、引言专业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对于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本文将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标准进行探讨,以确保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二、定位和目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标准应该明确方案的定位和目标。
方案的定位是指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在于提供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方案的目标是指培养学生具备哪些能力和胸怀、责任。
定位和目标的明确可以使方案更加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质量标准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合理性:方案应设置全面、合理的课程内容,覆盖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
2.课程的难易程度和深度:方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设置适当难度和深度的课程,既要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课程学习,又要挑战学生的潜力。
3.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方案应设置适当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项目实训等,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保障,质量标准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师资力量的合理配置:方案应规定师资队伍的构成和比例,确保拥有具备相应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以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2.师资培养与评价机制:方案应规定师资队伍的培养和评价机制,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五、学生评价机制学生评价是衡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质量的重要指标,质量标准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评价的对象和内容:方案应规定学生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实践教学、师生互动等方面,以全面了解学生对方案的认知和反馈。
2.学生评价结果的利用:方案应规定学生评价结果的利用方式和意义,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改进和优化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培养和毕业要求自动化专业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培养具备自动化系统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为了确保学生在毕业时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下是自动化专业的培养和毕业要求的详细描述。
1. 专业培养目标:自动化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自动化系统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 掌握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具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调试能力;- 能够应用自动化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具备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 课程设置: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数学、物理、电路等;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控制理论、信号处理、机器人学等;实践课程包括实验、项目设计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
3. 实践教学:自动化专业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和项目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实验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将学会使用自动化工具和软件,熟悉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过程。
4. 实习要求:自动化专业要求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实习,以增加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
实习可以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进行,学生在实习期间将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和应用,了解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5. 毕业要求:自动化专业的毕业要求包括学分要求和毕业设计要求。
学分要求是指学生需要完成规定的学分,包括各类课程和实践教学活动;毕业设计要求是指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毕业设计项目,该项目可以是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等。
6. 就业方向: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各个领域就业,包括制造业、能源领域、交通运输等。
毕业生可以从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自动化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与推广等工作。
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的建设目标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定位于扶强,办出特色,办成一流。
专业定位:我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今年汽车总销售量大于2010年的1千8百万辆,保有量超1亿。
汽车的后市场急需我们专业的技能人才。
目前我专业与国内外高校同类专业比较,还存在不足,如:人才培养模式需大胆改革、课程体系开发思路要更广、教学资源建设应加强、现有的实训装备不能完全满足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新技术和大型高档公交车的发展需要、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等等。
“十二五”专业的建设目标:贴近我国汽车发展的趋势,培养学生既掌握新汽车技术、又具有综合素质和知识创新能力的懂管理的高技能人才。
1、成为理实一体化、示范性、开放性的教学基地2、成为国内有影响力,上海市一流的专业3、建设上海市教学团队专业建设的具体目标:(与兄弟院校分类竞争,适应我国汽车的迅猛增长。
)新能源汽车、高档汽车和大型高档公交车的检测与维修及懂管理的高技能人才。
通过5年的努力,学生能够对新能源汽车、高档汽车和高档公交车检测与维修,并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在全国范围内,要找以上三类车的检测与维修高技能人才,就找上大巴士汽车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懂汽车新技术的检测与维修及懂管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纵览兄弟院校的同类专业,培养模式差异不大,基本上都在传统汽车的检测与维修上下工夫。
这方面我院已经有了很成熟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走大家还没有走过的道路。
将新能源汽车、高档汽车和高档公交车检测与维修列入我们的教学计划,让出一片天地,与兄弟院校分类竞争。
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第一年不分专业方向,以宽口径夯实汽修专业的基础知识。
第二年根据学生的成绩和志愿以及企业的需求,确定新能源汽车、高档汽车和高档公交车专业方向、引进企业一线技师共同实施专业技能培训,强化专项技能、培养岗位能力及综合能力。
重视顶岗实习实践教育,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在生产的氛围当中提升职业能力,同时获得相应的高级技能证书。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制订依据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时,需要根据一系列的依据,以确保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制订依据。
1.教育部门要求:教育部门对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和相关法规,各学校需要依照教育部的要求进行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制订。
2.行业需求: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紧密结合行业需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校在制订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时,需要充分了解不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包括技能、知识、职业素养等方面,以确保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
3.专业特点:不同专业有着各自的特点和要求,因此在制订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时,需要考虑专业本身的特点。
例如,文学类专业需要注重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创作能力,工科类专业则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学科发展: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学校需要根据学科发展的要求来制订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例如,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和科技进步,计算机科学专业需要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5.师资力量: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制订也需要考虑到学校的师资力量。
学校需要评估自身师资的水平和能力,以确定适合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6.教学资源:除了师资力量,学校还需要考虑教学资源的配置情况。
学校在制订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时,需要评估自身的教学资源,如实验室设备、图书馆藏书、网络资源等,以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教学支持。
7.学生需求:学校在制订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时,也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学校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获取学生的反馈,以确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制订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时,以上依据都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并进行相应的平衡。
此外,制订目标和要求的过程中还需要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
_______ 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
培养方案由以下8个部分内容构成:
1.培养目标:根据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人才培养
目标定位,结合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情况,进行差异性分析、定位。
系统描述专业所要求培养人才的服务面向和培养规格。
2.培养要求:培养要求是组织课程的基本依据。
要求各专业要
具体描述本专业人才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3 .学制与学位:学制为4年,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
4.学分与学时:2500-2800学时,160个学分(含第二课堂 3 学分)。
5.毕业最低学分要求:各专业毕业生要获得各模式课程的最低学分才能毕业。
7.课程体系的构成:
8.教学进程:
__________ 业教学进程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