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剂量当量仪在复杂中子场中的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63.30 KB
- 文档页数:4
申请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甲级资质练习题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括号内填入你认为正确答案的1个编号;每小题0.5分,共25分)计分标准:每小题答对计0.5分,答错或多答不计分。
1. 关于放射性核素衰变的指数规律,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A=A0e-λ/t;B. A=A0eλ/t;C. A=A0e-λt;D. A=A0eλ/t。
2. 标准差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因此,标准差是()的描述。
A准确度 B 精确度 C 精度 D 误差。
3. 对于职业照射的剂量限值,工作人员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为()。
A. 1mSv;B. 5mSv;C. 20mSv;D. 50mSv。
4.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规定,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的保存期限为()。
A. 20年;B. 30年;C. 40年;D. 终生保存。
5. 测量不确定度是说明测量结果()的参数,由人们通过分析与评定得到,即与人的认识程度有关。
A分散性 B 误差 C 重复性 D 再现性。
6. GBZ/T对应的标准种类是()。
A. 国家标准;B. 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C.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D. 行业标准。
7. 根据我国《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规定,应把辐射工作场所分为()。
A. 控制区和非限制区;B. 监督区和非限制区;C. 监督区、控制区和非限制区;D. 监督区和控制区。
8. 对于职业照射的剂量限值,工作人员四肢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为()。
A. 50mSv;B. 150mSv;C. 250mSv;D. 500mSv。
9. 外照射个人监测的监测结果小于最低探测水平的记录:当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监测结果小于MDL时,应记录为()。
A MDLB 1/2 MDLC 0D 本底。
10.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规定: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参加相应的工作。
培训时间不少于()天。
辐射安全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关于中子的电性,正确的是( )A、中子带负电B、有的中子带正电,有的带负电C、中子带正电D、中子不带电正确答案:D2、公众成员所受到的照射剂量限值中,年有效剂量是( )。
A、50mSv/aB、20mSv/aC、1mSv/aD、150mSv/a正确答案:C3、关于辐射工作场所的分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便于辐射防护管理。
B、为了便于职业照射控制。
C、在现行的基本安全标准 GB18871-2002 中将辐射工作场所进行分区。
D、放射性工作场所分为监督区和操作区。
正确答案:D4、核子仪是一种测量装置,它由一个( )的可发射射线的放射源和一个辐射探测器组成。
A、裸露的B、不带屏蔽C、带屏蔽D、无危害的正确答案:C5、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委托下一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颁发辐射安全许可证,对其颁发辐射安全许可证单位的监督检查应当由( )进行。
A、委托方B、第三方C、双方共同D、接受委托方正确答案:D6、若核子仪工作场所的辐射场不轻易变化,则其外照射监测频率为每年( )A、1-2 次B、2-3 次C、4-5 次D、3-4 次正确答案:A7、( )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制定,主要包括国务院条例实施细则及其附件、行政管理规定等两部分,以部令发布,具有法律约束力。
A、指导性文件B、行政法规C、法律D、部门规章正确答案:D8、利用料位计对堆积密度小的物料(如泡沫塑料)或少量物料(如管中牙膏)的测量,一般用( )源。
典型的β 源为90Sr 活度范围为40~400MBq(约 1~10mCi)。
A、β 射线B、α 射线C、中子D、γ 射线正确答案:A9、核子仪的特点主要有:不直接接触被检测对象,是一种( )的检测工具。
A、大破坏性B、破坏性C、小破坏性D、非破坏性正确答案:D10、利用α 放射源进行测量的核子仪引起人体的辐射危害主要是( )A、α 放射源产生的内照射及伴随 X、γ 等其他辐射B、α 放射源对人体皮肤产生外照射C、α 放射源产生轫致辐射外照射D、α 放射源对人体内器官产生外照射正确答案:A11、辐射事故和运行故障处理过程中的安全责任,以及由事故、故障导致的应急处置费用, 由( )承担。
2012年LA物理师(含伽马刀物理师)专业试卷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 、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放射治疗吸收剂量校准的主要方法是A 量热法B 化学剂量计法C 电离室法D 热释光法E 胶片法2.能量注量是进入辐射场某点处单位截面积球体所有粒子的A 数目总和B 总能量之和C 总动能之和D 沉积能量总和E 电荷总和3.按照IAEA测量规程1997年修订版的建议,对高能电子线,有效测量点应位于电离室中心前方A 0.5rB 0.55rC 0.6rD 0.7rE 0.75r4.若a,b分别为矩形野的长和宽,则等效方野边长S的计算公式为S=2ab/(a+b)5.Pcel是A 扰动修正因子B 水对空气的阻止本领比C 电离室校准因子D 中心电极修正因子E 照射量校准因子6.60Co射线最大剂量深度是A 0.3cmB 0.5cmC 1.0cmD 1.5cmE 2.5cm7.用于β线治疗的同位素是A 铯-137B 镅-241C 锶-90D 碘-125E 锎-2528.远距离放射治疗中,对表面剂量几乎没有影响的因素是A 准直器的散射线B 均整块的散射线C 模体的反向散射线D 光子与射野挡块所产生的散射电子E 治疗机房的墙壁所产生的散射线9.高能光子射线照射野的对称性和平坦度,应在水模体A 表面测量B 最大剂量深度处测量C 5cm深度处测量D 7cm深度处测量E 10cm深度处测量10.在做屏蔽计算时,会有一些保守的假设,一般不包括A 有最大的辐射泄露B 高估工作量,使用和居留因子C 产生X射线和电子加速器,始终工作在X线模式D 双能量加速器,始终工作在高能状态E 患者位置11.临床剂量学四原则是A 摆位准确、剂量均匀、输出剂量稳定、保护重要器官B 摆位准确、剂量均匀、尽量提高治疗剂量、保护重要器官C 剂量准确、剂量均匀、尽量提高治疗剂量、保护重要器官D 剂量精确、提高适形度、尽量提高治疗剂量、照射范围越小越好E 输出剂量稳定、摆位准确、剂量准确、尽量提高治疗剂量12.中低能X射线射线质的表达方法是A μ/ρB μC mAD HVLE MV13.关于全身治疗入射剂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距离延长后,X射线在射野内的散射线成分增加B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由于需用毯子盖在身上,因而增加了入射剂量C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盖在身上的毯子,其等效水厚度约为1.5mmD 需用散射及能量衰减屏,以减小剂量在体内的建成E 由于要用毯子盖在患者身上,因而可不必使用散射及能量衰减屏14.关于离轴比和等剂量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离轴比数据是给出模体内指定深度处所测量的垂直于中心轴的射野剂量曲线B 结合中心轴剂量贡献和离轴比数据可生成体积剂量矩阵,可以提供二位和三维剂量分布信息C 在射野半影区等剂量曲线的剂量改变非常缓慢,并且受准直器开口,焦点的有效大小和侧向电子平衡的影响D 兆伏级X射线的射野等剂量曲线包括了中心区、半影区和射野外三个明显的区域E 由于来自于准直器和机头防护部分的穿透辐射,远离射野边缘的区域剂量通常很低15.物理师的工作职责不包括A 机器校准B 质量保证C 模体测量D 病人治疗E 设备验收16.实际应用中,描述浅层和深部X射线质的是A 能量B 标称加速电压C 管球标称电压D 半价层E 特征辐射能量17.高能电子束的高值等剂量曲线,随深度增加A 按几何原理发散B不变C 逐渐展宽D 逐渐内敛E 线性变化18.加速器的机架,准直器和治疗床的旋转轴,应相交于球形空间,其半径不能大于A 0.1mmB 0.5mmC 0.7mmD 1mmE 1.5mm19.确定电子束的能量,经典的方法是测量电子束的A 能谱B 吸收剂量C 韧致辐射污染D 特征辐射E 射程20.高能光子射线照射野输出因子,是准直器散射因子和模体散射因子A 之和B 之差C 乘积D 之商E 平方和21.3DCRT和IMRT的复杂剂量分布,常使用A 半导体或电离室予以验证B 电离室或热释光予以验证C 胶片或探测器阵列予以验证D 水模体予以验证E 固体模体予以验证22.电子束全身皮肤照射,选择的能量应是在治疗距离模体表面处A 12~14MeVB 10~12MeVC 7~10MeVD 4~7MeVE 1~4MeV23.ICRP推荐的职业照射,年全身有效剂量限值(mSv)是A 10B 20C 30D 40E 5024.用计算机制定一个头部肿瘤治疗计划,照射野如图所示,发现采用60°楔形板给出的剂量分布最均匀,下面关于60°楔形板所得的结果比45°楔形板好的理由中,正确的是A 这样的射野夹角要求60°楔形板B 颅骨对剂量分布影响很大,需要使用大角度楔形板C在此处楔形板野用作补偿器,用于补偿“缺失”的组织D 垂直相交的照射野总是要求60°楔形板E计算机计算有错误25.关于放射治疗计划的磁共振影像,正确的是A 软组织对对比度与CT影像相同B 重建生成的DRR图像优于CT影像重建的DRR图像C MRI图像目前已可以单独用于计划设计D 不能用于剂量计算的组织不均匀性的修正E 几何失真和伪影比CT图像小26.关于Clarkson射野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A 遮线门、挡块、补偿器、MLC、楔形板B 限光筒、挡块、组织填充物C 组织异质性或不均匀性修正一般用于解决在大的均匀水体膜测量的标准射野与实际病人之间差异的问题D 通过采用中心轴和离轴的剂量数据集,使用0野的TAR和计算深度的散射空气比,将射野的原射线与散射线组份分开来计算不规则野内感兴趣点剂量E 能估算指定器官的剂量反应,并帮助评估剂量分割和体积效应27.电子直线加速器初级准直器的主要作用是A 限定射线能量B 限定输出剂量C 限定最大照射野的尺寸D 限定照射野半影E 限定治疗距离28.三维治疗计设计需要患者的CT影像数据,需考虑层间距离,对于头部位肿瘤,层间距一般为A 1cmB 0.5cmC 0.5~1cmD 0.3cmE 0.1cm29.为了确保计算的准确性,计划系统的CT值必须转换成A 组织密度B 电子密度C 质量厚度D 线密度E 组织比重30.治疗计划的质量核查最有效的方法是A 独立验证B 重复计算C 反复核查D随机测试E 定期检查31.以下描述旋转调强照射技术,不正确的是A 剂量分布最好的调强照射技术B 旋转照射方式C MLC采用划窗技术D 可改变剂量率E 机架旋转速度可变32.空气吸收剂量校准因子N D与空气比释动能校准因子N K间的关系是A N D=N K(1-g)K att K mB N D=N k K att K mC N D=N k K att K m(1-g)D N D=N k(W/e)K att K mE N D=N k(W/e)K att K m(1-g)33.直线加速器加速电子是依靠A 脉冲发生器B 四端循环器C 加速管D 电子枪E 速调管或磁控管34.SRS要求γ刀装置机械焦点精度为A ±0.1mmB ±0.3mmC ±0.5mmD ±1.0mmE ±1.5mm35.患者治疗部位解剖信息以图像方式输入治疗计划系统后,反映患者体位的患者坐标系,是通过A CT图像建立的B 激光定位灯建立的C 患者体内外标记点建立的D 体位固定器建立的E 靶区中心建立的36.剂量体积直方图用于评价A 肿瘤剂量分布B 危机器官剂分布C 不同器官受照剂量的情况D 不同器官的等剂量线E 不同计划的剂量分布37.治疗机的等中心位置到机架后部屏蔽墙的长度最小应为A 1.0~1.5mB 1.5~2.0mC 2.0~2.5mD 2.5~3.0mE 3.0~3.5m38.电子束的百分深度剂量随照射野增大而变化极小的条件是,照射野的直径与电子束射程比值A 大于1B 等于1C 大于0.5D 等于0.5E 小于0.539.CT图像用于计划设计的缺点是A 图像有时会变形B 空间分辨力不够高C 软组织分辨力不够高D 图像层次有时太多E图像对比度有时较差40.经典的近距离照射,低剂量率照射参考点的每小时剂量为A 0.3~1.0GyB 0.4~2.0GyC 0.5~3.0GyD 0.6~4.0GyE 大于12Gy41.为达到相同的放射生物学效应,低LET射线对乏氧细胞所需的剂量比富氧细胞要大A 1.5~2倍B2.5~3倍C 3.5~4倍D 4.5~5倍E 5.5~6倍42.在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中,权衡肿瘤的控制效应和正常组织的晚期效应,通常在临床治疗中A 增加分次数B 不必拉开放射源与正常组织的距离C附加屏蔽物以提高正常组织受量D 提高分次剂量E 采取与外照射相同的常规分次43.指形电离室的中心收集极一般选用A 铅B 铝C 铜D不锈钢E 合金44.医用加速器每月十字线的中心精度应不超过A 0.5mmB 1mmC 1.5mmD 2.0mmE 2.5mm45.腔内放疗单个点源距源0.5~0.5cm剂量计算验收标准为A 1%B 2%C 3%D 4%E 5%46.非共面野实现的方法是A 移动或转动治疗床加转动机架B 转动机架不动治疗床C 转动机头加转动机架D 同轴多野照射E 单野转转照射47.钴-60源γ衰变时释放出的γ射线有A 1种能量B 2种能量C 3种能量D 4种能量E 5种能量48.已知管电压为100kV的X射线有效半价层为4.0mm Al,则铝对该X射线的线性衰减系数为A 1.73×10-4m-2B 1.73×10-4m-1C 1.73×10-4D1.73×10-4mE 1.73×10-4m249.乳腺癌切线野照射时患者体位的楔形板角度一般为A <5°B 5°~ 20°C 20°~ 30°D 30°~40°E >40°50.治疗计划设计步骤中的体膜阶段包括治疗体位的确定、体位固定和定位。
亚太地区中子周围剂量当量(率)仪的校准比对刘毅娜;王志强;徐科;骆海龙【摘要】Proper calibration methods are important aspects to ensure good results of neutron ambient dose equivalent meters .The APMP.RI(Ⅲ )‐S1for the calibration of neutron ambient dose equivalent meters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radionuclide neutron reference radiation fields and the calibration results of the metrology institutes ofKorea ,Australia ,India ,China Taiwan ,China ,Japan and Russia wereshown .Two comparison transfer instruments were also calibrated by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 in the 241 Am‐Be and 252 Cf neutron reference radiation fields ,and the calibr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APMP.RI(Ⅲ )‐S1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ibration factors obtained with the shadow cone metho d and the distance inverse‐square method of our laboratory and the reference value are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within the uncertainties .%适当的校准方法是保证中子周围剂量当量(率)仪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因素。
TEPC中子和γ分辨技术研究张伟华;王志强;肖雪夫;刘毅娜;李春娟;骆海龙;李玮【摘要】混合辐射场中子剂量、剂量当量的测量需进行中子、γ分辨.依据各种辐射沉积线能的不同,组织等效正比计数器(TEPC)具有一定的中子、γ分辨能力.本文采用自制的圆柱形TEPC在5SDH-2加速器单能中子辐射场进行了微剂量谱测量,对其中子、γ分辨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采用137 Cs纯γ辐射微剂量谱匹配法,在232 Cf、241Am-Be中子辐射场进行了中子、γ分辨研究.分辨后的中子剂量当量与约定真值一致性较好,表明TEPC用于中子、γ混合辐射场的吸收剂量、剂量当量测量是可行的.【期刊名称】《原子能科学技术》【年(卷),期】2016(050)004【总页数】6页(P577-582)【关键词】组织等效正比计数器;中子;γ;分辨;微剂量谱;剂量当量【作者】张伟华;王志强;肖雪夫;刘毅娜;李春娟;骆海龙;李玮【作者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计量测试部,北京102413;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计量测试部,北京102413;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计量测试部,北京102413;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计量测试部,北京102413;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计量测试部,北京102413;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计量测试部,北京102413;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计量测试部,北京1024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L816中子辐射场往往伴随γ辐射,测量中子剂量、剂量当量时不可避免会遇到中子、γ分辨问题。
针对中子、γ混合辐射场,传统中子剂量、剂量当量的测量方法有以下两类。
1) 使用中子能谱仪(如多球谱仪、组合式中子能谱探测器)测量中子能谱,通过注量-中子剂量当量转换因子得到中子剂量当量。
这种测量方法需依靠理论计算的剂量当量转换因子,且中子能谱测量对原始输入谱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对于未知能谱的中子辐射场,其剂量当量测量不确定度就很大。
2) 采用双剂量计法测量混合场的中子吸收剂量。
ICS 13.100 GBZ C5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 148-2002用于中子测井的CR39中子剂量计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Individual dose monitoring method with CR-39neutron dosimeter using in neutron logging2002-04-08发布 2002-06-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前 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中子测井技术是核技术在石油工业已广泛使用的技术,在我国也已使用多年。
为推进该技术在我国的顺利应用和推广,应进行中子剂量计的监测方法标准化、规范化,以利于放射防护,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本标准按照我国国情,对用于中子测井场所的CR39中子剂量计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制订了具体要求。
本标准由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玉水 陆杨乔 李俊雯。
本标准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I用于中子测井的CR39中子剂量计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 GBZ/T 148-20021范围本标准推荐了用于中子测井场所的CR39中子剂量计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241Am-Be中子源测井场所工作人员的个人中子剂量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2714 镅铍中子源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固体核径迹探测器 solid state nuclear track detector核粒子穿过绝缘体时,造成一定密度的辐射损伤,经适当处理,形成可观测的径迹,这种固体称为固体核径迹探测器。
2020辐射防护机考放射考试诊断带答案11.为了更好地进行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目前的基本安全标准有AGB----2002.2.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所受的职业照射,连续五年平均(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不超过()mSv(其中任何一年又可达50mSv)。
答案:B503.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所受的职业照射,连续五年平均(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不超过20mSv(其中任何一年又可达()mSv)。
答案:A304.全身骨密度仪机房(照射室)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和最小单边长度分别是()。
答案:A15㎡、3.0m5.关于医疗照射指导水平的说法,以下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A。
医疗照射指导可作为当前良好放射学实践的指南。
B。
不允许依据临床判断实施高于指导水平的照射。
C。
医疗照射指导是针对中等身材受检者提出的一种合理的平均而言的典型值。
D。
不能视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达到最佳性能的指南。
答案:B6.除了乳腺摄影X射线机外,X射线管件中遮挡X射线束材料的质量等效过滤必须符合:在正常使用中不可拆卸的材料,应不小于()。
答案:A1.5mmAL7.()主管部门对全国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答案:A国务院生态环境8.对职业照射用年有效剂量评价,应符合GB-2002中规定的限制,其中四肢(手和足)的年当量剂量为()。
答案:A50mSv9.典型成年受检者X摄像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AP位(前后位)照射腹部,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
答案:C5mGy10.()是受检者位于X射线管和探测器之间,对其进行多方向X射线扫描,并将检出的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实现重建断层摄像。
答案:D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11.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需要将放射性同位素转移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的,按有关规定办理了异地使用备案后,应当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答案:C移出地12.进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试验需要经过环境主管部门的批准,具体批准级别为省级以上。
ICS 13.100 GBZ C5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 148-2002用于中子测井的CR39中子剂量计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Individual dose monitoring method with CR-39neutron dosimeter using in neutron logging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中子测井技术是核技术在石油工业已广泛使用的技术,在我国也已使用多年。
为推进该技术在我国的顺利应用和推广,应进行中子剂量计的监测方法标准化、规范化,以利于放射防护,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本标准按照我国国情,对用于中子测井场所的CR39中子剂量计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制订了具体要求。
本标准由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玉水陆杨乔李俊雯。
本标准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I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用于中子测井的CR39中子剂量计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 GBZ/T 148-2002 Individual dose monitoring method with CR-39neutron dosimeter using in neutron logging1范围本标准推荐了用于中子测井场所的CR39中子剂量计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241Am-Be中子源测井场所工作人员的个人中子剂量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2714 镅铍中子源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固体核径迹探测器 solid state nuclear track detector核粒子穿过绝缘体时,造成一定密度的辐射损伤,经适当处理,形成可观测的径迹,这种固体称为固体核径迹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