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考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22.12 KB
- 文档页数:6
山东省2016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科研成果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____ that no one was ever prepared for it.A:So suddenly did the bad news comeB:So suddenly the bad news cameC:So did the bad news come suddenlyD:Did the bad news come so suddenly2、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__观摩。
A.正式B.非正式C.组织化D.非组织化3、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个别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是运用了课程的理论A:目标理论B:过程理论C:纵向理论D:横向理论4、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______较差。
__A.稳定性B.广度C.分配能力D.范围5、”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__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述。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社会生活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__。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上层建筑7、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A:文法教育B:骑士教育C:宗教教育D:六艺教育8、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这是德育基本原则中的____A:导向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9、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A:动作学习B:知识学习C:技能学习D:经验学习E:行为规范学习10、”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A:刻板效应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近因效应E:重视个别差异11、()的主要宗旨在于向家长系统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山东省2016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2.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展,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A、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期D、幼儿期3.某县中学教师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申诉的机构是()。
A.学校教工代表大会B.当地县级人民政府C.当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D.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4.活动和交往时属性品德形成的( )A关键B基础C内容D途径5.德育的基础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6.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上A 德育内容B德育方法C德育原则D德育规律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原则的要求A巩固性B直观性C循序渐进D因材施教8.师生关系在教学内容上构成()。
A、授受关系B、给予关系C、接受关系D、平等关系9.学生文化的特征具有()。
A、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B、过渡性、非正式性、单一性C、直接性、非正式性、多样性D、过渡性、正式性、多样性10.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
A、全面发展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统一要求11.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的( )原则A正面教育B导向性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D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12.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A平行管理B目标管理C民主管理D常规管理13.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问却总能答对。
2016年山东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科研成果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我国的小学产生于。
A:夏朝B:殷商C:西周D:东周2、____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A:奥苏伯尔B:桑代克C:贾德D:格式塔心理学3、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__.A.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B.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C.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D.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4、影响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A:环境B:遗传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有纪传体的《史记》和《汉书》等B:盛唐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
其中王维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C:我国现当代诗坛群星璀璨,优秀诗歌众多,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和舒婷的《致橡树》等D: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装在套子里的人》、《羊脂球》、《警察与赞美诗》等6、影响群体士气的因素有__。
A.群体成员的人数B.对群体目标的赞同C.对活动的满意度D.群体领导方式E.和谐的人际关系7、全世界最大的石佛像在。
A:四川屏山B:河南洛阳C:四川乐山D:四川江津8、办学宗旨、教育理念、校风校训等属于。
A:校园物质文化B:校园制度文化C:校园精神文化D:学生文化9、教学是由两方面活动组成的。
A:听课和考试B:讲和背C:教和学D:记和练10、教师申诉制度建立的直接法律依据是()A:《宪法》B:《教育法》C:《教师法》D:《义务教育法》11、冉·阿让是下列哪一部小说中的主人公?()A:《罪与罚》B:《红与黑》C:《飘》D:《悲惨世界》12、对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B: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改革的方向C: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D: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凌定作用13、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钱冰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山东省2016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型示例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交互式教学模式是由教师与小组学生一起进行的,这小组学生人数最好在()A:3人左右B:6人左右C:10人左右D:13人左右2、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特E:重视个别差异3、是我国学前教育中所特有的一条原则。
A:独立自主性原则B:发展适宜性原则C:c.保教结合原则D:综合性原则4、治疗弱视的最佳期是。
A:1~2岁B:3~5岁C:5~7岁D:7~10岁5、下列哪一种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A:核心课程B:广域课程C:相关课程D:活动课程6、(2010年,河南)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B:学校教育C:环境D:家庭教育7、学生管理的终极目的是__A.学业成功B.人性完善C.适应社会D.身心健康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的顺序是____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看具体情况,可有多端性9、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____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10、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正是__的表现。
A.转移B.补偿C.投射D.退化11、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__A.智育等于教学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1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__A.1951年B.1958年C.1985年D.1986年13、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____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14、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______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
山东省2016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专业发展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9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__等属于压力应对策略中的减轻不适感。
A.放松B.歪曲现实C.攻击D.逃避E.幻想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____A:《学记》B:《师说》C:《论语》D:《春秋》3、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而智力训练无关紧要的理论是。
A:传统教育理论B:现代教育理论C:形式教育理论D:实质教育理论4、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感C: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E:重视个别差异5、感性概括又称__A.直觉概括B.变式概括C.比较概括D.图式概括6、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__。
A.阅读B.吹拉弹唱C.运算D.记忆7、”家庭学校”(home school)是一种()A:新兴的家庭教育方式¤¤B:主要在家庭中实施的义务教育方式C:由家庭举办的学校D:新型的“私塾”或“寺子屋”8、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__。
A.系统化B.专业化C.专门化D.多样化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容不包括。
A:导生制B:学分制C:走班制D:分层教学10、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定荆州,都武昌既:既然。
B:后从太子还建业从:跟从,跟随。
C:权遂舍之遂:于是。
D:左右对日:“似是仪家也。
”左右:身边的人,近臣。
11、移情的动机因素是____A:马斯洛B:阿特金森C:维纳D:维果斯基12、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B:卢梭C:康德D:洛克1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
初等小学校的修业年限为()A:3年B:4年C:5年D:6年14、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__ 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15、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2016年下半年山东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考试试卷第一篇:2016年下半年山东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考试试卷2016年下半年山东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__ A.算法式B.推理式 C.启发式 D.演绎式2、何种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具体的,而非一般的____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19世纪初3、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____ A:选择性B:预见性C:目的性 D:创造性4、班级建设的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班级建设的目标B:实现目标的途径 C:具体方法 D:工作程序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__。
A.年龄影响力B.性别影响力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6、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的是____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福禄倍尔 D:蒙台梭利7、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提高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是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____ A:内发论 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能动论8、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的特征进行。
A:顺序性 B:互补性 C:统一性 D:不平衡性9、反映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知识称为__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10、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的预期结果转向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的课程评价模式是()A:目的游离评价模式B:目标评价模式C:过程评价模式D:CIPP评价模式11、下列教师在师生沟通中的体态语不恰当的是()A:保持善意的目光接触 B:不时点头 C:时有微笑D:手指指指戳戳1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学信息输出技能的一项是__ A.研究学生的技能 B.教学反馈的技能 C.钻研教材的技能D.操纵教学技术手段的技能13、角色游戏中幼儿从独自游戏发展为平行游戏,主要反映了幼儿。
2016年上半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上A 德育内容B德育方法C德育原则D德育规律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原则的要求A巩固性B直观性C循序渐进D因材施教3.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提出A孟子B孔子C荀子D庄子5.以下属于二级课程的是()。
A、基础型课程B、学校课程C、地方课程D、国家课程6.操行评定是德育方法中()的方式A陶冶法B榜样法C说服法D品德评价法7.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8.生产力对教育起()。
A、辅助作用B、决定作用C、主导作用D、促进作用9.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10.关于教学含义的正确表述为( )A传授知识B智育C上课D教与学的双边活动11.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12.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方式是()A平行管理B目标管理C民主管理D常规管理13.”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
A.国家性原则B.公共性原则C.方向性原则D.强制性原则14.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在()。
A.行使教师权利B.履行教师义务C.影响学校的秩序D.给学校出难题15.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阐述的主要内容是()。
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B.环境C.个性差异D.个人努力2.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夸美纽斯和杜威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赫尔巴特和杜威3.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摊上的水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
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
小林低头回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
”这说明小林缺乏()。
A.道德认识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意志教育D.道德行为教育4.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
①幼儿教育②初等教育③中等教育④成人教育⑤高等教育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5.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生活性B.计划性C.组织性D.系统性6.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
A.历史法B.问卷法C.观察法D.文献法7.儿童出现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是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8.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前面,一会儿又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面,这种注意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
A.注意分散B.注意起伏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9.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这说明思维具有()。
A.间接性B.概括性C.理解性D.整体性10.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
山东省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被看成是“文雅教育”的源地。
A、印度B、埃及C、雅典D、斯巴达2.人的多元智力发展理论主要为人的()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
A、全面发展B、个性发展C、身体发展D、心理发展3.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普遍性C、基础性D、能动性4.”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5.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文化。
A、观念和制度B、精神和观念C、组织和制度D、物质6.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小涛进行教育的恰当方式是()。
A.将他交给家长批评教育B.了解情况后耐心教育他C.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D.批评教育无效果开除他7.现代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为()A班级授课制B个别教学C分组教学D群体教学8.班级建设设计以()最为重要A实现目标的途径B实现目标的集体方法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9.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时期的人。
A、最迅速B、普通C、缓慢D、成熟10.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体育活动D.社会活动11.认知模式由()提出A皮亚杰B斯金纳C布鲁纳D彼得?麦克费尔12.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A.人自身的活动B.实物C.标本D.说教13.设计教学由()首创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斯宾塞14.测验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叫测验的()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15.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学生课程D、教师课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2016年山东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科学研究
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多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__。
A.语义联想
B.视觉想象
C.关键词法
D.谐音联想法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这句名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实践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
3、在学业成绩考查中,试题类型有()
A:简答式试题
B:陈述式试题
C:是非题
D:多项选择题
E:组配式试题
4、我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目标是____
A: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B:教书育人
C:教育民主
D:教学相长
5、有实际工作者和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和提高教学行动自觉认识为目的的研究方法是__
A.调查法
B.观察法
C.行动研究法
D.个案分析法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师说》
7、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__。
A.实践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知识型课程
8、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____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大教学论》
9、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
A:后勤职工
B:行政干部
C:学生
D:教师
10、被称为学龄中期或少年期的阶段是()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中学阶段
D:高中阶段
11、以美国“六三三”学制为蓝本确立的()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寅学制
12、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13、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的是()
A: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
C: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
D:帮助后进生改正缺点
14、考试中因没有复习而答不出、想不起来问题,这种遗忘叫__
A.暂时性遗忘
B.永久性遗忘
C.一般性遗忘
D.特殊性遗忘
15、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述,对其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的是__。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洛克
D.杜威
16、小明一着急就容易结巴,如果你是小明的语文老师,以下做法是错误的。
A:让和小明有相同问题的同学组成小组,互帮互助
B:课后辅导结合课堂训练,逐渐解决小明结巴的问题
C:和小明做约定,每次上语文课都叫他读一段课文,如果读得很顺,就给予奖励
D:为防止小明结巴,不叫他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17、《纲要》明确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这反映了()的要求。
A:评价取向的多元化
B:评价情境自然化
C:评价类型的多样化
D: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18、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布鲁纳
B:布卢姆
C:桑代克
D:斯金纳
19、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____
A:理论性学科
B:应用性学科
C:具有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学科
D:边缘性学科
2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____
A:空间的广延性
B:时间的连续性
C:周期性
D:示范性
21、违章骑车遇到警察时赶快下车,过马路时听到汽车喇叭声后迅速躲开,属于____
A:强化
B:消退
C:惩罚
D:回避条件反射
二、多项选择题
1、(200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无差别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无歧视原则
D: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2、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认真、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
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____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3、3岁的幼儿在进行分类活动时,会把人、马分为一类,原因是他们认为人和马都有头、有脚。
这表明该年龄段幼儿认识活动具有的特征。
A:缺乏有意性
B:情绪性
C:直觉行动性
D:表面性
4、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其中最高级的需要是。
A:生理的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
5、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____
A:存在正相关
B:关系不明显
C:存在负相关
D:有利有弊
6、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____
A:教师
B:学校名称
C:私塾
D:六艺
7、Excel中,在数值型单元格A1中输入,然后按回车键,则A1显示数值为5。
(1)“=sum(2+3)”(2)“2+3”(3)“sum(2,3)”(4)“=sum(2,3)”
A:(1)正确
B:(1)(4)正确
C:(2)(3)正确
D:(1)(2)(3)(4)全正确
8、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分别是__。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派生类属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E.命题学习
9、教育法与教育政策的区别是()
A:两者的制定机关和程序不同
B: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
C:两者的实施方式不同
D:两者的调整范围不同
E:两者的稳定程度不同
10、体现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根本不同的是()
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D:长久性
11、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____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2、3~4岁的幼儿认为.球会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呆在椅子上”,这反映儿童的判断。
A:以直接判断为主
B:判断内容不够深入
C:判断根据不够客观
D:判断论据不够明确
13、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
形成开放的幼儿教育系统。
这是()原则的要求。
A: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B:发展适宜性
C:幼儿参与性
D:开放性
14、教育学萌芽的标志是__的提出。
A.教育价值
B.教育规律
C.教育问题
D.教育现象
15、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的修业年限为年。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16、以画马著称的画家是。
A:吴冠中
B:黄宾虹
C:齐白石
D:徐悲鸿
17、技能是按照规则、程序、基于练习而完成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动作的能力,下列与技能的三种类型不符的是__。
A.身体协调能力
B.智慧能力
C.元认知技能
D.自主能力
18、教师成长与发展有等阶段。
A:关注评价
B:关注待遇
D:关注学生
E:关注生存
19、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____ A:教学策略
B:教学原则
C:教学手段
D:教学形式
20、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__。
A.时限性
B.具体性
C.预测性
D.实际性
E.操作性
21、衡量受教育者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__。
A.道德知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