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 师恩难忘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5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生字组词拼音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生字组词1师恩难忘姥lǎo姥姥姥爷1师恩难忘炊chuī冒炊烟炊烟袅袅,无米之炊1师恩难忘歇xiē歇脚歇息,歇一下,歇斯底里1师恩难忘叨dāo念叨叨唠,唠叨1师恩难忘恍huǎng恍如恍惚,恍然大悟,恍若隔世1师恩难忘醒xǐng惊醒苏醒,醒悟,醒来,醒目,如梦初醒1师恩难忘滋zī滋润滋味,滋润,滋长,滋养,滋补1师恩难忘杖zhàng拐杖手杖,禅杖,擀面杖,拿刀动杖1师恩难忘捅tǒng捅咕碰,触动:纸真薄,一捅就破1师恩难忘拄zhǔ拄杖本义:支撑。
拄着拐棍走。
1师恩难忘诲huì教诲诲,说教也。
诲人不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知识点1《师恩难忘》1、词语解释:身(临)其境:来到引人入(胜):胜,胜境,美好的境地。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2、八字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3、形容口才好的成语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出口成章4、“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使我想到了赞美老师教学有方的诗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赞美老师的奉献精神的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树”的意思是种植,第二个“树”的意思是培养。
这个词语意思是:树木成材需要十年,而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不容忽视。
文中“教诲之恩”是指田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和道理。
五年级语文学习计划一、指导思想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小学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力争在今年的毕业会考中,语文科的综合成绩能有较大的突破。
三、复习原则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
苏教版五上《1、师恩难忘》课文原文1 师恩难忘那年正月新春,我不满6周岁,便到邻近的乡村小学去读书。
这个小学设在一座庙内,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
当时学生少,四个年级才一个班。
老师姓田,17岁就开始教书了。
他口才、文笔都很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
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
描红纸上是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
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
亭子外边,花开得很茂盛,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
”他越看越喜欢,想折下一枝来。
妈妈拦住了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看不到花儿了。
”后来,这儿的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
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语。
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
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刘绍棠。
原题《老师领进门》,选作课文时文字有改动。
教材分析:《师恩难忘》一课文质兼美、情感至深。
记叙了作家刘绍棠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生动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培养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引导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五年级上册第1课师恩难忘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多音字“正”。
3. 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恭恭敬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能体会作者对教师的感恩和崇敬之情,表达对自己老师的感谢和敬意。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正确理解并运用本课的成语。
教学资源1. 自制PPT。
2.刘绍棠,中国当代着名作家。
13岁开始就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
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
《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
《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多部中、短篇小说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
教学流程第1课时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从幼儿园到现在,是老师一直伴随着你们一起成长,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回忆一下,他们为什么会使你难忘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师恩难忘》,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着名作家刘绍棠,写了他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学生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检查1: 课文朗读1.在小组内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合作学习。
2.学生展示朗读。
3.教师指导朗读:读好第3小节的小诗,读出诗的味道。
4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检查2 【1.读准词语的字音。
2.提出书写时的注意点。
3.“正”多音字,组词。
】姥姥炊烟歇歇脚念叨恍如惊醒滋润拐杖正月捅了我一下拄着教诲●检查31. 说说预习时找到了哪些成语。
(出示文中的成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戛然而止恭恭敬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出示课后练习题,让学生选择成语填空。
⑴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____地讲起来。
⑵我听得入了迷,恍如____。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词语解释第一课《师恩难忘》1、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2、身临其境:亲身来到某种境地(体验感受)3、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4、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文章等)。
引:引到。
胜,美好。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树:培植,培养。
6、滋润:本文中指不断增加知识的养分。
7、教诲:教训,教导。
第二课《陶校长的演讲》1、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2、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
韧:柔软而结实。
第三课《古诗两首》1、不知处:不知道在那个地方。
2、振:震荡。
3、林樾:林中成荫的地方。
樾:树荫。
4、意欲:心想。
第四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1、芬芳:气味香。
2、沃野:肥沃的土地。
3、温馨:温和芬芳;温暖。
4、饱览:充分的看;尽情地观赏。
5、胸襟:抱负;气量。
6、明媚:鲜明可爱。
第五课《装满昆虫的衣袋》1、鼓鼓囊囊:形容口袋、包裹等被填塞得凸起的样子。
2、满载而归:形容收获极丰富。
3、兴致勃勃:形容兴趣很浓厚。
第六课《变色龙》1、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
2、凶相毕露:凶恶的相貌完全暴露。
毕:全;完全。
3、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4、迅雷不及掩耳:比喻动作或事件突然而来,使人来不及防备。
形容速度非常快。
5、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6、端详:仔细地看。
7、窥探:暗中察看。
8、伺机:窥伺时机。
第七课《金蝉脱壳》1、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2、枝繁叶茂:树木的枝叶繁密茂盛。
3、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4、依依不舍:形容留念,不忍分离。
5、五彩缤纷:形容色彩繁多艳丽。
6、搜索:仔细寻找。
7、协调:配合得适当。
第八课《成语故事》1、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
2、张口结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
3、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一第一课《师恩难忘》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
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1、这一片段选自《》,作者是,课文原题是是《》。
2、课文中、、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教诲”的近义词是。
请写出四个关于教师的成语、、、。
请你用一句古诗来赞美老师如春雨般的教育:第二课《陶校长的演讲》1、《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的一篇。
这篇演讲要求学生每天从、、、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的有没有进步,以此和自己不断进步。
充分体现了。
2、“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真人”是指人。
3、根据自己的读书理解,简洁答题。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筑起,学习上,认准,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这样就以。
4、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
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①在()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②用“既要……也要……”关联词造个精彩的句子。
③请选择正确的序号。
“公德”“私德”“建筑人格长城”、“真人”分别是指:( ) ( ) ( ) ( )A健全个人的人格; B真诚,不虚伪的人 C个人的品德修养 D公共道德5、阅读课文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
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师恩难忘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师恩难忘教案网权威发布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师恩难忘,更多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相关信息请访问教案网。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教学难点: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1、播放课文录音。
姥姥念叨戛然而止引人入胜身临其境4、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卡片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1、学生通读课文。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四、理清课文脉络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第二段(第3-7自然段):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9自然段):"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六、作业认真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
(3)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4)用陈述语气读这一段。
2、细读第一段(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阅读思考,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3、细读第二段(第3--7自然段)。
②师: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生: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
他再给一年级上课。
③师:他为学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他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生:他把《一去二三里》这首诗编成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师恩难忘》教案三篇篇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娓娓动听”和“设身处地”两个词语造句。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诵品味,领会作者对教师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成长渗透了多少师长的心血,不少同学热情歌颂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
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这篇文章里表达对教师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
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师情。
二、初读课文1•播放课文录音。
2•带着是一件什么事便作者难以忘记教师的恩情的这一问习题自读课文。
读文时字字入目,读准字音。
3.通过或联络上下文理解词语:姥姥念叨戛然而止引人入胜设身处地4•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卡片正音。
念叨炊烟繁茂邻近娓娓动听歇脚往事内心滋润设身处地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中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教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四、理清课文脉络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教师怎样上课的?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中小学读书。
第二段(第2一7自然段):教语文的田教师在讲课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一9自然段):我不忘教师的教导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六、作业1.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姥lao()炊chui()歇xie()nao()cui()xi()2•填字成词。
身()其境()人入胜()生难忘()()动听教()之恩戛然而()3.仔细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词语解释第一课《师恩难忘》1、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2、身临其境:亲身来到某种境地(体验感受)3、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4、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文章等)。
引:引到。
胜,美好。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树:培植,培养。
6、滋润:本文中指不断增加知识的养分。
7、教诲:教训,教导。
第二课《陶校长的演讲》1、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2、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
韧:柔软而结实。
第三课《古诗两首》1、不知处:不知道在那个地方。
2、振:震荡。
3、林樾:林中成荫的地方。
樾:树荫。
4、意欲:心想。
第四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1、芬芳:气味香。
2、沃野:肥沃的土地。
3、温馨:温和芬芳;温暖。
4、饱览:充分的看;尽情地观赏。
5、胸襟:抱负;气量。
6、明媚:鲜明可爱。
第五课《装满昆虫的衣袋》1、鼓鼓囊囊:形容口袋、包裹等被填塞得凸起的样子。
2、满载而归:形容收获极丰富。
3、兴致勃勃:形容兴趣很浓厚。
第六课《变色龙》1、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
2、凶相毕露:凶恶的相貌完全暴露。
毕:全;完全。
3、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4、迅雷不及掩耳:比喻动作或事件突然而来,使人来不及防备。
形容速度非常快。
5、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6、端详:仔细地看。
7、窥探:暗中察看。
8、伺机:窥伺时机。
第七课《金蝉脱壳》1、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2、枝繁叶茂:树木的枝叶繁密茂盛。
3、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4、依依不舍:形容留念,不忍分离。
5、五彩缤纷:形容色彩繁多艳丽。
6、搜索:仔细寻找。
7、协调:配合得适当。
第八课《成语故事》1、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
2、张口结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
3、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词语解释第一课《师恩难忘》1、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2、身临其境:亲身来到某种境地(体验感受)3、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4、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文章等)。
引:引到。
胜,美好。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树:培植,培养。
6、滋润:本文中指不断增加知识的养分。
7、教诲:教训,教导。
第二课《陶校长的演讲》1、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2、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
韧:柔软而结实。
第三课《古诗两首》1、不知处:不知道在那个地方。
2、振:震荡。
3、林樾:林中成荫的地方。
樾:树荫。
4、意欲:心想。
第四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1、芬芳:气味香。
2、沃野:肥沃的土地。
3、温馨:温和芬芳;温暖。
4、饱览:充分的看;尽情地观赏。
5、胸襟:抱负;气量。
6、明媚:鲜明可爱。
第五课《装满昆虫的衣袋》1、鼓鼓囊囊:形容口袋、包裹等被填塞得凸起的样子。
2、满载而归:形容收获极丰富。
3、兴致勃勃:形容兴趣很浓厚。
第六课《变色龙》1、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
2、凶相毕露:凶恶的相貌完全暴露。
毕:全;完全。
3、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4、迅雷不及掩耳:比喻动作或事件突然而来,使人来不及防备。
形容速度非常快。
5、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6、端详:仔细地看。
7、窥探:暗中察看。
8、伺机:窥伺时机。
第七课《金蝉脱壳》1、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2、枝繁叶茂:树木的枝叶繁密茂盛。
3、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4、依依不舍:形容留念,不忍分离。
5、五彩缤纷:形容色彩繁多艳丽。
6、搜索:仔细寻找。
7、协调:配合得适当。
第八课《成语故事》1、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
2、张口结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
3、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词语讲解第一课《师恩难忘》1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委宛生动,令人爱听。
2 、身临其境:亲身抵达某种境地(体验感觉)3 、戛可是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4 、令人入迷:引人进入佳境(指景色或文章等)。
引:引到。
胜,美好。
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形容培养人才很不简单。
树:培养,培养。
6 、滋润:本文中指不停增加知识的养分。
7 、教诲:教训,教育。
第二课《陶校长的演讲》1 、聚精会神: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2 、刚毅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坚毅,不能摇动。
韧:娇嫩而结实。
第三课《古诗两首》1 、不知处:不知道在那个地方。
2 、振:震荡。
3 、林樾:林中成荫的地方。
樾:树荫。
4、意欲:心想。
第四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1 、芬芳:气味香。
2 、沃野:肥沃的土地。
3 、温馨:平易芬芳;温暖。
4 、饱览:充分的看;尽兴地赏析。
5 、胸襟:理想;襟怀。
6 、明亮:鲜亮可爱。
第五课《装满昆虫的衣袋》1 、鼓鼓囊囊:形容口袋、包裹等被填塞得突出的样子。
2 、满载而回:形容收获极丰富。
3 、兴致勃勃:形容兴趣很浓厚。
第六课《变色龙》1、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表示。
2、凶相毕露:残忍的容貌完好裸露。
毕:全;完好。
3、绘声绘色:形容表达、描述生动传神。
4、迅雷不及掩耳:比喻动作或事件突可是来,令人来不及防备。
形容速度特别快。
5、货真价实:名称或名誉与本质相吻合。
6、端量:仔细地看。
7、窥伺:暗中察看。
8、趁机:窥趁机会。
第七课《瞒天过海》1 、瞒天过海: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够及时察觉。
2 、枝繁叶茂:树木的枝叶繁密旺盛。
3 、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4 、流连忘返:形容纪念,不忍分别。
5 、五彩缤纷:形容色彩众多明媚。
6 、搜寻:仔细搜寻。
7 、协调:配合得合适。
第八课《成语故事》1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语言或行为前后抗争。
2 、目瞪口呆: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
五年级上册第1课师恩难忘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多音字“正”。
3. 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恭恭敬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能体会作者对教师的感恩和崇敬之情,表达对自己老师的感谢和敬意。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正确理解并运用本课的成语。
教学资源1. 自制PPT。
2.刘绍棠,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13岁开始就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
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
《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
《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多部中、短篇小说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
教学流程第1课时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从幼儿园到现在,是老师一直伴随着你们一起成长,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回忆一下,他们为什么会使你难忘?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师恩难忘》,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写了他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学生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检查1: 课文朗读1.在小组内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合作学习。
2.学生展示朗读。
3.教师指导朗读:读好第3小节的小诗,读出诗的味道。
4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检查2 【1.读准词语的字音。
2.提出书写时的注意点。
3.“正”多音字,组词。
】姥姥炊烟歇歇脚念叨恍如惊醒滋润拐杖正月捅了我一下拄着教诲●检查31. 说说预习时找到了哪些成语。
(出示文中的成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戛然而止恭恭敬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出示课后练习题,让学生选择成语填空。
⑴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____地讲起来。
⑵我听得入了迷,恍如____。
⑶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____的故事。
⑷,。
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⑸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____地向他行礼。
3.结合上下文说说所填成语的意思。
娓娓动听:形容田老师讲故事生动,使人爱听。
身临其境:亲自到那个地方。
引人入胜: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
恭恭敬敬:对田老师严肃有礼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本文指培养人才很不容易,是长久之计。
4.课文主要写了作者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位教他语文的田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把课文编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同学听,正是这些故事如春雨滋润着作者,使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第三版块:精读课文,感受师恩●第一、二段1.第一段简洁明了,从哪个词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回忆往事的。
3.再次速读课文第二段,找出田老师最让你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
四个年级 17岁开始教书口才、文笔都很好4.用陈述的语气来读好这一段。
朗读这两段总结:师恩难忘,难忘师恩,田老师给作者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仔细读读课文,看看到底哪些事令作者难忘。
第2课时第一板块:回忆旧知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师恩难忘》这篇文章,了解到作者刘绍棠在这篇回忆录中,偶遇小学老师田老师的情形,并引发他对往事的深情回忆。
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走近刘绍棠笔下那位口才、文笔都很好的田老师,走进刘绍棠的内心世界……2.学生深情齐读课题。
第二版块:“春雨点点”——感动师恩一、自主学习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作者笔下这位田老师的哪些言行打动了现在的你?画下来,批注。
1.展示eg:①田老师朴实而又灵活的教学方法,口才很好。
②娓娓动听、出口成章、口若悬河、滔滔不绝③被田老师的想象力所打动,很佩服田老师。
④上千个、春雨点点······预设:上千个故事,那么多,田老师真了不起。
这上千个故事,就像点点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
二、感受开学第一天的课堂。
☆出示小诗①学生自读小诗,指名读,齐读。
②指名读第5自然段。
☆讲故事①师生合作讲故事,注意:学着田老师娓娓动听的语气讲。
②被陶醉了,仿佛身临其境……③学生带着感受读第6自然段。
④文中写田老师讲故事为什么要写我的反应呢?作者为了写清田老师故事讲得精彩,不但用了“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等词语直接写出,还通过“我”沉醉其中的反应侧面衬托出田老师的教学技艺高超。
⑤田老师凭借着他的好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竟然把一首小诗编成了一个趣味生动的故事。
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学生齐读: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那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⑥古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小结:是的,如果说,一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知识,那么上千个故事就让我明白了上千个知识;一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么上千个故事就让我懂得了上千个道理,一个故事让我得到了一份快乐,那么上千个故事让我得到了上千份快乐……田老师的故事像阳光雨露,像绵绵的春雨滋润了我幼小的心灵,让我喜欢上了文学,从而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刘绍棠,你的心情怎样?4.教师引读:——激动,那就请你们带着激动的心情读读第8自然段。
——感激,那就请你们带着感激的心情读读第8自然段。
——是啊!任岁月流淌,永远也抹不去田老师那上千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对他心田的润泽。
让我们恭恭敬敬地,怀着激动、感激的心情,深情地读读这段文字吧。
第三板块:“插柳之恩”——被刘绍棠打动这就是田老师,一个把自己的一片心血化成个个故事,点点春雨的老师,一个让我终身难忘的老师。
四十年后,我回到了家乡,在村边遇到了老师,望着白发苍苍,恩重如山的老师,我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读读课文的八九自然段。
1.学生交流:☆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Q:此时的我已是快五十岁的人了,而且已经是个大作家了,为什么还行小学生一样的礼? (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我被刘绍棠真挚的感恩之情所打动。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田老师在“我”上小学时,给“我”读了上千个故事,正是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激发了“我”对文学的兴趣,让“我”受到了文学的滋养,把“我”领进了文学创作的大门。
)4.学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5.不用多说,不用多问,一切感激之情,尽在同学们的朗读中。
作者在文末深情地写到——从“终生难忘”,你体会到了什么?最后一小节,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小节,感受我对老师深深的敬意。
6.还记得上节课我们一起读过的四字词语: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春雨点点、深深感谢、恭恭敬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是的,坐着每当想到田老师,想到田老师上的课,就会想到这些词——每当想到田老师讲的故事,回忆起田老师上的课的情景,作者就会想到这些词——长大后,作者成了了不起的作家,每当他取得成绩,受到表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田老师,想到这些词——第四板块:拓展阅读1.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劳动,“十年树木,百年树木”提醒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老师的教诲之恩。
因此,许多人用他们的笔述说着对老师的尊敬和想念。
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你有没有感受到过老师对你的关心和爱护呢?2.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默默无闻地谆谆教诲,古往今来,有多少名人大家都把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溢于笔端,付之行动。
毛泽东、周恩来、鲁迅、居里夫人等等。
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一日为师……”(生接下半句)是啊!老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做着不平凡的工作,最后让我们再深情地背诵《老师,您好!》作为即将到来的教师节的礼物献给所有为我们付出心血和汗水的老师们吧。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1. 每个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劳动,“十年树木,百年树木”提醒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老师的教诲之恩。
因此,许多人用他们的笔述说着对老师的尊敬和想念。
《我最好的老师》(大卫•欧文)《师恩难忘》(梁晓声)《我的老师》(贾平凹)2.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默默无闻地谆谆教诲,古往今来,有多少名人大家都把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溢于笔端,付之行动。
毛泽东、周恩来、鲁迅、居里夫人等等。
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一日为师……”(生接下半句)是啊!老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做着不平凡的工作,最后让我们再深情地背诵《老师,您好!》作为即将到来的教师节的礼物献给所有为我们付出心血和汗水的老师们吧。
1.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2.仿照本文的写法,具体生动地叙述某位老师的故事,抒发自己对他(她)的情感。
★★1.唱一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2.背一背:《老师,您好》《长大后我就成了你》★★★1.搜一搜:收集一些赞颂老师的名言、故事。
2.做一做:为你尊敬的老师制作一张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