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无源器件技术的发展方向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5
fttx原理
FTTX(Fiber To The X)是一种光纤接入技术,其中"X"可以代表不同的位置,如家庭(FTTH)、办公室(FTTO)、大楼(FTTB)或节点(FTTN)等。
这种技术的主要原理是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将数据传输到用户的接入点。
FTTX的主要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光纤传输:FTTX技术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光纤具有高带宽、低损耗、抗干扰性强等优点,可以支持更高速度的数据传输。
无源光网络(PON):FTTX通常采用无源光网络(PON)技术,这是一种点对多点(P2MP)的网络结构,其中光线路终端(OLT)位于中心局端,光网络单元(ONU)位于用户端,两者之间的光分配网络(ODN)采用无源器件,不需要电源供电。
上行和下行传输:在FTTX网络中,下行传输是从OLT到ONU的数据传输,通常采用广播方式,所有ONU都可以接收到数据。
而上行传输是从ONU到OLT的数据传输,通常采用时分多址(TDMA)技术,不同ONU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发送数据,避免冲突。
带宽分配和动态管理:FTTX网络还需要实现带宽的动态分配和管理,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这通常通过OLT和ONU之间的信令交互来实现,OLT可以根据ONU的请求和网络状态来动态分配带宽
资源。
总的来说,FTTX技术通过光纤传输和PON网络结构,实现了高速、高效、灵活的用户接入,是未来固定宽带接入的重要发展方向。
全光组网FTTR的关键特性分析摘要宽带用户终端近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入户接入带宽速率已突破千兆,传统的网线上行部署方式,在部署成本、带宽上限和后续扩容方面均受到了限制,全光组网FTTR技术应运而生。
FTTR技术方案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强组网能力等特点,真正实现了千兆宽带覆盖到各个房间,使用户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上网体验,满足用户的千兆应用需求,是未来内网升级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不同组网方案在吞吐率、传输距离、速率性能三方面的测试,与传统组网技术方案相比,FTTR在网络覆盖能力、可靠性、运营维护能力、未来技术演进方面拥有显著的优势,是未来内网升级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全光组网;FTTR;网线组网;电力线组网;无线组网AbstractBroadband user terminals have made rapid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bandwidth rate of home access has exceeded gigabits. The traditional deployment method of copper cable has been limited in terms of deployment cost, bandwidth limit, and subsequent expansion.All optical networking FTTR technology has emerged . The FTTR technology solu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erformance, high reliability, and flexible networking ability, achieving gigabit broadband coverage in various rooms, allowing users to enjoy a high-quality online experience and meet their gigabit application needs. It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uture intranet upgrades.Through testing different networking solutions in terms of throughput, transmission distance, and rate performance, FTTR has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network coverage, reliability,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apabilities, and future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making i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future intranet upgrades.Keyword: All optical networking; FTTR; Network cable networking; PLC networking; Wireless networking一、宽带组网背景根据宽带发展联盟发布的《打造面向企业智慧办公的千兆品质宽带业务业务体验分级白皮书》(以下:业务体验分级白皮书),宽带网络需要从超高带宽、无感漫游、智能连接、超低时延、绿色安全、自动驾驶六个维度构建的网络承载能力,以满足千兆品质企业智慧办公体验的需求。
光纤通信技术及发展趋势探索摘要:光纤通信因其具有的损耗低、传输频带宽、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不易串音等优点,备受业内人士青睐,发展非常迅速。
本文作者主要对光纤通信技术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谈谈看法。
关键词:光纤通信信息技术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055-01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纤通信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这大幅提高了通信能力,并使光纤通信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一、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1.大容量、高速度。
光纤通信的第一特点就是容量大,光纤比铜线或电缆有大得多的传输带宽,虽然现在的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由于终端设备的电子瓶颈效应而不能发挥光纤带宽大的优势,但是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处理,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也在大幅增加,目前,光纤的传输速率一般在2.5gbps到10gbps,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
2.损耗低。
和以往的任何传输方式相比,光纤传输的损耗都是最低的,目前,商品石英光纤损耗可低于0~20db/km,随着科技的进步,将来采用非石英系统极低损耗光纤,那么,它的损耗可能更低,这就意味着通过光纤通信系统可以跨越更大的无中继距离,这无疑就减少了中继站数目,成本也就可以大幅降下来。
3.保密性好。
电波传输时容易出现电磁波的泄漏,保密性差,而光波在光纤中传输,光信号被完善地限制在光波导结构中,泄漏的射线则被环绕光纤的不透明包皮所吸收,不会出现泄漏,因而光纤通信不会造成串音,也不会被窃听,保密性非常好。
4.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光纤材料由石英制成的,不仅绝缘性好,抗腐蚀,更重要的是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它既不受雷电、电离层和太阳黑子的变化和活动的干扰,也不受人为释放的电磁干扰,可以与高压输电线平行架设或与电力导体复合构成复合光缆。
二、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1.光纤通信技术的分类。
光无源器件技术综述万助军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博士生上海上诠光纤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光无源器件是光纤通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综合介绍各种光无源器件技术原理、特摘要:光纤准直器设计等°减反射角、点以及部分工艺考虑,内容包括高斯光束能量耦合、光纤头的8单元技术和光纤连接器、晶体光学器件、波分复用器、光开关等器件技术,希望对从事光无源器件设计和制造的工程师有参考作用。
FBT关键词:光无源器件,准直器,隔离器、环形器、光开关、言绪一.适应信息社会对通信容量的要求,光纤通信已经取代电子通信。
低损耗光纤、半导体激使光纤通DWDM+EDFA光器和掺铒光纤放大器是使光纤通信成为可能的三个关键因素,而信容量得到空前扩展。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各种光无源器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将[1]综合介绍各种光无源器件技术原理及特点。
下文的组织结构是,第二部分介绍光无源器件中用到的基础知识和单元技术;第三部分对光纤连接器的一些特性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介绍各种晶体光学器件的结构、原理和发展情况;第五部分介绍波分复用器的原理和结构;第六部分介绍各种光开关的原理、结构和特点;第七部分介绍各种光衰减器的原理、结构和特点;第八部分介绍光纤熔融拉锥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具体器件的实现方式;第九部分为全文总结。
需要说明的是,限于本文作者的知识水平和研究经历,对某些技术有较深入的分析,如型波分复用器和光纤熔融拉光纤头、光纤准直器、光纤连接器、光隔离器、光环形器、Filter、光开关和可调光衰减器等,这锥器件等,对某些技术则大致介绍结构和原理,如Interleaver些都是为了聊补本文的完整性,以顶住光无源器件技术综述这顶帽子。
考虑本文的读者对象是从事光无源器件设计和制造的工程师,作者尽量少用复杂的公式,但在某些场合,公式有50个公式。
助于理解问题和说明一些重要结论,因此本文中仍出现多达基础知识和单元技术二.高斯光束的能量耦合1.在尾纤为单模光纤的光无源器件中,光束可用高斯近似处理,器件的耦合损耗可用高斯光束之间的耦合效率进行分析。
无源光网络(PON)技术概述摘要:简单介绍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包括它们的组成、分类和性能特点,实际应用中的组网方式和光功率计算等。
关键词:无源光网络EPON GPON FTTx我国目前的主流有线宽带接入技术主要包括ADSL、FTTB+LAN、FTTx等,其中光纤接入(FTTx)技术是今后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它主要通过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实现。
1 光纤传输的优势光纤传输具有带宽高、线路直径小且重量轻、传输质量高和成本低等优势。
如今光纤的带宽理论上已经超过10GHz,每公里衰减小于0.3db,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10~100Gb/s的传输也将成为可能;光纤即便包裹着保护套,也比同等的铜线尺寸小重量轻;更为突出的是,光纤传输抗干扰能力强,几乎可以忽略附近各种电子噪声源的干扰;此外,传输途中的低损耗可以增加中继器间的距离,因此减少了外部设备的成本,降低了维护运行费用。
2 无源光网络(PON)的组成与分类无源光网络(PON)系统由局端设备(OLT)、用户端设备(ONU/ONT)和光分配网(ODN)组成。
所谓“无源”,是指ODN 全部由无源光分路器和光纤等无源器件组成,不包括任何有源器件。
PON技术采用点到多点的拓扑结构,下行和上行分别采用时分复用(TDM)的广播方式和时分多址(TDMA)方式传输数据。
PON技术可以细分为很多种,目前常见的有APON(ATM PON)、EPON(Ethernet PON)和GPON(Gigabit PON),它们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不同。
其中,APON以ATM作为数据链路层;EPON使用以太网作为数据链路层,并扩充以太网使之具有点到多点的通信能力;GPON则结合了APON和EPON的优点,使用ATM/GEM作为数据链路层,能够对多种业务提供良好支持,同时引入了更多的来自电信业的网络管理和运行维护思想。
目前,APON技术由于成本高,宽带低,已经基本被市场淘汰,主流代表技术为EPON 和GPON。
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者:魏瑞来源:《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年第07期摘要: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交往频繁,光纤通信技术的产生,让人们对于高速、大容量信息传输的愿望得以实现。
近年来,光纤通信技术发展迅猛,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探讨了光纤通信技术的背景和特点,指出了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光纤通信;特点;现状;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7-0000-02光纤通信自产生以来就备受关注,它的出现,使得整个通信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光纤通信系统使用光作为信号,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光纤是用石英材料构造的,电气绝缘好,不会出现接地回路;光纤信号泄露少,避免了线路之间的串绕;光纤信号保密性好,避免了信号被窃听;光纤的芯很细,即使是多芯光缆其直径也很小,体积小,占用地下空间少;光纤传输速率高、信息容量大,具有其它传输技术无法比拟的众多优势。
光纤通信凭借其众多优势:体积小、重量轻、损耗低、频带宽、容量大、抗干扰、不易串音等而备受业内人士关注,发展十分迅速。
光纤通信的发展离不开光纤通信技术的进步。
现阶段,光纤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各种光纤新技术不断更新和涌现,使得光纤通信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1光纤通信传输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的信息载体是光波,传输介质是光纤。
整个光纤通信系统主要包括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
我们知道,光波频率比电波的频率高很多,同时光纤又比同轴电缆或导波管的损耗低得多,光纤技术应用于通信网络能显现出众多的优越性。
光纤在实际应用中可分为两大类:通信用光纤和传感用光纤。
在功能上,光纤还能够实现光波的放大、整形、分频、倍频、调制以及光振荡等功能。
2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2.1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传统的信号传输使用铜线、电缆等,带宽较窄,而光纤传输带宽较宽,单次传输信息量大。
光纤连接器的现状及发展刘沪阳本文对光纤连接器的一般特征、性能、现状及发展等几个方面作了简要的论述。
1 引言光纤连接器,俗称活接头,国际电信联盟(ITU)建议将其定义为“用以稳定地,但并不是永久地连接两根或多根光纤的无源组件”(CCITT第VI研究组1992年3月于日内瓦通过)。
主要用于实现系统中设备间、设备与仪表间、设备与光纤间以及光纤与光纤间的非永久性固定连接,是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无源器件。
正是由于连接器的使用,使得光通道间的可拆式连接成为可能,从而为光纤提供了测试入口,方便了光系统的调测与维护;又为网路管理提供了媒介,使光系统的转接调度更加灵活。
2 光纤连接器的一般特征由于光纤连接器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国的厂家对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了积极和深入的研究,研制开发出了多种光纤连接器,现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光纤通信系统中。
(1)光纤连接器的基本构成目前,大多数的光纤连接器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两个配合插头和一个耦合管。
两个插头装进两根光纤尾端;耦合管起对准套管的作用。
另外,耦合管多配有金属或非金属法兰,以便于连接器的安装固定。
(2)光纤连接器的对准方式光纤连接器的对准方式有两种:用精密组件对准和主动对准。
高精密组件对准方式是最常用的方式,这种方法是将光纤穿入并固定在插头的支撑套管中,将对接端口进行打磨或抛光处理后,在套筒耦合管中实现对准。
插头的支撑套管采用不锈钢、镶嵌玻璃或陶瓷的不锈钢、陶瓷套管、铸模玻璃纤维塑料等材料制作。
插头的对接端进行研磨处理,另一端通常采用弯曲限制构件来支撑光纤或光纤软线以释放应力。
耦合对准用的套筒一般是由陶瓷、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或金属等材料制成的两半合成的、紧固的圆筒形构件做成的。
为使光纤对得准,这种类型的连接器对插头和套筒耦合组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需采用超高精密铸模或机械加工工艺制作。
这一类光纤连接器的介入损耗在(0.18~3.0)dB范围内。
DCWIndustry Observation产业观察173数字通信世界2024.03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于1992年开通第一个光纤通信系统,正式步入超远距离传输、超高效率传播的光纤通信时代。
近年来,光纤通信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方式之一[1]。
光纤通信技术主要是指光导纤维通信技术。
利用光导纤维的低损耗、大容量、远中继、易耦合等特性,实现了对光波信号的加载与传输。
1 光纤通信技术原理1.1 光纤概述光纤,就是光导纤维,又叫作介质圆波导,它的典型结构为多层同轴圆柱体[2],主要由折射率较高的纤芯与折射率较低的包层组成,最外面还有一层起到保护作用的涂覆层。
即由外而内依次为涂覆层、包层、纤芯。
光导纤维由高纯二氧化硅制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石英玻璃。
并且在纤芯内部添加诸如磷、锗、氟化物等物质,以此提高纤芯内部折射率。
同时在包层中掺入少量氧化硼,以此降低发生在包层中的折射率,最终使得发生在纤芯中的折射率na 大于发生在包层中的折射率nb ,从而达到发生全反射的效果。
1.2 光发射机工作原理光纤通信技术解决了将电信号加载到光源上的问题。
光发射机作为光端机的一种,大多数采用直接调制的方法。
它的作用是将电端机送来的电信号调制成相应的光信号送入光纤中传输。
目前我国的光发射端机的性能要求为入纤光功率要为0.01~10 mW ,稳定性为5%~10%,消光比一般小于0.1。
其中,消光比的定义如下:光发射机一般由电路模块、驱动模块、温控模块、监测模块、保护控制模块五部分组成。
具体如图1所示。
电信号进入电路模块,经过译码、扰码、编码等过程,电信号被变成适合在光纤线路中传输的线路码型,最终经过一系列处理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
其中,温控模块用来调整温度;监测模块用来检测光信号;保护控制模块用来调控与反馈信号。
浅析光纤通信技术的原理及发展趋势项秋实,王 淼,谢东辰,周泽鑫(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摘要:文章重点分析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光纤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图,以期探究光纤通信技术的优化方案,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为现代光纤通信的发展提供理论性参考。
2014年光通信光无源器件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6月目录一、行业管理与行业政策 (4)1、行业管理体制 (4)2、行业政策 (5)(1)行业政策 (5)(2)行业政策的影响 (8)二、光通信行业发展概况 (8)三、行业竞争格局 (9)1、光通信产业链构成 (9)2、光通信行业的市场化程度 (10)3、行业内主要产品和主要企业情况 (12)(1)光无源器件行业主要产品类别 (12)(2)陶瓷套管行业及主要厂商 (14)①爱尔创(UPCERA) (15)②阿德曼(Adamant) (15)③西比通信(Seibi) (16)④潮州三环(CCTC) (16)⑤京瓷(KYOCERA) (16)⑥东陶(TOTO) (16)(3)光纤适配器行业及主要厂商 (17)①光圣科技 (17)②光耀通讯 (18)③冠德光电 (18)④连展科技 (18)⑤上诠电信科技 (18)(4)光收发接口组件行业及主要厂商 (18)①深圳翔通 (19)②惠富康 (19)③金同利 (20)④威海誉达 (20)四、行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 (20)五、行业技术水平与特点 (21)1、技术水平 (21)2、技术特点 (22)六、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3)1、有利因素 (23)(1)政策支持 (23)(2)网络需求不断增长 (23)①不断增加的设备数量推动网络数据流量增长 (24)②更多的互联网用户带动网络数据流量增长 (24)③更快的宽带速度刺激网络数据流量增长 (25)④更多的视频传输拉动网络数据流量增长 (25)(3)光纤宽带建设发展迅速 (25)①全球光纤宽带建设热潮兴起 (25)②国内的光纤宽带蓬勃发展 (26)(4)4G网络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 (28)(5)三网融合为光通信发展增加机会 (30)(6)细分行业的市场需求旺盛 (31)①陶瓷套管市场需求情况 (31)②光纤适配器市场需求情况 (32)③光收发接口组件市场需求情况 (33)2、不利因素 (34)(1)行业需求受制于电信资本支出 (34)(2)光通信行业技术进步快,对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34)一、行业管理与行业政策1、行业管理体制光通信领域的政府主管部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
浅谈光纤通信有源器件与无源器件任课教师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日期2016年05月18日目录1 引言 (1)2光有源器件 (1)2.1 光有源器件简介 (1)2.2 光纤激光器 (1)2.3光纤放大器 (3)2.4 全光波长变换器 (4)2.5光检测器 (4)3 光无源器件 (5)3.1 光无源器件简介 (5)3.2 光纤活动连接器 (6)3.3 跳线 (6)3.4 转换器 (7)3.5 变换器 (8)3.6光纤活动连接器的表征指标 (9)3.6.1插入损耗 (9)3.6.2回波损耗 (9)3.6.3重复性 (10)3.6.4互换性 (10)3.7光分路器 (10)3.8光衰减器 (12)3.9光隔离器 (14)3.10光开关 (15)3.11波分复用器 (15)3.12光接头盒、光配线箱、光终端盒 (15)结语 (16)参考文献 (16)1引言在光纤通讯行业,光纤系统中所用到的各种器件称为光器件。
而光器件简单来说分为有源光器件与无源光器件两种。
有源光器件也称光有源器件,无源光器件也称光无源器件。
光有源和无源器件都有如下产品:●有源光器件:定义是在光通信系统中能产生或接收光信号的器件。
可以简单的认为有源光器件是需要接上电源才能工作的。
比如:光纤收发器("纤亿通"自主生产),光接收机,光源,光端机,光功率计等。
●无源光器件:定义是在光通信系统中不能产生或接收光信号的器件。
可以简单的认为无源光器件是不需要接上电源就能够工作的。
比如:光纤连接器,光纤适配器,光纤衰减器,光纤终结器,密集波分复用器(DWDM),粗波分复用器(CWDM),光纤耦合器,光开光,光纤准直器,光隔离器,平面波导光分路器(PLCS)等等。
2光有源器件2.1光有源器件简介光有源器件是光纤通信重要的核心器件之一,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和关注。
目前光纤通信领域应用的光有源器件主要有光源(量子阱激光器(QWLD),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I.),量子点激光器(QDI,D)、多波长激光器等),光探测器(光电子二极管(PD)、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等),光调制器(妮酸锉(LiNb03)调制器等。
蹙塑』堡凰。
浅议光纤通信原理及其发展趋势唐宏亮(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南宁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22)睛要1本文论述了光纤通信的原理,并说明了先纤通信系统的构成,其包括:PC M电端机、光发信机、光中继器、光收佶机、光纤连接器、耦舍器等无源器件。
光纤通信有着美好前景,具有广阔的市场。
饫j套初光纤;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系统;发展前景1前言随着互联网业务和通信业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给世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
当今社会更是—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信息量的过度急剧增加,我们正处在信息时代,人类所产生的信息每几个月就要翻一番,大量信息的传输正在逐渐耗尽现有的带宽。
光纤通信系统因其信道容量大、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不受限而倍受青睐。
当下最具有吸引力的是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化的两大核心支柱计算机负责把信息数字化.输入网络中去。
光纤则是负担着信息传输的任务。
光缔置信被广泛的应用于信息化的发展,成为继微电子技术之后信息领域中的重要技术。
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手段,它的快速发展历史只有二十多年,已经历三代:短波长多模光纤、长波长多模光纤和长波长单模光纤。
进入21世纪后,由于因特网业务的迅速发展和音频、视频、数据、多媒体应用的增长,对大容量(超高速和超长距离)光波传输系统和网络有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光是一种频率极高的电磁波,因此用光作为载波进行西信容:曼}拐汰,是过_去i西信方式的干百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光通信是人们早就追求的目标,也是通信发展的必然方向。
2通信原理21光纤的优点光纤是由中心的纤芯和外围的包层同轴组成的圆柱形细丝。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
从原理上看,构成光纤通信的基本物质要素是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
光纤除了按制造工艺、材料组成以及光学特性进行分类外,在应用中,光纤常按用途进行分类,可分为通信用光纤和传感用光纤。
传输介质光纤又分为通用与专用两种,而功能器件光纤则指用于完成光波的放大、整形、分频、倍频、调制以及光振荡等功能的光纤,并常以某种功能器件的形式出现。
光无源器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光无源器件是指不需要外部能量输入就能实现光信号传输和处理的器件,包括光纤、光耦合器、光分路器、光滤波器等。
在光通信、光传感、光学成像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目前,光无源器件已经成为光通信系统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光纤作为光通信的主要传输介质,其带宽和传输距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光耦合器、光分路器等器件的性能也不断得到改善。
未来,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光无源器件的发展将朝着更高带宽、更低损耗、更小体积、更高集成度和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同时,新的光学材料和光学结构的研究和应用也将推动光无源器件的发展。
除了在光通信领域的应用,光无源器件还具有在光学成像、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因此,光无源器件的研究和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 1 -。
光纤无源器件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其功能分类,有光纤连接器、光纤耦合器、波分复用器、光开关、光衰减器、光隔离器和光环行器等。
光纤通信系统正在向接入网、宽带网、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和全光网方向发展,对光纤无源器件的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如何把握光纤无源器件的技术发展方向,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已成为业内人士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光纤无源器件的技术概况,然后就光纤无源器件的技术发展方向,概括地说,就是光纤连接器的小型化、光纤耦合器的宽带化、波分复用器的密集化、光开关的矩阵化以及光纤无源器件的集成化,进行粗浅地讨论。
一、无源器件的技术概况1.分类和应用光纤无源器件种类繁多,结构纷呈,一般按器件的功能进行分类。
光纤(缆)连接器在光纤通信线路中具有连接功能的器件。
除光缆之间的固定接头外,大多是单芯或多芯的活动连接器,用于光缆与光配线架(ODF)的连接、光配线架与光端机的连接。
光纤耦合器在光纤通信线路中个有分路或耦合功能的器件。
按其端口配置的形式,又可分为树形耦合器和星形耦合器,一般由单个的1×2(Y型)耦合器和2×2(X型)耦合器级连而成,用于各种光纤网络,如光纤有线电视、局域网(LAN)等。
波分复用器在光纤通信线路中可以对波长进行分割复用/解复用的器件。
按复用波长的数量,可分为二波长复用器和多波长复用器;根据复用波长之间的间隔,又可分为粗波分复用器(CWDM)和密集波分复用器(DWDM),用于各种波分复用系统、光纤放大器等。
光开关在光纤通信线路中具有光路转换功能的器件。
按其端口的配置,又可以分为多路光开关(1×N)和矩阵光开关(N×N),一般由单个的1×2或2×2光开关级连而成,用于备用线路、测试系统和全光网络等。
光衰减器在光纤通信线路中可以按要求衰减一部分光信号能量的器件。
按衰减量的可调性,又可以分为固定衰减器和可调衰减器。
光隔离器在光纤通信线路中使光信号只能单向传输的器件。
光环形器使光信号只能沿固定途径进行环行传输的器件。
2.结构和工艺光纤无源器件的结构和工艺大体可以分为3种。
第一种是全光纤型结构。
它们在光路中只有光纤,没有其他光学零件。
例如光纤端面接触式(又称近场型)连接器,采用精密加工的插头体(单芯一般为陶瓷,多芯一般为聚合物),光纤插入并固定后进行研磨抛光,然后配以外围零件。
又如熔融双锥耦合器(FBT),采用微火炬加热并拉伸平行接触的两要光纤耦合区,使用形成双锥,通常称为熔融拉锥法。
第二种是分立元件组合型结构,又称微光器件。
它们由光纤与自聚焦透镜、棱镜、滤波器等各种微小光学零件组成光路,其基本的光路是由光纤与2个1/4节距的自聚焦透镜组成的具有扩束/聚焦功能的平行光路。
在2个1/4节距的自聚焦透镜之间,根据功能要求设置有关微型光学元件。
第三种是平面波导型结构,又称光子集成器件。
其核心的光路是采用集成光学工艺根据功能要求而制成的各种平面光波导,有的还要在一定的位置上沉积电极,然后光波导再与光纤或光纤阵列耦合。
二、光纤连接器的小型化光纤连接器是光纤系统中使用最多的光纤无源器件。
目前的主流品种是FC型(螺纹连接式)、SC型(直插式)和ST型(卡扣式)3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有直径为2.5mm的陶瓷插针,这种插针可以大批量地进行精密磨削加工,以确保光纤连接的精密准直。
插针与光纤组装非常方便,经研磨抛光后,插入损耗一般小于0.2dB。
随着光纤接入网的发展,光缆密度和光纤配线架上连接器密度的不断增加,目前使用的连接器已显示出体积过大、价格太贵的缺点,因此小型化是光纤连接器的发展方向。
小型化之一是缩小单芯光纤连接器尺寸,开发小型化(SFF)的连接器,如美国朗讯公司的LC型连接器,日本NTT公司的MU型连接器,瑞士Diamond公司的E-2000型连接器。
它们的插针直径只有 1.25mm,所以组装密度比现有连接器要提高一倍多。
LC型和MU型的插针为陶瓷材料,E-2000型的插针则为陶瓷-金属的复合结构。
小型化之二是开发适应带状光纤的多芯光纤连接器,即MT型的系列光纤连接器。
例如,日本藤仓公司采用了mini-MT连接器套管,研制出体积更小、又完全符合日本家电连接器RJ-45标准要求的MT-RJ型二芯光纤连接器;美国US-Conec公司以MT元件为基础,研制了可以连接4,8,10,12芯光纤的MTP/MPO型光纤连接器;美国Siecor 公司的小型MT光纤连接器,即小型MAC型连接器,它最多只能用于4芯光纤;此外,美国Berg电子公司也为光纤带研制了小型MAC型连接器,该连接器可以连接2-18芯光纤。
这些连接器的插芯均采用聚合物材料制成。
预计若干年后,小型化的单芯光纤连接器、以带状光纤连接器为主的多芯光纤连接器将与目前大量使用的直径为2.5mm 插针的连接器并贺齐驱,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光纤耦合器的宽带化当前,能进行大批量生产单模光纤耦合器的方法是熔融拉锥,当光纤纤芯变细形成双锥时,由于模场直径的扩大,使一根光纤的信号可以耦合到另一根中去。
在这种方法中,由于光纤之间的耦合系数与波长有关,所以光传输波长发生变化时,耦合系数也会发生变化,即耦合器的分光比发生变化,一般分光比随波长的变化率为0.2%nm。
这种耦合器允许的带宽一般只有±20nm,称为标准型耦合器。
显然,在允许的带宽范围内,分光比的变化≤±4%。
这种耦合器可称为波长平坦型耦合器。
所以宽带化是耦合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为制造宽带耦合器,许多公司在深入研究熔融双锥耦合理论或进行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对熔融拉锥的工艺进行了改进。
例如,考虑到熔融双锥的耦合是周期性的,耦合周期愈多,耦合系数与传输波长的关系愈大,所以应尽量减少熔融拉锥中的耦合次数,最好在一个周期内完成耦合;又如,改变两要光纤的转播常数也可减小耦合系数与传输波长的关系,所以可选择两根不同纤芯直径的光纤进行熔融拉锥,也可对一根光纤腐蚀或预拉伸后再与另一根光纤一起进行熔融拉锥。
采用分立元件组合结构和平面波导结构,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耦合器的带宽性。
在分立元件结构的耦合器中,一般采用半透膜进行分光,可以通过膜层的设计和制造达到需要的带宽特性,在平面波导结构的宽带耦合器,带宽可以达到350nm,这是目前熔融锥法难以达到的。
四、波分复用器的密集化当前使用的波分复用器主要是二波长的复用器,如1310/1550nm、980/1550nm和1480/1550nm3种,前者用于通信线路,后面两种用于光纤放大器,其制造方法也是熔融拉锥。
随着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发展,多波长复用器的需求正在增加,因此复用系统的发展,多波长复用器的需求正在增加,因此复用波长之间的间隔正在缩小。
波长之间的间隔为20nm时,一般称为粗波分复用器(CWDM);波长之间的间隔为1-10nm时,一般称为密集波分复用器(FDM)。
有时也笼统地将这些多路复用器称为密集波分复用器。
密集化是波分复用器的发展方向。
根据制造方法的不同,密集波分复用器主要有3种类型:薄膜滤波器型、光纤布拉格光栅型和阵列波导光栅型。
薄膜滤波器是将多层介质膜置于2个1/4节距的自聚焦透镜之间,利用多层介质膜的干涉效应,制成对某一波长透明的带通滤波器(BWDM),当复用的波长旁轴入射时,只有一个波长透射,其他波长则反射。
数个这样的复用器连在一起,就可构成密集波分复用器。
这种产品的一般性能为:通带宽度约13nm,隔离度≥25dB,回波损耗≥55dB,插入损耗≤4dB。
光纤布拉格光栅型利用紫外光诱导光纤纤芯的折射率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当折射率的周期性变化满足布拉格光栅条件时,相应的波长反射,其他波长则顺利通过。
这种反射型光栅相当于一个带阻滤波器,又称切趾滤波器或切趾布拉格光栅。
多相这样的光栅以一定的方式可以组成密集型波分复用器。
阵弄波导光栅型是采用平面波导的光子集成器件,其基本结构由3部分组成:输入/输出(I/O)光波导阵列、自由转播区平板波导和弯曲波导阵列。
当弯曲波导之间的相位差满足光栅方程时,这种阵列波导即可实现复用/解复用功能。
日本NTT研制出复用400个波长的波导阵列光栅,波长间隔为0.2nm,隔离度为30dB,每通道损耗为3.8-6.4dB,尺寸为124mm×64mm。
常规用的32或64波长的AWG的波长间隔为0.8nm,隔离度为28dB,每通道的损耗为2-3dB。
当前这3种密集波分复用器技术以薄膜滤波器型最为成熟,约占总市场的45%;其次是阵列波导光栅型,约占总市场的40%;光纤布拉格光栅型比较适宜于制作50GHz (波长间隔为0.4nm)的密集波分复用器,约占总市场的15%。
五、光开关的矩阵化近年来,随着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和全光通信网的研究,要求在各结点上的交换,如光交叉连接(OXC)、光分插和复用(OADM)和保护倒换,直接在光层中完成,这就需要光开关。
由于这些结点上进行交换的光纤和波长数量很多,所以这种光开关应当是大端口数的矩阵光开关。
大端口数的矩阵光开关一般由单个的1×2或2×2光开关级连而成。
传统的机械式光开关虽然在插入损耗、隔离度、消光比和偏振敏感性方面都有良好的性能,但它的尺寸比较大,动作时间比较长,一般为几十毫秒,不易组成大端口数的矩阵光开关。
而非机械式光开关,主要是电光式的波导光开关,其开关速度在毫秒级到亚毫秒级,体积非常小,易于集成为大端口数的矩阵光开关,但共插入损耗、隔离度、消光比和偏振敏感性等性能都比较差。
为此,近年来出现了能集成大规模矩阵阵列而又有良好性能的两种新型光开关,即微机械光开关(MEMS)和热光开关。
微机械光开关是在平面光波导的基体帛制成机械光开关的动作机构,例如采用深蚀刻、浅扩散工艺,可制作出悬臂梁作为光开关的可动部分,悬臂梁的侧面可用作反射镜。
在可动和固定部分之间的梭齿式交叉电极上没有电压时,光路有反射输出;加上电压时,悬臂梁在静电力的作用下产生一个位移,悬臂梁侧壁的反射输出为零,从而实现光的转换。
热光开关通过加热使光波导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光输出方向。
便如,气泡型光开关是两条平面光波导的交叉点上,蚀刻一条管沟,管沟内注入折射率匹配液,因而波导内的光信号可以进行直线传输。
采用类似复用机中的热喷墨技术,在波导交叉点的匹配液内产生一个气泡,光信号在气泡的全内反射作用下,被反射到另一个光波导,从而实现光的转换。
目前国外大端口数的矩阵开关的性能已足以满足全光网的交换要求。
例如,美国朗讯公司采用mems技术已研制出1296端口的光交叉连接,插入损耗为5.1db,隔离度为38dB。
Agilent公司研制的32×32气泡型光开关,最大损耗为7.5dB。
微机械式的转换时间仅为3.7ms,气泡型也小于1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