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第三套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学习心理)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5. 填空题 6. 判断题7.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直接推动学习行为的原因和内部动力是( )A.学习习惯B.学习方法C.学习动机D.学习兴趣正确答案:C解析: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行为的原因和内部动力。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2.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A.认知内驱力B.兴趣C.求知欲D.成就感正确答案:A解析: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3.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强度由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者共同决定,用公式表示即:动机强度(T)=需要(M)B期望(P)B 诱因(I)。
P和I存在互补关系,即I=1一P。
通过数学运算,当成功的可能性P 是( )时,个体的动机强度最大。
A.45%B.50%C.55%D.60%正确答案:B解析:P=0.5即任务处于中等难度水平时,成就动机值最大。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4.学习者利用多样化复习方式巩固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B.复述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正确答案:B解析:复述策略是指为了在记忆中保持所学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的策略,利用多样化复习方式巩固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复述策略。
精加工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层加工策略。
精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和表格等。
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分为计划、监控和调节策略。
知识模块:学习心理5.学习遇到问题,向同学求教,该行为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正确答案:D解析:向同学求助属于资源管理策略中的资源利用策略,利用的是社会性人力资源,即同学的帮助。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课程)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多项选择题5. 填空题多项选择题1.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 )A.评价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B.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C.应着重关注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D.更多地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E.评价的重点是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正确答案:A,B,D解析: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的关注点在非预期的结果上,更多地考虑的是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
知识模块:课程2.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E.教师资源正确答案:A,B,D解析:校园资源不属于校外课程资源,故不选。
知识模块:课程3.课程的具体表现包括( )A.教科书B.教学大纲C.各门学科D.课外活动E.教学计划正确答案:A,B,E解析: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科书。
知识模块:课程4.确立课程目标的依据有( )A.对学生的研究B.对社会的研究C.对学科的研究D.对教学模式的研究E.对教学环境的研究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课程5.CIPP评价模式包含( )A.背景评价B.输入评价C.过程评价D.成果评价E.价值评价正确答案:A,B,C,D解析:CIPP模式由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提出,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四个步骤。
知识模块:课程6.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 )A.布鲁纳B.赞可夫C.杜威D.克伯屈E.瓦.根舍因正确答案:A,B,E解析: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布鲁纳、赞可夫和瓦.根舍因。
知识模块:课程7.( )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要素。
A.社会B.知识C.学生D.教师E.家庭正确答案:A,B,C解析: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为社会、知识和学生。
知识模块:课程8.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大问题是指( )A.课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B.学校应达到哪教育目标C.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D.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正确答案:B,C,D,E解析:“泰勒原理”揭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阶段,即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是现代课程论最有影响的理论构架。
2021江苏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2021江苏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教学教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B.课堂教学是一种客观的实践活动,所以听课活动中没有主观因素存在C.案例主题一般以本课教学内容加上教学案例几个字来体现D.说课就是要说明自己对这一课如何教、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答案】D2.教师课堂教学思想及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想具体体现在()A.教学方法B.教学思路C.教学流程D.教学反思【答案】B3.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的管理方式是()A.平行管理B.常规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答案】A4.张老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采用摸底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这种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答案】A5.在马斯洛的重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级的需要是A.生理需要B.归属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自尊需要【答案】C6.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景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
这种观点属于()。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说D.奥苏贝尔的认知观【答案】B7.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堂类型上,它属于()。
A.科学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核心课【答案】C8.“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主导作用【答案】C9.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主要营造()A.优美的校园环境B.良好的自然环境C.和谐的家庭环境D.健康的班级心理环境【答案】D11.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陈述的分类,“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
2021河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2021河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为期两天的第二十三届非洲联盟(非盟)首脑会议于2014年6月27日在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闭幕。
本届会议主题是()A.“促进非洲区内贸易”B.“农业和粮食安全”C.“泛非主义与非洲复兴”D.“促进非洲内部贸易”2.学校文化的缩影是()A.学生文化B.校园文化C.教师文化D.环境文化3.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评价模式是()A.目的游离评价模式B.目标评价模式C.CSE评价模式D.CIPP评价模式4.“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5.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象力D.分化概念6.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A.创新能力的培养B.读写能力的培养C.听说能力的培养D.交往能力的培养7.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A.教材B.课程标准C.课程D.教育方针8.古代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是()A.道尔顿制B.班级授课制C.个别教学制D.复式教学9.中学生最常见的焦虑反应是()A.人际焦虑B.睡眠焦虑C.考试焦虑D.恋爱焦虑10.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A.社会实践活动B.科技活动C.学科活动D.文学艺术活动11.实施义务教育()①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②是学生对家庭的义务③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④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对象与活动上,这属于()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13.萌萌平时比较踏实,遇事沉着冷静,但是却比较死板,灵活性不足。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英语)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大题型 2.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大题型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大题型单项选择题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B.卢梭C.赞科夫D.福禄贝尔正确答案:A2.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A.教育的方向B.教育为谁服务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D.教育怎样培养人正确答案:C解析:教育最终落实到人的发展,教育目的回答的是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的问题。
3.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 )。
A.形象直观B.实物直观C.模象直观D.言语直观正确答案:C解析:模象直观是指在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应,各种图片、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即为模象。
4.教学原则反映了( )。
A.教育现象B.教学规律C.教学现象D.师生关系正确答案:B5.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 )。
A.和谐教育思想B.教学过程最优化C.教学发展观D.全面发展观正确答案:A判断题6.所有的教育现象都会成为教育研究的对象。
( )正确答案:错误解析:教育研究是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揭示教育现象背后的规律,但并非所有的教育现象都会成为教育研究的对象。
7.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 )正确答案:错误解析: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应将学习失败归因于外部的原因,即自己不努力。
能力不足是内部归因,不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8.实物直观的优势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
( )正确答案:错误解析:实物直观的缺点在于往往难以突出本质要素。
9.道家的教育主张“行不言之教”。
( )正确答案:正确解析:道家主张消极教育,行不言之教。
10.泰勒的评价模式是一种总结性评价。
( )正确答案:正确解析:泰勒的评价目标更多注意的是结果。
名词解释11.道尔顿制正确答案: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的道尔顿中学创立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即道尔顿制。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查找下列汉字有错误的一项是()。
汉字部首笔画音序A.等竹6DB.渠巨7QC.忍心3RD.魁鬼4K2、以学校老师为主体,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依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同学选择的课程是()。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3、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玉茗堂四梦”的作品是()。
A.《紫钗记》B.《紫箫记》C.《邯郸记》D.《南柯记》4、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A.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B.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C.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5、屈原带有自传性质的抒情长诗是()。
A.《天问》B.《离骚》C.《九歌》D.《九章》6、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育同学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乐观的人生态度的正确方法是()。
A.通过专题学习方式B.作为外在的附加任务C.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D.作为总结提升内容7、下列绕口令中,最适合用来练习区分n、l的一则是()。
A.冰激凌封住铃,棒敲冰激凌乒乓,冰激凌撞铃叮叮叮。
B.麻妈妈骑马马慢麻妈妈骂马.牛妞妞牵牛牛拗牛妞妞拗牛。
C.这是蚕,那是蝉,蚕常在叶里藏,蝉藏在林里唱。
D.河边有棵柳.柳下一头牛.牛要去顶柳.柳条缠牛头。
8、下面诗句直接或间接地写到了我国的四个传统节日,按节日时间的先后挨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A.②③①④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②①③④9、下列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设计思路说法错误的是()。
A.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吸取当代语文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阅历,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B.注意引导同学多读书、多积累C.分别设计学校、学校课程目标,注意课程的阶段性D.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10、下面的文学形象中不属于吝啬鬼典型的是()。
教师招聘考试重点汇总仿真题三《综合应用能力D类》一、单选题1、一般地,偏爱合作学习的学生的认知风格是()。
A.反思型B.冲动型C.场依存型D.场独立型2、()是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3、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A.记忆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思维策略D.学习方法4、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强度主要由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者共同决定,用公式表示:动机强度(T)=需要(M)×期望(P)×诱因(I).P和I存在互补关系,即I=1-P。
通过数学运算,当成功的可能性P是()时,个体的动机强度最大()。
A.45%B.50%C.55%D.60%5、根据迁移的性质,可将迁移分为()。
A.认知迁移、态度迁移和技能迁移B.正迁移和负迁移C.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D.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二、多选题1、陈述性知识主要回答()。
A.做什么B.是什么C.为什么D.怎么做2、创造性与智商存在一定的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高创造力者,智商一定不低B.高智商者,创造力可能高也可能低C.低智商者,创造力一定低D.低创造力者,智商一定低3、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大多数心理正常的学生进行的教育,其目的主要是()。
A.预防心理障碍B.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发展与完善C.促进学生人格形成和完善D.排除心理障碍4、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个人因素表现在()。
A.教师的认知特性B.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C.教师的人格因素D.教师过强的感受力及感悟力5、新课改背景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有()。
A.独立性B.主动性C.渗透性D.体验性三、判断题1、社会中心课程又称为“核心课程”。
()2、新课程纲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3、狭义的德育是指家庭德育。
()4、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工作方法。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三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读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图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N点所在纬线是以下哪两个温度带的划分界线()。
A.热带与北温带B.南温带与南寒带C.北温带与北寒带D.热带与南温带2.我国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是5000千米,若按1厘米代表500千米的比例尺绘制地图,那么图上的距离应是()。
A.5厘米B.10厘米C.15厘米D.20厘米3.关于日本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是太平洋东岸的岛国B.日本群岛西岸是日本海,是中国的临海C.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D.日本群岛以东是日本海,西岸是太平洋4.对日本的地理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A.日本河流短小湍急B.日本多火山地震C.日本多优良港口D.日本气候南北差异不大5.地球上的人对于地球的公转运动是无法直接察觉的,只能通过观察其它自然现象来感知,下列能反应地球公转运动的是()。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③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④昼夜更替现象⑤四季变化A.①④B.②③C.①②⑤D.③④⑤6.有关东、西十二时区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十二区的时间比东十二区时间早一个小时B.东十二区的时间比西十二区时间早一个小时C.东十二区的时间比西十二区时间早24小时D.西十二区的时间比东十二区时间早24小时7.有关欧洲西部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西部是世界工业发达地区之一B.以制造业为主C.欧洲西部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D.欧洲西部以服务业为主8.欧洲西部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根本原因是()。
A.欧洲动物只有牛羊B.欧洲西部的地形和气候适合发展畜牧业C.各国政府规定只能发展畜牧业D.传统的风俗习惯9.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大洲B.中部受地形影响,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高温少雨C.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朝鲜半岛D.东部、东南部、南部是世界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分布区10.构成中国地形骨架的是()。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库含答案3套全-全考点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法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是它具有( )。
A.阶级性B.平等性C.全社会性D.强制性2.按照我国教育法规的纵向形式层次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属于( )。
A.教育基本法B.教育单行法C.教育行政法规D.教育行政规章3.我国《教师法》第四条第二款“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的规定属于( )。
A.一般性规范B.原则性规范C.概念性规范D.技术性规范4.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处于“母法”地位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5.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权制定( )。
A.教育法律B.地方性教育法规C.部门教育规章D.教育行政法规6.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及《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侮辱、殴打教师、学生的行为,应该承担相应的( )。
A.行政法律责任B.民事法律责任C.刑事法律责任D.违宪责任7.教师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情形,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 )。
A.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B.送交司法机关C.批评教育D.罚款8.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教师的合法权益,教师可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关为( )。
A.司法机关B.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C.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D.主管教育行政部门9.学生对学校按照学生管理规定给予的处分不服提出申诉,其被申诉人是( )。
A.所在学校B.主管教育行政部门C.所在学校校长D.班主任10.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要求是( )。
A.爱岗敬业B.关爱学生C.教书育人D.终身学习【参考答案解析】1.A【解析】教育法规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阶级性,这是教育法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
2.B【解析】教育单行法律一般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定教育领域某一方面具体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教育基本法。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模拟精练卷含答案3套第1 题:【单选题】我国现行的教育基本制度是在()中规定的。
A、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答案A第2 题:【多选题】引起人们产生深度知觉的属于客观刺激方面的线索有( )A、视野中的高度B、物体有无遮挡C、线性透视D、纹理变化E、光照与阴影答案ABCDE第3 题:【单选题】把握问题的关键信息,形成问题表征的思维过程是()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答案B第4 题:教师获取报酬权主要是通过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和( ) 来体现的。
A、带薪休假B、政治地位C、有偿家教D、教师节答案A第5 题:【论述题】试述教育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
【参考答案】: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1)教育能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能生产和再生产科学知识。
第6 题:【填空题】重视组织各种复习,体现了()原则。
【参考答案】:巩固性第7 题:【填空题】悲痛时木然不动属于()答案激情第8 题:【填空题】自尊心属于()答案:道德感第9 题:【名词解释】感性知识【参考答案】: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第10 题:【单选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反映了( )的作用。
A、遗传B、环境C、学校D、个人主观能动性1 题:【多选题】与实验法相比,调查法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大的()。
A、计划性B、实用性C、客观性D、科学性E、广泛性答案BE第2 题:【单选题】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论述教学的专著是()。
A、《大教学论》B、《普通教学法》C、《学记》D、《论语》答案C第3 题:【单选题】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是()A、认知的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避免失败的内驱力答案B第4 题:【简答题】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
最新上海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英语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最新上海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英语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教育学部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每小题1分,共10分)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2.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B.认知结构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过程优化理论3.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4.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5.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6.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A.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B.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C.课程设置的要求D.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7.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B.做到因材施教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8.把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A.分层教学B.合作教学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9.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式称为A.说服法B.榜样法C.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D.锻炼法10.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和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小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复式教学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师心理)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5. 填空题7. 简答题11.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 )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C.自我反省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正确答案:C解析: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操作能力。
教师的自我反省能力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检讨的过程,不属于教师的教学能力。
知识模块:教师心理2.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称为( )A.教师控制点B.教学反思C.教学效能感D.教学操作能力正确答案:C解析:心理学上,把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效能感,效能感的高低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和行为。
所谓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
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知识模块:教师心理3.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
这种心理效应是( )A.南风效应B.霍桑效应C.皮格马利翁效应D.巴纳姆效应正确答案:C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
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知识模块:教师心理4.期望效应说明( )A.成人的期望是把“双刃剑”B.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不能过高C.良好的期望可促进学生的发展D.学生的发展往往背离成人的期望正确答案:C解析:教师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能够传递一种信任,这样的期待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
知识模块:教师心理5.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过程按顺序划分的三个阶段是( )A.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B.关注学生——关注情境——关注生存C.关注情境——关注学生——关注生存D.关注学生——关注生存——关注情境正确答案:A解析: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模拟测试卷含答案3套第1 题:【单选题】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是()A、社会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B、生产领域的C、学校教育D、市场推广答案c第2 题:【单选题】()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答案c第3 题:【单选题】我们常说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哪一层面的标准而来()A、非病状态B、良好适应状态C、理想状态D、正常状态答案c第4 题:【单选题】教师的()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A、权威B、威信C、角色D、社会地位答案B第5 题:【单选题】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其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可以取得()。
A、教师资格B、竞聘上岗资格C、骨干教师资格D、高一级职称资格答案A第6 题:【单选题】下列哪一项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中为人师表的规范要求?( )A.幼儿园小班张老师上班时间玩手机B.某幼儿教师视每个幼儿的家庭条件而区别对待不同幼儿C.某幼儿教师在工作之余还对小学生进行有偿家教D.某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现有的教学技能和知识水平已足够应对幼儿园的学生,故不再需要继续探索创新答案c第7 题:【单选题】现行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的弊端是()①教学目标上只规定知识方面的内容②内容偏难、深、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③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④“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②答案A第8 题:【填空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___)、(____)、(____),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参考答案】:性别、民族、种族第9 题:【单选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 )记忆。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模拟测试卷含答案全3套第1 题:【单选题】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A)的问题。
A、现代化B、综合化C、系统化D、理论化答案A第2 题:【单选题】对事实类的信息,如字词、地名、人名、观点、概念等的记忆是()A、内隐记忆B、陈述性记忆C、程序性记忆D、技能记忆答案B第3 题:【单选题】金某(15周岁)在课间因小事与同学沈某发生争执,金某一拳击中沈某头部,致使沈某倒地,送医院不治死亡,问金某应当负刑事责任吗?()A、应负刑事责任B、不应负刑事责任答案A第4 题:【单选题】对于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教育在校生,学校应该采取什么措施()A、开除学籍B、批评并开除学籍C、批评教育D、劝退答案C第5 题:【单选题】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答案D第6 题:【单选题】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答案C第7 题:【名词解释】发散思维【参考答案】: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第8 题:【单选题】教授鸟的概念时,以麻雀、鸡、蝙蝠为例是为学生提供()。
A、比较B、变式C、正例与反例D、概括答案C第9 题:【单选题】下列属于教师权利的是()。
A、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B、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C、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D、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答案B第10 题:【单选题】张老师是高一(二)班的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计划中,实行、检查、总结的各个阶段,他都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与学生共同实施管理活动。
张老师的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属于()。
A、班级自主管理B、班级常规管理C、班级民主管理D、班级目标管理答案C第1 题:【单选题】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C、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答案A第2 题:【单选题】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属于( )。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第三套
选择题
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B)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杜威D.洛克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D)
A.高难度原则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2)创办业余党校;(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4)建立教育基地。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