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S1974修正案
- 格式:pdf
- 大小:99.76 KB
- 文档页数:7
【法规标题】关于国际海事组织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国际救生设备规则》和《代表主管机关行事的组织授权的导则》的修正案生效的公告(2010年发布)【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文字号】交通运输部公告2010第26号【适用区域】全国适用【发布时间】2010-06-08【生效时间】2010-07-01【关键词】海上【有效性】有效【更替信息】【注:此文档于2018年12月由一点通平台导出】关于国际海事组织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国际救生设备规则》和《代表主管机关行事的组织授权的导则》的修正案生效的公告交通运输部公告2010第26号 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第81届会议于2006年5月18日分别以第MSC. 201(81)号、第MSC. 206(81)号、第MSC. 207(81)号和第MSC. 208(81)号决议通过了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国际救生设备规则》和《代表主管机关行事的组织授权的导则》的修正案。
上述修正案在《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以下简称安全公约)下均为强制性规定,根据安全公约第VIII(b)(vii)(2)条关于修正案默认接受程序的规定,上述修正案将于2010年7月1日生效。
我国是安全公约的缔约国,在上述修正案通过后未对其内容提出任何反对意见,修正案对我国具有约束力。
现将上述修正案的中文本(可登陆/zizhan/siju/guojisi/tongzhigonggao/下载)予以公告,请遵照执行。
附件: 1.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修正案中文本(见第MSC. 201(81)号决议) 2.《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修正案中文本(见第MSC. 206(81)号决议) 3.《国际救生设备规则》修正案中文本(见第MSC. 207(81)号决议) 4.《代表主管机关行事的组织授权的导则》修正案中文本(见第MSC. 208(81)号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章)二〇一〇年六月八日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修正案第II-2章构造-防火、探火和灭火第9条-火灾的抑制1 在4.1.3.3款的.2项中,“。
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88年11月(GMDSS)修正案(附英文)文章属性•【缔约国】•【条约领域】人权•【公布日期】1988.11.09•【条约类别】公约•【签订地点】正文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88年11月(GMDSS)修正案(签订日期1988年11月9日生效日期1988年11月9日)目录第Ⅰ章总则B部分检验与证书第7条修正条款客船的检验第8条修正条款货船救生设备和其它设备的检验第9条修正条款货船无线电设备的检验第10条修正条款货船船体、机器和设备的检验第12条修正条款证书的签发第14条修正条款证书有效期限第Ⅱ-1章构造——分舱与稳性、机电设备D部分电气装置第42条修正条款客船应急电源第43条修正条款货船应急电源第Ⅲ章救生设备与装置第1条修正条款适用范围第6条修正条款通信第10条修正条款救生艇筏的配员与监督第38条修正条款救生筏的一般要求第41条修正条款救生艇的一般要求第Ⅳ章无线电通信(替代文本)A部分通则第1条适用范围第2条名词和定义第3条免除第4条功能要求B部分缔约国政府承担的义务第5条无线电通信业务的规定C部分船舶要求第6条无线电装置第7条无线电设备——通则第8条无线电装置——A1海区第9条无线电设备——A1和A2海区第10条无线电设备——A1、A2和A3海区第11条无线电设备——A1、A2、A3和A4海区第12条值班第13条电源第14条性能标准第15条维修要求第16条无线电人员第17条无线电记录第Ⅴ章航行安全第12条修正条款船上装设的航行设备第14条修正条款助航设备第21条修正条款国际信号规则1974年海上人命安全公约(GMDSS)修正案(关于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缔约国会议于1988年11月9日通过)第Ⅰ章总则B部分检验与证书第7条客船的检验将本条之(b)(i)和(b)(ii)中的第二句的文字“无线电设备、机动救生艇的无线电报设备、救生艇筏的手提式无线电设备、救生设备、防火、探火及灭火设备、雷达、回声测深仪、陀螺罗经、引航员软梯、引航员机械升降器及其它设备”改为“无线电设备(包括用于救生设备的无线电设备)、防火和消防安全系统及设备、救生设备和装置、船上装设的航行设备、航海出版物、引航员登船装置及其它设备”。
5.3.1 SOLAS 74 公约的演变及重要修正案71.A Convention about safety of life at sea was adopted in 1974 which included a new amendment procedure, according which an amendment shall enter into force ______.A. after being accepted by more than two thirds of the PartiesB. after being accepted by more than half of the PartiesC. within a specified period of time with no objectionsD. within a specified period of time with no exceptions72.We generally take the convention of safety of life at sea adopted in 1974 as a completely new convention. The reason is _______.A.it included the amendments agreed up until that dateB.it included none of the amendments agreed up until that dateC.it required two thirds of the Parties’ acceptance for a amendment to enter into forceD.it included a tacit acceptance procedure73.The SOLAS Convention in its successive forms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international treaties concerning the ______ of merchant ships.A.pollutionB.economizationC.efficiencyD.safety74.SOLAS Stands of ______.A.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the Life at SeaB.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from shipsC.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tandards of Training, Certification and Watchkeeping forSea-SedimentsD.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Ship’s Ballast Water andSediments5.3.2 SOLAS 公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75.The SOLAS Convention is the mai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_______.A.about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B.covering safety of lifeC.about marineD.about ship and port security76.According to SOLAS 1974, as amended, the shipowner or any person who has assumedresponsibility for the ship (the “Company”) must ______.A.establish SMS in accordance with ISMB.establish ISM in accordance with SMSC.establish ISM and SMSD.both B and C77.To proceed to the assistance of a ship in distress is ______.A.an obligation for masters of passing by shipsB.optional for masters of passing by ships when the weather is fineC.prohibited by the convention SOLAS 1974, as amendedD.prohibited by the convention STCW 78/9578.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SOLAS Convention is ______.A.to provide a solution of lowering pollution at seaB.to specify minimum standards for the members composing the watch at seaC.to specify minimum standards for ships considering their safetyD.to tell the company how to go about running their business79.In accordance with SOLAS and some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certain important functions shall always be tested prior to arrival and departure. What functions?A.Propulsion machinery and control functions.B.Steering machinery and control functions.C.Generator plants and control functions.D.All of the above.80.In accordance with SOLAS and some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a very important function shall be strictly tested prior to arrival and departure. In addition regular drills shall be performed ensuring proper operating function and cooperation of the functions. What function?A.Steering gear and functions.B.Propulsion machinery and functions.C.Auxiliary machinery and functions.D.None of the above.81.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SOLAS Convention is to specify ______ for th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nd operation of ships, compatible their safety.A.at most referencesB.at least referencesC.maximum standardsD.minimum standards82.SOLAS regulations require that the inert gas system shall be capable of delivering inert gas with an oxygen content of not more than ______ percentage.A.5%B.8%C.6%D.3%。
2011S O L A S公约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附英文)颁发部门:伦敦发布日期:1974-11-01生效日期:1980-05-25目录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节适用范围、定义等第二节检验与证书第三节事故第二章甲构造(分舱与稳性、机电设备)第一节通则第二节分舱与稳性第三节机电设备第二章乙构造(防火、探火和灭火)第一节通则第二节载客超过36人客船的消防措施第三节载客不超过36人客船的消防措施第四节货船的消防措施第五节油船的消防措施第六节现有客船的特殊消防措施第三章救生设备等第一节通则第二节限客船适用第三节仅适用于货船第四章无线电报与无线电话第一节适用范围与定义第二节值班第三节技术要求第四节无线电日志第五章航行安全第六章谷物装运第一节通则第二节假定倾侧力矩的计算第三节谷物装置及其固定第七章危险货物装运第八章核能船舶附录证书格式各缔约国政府,愿共同制订统一原则和有关规则,以增进海上人命安全,考虑到1960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缔结以来的发展情况,缔结一个公约,以代替该公约,可以最好地达到这一目的,特议定下列各条:第一条公约的一般义务一、各缔约国政府承担义务实施本公约及其附则的各项规定,该附则应构成本公约的组成部分。
凡引用本公约时,同时也就是引用该附则。
二、各缔约国政府承担义务颁布一切必要的法律、法令、命令和规则并采取一切必要的其他措施,使本公约充分和完全生效,以便从人命安全的观点出发,保证船舶适合其预定的用途。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公约适用于经授权悬挂缔约国政府国旗的船舶。
第三条法律、规则各缔约国政府承担义务将下列各项文件送交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以下简称海协组织)秘书长保存:一、受权代表缔约国政府管理海上人命安全措施的非政府机构的名单,以便分送各缔约国政府,供其官员参考;二、就本公约范围内各种事项所颁布的法律、法令、命令和规则的文本;三、根据本公约规定所颁发证书的足够数量的样本,以便分送各缔约国政府,供其官员参考。
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附英文)颁发部门:伦敦发布日期:1974-11-01生效日期:1980-05-25目 录 附 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适用范围、定义等 第二节 检验与证书 第三节 事故 第二章甲 构造(分舱与稳性、机电设备) 第一节 通则 第二节 分舱与稳性 第三节 机电设备 第二章乙 构造(防火、探火和灭火) 第一节 通则 第二节 载客超过36人客船的消防措施 第三节 载客不超过36人客船的消防措施 第四节 货船的消防措施 第五节 油船的消防措施 第六节 现有客船的特殊消防措施 第三章 救生设备等 第一节 通则 第二节 限客船适用 第三节 仅适用于货船 第四章 无线电报与无线电话 第一节 适用范围与定义 第二节 值班 第三节 技术要求 第四节 无线电日志 第五章 航行安全 第六章 谷物装运 第一节 通则 第二节 假定倾侧力矩的计算 第三节 谷物装置及其固定 第七章 危险货物装运 第八章 核能船舶 附录 证书格式 各缔约国政府, 愿共同制订统一原则和有关规则,以增进海上人命安全, 考虑到1960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缔结以来的发展情况,缔结一个公约,以代替该公约,可以最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特议定下列各条: 第一条 公约的一般义务 一、各缔约国政府承担义务实施本公约及其附则的各项规定,该附则应构成本公约的组成部分。
凡引用本公约时,同时也就是引用该附则。
二、各缔约国政府承担义务颁布一切必要的法律、法令、命令和规则并采取一切必要的其他措施,使本公约充分和完全生效,以便从人命安全的观点出发,保证船舶适合其预定的用途。
第二条 适 用 范 围 本公约适用于经授权悬挂缔约国政府国旗的船舶。
第三条 法律、规则 各缔约国政府承担义务将下列各项文件送交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以下简称海协组织)秘书长保存: 一、受权代表缔约国政府管理海上人命安全措施的非政府机构的名单,以便分送各缔约国政府,供其官员参考; 二、就本公约范围内各种事项所颁布的法律、法令、命令和规则的文本; 三、根据本公约规定所颁发证书的足够数量的样本,以便分送各缔约国政府,供其官员参考。
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修正案(MSC.170(79))文章属性•【缔约国】国际海事组织•【条约领域】海上运输•【公布日期】2004.12.09•【条约类别】公约•【签订地点】正文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修正案(2004年12月9日以海安会第MSC.170(79)号决议通过2006年7月1日生效)第II-1章构造-结构、分舱与稳性、机电设备第2条-定义1 在现有第13款后新增第14款如下:“14散货船系指第XII章第1.1条定义的散货船。
”第18条-客船和货船水密门、舷窗等的构造和初次试验2 该条第2款由下文代替:“2 在客船和货船上,水密门应作水头分别高达舱壁甲板或干舷甲板的水压试验。
如因可能损坏绝缘件或舾装件而未对个别门作试验,可代之以按门的类型和大小对个别门作原型压力试验且试验压力应至少与预定安装位置所要求的水头相符。
原型试验应在门安装之前进行。
门在船上安装的方法和程序应与原型试验所用安装方法和程序相符。
每扇门在船上装好后,应检查其是否在舱壁和门框之间正确就位。
”第45条-触电、电气火灾及其他电气灾害的预防措施3 在标题后增加以下文字:“(本条第10和11款适用于2007年1月1日后建造的船舶)”。
4 现有第10款由下文代替:“10电气设备不应安装在任何可燃混合物气体易于积聚的处所内,例如,主要用于储存蓄电池的舱室、油漆间、乙炔储藏室或类似处所,除非主管机关认为,这些设备:.1 是操作所必需的;.2 属于不会点燃有关混合物气体的类型;.3 适合于相关处所;和.4 经适当证明在可能遇到的尘土、蒸汽或气体中使用是安全的。
”5 在经修正的第10款之后增加新的第11款如下:“11在液货船上,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不得安装在危险场所,除非它符合不低于本组织接受的标准(注:参考国际电工委员会出版的标准,IEC60092-502:1999‘船舶电气装置-液货船’。
)?”。
solas公约修正案
Solas公约修正案是指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的《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安全规则公约》(SOLAS公约)的修订版本。
SOLAS公约是全球范围内确保船舶安全的重要国际条约,旨在规范船舶建造、装备和运行的安全标准,以及港口设施的安全管理。
修正案是对SOLAS公约的补充和更新,以适应新的航运环境和技术发展。
SOLAS公约修正案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船舶建造和装备的要求、航行安全规定、船员培训和认证标准、货物运输规则、危险货物管理、港口设施安全要求等。
修正案的内容通常会经过国际海事组织的成员国讨论和协商,并最终通过决议形式正式生效。
修正案的制定和实施旨在提高船舶和港口设施的安全性,减少海上事故和环境污染的风险,保护船员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球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
修正案的具体内容和影响会根据具体的修订条款和规定而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修正案的正式文件和解释来全面理解和遵守。
总之,SOLAS公约修正案是国际海事组织为了适应航运发展和
提升船舶、港口设施安全而进行的重要修订,对于航运行业和相关利益相关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各船东、管理公司:就IMO MSC.256(84)决议通过的1974 SOLAS 修正案,其中新增的Ⅱ-1章/3-9 条“登离船设施”要求已于2010年1月1日生效,内容如下:1、2010 年1 月1 日及以后建造的船舶应配备符合下述第2 段要求的登离船措施,诸如跳板梯和舷梯,以供船舶在港和在港有关操作使用。
除非主管机关认为符合本规定不合理或不切合实际。
认为符合本规定不合理或不切实际的情况可包括如下:(1)船舶的干舷低,并提供登船跳板;(2)船舶从事指定港口之间航行,该指定港口均提供岸基登离船设施。
2、上述第1 段要求的登离船设施应基于IMO 制定的MSC.1/Circ.1331《登离船设施构造、维护和检查/检验指南》予以构造和安装。
3、对所有船舶登离船设施应按MSC.1/ Circ.1331 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处于预期用途的适用状态,并考虑任何与安全负荷相关的限制。
所有支持登离船设施的钢丝绳应按SOLASIII/20.4 条规定予以维护。
为此,我社技术处已于2009年11月20日下发了总第357号通函(TM357),介绍了SOLAS公约II-1章/3-9条“登离船设施”和海安会通函MSC.1/1331的主要内容,提醒有关方注意上述要求。
为了更好地帮助各船公司全面了解该条规定的详细要求,方便船公司操作执行,避免因不符合上述规定而导致相关检验无法完成,以及在PSC检查时被提出缺陷等情形,本通告作为对TM357通函的补充,进一步具体说明相关检验要求。
请各船公司按照本通告要求执行。
1、维护保养所有“登离船设施”(包括舷梯、跳板梯和相关绞车等设备)的维护应按MSC.1/ Circ.1331通函第4项的要求进行,所有支持登离船设施的钢丝绳应按SOLASIII/20.4条规定进行维护。
应注意SOLAS III/20.4条已被2008年7月1日生效的IMO MSC.216(82)决议修正,具体要求是:“降落所用的吊艇索应定期检查,要特别注意穿过滑轮的区域,并在由于变质而需要换新时或按不超过5年的间隔期(取较早者)予以换新”。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又称为 SOLAS公约(Safety of Life at Sea),是国际海事组织(IMO)颁布的旨在保障船舶航行中的人员生命安全的一项重要国际法规。
该公约于1974年通过,并进行过多次修正,其中最新的修正案为“船舶每十年检验和检测措施的修正案”,该项修正案于2016年通过并于2017年7月1日起生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其修正案的内容和影响,便于读者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
一、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1 宗旨和背景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宗旨是保障在海上航行的船舶的人员生命安全。
该公约内容涵盖了船舶建造、设备配备、航行手续、船员培训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最大程度地减少海上意外事件并提高海上航行的安全性。
1.2 内容和要求1974年公约规定了船舶建造和设备配备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船舶结构、消防设备、救生设备等内容;还包括了船员的培训和证书要求、船舶的航行手续要求等内容。
公约对于各类船舶均有明确的规范,以确保其达到规定的安全标准。
1.3 国际影响和意义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通过和实施,对于全球范围内的海上航行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国际海事组织的协调下,各个航行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并实施了该公约的要求,从而提高了海上航行的整体安全水平。
二、船舶每十年检验和检测措施的修正案2.1 修正案的背景和必要性船舶每十年检验和检测措施的修正案是对于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重要补充和修正,其背景和必要性主要源于对于现有船舶安全标准和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于海上航行安全的不断追求。
2.2 修正案的内容和要求该修正案主要包括了对于船舶的定期检验和检测措施的要求的明确规定,包括但不限于检验的程序、检测的标准和要求等内容。
修正案的通过和实施,将有助于确保船舶在服役期间始终保持在规定的安全标准之内。
2.3 国际影响和意义船舶每十年检验和检测措施的修正案的实施,将对于全球范围内的船舶安全和海上航行安全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意义。
C C S 通 函Circular 中国船级社技术管理处(2009年)通函第028号总第357号2009年11月20日(共2+14页)------------------------------------------------------------------------------- TO 验船师包括审图、ISM审核员、相关产品厂、船厂、设计单位关于符合1974SOLASII-1/3-9登离船设施检验通知一.SOLASII-1/3-9登离船设施要求IMO以MSC.256(84)决议通过了1974 SOLAS修正案,其中新增Ⅱ-1/3-9条“登离船设施”要求如下:1、2010年1月1日及以后建造的船舶应配备符合下述第2段要求的登离船措施,诸如跳板梯和舷梯,以供船舶在港和在港有关操作使用。
除非主管机关认为符合本规定不合理或不切合实际。
认为符合本规定不合理或不切实际的情况可包括如下:(1)船舶的干舷低,并提供登船跳板;(2)船舶从事指定港口之间航行,该指定港口均提供岸基登离船设施。
2、上述第1段要求的登离船设施应基于IMO制定的MSC.1/Circ.1331《登离船设施构造、维护和检查/检验指南》予以构造和安装。
3、对所有船舶登离船设施应按MSC.1/ Circ.1331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处于预期用途的适用状态,并考虑任何与安全负荷相关的限制。
所有支持登离船设施的钢丝绳应按SOLASIII/20.4条规定予以维护。
二、检验要求1.下列船舶新安装的登离船设施应进行SOLASII-1/3-9条符合性检验,构成签发《客船安全证书》/《货船安全设备证书》的条件:(1)2010年1月1日及以后安放龙骨的新船;(2)2010年1月1日及以后更换登离船设施的所有船舶(尽合理可行满族新的要求)。
2. 新安装的登离船设施符合性检验应包括其本身制造检验(产品检验)和船上安装检验,以确认其符合MSC.1/Circ.1331《登离船设施构造、维护和检查/检验指南》适用要求,其中:(1)船舶审图应确认登离船设施在船上的布置符合MSC.1/Circ.1331/3.1、3.2、3.3和3.4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