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7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口语交际一、话题分析。
1. 主题明确。
- 这个话题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动画片,重点在于阐述喜欢的原因。
这就需要学生对动画片有一定的了解,包括动画片的情节、人物、画面、主题等方面。
2. 表达要求。
- 要能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可以先说出动画片的名字,然后从不同角度说明喜欢它的理由。
例如,可以从动画的趣味性、教育意义、独特的画风等方面入手。
- 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可以运用一些描述性的词语,如“精彩绝伦”“扣人心弦”“富有想象力”等,让自己的表达更吸引人。
二、素材积累。
1. 经典动画片举例及理由。
- 情节方面:这部动画片讲述了失去法力的孙悟空与小唐僧江流儿相互陪伴、共同成长的故事。
情节跌宕起伏,从江流儿误打误撞放出孙悟空,到他们一起面对山妖的追捕,再到最后孙悟空恢复法力大战妖王混沌,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
- 人物方面:孙悟空的形象非常经典,他虽然一开始法力被封印,但依然有着骨子里的桀骜不驯和正义勇敢。
江流儿是个天真可爱、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他对孙悟空的崇拜以及在危险面前的勇敢表现都让人印象深刻。
- 主题方面:影片传达了勇敢、成长、救赎等主题。
孙悟空在江流儿的影响下重新找回自我,而江流儿也在冒险中变得更加坚强,这种相互影响的成长故事很有教育意义。
- 画面方面:画面制作精良,孙悟空的毛发、打斗场景中的特效都栩栩如生,山水景色也富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韵味。
- 情节方面:大雄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然后向哆啦A梦求助,哆啦A梦就会从他的神奇口袋里拿出各种神奇的道具来解决问题。
每一集都是一个新的冒险故事,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
- 人物方面:哆啦A梦这个角色非常可爱,他圆滚滚的身体,短手短脚,还有那总是担心大雄的善良性格。
大雄虽然有些胆小、懒惰,但也有着善良的本质。
他们之间的友情令人感动。
- 主题方面:这部动画片主要传达了友情、乐观和想象力的重要性。
哆啦A梦总是无条件地帮助大雄,无论大雄闯了多少祸,他们的友情始终不变。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说课稿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口语交际》是五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三单元,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具体的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口语交际,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几个不同的场景,如购物、问路、邀请等,每个场景都有相应的口语交际示例和提示,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和练习,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大部分学生的口语表达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中,运用恰当的口语交际方式,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不同的口语交际场景和相应的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不同的口语交际场景和相应的表达方式。
2.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的交际中,灵活运用所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沟通。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不同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
同时,采用分组讨论法和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进行口语交际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即不同的口语交际场景和相应的表达方式。
3.情景模拟:教师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模拟练习。
学生在模拟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的内容,进行实际的口语交际。
4.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模拟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互相学习和提高。
5.问答环节:教师针对所学内容,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口语交际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总结与拓展: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提供一些拓展的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lets talk 第三单元的"Let's Talk"主要是关于交际用语的学习。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如何用英语进行问候、介绍自己、描述外貌和个性、询问和表达喜好以及发出邀请和回应邀请等。
下面,我将以对话的形式来展示这些交际用语的运用。
对话1:A: Hello, my name is Lily. What's your name?B: Hi, Lily. I'm Alex. Nice to meet you.A: Nice to meet you too, Alex. How old are you?B: I am ten years old. And you?A: I'm also ten. When is your birthday?B: My birthday is in May. How about you?A: Mine is in June. I like your hat, Alex. It's very cool.B: Thank you, Lily. I like your dress too. It's very pretty.对话2:A: Excuse me, are you Tom?B: Yes, I am. How can I help you?A: I'm new here. Can you show me around the school?B: Of course, I'd be happy to. Follow me.A: Thank you, Tom. You're very friendly.B: Don't mention it. I'm glad to help.对话3:A: What does your friend Jack look like?B: He has short black hair and big blue eyes. He is tall and slim.A: Does he wear glasses?B: No, he doesn't. But he likes to wear a hat.A: Oh, I think I've seen him before. I will try to find him.对话4:A: Hi, Mike. 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B: Hi, Lily. My favorite color is blue. What about you?A: I like pink. And 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B: I like dogs. They are cute and loyal. How about you?A: I like pandas. They are so lovely and cuddly.对话5:A: Hi, Lily. The weather is nice today. 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park with me?B: Sure, I'd love to. What time are we meeting?A: Let's meet at 3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Is that okay?B: That sounds great. See you at the park later.A: See you then. Don't forget to bring your kite.通过以上对话,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交际用语在日常交流中的运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6篇)学校语文五班级上册口语交际篇1学习目标1.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力量,增长见识,提高熟悉事物的力量。
2.通过口语交际,培育同学初步的演讲力量,增进同学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同学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忱,增添历史责任感。
习作一、阅读提示,了解读后感1.同学自读习作提示,勾画自己认为比拟重要的语句。
2.沟通:什么是读后感?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小结:读后感的根底是“读”,只有认真地阅读,仔细地思索,深化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3.点拨:平常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登记瞬间的思索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随时积累下来,有助于写好读后感。
二、赏析范文,学习写法1.自由阅读范文《生气与妥协》,引导同学觉察读后感的写法 2.归纳小结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三、明确要求,开启思路1.选材,尽量做到新奇。
2.同学相互说。
3.同学选好材料,写作。
四、自改互评,定稿誊抄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
2.同学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依据同学指出的缺乏进展修改。
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如何修改。
4.同学再次修改,定稿誊抄。
板书参考:读熟原文是根底,抓住感觉是关键;依据文意想开去,结合实际是重点;表达形式多样化,勿忘真情与实感;假设想写得不一般,感受真实独特点。
口语交际〔课前布置:同学结合自己的习作和搜集的资料,拟定一个简洁的提纲。
〕一、提醒演讲活动的主题1.回忆本单元课文,说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提醒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二、读题,了解题意1.审题,勾画要求。
2.沟通:说什么?怎么说?三、指导演讲1.沟通课前拟定的提纲,相互启发,开启思路。
2.完善提纲,分组试讲。
3.各组推举一人在班内进展沟通,同学评议。
四、总结评议学校语文五班级上册口语交际篇2教学目标: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晰自己的活动支配。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口语交际课文。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民间故事,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怀。
课文内容丰富,涉及到多个民间故事,如《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
这些故事情节生动,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上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他们能够运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
但是,他们在讲述民间故事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故事情节的、语言的丰富性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讲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2.学会通过细节描述,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怀。
4.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流利、有感情地讲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2.难点:通过细节描述,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讲述民间故事,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讲述民间故事的任务。
六. 教学准备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民间故事的内容。
2.准备一些民间故事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3.准备教学课件和道具,增强课堂趣味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民间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展示一些典型的民间故事情节,如《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讲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学会欣赏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一个民间故事的讲述,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提示表达方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
P11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
问题:
卫生方面:随手扔垃圾,不讲卫生。
学习方面:不认真预习,上课出小差,作业书写马虎,不按时交作业。
课间操方面:集队没有做到快静齐,动作不规范。
课堂纪律:有同学经常迟到,上课说悄悄话和搞小动作。
建议:
卫生方面:不随手乱扔垃圾,讲卫生,勤洗手,不随地吐痰。
学习方面:课前认真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按时完成作业。
课间操方面:集队要做到快静齐,动作要规范。
课堂纪律:在教室里不大声喧哗,上课时不交头接耳,不迟到,不旷课。
P43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我要讲的是《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与丈夫范喜良新婚的第三天,她的丈夫就被官兵抓去修长城,但范喜良却在修筑长城时死了。
孟姜女思念丈夫,便历经艰难来到长城边上,知道了丈夫已死的消息,孟姜女伤心极了,在长城边上痛哭三天三夜后,长城倒了下来,露出了范喜良的尸体。
P87口语交际:父母之爱
说出对事例的看法(赞成/不赞成)和理由。
P114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例1:我喜欢动画片《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他神通广大,会七十二变,有火眼金睛,一个筋斗就能翻十万八千里;他本领高强,在取经路上打败了很多妖怪,保护唐僧顺利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例2:我喜欢动画片《西游记》中的猪八戒。
他神通广大,会三十六变。
他长得肥头大耳,很讨人喜欢。
他心胸很开阔,孙悟空整天骂他“呆子”,他也从不放在心上。
他无微不至地关心师傅,吃喝住行总想到师傅。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民间故事,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他们热爱民间文化的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民间故事的定义、特点、魅力以及如何讲述民间故事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对民间故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故事的定义、特点和魅力,学会讲述民间故事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民间故事的定义、特点和魅力,学会讲述民间故事的基本技巧。
2.难点: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情和动作讲述民间故事,使听众产生共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讲述民间故事。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3.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民间故事的视频、图片、音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课堂用的道具、实物等,以丰富教学手段。
3.提前让学生分组,以便于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民间故事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关注民间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民间故事的定义、特点和魅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具体的民间故事,边讲边引导学生关注讲述者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让学生初步感受讲述民间故事的基本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民间故事进行讲述。
要求学生注意语言的流畅性、表情和动作的协调性。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在不同的场合下如何进行口语交际,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以及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他们在表达过程中往往存在词汇贫乏、句子结构简单等问题。
此外,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往往缺乏自信心,不敢主动与他人交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特点,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在不同场合下的口语交际技巧。
2.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句子结构,使他们在交际过程中能够更加流畅地表达自己。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敢于主动与他人进行口语交际。
4.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不同场合下的口语交际技巧。
2.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
3.提高学生的交际自信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口语交际。
2.示范法:教师以示例的方式,展示如何在不同场合下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进行模仿。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口语交际。
4.评价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场合的口语交际案例和情景。
2.准备相关词汇和句式的教学材料。
3.准备录音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口语交际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不同场合下的口语交际情景,如购物、问路等,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这些场合下,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口语交际?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模拟不同场合的口语交际,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说课稿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的教材内容,主要包含了民间故事的定义、特点以及一些经典的民间故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魅力,学会讲述民间故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材中还配备了一些相关的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讲述民间故事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对民间故事的了解相对较少。
他们在课堂上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对民间故事的定义和特点不够清晰;2. 不知道如何选取合适的民间故事进行讲述;3. 讲述过程中可能出现忘词、紧张等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和训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民间故事的定义和特点,学会讲述民间故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定义和特点,学会讲述民间故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民间故事进行讲述,以及如何在讲述过程中做到条理清晰、表达流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道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民间故事的音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讲解民间故事的定义和特点: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民间故事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对民间故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民间故事,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民间故事。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民间故事进行讲述,其他组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
5.教师示范:教师选取一个民间故事进行讲述,展示如何做到条理清晰、表达流畅。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我是“小小推销员”》教学设计《我是“小小推销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口语交际话题。
这一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具有一定的交互性。
口语交际时,要求学生根据内容稍做准备,学会用一定的说明方法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价格等方面有条理地介绍“商品”,努力用语言打动别人,并能针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和解释。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怎样有条理地介绍一个商品,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课文,如《新型玻璃》的说明方法。
口语交际过程中还要求学生学会认真、耐心地倾听别人的发言,敢于提出问题,积极参与交际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稍做准备,使用一定的说明方法有条理地介绍一样商品,并能努力用语言打动别人,培养认真倾听、抓住要点大胆提问的能力。
2.在互动的交际过程中,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
3.渗透合作意识和诚信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课前准备:
课前可准备自己喜欢的物品实物或是物品的照片、产品说明书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交际情境,激发交际兴趣
1.情境导入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营业员是怎样介绍和推销商品的。
2.归纳总结
推销员不仅要清楚而有条理地介绍商品,而且要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打动顾客。
同时还应当彬彬有礼,热情周到,这样才能获得顾客的好感,最终将自己的商品推销出去。
3.阅读迁移
怎样做到有条理地介绍呢?咱们一起来看看《新型玻璃》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课文是怎样介绍“变色玻璃”的?(围绕“变色玻璃”从特点和作用两个方面有条理地介绍。
)(2)这段话哪些地方最吸引你?在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用“自动窗帘”这一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变色玻璃的特点。
(3)归纳总结:围绕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一一介绍,能让表达有条理。
如果再用上打比方等形象的表现手法,会使介绍更加生动。
4.情境创设
(1)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物品,想把它们介绍给大家吗?今天咱们就在教室里举办一个商品发布会,同学们来当一回“小小推销员”,把自己喜欢的“商品”介绍给大家。
(2)你觉得可以怎样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商品呢?
(引导学生明白可以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价格等方面有条理地介绍“商品”。
)
二、开展合作交流,倡导人人参与
研:
第一步,请全组学生围绕“怎样清楚、准确、有条理地介绍产品”这一要求,稍做准备,共同拟订介绍提纲。
第二步,由候选人根据提纲按要求介绍商品,其他学生补充,纠正,提出建议。
介绍时可以参照“商品”说明书的介绍,使表达更准确明了。
第三步,组内学生预想评委和同学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围绕问题共同寻求答案。
第四步,从交际礼貌和交际态度等方面为候选人提出建设性意见。
1.组内交流
(1)提出交流要求:
●清楚,有条理地介绍“商品”,并努力学会打动别人,交流时注意礼貌。
●认真专注地倾听,能提出自己的想法。
(2)学生自由准备。
(3)在小组中把自己的商品介绍给大家。
别的同学要边倾听,边补充、提问。
(4)根据交流情况,各小组推荐一名准备充分、介绍精彩的同学,代表小组参加“最佳推销员”的评比。
2.群体合作
(1)宣布“最佳推销员”第一回合评比开始。
(2)公布评比办法:
●实话实说。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准确而有条理地介绍“商品”,力求让大家听得清楚、明白。
●有问必答。
能针对评委和同学提出的关于“商品”的问题,进行耐心地解答,力求使大家满意。
(3)各组发挥集体力量,集思广益,为候选人献计献策。
三、引发多向交互,讲究交际修养
展1.各组推荐一名评委,说明推荐理由。
2.评委发表公正评审宣言。
3.各组候选人分别完成“实话实说”和“有问必答”两项任务,随机接受来自评委和同学的提问。
在完成“实话实说”任务时,既可以从“商品”的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价格等方面作全面介绍,也可以重点强调某一方面的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介绍“商品”时最好采用边说边演示的方法,突出特点,使得介绍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也可以一边说一边出示“商品”照片,以取得直观、形象的说明效果。
这一教学环节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以言语为主,辅之以多样化手段有条理地介绍“商品”。
在完成“有问必答”任务时,如候选人难以回答,同组同学可以作为后援团参与回答问题。
4.评委用举红、白牌的方式评判结果,并说明举牌理由。
台下顾客提出自己的评价结果,并说明理由。
候选人和后援团对评审结果提出自己的想法。
这一教学环节,要求评委和顾客根据评比办法进行评价,能够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而候选人和后援团可以据理力争,但应当注意交际礼貌,有礼有节。
四、言语魅力展示,升华交际情感
练:1.宣布“最佳推销员”第二回合评比开始。
2.公布评比办法:
●精彩一刻
小组合作创编一段广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出产品的特点,力求打动评委和顾客。
宣传时要本着诚信的原则,不能夸大其词,做虚假广告。
3.教师播放精彩的广告片段,请学生说说广告中哪些说法最能打动人。
4.小组创编广告,力求用言语打动别人。
5.候选人介绍创编的商品广告。
评委和顾客分别进行评价,候选人和后援团对评审结果提出自己的想法。
这一教学环节,要求评委和顾客能根据评比办法进行评价,而候选人在介绍产品时尽量以生动形象的口语和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打动评委和顾客。
当评价结果出现后,可以据理力争,但要注意交际态度和交际礼貌,做到胜而不骄,败而不馁。
6.宣布评比结果。
(以激励为主)
五、总结
今天的口语交际课,我们不仅学会清楚、准确、有条理地介绍商品,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恰到好处的动作去打动顾客。
更重要的是在宣传、推销的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诚实守信的良好美德。
【设计意图】
一、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的交际情境是实施口语交际的重要策略。
本课设计了“两短一长”的交际情境。
“两短”分别指在课始、课中提供的“商品推销”和“精彩广告”情境,这两个情境取自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耳熟能详的广告用语,第一个旨在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使他们尽快投入交际活动,第二个不仅使学生兴趣盎然,而且为他们的口语交际提供了模仿和借鉴的材料。
“一长”是指课文中一以贯之的评选“最佳推销员”情境。
这一情境由组内自由介绍、推荐候选人、两个回合评比、评选最佳推销员等板块组成,层层展开,逐步深入,富有变化。
在这样的情境中既有学生的独白,也有组内、组间学生的互动,为他们进行双向、多向交流提供了可能。
二、实现多向的交际互动
交互性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性,没有人际互动的口语交际是无效的。
本课设置了“组内交流,群体合作、班级汇报、多向交互”的互动的环节,体现了关注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在动态的过程中反复引
发多向的交际互动。
由于评选“最佳推销员”这一大情境的需要,交际对象被分为评委、顾客、候选人、后援团等。
交际对象不同,所出现的情境也不同,对学生运用口语进行交际时的要求也不同。
正是在这样多回合、多情境中,展开了多种形式和多个对象的口语交际,使得口语交际路径成为阡陌纵横的“通途”。
三、加强必要的交际修养
口语交际不是一个简单、随意的交际过程,应当注重对学生交际修养的培养。
笔者认为交际修养至少应当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言语修养、行为修养、道德情感修养。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设计中三次提出了口语交际的言语要求。
第一次是总述,第二次、第三次分别提出言语表达有条理和生动形象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循序渐进,逐步递升的特点。
教学设计中多次强调行为修养,提出了“认真专注地倾听,能提出自己的想法”“稍做准备,拟订介绍提纲”“注意交际礼貌,有礼有节”“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打动评委和顾客”等要求,力求将行为修养的培养落实在口语交际的全过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