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修竹赋第一段赏析【清代】莫晋骈体文
- 格式:ppt
- 大小:400.00 KB
- 文档页数:7
《修竹篇》陈子昂唐诗全诗赏析《修竹篇》陈子昂唐诗全诗赏析《修竹篇》初唐诗人陈子昂的作品之一。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全诗造境壮美,基调乐观豪放,语言质朴明快,洋溢着一股爽朗阳刚之气,大有建安诗人的遗风。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修竹篇》陈子昂唐诗全诗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修竹篇》陈子昂唐诗全诗赏析篇1修竹篇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
夜间鼯鼠叫,昼聒泉壑声。
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岂不厌凝冽?羞比春木荣。
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
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遂偶云和瑟,张乐奏天庭。
妙曲方千变,《箫韶》亦九成。
信蒙雕斲美,常愿事仙灵。
驱驰翠虬驾,伊郁紫鸾笙。
结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
携手登白日,远游戏赤城。
低昂玄鹤舞,断续彩云生。
永随众仙去,三山游玉京。
【赏析】这首《修竹篇》原诗前有一段近一百八十字的《序》文。
它简炼概括地阐述了诗人倡导诗歌革新的主张,指出齐梁诗风的痹病就在于“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号召诗人们继承和发扬建安风骨,创作内容充实,具有“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特色的诗篇。
全篇共三十六句,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前十八句,主要介绍修竹的生长环境和优良质地。
首二句,形象地概括了这一立意。
“南岳”,即著名的五岳之一衡山。
品质优良的修竹“龙种”产于此地。
名山与物华聚集,一开篇就令人神往不已。
“孤翠郁亭亭”,既从形色两方面描绘了修竹优美动人的姿态,也颂扬了它的卓然不群。
衡山是万木葱笼的,但是,在诗人看来,它们与修竹相较,却有所逊色,所以特意以“孤翠”二字,以显其精。
接下去,诗人分别写了修竹生长的自然条件和品性。
“峰岭上崇崒”以下八句,紧承首句,描绘了修竹“生南岳”的情景。
上有崇山峻岭,下有涧溪烟雨,突出了处境的幽僻;夜闻鼯叫,昼听泉鸣,渲染了四周的清静;春风舒缓,白露清凉,更衬出了氛围的洁净。
修竹赋整片文言文翻译1. 文言文翻译邴原泣学《初潭集》【原文】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译文】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
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
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
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
老师怜悯屿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
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书塾中的老师的可贵之处是善于发现可塑人才,有慈爱心肠、怜悯心。
向邴原学习:追求学习权利、珍惜学习机会、勤奋学习的精神2. 文言文翻译府中官吏倪寻、李延同时来就诊,都头痛发烧,病痛的症状正相同。
华佗却说:“倪寻应该把病邪泻下来,李延应当发汗驱病。
”有人对这两种不同疗法提出疑问。
华佗回答说:“倪寻是外实症,李延是内实症,所以治疗他们也应当用不同的方法。
”马上分别给两人服药,等第二天一早两人一同病好起床了。
下面分别解释,应当尊重全文的本意。
府吏”:太守衙门里的官吏“止”:停.留,可引申拜访. “共”:一同该句译为“太守衙门里的官吏倪寻.李延一同到(华佗处)看病。
”都是头疼和身子发热,所痛苦的地方是相同的。
“俱”:都华佗说:“倪寻应该用泻药,李延应当让他发汗。
”“或”:有的人“难”:以----为疑难有的人疑难其中的不同。
华佗说:“倪寻身体外部没有疾病,李延身体内部没有疾病,所以治疗时应该(或“最好”)要区别。
”当即(或“随即”)各自/分别给(“与”:给)他们药。
第二天早上都起来了。
希望有所帮助,按原文意思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