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的态度是怎样的?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老师的态度是怎样的?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 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 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 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 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五角星好笑 么?”
cén sāng 岑 桑,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85年当选
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1942年开 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散文集《当你还是一朵花》《在大海 那边》《岑桑散文选》,诗集《眼睛和橄 榄》等20余种。评论集《美的追寻》获第 二届广东鲁迅文学奖,《岑桑作品选》获 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等。
想当然: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
联系课文内容:父亲经常叮嘱“我”, 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
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
(1)这两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找一找哪儿是回答“我”为什么把杨桃
画成五角星的?
“我”怎么画杨桃的?
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 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 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 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 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岑桑说:“多年来,我一直脚踏实地, 实 事求是地做人、做事,这都是缘于小时候老 师、父亲对我的教诲。”
我会写
叮嘱 前排 靠边 准确 审视 讲台 神情 严肃 半晌 轮流 和颜悦色 熟悉 角度 相似 教诲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举个
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