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学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14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选择题: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作为一条商业通道,“丝绸之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商业贸易上,可实际上,它的历史作用却远远超出经济交流的。
而今天,“丝绸之路”所经地带又重新成了的所在。
A. 界限举世瞩目B. 界限举足轻重C. 范畴举足轻重D. 范畴举世瞩目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填空题(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2)蒹葭萋萋,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
(《诗经•______》)(3)东晋陶渊明是一位精神上超脱世俗利害,淡然自足的诗人,在《饮酒》中他写了“______,______”的诗句,表达自己身居世间而对争名逐利的官场冷漠和疏离,获得了宁静的生活。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杜甫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
②箨(tuò):笋壳。
③帙(zhì):包书的布套。
(1)本诗就体裁而言,属于______诗。
(2)对这首诗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首联写新发之竹,作者化静为动,用“含”、“出”把竹的生长过程写活。
B.颔联选取竹“色”给人的感受,着力写竹阴的凉爽怡人,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竹荫中,品着清凉的美酒。
C.前两联从视觉角度写竹,颈联增加了嗅觉角度的描摹,都表达了对竹的赞美。
D.本诗写物抒怀都紧扣竹的特点,风格上体现了杜甫一贯的沉郁顿挫的诗风。
(3)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鉴赏这首诗最后一联的艺术手法以及表达的情感。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4.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下列各题。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①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上海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填空题(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2)蒹葭萋萋,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
(《诗经》)(3)东晋陶渊明是一位精神上超脱世俗利害,淡然自足的诗人,在《饮酒》中他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达自己身居世间而对争名逐利的官场冷漠和疏离,获得了宁静的生活。
二、选择题选择题: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作为一条商业通道,“丝绸之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商业贸易上,可实际上,它的历史作用却远远超出经济交流的。
而今天,“丝绸之路”所经地带又重新成了的所在。
A.界限举世瞩目B.界限举足轻重C.范畴举足轻重D.范畴举世瞩目三、现代文阅读1.(一)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1)在国外时看到,人们对时事做出价值评判时,总是从两个独立的方面来进行:一个方面是国家或者社会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经线;另一个方面是个人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纬线。
回到国内,一条纬线就像是没有,连尊严这个字眼也感到陌生了。
提到尊严,英文是"dignity",这个词不仅有尊严之义,还有体面、身份的意思。
(2)中国历史上有过皇上对大臣施廷杖的事,无论是多大的官,都可能受到如此当众羞辱,高官尚且如此,遑论百姓。
除了皇上一人,没有一个人能有尊严。
有一件最怪的事是,按照传统道德,挨皇帝的板子倒是一种光荣,文死谏嘛。
说白了就是:无尊严就是有尊严。
此话如有任何古怪之处,罪不在我。
到了现在,已经不用见官下跪,也不会在屁股上挨板子,但还是缺少个人的尊严。
(3)每到春运高潮,大家就会在传媒上看到一辆硬座车厢里挤满了人,厕所里也挤了人。
谈到这件事,大家会说国家的铁路需要建设,说到铁路工人的工作难做,提到安全问题,提到所有的方面,就是不提这些民工这样挤在一起,好像一个团,完全没有了个人的尊严──仿佛这件事很不重要似的。
上海南汇中学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阅读下文,完成1——7题(14')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
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
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
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
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别浪费时间啦! 根本没用! ”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
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
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
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
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
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
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
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
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
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
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
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
我也想再看着母亲住过的那间房。
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
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
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高一语文的学习侧重于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的锻炼,也就是说平时要重视做语文试卷,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理解能力。
以下是给你推荐的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一.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 )A.镣铐/ 瞭望踮脚/ 掂量炽热/ 熏炙B.粮食/ 估量鬈曲/ 蜷缩攻讦/ 劫难C.肖像/ 姓肖旋涡/ 旋风喧豗/ 渲染D.伺候/ 伺机矿藏/ 宝藏媲美/ 纰漏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惟古是尚缄口不语抱残守缺震耳欲聋B.峨冠博戴富丽堂煌消声匿迹琳琅满目C.礼尚往来金璧辉煌以偏赅全别出新裁D.艰苦卓绝大放厥词虚无漂缈候门似海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A.也有人想起,曾几何时,连肖邦的的音乐也成了违禁品!只能偷偷摸摸的在一些小房间、小客厅里秘密演奏,只有寥寥无几的人才能进入那些房间。
B.西方式的拳击是一种感性能力的直接较量,而中国式的武术则不仅要打得准、打得狠,而且要打得漂亮,即要在花拳绣腿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C.我们徜徉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体会最细微的感情,捉摸耐人寻味的思想,感受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的韵律,领略言外不尽的神韵,更陶醉于诗人们对大自然叹为观止的描画。
D.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一种高科技工具,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部分受访学生防火基本常识匮乏, 对于如果身上着火, 可快速奔跑或用手拍打这一错误选项, 百分之五十左右的高中生作了正确的选择。
B.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贴切地反映了宁波城市面貌,书藏古今意味宁波文化底蕴的深厚,港通天下展示宁波开放程度的宽广。
C.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D.他的脸上是一张晴雨表,喜怒哀乐总是挂在表面上,让人一眼就可以看明白。
上海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默写:(5分)【任选5空,超出5空,按前5空评分】1.老吾老,;幼吾幼,。
2.两岸青山相对出,。
3.,轻舟已过万重山。
4.,不如退而结网。
5.笼天地于形内,。
6.露从今夜白,。
二、语言表达解释下列加点字:(5分)1.廊腰缦回 2.辞楼下殿 3.尽态极妍 4.将何往而非病 5.濯长江之清流三、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17分)①我一直想写一写巴赫。
许多次拿起笔,又放下了。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于巴赫,只有聆听、演奏、热爱、尊敬,并且不说一句话。
”像我当然要三缄其口了。
②巴赫确实太伟大了,太浩瀚了。
他的音乐影响了300年来人们的艺术世界,也影响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无以言说,难以描述。
我确实不知该怎么来写巴赫。
但我又实在想写巴赫。
③这一次,鼓励自己说:试一试吧!看看你能不能走近他?④鼓励我写下去的原因,是我偶然间看到一个资料,其实这资料早已经并不新鲜,只是我的外语太差,德语更是一窍不通。
巴赫(Bach)德文的意思是指小小溪水,涓涓细流却永不停止。
似乎这个德文的原意一下子解读开巴赫的一切,我对他豁然开朗。
⑤说来很惭愧,因为见识的浅陋和闭塞,我听到的巴赫的第一支乐曲是《勃兰登堡协奏曲》,还只是其中的片断。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情,因为这里面有经威廉汉姆改变而异常动听的《G弦上的咏叹调》。
但这支著名的乐曲,当时勃兰登堡对它根本不屑一顾,没让他的乐队演奏,而是将这支乐曲曲谱的手稿混同在其他曲谱中一起卖掉,一共才卖了36先令。
可以说,如果没有1802年德国音乐学家福尔克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巴赫的传记,没有1829年门德尔松重新挖掘并亲自演出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恐怕巴赫的音乐到现在为止还只值36个先令。
⑥但这样说并不准确,如果没有福尔克,门德尔松,还会有别人将巴赫音乐的真实价值挖掘出来,告诉世人的。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考生注意: 1、不得使用修正液等修改;保持卷面整洁。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3、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现代文阅读(22分) 那一片消失了的苇塘 1)“那一片苇塘呢?”与其说我是在问这位行路的年轻人,还不如说是在问自己。
“苇塘?”年轻人停住脚步,眼前只有那一片高高低低的房舍,“就在这里!”我坚定地认为。
”年轻人嘟哝了一句:“梦话!”梦话?是的,是梦话。
五十多年前,那一片茂茂密密的苇塘还在,此后,就没有走出过我的梦境。
2) 那一片苇塘属于我,属于我的童年,是我记忆和梦境最鲜活的一部分。
一片十多亩地面的一方水塘,生满了芦苇。
阔叶的,秆粗且空,是织席帷用的;窄叶的,秆细却实,编了箔子,用来盖房子。
每天上学,我们走过苇塘,都会放慢脚步,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的变化。
3)一过二月二,天气就暖和了。
首先是苇塘里有了动静。
穿破枯叶、烂泥和冰水,一些锥子般尖锐的苇芽脱颖而出。
红红的芽尖,唤醒了池塘,沉寂了一冬天的苇塘开始有了生气。
那些苇芽像是春天的旗帜和宣言,表明着春天的到来,锐不可当。
4)待苇芽蹿高,绽开一片两片叶子的时候,整个世界便被春天占领了。
耳边,整天都是鸟儿的叫声,大片大片的麦田,像大地上铺展了绸缎,在和风里柔柔地抖动。
一些早熟的花草,抢夺时间一般,开始酝酿花事,商量结籽。
柳丝软软地轻拂我们的脸面,牵动我们的头发,像要告诉一些什么秘密给我们。
5 )我们采下绽开的苇叶,卷成喇叭,把那细嘴挖扁,含在嘴里,吹出或粗壮或尖厉的声音;头顶软软的柳条,也被折下来,捋去柳芽,拧成柳哨。
这就有了一支青春的乐队,吹奏着春天的乐曲,吱吱呀呀,回响在上学的路上。
引得田里干活的农人,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一任欢快与希望撩拨他们沉静的心思。
6)季节像是踩着苇叶走过来的。
苇叶三片四片地展开,池塘里就绿汪汪地变得浓密了。
太阳开始辣辣地照在头顶,棉衣,而后是夹衣,一件件被从身上剥掉。
高一(上)语文期中考试卷第Ⅰ卷一、基础知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挥斥方遒.(qiú ) 青荇.(xìng )慰藉.(jì)B.百舸.争流(gě)佝.偻(gōu )跫.音(qióng )C.浪遏.飞舟(è)惆怅.(zhàng )袅娜.(nuó)Array D.蓊蓊..郁郁(wěng )静谧.(mì)诅.咒(zh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翡翠迷惘川流不息如火如荼 B.颓圮渺茫言简意该黔驴技穷C.摒息踟蹰通霄达旦披星戴月D.憩息明辩是非神彩奕奕火中取粟3.对下列句子语言特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运用博喻修辞方法,本体都是白花,喻体是“明珠”、“星星”、“美人”,在光亮、神态、色彩、动感上有相似之处。
B.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运用叠词,描写出树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特点,具有音乐上的韵律节奏美。
C.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用借喻的手法,将大自然比成一幅画,意境精美小巧,暗含了作者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情怀。
D.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用拟人手法,寄托了对小屋的赞美与热爱,也暗含作者人格中的尊严与豪迈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白天里讲些冠冕堂皇....的话,暗夜里进行挑拨离间....,这还是人吗?B.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C.他们两家分别外出旅游,不曾想在黄山脚下不期而遇....。
D.观察世事能入木三分....。
....,刻画人物当然穷形尽相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A.通过元旦文艺会演,使我们看到了素质教育的累累硕果。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班级:姓名:学号:考生注意:1、不得使用修正液等修改;保持卷面整洁。
分似乎付出就要有结果,道路的终点是绝境,即使蛹是因为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才各自化水为虹和化我们甚至可主要用于寓示生命体的完结,它有是一段抵达某处的旅途,我们对此的每一个至美的终极愿望当然都必须受到肯定,但是生活并不是只有这些,或是为了就水,只有在不断地从溪流入河,又从河流入海,才体现其自身的运动。
15重创也不完全是为了抵达,就像泉水,并不是非要达到怎样的地方才算完成使命;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哪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
16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
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
就像候鸟,不停地迁徙就是为经历风雨;就像泉水,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
17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平凡、那样漫长又是那样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精彩的人生。
这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每一个安于途中的生命都将尽享人生。
1、根据文意,写出“途中”的含义。
作者在第②段开头说:“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
”为什么?(4分)(1)“途中”的含义:;(2)因为。
2、在第12段中,作者说:“生活并不是只有这些,也不该只有这些。
”“这些”指什么?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4分)(1)“这些”是指;(2)原因是:。
3、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安于途中”?作者为什么说每一个生命首先要“做到安于途中”?(4分)(1);(2)。
4、下列对本文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生命带给人们很多启示,每个人的感情不尽相同。
有人追求结局的辉煌,有人关注过程的圆满,本文作者坚决反对追求“终极愿望”,主张“过程即生命”。
B、作者认为,由于人们坚信“付出就要有结果”,一味追求结局的辉煌,从而使生命必经的过程成为人生“最大的煎熬和无奈”。
C、本文作者善于用类比的方法,浅显明了地阐发道理。
如第8段,作者用“化水为虹”和“化蛹为蝶”,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过程成就“最终的美”的道理。
一积累运用(15分)1.按要求填空。
(10分)(1)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赤壁怀古》)(2),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3)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4)爱而不见,。
(《·邶风·静女》)(5)《短歌行》中“,”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作者广纳人才的博大胸怀。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词又名长短句、曲子词、诗余等,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B.《短歌行》是一首古体诗,其风格质朴刚健。
C.陶渊明是东晋诗人,开创了田园诗派。
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是辛弃疾,《声声慢》的作者是李清照,他们同是宋代豪放派词人。
(2)小洋同学刚上高一,最近她写了一篇随笔,抒发感受。
在她写的下面一段中,诗句运用不合适的共有几处()(3分)刚开学时,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我感到隐隐不安,也特别想念初中的好朋友,然而“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已经过去的人与事,总归再也不会回来。
正逢“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但幸好我遇到了友爱的新同学,冲淡了思念的哀感到“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青春活力!我也要开始为梦想努力了!在家里,母亲一如既往地关心我、照顾我的生活,看到她头上新添的白发,不禁感慨“早生华发,人生如梦”,母爱给予我前行的动力,我一定只争朝夕,不负韶华!A.一处B.两处C.三处D.四处二阅读(6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6题(13分)(甲)我们为什么要学文言文?①文言文奠定了我们民族的语汇系统,直到今天,部分文言词汇依然活在我们的语言之中。
学习文言文,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语言,有助于恰当地使用。
②汉语在语言史上应该是个奇迹,经历了几千年,它的语汇系统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稳定性依然是他的显著特征。
比如“人声鼎沸”一词,“鼎”这种器物虽然消失已久,但它所承载的意义却沉淀了下来,如果不知道“鼎”为何物,那肯定不会准确理解“人声鼎沸”这个词语,当然也就谈不上恰当使用了。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B . 王弋参加了2013年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面对同样优秀的结果,究竟是上南京大学还是上复旦大学,他显得非常踌躇。
C . 旅居海外已经五十多年的翟老先生非常思念故土,想念亲人,最近,他写信给家乡的有关部门领导,表达了他安土重迁的强烈愿望。
D . 提倡节约反对奢靡正成为中学生的自觉行为,据了解,四中参与“光盘行动”的同学达到80%,规模空前绝后,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我们应明白:考试不是学习的唯一追求,学校不是学习的唯一场合,课堂不是学习的唯一渠道,教师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
B . 本次机构改革要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方针,具体改革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适时进行调整,力求毕其功于一役。
C . 公平和正义是治愈社会心理疾病的最佳良药:只有少一些“拼爹门”,公民才会多一分平常心;只有机会公平,才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自怨自艾,感叹什么大材小用、怀才不遇。
D . 面对新交规严厉的处罚条款,很多有车一族、有证一族小心翼翼,恶补新交规,尽管如此,还是有部分驾驶员因为学艺不精而吃了苦头。
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他的公司终于成功上市,个人资产已经跃居该省首位,但他却深感自己知识欠缺,身无长物,决定继续到大学深造。
B . 近年来,省旅游管理处积极筹划,巧立名目,开发了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C . 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不少成年人对自己提笔忘字,不仅不汗颜,还等闲视之,认为这是电脑时代的必然代价。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阅读(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18分)(1)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
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
祖父在渡船上,忙个不息。
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
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
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
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2)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
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
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
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
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
好象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
于是胡思乱想:(3)“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4)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放肆的去想到这样一件不可能事情,她且想象她出走后,祖父用各种方法寻觅她都无结果,到后无可奈何躺在渡船上。
(5)“人家喊:‘过渡,过渡,老伯伯,你怎么的!不管事!’‘怎么的!我家翠翠走了,下桃源县了!’‘那你怎么办?’‘怎么办吗,拿把刀,放在包袱里,搭下水船去杀了她!’……”(6)翠翠仿佛当真听着这种对话,吓怕起来了,一面锐声喊着她的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
见到了祖父正把船拉在溪中心,船上人喁喁说着话,小小心子还依然跳跃不已。
…………(7)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
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移得远一点,才吁着这种气,可是却无从把那种东西挪开。
(8)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簧在月光下变成一片黑色。
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
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200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06.10.时间:120分钟一、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1852年斯佗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
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林肯说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大革命。
比斯佗夫人约晚50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也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场大革命,科学革命。
它直接导致了后来卢瑟夫对原子结构的探秘,导致了原子弹的爆炸,导致了原子时代的到来。
更重要的是这项发现的哲学意义。
哲学家说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
西方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公元1082年东方哲人苏东坡在赤壁望月长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瞬;自其不变者而现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现在,居里夫人证明镭便是这样“不能以一瞬”而存在的物质,它会自已不停地发光、放热、放出射线。
能灼伤人的皮肤,能穿透黑纸使胶片感光,能使空气导电,它刹那间是自己又不是自己。
哲理就渗透在每个原子的毛孔里。
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人白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呜,苍白乏力。
而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
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它得到了永恒。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就像化学的置换反应一样,她的青春美丽已换位到了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
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
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
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1)一鼓作气,再而衰,______。
《曹刿论战》(2)此中有真意,______。
《饮酒》(3)______ ,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______。
《小石潭记》(5)三十而立,______,五十而知天命。
《孔孟论学》(6)携来百侣曾游。
______。
《沁园春长沙》(7)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______。
《蒹葭》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甲咏史(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乙赠从弟(刘祯)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从体裁上看,甲诗属于______诗,从题材上看,乙诗属于______诗。
(2)写出乙诗中的情感寄寓。
(3)对甲诗划线句的写作手法进行鉴赏。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21.0分)3.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甲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固也。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乙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上海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目。
⑴过了一个星期,他们所有的希望都断绝了。
⑵路瓦栽,好像老了五年,他决然说:⑶“应该想法赔偿这件首饰了。
”⑷第二天,他们拿了盛项链的盒子,照着盒子上的招牌字号找到那家珠宝店。
老板查看了许多账簿,说:⑸“太太,这挂项链不是我卖出的;我只卖出这个盒子。
”⑹于是他们就从这家珠宝店到那家珠宝店,凭着记忆去找一挂同样的项链。
两个人都愁苦不堪,快病倒了。
⑺在皇宫街一家铺子里,他们看见一挂钻石项链,正跟他们找的那一挂一样,标价四万法郎。
老板让了价,只要三万六千。
⑻他们恳求老板,三天以内不要卖出去。
他们又订了约,如果原来那一挂在二月底以前找着,那么老板可以拿三万四千收回这一挂。
⑼路瓦栽现有父亲遗留给他的一万八千法郎。
其余的,他得去借。
⑽他开始借钱了。
向这个借一千法郎,向那个借五百法郎,从这儿借五个路易,从那儿借三个路易。
他签了好些债券,订了好些使他破产的契约。
他跟许多放高利贷的人和各种不同国籍的放债人打交道。
他顾不得后半世的生活了,冒险到处签着名,却不知道能保持信用不能。
未来的苦恼,将要压在身上的残酷的贫困,肉体的苦楚,精神的折磨,在这一切的威胁之下,他把三万六千法郎放在商店的柜台上,取来那挂新的项链。
⑾路瓦栽夫人送还项链的时候,佛来思节夫人带着一种不满意的神情对她说:⑿“你应当早一点还我,也许我早就要用它了。
”⒀佛来思节夫人没有打开盒子。
她的朋友正担心她打开盒子。
如果她发觉是件代替品,她会怎样想呢?会怎样说呢?她不会把她的朋友当作一个贼吗?⒁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
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
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
她就设法偿还。
她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
⒂她懂得家里的一切粗笨活儿和厨房里的讨厌的杂事了。
她刷洗杯盘碗碟,在那yóu nì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
上海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按要求填空。
(1)长桥卧波,___________。
(《阿房宫赋》杜牧)(2)___________,一番洗清秋。
(《八声甘州》柳永)(3)许浑在《金陵怀古》中以“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写朝代的更替,历史的无情。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类似写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按要求选择。
小华家乔迁新居,亲戚朋友来祝贺。
下列祝福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乔迁新居,鸟枪换炮。
福运财运,都来报到。
B.砌铜墙粉铁壁华居添彩,上金梁竖玉柱庭宇生辉。
C.欣闻华厦新成,恭贺乔迁之喜。
D.喜建华堂春风入户,乔迁新居喜气盈门。
三、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城市品性葛剑雄①就城市而言,品,主要体现在城市的性质和功能上,如政治型、经济型、文化型、宗教型、军事型、休闲型等,或者两种或多种类型的综合型。
不同的类型及其相应的功能,是决定城市之品的基础,也是城市之性赖以存在的根基。
在此基础上,城市方能产生和发展其独特的性。
②由于城市的品性更多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因而又被称为城市的文脉。
所谓城市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及文化传统,而不是仅仅指当时存在的文化,因此与城市的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
简单地说,一方面是指现在的文化,一方面是指过去的文化,如果这两者是延续的,那就形成了一种传统。
如果两者是不同的,或者以往有过这样的不同,这种传统就中断了,难以形成文脉。
③另一方面,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
文脉不仅是城市的基本设施、名胜古迹、文物遗址的积累,更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足以保持城市的记忆,提供调节人地关系和适应变化发展的经验。
④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保持不变的功能。
特别是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或者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或者被破坏殆尽,延续数百上千年的文脉就此中断,幸而不绝如线,也已岌岌可危。
川沙中学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2006/11/8一、阅读(60分)现代文(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2分)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
他年纪60开外,有一把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上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
他耍了40年的画笔,还是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
他老是说就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
除了偶尔涂抹一些商业画或广告画之外,几年来没有画过什么。
他替“艺术区”里那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挣几个小钱。
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未来的杰作。
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凶狗。
……“你真女人气!”贝尔曼嚷道,“谁说我不愿意?走吧。
我跟你一起去。
我已经说了半天,愿意替你效劳。
天哪!像琼珊小姐那样好的人实在不应该在这种地方害病。
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离开这里啦。
天哪!是啊。
”……第二天早晨,苏艾睡了一个小时醒来的时候,看到琼珊睁着无神的眼睛,凝视着放下的绿窗帘。
“把窗帘拉上去,我要看。
”她用微弱的声音命令着。
苏艾困倦地照着做了。
可是,看哪!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
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了。
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那锯齿形的边缘上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20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那是最后一片叶子,”琼珊说,“我以为昨夜它一定会掉落的。
我听到刮风的声音。
它今天会脱落的,同时我也要死了。
”“哎呀,哎呀!”苏艾把她困倦的脸凑到枕边说,“如果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替我想想呀。
我可怎么办呢?”但是琼珊没有回答。
一个准备走上神秘遥远的死亡道路的心灵,是全世界最寂寞、最悲凉的了。
当她与尘世和友情之间的联系一片片地脱离时,那个玄想似乎更有力地掌握了她。
那一天总算熬了过去。
黄昏时,她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仍旧依附在茎上。
随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低屋檐上倾泻下来。
天色刚明的时候,狠心的琼珊又吩咐把窗帘拉上去。
那片常春藤叶仍在墙上。
琼珊躺着对它看了很久。
然后她喊苏艾,苏艾正在煤气炉上搅动给琼珊喝的鸡汤。
“我真是一个坏姑娘,苏艾,”琼珊说,“冥冥中有什么使那最后的一片叶子不掉下来,启示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
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
现在请你拿些汤来,再弄一点掺葡萄酒的牛奶,再——等一下;先拿一面小镜子给我,用枕头替我垫垫高,我要坐起来看你煮东西。
”一小时后,她说:“苏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下午,医生来了,他离去时,苏艾找了个借口,跑到过道上。
“好的希望有了五成。
”医生抓住苏艾瘦小的、颤抖的手说:“只要好好护理,你会胜利的。
现在我得去楼下看看另一个病人。
他姓贝尔曼——据我所知,也是搞艺术的。
也是肺炎。
他上了年纪,身体虚弱,病势来得很猛。
他可没有希望了,不过今天还是要把他送医院,让他舒服些。
”第二天,医生对苏艾说:“她现在脱离危险了。
你赢啦。
现在只要营养的调理就行啦。
”那天下午,苏艾跑到床边,琼珊靠在那儿,心满意足地在织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肩巾,苏艾连枕头把她一把抱住。
“我有些话要告诉你,小东西。
”她说,“贝尔曼先生今天在医院去世了。
他害肺炎,只病了两天。
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
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
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
后来,他们找到了一盏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枝散落的画笔,一块a调色板,上面b和了绿色和黄色的颜料,末了——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
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1.上文选自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写的《最后的常春藤叶》。
他的作品常常以幽默的笔调反映社会现实,被誉为“”。
(2分)2.文中结尾段加点的两个字的读音分别是a b 。
(1分)3.划浪线句子用的修辞手法是,其表达作用是。
(2分)4.文中划线句看似闲笔,实则是为了表现琼珊。
(2分)5.25年来,贝尔曼没有在自己期望的杰作上画过一根线条。
为什么文中说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完成的叶子是“贝尔曼的杰作?”(2分)6.小说的结尾出乎意料,但细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
请你说说文章在前面有哪些伏笔或铺垫。
(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
(13分)迷路杨慎绚过了水泥桥,车上的乘客骤然减少。
吴索呆望着窗外的景物,心中想着回家后,如何开口跟妻子说,今天四处求职却没有一处成功。
再想起孩子的医药费、房租与会钱,吴索不觉叹一口气,合上眼睛……“先生,你知不知道博大街在哪一站下?”吴索张眼一看,前座的男子正指着身旁的幼童,说:“这个小男孩迷路了。
”“这班车不经过博大街。
”吴索说。
“那怎么办?我有急事,再过一站就要下车了。
”“我知道路。
”吴索说。
“先生,就拜托了。
谢谢啊!”前座的男子下车后,吴索趴着前面椅背,问小男孩:“到了博大街,你知不知道怎么回家?”小男孩迟疑了一会儿,才说:“我家住博大街36号,开电器行。
”好熟的地址。
吴索今天一大早就在求才栏见过它,刚刚才彻底丢掉,想不到又遇上了。
吴索不禁苦笑起来,心中记起那个电器行老板满脸冰霜地摇头对他说:“我不雇用有过前科的人!”难道你不曾犯过错?吴索内心奋力呐喊着,既然你不肯相信我会改邪归正,我就……①吴索于是移身坐到前座小男孩的旁边。
下车后,吴索带着小男孩走进一家面店。
“小弟弟,你先在这边吃碗面,我出去打个电话给你的家人;你迷路了,他们一定很着急。
告诉叔叔,你家电话几号?”吴索在巷内的公共电话亭里拨了7个数字。
“嘟——嘟——嘟——”“……喂,老板,你们家小孩在我手上,注意听着,尽快准备好50万元,今晚等我电话……”吴索心中默念着。
“嘟——嘟——嘟——”依旧没人接。
吴索暗想,小孩会不会记错号码?正想挂电话,却看见巷口有个熟悉的身影,推着水果摊,挺着7个月的身孕,缓缓走来……吴索怔住——“嘟——嘟——喂,喂,你找谁啊?这边是博大电器行……”吴索慌乱挂上电话筒,手心尽是汗水。
他紧靠着亭柱,稳住气,重新拨了电话……②当吴索回到家,妻已经吃过晚饭;他注视着妻子圆凸的腹部,觉得里面的胎儿,似乎又长了许多。
妻问他,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今天啊,差点迷路。
”7.第一段主要描写了吴索的和。
表明了他的境况。
(3分)8.请简单概括吴索遇见小男孩之前,在电器行的遭遇:。
(2分)9.请写出文中两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2分)①。
②。
10.根据文中划线句,写出吴索内心变化的过程。
(2分)11.对文中人物,分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A)吴索是个曾经犯过错的年轻人,但已经改邪归正。
B)电器行的老板“满脸冰霜”的表情,说明他对吴索这样的人,有很深的成见。
C)对有前科的人,如果给予关怀和机会,他们一定会获得成功。
D)吴索的内心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最终善良战胜了邪恶。
12.文中两次出现“迷路”其含义分别是:(2分)⑪。
⑫。
文言诗文(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
(任选5题)(5分)13.⑪绿树村边合,。
⑫竹喧归浣女,。
⑬,此物最相思。
⑭,欲饮琵琶马上摧。
⑮睛川历历汉阳树,。
⑯学而不思则罔,。
⑰学而不厌,。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7题。
(8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雨声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雨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4.苏轼,字子瞻,号,(朝代)文学家。
(2分)15.词亦被称为、。
“定风波”是这首词的。
(2分)16.风雨潇潇,穿林打叶,真有点慑人气势,作者用两个字将其化为乌有,这两个字是。
(2分)17.划线句与上片哪一句呼应,反映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五)(22分)18.注释加点词(8分)⑪日昃始食,遂通六经()⑫而以既问于师,又辨诸友()⑬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⑭常游洛阳市肆()⑮任未年十四,学无常师()⑯单于愈益欲降之()⑰妻常之田,曝麦于庭()⑱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⑪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⑫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
(六)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10分)(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
兼东征西讨,穷兵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20.注释加点词(6分)⑪平()⑫已()⑬堪()⑭夙()⑮惟()⑯何得()21.文中划线处是一个成语,应填上恰当的一个词是。
(1分)22.概括上文主旨:(3分)二、作文(40分)23.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东西是弥足珍贵的,诸如友谊、亲情、时间、机会、青春、健康、尝试等,一旦失去才知道可贵。
请以“失去后方知可贵”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命题者:殷明法(一)、1——6题(12分)1、欧﹒亨利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2分)2、比拟突出长春藤叶还有顽强的生命力。
(2分)3、恢复了生的意志或重新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2分)4、因为这片叶子体现了贝尔曼的价值,它融入了爱、扇和宝贵的生命。
(2分)5、如: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贝尔曼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凶狗;当知道了琼珊的遭遇后,他表示总有一天,要画一幅杰作---(2分)(二)、7——12题(13分)7、心理神态贫穷、窘迫(3分)8、求职被拒(2分)9、(1)、绑架你的儿子(2)、把小男孩平安送还给他父母。
(2分)10、开始慌乱紧张,经过思想斗争,稳定情绪,最后选择正途。
(2分)11、C(2分)12、(1)、迷失了道路。
(2)、思想上失去了正确方向,重新犯罪。
(2分)(三)(5分)13、青山郭外斜莲动下鱼舟愿君多采撷葡萄美酒夜光杯芳草萋萋鹦鹉洲思而不学则殆诲人不倦(四)、14——17题(8分)14、东坡居士北宋(2分)15、曲词、曲子词、长短句、诗余词牌名(2分)16、莫听(2分)17、一蓑烟雨任平生面对自己贬谪生涯十分超脱的人生态度。
(2分)(五)、(22分)18、(8分)〈诗〉〈书〉〈礼〉〈易〉〈春秋〉;之于:各类杂记;店铺;固定的使----投降;到往出嫁、嫁19、(1)、孔子说:“让老人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