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药和抗生素的区别
- 格式:docx
- 大小:399.07 KB
- 文档页数:4
抗生素≠消炎药作者: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2年第10期小编的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见有人说:“上火了吃点消炎药就没事了”。
也看到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去药店买头孢菌素类或磺胺类等药物来消炎,结果不但下不了火、消不了炎,病情还越来越重,并带来一系例的不良反应。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把抗生素与消炎药混为一谈,认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一出现红、肿、痛、热的症状,就会求助于所谓的“消炎药”,其实抗生素≠消炎药。
抗生素和消炎药的定义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用于治疗敏感微生物(常为细菌或真菌)所致的感染,有些还具有抗肿瘤或其它作用。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主要有以下几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林可酰胺类、多肽类。
消炎药是指能够消除机体的炎症反应的药物。
其实这只是老百姓常用的说法,定义很模糊。
药学上把既具有影响机体炎症反应机制,又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称之为“抗炎药”,即真正的“消炎药”。
抗炎药分为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如芬必得、扶他林、阿司匹林、扑热息痛、萘普生钠等)和甾体类抗炎药(即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如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倍氯米松、可的松等)。
抗生素和消炎药的作用机制自1928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菌分泌的杀菌物质青霉素运用于疾病治疗以来,抗生素种类、品种不断增加。
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干扰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抑制核酸的转录和复制抑制等机制,在杀灭或抑制其他敏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挽救了很多生命。
抗生素的“消炎”是通过杀灭或抑制其他敏感微生物,从根本上“消炎”。
但它仅适用于感染造成的炎症反应,而对非感染造成的无菌性炎症无效。
“消炎药”,具有消除机体的炎症反应的作用。
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花生四烯酸最终生成前列环素,前列腺素和血栓素A2,从而产生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抗血栓作用,它对炎症产生的根本原因不起作用,只是缓解临床症状。
抗生素、消炎药、抗菌药,这三种用错会致命抗生素的种类丰富,而且应用的范围以及使用的频率较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抗生素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然而,大部分都会将抗生素、抗菌药和消炎药混为一谈,混淆他们的概念,在用药方面缺乏重视,有时会用错药物,严重时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那么,究竟抗生素、消炎药、抗菌药有什么不一、抗生素、消炎药、抗菌药概念辨析抗菌药:指的是可以抑制细菌繁殖或者是消灭细菌的药物,主要用来预防并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此类药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另一类是抗生素。
抗生素:指的是由细菌、真菌以及放线菌等微生物,或者是高等的动植物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能够抑制细菌能力、彻底消灭细菌的药物。
抗生素的种类比较多,比方说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红霉素、青霉素、链霉素以及头孢素菌等等,它属于微生物的一种代谢产物,它可以有效抑制其他种类的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同时也可以发挥清除不良微生物的作用。
除了抗菌,抗生素在心绪管疾病的治疗、抗肿瘤以及抗排斥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用于抗肿瘤的抗生素主要有博来霉素和丝裂霉素;用于器官移植之后发挥抗免疫排斥作用的药物主要是环孢素;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常用的药物是汀类药物。
有可能是抗生素的抗感染作用明显,因此它原本只是用来阐述药物的来源,如今转变成抗菌药物的形象代言。
消炎药:指的是对抗炎症反应的药物,它不仅拥有影响机体炎症的反应机制,还拥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在医学领域中,主要把消炎药分成两种,第一种是类固醇类的消炎药,比方说醋酸泼尼松、地塞米松以及氢化可的松等;第二类是非类固醇类消的炎药,即人们常说的用于消炎止痛的药物,最常见的是布洛芬、阿司匹林、芬必得以及扑热息痛……二、抗生素、消炎药、抗菌药的使用误区误区1:抗菌药、抗生素和消炎药相同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混淆这三个名词,认为抗菌药、抗生素和消炎药是同等的关系,此种观点大错特错。
抗生素是抗菌药的一种,消炎药用于消除机体内部的炎症。
龙源期刊网
消炎药和抗生素是一回事吗
作者:
来源:《文萃报·周二版》2020年第10期
问:平时家里人有个不舒服,就会吃些头孢,我一直以为这是消炎药。
最近就医得知头孢是抗生素,请问这两个概念是一回事吗?
答:消炎药不等于抗生素。
消炎药主要指的是非甾体类的抗炎药物,即解热镇痛药,从药效上来说,消炎药是同时具有镇痛、解热、消炎等效果的药物,如常见的布洛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萘普酮、氟比洛芬等。
我们通常说的“抗生素”又叫抗菌药物,用于由微小病原体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比如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等,能抑制或殺死病原菌。
如果药名中包含“西林、头孢、霉素、沙星、硝唑”等字眼即为抗菌药。
(摘自《健康之友》)。
抗生素和消炎药的区别表现
可能我们很多人对于抗生素和消炎药的区别表现并不是很
了解,抗生素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可以帮助我们有效预防多种疾病,但是消炎药这是帮助我们在疾病出现后达到消炎杀菌的效果,详细的为大家普及一下抗生素和消炎药的区别表现吧。
1.严格意义上讲,抗生素就是在非常低浓度下对所有的生命物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
比如说我们针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甚至抗肿瘤的药物都属于抗生素的范畴。
但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医疗当中所指的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病毒微生物的药物它的种类是相当多的。
大概可以分成十余种大类。
在临床上常用的应该有一百多品种,比如我们常用的青霉素一类有很多的品种。
头孢菌素、红霉素类也有很多种。
每一种类都有自己的特点。
2.他们是大范围和小范围的关系。
抗生素是针对所有能够医治杀灭的生命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肿瘤细胞等,抗菌药物主要是杀灭细菌的。
因为能引起人体感染的,除了细菌以外还有很多的微生物,比如去年流行的非典,它是病毒感染,需要用抗病毒的药物,抗病毒和抗细菌的药物都可以算在抗生素的范
畴里面去。
抗生素是比较广义的,而抗菌药物是比较专一的
了解了抗生素和消炎药的区别,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做出判断,日常不可以服用一些抗生素尤其是在冬天,可以大大降低我们自身遭受流感病毒的侵袭,可以帮助我们达到一个非常不错的治愈效果,同时也应该适当的增强一些体育锻炼。
抗生素、消炎药大不同,别再服错药了发布时间:2021-02-03T15:32:50.07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2期作者:张勇[导读] 伤口感染、脚扭伤出现红肿以及感冒了,赶紧吃两颗阿莫西林......张勇雅安市名山区人民医院四川雅安 625100伤口感染、脚扭伤出现红肿以及感冒了,赶紧吃两颗阿莫西林......这些是我们生活中存在的常见现像,几乎每家都备有阿莫西林、头孢xx、布洛芬等药,身体一旦有病,可以随时服用,仿佛人人都知医懂药。
这些药如何正确选用?多数人可能还不清楚。
什么是炎症?炎症是身体对有害刺激或损害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常表现为红肿热痛,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发炎”。
导致炎症的原因有很多,如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我们称这类炎症为感染;也有不是由感染导致的非感染性炎症,如花粉、食品和粉尘等过敏原所致的变态反应性炎症;以及扭伤、冻伤、烫伤等原因导致的炎症。
通常情况下,炎症反应是有利的,是人体的一种自动防御,可以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但严重的炎症反应却对健康不利,可以使人体组织坏死,造成功能障碍。
此时就应该积极治疗炎症,帮助机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什么是消炎药?“消炎药”是“俗称”,准确来说应称为“抗炎药”,属于“解热镇痛抗炎类药物”,并不是“抗菌药物”,主要用于非感染性炎症。
“抗炎药”可分为非甾体类和甾体类抗炎药。
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多用于肌肉扭伤、关节炎、头痛、发烧、滑囊炎和腱鞘炎等;甾体类抗炎药则为糖皮质激素,也称激素药,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该类药在炎症早期可减轻炎性渗出,炎症后期则能预防疤痕形成,也可用于过敏性和免疫性疾病。
什么是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者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现也可用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方法制造。
抗生素通过抑制或杀灭致病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而控制病情,让身体康复。
比如治疗皮肤感染、肺炎、细菌性痢疾等。
抗生素与消炎药是一回事吗抗生素与消炎药是同一种药物吗?相信关于这个问题,绝大多数的人都比较困惑,据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一半的人都认为抗生素就是消炎药,二者没有区别,混淆了抗生素和消炎药的区别,对二者的功效和作用缺乏足够的了解,存在认知方面的误区。
目前,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十分常见,分清哪些药物属于抗生素,哪些药物属于消炎药刻不容缓。
本篇文章主要向大家介绍抗生素与消炎药的区别,具体内容如下。
1.抗生素与消炎药的区别抗生素不会对炎症产生直接的作用,只是发挥杀灭导致炎症出现的微生物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
消炎药是直接作用怒炎症的,比方说阿司匹林这种常见的消炎镇痛药物。
大部分人错误地以为抗生素的药效较强,能够治疗所有的炎症,然而事实上抗生素的适用范围仅仅是由于细菌引发的炎症,对于那些由于病毒导致的炎症是没有任何使用效果的。
机体中存在着数量比较大的有益菌群,如果采用抗生素治疗非细菌性的炎症,当药物到达人体后,很有可能抑制或者是消灭对人体有益的菌群,导致机体中的菌群失衡,降低人体的抵抗力。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的局部组织淤血、红肿、过敏或者是疼痛等导致的接触性的皮炎,或者是病毒导致的炎症等等,都不适合采取抗生素治疗的方法。
2.消炎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1)过敏体质的患者需谨慎服抗生素,禁止使用过敏的药物。
(2)肝功能在障碍的患者应小心使用大环内酯类、磺胺类以及抗结核和真菌药物。
当长期共同使用抗结核和真菌药物时,患者需定期到医院复查肝功能。
若服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剂量比较大的情况下,也容造成肝功能的损伤,也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3)高龄患者以及患儿应尽量避免服用庆大霉素、链霉素以及卡那霉素等一系列肾毒性和耳毒性的药物。
(4)磺胺类药物会影响甲状腺的正常功能,所以甲状腺功能较差的患者不宜使用。
(5)双黄连口服液、穿心莲片、冬凌草片、金莲花冲剂,草药野菊花、金银花等等,适合用来治疗非化脓性的上呼吸道感染,且产生的不良反应比较小。
抗生素使用误区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很多人将抗生素称为消炎药,其实消炎药和抗生素是两类完全不同的药物。
(消炎药是对症治疗,抗生素是对因治疗。
)消炎药是针对炎症本身,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如红、肿、热、痛等,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消炎镇痛药。
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
当病原微生物清除后,炎症也会慢慢消退。
例如,某患者去医院就诊,医生为其开出布洛芬和氨苄西林。
其中布洛芬是消炎药,起到清除炎症和解热的作用;氨苄西林是抗生素,起到杀灭病菌的作用。
多数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
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
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误区2:频繁更换抗生素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
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
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整,疗效就会提高。
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从而伤害身体。
况且,频繁换药很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
误区3:无规律服用抗生素也许你早已知道抗生素用多了不好,于是经常在病情有所缓解时,便自作主张将服用剂量减少或停药。
药物不同于食物,其发挥作用有自身的特殊性。
抗生素的药效有赖于其在体内达到一定的浓度,如达不到,不但不能彻底灭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而那种为了尽快恢复健康而加大剂量的行为,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
一般来讲,正常使用抗生素要在病情好转后继续使用48到72小时。
如果病情稍有好转就马上停药,体内的病原菌可能未被完全清除干净或只是暂时受到抑制,这样做的后果可能会导致病情复发或使病原菌产生耐药。
儿童抗生素和消炎药的区别作为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健康问题时,往往会遇到需要使用药物的情况。
在孩子生病时,医生通常会对孩子开具抗生素或消炎药。
尽管二者都可以用于治疗感染和炎症,但抗生素和消炎药之间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区别。
本文将介绍儿童抗生素和消炎药的区别。
首先,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抑制或杀死细菌生长的药物。
它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如咽炎、肺炎和尿路感染等。
抗生素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工作,比如阻止细菌细胞壁合成、影响蛋白质合成或阻断细菌的代谢路径。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红霉素等。
因为抗生素只能对抗细菌感染,所以对于病毒感染,如感冒和流感,抗生素是无效的。
此外,抗生素也对抗抗生素耐药的细菌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制。
相比之下,消炎药是一类用于减轻炎症症状的药物。
它们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来减少炎症反应。
消炎药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炎症,如扁桃体炎、关节炎和皮肤炎症等。
消炎药的主要作用是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肿胀和红斑。
常见的消炎药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抗炎药等。
与抗生素不同,消炎药对于病毒感染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因为病毒感染常常伴随着炎症反应。
在给儿童使用抗生素和消炎药时,还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使用抗生素或消炎药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照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给予儿童。
过量或不当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导致副作用或耐药性问题。
其次,对于存在过敏史的儿童,应特别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成分。
另外,家长还需注意观察儿童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总而言之,儿童抗生素和消炎药在治疗感染和炎症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抗生素通过抑制或杀死细菌来治疗细菌感染,而消炎药通过减轻炎症症状来缓解炎症反应。
家长在给儿童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并密切注意儿童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
只有正确地使用药物,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消炎药是指抑制炎症因子产生或释放的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使炎症得以减轻至消退,同时使炎症引起的疼痛得以缓解。
消炎药主要有非甾体类和甾体类。
非甾体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双氯芬酸、消炎痛(吲哚美辛)、布洛芬、芬布芬、等等。
甾体类主要就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即糖皮质激素。
抗生素一般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杀灭或抑制其它微生物的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用于治疗敏感微生物(常为细菌或真菌)所致的感染。
抗生素类(通用名/商品名/适应症)。
误区:抗生素 = 消炎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都会使用具有消炎功效的药物,但是很多人在使用消炎药时,还是会走入误区,比如很多人都会将消炎药和抗生素搞混,认为抗生素就是消炎药,所以经常滥用抗生素,其实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
那么,消炎药和抗生素的区别在哪里呢,在使用抗生素时,我们又会走入哪些误区呢?下面笔者就来为您讲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希望笔者的讲解能够让您有所收获。
1.抗生素和消炎药的区别抗生素就是抗菌药,它可以治疗感染因支原体、衣原体、细菌等病原微生物而引发的疾病,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具体包括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等药物,因为很多人在感染病原微生物后,会出现热、红、肿、痛的临床表现,与炎症相似,所以很多人误以为治疗感染的药物就是消炎药,殊不知消炎药与抗生素完全就是两码事。
抗生素和消炎药的直接区别在于,消炎药在被人使用之后,可以直接对炎症起作用,所以,临床上常用的消炎药指的是消炎止痛药,常见的药物包括布洛芬等,而抗菌药在进入人体之后,并不直接针对炎症病灶起作用,而是起到杀灭细菌、真菌等的作用,通过杀灭这些引起炎症的病原微生物,达到治疗炎症的目的,所以消炎药和抗菌药是完完全全的两码事,不能将其混淆。
因为我们体内本身就存在许多菌群,如果经常误用抗生素来治疗炎症(无菌性),就会将这些有益的菌群杀灭,并抑制它们的生长,使我们体内的菌群失调,最后就会引发腹泻等不良症状。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身体上出现了局部性的软组织疼痛、红肿和淤血,或是由于过敏而引发了风湿性关节炎等,都不应该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1.越“高级”的抗生素真的越好吗很多人在使用抗生素时,都会觉得,抗生素越“高级”越好,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因为现存的每一种抗生素都有它们自己的特点,也有它们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患者们所说的“高级”,也不过是根据抗生素的新旧或价格高低而做出的臆断,并不是说新的、贵的抗生素的药效就比旧的、便宜的抗生素好。
所以,在选用抗生素时,需要先了解患者的具体病况,再做决定,做到“对症下药”,例如,老牌的药红霉素,价格相对比较便宜,但是它在治疗由支原体感染而引发的肺炎时,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而更新的、价格更贵的三代头孢菌素却拿该病没有办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消炎药是抗生素吗吃消炎药的六大误区导语:消炎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治疗疾病都会需要用到的药物。
有些人对于消炎药和抗生素总是分不清楚。
那么消炎药是抗生素吗?常吃消炎药的危害也是消炎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治疗疾病都会需要用到的药物。
有些人对于消炎药和抗生素总是分不清楚。
那么消炎药是抗生素吗?常吃消炎药的危害也是比较巨大的。
常吃消炎药的副作用到底有哪些呢?消炎药是抗生素吗误区1:抗生素就是消炎药抗菌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引起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也称为抗生素,如各种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由于很多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炎症症状,因此有人将可治疗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称为消炎药。
而实际上,消炎药和抗菌药是两类药。
抗菌药不直接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通过杀灭引起炎症的细菌、真菌等起效。
消炎药直接作用于炎症,临床所说消炎药指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等。
此外,人体存在大量正常菌群,若用抗菌药物治疗无菌性炎症,会抑制和杀灭它们,造成菌群失调,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
另外,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局部软组织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引起风湿性关节炎等,都不宜用抗菌药治疗。
误区2:越“高级”越好不少患者觉得抗生素越“高级”越好,其实是一种误区。
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
所谓“高级”,一般是针对抗生素新旧和价格而言,并非指对某种感染更有效。
选用抗生素,需要因病、因人选择,对症下药。
如老牌药红霉素,价格便宜,对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有较好疗效,而相对较新、价格较高的三代头孢菌素对这类病无效。
盲目用“更高级”的抗生素,易引起耐药,可能在今后出现较严重的细菌感染时无药可用。
误区3:吃抗生素预防感染很多人腹泻、手上出现小伤口时,会自行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实际上,抗生素预防感染只能在特定情况使用,有严格的适应症,如做结肠和直肠手术前可使用等。
若在没有感染性疾病的情况下,动不动就使用抗生素来预防,反而会引起细菌耐药和体内菌群紊乱,增大感染风险。
抗生素≠消炎药!别再搞混了炎症主要指机体受到外伤、感染等损伤后,对损伤因子做出的一种防御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头痛发热、咳嗽咽痛等不适症状时,人们常会认为身体出现炎症,自行服用“消炎药”。
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消炎药逐渐被误“窄化”为抗生素,这就导致抗生素滥用现象日益加重。
实际上,抗生素与消炎药并不是一回事,两种药物概念、作用机制不同,本文对此进行科普,以供学习。
1抗生素与消炎药概念不同1.1抗生素的定义及种类抗生素主要指利用微生物生成的有抑制、杀灭细菌作用的一类药物,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种类有:①青霉素类抗生素:阿莫西林、青霉素、坦莫西林等;②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克肟、头孢拉定、头孢曲松等;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等;④喹诺酮类抗生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等;⑤四环素类抗生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四环素等。
1.2消炎药的定义及种类消炎药,又叫抗炎药,指有减轻炎症反应所致红肿热痛作用的一类药物,在临床上有非甾体抗炎药浴甾体抗炎药两种。
其中,①非甾体抗炎药:常见有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分、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等;②甾体抗炎药:主要指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强的松、氢化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
2抗生素与消炎药的作用机制不同2.1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抗生素通过抑制致病菌的生理功能,或影响其生化代谢过程以发挥抑菌、灭菌作用。
因此,抗生素是针对性治疗炎症发生的病因,例如:细菌感染导致的炎症,应用抗生素清除体内致病菌,进而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所以是抗生素是没有直接消炎作用。
2.2消炎药的作用机制:消炎药主要通过阻止体内释放炎症因子,进而减轻炎症反应。
相对于抗生素,消炎药是无灭菌作用的,其是针对炎症症状进行治疗,故为发挥直接消炎作用。
3抗生素与消炎药的适用范围3.1抗生素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细菌感染所致的感染性炎症,对于非感染性炎症无治疗效果。
3.2消炎药的适用范围: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轻中度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如:痛风急性发作、牙痛、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骨关节炎等。
消炎药≠抗生素,一定要分清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认为消炎药便是抗生素,实际上消炎药与抗生素属于两个概念,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下消炎药与抗生素。
1区分消炎药与抗生素消炎药能够发挥抑制炎症因子产生的作用,或者是实现对药物的释放,抑制炎症因子的出现,使炎症得以减轻,一直到炎症消退,也能使炎症引发的疼痛得到缓解。
抗炎药主要有两个类型,一种为兹体抗炎药,另一种为非兹体抗炎药。
就兹体抗炎药来讲,主要有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产生的氢化可的松和人工合成状态下产生的衍生物,就非兹体抗炎药物来讲,主要有保泰松、阿司匹林等。
某些微生物能够对其它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可以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抗生。
通过对抗生现象的运用,能够从微生物身体当中获得具备抗生效果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将其称之为抗生素。
实际上抗生素属于消炎药当中的一个种类,并不是单纯对炎症起作用,也能够发挥杀灭引发炎症微生物的作用。
消炎药并不是单纯针对炎症,生活中比较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和阿司匹林对于各种炎症的抑制都比较有效,消炎药和抗生素之间,既存在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将消炎药等同于抗生素实际上属于一种错误认知,这种错误认知的出现会导致滥用抗生素问题的发生。
抗生素在运用时,不仅能够发挥对抑制细菌的作用,也能在对抗肿瘤疾病方面产生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肺炎、扁桃体炎、肠炎等在使用抗生素治疗一段时间之后,通常会痊愈。
2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错误认知2.1 抗生素能够治疗所有炎症很多人存在这样的错误认知,认为抗生素能够治疗所有炎症,实际上抗菌药或者是抗生素的具有的消炎作用,仅仅适用于细菌造成的感染性炎症。
在人体当中,有大量正常菌群存在,如果使用抗生素对无菌性炎症进行治疗,药物在进入到人体内部之后,将会使人体当中有益菌群被杀灭或者是被抑制,进而造成菌群出现失调问题,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出现局部性软组织红肿、淤血、过敏等引发的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这些问题最好不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消炎药都是抗生素么?在日常生活当中,炎症类疾病是非常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像是鼻炎、咽炎、肺炎等都属于炎症类疾病。
而在对抗炎症类疾病的过程当中,消炎药物的合理使用是非常关键的,但很多人却对消炎药缺乏了解,甚至认为消炎药就是抗生素。
那么,你知道消炎药和抗生素的区别吗?消炎药都是抗生素吗?什么是抗生素?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部分动植物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抑制病原体活性等效果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比如青霉素就是由青霉菌产生的。
很早之前,人们就发现某些微生物对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抑制效果,这种现象被称作抗生。
此后,人们逐渐通过科学方法揭示了抗生现象的本质,从微生物体内找到了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质,这种物质被称为抗生素。
最初的抗生素也被叫做抗菌素,因为那时的抗生素主要能够起到杀灭细菌的效果。
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发展,抗生素也逐渐出现了有着抗病毒、抗衣原体、抗支原体,甚至抗肿瘤的类型,此时再统称为抗菌素显然不合适,因此抗生素这个名字才被确定下来。
现代医学对抗生素的定义是:由微生物产生的,能抑制微生物和其他细胞的增殖与代谢效果的化学物质。
最早的抗生素发现于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培养皿中偶然发现沾染青霉菌的培养皿中没有其他细菌出现,从而成功发现了青霉素,也就是最早发现的抗生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生素的种类也在逐渐增加,在现代已经发现了一万多种,除了抑制微生物生长外,还有能够抑制寄生虫、治疗心血管病、抑制人体反应等效果,在医疗领域起到了重大作用。
消炎药就是抗生素吗?上文提到,抗生素是抑制或杀灭各种细菌的药物,而细菌感染则是导致人体发生炎症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很多人在提到抗生素的时候就会将抗生素与消炎药画上等号,但实际上抗生素与消炎药是完全不同的!所谓的消炎药,指的是能够抑制人体当中的炎症反应的药物,而炎症的本质是人体对于各类损伤刺激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除了细菌感染刺激可以导致炎症之外,一些非细菌的因素也有导致炎症发生的可能,而抗生素面对非细菌感染导致的炎症则是无能为力的,只有及时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扑热息痛等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物或是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甾体类抗炎药物才能有效的控制,而这两类药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炎药。
药闻抗生素≠消炎药,医生教你分辨王兴强 (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松垭人民医院,四川省绵阳市 621023)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人们很容易混淆抗生素、消炎药的概念。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分辨抗生素和消炎药,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常见认识误区以及如何正确区分抗生素和消炎药。
1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抗生素和消炎药的认识误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抗生素和消炎药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常见的包括:抗生素=消炎药、抗生素可以治疗所有的炎症、频繁替换抗生素以及新的抗生素效果更好。
1.1 抗生素=消炎药在很多人的认知中,抗生素=消炎药。
然而,抗生素只是消炎药的一种,不可以直接针对炎症发挥药效。
抗生素主要是杀灭引起炎症的微生物。
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治疗患者的一种药物,比如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抑制各种炎症。
如果把抗生素误认为是消炎药,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抗生素滥用现象越来越严重。
1.2 抗生素可以治疗所有的炎症很多人都认为抗生素可以治疗所有的炎症,但是事实上抗生素仅适用于治疗细菌等引起的感染性炎症。
在人体内存在大量有益的菌群,如果盲目使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很容易会抑制或杀灭对人体有益的菌群,菌群失调,导致患者的抵抗力下降。
像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等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炎症,都不适合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1.3 频繁替换抗生素抗生素的疗效存在着周期性。
如果人们在使用某种抗生素时,感觉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应该考虑是否因为用药时间不足、给药途径不当以及每个人的免疫功能状态不同等,影响到抗生素的疗效。
医生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或者人们在自行用药过程中如果发现这些因素对服药的影响,应该合理调整药物,这样才可以提高药物疗效。
但是也不可以频繁更换药物,因为很容易造成用药混乱,从而伤害身体。
除此之外,频繁换药还很容易使得人们逐渐对越来越多的药物产生耐药性。
1.4 新的抗生素效果更好很多人潜意识中会认为老的抗生素比新的差。
消炎药和抗生素的区别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
消炎药和抗生素的区别
在你的概念里,是不是消炎药就是抗生素?其实消炎药和抗生素是不同的,要区分这两个概念,首先我们看一下炎症的概念。
炎症
炎症通常称为发炎。
它是机体遭受有害刺激物的作用、特别是微生物感染时,在受作用的局部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反应的病理过程——首先是引起组织的损伤,继而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白细胞游出及液体的渗出,最后常以组织增生、修复损伤而告痊愈。
临床上,发炎的部位常表现红(局部充血)、肿(组织肿胀)、热(炎区温度升高)、痛(疼痛)及机能障碍(器官组织的机能下降)等症候。
引起炎症的原因较多,如高温、射线、强酸、强碱、细菌、病毒等。
下面是细菌引起局部炎症过程的图解。
消炎药
消炎药,是指抑制炎症因子产生或释放的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使炎症得以减轻至消退,同时使炎症引起的疼痛得以缓解,也就是减少图中方框1中的一些促炎因子。
抗炎药有两大类:一类是甾体抗炎药,即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及其人工合成的衍生物。
另一类是非甾体抗炎药,即解热镇痛抗炎药如阿司匹林、保泰松等。
抗生素命名的由来
某些微生物对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抗生。
利用抗生现象,人们从某些微生物体内找到了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称为抗生素。
严格来说,抗生素是由某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对某些其他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
如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灰色链丝菌产生的链霉素都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抗生素分为天然品和人工合成品,前者由微生物产生,后者是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获得的部分合成产品。
已知抗生素的作用主要有4种机制:
(1)抑制细胞壁的形成,导致细菌细胞破裂死亡,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哺乳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不受这些药物的影响。
(2)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如制霉菌素与真菌细胞膜中的类固醇结合,破坏细胞膜的结构。
(3)干扰蛋白质的合成,通过抑制生物蛋白酶的合成来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抗生素较多,如四环素类和氯霉素、链霉素等。
(4)阻碍核酸的合成,主要通过抑制DNA或RNA的合成,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例如利福霉素、博莱霉素等。
抗生素与消炎药的区别
抗生素不是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细菌或真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
他们产生效果的机理不同,在副作用,疗效等也不尽相同。
比如甾体类消炎药的药效就非常强,常用于大面积烧伤,结核病等急症,但这类药物副作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