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生态驳岸多样性形式与适应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16.30 KB
- 文档页数:4
城市河道生态驳岸一、生态驳岸的类型1、自然原型驳岸针对坡度缓或腹地较大的河段,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并配合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流驳岸的作用。
这类驳岸由于容易接近水面,故人流比较集中,驳岸设计时应采用接近自然的材料。
要根据河流的特点来考虑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生活区域。
如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干砌、块石堆砌等各种方式护堤,这样不仅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而且植被发达的银河系同时也增加了抗洪、保护河堤的能力。
2、自然型驳岸对于较陡旳坡岸或冲浊较严重的地段,在种植植被的同时,还通过天然石料、木材的护底来增加堤岸的抗洪能力。
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浆砌石块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草结合,固堤护岸。
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
3、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防洪要求高、且腹地小的河段,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土墙,采取台阶式的分层处理。
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抗洪能力。
二、生态驳岸的功能生态驳岸需要兼具传统工程驳岸的安全防护功能和生态驳岸的渗透调节功能,具有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1)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2)改善滨水区景观、恢复生态平衡;3)生态驳岸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形成一个水陆复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4)调节水源,可渗透性界面,丰水期,河水向堤岸外的地下水层渗透存储;枯水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起着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5)增强水体自净作用。
植被和其他生物可吸收分解河水中大量的污染物,从而适度净化水体。
三、设计原则1)生态性,塑造人与自然、人与生物、生物与生物、人与水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2)安全性,打造城市防洪泄洪安全通道,使居民的亲水行为得到安全保障;3)美观性,满足视觉上审美要求,在人群使用频率大的地方强化景观效果;4)可游性,塑造动静、个体与群体的观水、亲水、触水等游环境和设施;5)经济性,在保证最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前提下较少的经济投入。
城市滨水区河道驳岸的类型及问题在现代城市,到处充斥着水泥建筑与设施,供人们活动与休憩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少,因此,人们渴望远离尘嚣、接近自然。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自然因素最为密集、自然过程最为丰富的地域,而且这里的人类活动和城市干扰又非常剧烈,可以说这里是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
同时,城市滨水区往往也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环境最优美、建筑密度最高、地价最高的地段。
城市滨水区之所以能起到这种作用或达到这个目的前提是要以优质的景观条件、良好的亲水性、清洁的水质来吸引市民。
在滨水区,驳岸是水域和陆域的交界线,相对水而言也是陆域的最前沿。
人们在观水时,驳岸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视野;接触水时,也必须通过驳岸,作为到达水边的最终阶段。
因此,驳岸设计的好坏,决定了滨水区能否成为吸引游人的空间;并且,作为城市中的生态敏感带,驳岸的处理对于滨水区的生态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目前,在我国城市河道景观的改造中,驳岸主要采取以卜三种模式:(1)立式驳岸这种驳岸一般用在水面和陆地的平面差距很大或水面涨落高差较大的水域,或者因建筑面积受限、没有充分的空间而不得不建的驳岸,如巴黎、上海、青岛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2)斜式驳岸这种驳岸相对于直立式驳岸来说,容易使人接触到水面,从安全方面来讲也比较理想;但适于这种驳岸设计的地方必须有足够的空间.(3)阶式驳岸比之前两种驳岸这种驳岸让人很容易接触到水,可坐在台阶上眺望水面;但它很容易给人一种单调的人工化感觉,且驻足的地方是平面式的,容易积水,不安全。
上述做法虽能立竿见影,使河道景观看上去显得很整洁、漂亮。
但是,它忽视了人在水边的感受。
因为人对水的感情,往往和人的参与有关,儿童喜欢水,涉足水中,尽情嬉水、玩乐,直接感受到水的温暖、清澈、纯净;盛夏的沙滩人满为患,人们聚集在水中,体现出对水的钟爱。
但上述驳岸,让人看到的是被禁锢在水泥槽中的人工水,而不是自然的活水。
它给人视觉和心理上的感受都大打折扣!并且由于河岸使人们走在河边有一种畏惧感,不能获得良好的亲水性。
城市水景驳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以城市公园生态驳岸设计与施工为切入点,分析了现阶段城市水景驳岸存在的问题,从驳岸的岸线设计、断面设计、材料选择及施工做法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城市水景;驳岸;设计;施工水是生命之源,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喧嚣的城市里的人们,渴望着回归自然,因此,水景成了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城市滨水景区不但能满足人们活动的需求,还能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环境的愿望,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驳岸是水域和陆域的交界线,驳岸设计和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滨水区能否真正吸引游人,满足人们的需求。
同时,滨水区作为城市中的生态敏感带,驳岸的处理直接影响着滨水区的生态。
1 城市水景驳岸存在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城市公园驳岸虽然打破了人工硬质驳岸的单一形式,利用水生、湿生植物与硬质铺装结合,力图使岸线更加优美,更加接近原生态景观,但即便如此,仍存在诸多问题。
1.1 驳岸水陆缺乏整体感某些城市公园驳岸采用砖石、砖石灌浆和混凝土预制板等建成硬质堤岸护坡,岸边种植水生植物。
这种驳岸虽稳定性好、抗冲刷,但它缺乏整体感,将水陆直接分开,渗透性差,阻碍了水土交换,水生植物往往不能很好的生长,鱼虾的繁衍空间受限,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水体污染严重,从而影响到了景观的生态效应。
1.2 空间营造缺乏亲水性水体是城市公园的主要观赏点,更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驳岸是连接水陆的纽带,对亲水性的营造至关重要。
某些城市公园驳岸尺度设计很不合理,材料选择失当,导致亲水性缺失。
主要体现在驳岸形式单一缺少趣味性,吸引不了人们与水亲近;驳岸高度过高于水面,使人们在心理上感觉到水体对自己的威胁,不愿意与水亲近;单一的硬质材料人为地将人与水隔离开来,缺乏软性景观的过度,人工气息太浓。
1.3 违背节约原则有些公园为了体现“高档次”,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砖石材料,并为追求异域景观,从外地引进景观效果好的置石和名贵植物品种。
这种只追求视觉的美感,而没有考虑施工和养护成本的做法,违背节约型园林的原则,也体现不出地方特色。
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的设计方法- 水利治理摘要:本文主要对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先分析了河道生态化治理必要性;然后对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当前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希望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设计方法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提高。
同时河道生态化治理是河网水环境改善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一定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进行设计,从而才能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二、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必要性1、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河道整治项目引起流量及流量过程的变化、泥沙输送过程及数量的变化,水系不连通等原因,导致许多生物栖息地环境改变,使生物骤减甚至消失;2、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河流被裁弯取直,河道束窄加深,硬化覆盖使河床不透水面积增加,导致河流功能单一化;3、硬质护岸阻隔水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联系,改变了自然河岸的生态功能及结构,破坏了河道的生态过程,从而降低河道的自净能力,水体污染加剧;4、河床硬化覆盖阻断了城市地下水补给;5、沿岸美丽的自然景色消失,由人造的绿化景观替代,河岸带陆生生态系统多样性降低。
可见,人类活动造成河道生境不连续,生态系统不完整,生态多样性降低,不能发挥河道原有的净化、缓冲、景观等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且易受外界干扰,从而导致水生态及水环境恶化。
为了纠正人类活动的影响,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河道生态化治理将是今后河道治理的主要方向。
三、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的设计方法1、平面设计河道平面设计主要为河道中心线、河道岸边蓝线的确定,其受河流现状、水流动力、周围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等诸因素影响。
故河道轴线布置的可变性和自由度均较小。
河道宽度控制线是按水利计算由河道的过流能力确定的,其受城市规划和工程投资控制,可变性和自由度也不大。
河湖驳岸生态修复技术探讨摘要:生态护坡技术在城市河道整治中的应用,使边坡防护的稳定性、安全性、美观性和协调性在理论基础上得到了加强,使生态护坡完成后,它不仅可以打造和谐有序的生态系统,也能美化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河湖驳岸;生态修复技术;应用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生活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水体生态修复成为当下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
为此,我国多省市开展了涉及河湖污染治理的一系列行动。
然而,很多城镇河湖水体早期建设时采用硬质驳岸,不利于受污染河道水体水生态系统的恢复。
因此,在河道治理中,这部分河道的水质常常难以达到预期要求。
1 驳岸的概念与分类1.1驳岸的概念驳岸是指建于水体边缘和陆地交界处,用工程措施使其稳固,以免遭受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在保护水体的同时也保护沿岸陆地的设施。
1.2驳岸的分类从环境工程的角度而言,驳岸可以分为硬质驳岸和生态驳岸两大类。
硬质驳岸即以块石或叠石用水泥砂浆固定坡岸,将河湖临水部分完全或部分硬化,造成驳岸上不能生长植物的不透水或半透水设施。
生态驳岸则是很少或不用块石固定坡岸,大量或完全采用植被驳岸的驳岸类型。
2 硬质驳岸对河湖水生态系统的影响相比于生态驳岸,硬质驳岸对河道水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切断了驳岸土壤与河湖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一方面,很多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无法被驳岸土壤吸附,只能停留在水体中;另一方面,地下水与水体的交换量被大大削减,甚至有些连河床都硬化的河道其河水与地下水之间无水体交换。
2.2污染物降解途径减少硬质驳岸的设置使得土壤微生物无法发挥作用,而这些土壤微生物本应是降解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的主力军。
此外,驳岸上的乔灌木根系由于硬质驳岸的阻隔也无法参与吸收水体的富营养化元素。
2.3初期雨水径流污染增加初期雨水形成的径流夹带有地表沉积的污染物质,化学需氧量(COD)可达到600~1000mg/L。
浅谈生态驳岸在城镇河道设计中的运用——以商河县玉屯河带状公园河道驳岸设计为例一、城镇河道驳岸现状及问题国内很多城镇都是傍水而建,城镇河流最初的形式大多也是城镇边上的自然河道,后期随着城镇开发建设出于生活灌溉用水、水上交通运输、河道防御等需要的情况下,逐渐出现了灌溉水渠、抗洪河道、护城河和运河等城镇河流。
随着城镇的时代发展,河道驳岸不仅仅具有保护岸堤等功能性作用,其生态性和景观性也越来越为人重视,也不断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驳岸的设计是河道设计的重要部分。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受制于发展水平,我们的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很多时候将河道“暗渠化”或者“三面光化”,主要采用混凝土或者浆砌石等材料砌筑的垂直型人工驳岸,以此解决城镇用地与城镇防洪的矛盾。
渠化硬化的河岸破坏了河流的天然水文规律和河床地貌,加快了水流流速,增加对驳岸的侵蚀。
固化的驳岸破坏了滨水植物的生存坏境,使其无法发挥截留雨水、稳固河岸、过滤径流、净化水质,减少淤泥沉积的作用,导致河岸生物的生存坏境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河岸生物的多样性。
同样硬质的驳岸在所采用的直线形式,以及混凝土、毛石等材料给人生硬冰冷的感觉,过于生硬与呆板,严重影响城镇生态景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人与水的距离,无法满足人们的亲水性,影响人与自然的融合。
如:某城镇河道驳岸二、生态驳岸定义及类型河道驳岸的形式可分为三种——自然驳岸、人工驳岸和生态驳岸。
城镇建设开发之前的自然河道大多是自然驳岸,拥有自然的草坡、两侧大多为农田、森林和湿地等;传统的人工驳岸河多采用混凝土与浆砌块石等材料构筑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洪能力,却忽视了对河流环境和生态系统及其周边动植物、微生物的影响;所以在建设现代城镇河道的过程中,驳岸的生态性、修复能力、结构强度是应该着重考虑的事情,现今多采用自然驳岸与人工驳岸两种驳岸形式的生态性、功能性相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驳岸——生态驳岸。
生态驳岸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推崇恢复生态河流的理念而发展起来的驳岸形式。
通过对滇池东岸城市湿地公园中生态型景观驳岸进行调查研究,对不同的驳岸类型,结合建设环境条件对其建造特性、生态性及其观赏性进行分析,并将所调查驳岸对于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归纳总结。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景观;生态驳岸在昆明市政府对滇池的保护目的下,在其周围建设了17个城市湿地公园,这17个公园沿滇池的岸线分布,选择了滇池东岸的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滇池东岸紧邻呈贡区,人口密度较大,属于生态风险较高的区域。
滇池东岸的城市湿地公园分布错落,捞鱼河湿地公园、滇海古渡、宝丰湿地公园、西亮塘湿地公园、星海半岛湿地公园、王官湿地公园都分布于东岸。
在城市湿地公园当中,驳岸不仅要起到水陆分界的作用,更要承担保护河流环境、延续生物多样性的职责,众多的湿地公园中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驳岸类型,其中较多运用的是生态型驳岸,如木桩驳岸、自然泥岸、草皮驳岸、卵石驳岸和沙滩驳岸。
2.1滇池东岸城市湿地公园生态驳岸建设条件及施工工艺2.1.1木桩驳岸。
滇池东岸的众多湿地公园中,木桩驳岸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滇海古渡,木桩驳岸多建于坡度较大的区域,起到与混凝土垂直驳岸相似的作用。
滇海古渡高差较大的区域相对较多,所以大量地运用了木桩驳岸。
木桩驳岸所用材料是伐倒的松木枝干,根据所需长度横向进行截取。
在木桩驳岸施工前,先对木桩进行处理;为方便木桩打入,木桩打入岸边时应先处理河岸边缘,修整原河岸的泥土[4]。
因部分河岸边缘的土壤比较松软,以防塌方,还要进行一些加固处理。
2.1.2草皮驳岸。
草皮驳岸作为一种低成本易成型的驳岸类型,在滇池东岸的大多数湿地公园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这些湿地公园在滨水的区域缓坡较多,滨水区域水深度较浅,设置草皮驳岸可保证人与水互动时的安全性。
在滇池国家湿地、海东湿地和斗南湿地中最为常见。
只需对河坡上的泥土进行清理,或铺筑一层营养土,使其上面植物更易成活[5],然后再在其上铺筑草皮。
而滇池国家湿地当中有的驳岸坡度较大,在草皮铺筑时,可在草坡上钉上竹钉,使得草皮不易下滑,草皮在短时间养护后即可长入土中。
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设计1不同河道断面的选择河道断面的处理和驳岸的处理有密切的关系。
河道断面处理的关键是要设计一个能够常年保证有水的河道及能够应付不同水位、水量的河床,这一点对于北方城市的河道景观尤为重要。
由于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平时河道水量很小。
但洪水来时又有较大的辽流量,从防洪出发需要较宽的河道断面,但一年内大部分时间河道无水,景观很差。
为解决这种矛盾,可以采取一种多层台阶式的断面结构,使其低水位河道可以保证一个连续的蓝带。
能够为鱼类生存提供基本条件,同时至少满足3—5年的防洪要求;当较大洪水发生时,允许淹没滩地。
而平时这些滩地则是城市中理想的开敞空间环境,具有较好的亲水性、适于休闲游憩。
美国加州山裘斯格达鲁普河滨公园设计,即在河道断面处理上采取了多种形式:它根据河道断面所处位置的不同,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生态驳岸的选择(1)自然原型驳岸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配合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
如种植柳树、水杨、白杨、揍树以及芦苇、芭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们生长舒展的发达根系来稳固堤岸,加之其枝叶柔韧,顺应水流,增加抗洪、护堤的能力。
我国传统的治河六柳法即是这方面的总结。
(2)自然型驳岸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
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浆砌石块(没有鱼巢)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
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护岸。
(3)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对于防洪要求较高、而且腹地较小的河段,在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土墙时,也要采取台阶式的分层处理。
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大的抗洪能力,如将钢筋混凝土柱或耐水原木制成梯形箱状框架,投入大的石块、或插入不同直径的混凝土管,形成很深的鱼巢、再在箱状框架内埋入大柳枝、水杨枝等;邻水则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使其在缝中生长出繁茂、葱绿的草木。
城市内河的生态驳岸施工设计分析【摘要】城市内河的生态驳岸施工设计是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举措。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廊道在城市内河中的应用,探讨了施工设计的重要性。
其次分析了生态驳岸的设计原则,强调了环保理念对设计的影响。
接着深入探讨了生态驳岸施工的关键技术,包括土地利用、植被配置等方面。
最后提出了生态驳岸施工的环保措施,指出在施工过程中应注重生态保护。
城市内河的生态驳岸施工设计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未来城市规划与建设需充分重视其作用,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内河、生态驳岸、施工设计、生态廊道、设计原则、关键技术、环保措施、城市生态环境、城市规划、城市建设1. 引言1.1 城市内河的生态驳岸施工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内河生态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大的破坏和污染,急需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
而生态驳岸作为城市内河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要手段,其施工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生态廊道在城市内河中的应用、施工设计的重要性、生态驳岸的设计原则、生态驳岸施工的关键技术和生态驳岸施工的环保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城市内河的生态驳岸施工设计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应重视生态驳岸施工设计的作用。
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城市内河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
2. 正文2.1 生态廊道在城市内河中的应用生态廊道在城市内河中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生态修复方式,通过在城市内河两岸种植各种水生或陆生植物,形成一个连续的生态廊道,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内河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生态廊道中的植被可以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净化水质,提高水域的透明度,减少水生植物富营养化的现象。
生态廊道还可以提供生物栖息地,丰富水域生物多样性,促进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
在城市内河中应用生态廊道还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河的水流速度,减少河岸侵蚀,提高河岸的抗冲刷能力。
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设计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水景也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
水景作为城市的绿肺,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人们的生活需求等。
然而,由于城市水景的人为破坏以及开发利用,导致水景环境生态系统的恶化,水质污染问题的严重,生态驳岸设计就成为增强城市水景生态功能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设计的原则、设计要素以及具体的设计实践。
二、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生态驳岸设计应优先考虑保护和恢复水景生态系统的功能,确保水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2.美观原则:生态驳岸设计应注重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提高人们的观赏体验,增强驳岸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性。
3.安全原则:生态驳岸设计应注重防止水土流失、岩石崩塌等问题,确保驳岸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设计要素1.岸线形态:生态驳岸设计应根据水域的特征和功能需求,确定岸线的形态,通常包括护岸带、浅滩带和湿地带等。
这些不同形态的岸线可以提供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满足不同生物的生活需求。
3.材料选择:生态驳岸设计应选择环保材料,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材料,如使用可再生材料或回收利用的材料。
4.水质处理:生态驳岸设计应考虑到水景的水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水质处理,如利用湿地植物进行生物除去等。
5.交通和活动设施:生态驳岸设计应考虑到人们的需求,根据具体的场地和功能需求,设置相应的交通和活动设施,以提高水景的利用率和观赏体验。
四、设计实践1.疏浚工程:对于已经被污染的水景,可以采取疏浚工程的方法,将淤泥和污染物清理出去,恢复水域的清澈和透明。
2.护岸工程:根据环境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护岸材料,采取合理的护岸设计,保护水景的岸线不被侵蚀和冲刷。
3.植被恢复工程:根据水域的特点和生态需求,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进行恢复,增加水景的生物多样性。
4.湿地建设:根据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合理利用湿地植物进行水质净化,提高水景的水质和生态效益。
5.活动设施建设:根据具体的场地和功能需求,设置合适的观赏台、步行道、休闲座椅等活动设施,提供人们的生活和娱乐需求。
河道整治中常用生态护岸类型黄小鹏;谢军【摘要】针对现今河道整治中常用的护岸材料材质硬化、基本功能单一、生态和环保效益差等问题,对生态护岸类型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河道整治中常用传统护岸和新型生态护岸的类型、特征和功能,总结得出:生态护岸除了具有防洪、排涝、引水、航运等基本功能外,还具备生态、环保、休闲、娱乐等作用.%In view of present problems in common revetments including material hardening, unitary basic function and poor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in river regul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cological revetment technology.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ypes,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traditional revetments and new ecological ones,it reveals that the ecological revetment can not on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flood protection, waterlogging drainage, water diversion and shipping industry, but also functions in ec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7(000)011【总页数】5页(P109-113)【关键词】生态护岸;传统护岸;水生态;环保;和谐相处【作者】黄小鹏;谢军【作者单位】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上海200120;中交上航 (福建) 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61;U617当今社会,经济飞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人类的建设活动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破坏。
浅谈城市生态驳岸设计与施工摘要: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城市公园水体功能不仅要满足景观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其在生态保护方面所起的作用,生态驳岸已成为城市水体改造的首选。
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市生态驳岸的设计原则和护坡施工要点。
关键词:驳岸设计施工引言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城市公园水体功能不仅要满足景观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其在生态保护方面所起的作用。
滨水岸线作为滨水地区景观特色较为突出、自然生态因素密集、生态变化丰富的地带,是滨水地区以及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驳岸采取以生态为基础,安全为导向的工程方法,减少对河流自然环境的伤害,将城市河道恢复为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流特点的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已成为城市滨水岸线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一、生态驳岸设计原则生态驳岸可充分保持岸线两侧水陆之间的水气交换和调节功能;更重要的是,生态驳岸的多孔性和丰富的形式、有利于淤泥附着的纹理,使岸栖生物具有了适宜的栖息条件,从而为人工营造岸边水体中的湿地水生植物群落,进而培育较完善的水体生态系统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生态驳岸设计时应遵循:1、安全原则由于城市防洪排涝要求,城市河道水体往往有一定深度,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首先是驳岸的水力稳定性,应保证水体驳岸岸坡的稳定性、安全性,岸边亲水平台、道路的结构稳固。
其次,根据《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中4.3.3条固定:“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
”公园水体驳岸设计在标高设定上要十分注意规范允许的范围,同时应考虑水体水位的季节性变化。
2、景观性原则城市滨水景观常常与公园、居住小区等与人们密切相关的场所相结合,给人们带来和谐优美的生活环境。
水景也是城市公园的最重要的景观元素之一。
作为城市公园内水体驳岸设计,理应要体现的就是其在景观方面的作用,即表现丰富多样、美丽宜人的城市公园滨水景观,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驳岸设计,达到塑造公园景观形象,提升公园景观档次的作用。
城市河流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中,均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对城市的繁荣与衰落,对城市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河岸作为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城市景观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
城市河道岸坡的保护形式应与城市建设规划发展相一致,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与城市居民的需求相符合。
当前,城市河道护岸主要采用直立式混凝土挡土墙。
该结构形式有利于保持岸坡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保证防洪安全,但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不良影响,具体表现为水体与陆地环境恶化,对生态造成一定破坏。
目前,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已开始对生态型护岸技术进行专门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生态护岸的定义与功能1.1生态护岸的定义和特点生态护岸是指能在防止河岸坍方之外,还具备使河水与土壤相互渗透,增强河道自净能力,有一定自然景观效果的河道护坡形式。
1.2生态护岸的功能1.2.1防洪功能生态护岸本身具备一定抵御洪水的能力。
通过护岸上的植被形成一种“可渗透性”的界面,实现地表和地下水的调节,使循环途径发生一定变化。
洪水季节时,通过植被可将洪水向堤中渗透储存,缓解洪峰;枯水季节时,储存在堤中的水反渗入河,实现调节水位的作用。
1.2.2生态功能生态护岸将岸边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形成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
护岸坡面植被将使水流流速发生变化,为水生生物提供觅食、栖息场所,起到了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另外,通过生态护岸的建设把岸线做成不规则状,让岸边绿植之间形成水面、绿地。
可营造出丰富的生态环境条件,形成稳定、丰富的生态系统。
1.2.3景观功能生态护岸不仅可以与周围环境形成相协调的河道景观,而且可以通过保护和建立丰富的生态系统使河水清澈见底、鱼虾洄游、水草茂盛的自然生态景观。
成为人们娱乐休闲场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2.4自净功能生态护岸可以增强水体自净功能,改善水质。
污染物排入河流后,将以食物链方式降低污染物浓度,水体中无机盐等将成为生态护岸上水生植物的营养物,水生植物庞大的根系将成为大量微生物吸附的介质,有利于水质净化。
城市河道驳岸型式比较分析摘要: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河流岸线设计的进步,人们越来多把生态理念融入到河岸设计中来,结合了生物技术与工程的综合保护在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
文章重点研究现代城市河岸工程设计中常用的驳岸型式,从水流、生态、景观、环保等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以便设计者今后的河道工程设计中因地制宜,选择最优的驳岸型式。
关键词:城市河道;驳岸;生态引言河岸改造是河流水系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河岸改造恢复河流的生态结构和自然风貌,提升河流生态服务功能和城市的整体景观效果。
现代河岸改造工程主要基于河流自然生态结构,通过植物与混凝土、石材、土工合成材料、木材等的混合使用,防护和加固河岸,提高河岸的使用寿命。
其具体改造方法包括干砌石结构、网箱结构、土工织物结构等的绿化处理、透水式植被边坡、天然石块堆砌填充等。
1.驳岸工程的设计原则驳岸设计的总体方案都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驳岸须尽量采用生态环保的天然材料结构,避免采用含有对水质和水环境有不利影响的材料,限制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减少不必要的硬质工程,设置多孔构造,为水生生物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和生长空间。
(2)景观:驳岸外观须美观大方,突出景观效果,实现自然与美观的完美结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突出人水和谐理念。
(3)开放:驳岸布置须具有开放性,采用适当的结构型式,如近岸平台、石阶、绿地等,以满足人们亲近水体的需求。
(4)文化:驳岸结构与河道沿岸文化景观相协调,尽量选用自然原生态的结构材料,避免傻大笨粗。
(5)管理:驳岸建成后要易于维护管理,保证治理效果能长久持续。
而驳岸工程的具体细化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驳岸应顺着河到流势进行,并与水流方向平行。
为保证行洪安全,两侧驳岸间距不易突变。
(2)驳岸线应尽可能平顺,各河段之间应平缓过渡。
(3)驳岸结构尽可能利用现有堤防和有利地形,原则上靠岸坡修建以减少工程量,并修筑在较稳定的地段,减少临时支护工程量。
技术与检测Һ㊀关于河道驳岸处理方式的分析及研究黄爱丽摘㊀要:驳岸作为河道综合整治的主干骨架ꎬ是反应河道景观最直接的表现形式ꎮ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河道驳岸不同的处理方式ꎬ旨在为合理的选择护坡形式ꎬ打造兼顾生态经济的城市景观带提供些许参考ꎮ关键词:河道驳岸ꎻ护坡形式ꎻ生态景观㊀㊀沿河地面以下ꎬ保护河流堤岸的构筑物叫作驳岸或者护坡ꎮ景观园林中称为建于水体边缘和陆地交界处ꎬ用相应的水利工程措施加工岸道而使其稳固ꎬ阻止河道堤岸冲刷㊁崩塌等ꎬ具有护堤防洪及景观美化作用ꎮ一㊁驳岸类型驳岸根据断面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直立式驳岸(例如自嵌式挡墙㊁格宾挡墙等)㊁斜式驳岸(例如雷诺护垫㊁生态混凝土护坡等)㊁复式驳岸(直立式和坡式相组织结合)ꎻ根据材料选择可以分为硬质驳岸和生态驳岸ꎮ下面从材料选择角度细述不同景观驳岸处理方式ꎮ(一)硬质驳岸这类型的驳岸多以混凝土㊁块砌石材料为主ꎮ优势主要是强度高㊁稳定性好㊁安全性能好㊁防冲刷能力比较强ꎻ缺点是景观效果比较生硬ꎬ透水㊁透气性不太好ꎬ生态性较差ꎮ同时由于现在的原材料采购不易ꎬ成本造价偏高ꎮ常见的形式有:钢筋混凝土挡墙㊁浆砌石挡墙ꎮ(二)生态驳岸生态驳岸是能够营造出供水生动植物生存的场所ꎬ生态性较好㊁景观性较强ꎮ生态型护坡工艺较为复杂ꎬ造价随工艺的不同ꎬ有高有低ꎮ常见的形式有:自嵌式挡墙㊁雷诺护垫㊁连锁块护坡㊁桩式挡墙㊁生态混凝土护坡㊁草皮护坡等等ꎮ鉴于生态护坡是目前的流行运用趋势ꎬ本文就针对主要几种生态驳岸进行重点分析ꎮ二㊁生态驳岸工艺对比(一)自嵌式挡墙自嵌式挡墙是生态砼结构ꎬ常用于城市内河或堤后用地面积受限的地段ꎮ优点是防洪能力强㊁生态ꎬ施工相对方便ꎬ养护管理简易ꎮ缺点是挡墙的抗冲刷能力较弱ꎬ不适合水流湍急的河流流域使用ꎮ(二)雷诺护垫利用高抗腐蚀㊁高强度的低碳金属网装入块石㊁鹅卵石等填充料后组装成箱笼铺设ꎮ常用于城市外河ꎬ适合流速大河道ꎮ优点是生态㊁亲水ꎬ抗冲刷能力强ꎬ整体性好㊁能适应地基变形ꎬ施工便捷ꎮ缺点是由于政策调整㊁资源收紧ꎬ现在块石原材料购买比较困难ꎬ造成原材料价格偏高ꎬ整体造价成本增加ꎻ后期块石上长出的水生植物需要维护打理ꎬ养护成本高ꎻ时间久了ꎬ雷诺网破损处的块石容易散落ꎬ需要及时更换添加ꎮ(三)连锁块护坡相邻连锁块互相锁住的一种护坡形式ꎬ常用添加了纤维等高分子物质的生态混凝土制作而成ꎮ在城市外河㊁内河均可用ꎬ且堤距有一定空间距离ꎮ优点是生态性好ꎬ施工相对便捷ꎬ护坡耐久性强ꎮ缺点是连锁块挡墙上的水生植物需定期进行维护打理ꎬ养护成本偏高ꎮ(四)生态混凝土护坡生态混凝土护坡是指预制或现浇生态砼为主材ꎬ常见的主材是六角空心砖ꎬ在空心砖内部可以进行培土ꎬ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存ꎮ常常适用于城市外河或者内河ꎬ堤距有一定空间的地方ꎮ优点主要是可以为水生植物生长提供基质营养ꎬ生态性比较好ꎬ抗冲刷性能比较好ꎮ缺点是降碱处理问题ꎬ强度及耐久性有待验证ꎬ护岸价格偏高ꎬ后期挡墙上的水生植物需定时进行维护打理ꎬ养护成本偏高ꎬ同时水位波动区的砖内土壤容易流失ꎬ影响整体景观效果ꎬ还得定期进行恢复ꎮ(五)桩式挡墙木桩或仿木桩材料进行护坡ꎮ适用于水流缓的地段ꎬ与景观绿化协调布置ꎬ挡土高度较低ꎮ优点是生态㊁景观效果好ꎬ能够结合园林绿地来设计ꎬ施工相对便捷ꎮ缺点是后期木桩挡墙露水部分容易出现腐烂现象ꎬ需要及时进行后期的养护管理ꎬ养护成本偏高ꎮ三㊁驳岸不同处理方式的运用分析(一)河道驳岸处理方式的选择影响因素较多河道驳岸处理方式受相关场地条件㊁地质水文环境㊁水利工程技术要求等多种因素影响ꎬ不同条件下的驳岸设计应因地制宜ꎬ选择适合的方式以确保水利工程技术的安全性ꎮ同时生态景观效果㊁施工操作便捷㊁养护管理成本㊁投资造价高低等也是选择具体某种驳岸处理方式的依据ꎮ在水利工程技术要求上ꎬ每一种驳岸方式只要设置在适宜的场地ꎬ都安全稳定可靠ꎮ生态驳岸类型中的雷诺护垫较其他方式生态性更强ꎬ但后期管护压力也大ꎮ其他几种生态驳岸形式除了自嵌式挡墙管护简易外ꎬ剩余类型后期都要进行一定的养护管理ꎬ这都需要业主在基于自己的需求上去综合考量ꎬ选择适合的驳岸形式ꎮ(二)城市内河㊁外河河道驳岸处理方式的选择通过以上对比分析ꎬ业主方在规划设计时结合多方因素(场地条件㊁驳岸特性㊁造价成本㊁养护管理等)以及自身的审美需求ꎬ大景观概念ꎬ最大化的选择符合自身需求审美以及整体城市效果的理想形式ꎮ我们可以看出自嵌式挡墙更适合运用于水流冲刷能力弱㊁堤后空间小㊁用地紧张的城市内部河道ꎮ而雷诺护垫㊁生态混凝土护坡㊁连锁块护坡适用于水流冲刷大㊁堤后空间大㊁有腹地的城市外河河道ꎮ但是在整体设计中ꎬ也不能拘泥于单一的护坡形式ꎬ可以将硬质驳岸㊁生态驳岸相互结合运用在水利景观上ꎮ比如水下及水流冲刷区采用硬质驳岸ꎬ常水位以上则可以采用生态护坡ꎮ但不论采用哪种方式ꎬ都没有一劳永逸的效果ꎬ需要把控好施工质量ꎬ后期养护管理的支持ꎮ四㊁结语综上所述ꎬ河道及沿河陆域环境整治是生态之城的重要内容ꎬ也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ꎮ驳岸设计形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老百姓对景观效果的评价ꎮ因地制宜㊁科学合理的选择驳岸的处理方式ꎬ是不断追求卓越的园林人的责任与使命ꎮ参考文献:[1]刘滨谊ꎬ周江.论景观水系整治中的护岸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ꎬ2004(3).[2]汤振宇ꎬ张德.城市河道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ꎬ2006.7.作者简介:黄爱丽ꎬ南京六合新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ꎮ761。
城市滨水驳岸景观设计的研究意义发表时间:2019-04-17T16:12:35.8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作者:詹鹤[导读] 摘要:城市滨水区是指在城市的范围内水域和陆地相连接的区域,而驳岸作为城市陆地与水域的交界线,其设计处理对城市生态环境、居民的空间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都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杭州尼塔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333000摘要:城市滨水区是指在城市的范围内水域和陆地相连接的区域,而驳岸作为城市陆地与水域的交界线,其设计处理对城市生态环境、居民的空间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都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本文从城市文化、自然、人文环境等方面对生态驳岸设计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探讨与城市相适应的生态驳岸设计形式与手法。
阐述城市滨水景观驳岸生态化设计的思想理念与设计原则,从滨水驳岸空间布局的序列性、景观竖向性等多个方面论证驳岸的设计方法,为城市滨水驳岸景观设计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滨水;生态驳岸;设计分析 1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设计研究背景与意义(1)研究背景: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人们对城市环境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尤其是亲水的特性使城市滨水空间成为人们日常休憩的好去处,而驳岸设计也越来越收到人们的重视。
在城市滨水空间,驳岸设计是滨水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驳岸设计的组织形式、空间配色、环境氛围的营造以及不同植物的选择等都可以使驳岸呈现出不一样的生态效应。
(2)滨水空间生态驳岸设计的研究意义生态驳岸是指在城市滨水驳岸处理中恢复为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流特点的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
以生态为基础,以安全为导向,以人为本、共享资源、全面建设为指导,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害。
在保证河岸与水体之间调整和交换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观景功能。
生态驳岸设计作为滨水空间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设计意义与价值,不仅能够提升整个滨水空间的生态平衡性。
净化城市生态环境对于城市形象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