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授课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154.00 KB
- 文档页数:7
导游基础知识课时计划As a tour guide,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a solid foundation of basic knowledge to provide a memorable and informative experience for your guests. A well-rounded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culture, and attractions of the destination you are guiding in is crucial to adding value to the tour. In addition, having knowledge of the local customs, language, and cuisine can help you connect with your audience on a deeper level and create a more immersive experience for them.作为导游,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对于为客人提供难忘和信息丰富的体验至关重要。
对您所导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和景点有全面的了解对于为游览增添价值至关重要。
此外,了解当地的风俗、语言和美食可以帮助您与观众建立更深入的联系,为他们创造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When planning out your basic knowledge course hours, it is important to cover a broad range of topics to ensure that you are well-equipped to answer any questions that may arise during your tours. This can include learning about the local flora and fauna, geography, and climate of the area you will be guiding in.Understand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ourism and how to promote sustainable practices can also be beneficial in providing a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for your guests.在规划您的基础知识课时时,重要的是涵盖广泛的主题,以确保您能够回答在您的旅行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徐州中健科技职业技术学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类别:专业必修学时数:60学时(理论讲授30学时,实践教学30学时)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一)课程性质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导游专业及酒店管理等旅游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主要向学生讲授与中国旅游相关的民族民俗、宗教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饮食文化、风物特产等人文旅游景观。
导游基础知识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今后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打下一定的人文基础。
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与导游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人文、自然背景知识。
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如下目标:1、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
2、以导游服务规范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知识的运用能力,即课堂讲授内容与行业要求接轨,突出实用性、综合性。
3、加强学生口头表达和对知识掌握能力的训练。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地考察。
两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以便保证课程的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理论讲授4学时)了解和掌握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基本概念级基本知识;了解什么是旅游活动及其分类,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了解旅游业、旅游市场的概念及构成;了解旅游组织及其功能,国际上重要的几个旅游组织。
讲授内容:1、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2、旅游的概念和旅游活动3、旅游业的含义级构成、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概况4、旅游市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5、旅游组织的概念及职能、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重点:旅游业的产生;旅游组织的概念及职能、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难点: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理论讲授4学时)掌握中国历史发展概况、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常识以及中国文化、科技发展概况,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产生的作用,提高文化素养,增强爱国主义信念和民族自豪感。
《导游基础》授课计划安排一、本课程教材(难点与重点)《导游基础知识》是高等职业学院旅游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宗教、文化、民俗、旅游地理、古代建筑、园林、烹饪、风物特产、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以浙江省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要求和导游人员应掌握的基本文化知识和必须具备的技能、素养为依据,结合高职学生情况,本课程的重点为:能够运用所学的宗教文化知识,深入宗教场所,有针对性地进行实地的宗教讲解;能够运用所学的古代建筑知识分析古代建筑的基本情况,辨别古建筑的等级、建筑物的种类、主要部分的构成、特点;能够运用所学的中国古代园林知识分析中国园林的组成要素、构景手段。
本课程难点为:宗教文化中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文化;古建筑中宫殿、坛庙、墓葬文化;园林的组成要素、构景手段。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充分考虑到导游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作为一名导游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知识和素养,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历史、民族民俗、旅游地理、古代建筑、古代园林、四大宗教、饮食文化、风物特产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更加注重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导游讲解的具体实践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为日后从事旅游工作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配合全国导游证考试,在讲授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启发式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旅游景区景点观察,结合所学专业的实际进行独立考察与思考,这样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复习应考,而且可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三、授课进度计划表说明:1.《导游基础》每周安排4课时,教学周数按照18~19周计算。
2.实训教学及作业安排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以致用,操作时可视情况灵活增减。
实训作业的完成要占据学生的一些业余时间。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导游基础知识授课班级:[具体班级名称]授课时间:[具体时间]授课地点:[具体地点]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导游的基本职责和职业素养。
- 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地理、民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 熟悉旅游法规和政策。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讲解能力和应变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 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第一讲:导游职业概述1. 导游的定义和职责2. 导游的职业素养3. 导游的工作流程4. 导游的权益与义务第二讲:中国历史文化1. 中国古代史概述2. 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3.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4. 中国近现代史概述第三讲:中国地理与气候1. 中国地理位置及特点2. 中国地形地貌3. 中国气候类型及特点4. 中国主要气候灾害第四讲:中国民俗与风物特产1. 中国民俗概述2. 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3. 中国饮食文化4. 中国风物特产第五讲:旅游法规与政策1. 旅游法规概述2. 旅游合同法3. 旅游保险法4. 旅游安全管理条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导游基础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导游基础知识。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导游讲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结合具体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系统讲解导游基础知识,重点讲解难点和重点。
3. 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导游基础知识。
5. 角色扮演:模拟导游讲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导游职业的短文。
2. 收集有关中国历史文化、地理、民俗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导游概述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导游的定义、职责和分类。
(2)使学生掌握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3)培养学生对导游职业的认知和兴趣。
2. 教学内容(1)导游的定义与职责(2)导游的分类(3)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导游的定义、职责和分类。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作中的导游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3)讨论法:分组讨论导游的工作技巧和应对策略。
4. 教学准备(1)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2)导游工作案例素材5. 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导游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导游职业。
(2)讲解:详细讲解导游的职责、分类和作用。
(3)案例分析:分析导游工作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4)讨论:分组讨论导游的工作技巧和应对策略。
二、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第二章——旅游业务知识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旅游业务的基本知识。
(2)使学生掌握旅游业务的流程和关键环节。
(3)培养学生对旅游业务的认知和兴趣。
2. 教学内容(1)旅游业务的基本概念(2)旅游业务的流程和关键环节(3)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推广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旅游业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作中的旅游业务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关键环节。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业务的产品设计和推广策略。
4. 教学准备(1)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2)旅游业务案例素材5. 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旅游业务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旅游业务。
(2)讲解:详细讲解旅游业务的流程和关键环节。
(3)案例分析:分析旅游业务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旅游业务的产品设计和推广策略。
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第三章——导游技能1.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导游必备的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导游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导游职业的认同感。
本计划一式三份: 任课老师一份系部存一份教务科存一份课程授课计划2019-2020学年第 1 学期课程名称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划课时108任课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划制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部主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订时间2019年10月竺日填写说明1.本课程授课计划一般以一个学期为单位编写。
2.课程课时相同、内容相同的多个平行班级,可以采用同一计划,但按班级次序和必须与任课教师次序对应,中间用“、”分隔同一个教师不同的班级,用“,”分隔不同的教师。
3.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视频电化教学等。
4.排课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可分为并行(即每周几课时,多周)、串行(集中在一至几周内完成,每周28课时)以及串并行结合排课。
并根据实际课表,填写清楚周课时情况,如周8 (2个4节连排),写为4+4。
5.普通非改革课程,按2节课为1个单位课编写授课明细,考试与测验一般占1次课,统一考试课程,阶段末考试不占计划课时。
6.基于工作过程、项目等改革课程,可根据情境、项目、任务的实际情况,按一个情境(项目等)组织实施的步骤,以每一步骤为一个单位来编写授课计划明细。
如6步法工作过程实施,则可按资讯、计划、决策、检查、评估、反馈6个步骤来编写计划明细。
但一般要保证每单位占的课时应该是2的整倍数。
故实际实施时,可根据课时分配方便,适当整合步骤。
7.一般含实验、实训和现场教学(进厂参观)的一般课程需制订实践安排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改革课程不需要此表。
8.过程考核,项目(课题、任务等)考核其考核过程已在项目教学过程中,一般不要独立于本项目外再设置考核课时。
9.课程考核方案,必须明确考核的方式与时间。
2019-2020学年第1学期课程考核方案课程名称: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考核班级:2018级导游一班、二班。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导游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导游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3. 了解导游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二、教学内容1. 导游的定义和作用2. 导游的工作内容3. 导游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的定义和作用,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导游员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导游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的定义和作用2. 讲解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3. 分析优秀导游员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导游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导游员的职业发展前景第二章:旅游地理一、教学目标1. 熟悉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2. 掌握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了解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2. 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2. 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2. 讲解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讲解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4. 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第三章:旅游政策法规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基本概念2. 掌握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主要内容3. 学会运用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分析和解决问题二、教学内容1. 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基本概念2. 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主要内容3. 运用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分析和解决问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基本概念2. 讲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主要内容3.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第四章:导游业务知识一、教学目标1. 掌握导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了解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标准3. 学会处理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二、教学内容1. 导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标准3. 处理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标准,处理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方法2. 角色扮演法:模拟导游服务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讲解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标准3. 通过角色扮演,讲解处理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方法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导游服务的实际操作流程第六章:游客心理与行为一、教学目标1. 理解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概念2. 掌握游客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3. 学会分析和应对不同游客的心理和行为二、教学内容1. 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概念2. 游客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3. 分析和应对不同游客的心理和行为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规律2. 情景模拟法:模拟不同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应对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概念2. 讲解游客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3. 通过情景模拟,讲解分析和应对不同游客的心理和行为的方法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实际应用第七章:导游语言与沟通技巧一、教学目标1. 掌握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和技巧2. 学会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与游客交流3. 提高导游人员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二、教学内容1. 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和技巧2. 沟通技巧与游客交流的方法3. 提高导游人员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和技巧,沟通技巧与游客交流的方法2. 角色扮演法:模拟导游与游客的交流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和技巧2. 讲解沟通技巧与游客交流的方法3. 通过角色扮演,讲解提高导游人员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导游语言和沟通技巧的实际应用第八章: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原因2. 掌握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方法3. 学会预防和应对旅游安全事故二、教学内容1. 旅游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原因2. 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方法3. 预防和应对旅游安全事故的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原因,处理程序和方法,预防和应对措施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处理旅游安全事故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旅游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原因2. 讲解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方法3.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预防和应对旅游安全事故的措施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实例第九章:导游服务规范一、教学目标1. 掌握导游服务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2. 学会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导游服务3. 提高导游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教学内容1. 导游服务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2. 提供标准化、专业化导游服务的方法3. 提高导游人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服务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提供标准化、专业化导游服务的方法2. 情景模拟法:模拟导游服务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服务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2. 讲解提供标准化、专业化导游服务的方法3. 通过情景模拟,讲解提高导游人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措施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导游服务规范的实际应用第十章:导游职业道德一、教学目标1. 理解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3. 学会践行导游职业道德,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二、教学内容1. 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3. 践行导游职业道德的方法和途径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基本原则和规范2. 案例分析法:分析导游职业道德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践行导游职业道德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导游的定义和作用二、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补充和说明:旅游地理知识包括对各地旅游景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以及如何根据不同旅游者的需求设计旅游线路。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教案标题: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目标:1. 了解导游的基本职责和要求。
2. 掌握导游所需的基础知识,包括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风俗等相关信息。
3. 培养学生的导游技能,包括讲解技巧、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导游的基本职责和要求。
2. 旅游目的地的基础知识。
3. 导游技巧的培养。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旅游目的地的相关资料。
3. 视频素材(可选)。
4. 教学活动和角色扮演的道具(可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分享一次旅行的经历,并谈谈导游的作用。
2. 引发学生思考:你认为一个好的导游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和技能?二、导游的基本职责和要求(15分钟)1. 通过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导游的基本职责和要求,包括:a. 为游客提供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和讲解。
b. 组织和安排旅游行程。
c. 解答游客的问题并提供帮助。
d. 维护游客的安全和秩序。
2. 引导学生讨论导游的职责和要求,并进行互动问答。
三、旅游目的地的基础知识(20分钟)1. 分发旅游目的地的相关资料,让学生阅读并做简要总结。
2. 通过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视频素材展示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风俗等相关信息。
3. 引导学生讨论旅游目的地的特点和吸引力,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
四、导游技巧的培养(25分钟)1. 介绍导游技巧的重要性,并列举一些常用的技巧,如讲解技巧、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技巧。
2.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导游和游客,模拟实际导游讲解的场景。
3. 观察和评价学生的表现,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旅游目的地,编写一份简短的导游讲解稿,并准备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旅游目的地,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2. 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导游的工作并提升实践能力。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一、引言导游作为旅游行业中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向游客传递旅游信息、引导旅游活动、解决游客问题等重要职责。
为了提高导游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本教案将介绍导游基础知识的相关内容。
二、导游的职责与职业素养1.导游的职责导游的主要职责是向游客提供专业的服务,包括:- 讲解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风俗等相关知识;- 组织和引导游客参观景点,确保游客的安全;- 解答游客的问题,协助解决紧急情况;- 介绍当地的美食、购物等特色项目。
2.导游的职业素养导游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如:- 热爱旅游工作,对旅游相关知识有渊博的了解;- 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丰富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导游地理知识1.地理概况导游需要了解各个旅游目的地的地理概况,包括地貌、气候、人文特色等,以便向游客提供相关信息。
2.著名景点及其特点导游应熟悉当地的著名景点及其特点,包括历史背景、建筑风格、文化内涵等,以便进行讲解和引导。
3.交通路线和交通工具导游需要了解当地的交通路线和交通工具,以便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时,能够选择最便捷的交通方式。
四、导游文化知识1.历史文化导游需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包括历史事件、文化传统等,以便向游客传递相关知识。
2.民俗风情导游应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包括传统节日、民俗习俗等,以便向游客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
3.文化遗产导游需要了解当地的文化遗产,包括建筑、艺术品等,以便向游客介绍并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
五、导游法律法规1.旅游法律法规导游需要熟悉旅游法律法规,包括旅行社条例、导游管理办法等,以便在工作中正确履行职责。
2.安全管理规定导游应了解安全管理规定,包括景区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以便在游客活动中确保游客的安全。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导游需要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以便处理游客的投诉和纠纷,并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六、导游业务知识1.导游讲解技巧导游需要具备良好的讲解技巧,包括语言表达、语速控制、声音语调等,以便向游客生动有趣地传递旅游信息。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导游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导游的定义、职责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导游的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
3. 让学生了解导游员的职业素质要求。
二、教学内容1. 导游的定义与职责2. 导游的工作内容3. 导游的服务对象4. 导游员的职业素质要求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的定义、职责、工作内容等基础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导游服务案例,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导游定义、职责等知识点的掌握。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章:旅游景点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旅游景点,包括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
2. 让学生掌握景点的基本情况和特色,提高导游服务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自然风光类景点2. 历史文化类景点3. 民俗风情类景点4. 现代建筑类景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各类景点的基本情况和特色。
2. 图片展示法:展示各类景点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景点知识的掌握。
2. 景点介绍报告:评估学生在介绍景点时的表达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三章:导游技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导游的基本技能,如讲解、组织、协调等。
2. 提高学生的导游服务水平,为实际工作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1. 导游讲解技能2. 导游组织技能3. 导游协调技能4. 导游沟通技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技能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角色扮演法:模拟导游服务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导游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2. 角色扮演报告:评估学生在模拟导游服务中的表现,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四章:导游业务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导游业务的范围和内容。
2. 让学生掌握导游业务的基本操作流程。
二、教学内容1. 导游业务范围2. 导游业务操作流程3. 导游业务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业务范围和操作流程。
模块一:中国历史小常识授课时间9月上旬课次1授课方式理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中国历史小常识教学目的、要求:让学生了解中国发展简史,并掌握国号名称的由来,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古代帝王服饰、饮食、医疗、祭祀活动、国号难点:帝王祭扫活动:大祀中祀群祀、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和科举制度、五行、八卦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一、中国发展简史1、原始社会时期。
2、奴隶社会时期。
3、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
4、封建社会时期。
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历史小常识1、中国国号名称的主要由来。
2、“后、王、天子”,3、古代帝王服饰、饮食、医疗、祭祀活动。
讲授4、后妃。
5、皇族。
6、公主、驸马7、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徽号、陵号8、天干、地支9、年、月、日、辰及其记录方法10、四时、节(气)11、阴阳、五行、八卦12、生肖:十二属相13、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和科举制度。
14、十三经、四书五经、三纲五常15、避讳16、姓、氏、名、字、号作业和思考题:1、了解中国发展简史,能列举出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2、熟悉国号名称的由来。
3、牢记历史小常识。
4、了解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和科举制度。
模块二:中国的山地自然景观授课时间9月下旬课次 2授课方式理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山地自然景观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熟悉我国地形特点。
掌握山地资源概念及分类、旅游资源特点。
了解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旅游资源赏析。
掌握五岳名山位置、特点、熟悉其主要风景名胜。
掌握四大佛山的位置及主要名胜,熟悉道教名山的名称。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风景观赏山岳旅游地型的类型、风景名胜区的类型。
五岳名山位置、特点及其主要风景名胜。
黄山四绝,道教名山的名称难点:风景观赏山岳旅游地型的类型、世界遗产的五大类型。
一些人文景观涉及的历史背景四大佛山的位置及主要名胜,相关的宗教知识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一、体育探险登山旅游地型:1 、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希夏邦马峰都是超过8000米的高峰;2、贡嘎山、慕士塔格峰、四姑娘山都在6000米---- 7000米。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导游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导游的定义、职责和分类。
2. 掌握导游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服务规范。
3. 了解导游人员在旅游活动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导游的定义和职责2. 导游的分类和角色3. 导游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服务规范4. 导游人员在旅游活动中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的定义、职责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导游人员在旅游活动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导游工作的原则和服务规范。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导游工作的原则和服务规范。
第二章:旅游景点知识一、教学目标1. 掌握我国的主要旅游景点和特色。
2. 了解旅游景观的分类和特点。
3. 掌握旅游景观的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主要旅游景点和特色2. 旅游景观的分类和特点3. 旅游景观的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的主要旅游景点和特色。
2. 现场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了解旅游景观的分类和特点。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测试:学生回答有关旅游景点和特色的问题。
第三章:导游业务知识一、教学目标1. 掌握导游业务的范围和内容。
2. 了解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技巧。
3. 掌握旅游事故的处理和应急预案。
二、教学内容1. 导游业务的范围和内容2. 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技巧3. 旅游事故的处理和应急预案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业务的范围和内容。
2. 角色扮演法:学生模拟导游服务程序和技巧。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旅游事故的处理和应急预案。
第四章:导游素质与技能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导游人员的素质要求。
2. 掌握导游人员的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导游素质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导游人员的素质要求2. 导游人员的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3. 学生的导游素质和技能培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人员的素质要求和沟通技巧。
全国导游基础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包括地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2. 掌握导游职业的基本要求,如导游礼仪、沟通技巧、应急处理等;3. 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导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景点讲解,使游客深入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2.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使其能够与游客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优质服务;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在导游工作中能够与同事互相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导游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2.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使其在导游工作中始终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提供人性化服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全国导游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导游职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从事导游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生动形象、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导游工作或其他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导游职业概述:介绍导游的定义、职责、分类及发展历程,让学生对导游职业有全面了解。
教材章节:第一章 导游职业概述2. 导游基础知识:涵盖地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重点讲解我国著名景点、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至第五章3. 导游技能培训:包括导游礼仪、沟通技巧、应急处理、团队管理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六章 导游技能培训4. 导游业务流程:介绍导游工作的各个环节,如接待、行程安排、讲解、服务、送团等。
教材章节:第七章 导游业务流程5. 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导游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设计一、课程介绍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是导游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导游基础知识,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本课程涵盖了历史、文化、地理、民俗等多个领域,是导游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基石。
二、教学目标1.掌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2.熟悉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地理和民俗风情;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对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提升其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概述;2.中国历史与文化;3.中国地理与旅游资源;4.中国民俗与民间文化;5.旅游法规与导游实务。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系统的理论讲授,使学生全面掌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各地的历史、文化、地理和民俗风情,增强其感性认识。
5.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适合本课程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材,提供全面的理论知识体系。
2.教具:利用地图、图片、模型等教具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
3.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网站、文献等网络资源,供学生自行学习和探索。
4.教学软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实现交互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实地考察资源:与相关旅游景点、博物馆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地考察的机会。
六、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占总评成绩的30%。
2.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查学生对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占总评成绩的70%。
一、教案基本信息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全国导游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全国导游的基本职责和素质要求。
2. 我国主要旅游景观的分布和特点。
3. 旅游法规和导游职业道德。
教学难点:1. 导游业务操作流程和技巧。
2. 旅游法规和导游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卡片或挂图。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旅游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旅游行业,激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热情。
2. 导游基本知识介绍(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全国导游的基本职责、素质要求、业务操作流程等,让学生对导游工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我国主要旅游景观(15分钟)教师介绍我国主要旅游景观的分布、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美丽河山,激发学生对旅游的向往。
4. 旅游法规和导游职业道德(10分钟)教师讲解旅游法规和导游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白导游在工作中应遵守的规范和原则。
5. 互动环节(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旅游景观,分析其特点和值得推荐的理由。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学习。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以及如何在旅游过程中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导游基本知识、旅游景观信息、旅游法规和导游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资料。
2. 结合家庭所在地或周边旅游景点,编写一篇旅游攻略,内容包括景点介绍、交通方式、住宿推荐、美食推荐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合作意识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旅游攻略,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导游基础知识》是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技术核心课,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导游基础知识,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导游基础知识,并能利用该知识为旅游事业服务或出谋献策。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和掌握中国的历史、旅游地理、民族民俗、宗教、建筑、园林、菜肴、风物特产、湖南地理、湖南历史、湖南旅游资源等的相关知识。
(二)能力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导游基础知识进行导游服务。
(三)素质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在全面概括认识导游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专业兴趣和学习目标,逐步树立旅游服务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基本教学内容第一章旅游与旅游业概述第一节现代化旅游业1、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2、现代旅游的主要特征;3、旅游业对目的地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节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发展有哪两个不同时期,有何特点。
第二章中国历史常识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线索及其重大事件,掌握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第一节中国发展简史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这是我国发展旅游事业极为宝贵的资源。
了解“中国历史纪年商表”和“中国文化史年表”。
第三章中国主要地理环境及其特点第一节中国自然地理环境1、地理位置和疆域2、地质地貌3、气候4、水域5、三大自然区第二节中国人文地理环境1、中国行政区2、人口与民族3、中国三个经济区域4、旅游交通条件第四章中国历史文化第一节中国发展简史第二节古代思想文化和科技艺术成就1、掌握我国思想文化(文字、文学、哲学思想、史学、图书)2、科技成就(近代科技成就、现代科技成就)3、艺术成就等方面的成就。
导游基础知识课时计划(中英文实用版)Title: Guide to Basic Knowledge of Tour GuidingSection 1: IntroductionWelcome to the guide to basic knowledge of tour guiding! In this lesson, you will learn the essential skills and knowledge required to become a successful tour guide.We will cover various aspects of tour guiding, including the role of a tour guide, the importanc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safety precautions.欢迎参加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在本课程中,您将学习到成为一名成功导游所需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我们将涵盖导游的角色、历史和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沟通技巧以及安全预防措施等多个方面。
Section 2: The Role of a Tour GuideA tour guid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providing a memorable and enjoyable experience for tourists.They act as a bridge between the visitors and the destination, offering information, answering questions, and ensuring everyone has a safe and enjoyable trip.导游在为游客提供难忘且愉快的体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冈科技职业学院学期授课计划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开课单位: 经贸系
教研室: 旅游管理
课程名称: 导游基础知识
授课班级: 10级旅游班
任课教师: 李艳
编制日期:年月日
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制
学期授课计划编写说明
一、学期授课计划是教师落实教学大纲要求,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的具体计划。
二、学期授课计划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校历、授课任务书逐项认真填写,根据一次授课学时为单元填报,同时考虑节、假日及全院性活动,注意掌握机动课时。
三、本计划内的“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均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
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验教学部分由理论课教师与实验课指导教师共同填写。
四、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包括校外顶岗实习)可参照本授课计划格式单独制订授课计划,须注明实践时间、实习单位(地点)、学生分组情况及指导教师等。
五、任课教师于开学第一周内完成授课计划编制,并经教研室主任和系(部)主任审批后执行。
属跨系任教的,学期授课计划还需经学生所在系主任审批后方可执行。
学期授课计划一式三份,一份存任课教师,一份存系部,一份由系部集中送教务处教务科。
属跨系任教的,则一式四份,须另行送一份学生所在系存档。
六、学期授课计划经批准后不得随意变更,确需修订的须经系(部)主任同意(跨系任教的还须经学生所在系主任同意),并报教务处备案。
黄冈科技职业学院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程表)
黄冈科技职业学院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程表)
黄冈科技职业学院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