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三位数的减法(竖式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15
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P20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熟练掌握千以内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推算能力、迁移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千以内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千以内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配套软件平台,数学卡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出示数射线:这条数射线上的数字是怎样排的?2、复习旧知:(1)小青蛙从0跳到300,提问:300是由()个()组成的。
(2)小青蛙从0跳到100,提问:100里面有()个十,100的一半是()。
3、学生根据问题指出小青蛙该跳到的地方。
(1)5个十是() 3个百是() 2个百是()(2)由9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3)45个十是() 38个十是()4、提问:小青蛙使劲一跳的成绩是300,请你想想可以从几跳到几?二、情境演示:1、师演示主题图:小青蛙甲从200向前跳到500,小青蛙乙从900往后跳到500。
2、提出问题:请你讲讲小故事,并且用算式来进行表示。
分组讨论。
3、交流汇报:(1)小青蛙从200向前跳到500。
算式怎样列?200、300、500各表示什么意思?(2)小青蛙从900往后跳到500。
算式怎样列?900、500、400各表示什么意思?4、齐读算式,比较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
(出示课题)三、探究尝试:1、出示:800—200=(1)让学生尝试练习,并说出是怎样想的?(2)8个百减2个百等于6个百是600,板书:800—200=600试一试:900—600=200+700= 700—500=300+400=小结:整百数加减整百数的计算要以“百”作计数单位。
2、出示:120—40=120减40等于多少?你们会算吗?同桌讨论。
120是12个十,40是4个十,12个十减4个十等于8个十。
一、用你喜欢的方法画一画,算一算。
73-48= 56+28= 15×6= 8×19= 二、看图列式计算。
= == =三、按规律写数字。
1. 400、500、600、700 、、2. 880、870、860、850 、、3. 250、255、260、265 、、4. 369、366、363、360 、、四、画一画,算一算。
(1)318+7= (2)603-8=(3)396+5 (4)501-9=(5)323+8= (6)456-7=1、先估算在计算:879-331= 342+6172.照样子计算。
(1)420+380=800 190+650= 340-280= 想:因为42+38=80 所以420+380=800 (2)290+50=340 670-90= 580+90= 想:290+10=300 300+40=340左右分开老师出了一道题:8÷2=?随后问大家:"8分为两半等于几?"皮皮回答:"等于0!"老师说:"怎么会呢?"皮皮解释:"上下分开!"丁丁说道:"不对,等于耳朵!"老师:"哦?"丁丁回答:"左右分开呗!"从两位数的加减拓展到三位数的加减,以及多位数加减法的探索。
轻松一刻(1)用简图画出427+379算法:427+379=百加百400+300=700 十加十20+ 70=90 个加个7+9=16(2)在算线上计算①在算线上计算②427+379 427+379==427+300+70+9 (先加百)=427+9+70+300 (先加个)=727+70+9 (再加十)=436+70+300 (再加十)=797+9 (最后加个)=506+300 (最后加百)==(3)在算线上计算①在算线上计算②322-114 322-114=322-100-10-4 (先减百) =322-4-10-100 (先减个)=222-10-4 (再减十) =318-10-100 (再减十)=212-4 (最后减个) =308-100 (最后减百)==完成下面的竖式计算。
在二年级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有趣的练习题,要求同学们完成一个三位数的竖式计算。
这个竖式计算是由一个加法算式组成的,要求同学们计算出结果并写在竖式下方。
我非常喜欢数学,所以迫不及待地开始做题。
题目是:“234+567=?”。
这个题目看似简单,但对于一个刚刚学习加法的二年级同学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我准备好纸和铅笔,开始认真地解答这道题目。
首先,我写下竖式:234+567---------然后,我从最右侧的个位开始计算。
4加7等于11,所以我在个位上写下数字1,把数字1留在个位上,然后把数字11的十位上的1,深入到十位上,变成了射中了数。
234+567---------然后,我把十位上的3和5相加,得到8、并且再加上射中了数1,得到9、所以,在十位上我写下数字9,并且将9留在十位上,把数字9的百位上的位数插入白驹过隙空格。
插入空格后,这里会显示出一个空白的横杆。
234+567---------9接下来,我把两个百位上的数字2和6相加,得到8、再加上那个被留在百位上的9,得到17、所以,在百位上我写下数字7,并将7留在百位上,再把数字17中的十位上的数字1插入空格。
234+567---------79最后,三位数的竖式计算完成了,计算出结果为779、我非常高兴地写下答案,然后找老师核对。
老师看到我的答案后,给了我一个微笑的表情,表示我计算正确了。
我非常自豪和开心,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完成一个三位数的竖式计算。
完成这个题目后,我觉得自己在数学方面又进步了一步。
我意识到,数学里有很多有趣的问题和算式等着我去解答和探索。
我立刻想到了下一个有挑战性的数学题目,不知道老师会布置给我们什么样的题目呢?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了。
通过这个三位数竖式计算的题目,我学到了很多,不仅复习了加法的运算规则,还锻炼了思维的灵活性和计算的准确性。
我相信,只要我保持学习的态度,数学一定会越来越有趣,越来越容易。
不仅仅是数学,其他学科也是如此。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
A.99B.1C.1000D.1002.植树节,育才小学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
六年级植树572棵,五年级比六年级少植树183棵,一共植树多少棵?列式正确的是()。
A.572+183B.572-183C.572-183+5723.最小的四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差是()。
A.1999B.100C.14.390比()多80。
A.78B.470C.3105.如下图,现在这台VCD比原来便宜()。
A.131元B.149元C.49元6.齐齐家这几个月月末电表读数如下,10月份齐齐家用电多少千瓦时?正确的列式是()。
A.671-544B.544-451C.451-328D.328-225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小熊猫体重125千克,小老虎体重比小熊猫多55千克,小老虎体重70千克。
()2.比736多164的数是900。
()3.被减数是420,减数减少80,差也减少80。
()4.一个数与356相加,和是721,求这个数,列式是356+721。
()5.两个两位数相加,和一定是三位数。
()6.三位数加三位数,它们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三.填空题(共6题,共16分)1.小红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189页,第二天看了215页,她这两天大约看了()页。
2.540比370多(),123比541少()。
3.甲数是968,乙数是243,这两个数的和是(),差是()。
4.用6张数卡摆出2个三位数,最大的差是()。
5.填上“>”“<”或“=”。
876-86()800-86 740+50()500+736.在括号里填上“>”、“<”或“=”3时()200分2分()140秒4千克()400克 5分米()500毫米73+14()89 544-328()250四.计算题(共2题,共13分)1.直接写出得数。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的减法(横式计算)教案1沪科版教学内容:三位数的减法(横式计算)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迁移能力,能将两位数横式减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横式计算。
2. 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用不同的辅助材料来建构三位数减法的模式。
3. 培养学生算法思维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自己用不同的材料、模型建构三位数减法的模式。
教学过程:一、引出问题1. 出示“中国南极考察”图,请学生说说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2. 交流:通过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3. 选择其中的一个加法问题,请学生列式解答(复习三位数的加法)。
4. 选择其中的一个减法问题(企鹅比雪海燕多几只?)请学生列式并提问:怎样计算?5. 揭示课题:三位数的减法。
二、尝试解决1. 学生借助桌上的学具,摆摆画画,小组讨论,尝试计算。
2. 各组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三、建模1. 借助板、条、块,解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
(1)师操作(457-342),生根据师的操作列出算式。
(2)复述刚才演示的计算步骤。
(3)小结:百减百、十减十、个减个。
(2)同桌相互出题练习(1~2道)。
2. 借助简图解决“退位”。
(1)选择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即需要退位的减法算式(如:企鹅比海豹多多少只?245-127),请学生自己尝试解决。
(2)请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3)重点讨论:如何借助简图计算退位减法,师借助多媒体操作。
(4)小结:哪位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5)请学生自己选择书本第2大题中的1~2题,尝试计算。
3. 尝试用算线来检验自己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四、应用1. 回到“南极考察”图,请学生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鼓励用自己的方法来解答)2. 交流,重点介绍与书本不同的算法。
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的减法(横式计算)教案2 沪科版教学目标1.通过类比将两位数横式计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减法的横式计算中并掌握。
二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减一位数竖式计算
本文档介绍了二年级下册的一个数学题目,涉及三位数减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题目背景
在研究数学的过程中,掌握竖式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
本题目是二年级下册的一道数学练题,旨在让学生通过计算三位数减一位数的竖式,巩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题目要求
题目要求学生按照给定的三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规则,使用竖式进行计算。
学生需要将计算得出的结果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并注意计算过程的正确性。
示例计算
以减法计算"869 - 7"为例,该计算过程如下:
8 6 9 ← 被减数
- 7 ← 减数
---------
8 5 2 ← 差
提示和建议
- 在进行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位数对齐,将相应的数位对齐在一起进行计算。
- 在计算过程中,要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操作规则,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 学生可以通过多做类似问题的练,加深对于三位数减一位数计算的理解和熟练度。
结束语
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三位数减一位数竖式计算是一个重要的数学题目,通过该题目的练习,学生可以提高数学计算能力和运算规则
的掌握。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对待该题目,充分理解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位数的减法(竖式计算)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竖式减法的计算。
2.多位数竖式减法计算(能力强的学生)。
3.迁移能力,将两位数竖式计算迁移到三位数。
教学重难点掌握三位数竖式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一)复习师:配合大队部要求,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了解上海的变化,并收集有关的资料”。
星期六,小胖、小巧几个小朋友相约到上海图书馆去找材料。
一进门发现:哗,人可真多啊!看书的男生有24人,女生有37人。
小巧出题目了: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生:37减24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两位数减两位数,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要从哪一位减起?师:小胖也回答出了这个问题,于是大家就集中精力去查找资料,然后,他们想用以下图片来表示上海的腾飞。
(出示书中四幅图片)(二)提出问题师:看了这四幅图你知道了什么?想提出什么问题吗?你能提出一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并报出相应的算式。
(尽量鼓励学生用矮多少、高多少、相差几来提问)。
二、探究:(一)三位数减两位数师:同学们真聪明,欢欢提出的问题与你们一样呢:静安希尔顿饭店比国际饭店高多少?师:143减78,列竖式并解答,每个同学自己试一试?师:谁能说说在计算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可以提醒同学们的?(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重点讨论:怎样列竖式?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列出竖式后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生: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因为3减8不够,所以从十位退1到个位作十,加个位上的3便为13,13-8=5;再算十位,因为退了1,十位上剩3,3减7不够减,从百位退1,为13,13-7=6;因为百位退了1 ,剩下0,最高位是0就省略不写了。
静安希尔顿饭店比国际饭店高65米。
(二)三位数减三位数1 师:回答了欢欢提出的问题,再来看看小巧又提出了什么新问题?小巧提出的问题是“静安希尔顿饭店比金茂大厦矮多少?”师:这题与刚才欢欢的那题有什么不同吗?生:一个问高多少?一个问矮多少?生:“矮多少”“高多少”虽然都用减法,但这对被减数、减数的确定有不同意义。
2015年小学数学沪教版二年级下册三位数减法1.水果店运来420千克苹果,390千克桃,苹果比桃多多少千克?2.一根电线,上午用去312米,下午用去268米,上午比下午多用多少米?3.一本故事书138元,一本科技书262元,一本科技书比故事书贵多少钱?4.小兰家第一季度用电326千瓦时,第二季度用电148千瓦时,小兰家第一季度比第二季度多用电多少千瓦时?5.小胖看一本书,第一个星期看了162页,第二个星期看了300页,小胖第一个星期比第二个星期少看多少页?6.改正下列竖式。
7.把下列竖式改正确。
8.竖式计算800-570=970-290=9.用竖式计算。
10.竖式计算。
800-450=970-290= 11.竖式计算。
12.列竖式计算。
360-190=420-270=13.列竖式计算。
600-408=840-630=14.改正下列竖式。
15.列竖式计算。
400-128=305-187=16.列竖式计算。
208-189=900-327=17.用竖式计算。
845-350=501-329=18.竖式计算。
19.用竖式计算。
720-450=900-540=20.用竖式计算。
900-270=860-680=21.竖式计算980-290=710-130=22.竖式计算。
960-620=520-190=23.竖式计算。
570-420=620-490=24.竖式计算。
420-290=840-560=25.竖式计算。
600-208=470-374=26.改正下列竖式。
27.竖式计算。
800-360=284-197=28.列竖式计算。
705-639=597-279=29.竖式计算。
700-394=600-298=30.在下面算式的□里填入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参考答案1.420-390=30(千克)答:苹果比桃多30千克。
【解析】主要考查了三位数减法,计算时注意借位。
阅读题意,应该用减法计算。
2.312-268=44(米)答:上午比下午多用44米。
3.3.2 三位数的减法(连续退位)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45页例3、例4及47页练习九5、6、7题,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
教学提示:注重算理的理解,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讲计算过程,不断巩固计算法则,并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导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经历算法的发展过程,能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
难点: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提高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图片或挂图。
学生准备:演算纸、笔。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复习沟通昨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算一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1-8= 510-80= 517-85=列竖式计算。
【设计意图:1、复习了学过的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了有效铺垫;2、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算到517-85=时,产生了困难用前面学的方法不能解决了,自然而然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探究新方法的欲望,很自然的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3情境图:(1)美丽的春天来了,小朋友到郊外去爬山,上山行了517 米,下山比上山少行了85米,下山行了多少米?(2)猜猜他们下山大概行了多少米?你是怎样想的?生:他们下山大概行了400多米。
因为上山行了517米,下山比上山少行了85米,说明上山要行得多些,下山要行得少些,所以我认为下山大概行了400多米。
(3)要求下山行了多少米,可以怎样列式?(板书517-85)(4)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来验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