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开题报告-“鄂尔多斯”模式发展启示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5
与时俱进的鄂尔多斯模式作者:文风来源:《北方经济》 2019年第2期摘要:鄂尔多斯模式起源于10年前。
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赴鄂尔多斯考察时指出,继“深圳模式”、“温州模式”之后,鄂尔多斯创造了其独特的“鄂尔多斯模式”,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楷模,其发展方式值得学习。
这是当年党中央对“鄂尔多斯模式”的最高肯定。
自此以后,鄂尔多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鄂尔多斯模式的内涵和外延,赋予其与时俱进的新时代属性。
关键词:鄂尔多斯模式特质一、鄂尔多斯模式的拓展纵向看,前30年对鄂尔多斯模式的概括集中体现为跨越式发展,速度规模是最基本的特征;而后10年这个特征逐步减弱,代之而来的是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新创举。
横向看,过去的鄂尔多斯模式主要用来解析鄂尔多斯的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发展了的鄂尔多斯模式还体现在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
(一)新型工业化模式鄂尔多斯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随其发展历程不断演进的。
主要包括:从经济起步时期创造的以资源转换战略为先导的开发模式;从经济提速时期创造的以本土企业和中央企业二元主体驱动的增长模式;从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创造的从煤炭产业到非煤产业的转型模式。
这套既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又遵循新发展理念、与时俱进形成和完善的发展模式,是由资源决定论转到能力决定论的成功范例,强有力推动地区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开发阶段:鄂尔多斯工业化开发的“第一桶金”,来自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
改革开放之后,鄂尔多斯根据资源赋存特点,合理有序推进国家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建设,逐步建成了东胜、准格尔2个亿吨级矿区和万利、高头窑两个5000万吨级矿区,建成了国内先进、世界前列的千万吨级特大型煤矿。
“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生产原煤31亿吨,全市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全员效率、采区回采率分别达到90%、35吨/工、78%。
从此,鄂尔多斯赢得了煤炭十年黄金期。
这十年黄金期也为鄂尔多斯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龙源期刊网
“鄂尔多斯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作者:
来源:《北方经济》2009年第07期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面积8.7万平方公里,辖7旗1区,人口151.4
万。
这里是历史上著名的“河套文化”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
鄂尔多斯曾是内蒙古贫困地区之一,在12个盟市中长期处于后列。
这里生态环境恶劣,北部的库布齐沙漠和南部的毛乌素沙地占全市总面积的48%,西部荒漠草原占29%,风大沙多,干旱少雨,生态环境相当脆弱。
但这里却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市80%的地下蕴藏
着煤炭资源,经查探明储量为1496亿吨,占全国的1/6;天然气储量已探明7504亿立方
米,占全国的1/3,举世瞩目的世界级整装大气田——苏里格气田就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
境内,现探明天然气储量5000亿立方米。
可以说,在鄂尔多斯,每走一步脚下踩的都是矿产资源。
短短十几年,依靠资源优势,这个曾经的贫困地区一跃成为令人瞩目的内蒙古“呼包鄂金三角”经济重地之一、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也是我国西部地区前列的重工业城市。
2008年,鄂尔多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03亿元,近8年年均增长32.8%,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财政总收入265亿元,居全区第一,发展速度令全国震惊!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8年度地级以上百强城市中,鄂尔多斯市综合实力排名54位,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百强城市行列,走出了一条“凭借先天优势,创造后天优势”的典型之路,被专家、学者赞誉为“鄂尔多斯模式”。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鄂尔多斯时曾说,鄂尔多斯继“深圳模式”“温州模式”之后,创造了“鄂尔多斯模式”,值得钦佩,值得学习。
鄂尔多斯工业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走工业化道路,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并走向强盛的必然选择。
鄂尔多斯的崛起,鄂尔多斯经济现象的形成,其根本原因也在于鄂尔多斯工业经济的发展,在于她开拓了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工业化之路,在于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推进工业化的进程。
鄂尔多斯依据地区比较优势,实施以工业化为重点的资源转换战略,使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这一现身实例,对全区乃至全国不同特点的地区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参照与启示,其实践指导意义深远。
一、经验(一)让“巨能”实现质变鄂尔多斯坐落在黄河“几”字弯头,因地下蕴藏巨量“乌金”声名鹊起。
依倚母亲河的她曾经沧桑,而今,她凭靠少有的坚韧毅力、睿智大气像一只盘旋在高原的雄鹰,由于有绝对高度的俯瞰,她的发展堪称一个煤炭资源城市发展的绝好标本。
时至今日,仍然没有谁敢说储量7630亿吨的煤炭已是鄂尔多斯所蕴含的全部能量,也许某一日,这种储量的奇迹还会继续加大。
面对得天独厚的资源,一马当先的产能,鄂尔多斯人更多的是冷静审视。
近年来,凭借工业的稳健发展,鄂尔多斯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在全区夺冠,曾被专家们惊喜认定为“鄂尔多斯经济现象”的评语,几年间迅速又荣升为“鄂尔多斯模式”,鄂尔多斯成为中国城市的亮点,煤炭工业的焦点。
即使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情况下,鄂尔多斯的经济依然逆势而上,2009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996.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1.9%,总量位居全区12个盟市之首。
“巨能”的拥有让鄂尔多斯市目前已成为我国正在开发的重要能源基地,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煤炭产量超亿吨的地级市。
但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资源优势并不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相反还存在着“资源诅咒”,即资源富裕程度与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
有些地区,虽然依托资源在一定阶段经济繁荣,但随后也马上经历资源枯竭或产业转型难的困境。
新时代鄂尔多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建议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基地,也是蒙西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紧跟新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探索创新,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但在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通过对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面临的机遇1.资源优势鄂尔多斯市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等资源,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煤炭和天然气生产基地,资源优势为其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区位优势鄂尔多斯市位于蒙中蒙西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地处京、津、晋、蒙、宁五省区交汇处,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3.政策支持新时代下,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为鄂尔多斯市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支持。
二、面临的挑战1.产业结构单一鄂尔多斯市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煤炭和化工产业,产业结构单一,容易受到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难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2.环境压力煤炭和化工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治理环境污染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挑战。
3.创新能力不足鄂尔多斯市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尚存在较大的欠缺,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制约了经济发展的潜力。
三、对策建议1.优化产业结构鄂尔多斯市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减少对传统资源型产业的依赖,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提高产业附加值,降低经济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
2.推进绿色发展鄂尔多斯市应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加强环境治理,减少污染排放,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加强科技创新鄂尔多斯市应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和引进优秀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在产业中的推广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4.深化改革开放鄂尔多斯市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经济建设,拓宽市场准入,推动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风从鄂尔多斯来--- 鄂尔多斯发展模式的报告文章来源:鄂尔多斯在线:/content/2008-06/11/content_89268.htm(2008年6月)鄂尔多斯,一座成长迅速得令人吃惊的城市。
在中国社科院《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发展力蓝皮书》中,增长竞争力名列第一;效益竞争力名列第三,超过香港。
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超过北京。
2007年胡润中国百富榜,内蒙古上榜11人,其中8人为鄂尔多斯人。
天然气储量占全国1/3,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1/6,"每走一步脚下踩的都是资源"。
蔚为壮观新城宽阔的街道上,悍马、奔驰、宝马随处可见,"站在大街上就像看车展"。
全市每百户拥有私家车17辆。
迅速发展的经济支撑着前卫消费观念---首都和沿海购置地产,打"飞的"去北京做头发,开私家车去呼和浩特购物,"到了节假日,呼、包两市大商场的停车场都被'蒙K'牌照的车占了一大半"。
绿色植被覆盖了全境的丘陵沙地,全年拥有325天的优良天气,"我们已经好久没看到沙尘暴了。
"15年前,财政收入只有1个亿,现在已达到200亿;全市8个旗县有3个进入全国百强县,5个进入西部百强县。
走进神奇而古老的高原,探索鄂尔多斯何以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先觉者?求证它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在?我们得到第一个清晰的答案---解放思想。
讲到思想解放,没有"高深"的阐述,有的只是具体人和生动的事。
尝试一切前人未有的举动,包容看似不可能的奇思妙想,让人讲话,宽容可能讲错的话,允许失手、失误甚至失败。
他们赞誉改革者,对致富者更多的是求教和谋求超越,绝少愤愤不平的指斥和贬损。
他们立足于正在做和将要做的事,很少向后看。
对和谐、民生为本、科学发展,他们有着朴实而又切合实际认知。
"敢""创""闯"是他们最集中的语汇。
发展改革创新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的哲学思考鄂尔多斯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一个丝路经济带重要的城市节点。
鄂尔多斯市地处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因此被誉为“中国煤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鄂尔多斯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环境保护、产业升级等问题的不断凸显,鄂尔多斯的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对于鄂尔多斯的经济社会发展,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发展、改革和创新的道路上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管理,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发展是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鄂尔多斯市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成为了中国的“煤都”,但长期以来过度依赖资源开发,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
鄂尔多斯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对煤炭等传统资源的依赖,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附加值,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改革是推动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改革的进程中,涉及到政府机构改革、市场机制改革、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的问题。
新时代的鄂尔多斯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建设更加公平公正、法治化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创新是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
创新不仅仅是科技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的问题。
鄂尔多斯需要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强创新政策的制定和落地,培育和壮大创新型企业,打造创新型经济发展环境。
鄂尔多斯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展、改革和创新的引领。
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希望鄂尔多斯市的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能共同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改革开放铸就鄂尔多斯转型崛起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鄂尔多斯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实现了转型崛起。
本文将简要介绍改革开放对鄂尔多斯的影响,以及鄂尔多斯在转型中所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积极响应中央政策,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通过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鄂尔多斯逐渐摆脱了封闭僵化的经济形势,开始向市场化发展模式转变。
随着各类企业的不断涌入,鄂尔多斯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铸就了鄂尔多斯的煤炭资源优势。
鄂尔多斯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通过引进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鄂尔多斯的煤炭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煤炭产业成为鄂尔多斯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当地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鄂尔多斯还加大了对煤炭产业的环保治理力度,提高了煤炭开采的技术水平和环保标准,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倡导了市场经济,也为鄂尔多斯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增长,鄂尔多斯的现代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鄂尔多斯的商贸、金融、旅游等行业纷纷涌现,成为了鄂尔多斯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
尤其是鄂尔多斯市的旅游业,通过发展鄂尔多斯的独特文化资源和旅游景点,为鄂尔多斯的城市形象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还激发了鄂尔多斯的创新创业精神。
通过改革开放,鄂尔多斯的企业和创业者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鄂尔多斯出现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成为了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这些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为鄂尔多斯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改革开放,鄂尔多斯实现了从封闭僵化到开放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也为鄂尔多斯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目前,鄂尔多斯已经成为了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不仅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鄂尔多斯的成功经验不仅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其他城市具有借鉴意义,也对全国其他地方的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鄂尔多斯发展模式反思2013-02-27 15:47 来源:人民论坛(总第394期)作者:王剑字号:核心提示:【摘要】鄂尔多斯模式是以煤炭业为主要推动力的发展模式。
初期,鄂尔多斯凭借资源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但随着房地产业畸形发展,其陷入了“资源诅咒”。
文章认为,其走出发展困境、打破“资源诅咒”的关键在于,立足资源禀赋优势,通过提高科技含量,改进机器设备,引进新工艺等方法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将资源密集型发展方式转变为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发展方式。
【关键词】鄂尔多斯模式主导产业资源开发与生【摘要】鄂尔多斯模式是以煤炭业为主要推动力的发展模式。
初期,鄂尔多斯凭借资源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但随着房地产业畸形发展,其陷入了“资源诅咒”。
文章认为,其走出发展困境、打破“资源诅咒”的关键在于,立足资源禀赋优势,通过提高科技含量,改进机器设备,引进新工艺等方法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将资源密集型发展方式转变为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发展方式。
【关键词】鄂尔多斯模式主导产业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集约化发展道路鄂尔多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北方小城,到众多城市竞相模仿的“优质偶像”,再到民间借贷危机的热议对象,它铸就了辉煌也遇到了挫折,是什么在冲击着众人推崇的鄂尔多斯模式,鄂尔多斯又该何去何从?文章通过回顾鄂尔多斯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对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做出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鄂尔多斯模式是如何“炼”成的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战略、发展任务和重点都各不相同。
对于鄂尔多斯模式发展阶段的划分,众多学者的观点各有不同,笔者根据不同时期鄂尔多斯主导产业的特征,将鄂尔多斯模式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生态修复与农牧业发展并重阶段(1949年~1989年)。
水草丰美的鄂尔多斯曾孕育了辉煌的草原文明,但却因晚清至民国时期无节制的开垦放牧导致草原荒漠化严重,原本和谐的生态平衡被打破。
为求得长远发展,建国后鄂尔多斯的历届党委政府均把修复、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农牧业作为首要任务,先后提出了多项方针政策。
发展改革创新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的哲学思考我们要明确发展、改革、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持续进步、不断壮大的过程,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改革则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体制变革才能真正推动发展。
而创新则是发展和改革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才能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发展、改革、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前行的关键。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
鄂尔多斯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减少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经济转型。
要加大改革力度,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减少行政干预。
还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提高技术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
还要加强城乡发展平衡,推动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发挥哲学思考的作用。
哲学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发展、改革、创新的本质和内涵,帮助我们认识到发展、改革、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前行的关键。
哲学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帮助我们认识到鄂尔多斯在发展、改革、创新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引导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哲学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帮助我们认识到发展、改革、创新需要与时俱进,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哲学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我们在发展、改革、创新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发展改革创新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的哲学思考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的城市。
鄂尔多斯是一个古老而又新兴的城市,它的发展历史悠久,同时也充满了活力和活力。
对于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的哲学思考,我们应该从改革、创新和发展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更好地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鄂尔多斯市的发展,改革是至关重要的。
改革意味着突破旧的体制和观念,不断地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进行了深刻的改革,这为鄂尔多斯市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改革永远不会停止,鄂尔多斯市需要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改革路径。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实践和探索,积极地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的经验,不断地完善和优化城市的发展模式和机制。
创新是推动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创新不仅仅是指科技创新,还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各个方面。
在新时代下,鄂尔多斯市应该更加重视创新,鼓励人们敢于尝试、敢于创新,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鄂尔多斯市也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投入和支持,推动城市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发展是鄂尔多斯市的根本任务。
在发展的过程中,鄂尔多斯市应该紧密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地域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也应该注重城市的人文环境和社会建设,努力打造一个宜业宜居的城市环境。
鄂尔多斯市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利用,力争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良好状态。
鄂尔多斯的发展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又要更加注重内源型发展,不断挖掘和发挥鄂尔多斯本地的潜力。
我们既要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又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实践,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路径。
我们既要关注城市的短期利益,又要注重长远的发展目标,努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鄂尔多斯的发展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更多的智慧和勇气,更需要我们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念。
新时代鄂尔多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新时代鄂尔多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意义新时代鄂尔多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意义在于,鄂尔多斯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辽阔的草原资源,具备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鄂尔多斯市面临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在新时代下,鄂尔多斯市将面临着国家政策扶持的机会。
国家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将为鄂尔多斯市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鄂尔多斯市也将面临着资源匮乏和环境保护的矛盾。
煤炭资源开采过度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如何有效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将是新时代鄂尔多斯面临的重要挑战。
新时代鄂尔多斯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对策建议来应对这些挑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只有不断创新、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鄂尔多斯才能在新时代脱颖而出,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引言】到此结束。
2. 正文2.1 机遇:国家政策扶持的机会在新时代,鄂尔多斯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国家政策扶持的机会是一项重要的机遇。
随着国家政府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合理资源配置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鄂尔多斯市有了更多的政策扶持和实施路径。
国家对于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等领域的政策支持为鄂尔多斯市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国家对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的政策鼓励也为鄂尔多斯市经济结构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金融支持等方面的政策也为鄂尔多斯市吸引更多投资和资源提供了有力保障。
鄂尔多斯市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通过国家政策扶持的机会,可以更好地把握住发展机遇,实现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的良性循环。
2.2 挑战:资源匮乏和环境保护的矛盾鄂尔多斯市地处沙漠草原交界区,地形起伏较大,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
改革开放铸就鄂尔多斯转型崛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更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崛起。
鄂尔多斯市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成功实现了从传统资源型城市向现代化、多元化经济发展的转型,成为内蒙古乃至整个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引擎。
本文将从鄂尔多斯市在改革开放中的角色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探究改革开放如何铸就了鄂尔多斯市的转型崛起。
一、鄂尔多斯市在改革开放中的角色转变改革开放以前,鄂尔多斯市主要以农牧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鄂尔多斯市经济迅速崛起。
煤炭资源的丰富使得鄂尔多斯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整个中国的重要能源基地,而这也标志着鄂尔多斯市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转变。
从传统的农牧业主导,到以煤炭为主导的资源型经济,鄂尔多斯市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了产业升级和角色转变。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鄂尔多斯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力度,吸引了大量资金和项目投资,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支持,为鄂尔多斯市经济的崛起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得鄂尔多斯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增长极点,也成为了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二、鄂尔多斯市经济结构调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鄂尔多斯市也在经济结构上进行了积极的调整。
从最初的以煤炭为主导的资源型经济,到逐步实现了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鄂尔多斯市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通过大力推动服务业、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的发展,鄂尔多斯市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特别是在“十三五”规划中,鄂尔多斯市明确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壮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思路。
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鄂尔多斯市积极推动了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大力发展了工业设计、文化创意、旅游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时代鄂尔多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建议【摘要】鄂尔多斯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面临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本文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深化改革开放、构建良好营商环境以及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通过政府及各方的共同努力,鄂尔多斯将能够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展现出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发展前景。
希望鄂尔多斯在未来能够抓住机遇,克服挑战,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全市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和幸福。
【关键词】鄂尔多斯、经济发展、高质量、机遇、挑战、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开放、外资内资、营商环境、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对策建议、未来方向、共同努力。
1. 引言1.1 了解鄂尔多斯的经济发展现状鄂尔多斯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基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鄂尔多斯已经建立起了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煤炭、石油等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成为鄂尔多斯经济的支柱产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不断提高,鄂尔多斯的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导致了鄂尔多斯经济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低效等问题日益突出。
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也给鄂尔多斯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
了解鄂尔多斯的经济发展现状,对于制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策略至关重要。
只有深入了解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分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鄂尔多斯发展的关键课题。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指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不断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这对于鄂尔多斯的发展意义重大。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提升当地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鄂尔多斯五句话的事实和道理鄂尔多斯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呼和浩特市北部。
下面是关于鄂尔多斯的五个事实和道理。
事实一:鄂尔多斯是中国最早的战国文化发源地之一。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鄂尔多斯地区的战国时期遗址数量位居全国之首。
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古代文物和文化遗迹,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历史。
这些古迹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也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资源。
道理一:历史的传承是一条不可逆转的道路。
鄂尔多斯的丰富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醒人们要尊重历史、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只有保护好这些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才能让后人了解和学习历史,从中得到启迪和教益。
事实二:鄂尔多斯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这个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和石油资源,并且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和建材等产业链。
鄂尔多斯是中国天然气产出第一大城市,也是一个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对满足国家燃料需求起着关键的作用。
道理二:能源是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石。
鄂尔多斯地区的能源资源是中国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保障人民生活所必需的。
在能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只有合理利用和保护好能源资源,才能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和永续利用。
事实三:鄂尔多斯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农牧业基地。
这个地区有广阔的草原和良好的自然环境,适宜农牧业的发展。
鄂尔多斯的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和蔬菜等作物,畜牧业以养殖羊和牛为主。
产品质量可靠,深受市场欢迎。
道理三:农牧业是人民生活的基础产业。
鄂尔多斯地区的农牧业发展既满足了人民对食物的需求,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农业基础。
要注重科学种植与养殖,提高农牧业的效益和质量。
同时,也要注重生态保护,保护好土地、水源和生物多样性。
事实四:鄂尔多斯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
这里有著名的响沙湾、漫湾风景区和伊金霍洛旗草原景区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鄂尔多斯市经济转型的SWOT分析SWOT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客体现实情况的方法。
SWOT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的简称,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值得发扬的地方,以与应该去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将SWOT分析法应用于经济发展研究,可以对经济体所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对其本身的优势、劣势有个清楚的了解,对其外部的机遇和威胁时刻提高警惕,有助于制定发展战略和计划,以与与之相应的发展计划或对策。
文章以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为例,进行SWOT分析。
在鄂尔多斯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到底存在着什么优势和劣势,面临什么机遇和挑战?怎样才能让鄂尔多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在这里我们对鄂尔多斯经济发展进行SWOT分析,对其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与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进行判断,并着重分析其所属的战略地位,使其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优势,较好克服劣势,与时抓住机会,有效回避威胁,使其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鄂尔多斯市经济转型的优势分析(一)丰富的自然资源1、水资源:黄河流经鄂尔多斯市边缘地带,是一条过境河流,在市长度为760公里,流域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
境具备水力发电条件的有两处,黄河万家寨水电站、无定河巴图湾水电站是鄂尔多斯市两座大型水力发电站。
全市境共有湖泊600多个,总面积540平方公里。
积水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68个。
2、化工资源:鄂尔多斯市的化工资源品种齐全、蕴藏丰富,主要有天然碱、芒硝、食盐、硫磺、泥炭以与伴生物钾盐、镁盐、磷矿等。
3、能源矿产资源:鄂尔多斯市境地下有着储量丰厚的能源矿产资源,目前,已经发现的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重要矿产资源有12类33种。
煤炭:全市已探明煤炭储量1600亿多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6,全市70%的地表下埋藏着煤。
远景储量超过1亿吨,且煤质好,品种多,具有"三低一高"(低灰、低磷、低硫、高发热量)的特点,属于特低硫环保煤,煤田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开采,开发成本低,具备建设大型煤矿的条件。
对鄂尔多斯市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分析过去的伊克昭盟给外界的印象是荒凉、贫穷、落后,8个旗县中有5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3个自治区重点扶持贫困县,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贫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很快,特别是2001年撤盟改市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抢抓机遇、超越自我、率先发展、实现跨越,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又好又快”的轨道,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鄂尔多斯速度”,被外界称为“鄂尔多斯发展模式”。
2009年,鄂尔多斯市综合增长竞争力位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一位,被评为中国最安全城市第七名,中国城市成长竞争力排行榜第七名,“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10个“最具和谐发展力城市”之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城市”等。
2009年,鄂尔多斯市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总收入均跃居全区首位,生产总值连续七年保持20%以上增长。
一、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各产业发展情况2002年来,鄂尔多斯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4.77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161亿元,由全区的第4位上升到第2位,年均增长25.9%。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9%、27.0%和28.2%。
三次产业呈现出一产稳定发展,二产高速发展,三产快速发展的态势。
三次产业结构从2002年的13.7∶53.9∶32.4调整为2009年的2.8:58.3:38.9。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6.5个百分点。
2009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6%,比2002年低1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1%,比2002年高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3%,比2002年低11.2个百分点。
全市实现了由传统农牧业为主导向现代工业为主导的成功转型。
(一)农牧业发展的特色之路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着力改变传统落后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靠天养畜”为禁牧舍饲养殖,变“广种薄收”为集中建设沿河现代农牧业经济带,变传统耕作为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现代农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