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新疆泽普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10.50 KB
- 文档页数:8
新疆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20高一下·西安月考) 在 25 mL 1.00 mol/L HCl 溶液中逐滴加入未知浓度 NaOH 溶液 V mL,将溶液搅拌均匀后,在保温隔热的条件下测量并记录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B . 加入 30 mLNaOH 溶液时,HCl 完全被中和C .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1.0 mol/LD . 该实验表明热能可能转化为化学能2. (2分) (2019高一下·北京期末) 下列有关原电池和金属腐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A . 铜、锌两电极插入稀H2SO4中组成原电池,铜是正极B . 原电池中e-从负极流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 . 钢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负极反应均为Fe-3e-=Fe3+D . 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快更普遍3. (2分) (2019高一下·天长期末) 某化学学习小组学习电化学后,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装置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合上电键后,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甲池移动B . 合上电键后,丙池为电镀银的电镀池C . 合上电键后一段时间,丙池中溶液的pH增大D . 合上电键后一段时间,当丙池中生成标准状况下560mL气体时,丁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2.9g固体4. (2分)在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别加入0.1mol CO2和0.2mol CO2 ,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C(s)⇌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化学平衡常数K:K(状态Ⅰ)<K(状态Ⅱ)<K(状态Ⅲ)B . CO2的平衡转化率α:α(状态Ⅰ)<α(状态Ⅱ)=α(状态Ⅲ)C . 体系中c(CO):c (CO,状态Ⅱ)<2c (CO,状态Ⅲ)D . 逆反应速率v逆:v逆(状态Ⅰ)>v逆(状态Ⅲ)5. (2分) (2016高二上·天津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B . 汽车尾气的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NO和CO等有害气体快速地转化为N2和CO2 ,其原因是催化剂可增大NO和CO反应的活化能C . 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D . 在“中和热的测量实验”中测定反应后温度的操作方法:将量筒中的NaOH溶液经玻璃棒引流缓缓倒入盛有盐酸的简易量热计中,立即盖上盖板,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不断搅拌,准确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6. (2分)已知溶液中的反应3KSCN+FeCl3═Fe(SCN)3(血红色)+3K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Cl固体或Fe(SCN)3固体,溶液红色都变浅B . 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FeCl3固体或KSCN固体,溶液红色加深C . 向平衡体系中加入水稀释,平衡不移动,但溶液红色变浅D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KSCN+Fe3+═Fe(SCN)3(血红色)+3K+7. (2分) (2018高二下·湖南期末) 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 . 新制氯水长时间放置颜色变浅B . 高压比常压更有利于H2转化为NH3C . 蒸干AlCl3溶液无法得到无水AlCl3D . 滴加少量CuSO4溶液可以加快Zn与稀H2S04反应的速率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35分)8. (10分)(2017·遂宁模拟) 近年来“雾霾”污染日益严重,原因之一是机动车尾气中含有NO、NO2、CO 等气体,火力发电厂释放出大量的NOx、SO2和CO2等气体也是其原因,现在对其中的一些气体进行了一定的研究:(1)用 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③H2O(g)=H2O(l)△H=﹣44.0kJ/mol写出 CH4(g)与 NO2(g)反应生成 N2(g)、CO2(g)和 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2)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2等有毒气体,对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4CO (g)+2NO2(g)⇌4CO2(g)+N2(g)△H=﹣1200kJ•mol﹣1对于该反应,温度不同(T2>T1)、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图象正确的是________(填代号).(3) 用活性炭还原法也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 ,发生反应C (s )+2NO (g )⇌N2(g )+CO2(g )△H=a kJ/mol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量浓度如表:①根据图表数据分析T1℃时,该反应在0﹣20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 (NO )=________;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②30min 后,只改变某一条件,根据表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通入一定量的CO2 B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C .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D .通入一定量的NO E .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③若30min 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 、N2、CO2的浓度之比为2:1:1,则达到新平衡时NO 的转化率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a________0(填“>”或“<”).(4) 温度T1和T2时,分别将0.50mol CH4和1.2mol NO2充入1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H4(g )+2NO2(g )⇌N2(g )+CO2(g )+2H2O (g )△H=bkJ/mol.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T1>T2 , 且b >0B . 当温度为T2、反应进行到40min时,x>0.15C . 温度为T2时,若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0.50mol CH4和1.2mol NO2 ,重新达到平衡时,n(N2)<0.70molD . 温度为T1时,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50mol CH4(g)、0.50molNO2(g)、1.0mol N2(g)、2.0molCO2(g)、0.50molH2O(g),反应开始时,ν(正)>ν(逆)9. (8分) (2019高二上·梅河口月考) 在1.0 L真空密闭容器中充入4.0 mol A(g)和4.0 mol B(g),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A(g)+B(g) C(g) ΔH ,测得不同时刻该容器内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时间/min010203040n(A)/mol 4.0 2.5 1.5n2n3n(C)/mol0 1.5n133回答下列问题:(1)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则ΔH________(填“>”“<”或“=”)0,反应从起始到20 min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
新疆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8高二下·南宁期末) 某烷烃相对分子质量为72,跟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该烷烃是()A . 丁烷B . 己烷C . 2—甲基丁烷D . 2,2—二甲基丙烷2. (2分) (2017高一上·台州期中) 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B . 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C . 电解质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D . 容量瓶、分液漏斗使用前需要检漏,量筒使用前需要洗涤、干燥3. (2分) (2019高二上·渭南月考) 常温下,在pH=5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述正确的是()A . 加入水时,平衡向右移动,CH3COOH电离常数增大B . 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右移动C . 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右移动,c(H+)减少D . 稍微升高溶液温度,溶液中的c(OH-)增大4. (2分) (2017高二上·普宁期末) 钢铁发生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反应是()A . 2Fe﹣4e﹣=2Fe2+B . 2Fe2++4e﹣=2FeC . 2H2O+O2+4e﹣=4OH﹣D . Fe3++e﹣=Fe2+5. (2分) (2019高二上·深圳期中) 下列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A .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DH=-57.3kJ×mol-1 ,若将含1molCH3COOH的醋酸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B . 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C . 由C(石墨)=C(金刚石)DH=+1.9kJ×mol-1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 . 已知2C(s) +2O2(g)=2CO2(g) DH=a kJ×mol-1 , 2C(s)+O2(g)=2CO(g) D H=bkJ×mol-1 ,则a>b6. (2分) (2019高一下·诸暨期中) 常温下,关于pH值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c(CH3COOH)>c(HCl)B . c(CH3COO-)= c(Cl-)=c(H+)C . 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 . 与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醋酸消耗的体积少7. (2分) (2018高三上·汪清月考) 可逆反应2X(g)+Y(s) 2Z(g)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
新疆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高二化学期中试题【新人教】命题范围:选修四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答第II卷时,须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填涂至答题卡上;第II卷的答案,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各题的相应位置上。
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第II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C.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D.2NO2==O2+2NO;△H=+116.2kJ/mol(反应热)2.纯水在80℃时的pH ()A.等于7 B.大于7 C.小于7 D.无法确定3.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
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
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
在这种电池中()①铝合金是阳极②铝合金是负极③海水是电解液④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④4.在相同温度时,100mL0.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H+的物质的量B.醋酸的电离常数C.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D.CH3COOH的物质的量5.反应2A(g)2B(g)+C(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压B.使用催化剂C.减小C的浓度D.降温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C-12 S-32 Na-23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1~9题每小题2分,10~18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获取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制取乙炔B、通过石油分馏得到甲烷、乙烯和苯C、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制氢氧化钠D、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漂白液2、2010年2月19日,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宣布,经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确认,由该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号化学元素从即日起获正式名称“Copern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为“Cn”,以纪念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
下列关于Cn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核外有七个电子层B、该元素既属于超铀元素,又属于主族元素C、若一个Cn原子的质量约为氕原子质量的277倍,则该原子可表示为277112CnD、277112Cn与285112Cn互为同位素,二者中子数之差为83、据报道,结构式为的O4是一种价格超过黄金的气体,下列有关O4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O4与O3、O2互为同素异形体B、O4与H2反应生成冰C、O4中各原子最外电子层均达到8电子结构D、O4的化学性质一定比O2稳定4、2009年11月26日,中国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有效防止酸雨的重要措施B、二氧化碳是一种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C、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为D、广泛使用高效节能的荧光电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其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消去反应④氧化反应⑤水解反应⑥与氢氧化钠的反应⑦与稀盐酸的反应A、②③④B、①④⑥C、③⑤⑦D、⑦6、有机物X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作为香料、麻醉剂、食品添加剂,曾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工业。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化学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刻度“0”在上方的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A.滴定管B.量筒C.移液管D.量杯2.金刚石的燃烧热是395.0k J·mol-1,石墨的燃烧热是393.5k J·mol-1,由此可知()A.C(金刚石,s)= C(石墨,s))H>0B.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石墨的总能量高;C.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D.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3. 下列热化学方程中的H能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A.2CO(g)+O2(g)=2CO2(g) H=-566 k J·mol-1B. CH4(g)+O2(g)=CO2(g)+2H2O(l) H=-890.31 k J·mol-1C.2H2(g)+O2(g)=2H2O(l) H=-571.6 k J·mol-1D. H2(g)+Cl2(g)=2HCl(g) H=-184.6 k J·mol-14.2010年11月1日我国采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了“北斗导航六号”卫星。
肼(N2H4)是火箭发动机的一种燃料,反应时N2O4为氧化剂,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已知:N2(g)+2O2(g)= N2O4(g)H=+8.7k J·mol-1①N2 H4(g)+O2(g)= N2(g)+2H2O(g ) H=-534k J·mol-1②下列表示N2 H4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N2 H4(g)+N2O4(g)= 3N2(g)+4H2O(g) H= -1076.7k J·mol-1B.N2 H4(g)+1∕2N2O4(g)= 3∕2N2(g)+2H2O(g) H= -542.7k J·mol-1 C.2N2 H4(g)+N2O4(g)= 3N2(g)+4H2O(g) H= -542.7k J·mol-1D.2N2 H4(g)+N2O4(g)= 3N2(g)+4H2O(l) H= -1059.3k J·mol-15.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V(H2O、) B.4∕5 V(NH3、)= V(H2O、)A.5 ∕6 V(O2、C.4∕5 V(O2、)= V(NO、) D.4∕5 V(NH3、)= V(O2、)6.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 l/(L·S) B.V(B、)=0.3 mo l/(L·S)C.V(C、)=0.8 mo l/(L·S) D.V(D、)=60 mo l/(L·Min)7.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能使反应速率减小的是()A.减小C的量B.升温C.压强不变,充入Ne D.容积不变,增加水蒸气的量8.用3克块状大理石与30ml 3 mo 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1)再加入30ml 3 mo l/L盐酸(2)改用30ml 6 mo l/L盐酸(3)改用3克粉末状大理石(4)适当升高温度A.(1)(3)(4)B.(1)(2)(4)C.(1)(2)(3)D.(2)(3)(4)9.如图是相同条件下做H2O2分解的对比实验时,放出O2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关系示意图,a为使用催化剂,b为不使用催化剂,其中正确的图像是()10.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3H22NH3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1)一个N三N键断裂的的同时,有3个H一H 键断裂(2)一个N三N键断裂的的同时,有6个N一H 键断裂(3)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4)保持温度和容器容积不变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5)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时,体系容积不再改变(6)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时,体系密度不再改变(7)保持温度和容器容积不变时,体系密度不再改变(8)达到平衡后等压充入He气(9)NH 3、N 2、H 2的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都不再改变(10)正反应速率V (H 2、)=0.6 mo l /(L ·Min),逆反应速率V (NH 3、)=0.4 mo l/(L ·Min)A. 全部B.(1)(3)(4)(5)(6)(7)(10)C .(2)(3)(4)(5)(7)(9)D .(2)(3)(4)(5)(6)(9)(10)11.某化学反应在任何条件下一定能自发进行的是 ( )A .H >0;S >0B .H >0;S <0C .H < 0 ; S > 0D .H < 0 ; S < 012.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 (g)+yB (g) zC (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 mo l /L ,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再达平衡时,测得A 的浓度增大为⒈05 mo l /L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x+y <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 B 的转化率升高 D.C 的休积分数升高13.将等浓度的NaOH 和氨水溶液各稀释一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者的浓度各减少一半B . NaOH 的浓度减少一半,氨水的浓度减少不到一半C .两者OH —浓度各减少一半D .NaOH 的浓度减少一半,氨水的浓度减少比一半多14.室温度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为1.0×10—2 mo l /L ,则该溶液的PH为 ( )A .8B .2C .6D .1215.MOH 强碱溶液和等体积、等浓度的HA 弱酸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 ( )A .C (M +)>C (A —)>C (H +)>C (OH —)B .C (M +)>C (OH —)>C (A —)>C (H +)C .C (M +)>C (H +)>C (A —)>C (OH —)D .C (M +)>C (A —)>C (OH —)>C (H +)第II 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5分)16.(5分)某温度下,在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 l SO 2和1 mo l O 2 ,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aKJ 热量,在相同条件下给另一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 l SO 3 气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吸收bKJ 热量,试写出该条件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7.(10分)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反应aA(g)+bB(g) cC(g)的影响,得到下图所示图像(图中p 示压强,T 表示温度,n 表示物质的量,a 表示平衡转化率,∮表示体积分数)末① 在图像I 中,若P 1>P 2 ,则此正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下同)反应,也是一个气体体积(填“增大”或“减小”)的反应,由此判断,此反应自发进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附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第I卷(选择题,共7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第9-16小题每小题4分,第17、18小题每小题5分,共42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9.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A.C5H10B.C7H8 C.CH4O D.C2H4Cl2 10.下面有机物的同系物中,完全燃烧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恒定的是①饱和一元醇②饱和一元醛③饱和一元羧酸④饱和一元醇和饱和一元羧酸生成的酯⑤乙炔的同系物⑥苯的同系物A.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②③④⑤⑥11.据调查,劣质的家庭装饰材料会释放出近百种能引发疾病的有害物质,其中一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右图,图中“棍”代表单键、双键或三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且三种元素位于不同的短周期。
下面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机物化学式为C2HCl3B.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C.该有机物难溶于水D.可由乙炔和氯化氢加成得到1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0 g甲烷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 AB.常温常压下,44 g乙醛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充分反应生成约2N A Ag C.标准状况下,2.24 L苯中约含有0.6 N A个碳原子D.标准状况下,2.24 L Cl2跟足量甲烷充分反应后生成HCl分子数约为0.1 N A13.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A.福尔马林(蚁酸):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蒸馏,收集馏出物B.乙醇(乙醛):加新制Cu(OH)2溶液,加热至沸腾,过滤取溶液即可C.苯(苯酚):加NaOH溶液,充分振荡,分液,留上层液体D.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留上层液体14.下列关于乙醛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醛是氧化剂B.乙醛发生氧化反应C.乙醛是还原剂D.乙醛发生还原反应15.可以把6种无色溶液:乙醇、苯酚、Na2CO3溶液、AgNO3溶液、KOH溶液、氢硫酸一一区分的试剂是A.新制Cu(OH)2悬浊液B.FeCl3溶液C.BaCl2溶液D.酸性KMnO4溶液16.将2mL某气态饱和烃与13mL氧气装入一密闭容器中点燃,测知重新得到的只是燃烧产物及过量的氧气,则该烃分子组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不可能是:A.3︰1 B.4︰1 C.9︰2 D.24︰5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19、(6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新疆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7题;共34分)1. (2分) (2018高二下·武冈模拟)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 木炭燃烧反应B . 稀硫酸与烧碱反应C . 生石灰与水反应D . Ba(OH)2·8H2O与NH4Cl晶体2. (2分) (2018高三上·武邑期中) 如图所示,ΔH1=-393.5kJ·mol-1 ,ΔH2=-395.4kJ·mol-1 ,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A .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B . C(s、石墨)=C(s、金刚石)ΔH =+1.9kJ·mol-1C . 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 . 断裂1mol石墨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mol金刚石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少3. (2分) (2016高二上·公安期中) 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198 P﹣O:360 O═O:498则反应P4(白磷)+3O2→P4O6的能量变化为()A . 释放1638kJ的能量B . 吸收1638kJ的能量C . 释放126kJ的能量D . 吸收126kJ的能量4. (2分) (2016高二上·青海期中)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 (g)+x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 . 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s)B . 30min时扩大容器的体积,40min时升高温度C . 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 . 30min和54min的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45. (2分)反应2SO2+O2⇌2SO3经amin后,SO3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在时间0﹣amin内用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L•min),则a等于()A . 0.1B . 2.5C . 5D . 106. (2分) (2016高二上·吉林期中) 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ω(C)是C的百分含量.下列各图正确的是()A .B .C .D .7. (2分)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 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B . 合成氨工业中使用催化剂,以提高NH3的产量C . 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D . CO2(g)⇌CO2(aq)△H<0,降温增压可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8. (2分)已知: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升高温度能使增大B .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75%C . 3 min时,用CO2的浓度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等于用CH3OH的浓度表示的逆反应速率D .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υ(H2)=0.075mol/(L.min)9. (2分) (2019高二上·临高期中) 可逆反应mA(g) nB(g)+pC(s) ΔH=Q,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分别符合下图中的两个图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 m>n,Q>0B . m>n+p,Q>0C . m>n,Q<0D . m<n+p,Q<010. (2分) (2018高二下·六安开学考) 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Y(g) 3Z(g) △H<0。
第I 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3×16=48)1.“绿色能源”目前是研究的新能源之一,高粱、玉米等绿色植物的种子经发酵、蒸馏就可以得到一种“绿色能源”。
这种物质是( ) A .氢气 B .甲烷 C .酒精 D .木炭 2.下列变化一定是吸热反应的是:( )A .凡需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B .所有的分解反应C .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的反应D .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吸热反应B .M 与N 是同素异形体,由M =N ;△H =+119KJ /mol 可知,M 比N 稳定C .l mol H 2SO 4与1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 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D .1 mol H 2与0.5 mol O 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 2的燃烧热 4.1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 的热量, 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 正确的是 ( )A .2 H 2(g) + O 2(g) = 2 H 2O(l);△H =-142.9kJ/molB .2 H 2(g) + O 2(g) = 2 H 2O(g);△H =-571.6kJ/molC .2 H 2 + O 2 = 2 H 2O ;△H =-571.6kJ/molD .H 2(g) +21O 2(g) = H 2O(l);△H =-285.8kJ/mol 5.在相同条件下,下列三个化学反应反应热分别以△H 1、△H 2、△H 3表示, (1)2H 2(g)+O 2(g)=2H 2O(g);△H 1 (2)2H 2(g)+O 2(g)=2H 2O(1);△H 2 (3)H 2(g)+ 21O 2(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H 2O(g);△H 3 ,则△H 1、△H 2和△H 3的关系是 ( ) A .△H 1= △H 2 = △H 3 B .△H 1 > △H 2 ,△H 1=2△H 3 C .△H 1 < △H 2 ,△H 2=2△H 3 D .无法比较6.在反应H 2 + Cl 2 = 2HCl 中,已知断开1 mol H -H 需要能量436 kJ ,断开1 mol Cl -Cl 需要能量243 kJ ,断开1 mol H -Cl 需要能量431 kJ ,判断该反应是( )。
A. 放出83 kJ 热量 B.吸收183 kJ 热量 C.反应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放出183 kJ 热量7.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l ) C(s)+1/2O 2(g)=CO(g) △H =△H 1 (2))g (O )g (H 222 =2H 2O (g ) △H =△H 2由此可知 C(s)+ H 2O(g) == CO(g) + H 2(g) ΔH 3 。
则 ΔH 3等于 ( ) A .△H 1 -△H 2 B .△H 1 -12△H 2 C .2△H 1 -△H 2 D .12△H 2 - △H 18.在N 2+3H 3反应中,自反应开始至2 s 末,氨的浓度由0变为0.4 mol·L -1,则以氢气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在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A.0.3 mol·L-1·s-1B. 0.4 mol·L-1·s-1C.0.6 mol·L-1·s-1D.0.8 mol·L-1·s-19.在的反应中,下列用不同物质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1·min-1B.v(B)=0.3mol·L-1·min-1C.v(C)=0.8mol·L-1·min-1D.v(D)=1mol·L-1·min-110.化学反应限度的调控在工业生产和环保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果设法提高化学反应的限度,下面哪项不是其主要目的()A.节约原料和能源B.提高产品的产量C.提高经济效益D.提高化学反应速率11.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2X(g) Y(g)+Z(s),以下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标志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B、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C、单位时间内生成lmolY的同时分解2mol XD、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相等1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物质A和B后发生反应,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时,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B. 增加少量的A物质,正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 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D. 达到平衡时消耗B的物质的量一定等于消耗C的物质的量13.已知某可逆反应aA(g) + bB(g) cC(g) + dD(g)。
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体积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C.a + b <c + d D.增大压强,B转化率增大14.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B.增大压强,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C.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转化率15.在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 + nB=pC。
t秒末,A减少了1 mol,B减少了1.25 mol,C增加了0.25 mol/L。
则m ∶ n ∶ p应为()A.4∶ 5∶ 2 B.2∶ 5∶ 4 C.1∶ 3∶ 2 D.3∶ 2∶ 116.下列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在高温下有可能自发进行B.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熵减少的反应常温下都不会自发进行C.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D.ΔH-TΔS作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在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第II卷(非选择题52分)二、填空题17.(8分)已知拆开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需要消耗436kJ能量,拆开1mol氧气中的化学键需要消耗498kJ能量,根据图中的能量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①②的数值:①;②。
(2)生成H2O(g)中的1mol H-O键放出kJ的能量。
(3)已知:H2O(l)= H2O(g) H= +44 kJ·mol-1,试写出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18.(14分)(1)在25℃、101kPa下,1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55 kJ 的热量,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2Zn(s)+O2(g)=2ZnO(s)ΔH1 = —702 kJ/mol2Hg(l)+O2(g)=2HgO(s)ΔH2 = —182 kJ/mol由此可知ZnO(s)+Hg(l)= Zn(s)+HgO(s)△H3= 。
(3)已知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Δ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A、C分别表示、,②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理由是③图中△H= kJ·mol-1。
19.(6分)某温度时,在5 L的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开始至2 min,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分析有关数据,写出X、Y、Z的反应方程式:;(3)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Y的转化率为。
三、实验题20.(7分)50mL 0.50mol/L盐酸跟50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右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反应热。
(1)烧杯间填满泡沫塑料的作用是;(2)大烧杯上若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3)如下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直接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则测得的△H -57.3KJ/mol(填“>”、“<”或“=”);(4)实验中改用80mL 0.50mol/L盐酸跟100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 。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6)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1.(6分)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4和5表明,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填实验序号);(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填实验序号);(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其实验序号是;22.(11分)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原理为:(g)+3H2(g) 2NH3(g) △H= -92.4 kJ/mol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N(1)合成氨工业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填序号)。
①反应压强为20Mpa~50Mpa ②500℃的高温③铁触媒作催化剂④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未反应的N2、H2循环到合成塔中。
(2)一定条件下NH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n(N2)变化如图所示(T-温度)。
则T2T1(填>、=、<),判断的依据是:(3)合成氨气所需的氢气可以由水煤气分离得到。
涉及反应信息如下:反应一:C(s)+HO(g) H2(g)+CO(g) 平衡常数K1O(g) H2(g)+CO2(g) 平衡常数K2反应二:CO(g)+H① K1的表达式:K1=②将一定量的H2O(g)和C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Ⅰ)实验1中,用CO2表示反应开始到平衡的平均反应速率为(Ⅱ)在实验3,当a=0.5、b=1时,要使c、d数据与实验2相同,且t<3,可以采取的措施为(填序号)A.其它条件不变温度T<900℃B.其它条件不变温度T>900℃C.充入一定量氖气D.使用高效催化剂(Ⅲ)对于反应二,当升高温度时K2(填“增大”、“减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