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条用量计算公式
- 格式:xls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电线电缆材料计算公式大全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电线电缆材料计算公式大全一、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km1、导体用量:(Kg/Km)=d^2 *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 G * C * K2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 G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5、缠绕用量:(Kg/Km)= d^2 * * G * N * Z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 ( D + d * 2 )) * 目数 / / T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比重:铜;银;铝;锌;镍;锡;钢;铅;铝箔麦拉;纸;麦拉;;;PEF(发泡);;Teflon(FEP);;;棉布带;PP绳;棉纱线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2×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 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铜芯电线电缆系列价格公式如下:铜的重量X铜价计算:丝经÷2=平方数X丝的根数当时铜价+10%的加工费。
幅宽(寸 实用)克重(gm/m2)单件码长(yds)单件净公斤(KG 净)0.0000净kg 幅宽(寸 实用)克重(gm/m2)得到码重( kg)
0.0000需切捆条宽度(寸)需切捆条长度(寸)得到用量 (长度 yds)
#DIV/0!
幅宽(寸 实用)克重(gm/m2)得到码重( kg)
0.0000需切捆条宽度(寸)需切捆条长度(寸)得到用量 (长度 yds)
#DIV/0!
幅宽(寸 实用)克重(gm/m2)得到码重( kg)
0.0000需切捆条宽度(寸)需切捆条长度(寸)得到用量 (长度 yds)
#DIV/0!
长 度 换 kg
说明:请在需要输入的区域中 ,输入面料幅宽及克重等资料!其余自动生成数值的区域已被锁
捆条直切捆条横切捆条斜切
得到用量(重量 公斤)
#DIV/0!
已被锁定!。
单件捆条长度620CM 单件捆条长度单件捆条宽度0.043CM 单件捆条宽度0.14140G/㎡1.110%单件捆条用量0.03696KG 单件捆条用量500件需切捆条布重量
18.48
KG
需切捆条布重量
1.84M 单件捆条长度单件捆条长度0.7260CM 单件捆条宽度单件捆条宽度0.0253CM 0.14140G/㎡1.110%单件捆条用量单件捆条用量0.002772KG 1300件需切捆条布重量
需切捆条布重量
3.6036
KG
用布损耗用布损耗订单数量订单数量捆条公式自动计算法针织切直纹捆条 (KG)
梭织织
布料克重布料宽度订单数量布料克重用布损耗用布损耗订单数量针织切横纹捆条 (KG)梭织织
布料宽度布料宽度
长度
0.26340CM 单件捆条宽度
0.036 3.5CM 1150CM 1.110%单件捆条用量
0.010296M 1200件切捆条布重量
12.3552
M
单件捆条长度
1.2340CM 单件捆条宽度
0.025 3.5CM 1.5150CM 1.110%单件捆条用量
0.022M 630件切捆条布重量
13.86
M
耗
量
梭织织切直纹捆条 (M)度耗
量
梭织织切横纹捆条 (M)
度。
缝线用料计算方法
计算规则:测量实际缝纫长度,加上起落针的余留长度(一般4cm), 乘以对应比率,就得出所用缝线数量。
平车—1:2.5
三线拷边—1:15
四线拷边—1:20
2.8mm针距双针绷缝—1:11
5.6mm针距双针绷缝—1:15
三针五线绷缝—1:27
四线绷缝—1:22
单针链条—1:6
四针六线绷缝—1:30
12mm锁眼—1:35
12mm套结—1:28
例如:
一条裤子的两个外侧缝长度四线拷边分别为1米,内侧缝长度四线拷边分别为0.65米,脚口5.6mm的双针卷边分别为0.24米,裤腰三针五线绷缝长度为1.2M,计算为:
总用线量=(1+0.04+0.65+0.04)×2×20+(0.45+0.04)×2×15+(1.2+0.04)×27=117.38米
每个线的长度为2700米/117.38米=23件,即每个缝线可缝制23条裤子。
(注:每个款式都需要给足一定量的机头线,根据实际的流水线排列和定额工人数量以及针车种类而定)。
个人收集整理-ZQ
电线电缆重计算:(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铜地重量习惯地不用换算地计算方法:截面积*
如平方毫米计算:*1066.8kg
.导体用量:()^ * * * * * *
铜线径铜比重条数铜线绞入率芯线绞入率绝缘芯线根数
.绝缘用量:()(^ ^)* * * *
绝缘外径导体外径绝缘比重芯线绞入率绝缘芯线根数
.外被用量:()( ^ ^ ) * *
完成外径上过程外径绝缘比重
.包带用量:()^ * * * *
上过程外径包带厚度包带比重重叠率( )
.缠绕用量:()^ * * * *
铜线径条数比重绞入率
.编织用量:()^ * * * * θ
θ ( * * ( * )) * 目数
编织铜线径锭数每锭条数铜比重
比重:铜;银;铝;锌;镍;锡;钢;铅;铝箔麦拉;纸;麦拉;;;(发泡);;();;;
棉布带;绳;棉纱线
1 / 1。
AD
ID
AS
一
款
KA
35
88
裤
子
订
单
量
为
48
32
件
,
裤
子
两
侧
车
3
贴
条
的
捆
条
,
原技
术
部
提
供
的
用
量
表
是
:
23
寸
X6
需
要
计
算
:
1a:如捆条是45°斜切1寸,合计需要用到多少码面料?
b:如给生产上的损耗为
2.5%,合计要用到几个头捆条?
i)捆条斜切后的幅宽长度(斜长)
ii )一个幅宽可以车几件衣服
ii i)一条宽条
造成实际弦边长度
iv )
总订单量需要几个幅宽接头
v)总面料长度vi )损耗2.5%, 几个头捆条2a:如捆条是横切1寸,合计需要用到多少码面料?
b:如给生产上的损耗为2%,合计要用到几个头捆条?i)一个幅宽可以车几件衣服ii )总订单量需要几个幅宽接头
ii i)总面料长度
iv )损耗2%,
几个头捆条
3a:如捆条
是直切1寸,合计需要用到多少码面料?
b:如给生产上的损
耗为
1.5%,切好的捆条合计用到几码?
i)一个幅宽可以车几条捆条ii )一个幅宽可以车几件衣服ii i)几个幅宽的布片iv )总面料长度v)损耗1.5%, 几码。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1。
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
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
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
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5。
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
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均为假比重〕有关电缆线径、截面积、重量估算公式一、估算铜、铁、铝线的重量〔kg/km〕重量=截面积×比重S=截面积〔mm2〕1. 铜线W=9S W=重量〔kg〕2. 铝线W=3S d=线径〔mm〕3. 铁丝W=8S实际铜的比重8.9g/cm3、铝的比重2.7g/cm3、铁的比重7.8g/cm3二、按线径估算重量〔kg/km〕1. 铜线W=6.98d2≈7d22. 铝线W=2.12d2≈2d23. 铁丝W=6.12d2≈6d2三、估算线径和截面积S=0.785d2怎样选取导体截面首先计算负荷距〔架空线〕负荷距=功率×长度=PL P=功率〔kw〕L=长度〔km〕例:xx车间与配电房变压器相距200m,动力负荷200kw,问需要铜芯线多大平方?如改成铝芯线,需要多大平方?先计算负荷距=200×0.2=40kw/km因为根据“铜线:每千瓦公里用2.5mm2,铝线:每千瓦公里用4mm2〞铜线40×2.5=100mm2 实际选用120mm2。
货车货物捆扎应力计算是为了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止由于捆扎不当造成的货物滑落、损坏或其他事故。
应力计算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货物重量和尺寸:首先需要知道货物的总重量以及其长、宽、高dimensions。
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所需的捆扎材料和捆扎点的位置。
2. 选择合适的捆扎材料:根据货物的重量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捆扎材料,如绳索、钢丝绳、绑带等。
3. 确定捆扎点:在货物上确定捆扎点,这些点应位于货物重心附近,以便均匀分布载荷。
4. 计算捆扎应力: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捆扎材料在货物上的应力:
σ = F / A
其中:
σ 是捆扎材料的应力(通常以帕斯卡(Pa)或牛顿每平方米(N/m²)为单位)。
F 是作用在捆扎材料上的力(以牛顿(N)为单位)。
A 是捆扎材料的横截面积(以平方米(m²)为单位)。
5. 确定安全系数:根据国际标准或行业规范,确定所需的安全系数,以确保捆扎材料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这个安全系数会考虑到材料的强度、货物的动态变化以及潜在的极端天气条件。
6. 检查捆扎状态:在货物装载后,检查捆扎是否牢固,确保没有过度紧绷或松动的情况。
7. 记录和监控:记录捆扎方法和应力计算结果,并在运输过程中监控货物的状态,以便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货物捆扎应力计算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考虑到货物的特殊形状、重量分布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输规定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计算和捆扎时应参考相应的法规和标准。
车捆条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整篇长文所要讨论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
在这篇长文中,我们将讨论车捆条方法。
车捆条方法是指在运输过程中,为了确保货物的安全和稳定,使用绳索或其他材料将货物捆绑在运输车辆上的技术。
随着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车捆条方法在货物运输中显得尤为重要。
这篇长文将主要介绍车捆条方法的要点以及对其展望。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车捆条方法的两个关键要点,并总结各种车捆条方法的优劣。
最后,我们将进行总结,并对未来车捆条方法的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了解到车捆条方法的重要性以及不同方法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要点。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2. 正文2.1 车捆条方法要点12.2 车捆条方法要点2文章的正文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介绍了车捆条的两个主要要点。
在这部分,我将详细阐述这两个要点,并提供相关的说明和实用建议。
2.1 车捆条方法要点1这部分将介绍车捆条的第一个关键要点。
我将解释什么是车捆条方法,以及它的作用和优势。
我还将列举一些常用的车捆条方法,并提供步骤和技巧,以便读者能够迅速掌握和应用这些方法。
2.2 车捆条方法要点2在本节中,我将介绍车捆条的第二个关键要点。
我将详细说明该要点在车捆条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例和案例研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要点。
此外,我也会探讨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通过详细介绍这两个要点,读者将能够了解车捆条方法并掌握其应用。
这些要点的实际操作和实用性将为使用车捆条方法的读者提供指导和帮助。
接下来的结论部分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对车捆条方法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目的部分的内容应该明确分析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下面是可能的内容: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车捆条方法,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和理解车辆捆绑技术的重要性及正确应用。
通过详细阐述车捆条的要点和方法,读者可以掌握正确、安全、高效的捆绑技巧,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