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中医体质量化辨识与调养指导方案》解读
- 格式:pptx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97
中医体质辨识及调养方法
中医体质辨识是指根据中医理论,通过综合面诊、问诊、望诊、切诊等方法,确定个体的体质类型。
中医将人体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类型。
每种体质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倾向性。
针对不同体质类型,中医提出了相应的调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调养:根据体质特点,合理搭配饮食,推荐一些食物和草药来调理体质。
如气虚质宜食用温补食物,阳虚质宜多吃温热食物等。
2. 草药调理:中草药具有调理体质的功效,可以根据体质类型选择适合的中药来调理。
比如补益气血的草药对于气虚质和血瘀质有效果。
3. 运动调养:不同的体质适合不同的运动方式。
如阳虚质宜选择一些温和的运动,如太极拳,以促进气血运行。
4. 心理调养:中医体质辨识也注重心理层面的调养。
不同体质类型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情绪倾向,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和调节情绪来改善体质。
5. 环境调养:饮食起居、身心环境等都会对体质产生影响。
中医提倡根据体质类型调整生活方式,创造适宜的环境来调养体质。
总之,中医体质辨识及调养方法是一种综合的个体化调理方式,通过调整饮食、运动、草药、心理和环境等多个方面,达到平衡体质、保健养生的目的。
中医体质辨识判定与调养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发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制定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将中医体质分为9种基本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每种体质有其独自的特征。
下面所解读的是9种单纯体质的辨识与调养指导,重点解读了调养指导方案,一、平和质㈠体质概要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㈡调养指导方案1.调摄原则:顺其自然,适当运动,营养丰富,处事中正。
2.环境起居:睡卧顺应四时:3.形体运动:4.精神调适:5.饮食调理:6.药物调养:不需药物调摄。
可坚持点按足三里、涌泉等保健穴位。
二、气虚质㈠体质概要1.定义由于元气不足,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㈡调养指导方案1.调摄原则:避免劳累,食宜甘温,药宜益气。
2.环境起居:春天早睡早起,夏天晚睡早起、适当午睡,秋天早睡早起,冬天早睡晚起。
夏季注意避暑,使用空调避免直吹、久吹。
秋冬注意保暖。
避免大汗、醉酒等,生活起居规律,切忌连续熬夜。
3.形体运动:根据个人体力选择太极拳(剑)、散步、慢跑或放风筝、打门球等偏于柔缓的运动。
不宜作剧烈运动,避免激烈的竞赛及冬泳等。
4.精神调适:适当多休息。
欣赏书法、绘画、戏曲或养喂花鸟鱼虫等。
多知足,少攀比,不可躁动,避免过度思虑。
5.饮食调理:常吃粳米、糯米、小米、山药、土豆、大枣、胡萝卜、香菇、鹅肉、鹌鹑、牛肉、兔肉、鲢鱼、鳝鱼等。
少吃青萝卜、槟榔等耗气食物。
饮茶宜选红茶,不宜多饮绿茶。
药膳可用茯苓粳米粥(茯苓12克,粳米100克)、山药桂圆粥(山药100克,桂圆15克)等。
少吃油、盐。
青萝卜、槟榔等食物具有耗气作用,多吃容易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所以气虚质者不宜多吃。
红茶偏温,绿茶偏寒,故气虚者宜选红茶,不宜多饮绿茶。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建设中医药强市若干措施的通知(2022)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11.10•【字号】青政字〔2022〕57号•【施行日期】2022.1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政医管综合规定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建设中医药强市若干措施的通知青政字〔2022〕57号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现将《青岛市建设中医药强市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市人民政府2022年11月10日青岛市建设中医药强市的若干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有关部署,大力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22〕67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措施。
一、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1.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
按照山东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要求,完成我市承担的相关工作任务,推出3—5项在全国领先的改革经验。
加大中医药政策供给,完善中医药事业财政投入保障政策,建立健全中医药领域可持续的投入保障机制。
完善差异性中医药医保支付政策,对住院中医优势病种实施按病种收付费管理,将门诊中医优势病种纳入“日间病房”管理提质扩面,探索对紧密型县域中医医共体实行总额付费。
试点开展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加大中医药惠民服务力度。
推动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开展“送汤药上门”服务,在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全面开展“五个全科化”,为中医医院中医药优势特色建设探寻路径。
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精准遴选推广工程,针对基层医疗机构、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普通人群分别筛选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建立市、区(市)两级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中心,为尚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培训1000名“能中会西”的中医药人才,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中医药服务全覆盖,提供人民满意的中医药服务。
中医体质辨识量表数字版
量表内容
中医体质辨识量表数字版包含一系列问题和指标,参与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或填写。
这些指标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体质特征:包括体型、面色、舌苔等。
2. 精神状态:包括情绪、睡眠质量等。
3. 食欲与消化:包括饮食喜好、胃肠功能等。
4. 额头皱纹和眼袋:反映肝脏和肾脏功能状况。
5. 出汗情况:反映体质热湿程度。
6. 疼痛状况:包括头痛、关节痛等。
7. 面色和眼睛:涉及肝脏和心脏功能。
应用与建议
根据量表结果,可以判断个体所属的中医体质类型,如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等。
不同的体质类型对应不同的体质保健和调理方法。
例如,对于气虚质的人,可以适当进行气血调理和运动锻炼,
以增强体质;对于阳虚质的人,则需要重视保暖和阳气调理;对于
阴虚质的人,则需要注意情绪调节和饮食调理。
因此,量表结果可
以为个体提供相应的保健建议和调理方案。
注意事项
中医体质辨识量表数字版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代替专业中医
师的诊断和治疗。
量表结果仅供参考,个体在采取相应调理措施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建议进行。
此外,为了保证量表结果的准确性,参与者应尽量按照指导要求进行填写,并避免主观臆断。
结论
中医体质辨识量表数字版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工具,可用于辨识个体的中医体质类型,并为其提供相应的保健和调理建议。
通过填写和分析量表,个体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体质特点,从而采取适合自己的健康管理方式。
然而,量表结果仅供参考,个体应在需要时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和指导。
天津中医药Tianjin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19年5月第36卷第5期May 2019熏Vol.36No.5DOI :10.11656/j.issn.1672-1519.2019.05.02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策略*倪诚,李玲孺,李英帅(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体质与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29)摘要:依据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按照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倡导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提出慢性病“3+4+3”防治路向:面向三类人群(一般、高危、患病人群),朝向四种状态(无病、病前、病中、病后状态),指向三辨模式(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
进而探讨其应用策略:对于一般人群无病状态———辨体养生,固本防病;对于高危人群病前状态———辨体干预,治本救萌;针对患病人群病中状态———“三辨”施治,标本兼顾;针对患病人群病后状态———辨体调理,固本防复。
文中结合案例加以佐证,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关键词:慢性病;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体病相关;体质可调;辨体养生;中医体质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1519(2019)05-0418-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7383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7212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琦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王琦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王琦名医传承工作站建设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名医工程王琦学术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倪诚(1963-),男,双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体质研究、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研究。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状况等对健康的影响逐步显现,慢性病的发病、患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严重威胁中国居民健康,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中医体质辨识实施方案中医体质辨识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根据中医理论,通过对个体的形态、生理、生态和心理等方面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个体的体质类型,为中医临床诊疗和预防保健提供依据。
中医体质辨识实施方案是指在中医体质辨识的过程中,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中医体质辨识的实施方案。
首先,中医体质辨识的实施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档案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个体的基本信息、体格检查结果、生活习惯、饮食情况、精神状态等内容。
档案系统的建立是中医体质辨识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完整的档案系统,才能够全面准确地进行体质辨识。
其次,中医体质辨识的实施需要进行详细的问诊。
问诊是中医体质辨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个体的生活习惯、饮食情况、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询问,可以了解个体的体质特点。
在问诊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倾听患者的描述,了解其主观感受,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观察和判断,进行客观的评估。
接着,中医体质辨识的实施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通过对个体的外貌、体态、面色、舌苔、脉象等进行观察和检查,以了解个体的体质特点。
在体格检查的过程中,需要细心观察,准确记录,确保对个体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全面的了解。
最后,中医体质辨识的实施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在收集了个体的基本信息、问诊结果和体格检查结果之后,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明确个体的体质类型。
在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中医医生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确保判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综上所述,中医体质辨识的实施方案包括建立完整的档案系统、详细的问诊、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综合分析和判断。
只有按照这个方案进行操作,才能够准确地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为中医临床诊疗和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
中医体质辨识与调养指导方案解一、中医体质辨识1.阴阳辨识:根据体质的阳盛与阴虚的表现来进行辨识。
阳盛的表现有易动怒、爱热饮食多、舌红、苔黄等;阴虚的表现有怕热、口干、多汗、舌红少苔等。
2.寒热辨识:根据体质对寒热的耐受能力不同来进行辨识。
寒体质的人耐受寒冷,体温低于正常;热体质的人则耐受炎热,体温高于正常。
3.虚实辨识:根据体质的虚实表现给予辨识。
虚体质的人面色萎黄,容易疲倦;实体质的人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二、中医调养指导方案1.阳盛体质的调养:应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多参与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2.阴虚体质的调养:应多吃滋阴潜阳的食物,如龟、糯米、鱼翅等,避免辛辣食物的摄入,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保持心情愉快。
3.寒体质的调养:应多食用温热性食物,如生姜、肉类等,避免食用寒凉刺激性食品,保持温暖,避免受寒受冻,加强锻炼,提高体温。
4.热体质的调养:应多食用清凉解暑食物,如黄瓜、西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暴晒,适度进行有氧运动。
5.虚体质的调养:应多食用养血益气的食物,如糯米、红枣等,适量进行适度的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均衡的饮食,保持心情愉快。
6.实体质的调养: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油腻、过度热量食品的摄入,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暴晒,适度进行有氧运动,保持心情平稳。
总结起来,中医体质辨识与调养是根据个人体质特点来进行调理的方法,能够指导人们合理饮食、良好作息、注重心情调节,以维持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医体质辨识与调养并非一劳永逸的方法,应结合个人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养,以达到最佳效果。
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导语: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是一项与我们的身体状况有着密切关联的中医理论和实践。
通过辨识自身的体质特点,人们可以了解自己体内的阴阳平衡状况和五行属性,从而采取相应的调理方法,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中医体质辨识的方法以及针对不同体质的调理建议。
一、中医体质辨识方法中医体质辨识是基于中医理论的辨识方法,通过观察自身的体征和体质表现,可以初步确定个体所属的体质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体质辨识方法:1. 望、闻、问、切中医师通常通过“望、闻、问、切”这四种方法,观察自身的面色、舌苔、气味、问诊和脉搏等方面的表现,来判断体质。
2. 体质调查问卷体质调查问卷是一种常用的体质辨识方式,通过回答一系列与体质相关的问题,得出体质类型。
该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大规模的体质调查。
3. 专家指导寻求中医专家的指导也是一种辨识中医体质的方法,专家通过观察及听诊等方法,综合判断出个体的体质类型和脉象。
二、中医体质分类及调理根据中医理论,人的体质分为九种,分别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
下面将对每种体质进行简要介绍,并提供相应的调理建议。
1. 平和质平和质是指人体阴阳平衡较为稳定,五脏功能处于相对正常状态的体质。
建议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2. 气虚质气虚质是指气血不足,抵抗力较弱的体质。
调理方法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摄入,适量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3. 阳虚质阳虚质是指阳气不足,体寒畏冷的体质。
调理方法包括加强锻炼,尤其是阳气调动的运动,注意保暖,合理饮食,补充阳气的食物等。
4. 阴虚质阴虚质是指阴液不足,阴火上升的体质。
调理方法包括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补充水分,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
5. 痰湿质痰湿质是指体内湿气过重,容易出现滞痰等问题的体质。
调理方法包括合理饮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的食物,适当进行排湿疗法等。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1.17•【字号】青政发[2011]4号•【施行日期】2011.01.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青政发[2011]4号)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和省政府《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09]89号)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全市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中西医并重,坚持政府主导和鼓励社会积极参与,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采取有力措施扶持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建成功能完善、特色突出、基本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城乡中医药(含中西医结合,下同)服务体系,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发展,确保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总体水平居全省前列,部分学科(专业)居国内领先水平。
二、加快建设,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一)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中医机构与科室建设。
合理整合卫生资源,加大政府投入,将更多资源增入中医机构,使中医药事业做大做强。
市级以市海慈医疗集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重点,做好全国重点中医医院和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项目,分别建成特色突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专科优势突出的国内知名中医医院和优秀中西医结合医院。
区市政府5年内要按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制定的《中医医院建设标准》的上限完成本区市中医医院的改扩建和设备配置,改善就医环境和设备条件,建成中医特色突出、综合服务功能较强的区市级中医医疗和技术指导中心。
中医体质辨识与调治方案中医体质辨识与调治方案中医体质辨识与调治方案是中医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通过对人体体质的辨别和调理,帮助个体实现身心健康的目标。
中医体质辨识与调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通过中医四诊合参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对个体的体质进行综合评估。
首先,中医体质辨识与调治方案中的“望”是指中医医生通过观察个体的外貌和表情等特征,来判断其体质特点。
例如,面色苍白可能代表气虚体质,面红舌绛可能代表阳虚体质。
而“闻”则是指通过倾听个体的声音和呼吸等来判断其体质特点。
例如,声音洪亮可能代表体质健壮,而喘息气促可能代表气虚体质。
此外,“问”是指中医医生通过询问个体的生活习惯、体质状况等来判断其体质特点。
例如,经常感到乏力可能代表气虚体质,易出汗可能代表阳虚体质。
最后,“切”是指中医医生通过对个体手脉的触诊来判断其体质特点。
例如,脉象细弱可能代表气虚体质,脉象滑数可能代表阴虚体质。
基于对个体体质的辨识,中医体质辨识与调治方案还提供了相应的调治方法。
根据个体的体质特点,中医医生可以采用不同的中药调理方案或针灸疗法等,来改善个体的体质状况。
例如,对于气虚体质的个体,中医医生可以选择益气补虚的中药方剂或针灸疗法,以增强其体质;对于阴虚体质的个体,中医医生可以选择滋阴润燥的中药方剂或针灸疗法,以改善其体质。
中医体质辨识与调治方案的实施需要中医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只有在准确辨别个体体质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调治方案,从而达到调理个体体质的目的。
总之,中医体质辨识与调治方案在中医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个体体质的辨别和调理,可以帮助个体实现身心健康的目标。
然而,该方案的实施需要中医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以确保调治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未来,我们期待该方案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多的选择与帮助。
中医体质辨认方案引言中医体质辨认是指根据中医理论和方法,通过综合分析个体体质特征、脏腑功能状态、症状表现等方面的信息,确立个体的中医体质类型。
中医体质辨认方案是为了实现个性化医疗服务,根据个体体质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而设计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中医体质辨认方案的基本框架。
体质类型及特征中医体质辨认方案通常将体质分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和特禀体质等九种类型。
以下是每种体质类型的特征描述:1. 平和体质:体态匀称、精力旺盛、行动灵活、不易生病。
2. 气虚体质:形体瘦弱、面色苍白、容易疲乏、声音低微。
3. 阳虚体质:体形肥胖、面色红润、多汗、怕热。
4. 阴虚体质:体形消瘦、面色潮红、手足心热、易失眠。
5. 痰湿体质:体重超标、体形肥胖、喜食油腻食物、易生痰饮。
6. 湿热体质:体形偏瘦、面色发黄、易口渴、容易烦躁。
7. 血瘀体质:面色暗黯、皮肤易生疮疡、经痛或月经不调。
8. 气郁体质:形体瘦长、面色晦暗、情绪低落、易悲伤。
9. 特禀体质:对某些物质过敏、容易引发过敏性疾病。
辨识方法为了辨认个体所属的中医体质类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问诊:通过详细询问个体的身体状况、饮食惯、精神情绪等方面的信息,获得相关的体质特征。
2. 望诊:通过观察个体的面色、舌苔、舌质、面色等外部表现,分析体质类型。
3. 闻诊:通过闻个体的口气、味道等,判断体质类型。
4. 切诊:通过触摸个体的脉搏,判断体质类型。
综合以上辨识方法,可以得到一个综合的中医体质辨识结论。
应用与建议中医体质辨认方案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个性化的中医保健、防治方案制定等方面。
通过了解个体体质特点,可以针对性地调整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的惯,改善体质状况,预防疾病的发生。
对于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结合中医体质辨认结果,可以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医体质辨认方案不应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而是作为辅助判断个体体质类型的工具。
青岛市卫生局关于印发《青岛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监测考评标准(修订)》的通知(2010)【法规类别】中医管理【发文字号】青卫中医字[2010]27号【发布部门】青岛市卫生局【发布日期】2010.06.28【实施日期】2010.06.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青岛市卫生局关于印发《青岛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监测考评标准(修订)》的通知(青卫中医字[2010]27号)各区、市卫生局,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加强对各级各类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的管理,贯彻落实国家、省中医医疗质量的新要求,结合近年来医疗质量监测考评的实际情况,市卫生局委托市中医药学会组织专家对原《青岛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监测考评标准》(青卫中医字〔2007〕22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标准印发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原标准同时废止。
二○一○年六月二十八日青岛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监测考评标准(修订)一、综合指标(40分)1.各类人员三基训练合格率达100%,得8分,1人不合格扣2分,3人(包括3人)以上不合格不得分,扣完为止。
2.卫生技术人员依法执业率达100%,得4分,否则不得分。
3.病床使用率达90%(重点专科95%),三级医院病床周转次数≥17次/年,出院者平均住院日≤21天;二级医院病床周转次数≥19次/年,出院者平均住院日≤19天;一级医院病床周转次数≥21次/年,出院者平均住院日≤17天,得6分,一项不达标扣2分,扣完为止。
4.医疗差错事故为0,得4分,否则不得分。
5.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得4分,否则不得分。
6.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100%,得4分,否则不得分。
7.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达到85%,得5分,每下降2%扣1分,扣完为止。
8.职工对医院管理组织机构和领导工作满意度≥80%,得5分;对中层以下职工30人进行满意度调查,每低1%扣0.1分,扣完为止。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9.18•【字号】•【施行日期】2021.09.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青岛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9月18日青岛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健康服务需求,全面推进健康青岛建设,有效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实现卫生健康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根据《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全市卫生健康事业稳步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51岁,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至1.67‰、4.26/10万,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球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各项改革发展任务基本完成。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改革联动,建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医疗费用增长联合调控、公立医院绩效综合考核等机制。
所有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公立医院医药费用增幅降至10%左右,药占比降至30%左右。
全市卫生总费用中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降至23.3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规划布局13个城市医联体网格,6个涉农区(市)全部纳入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
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全部公立医院、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青岛市中医体质量化辨识与调养指导方案(2012版)》解读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
中医体质量化辨识与调养指导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是“治未病”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有利于实施个体化诊疗,有利于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对于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现代医学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医体质量化辨识与调养指导具体是指通过对个体的“体质辨识”确定其体质属性,然后以“完全平和质”为目标,对其通过“辨体调理”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实现健康维护与促进。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发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制定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提供了中医体质量化辨识的方法、工具与评估体系。
将中医体质分为9种基本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每种体质有其独自的特征。
判定标准将平和体质确定为正常体质,将其它8种体质确定为偏颇体质,并对判定结果进行了量化分级,平和体质分为“是”、“基本是”、“否”三级,偏颇体质分为“是”、“倾向是”、“否”三级。
以此为依据,青岛市中医药学会受市卫生局委托组织专家研制了《青岛市中医体质量化辨识与调养指导计算机操作系统(2012版)》,又在去年试点使用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1年下发的《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试行)》,组织专家制定了《青岛市中医体质量化辨识与调养指导方案(2012版)》,新版方案完善、丰富了调养指导方案的内容。
通过准确回答问题,计算机将自动告知受检者体质类型和调养指导方案。
下面所解读的是9种单一体质的辨识与调养指导,需重点掌握不同体质的调养指导方案。
鉴于兼夹体质(多种体质并存)的辨识与调养指导较为复杂,市中医药学会研制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将自动生成针对多种体质的复合后的调养指导方案,解读者应参照单一体质调养指导方案的解读要点给予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