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情况
- 格式:doc
- 大小:143.00 KB
- 文档页数:4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汇报篇一:大塘镇20XX年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情况汇报大塘镇20XX年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情况汇报今年以来,我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托五象新区开发建设全面提速等重大发展机遇,以“科学发展赶超跨越落实年”活动为引领,抢抓机遇,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突出抓产业、抓项目,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全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得到改善,私人建房保持迅猛发展势头,全镇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20XX年1—8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全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7329万元,同比增长51.76%,完成全年任务的59.41%。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495万元,占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5%;私人建房完成4395万元,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8%。
1—8月,全镇开工建设项目67个,其中完成投资额较大的项目有:广西元昌科技有限公司(465万元)、北部湾加油站(460万元)、泰安砖厂(432万元)、广西航宁钢铁有限公司(455万元)、南宁兴塘石油液化气供应站(485万元)、乐定综合超市(450万)、良庆水利电业有限公司(2245万元)、高铁变电工程(3500万元)。
进入8月份,全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面提速,一些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企业更新改造项目也正在启动:桂海高速公路大塘段改扩建工程和新建大塘出入高速公路互通工程;高铁大塘火车站配套工程;凤亭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塘糖厂更新改造;南宁香树园湿地公园建设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前8个月全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但固定资产投资运行中还存在着项目储备不足,新开工项目少,更新改造项目推进较缓慢,资金来源不足,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发展,使投资增速难度日益加大,投资形势日益严峻。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做好前期工作,重点抓好重大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全力推进投资项目建设,加快和促进项目建设,为经济发展增强后劲。
2013年浙江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2013年,浙江省上下大力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各项政策,加大浙商回归引资和项目推进力度,落实房地产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取得明显成效。
一、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主要变化2013年,浙江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2万亿元,达到20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主要有五大变化:一是第三产业投资增长快于第二产业,投资结构调整优化。
从产业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201亿元,占全部投资的1%,比上年增长26.8%。
第二产业投资7064亿元,占比为35%,增长15.9%;其中,工业投资为7028亿元,增长15.9%。
第三产业投资12929亿元,占比为64%,增长19.2%。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的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9.5%,增幅分别高于第三产业投资、全部投资0.3和1.4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中,部分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增速分别为53.1%和47.2%。
二是制造业投资增速趋于平稳,部分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2013年,浙江省制造业投资6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回落6.6、2.4和0.1个百分点,但进入四季度投资增速略有回升,逐步趋于平稳。
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3005亿元,增长19.9%,高于整个制造业投资4.1个百分点。
部分装备制造业投资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如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分别增长44.1%和36.2%。
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1881亿元,增长13.8%。
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投资额最大的是节能环保产业,达588亿元;增长最快的是新能源汽车,增幅为29%;惟一下降的是新能源产业,下降2.1%。
三是民间投资与国有投资增幅差距逐步缩小。
2013年,浙江省民间投资12396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但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回落3.6和2.0个百分点;国有投资6360亿元,增长18.5%,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回落5.6、6.6、10.6个百分点。
2013年全国八大省份投资结构对比2013年,四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49.2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固定资产项目投资19754.4亿元,同比增长19.5%,总量位居全国第八位,全国项目投资总量前七位的大省分别是:江苏、山东、河南、辽宁、河北、广东、浙江。
总量与增速:江苏总量大河南增速高在全国投资总量前八位的省份中,江苏和山东以3.6万亿的投资总量大幅领先,其余六省投资总量均在2~2.6万亿区间,差距不大。
从增长速度上看,江苏和山东增速均为19.6%与全国速度保持一致,总量第三的河南同比增长2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其余五省投资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四川低于全国0.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22位(见表1)。
产业结构:四川应向工业强省跨越八个投资大省中,呈现“三二一”的产业投资结构的省份共有五个,江苏、河南和河北仍保持“二三一”的产业投资结构。
对比八省投资结构,四川在第一产业投资的比重居第三位,增速为八省中第一;在第二产业,四川的投资占比和增速都相对较低,均居第七位,其中工业投资占比仅高于广东,比最高的河南低17.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速在八省中居最后一位;四川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在八省中居第二位,增速居八省第三位,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和增速均在第五位(见表2)。
从产业结构上看,各省第一产业投资比重均较小,四川第三产业投资比重较大且增速较快,领先多数大省,与其余各省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增幅较低。
四川一、三产业投资发展优势明显,体现了四川在交通运输业投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中的后发优势和作为农业大省的省情特点。
从四川投资与全国投资大省比较看,除河南外,其余六个投资大省均是沿海经济大省,经济发展突出反映了工业发展的优势,这些投资大省工业投资持续高增长,不仅是区位优势的体现,也反映了经济大省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四川应立足西部,加大政策对工业投入的支持力度,扭转工业投资比重不断下滑的不利局面,努力实现由西部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跨越。
201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9.6%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4-01-20 10:00201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3652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9. 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2%),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比2012年回落1.1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41%。
(注:本图2012年1-12月增速为快报数,上文提及的2012年增速为年报数)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9241亿元,同比增长32.5%,增速比1-11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84804亿元,增长17.4%,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242482亿元,增长21%,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181864亿元,增长17.8%,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14750亿元,增长10.9%,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147 370亿元,增长18.5%,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9744亿元,增长18.4%,增速加快0.7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200480亿元,同比增长17.9%,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24310亿元,增长22.8%,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06245亿元,增长23%,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412612亿元,同比增长20.5%,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10998亿元,增长7%,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外商投资11019亿元,增长4.5%,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投资24785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1-11月份回落1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411742亿元,增长20.1%,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64646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速比1-11月份回落1.7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57815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产业月报摘要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0.4%,较7月份回升了0.7个百分点,从三驾马车的情况来看,带动工业回升的主要动力依然是出口和投资。
10个行业中有5个行业增速有所下降,较7月多3个行业,这表明,工业增速的回暖主要还是依赖部分行业的增速大幅上升,而整体情况依然不容乐观,而且,增速回升明显的这部分行业均以重工业为主,恐将加重国内产能过剩势态。
值得注意的是,前8个月,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的行业为电子行业、电力行业、石化行业、施工房地产行业等。
在成本下降、需求上升等因素作用下,电力企业和石化企业的日子明显比去年同期更好过,而房地产业在“地王”、市场刚需等共同因素作用下,企业的表现也好过低迷的2011年。
但与此同时,有色行业、化工行业、煤炭行业、机械行业等行业利润却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
而这与行业中的产能过剩等因素密不可分。
从投资的总体情况来看,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6257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3%,增速较1-7月份上升了0.2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 1.61%,环比增速继续加快。
当前,需要警惕的是地方政府为了拉动经济,极有可能不注意投资结构,盲目上马项目,以致落后产能死灰复燃以及加剧产能过剩。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政府换届之年投资增速往往较高。
今年正好是政府换届之年,投资持续的增长势头是稳定经济的关键因素。
但必须要地方政府加大投资所引发的更大风险。
制造业方面,8月份官方PMI为51.0%,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为去年4月份以来最高位。
PMI中的订单、生产、购进价格、采购量、库存、就业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回升,是今年以来首次出现。
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举措,包括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针对小微企业减税,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民资进入铁路,这些政策还需要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对中小企业真正起到作用。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和主营活动利润来源:国家统计局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86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8%,增速比1-7月份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主营活动利润1[1]3580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增速比1-7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83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2%,增速比7月份提高12.6个百分点,其中,主营活动利润445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增速比7月份提高2.2个百分点。
1-8月份,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62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其中,主营活动利润8407.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集体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88.7亿元,下降0.8%,其中,主营活动利润534.9亿元,下降8.4%;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255亿元,增长11.1%,其中,主营活动利润20972.3亿元,增长2.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166.3亿元,增长16.2%,其中,主营活动利润7846.4亿元,增长14.3%;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990.7亿元,增长16.2%,其中,主营活动利润12774.4亿元,增长3%。
1-8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5个行业主营活动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4个行业主营活动利润比去年同期减少,1个行业由去年同期主营活动亏损转为盈利,1个行业主营活动亏损比去年同期减少。
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505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9%。
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9元,以利润总额计算的利润率为5.4%,以主营活动利润计算的利润率为5.55%。
1-8月份,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518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8%,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2.87元,利润率(按主营活动利润计算,下同)为5.09%;集体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53.7亿元,增长5.1%,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05元,利润率为7.18%;股份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9198.3亿元,增长12.4%,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8元,利润率为5.5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3406.8亿元,增长8.2%,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39元,利润率为5.11%;私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3193.2亿元,增长15.4%,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7.36元,利润率为6.29%。
2013年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1%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4-01-20 10:002013年,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7479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2.7%),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比2012年回落1.3个百分点。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3%,比重比2012年上升1.8个百分点。
(注:本图2012年1-12月增速为快报数,上文提及的2012年增速和比重为年报数)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31864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87122亿元,增长25.4%,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55809亿元,增长26.1%,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7084亿元,同比增长32.9%,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139546亿元,增长20.7%,增速与1 -11月份持平;第三产业128164亿元,增长25.4%,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38486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7879亿元,增长11.3%,增速回落1.8个百分点;制造业124769亿元,增长21.4%,增速与1-11月份持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838亿元,增长26.7%,增速加快1.2个百分点。
2013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数据指标2013年绝对量同比增长(亿元)(%)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74794 23.1 分地区东部地区131864 20.4 中部地区87122 25.4 西部地区55809 26.1 分产业第一产业7084 32.9 第二产业139546 20.7 第三产业128164 25.4 分行业农林牧渔业8208 32.5 采矿业7879 11.3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964 1.6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49 70.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408 11.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213 16.6非金属矿采选业1738 15.2 制造业124769 21.4 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2945 15.7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875 1.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4388 26.8通用设备制造业9464 27.5专用设备制造业8818 20.5汽车制造业6685 19.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1927 22.2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8131 13.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455 26.8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838 26.7 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3954 22.5 建筑业1540 1.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096 36.9 其中:铁路运输业205 28.5 道路运输业2743 34.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8432 35.2 其中:水利管理业681 44.7 公共设施管理业7238 33.5 教育1415 28.7 卫生和社会工作901 33.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820 28.7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665 1.7 注: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公布日期】2014.02.24•【文号】•【施行日期】2014.02.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国家统计局2014年2月24日)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探索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31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比上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640万人,出生率为12.08‰;死亡人口972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4.92‰。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8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45亿人。
表1 2013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就业持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4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略低于上年末的4.09%。
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6894万人,比上年增长2.4%。
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长3.6%。
上半年GDP为24.8万亿元同比增长7.6%中新网7月15日电今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
上半年国内上产总值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
数据显示,其中,一季度GDP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62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17037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112350亿元,增长8.3%。
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2013年7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改革促调整,以调整促发展,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
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62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17037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112350亿元,增长8.3%。
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夏粮再获丰收全国夏粮总产量13189万吨,比上年增加196万吨,增长1.5%。
夏收油菜籽产量1348万吨,比上年增加45万吨,增长3.4%。
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916万吨,同比下降0.2%,其中猪肉产量2614万吨,增长1.0%。
生猪存栏45250万头,同比下降0.6%;生猪出栏34211万头,增长1.1%。
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利润继续增加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3%,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集体企业增长5.0%,股份制企业增长10.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4%。
固定资产投资基本情况和主要数据核查工作方案为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基本情况和主要数据核查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核查目的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基本情况和主要数据的核查,掌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际进展情况,了解影响建设领域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投资统计数据质量、完善统计数据控制体系提供依据。
二、核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家统计局成立由局长马建堂为组长,副局长许宪春任副组长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查工作领导小组。
核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投资司。
核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在项目库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库中抽取核查名单,统一组织实施核查工作。
三、核查范围及对象国家统计局对30个省(区、市)统计局进行核查(西藏自治区免查),抽取的核查对象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项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
每个省抽取2-3个县(区、市,下同),每个县抽取10-15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010年末施工项目个数在15000个以上的省共抽取40-60个项目,15000个以下的省共抽取20-40个项目),3-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
四、核查内容与方式(一)核查内容主要有以下三项1、核查项目单位或房地产企业基本情况是否属实。
核查抽中的项目或企业是否存在,基层表编码、企业(单位)名称和项目名称、法人单位码是否准确,项目(或企业)其他概况指标填写、开工时间是否正确,项目计划总投资是否私自调整,报表填报是否规范等。
2、核查抽中项目(或房地产企业)提供的上半年数据与项目(或房地产企业)相关材料,以及发票、收据等凭证是否相符(详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查技术方案),与施工现场进度是否相符,与历年上报数据是否衔接等。
3、核查抽中项目(或房地产企业)报出的上半年数据与国家统计局收到的数据是否一致(核查回来后将取得的底表数与投资司数据比对,详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查技术方案)。
(二)核查工作以上门实地核查为主。
对所抽中的项目单位(或房地产企业)均要上门实地核查,检查相关资料或察看施工现场。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和山东省推出的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全县经济运行实现了平稳开局,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投资区域结构和行业结构逐步改善。
一、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1、固定资产投资稳定较快增长。
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到204个,完成42.74亿元。
其中,城镇规模以上投资38.22亿元,增长12.23%;农村投资4.52亿元。
全县投资规模过5000万元项目56个。
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到169个,完成48.18亿元。
其中,城镇规模以上投资40.26亿元,增长5.3%;农村投资7.92亿元。
全县投资规模过5000万元项目33个。
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到204个,完成42.74亿元。
其中,城镇规模以上投资38.22亿元,增长12.23%;农村投资4.52亿元。
全县投资规模过5000万元项目56个。
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到161个,完成55.98亿元。
其中,城镇规模以上投资50.03亿元,增长25.6%;农村投资5.95亿元,增长20.7%。
全县投资规模过5000万元项目47个。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4.63亿元,其中:住宅3.99亿元。
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到214个,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64亿元,比上年增长22.5%。
其中,城镇投资67.45亿元,增长22.8%;农村投资7.19亿元,增长20.9%。
2、应当关注的几个具体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为全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但在固定资产投资运行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1)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的压力较大近年来我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在高位运行,投资率不断攀高,投资增速已经连续三年突破20%。
国家公务员资料分析习题精解(197)【例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2009年以来,山东省工业生产增速呈波动回升态势,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0%,比年初增速提高3.3个百分点。
1-8月,累计实现增加值12188.4亿元,增长12.6%,较上半年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快4.5个百分点。
工业品产量回升面继续扩大,增势稳步升高。
8月份,在国家重点调度的120种工业产品中,有95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占重点调度产品的79.0%,占比较7月份提高14.O个百分点;增速较7月份提高的有77种,占重点调度产品的64.2%。
1-8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72.1亿元,增长23.0%,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其中,城镇投资10557.4亿元,增长22.7%,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第一、二产业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依次增长19.2%和16.2%;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加快,增长33.0%,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上年同期的三次产业投资构成之比为3.9:56.3:39.8。
1-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1507.0亿元,增长22.5%,比全国平均增速高7.8个百分点。
房屋销售面积3424.1万平方米,增幅由上半年1-7月的11.0%、19.5%提升至24.9%。
今年以来,全省消费市场逐步走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由2月份的14.4%增至8月份的18.8%,提高4.4个百分点。
1-8月累计实现零售额7808.4亿元,增长18.1%,增速同比回落5.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高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2%,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
其中,县以上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5075.0亿元,增长18.5%;县及县以下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733.4亿元,增长17.4%。
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月上涨0.3%,为自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出现月环比上涨。
2013年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情况
2013年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6257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3%,增速比1-7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61%。
分产业看,1-8月份,第一产业投资5787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比1-7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13237亿元,增长16.6%,增速加快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43554亿元,增长23%,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111142亿元,增长17.2%,增速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8336亿元,增长10%,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91172亿元,增长17.9%,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1633亿元,增长17.1%,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1-8月份,东部地区投资123485亿元,同比增长18.9%,增速比1-7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73287亿元,增长23.6%,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64313亿元,增长22.9%,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1-8月份,内资企业投资247466亿元,同比增长21.4%,增速比1-7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6886亿元,增长9%,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外商投资6994亿元,增长5.3%,增速加快1.2个百分点。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1-8月份,中央项目投资12628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1-7月份回落1.6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249950亿元,增长20.8%,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1-8月份,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719837亿元,同比增长18.9%,增速比1-7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30831亿元,同比增长14.4%,增速加快1.2个百分点。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1-8月份,到位资金301364亿元,同比增长20.5%,增速与1-7月份持平。
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9.6%,增速比1-7月份回落1.6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增长16.2%,增速加快1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长19.6%,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下降4.4%,降幅缩小1.9个百分点;其他资金增长32%,增速回落3.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