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基础地层
- 格式:pdf
- 大小:6.63 MB
- 文档页数:95
第⼀部分采油地质基础第⼀部分采油地质基础采油地质基础知识是采油⼯进⾏油⽔井管理和动态分析需要掌握的基本地质知识。
本部分包括地层、地质构造、油⽓藏和储量等⽅⾯的基础知识,并配有必要的插图、公式和说明。
岩⽯、地层、沉积相1.岩⽯的定义是什么?地层的定义是什么?答:岩⽯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由⼀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成的复杂的集合体。
地下成层的沉积物和其中共⽣的岩体总称为地层。
2.组成地壳的岩⽯分为哪⼏类?其中储油条件最好的是哪⼀类?答:组成地壳的岩⽯,根据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储油条件最好的是沉积岩。
3.沉积岩是怎样形成的?答:沉积岩是古⽼的岩⽯风化剥蚀后,其风化产物再经过搬运、沉积及成岩作⽤⽽形成的。
4.什么是风化作⽤?答: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在⼤⽓、⽔、温度和⽣物作⽤的影响下,发⽣的被破坏的地质作⽤。
5.风化作⽤可分为哪三种类型?答:风化作⽤可分为物理风化作⽤、化学风化作⽤和⽣物风化作⽤。
6.引起物理风化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引起物理风化作⽤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风。
7.风化作⽤有哪些产物?答:风化作⽤有三种产物,即碎屑物质、溶解物质和残余物质。
8.碎屑物质的搬运可分为哪三种状态?答:碎屑物质的搬运可分为悬浮搬运、跳跃搬运和拖运三种。
9.什么是沉积作⽤?答:风化剥蚀的产物,经过⼀定时间和⼀定距离的搬运之后,由于搬运⼒量减⼩或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被搬运的物质从搬运的介质中分离⽽沉积下来,这种过程称为沉积作⽤。
10.成岩作⽤主要包括哪三个⽅⾯的内容?答,成岩作⽤主要包括压固脱⽔作⽤、胶结作⽤和重结晶。
11.泥质胶结的特点是什么?答:⽐较疏松12.钙质胶结的转点是什么?·答:致密、坚硬,滴盐酸反应起泡。
13.碎屑岩的胶结⽅式常见的有哪三种?答:有接触胶结、孔隙胶结和基底胶结三种胶结⽅式。
14.从岩⽯胶结的⽅式来说,其孔隙度⼤⼩如何?答:接触胶结孔隙度最⼤,孔隙胶结次之,基底胶结孔隙度最⼩。
石油地质基础石油地质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和地下的油气资源及其形成、分布、运移和储藏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它是一个基础性、应用性和前沿性学科,涉及化学、物理、数学、地球物理学等多个学科。
石油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鉴定勘探对象的有利地形构造,建立一定的地质模型,进而进行油气勘探预测和储量评估。
首先需要进行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和沉积学等多方面分析,通过对现代和古代地质过程的综合研究,进而探查出地下沙岩、砂质泥岩、古槽填积、盆地砂体和缝隙储层等油气藏类型,然后可以通过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钻探技术等方法进行勘探找矿。
石油地质学对勘探找矿至关重要。
油气藏的形成和储存需要满足一定的地质条件,如沉积盆地有足够的沉积物供给和适宜的古气候环境,地层构造稳定性好,地下有足够的绝对深度和足够的渗透性储集岩。
此外,沉积岩石和油气生成和分布的规律也是石油地质学的研究重点。
石油地质学还涉及到石油开采,包括地下开采和地面开采等。
地下开采又可分为自然流动采油和人工辅助采油两种方式。
人工辅助采油包括注水、注气、泡沫驱等。
在地面采油中,主要采用油气污口或油气集输系统等工程措施以提高采出率和利用率。
石油地质学还研究了石油的成分和性质、石油化工等领域。
石油地质学在我国发展得比较快。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石油勘探和生产工作迅速发展。
特别是在大西南区域的勘探活动中,丰富的油气资源被不断发现和开采出来。
从1950年至今,中国石油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成为当今世界石油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总的来说,石油地质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广泛而重要。
石油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石油地质学则为油气资源的开发、生产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地质学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石油地质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石油地质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非常广泛,因为石油资源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而石油开采是获取这种能源的最主要手段。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一、石油地质基础知识1、地球的内部结构:⑴地壳:平均厚度为35Km,在全球各处的厚度不均匀。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所以又叫岩石圈。
⑵地幔:地壳与地幔之间有一个显著的不连续面称M界面,从M界面到2900Km 的深处为地幔。
地幔一般分为两层,从M界面到1000Km处叫上地幔,从1000Km 处到2900Km处称下地幔。
⑶地核:从2900Km处到地心成为地核,从5154Km处以下称为内核,地核内分布着3000℃以上的复杂的液体。
2、岩石:也称为石头,是在特定条件下由一种或多种矿物质规律组成的复杂集合体。
⑴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⑵变质岩:是地壳早期形成的岩石。
⑶沉积岩:古老的岩石在地壳表面环境下遭受风化而破坏,其风化物再经过搬运、沉积及成岩作用便形成了沉积岩。
3、地层:地下成层的沉积物和其中共生的岩体总称为地层。
⑴油源层:具备生油条件、且能生成一定数量石油的地层称为油源层。
⑵油源层系:在一定地段时期、一定地质构造及古地理条件下,由一系列油源层和非油源层有规律地组合为油源层系。
⑶隔层:夹在两个相邻储油层之间,阻隔储油层相互串通的不渗透致密层称为隔层。
⑷储油层:能储集大量油气,渗透性较好,并有较好圈闭的岩层称为储油层。
⑸划分地层的方法:①根据岩性和沉积条件划分;②根据地壳运动划分;③根据古生物化石划分;④根据沉积旋回划分。
4、地质构造⑴褶皱构造:成层岩石在地壳运动所产生的构造力作用下,形成的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完整性的构造叫做褶皱构造。
①背斜:是指岩层向上弯曲的皱曲,两翼岩层倾向相背,弯曲中间部分的岩层比两翼岩层时代相对较老。
②向斜:是指岩层向下弯曲,相翼岩层倾斜相向,弯曲中间部分的岩层比两翼岩层时代相对较新。
⑵断裂构造:岩层发生断裂所形成的地质构造叫做断裂构造。
①节理:是岩石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构造,在采油现场通常称为裂缝,节理可以是平直或弯曲的。
②断层:岩层破裂后,破裂面两侧岩块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这种构造叫做断层。
一、填空1、地壳可以分为陆壳与洋壳两种基本类型。
前者由沉积岩层、硅铝层与硅镁层组成,后者由沉积层与硅镁层组成。
2、地幔就是指地壳与地核之间的中间层。
平均厚度为2800余千米。
3、内动力地质作用常见的有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四种类型。
4、外动力地质作用主要在地球表面进行,包括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作用。
5、根据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两个界面,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6、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组成。
7、根据岩石的成因可将其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型。
的含量不同可将岩浆岩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四大类8、根据岩浆岩中 SiO29、碎屑岩的四种基本胶结类型就是基底式、接触式、孔隙式与镶嵌式。
10.矿物的力学性质包括解理、断口、硬度等。
11.作为标准化石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就是演化快、分布广、数量多。
12.根据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产状及其反映的地壳运动特征,不整合可分为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两种主要类型。
13.与年代地层单位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就是:宙、代、纪、世、期、时。
14常见的地层划分方法有年代地层学方法、构造地层学方法、岩石地层学方法、生物地层学方法四种15.沉积相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情况分为海相、陆相、海陆过渡相。
16、油气勘探开发中重点研究的相类型有陆相中的河流相、湖泊相;海陆过渡相中的三角洲相等。
17.岩层的产状要素包括走向、倾向、倾角。
18.根据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断层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三种类型。
19.褶曲的基本形式可分为背斜、向斜两种。
20、断裂构造可分为节理与断层两类22.石油的组分组成一般有油质、胶质、沥青质三种。
23、石油的主要元素就是碳、氢,其次就是含量很少的硫、氮、氧。
24、石油的相对密度一般介于0、75-1、0之间。
通常相对密度大于0、90的石油称为重质油,小于0、90的石油称为轻质油。
25、石油主要就是由三种烃类组成,即烷烃、环烷烃、芳香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