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19.89 KB
- 文档页数:23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旨;
2.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能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初步掌握语文知识;
4.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意;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
《小熊宝宝》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1.师生互动,引入话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内容,承上启下。
2. 学习主体
1.听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并师生一起分析课文内容。
2.分组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总结。
3. 拓展延伸
1.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与探讨。
2.师生互动,指导学生进行书面表达。
4. 练习巩固
1.课文笔记,让学生主动总结课文知识点。
2.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
1.整理课堂内容,梳理知识点。
2.师生互动,澄清问题,强化学习效果。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朗读并复述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写下自己的感想。
六、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学生学习效果如何?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程匹配程度如何?
3.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本次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及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0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教学目标]1.能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2.学会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引出课题1.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习作指导课,这节课我们来学写什么呢?请大家猜一则谜语,猜中了就知道了。
请听好!2.(课件出示)有一种动物,早上用4条腿走了,中午用2条腿走路,黄昏用3条腿走路。
这种动物是什么?(人)为什么一下就猜中了呢?(生说理由)3.师述:是啊,它抓住了人一生行走的特点,让我们一猜就猜中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板书课题: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二、学习例文,指导写作1.请同学们自读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和《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看看作者是怎样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的。
在阅读之前,大家注意阅读思考的问题(课件出示:阅读思考),请一个同学读题。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带着问题一边读,一边想,然后再一起来讨论。
(2)学生阅读,教师巡视提醒。
2.相互交流。
(1)谁来说说这两篇文章的主人公分别是谁?有什么特点?(助人为乐)(2)文章是通过写她的哪两件事来表现容容“助人为乐”这个特点的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说说《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一文中,文章是怎样通过小守门员和观众们的外貌、神态和动作,写出人物的不同特点的。
和同学交流,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
3.分组讨论: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你们觉得写人物特点的文章要注意什么问题?分成4人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点)4.相互交流(1)写好写人的文章,首先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2)要选取最典型的事例,不说空话,不说套话。
(3)特别注意要详略得当,这件事中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地方要详写。
(4)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如,描写人物的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等方法。
第五单元“思维的火花”整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主题、编排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篇课文,展现了思辨与智慧。
编排本单元,意在引导学生树立结合实际思考问题的意识,知道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文中人物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根据具体情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比如,《自相矛盾》中的围观者听了卖者的话、发现其前后说法的抵牾之处,从而提出了“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假设,使卖者无言以对:《田忌赛马》中的孙膑通过观察,发现众人的马脚力相当,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从而推演出获胜把握较高的布阵方式,并向田忌献策;《跳水》中的船长看到孩子身在高高的横木上、随时可能摔到甲板上,迅速通过海面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等有利条件,判断出孩子只有跳到海里才有机会获救,于是果断举枪逼孩子跳水三课文都编排了有关了解人物思维过程的课后题。
“交流平台”进一步强调了解人物思维过程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性,梳理了课文中的人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螢得:遇到问题时,要先分析具体情况,再选择适合的办法解决问题。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习作话题是“神奇的探险之旅”。
在此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发挥想象写故事”“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等经验,知道要根据所给的情境合理想象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本次习作进一步要求学生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引导学生根据探险的情境,围绕探险的目的,把遇到的困境和求生的方法写具体,丰富想象的内容,体会想象的乐趣。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要重视指导学生借助课文内容具体把握人物的思维过程,初步感受人物思维逻辑的缜密。
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时,教师要让学生将课文中的相关语句作为推想人物思维过程的依据,并引导学生将思考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与目标1. 教学背景五年级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提高写作能力,因此《习作例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 教学目标•理解习作例文的目的与要求•能够写出具有一定独立性和创意的习作•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掌握习作例文的要求和特点2.多练习范文,让学生熟悉不同类型的习作3.引导学生思考素材来源和写作技巧2.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写作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如何写作。
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合作,讨论、修改互相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3.个别指导: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的困难和挑战。
三、教学流程安排1. 第一堂课1.引入:通过讲述习作例文的重要性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
2.介绍要求:说明习作例文的要求和标准。
3.分析范文:分析范文,让学生理解好的习作应该具备的特点。
2. 第二堂课1.练习写作:给学生准备一些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互相修改:让学生互相修改作文,提出改进建议。
3.讲解技巧:老师讲解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更好地写作。
3. 第三堂课1.学生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互相学习。
2.优秀作文分析:分析一些优秀的作文,让学生学习其中的优点。
3.个别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文,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理解能力,评价学生的习作例文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2. 教学反思老师应当反思本次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以上就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教学设计的内容,通过此教学,希朿学生能够在写作技巧和能力上得到提高。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目标导航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注意特点鲜明的人,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人物典型的事例和相关材料,了解人物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学习课文中运用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突出人物鲜明特点的方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3.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表真情的习惯。
4.鼓励学生独立构思并完成自作,培养学生相互评改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5.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使语言通顺、意思清楚。
审题指导题目:形形色色的人1.审清题材:本次习作的主题是“形形色色的人”,要求运用本单元学过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并选用典型的实例,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人物特点鲜明,体现于音容笑貌举手投足(行为举止)之间。
选人的范围:这个人可以是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然见到过的陌生人。
(写人的记叙文)2.审清内容: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小区里锻炼身体的爷爷奶奶,学校里的老师、同学,还有上学时遇到的公交车司机,维持秩序的交通警察……选择一个人,写下来,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
选择一个人,把他的特点写具体。
写的时候,要选取最典型的事例,如:事例1和4最能体现叔叔记忆力入超群的特点。
写的时候,和同学交流,看看有没有具体地写出人物的特点,再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
3.审清重点:在习作中引导学生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学习课文中运用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突出人物鲜明特点的方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思路指引写作误区①不能写通过电视、网络等认识的而没有实际接触过的人,也不能写影视作品、文学作品里的虚构人物。
②选择的特点不宜过多,比如写一个手艺人,只写他技艺精湛的特点,会更容易写出彩。
思维导图小提示:同一个人,他的外在表现是乐于助人,内在特点则可能是善良。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交流平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能够初步运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片在交流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能够与同学共同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平台的交流活动。
二、教学重点1.理解交流平台的概念及其特点。
2.掌握简单的交流平台上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初步进行文本及多媒体素材的上传和编辑。
2.根据实际情景展开想法交流和互动。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交流平台的概念、案例分析等内容。
2.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工具。
3.手工制作的教具。
4.图书、图片等信息源。
5.课程设计纲要及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概念引入1.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不同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提出交流平台的功能和作用。
2.通过学生的自由讨论,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交流平台的概念。
第二节关键点拆解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交流平台的特点和优势,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观点。
2.案例分析:以真实案例为例,让学生分析交流平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节实践操作1.设计任务:要求学生使用学习过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小型交流平台的内容。
2.展示分享:学生将自己设计的交流平台内容进行展示和分享,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互动。
第四节总结回顾1.整理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交流平台的认识。
2.展望未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更多的交流平台活动,提升交流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掌握了交流平台的概念和应用,增强了他们的实际交流能力。
但在任务设计和互动环节上,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更好地发挥交流平台的作用。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交流平台。
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通过“取报纸”和“寄信”两个典型事例,表现了容容的天真可爱;《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通过细致的观察,将小守门员和观众们的外貌、动作、神态写得十分具体、形象,表现了人物的不同特点。
这两篇短文意在让学生进一步体现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生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已经能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等方面来刻画人物的特点,如能将这些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效果会更好。
1.教学第一篇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时,引导学生将其与《两茎灯草》进行对比,明确其选取了“取报纸”和“寄信”两个典型事例来表现容容的可爱、好奇和忠于职守。
2.教学第二篇习作例文《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时,引导学生将其与《摔跤》进行对比,明确其抓住了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表现了人物的不同特点。
3.引导学生从外貌、动作、典型事例等方面分析人物的特点,学习作者是如何将人物刻画得生动详细的。
【知识与技能】1.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写人的。
2.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表现出人物的不同特点的。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将其运用到习作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点学习作者是如何将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的。
难点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将其运用到习作中。
准备教学挂图或课件。
1课时一、《我的朋友容容》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写了容容的几件事?这件事突出了容容的什么品质?(两件事:取报纸和寄信。
突出了容容的“忠于职守”和天真可爱。
)2.哪件事写得比较详细?(寄信)3.容容的形象鲜活,作者是怎么做到的?(选取了“取报纸”和“寄信”两个典型事例。
)4.小组讨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师生交流汇报。
二、《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1.出示挂图。
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图上画了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足球,小守门员注视前方,一些小观众和一位叔叔在看球赛。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运用关于交流平台相关的基础知识。
2.能够初步掌握交流平台的使用方法。
3.能够在教学内容的交流平台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4.能够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交流平台相关的基础知识。
2.初步掌握交流平台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交流平台的理解和应用。
2.学生在交流平台上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讲解交流平台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交流平台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学习交流平台基础知识•分组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平台的相关知识,分享学习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3. 初步掌握交流平台的使用方法•展示交流平台的界面和基本操作,引导学生在交流平台上进行简单的互动与交流。
4. 在交流平台上展示学习成果•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在交流平台上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并相互评论和反馈。
5. 总结与拓展•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展望未来的学习方向。
五、教学评价1.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学生在交流平台上展示学习成果的质量和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学习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引导学生多多利用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精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例文的内容,明确描写人物的各种方法。
2、学习运用典型事例,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对人物进行描写,并通过侧面描写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3、运用所学的描写方法练习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把握例文内容,明确突出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典型事例,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对人物进行描写,并通过侧面描写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习作例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你有好朋友吗?你和好朋友之间的哪件事令你难忘?谁来说一说?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的朋友容容》这篇习作例文,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好朋友的。
(板书课题)二、学习《我的朋友容容》(一)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读一遍例文,边读边想,例文写了“我”和容容之间发生的什么事。
2、指名回答。
(写容容为“我”取报纸和给“我”寄信两件事。
)(二)精读例文,体会写法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默读例文,结合批注,想一想例文是怎么写容容这个人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指名读要求。
3、学生按要求自读例文,并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4、全班交流。
预设:(1)教师:容容是个怎样的人?从哪儿可以看出来的呢?(2)课件出示:我订了一份报纸……“任叔叔,报纸来啦!”①读句子,从句中找出描写容容取报纸的动作,说一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教师小结: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可以充分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文中作者把容容取报纸的动作写得既具体又生动,充分表现出容容的乐于助人和认真负责。
(3)课件出示例文第5~15自然段。
①分角色朗读。
②从这些对话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什么?③教师小结:作者通过语言描写来体现容容的性格特点,这很值得我们学习。
(4)教师:对“信”这种事物一知半解的容容接着会做些什么呢?请你自读例文第16~20自然段,看看作者又运用了什么方法介绍容容,画出有关语句,在小组里说一说。
20 金字塔《金字塔》是一篇略读课文,由《金字塔夕照》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两篇短文组成。
《金字塔夕照》主要以描写的表达方式,描绘了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开阔而又雄浑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的喜爱之情。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胡夫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以及古埃及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赞扬了古埃及人精湛的技艺和杰出的智慧。
对于这样的略读课文,教师应该充分放手,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反复引导学生发现、感知、体验,让学生在“疑——探——悟——说”中与作者、与金字塔进行心灵的对话。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面的提示,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2.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第一遍小声读,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第二遍默读,在读中感悟古埃及人的聪明才智。
3.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4.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写作方法之后,要让学生进行欣赏性的品读。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些关于金字塔的知识。
2.了解作者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来介绍金字塔的宏伟精巧。
【过程与方法】体会两篇短文在介绍金字塔的方式上的不同,学习常用的介绍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展开丰富的联想,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丽和神秘莫测,从而产生对勤劳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重点体会两篇短文在介绍金字塔的方式上的不同,学习常用的介绍事物的方法。
难点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丽和神秘莫测,从而产生对勤劳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教师:多媒体课件、金字塔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学生:课前预习,了解金字塔的相关知识。
1课时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在人类历史上,曾有世界七大奇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大部分早已湮没,埃及金字塔成了硕果仅存的遗迹。
长久以来,它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字塔,一睹它的风采。
2.板书课题:金字塔。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1)圈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3)找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
习作: 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能够抓住人物的不同特点, 通过合适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2)学习通过具体事例把人物特点写具体。
(3)懂得作文的步骤, 能够自主列提纲进行习作。
2. 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描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 刻画一个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3. 情感与价值努力把自己的感情表达清楚。
在习作过程中, 感悟习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运用几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细致地描写出人物的特点; 抓住人物的特点和具体的事例写具体。
【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教学准备】学生: 观察身边的一个人, 了解人物的特点。
教师: 制作多媒体课件; 习作范文《我的朋友容容》。
【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激发兴趣, 导入课题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上课前,我们就来玩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人物猜猜猜”。
(师描述特点, 学生猜人物)1. 手持金箍棒,火眼金睛。
(孙悟空)2. 长嘴大耳, 圆身肥肚, 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 提一柄九齿钉耙。
(猪八戒)3. 手拿着羽毛扇,神机妙算。
(诸葛亮)4. 三头六臂, 脖子上套着乾坤圈,脚踩风火轮, 威风八面。
(哪吒)师: 你们为什么能一猜就中呢?生: 因为他们特点鲜明或者因为他们让人印象深刻。
(板书:特点鲜明)师: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特点鲜明,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生:我的妈妈(我的弟弟、我的表哥、我的同桌……)师:好,这节课就请大家介绍一下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好不好?二、打开思路, 选择人物1. 师:你们刚才说到的这些人物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我的姨妈对我很好。
师:也就是姨妈善良的品质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我的同桌很搞笑。
生:我的妹妹很调皮。
生:我的哥哥爱干净……师:你们说的也是从性格特点来看的。
2. 想一想,还有哪些特点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学生讨论,汇报想法,教师板书: 外貌、穿着、习惯、行为、特长等。
部编版统编人教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我专注制作了每一课(绝无缺失、诚信为本),敬请各位同仁斧正、自由编辑使用!第五单元13.人物描写一组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2.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紧扣主题,激趣导入1.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结识了不少作家笔下的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在咆哮的洪水中舍小家顾大家的党支部书记……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特点,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
(板书课题:22人物描写一组)2.激趣导入:你们看过《小兵张嘎》吗?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生谈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嘎与胖墩儿摔跤比赛的情景。
(板书课题: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明确要求。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要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如果遇到不认识或不明白的字词,可以查查字典。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正音:3.师:谁能说说课文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三、研读“嘎子”,体会特点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情景,并勾画出文章中描写小嘎子摔跤时动作的词句,用“△”标出表示动作的词。
想一想从这些词句中可以体现小嘎子的什么特点。
2.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
(1)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第五单元授课13人物描写一组14刷子李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形形色色的人单元初步感知提要《摔跤》主要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
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性格特点。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从祥子的装束、体态、体型、容貌等方面来写祥子,塑造了一个充满阳光,善良朴实,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
《两茎灯草》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这篇短文描写了“刷子李”的高超手艺。
作者写“刷子李”的绝活时,首先极力写他手艺之高,然后作者从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刷子李”的真功夫。
根据本单元的课文,进一步复习这一单元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联系实际,写一写班中某个同学的特点。
根据课后的要求,了解写人的方法与技巧。
回忆生活中有特点的人,试着运用学过的写人的方法通过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注意把人物特点写详细。
课时32112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法与学法本单元有两篇精读课文,第13课有三个小片段,三个小片段各有特色。
《摔跤》一文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个性特点;《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一文主要通过外貌描写的方法突出祥子老实、阳光、富有生命力的特点;《两茎灯草》一文主要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凸显人物的吝啬,成功塑造出一个守财奴的形象。
《刷子李》一文主要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技艺高超。
授课13人物描写一组方法探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肖像、举措、语言、神态来详细体会人物的不同特点。
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黑衣服和曹小三的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14刷子李教学过程典案13人物描写一组第一课时摔交【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小嘎子这一鲜活的人物形象。
13.人物描写一组备课素材【教材分析】《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是由三篇独立的片段组成的:《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并且三篇短文都选自名著。
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祥子、严监生三个人物形象,而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又不尽相同。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先复习一下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或某种思想品质。
然后引导学生每一篇课文用一个课时,每课抓住一个训练的重点进行阅读。
《摔跤》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学习。
这个片段主要写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并划出来,先自己体会,然后交流汇报。
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词语。
再让学生个别读、集体读这些句子,会加深学生的理解。
使学生能理解出小嘎子的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着重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写来学习。
教学这一片段着重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写来学习。
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先划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再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还会有较大的争议,通过同学们的探讨,文中的知识点基本上都被挖掘出来了。
《两茎灯草》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根灯草,伸着两个手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根,才一命呜呼的故事。
刻画了一个爱才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作者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教学时,我采用完全让学生自己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读完课文后,自己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句子,在书上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批注,绝大部分同学写得差不多的时候,让他们互相交流一下后再在全班作汇报。
通过这些方式的学习,同学们对人物描写的方法,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对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学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也更清楚地体会到了写人的文章应该如何去写,写人的文章与写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学生应该比以前清楚一些了,比较好地达到了学习和运用的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会本单元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学会抓住课文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主旨。
(3)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3) 培养学生注重团队协作、共同进步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1) 《古诗两首》:通过学习古诗,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体会诗歌的美。
(2) 《荷叶母亲》:以荷叶为线索,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
(3) 《火烧云》:描绘火烧云的美丽景象,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
2. 生字词:(1) 古诗两首:泊、翠、映、脉、垂。
(2) 荷叶母亲:荷、罕、蜓、泪、恬。
(3) 火烧云:绚、烁、冀、蓦、驾驶员。
3. 写作方法与技巧:(1) 古诗两首:学习古诗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荷叶母亲: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情感。
(3) 火烧云: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掌握。
(2) 课文的正确朗读与理解。
(3) 写作方法与技巧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 古诗的韵律与情感的理解。
(2) 荷叶母亲中环境描写与人物情感的关联。
(3) 火烧云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措施1.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音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写作方法与技巧。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13.人物描写一组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祥子、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感受小嘎子、祥子、严监生等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摔跤一、揭示课题,初识嘎子请大家把书本打开。
你们发现了吗,这一课和我们以往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写了哪三个片段?(指名说)(由三个片段组成,分别是: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片段,认识两个很有特点的人物。
(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学生读,正音。
3.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4.组内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三、走进文本,深入感悟人物形象(一)赏析嘎子的“灵”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小嘎子的句子。
(出示学生找出的句子)1.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让我们看到了小嘎子的机灵、敏捷?2.又有哪些词语让我们看出了小嘎子富有心计这一特点?3.引导朗读,读出嘎子的机敏,读出小嘎子富有心计的特点。
4.继续交流。
引导:嘎子沉不住气了,这说明了什么?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呢?想象说话:此时,我们仿佛见到一个怎样的嘎子呀?(争强好胜)是啊,他争强好胜,时时刻刻都想把对手打败,即使在用了推、拉、拽、顶等方法都没把胖墩儿扳倒的情况下,到了比赛的最后,他还想使巧招!那他究竟使出了什么巧招呢?引导朗读,读出嘎子的机敏、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
过渡:这一钩,钩掉了嘎子的什么?从小嘎子摔跤的动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也是个摔跤的厉害角色,平时的他一定赢过许多比赛,可是今天,他的对手是谁?(胖墩儿)这是一个怎样的对手,让小嘎子无法取胜的呢?请大家找出描写胖墩儿的句子。
(二)品读胖墩儿的“实”学生自由汇报描写胖墩儿的句子。
第五单元单元初步感知授课提要课时13人物描写一组《摔跤》主要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
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性格特点。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从祥子的装束、体态、体型、容貌等方面来写祥子,塑造了一个充满阳光,善良朴实,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
《两茎灯草》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314刷子李这篇短文描写了“刷子李”的高超手艺。
作者写“刷子李”的绝活时,首先极力写他手艺之高,然后作者从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刷子李”的真功夫。
2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根据本单元的课文,进一步复习这一单元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联系实际,写一写班中某个同学的特点。
1习作例文根据课后的要求,了解写人的方法与技巧。
1习作:形形色色的人回忆生活中有特点的人,试着运用学过的写人的方法通过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注意把人物特点写具体。
2教法与学法本单元有两篇精读课文,第13课有三个小片段,三个小片段各有特色。
《摔跤》一文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个性特点;《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一文主要通过外貌描写的方法突出祥子老实、阳光、富有生命力的特点;《两茎灯草》一文主要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凸显人物的吝啬,成功塑造出一个守财奴的形象。
《刷子李》一文主要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技艺高超。
授课方法探究13人物描写一组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肖像、动作、语言、神态来具体体会人物的不同特点。
14刷子李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黑衣服和曹小三的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教学过程典案13人物描写一组第一课时摔跤【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小嘎子这一鲜活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人物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揣摩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播放歌曲《八路军拉大栓》)同学们,大家熟悉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吗?对,这就是《八路军拉大栓》。
这是哪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呢?是的,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小兵张嘎》,一提到这部电视剧呀,大家就非常兴奋,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一下其中的一个精彩片段。
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
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查查字典。
(学生自读)板书: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个片段,注意要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如果遇到不认识或不明白的字词,可以查查字典。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针对学生读不准的地方正音:如:精神抖擞(sǒu)挠(náo)拽(zhuài)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课文中的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研读“小嘎子”,体会特点。
1.抓心理描写,品人物个性。
(1)读文思考:小嘎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画出关键语句。
(2)组内交流:小嘎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边读边细细品味。
(1)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从“手疾眼快”可以看出他做事机灵,有头脑。
“不跟他一叉一搂”足见小嘎子聪明,有心计)(2)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
(“沉不住气”说明小嘎子争强好胜;“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说明小嘎子有心计)3.过渡:作者在描写小嘎子的聪明机灵、富有心计时,运用了恰当的动作描写,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再读课文,想象小嘎子与小胖墩儿摔跤的情景,并勾画出文章中描写小嘎子摔跤时动作的词句,用“△”标出表示动作的词。
想想这些词句可以体现小嘎子的什么特点。
4.小嘎子的动作:站、围、蹦、转(机灵、敏捷、有智谋)小胖墩儿:跳、退、闪、脱、叉(沉稳、憨厚、诚实、老实)5.情境朗读,再现“摔跤”。
(1)对照课文中的语句,把小嘎子与小胖墩儿摔跤的场面表演出来。
(2)分组表演,全班评价。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总结学习方法。
作者主要采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准确地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也兼用语言描写的方法,生动地表现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
这样的方法使读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动作,听到了人物说的话,整个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你喜欢小嘎子,还是喜欢小胖墩儿?2.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新的朋友。
他们都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童年的可爱与天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孩子机灵、鬼点子多的性格特点。
其实我们也有这样的朋友,让我们找一找身边这些让人喜欢的朋友写一写吧。
3.拓展阅读《小兵张嘎》。
【板书设计】摔跤小嘎子小胖墩儿↓↓活泼调皮沉稳憨厚第二课时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读懂难理解的字词。
过程与方法:抓住人物的肖像描写,体会祥子的善良朴实和他对生活的希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祥子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肖像描写,体会祥子的善良朴实和他对生活的希望。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学习《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挺脱”是什么意思?挺脱:强劲结实;挺括舒展。
2.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老舍的文学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幽默诙谐,具有较浓的北京韵味。
3.这篇文章选自《骆驼祥子》,题目中的“他”指的就是祥子。
设计意图:理解了课文的题目及作者,才能更好地学习文本。
二、精读肖像描写,品读人物形象。
1.学生读课文,解决课文中难理解的字词。
2.出示自学提示: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祥子的,从中看出祥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自学、勾画、批注、交流)3.学生汇报。
(1)文章从装束、体态、体型、容貌等方面来对祥子进行外貌描写。
(板书)(2)“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这两句话把祥子刻画得有血有肉,鲜活丰满。
4.从以上的描写中可以看出祥子(起初):健壮、朴实、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充满生气,充满活力,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旧中国北京人力车夫的形象。
(板书)设计意图: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写,体会祥子给人们留下的印象。
三、拓展延伸。
1.祥子本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他曾经是那么要强的头等车夫,他热爱生活,热爱北平,他善良纯朴,对生活具有像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后来他又变成什么样了呢?2.出示资料: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
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
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
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
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
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
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
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
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3.体会祥子的性格特点,并说说什么原因造成祥子性格的变化。
祥子渐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直到最后,祥子成了自暴自弃、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原因是旧中国的黑暗,文章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平底层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4.同学们课后可以找来《骆驼祥子》这本书读一读。
设计意图:拓展资料,激发学生阅读整部著作的兴趣,同时对祥子有进一步的认识。
【板书设计】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祥子:健壮朴实坚韧吃苦耐劳充满活力第三课时两茎灯草【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通过多种方式感受严监生这一鲜活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人物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学习方法】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仔细揣摩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出示两幅图(第一幅是临死前的严监生,第二幅是灯草),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片段选自《儒林外史》。
语言大师吴敬梓用简洁的笔墨,细致地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大地主临死前的情形。
3.介绍《儒林外史》的相关资料。
《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是我国讽刺文学中的精品,作者擅长运用典型情节,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
语言准确、精炼、形象,具有讽刺效果。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1)组内交流难读的字。
教师相机指导:“眷”应读juàn,“茎”应读jīng,“监”应读jiàn,是多音字,另外一个读音是jiān(监狱)。
(2)组内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可以互相讨论或借助工具书解决。
(3)领读难读的词语。
3.指名朗读。
思考:这个片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互相交流读后感受。
(这个片段主要写了严监生在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
文章刻画了一个爱财如命的吝啬鬼的形象)三、感悟“吝啬”。
1.找出严监生病重的句子,并用一个词语形容严监生。
病入膏肓(奄奄一息)2.课件出示句子:“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教师:这时的严监生已经奄奄一息,可他却总不得断气,为的是什么呢?他伸着两个指头,为的又是什么呢?(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指名朗读句子,思考:严监生此时心里在想些什么?他可能会说些什么?(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