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接地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43.22 KB
- 文档页数:23
接地端子铁路标准
接地端子铁路标准通常遵循国家或地区的电气安全标准,例如美国的NEC(National Electrical Code)或欧洲的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标准。
以下是一
些常见的铁路接地端子标准:
1. 接地系统:铁路通常需要完善的接地系统来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电击及其他电气故障的影响。
接地系统一般由接地电极、接地网和接地线组成。
2. 接地端子:铁路接地端子通常是专门设计的金属连接部件,用于将接地电线或接地网与设备或结构物接地。
接地端子应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抗腐蚀能力。
3. 材料和尺寸要求:接地端子通常采用高导电性金属制造,如铜或铝。
接地端子的尺寸和形状应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以确保连接可靠性和经久耐用性。
4. 安装要求:接地端子应按照规定的安装要求进行固定和连接。
安装位置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通常要求放置在易于访问和维护的位置。
5. 测试和维护:铁路接地端子需要定期测试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连接可靠。
测试通常包括测量接地电阻和连通性。
维护包括清洁接地端子表面、检查固定螺栓和紧固件等。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般的概述,具体的接地端子标准可能因国
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在设计、安装和维护铁路接地系统时,应遵循当地的电气安全标准和规范。
接地线标准规格
接地线标准规格是指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必须符合的一系列标准和规格要求。
接地线的作用是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其他导电部件与地面相连,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相关规定,接地线的标准规格应包括以下要求:
1. 接地线的截面积必须足够大,以满足设备的电流需求和安全要求。
2. 接地线必须采用标准的铜线或铜板,不得使用其他材料。
3. 接地线的长度和路径必须尽量短,以减小接地电阻,提高接地效果。
4. 接地线必须与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其他导电部件直接相连,不能通过绝缘材料隔离。
5. 接地线的接头必须采用可靠的压接或焊接方式,以确保接地效果稳定。
6. 接地线必须与地面的接地体相连,如接地电极或接地网等。
在实际应用中,接地线标准规格的具体要求还会受到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和安装电气设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遵守相关标准规范,确保接地线的安全可靠性和符合性。
- 1 -。
第1章通信设备的接地分类在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中,各种电路均有电位基准,将所有的基准点通过导体连接到一起,该导体就是通信设备或系统内部的地线,如果将这些基准点连接到一个导体平面上,则该平面就称为基准平面,所有信号都是以该平面作为零电位参考点。
通信设备常以其金属底座、外壳或铜带作为基准面,基准面并不一定都与大地相连,在通常情况下,将基准面与大地相连主要是出于两个目的:一是为设备的操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二是提高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a、工作接地通信设备的工作接地主要是为了使整个电子电路有一个公共的零电位基准面,并给高频干扰信号提供低阻抗的通路,以及使屏蔽措施能发挥良好的效能。
工作接地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 浮地浮地是指通信设备的地线在电气上与建筑物接地系统保持绝缘,如图1-1所示,两者之间的绝缘电阻一般应在50MΩ以上,这样建筑物接地系统中的电磁干扰就不能传导到通信设备上去,地电位的变化对设备也就无影响。
在许多情况下,为了防止电子设备外壳上的干扰电流直接耦合到电子电路上,常将外壳接地,而将其中的电子电路浮地。
浮地方式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缺点是容易产生静电积累,当雷电感应较强时,外壳与其内部电子电路之间可能出现很高的电压,将两者之间绝缘间隙击穿,造成电子电路的损坏。
图1-1 浮地方式(2) 单点接地把整个通信系统中某一点作为接地基准点,其各单元的信号地都连接到这一点上,如图1-2所示,该图(a)为串联式单点接地,图(b)为并联单点接地。
单点接地可以避免形成地线回路,防止通过地线回路的电流传播干扰。
在通常情况下,把低幅度的且易受干扰的小信号电路(如前置放大器等)用单独一条地线与其它电路的地线分开。
而幅度和功率较大的大信号电路(如末级放大器和大功率电路等)具有较大的工作电流,其流过地线中的电流较大,为了防止它们对小信号电路的干扰,应有自己的地线。
当采用多个电源分别供电时,每个电源都应有自己的地线,这些地线都直接连接到一点去接地。
在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4706.1-2005标准的接地标识,这个主题涉及到电气领域中的重要标准和规范,对于电气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让我们来简要介绍一下4706.1-2005标准的含义以及其在电气领域中的重要性。
4706.1-2005标准是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一项关于接地标识的标准,它规定了在电气系统中正确使用接地标识的方法和要求。
接地标识是电气设备中非常重要的标识之一,它用于指示设备的接地位置和方式,以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安全可靠地接地。
在电气工程中,正确使用接地标识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乎设备的安全运行,还涉及到人员的安全以及对设备的保护。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4706.1-2005标准对接地标识的具体要求和规定。
根据这一标准,接地标识应当清晰可见,并且应当符合统一的颜色和形状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接地标识的颜色通常为黄绿色,形状通常为一个或多个等腰三角形,以便于辨识和识别。
标准还规定了接地标识的大小、位置和距离要求,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
标准还对接地标识的制作材料、防腐蚀性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保持清晰可见和可靠有效。
在文章的总结部分,我们将回顾和总结4706.1-2005标准对接地标识的规定和要求,以及它的重要性和意义。
接地标识作为电气系统中的重要标识之一,对于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遵守该标准的要求,能够保证接地标识在使用过程中始终清晰可见和可靠有效,从而最大程度地确保电气设备和系统的安全。
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和遵守4706.1-2005标准,保证接地标识的正确使用和有效运行。
我个人认为在实际应用中,除了严格遵守标准的要求外,我们还应当注重电气系统的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接地标识的清晰和可靠。
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的探索和应用,能够为接地标识的制作和使用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提升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706.1-2005标准对接地标识的要求和规定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和遵守这一标准,以确保接地标识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安全可靠地发挥作用。
欧标IEC 62561-2 雷电防护元件——导线与接地极的要求(EN 50164-2/62561-2)接地产品标准摘录4.3 接闪导线、接闪器体、接地引上线以及引下线导线与棒体的材质、形状和横截面积应符合表1之规定。
其机械和电器性能应符合表2之规定。
若其它材料对于所设计的工程具有相同的机械和电器性能和抗腐蚀属性,则可以使用。
若相关尺寸满足条件,则可以采用其它外形。
带有镀层的导线与棒材应具有防腐蚀性能,镀层与基底金属之间应附着良好。
应通过5.2.1、5.2.2和5.2.3来检验是否达标。
注:对于横截面积、机械与电气性能及测试的要求汇总于附录B中。
表2—接闪导线、接闪器体、接地引上线和引下线的机械和电器属性4.4 接地极接地极的横截面积、材质及其外形应符合表3所述要求。
其机械和电器属性应符合表4所述要求。
若其它材料具有等同的机械和电器属性,且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防腐效果,则可以使用。
若相关尺寸符合要求,则其它形状可以使用。
注:尺寸、机械和电器属性及测试的信息汇总见附录C。
4.4.1 接地棒接地棒体应具有能够保证正确安装的机械坚固性。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具有足够的韧性以保证在安装时棒体不发生断裂。
若棒体上有螺纹,则螺纹应光滑完整。
对于镀层棒体,镀层应延伸过螺纹。
建议制作引入倒角或削尖以便于打入。
注:对于如铜包覆棒体等电镀棒体,宜采用滚花方式进行螺纹制作,以保证铜层不与钢芯分离。
应通过检查以及5.3所述测试进行达标检验。
4.4.2 接地棒的连接可将接地棒加长打入更深层土壤。
可使用连接装置加长接地棒。
所选材料应与所连接的接地棒一致。
应具有机械坚固性,在施工时能够承受打入力。
同时应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
螺纹连接器外端应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在安装完毕时接地棒无螺纹露出。
螺纹连接器内部应保证在组装完毕时接地棒之间的接触面接触良好。
此外,接地棒的连接应满足IEC 62561-1的要求。
应通过5.4.1和5.4.2所述测试进行达标检测。
制程测试标准及要求
*依据IEC60598-1:2008标准制定
一.高压测试标准:
A.高压测试又称耐压测试.
B.测试电压相同的条件下,测试电流越大,标准越低.测试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压越大,标准越高.
C.警告:高压不通过属致命缺陷.(此缺陷有可能使使用者,销售者,组配者,生产者产生危险,或可导致产品完全丧失功能不能修复).
二.极性测试标准:.
A.主要针对有E12,E14,E17,E26,E27灯头的灯具而言(注:螺旋式灯头必须分正极和负极).
B.底弹片为正极,边弹片为负极
C.警告:正极,负极接反规定为致命缺陷.
三:亮灯测试标准(又称为点灯测试):
A.检查灯头,灯泡之间的配合性和灯头,灯泡之间的接触性.
B.警告:不能亮灯属致命缺陷.
备注栏:
A.内置电子调光器,电子变压器,电子镇流器(T4/T5荧光灯及内置镇流器节能灯),HID控制器,LED驱动器(LED光源禁止打高压),
只要是应用到灯具上的电器产品必须经受"附表一"灯具的高压测试标准经进行整灯检测!
B.带HID控制器的金卤灯需分段测高压,射头部分:测试电压5KⅤ,测试电流5mA,测试时间>3S;整灯部分:按附表一测试
不带HID控制器的金卤灯整灯部分:测试电压5KⅤ,测试电流5mA,测试时间>3S
五 .接地测试标准:
A.警告:地线不通过属致命缺陷
B.警告:地线脱落属致命缺陷.。
接地线标准:
1、如果电压在36V以上或者是绝缘保护层有所损坏的电气设备,其金属框架、外壳、铠装的电缆的钢带和铁丝都必须装有具有保护性的接地线;
2、主要的接地线应在由耐腐蚀性能高的钢板制作而成的,并且它的面积不能小于0。
75平方米,厚度也不能小于5毫米;
3、接地线的电阻值不能大于2Ω;
4、用来连接主要的接地线的接地母线应该由横截面不小于50平方毫米的软铜线制成,或者也可以用横截面不小于100平方毫米的镀锌铁线制成,也可以用厚度不小于4毫米以及横截面不小于100平方毫米的扁钢制成;
接地方式的分类:
我国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已使用IEC规定,其分类仍然是以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的接地组合来分,一般分为TN、TT、IT系统等。
上述字母表示的含义: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接地点对地的关系。
其中T 表示直接接地;I表示不接地或通过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关系。
其中T表示与电源接地点无连接的单独直接接地;N表示直接与电源系统接地点或与该点引出的导体连接。
一二级配电箱接地标准
对于一二级配电箱的接地,具体的标准和规范可能会因地区和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通用的接地标准和指南供参考:
1.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
- IEC 60364-4-41: 低压电气装置的选择和安装 - 第4-41部分:充分保护的设备 - 接地和等电位化
- IEC 60947-5-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电气设备 - 第5-1部分:控制电路和开关元件 - 接地设备和电气连接
- IEC 61140: 外壳和电气设备的保护 - 第41部分:接地方法
2. 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标准:
- NEMA Standards Publication PB 2.1: Grounding of Industrial Power Systems
- NEMA Standards Publication VE 1: Application and Installation Guidelines for Armored Cable and
Metal-Clad Cable
3. 当地电气安全法规和建筑规范: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电气安全法规和建筑规范,这些规定可能涵盖了配电箱接地方面的要求。
例如美国国家电气安全局(NEC)、国际电气法规委员会(IEC)、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等。
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地区要求,确保按照适用的标准和规范进行一二级配电箱的接地设计和安装。
应当咨询当地电气专业人员或遵循当地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安全和合规性。
防静电接地线标准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静电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现象,它可能会对电子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减少静电带来的负面影响,防静电接地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解释和说明防静电接地线的标准,以及其所扮演的角色。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引言、正文、第一要点、第二要点、第三要点和结论。
正文部分将对防静电接地线标准进行深入探讨,包括标准的制定机构以及其中包含的重要内容。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一个综合性的介绍,让读者了解防静电接地线标准的重要性以及其应用范围。
通过深入探讨该标准所涵盖的内容,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有效地设计和使用防静电接地线。
请注意:以上所撰写内容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2. 正文防静电接地线是一种重要的设备,用于提供屏蔽和放电防护。
它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包括电子制造、化工、医药等。
2.1 防静电接地线的定义防静电接地线是连接到可导电材料上的导体,通过将静电荷引导到地下来减少静电累积和释放。
它通常由铜或铝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2.2 防静电接地线的作用防静电接地线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2.2.1 防止危险物质积聚在某些场景下,如化学实验室或危险品仓库中,静电可能引发爆炸或火灾。
通过使用防静电接地线,可以将可能产生的静电荷引导到地下,从而减少了危险物质积聚的风险。
2.2.2 保护人员安全当人们与带有较高静电荷的设备或材料进行接触时,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
防静电接地线可以将这些静电荷直接排除到地下,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2.2.3 保护设备静电对许多电子设备和元件来说都是一个潜在的风险,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或损坏。
通过使用防静电接地线,可以避免设备上的静电荷积累,并保护设备的正常工作。
2.3 防静电接地线的标准为了确保防静电接地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许多国家和行业制定了相关的标准。
其中一些标准包括:2.3.1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IEC发布了一系列与防静电接地线有关的国际标准,如IEC 61340-5-1 "Electrostatics - Part 5-1: Protec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s from electrostatic phenomena - General requirements"。
二级配电箱接地线的标准规范二级配电箱接地线的标准规范1. 前言在建筑物和家庭电气系统中,配电箱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负责将电能分配到不同的电路和设备中,以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和可靠性。
而配电箱的接地线则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它起到将电流安全导入地下的作用,从而防止电气设备和人员遭受电击的危险。
本文将深入探讨二级配电箱接地线的标准规范,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2. 什么是接地线?接地线是一种导体,通常由铜或铝制成,用于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其他导电部分连接到地下。
接地线的主要目的是排除任何由于电流泄漏或故障引起的电压,以确保电气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在二级配电箱中,接地线不仅与电气设备的外壳相连,还与主要电源的地线相连,以建立一个可靠的电气接地。
3. 二级配电箱接地线的标准规范3.1 接地线的材料和规格要求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规定,配电箱接地线应选用纯净的铜材或通电面积不小于16mm²的铝材。
接地线的有效面积越大,其导电能力越强,能够更有效地将电流引入地下,降低电阻,保证安全性。
接地线的长度也需符合规范要求,以保证其导电效果。
3.2 接地线的连接方式在二级配电箱中,接地线通常与其他导线和设备相连接。
根据规范,接地线应通过牢固的连接方式,如螺丝或螺母,与其他金属部件相连。
连接必须良好,不能松动或生锈,以确保电流畅通。
在连接接地线时,应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3.3 接地线的布线和敷设要求为了有效地传导电流并确保安全,接地线的布线和敷设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要求。
接地线应布置在配电箱内部,远离其他电源线路,以防止干扰和交叉干扰。
在敷设接地线时,应避免过度弯曲和拉伸,以免损坏其导电能力。
在有需要时,使用专用的接地线套管或导管进行保护,以提高其耐用性和安全性。
4. 对二级配电箱接地线的观点和理解在电气系统中,接地线是确保安全供电的必要组成部分。
二级配电箱接地线的标准规范对于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电击和故障的危害至关重要。
在撰写文章之前,先对主题进行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以便撰写出一篇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中文文章。
主题:IEC光伏区接地电阻测试标准1. 概述IEC光伏区接地电阻测试标准在光伏电站中,接地电阻测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测,其标准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
IEC61936-1标准对光伏区接地电阻测试做出了规定,以确保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
根据IEC61936-1标准,光伏区接地电阻测试标准主要涵盖了测试方法、测试仪器和测试结果的要求。
通过遵守该标准,可以保证光伏电站的接地系统符合安全要求,减少漏电和电击的风险。
2. 探讨IEC光伏区接地电阻测试标准的具体要求根据IEC规范,光伏区接地电阻测试应该采用四线法进行测量,以准确地获取接地电阻的数值。
测试仪器应符合IEC61010标准,并经过合格的校准。
测试结果应根据电站的特定情况,比如接地系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来确定合格的数值范围。
在一般情况下,接地电阻应该小于30Ω,以确保接地系统的良好接地性能。
IEC规范中还对测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做出了详细的处理要求,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分析IEC光伏区接地电阻测试标准的重要性遵守IEC光伏区接地电阻测试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光伏电站作为新能源发电设施,安全性是其运行的首要保障。
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电气事故和损坏设备的发生,保障电站的安全运行。
通过遵守IEC规范进行接地电阻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光伏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运营风险,延长设备寿命。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IEC光伏区接地电阻测试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对光伏电站的安全运行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光伏电站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更加受到重视。
遵守IEC规范进行接地电阻测试,能够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电站的安全运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总结回顾IEC光伏区接地电阻测试标准是确保光伏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依据,其具体要求涵盖了测试方法、测试仪器、测试结果的要求,以及对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的处理要求。
接地标识标准
接地标识是指用于标示接地设备或系统的特定标志,以提供警示和指导信息。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国际标准,接
地标识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接地标识应具有明显的形状、颜色和图案,以便区分和识别。
2. 接地标识应使用统一的国际标志或符号,例如闪电箭头、三角形等,以确保识别的统一和一致性。
3. 接地标识应具有可见的对比度,以确保在各种光照条件下都能清晰可辨。
4. 接地标识应采用耐久、防腐蚀、抗紫外线等特殊材料制作,以确保长期使用不褪色或损坏。
5. 接地标识应放置在接地设备或系统的可见位置,如接地装置、接地导线、接地点等,以便人们能够方便地看到和识别。
6. 接地标识应提供明确的警示和指导信息,如“接地装置,请
勿触碰”、“接地导线,请勿移动”等,以提醒人们注意接地设
备的存在和作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接地标识的标准要求,具体的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所差异,但总体目的都是为了确保人们能够正确识别和使用接地设备,从而提高电气安全性。
iec 320国际标准?
答:IEC 320标准是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简称IEC)发布的有关电子和电气设备的一种国际标准。
该标准主要涉及电源插头、插座、连接器和电缆等方面的规定,主要目的是确保电子和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和互操作性。
IEC 320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IEC 320-1:通用规范,规定了插头、插座和连接器的基本尺寸、形状和功能要求。
2. IEC 320-2:带接地插脚的插头和插座的特殊要求,规定了带接地插脚的插头和插座的尺寸、形状和功能要求。
3. IEC 320-3:两极插头和插座的特殊要求,规定了两极插头和插座的尺寸、形状和功能要求。
IEC 320标准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如家用电器、计算机、通信设备、医疗设备等。
这些设备需要使用符合IEC 320标准的插头和插座,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和互操作性。
此外,IEC 320标准还规定了插头和插座的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等电气参数,以确保插头和插座能够承受相应的电气负荷。
同时,IEC 320标准还规定了插头和插座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耐燃性等安全性能要求,以确保插头和插座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总之,IEC 320标准是电子和电气设备领域的重要国际标准之一,它规定了插头、插座和连接器的尺寸、形状和功能要求,以确保电子和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和互操作性。
iec接地标准
IEC 61000-5-2为“电磁兼容(EMC)-第5部分-2:地面与大地建立和维护等效导电性(EEP)的要求和试验”是一个国际性的标准,旨在规范建立地面和大地时应遵守的要求和规范。
该标准设定了地面和大地的电阻值,以确保针对电工和电子设备的耐受能力。
同时,该标准规定了建立和维护电话地线和电力系统地线之间的等效导电性需要符合的条件和要求。
IEC 61000-5-2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设备和电气系统,是确保电气设备与建筑物地面的安全和有效操作的重要法规。
二类防雷建筑接地电阻标准二类防雷建筑接地电阻标准是指用来评估建筑物接地系统效果的一种指标。
在防雷工程中,良好的接地系统能够有效地将雷击电流导入地下,保护建筑及其内部设备免受雷击的危害。
而接地电阻是评估接地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讨论二类防雷建筑接地电阻标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接地电阻的含义和作用。
接地电阻是指接地系统中的电阻值,它反映了接地系统对雷电流的导入能力。
接地系统的作用是将雷击电流有效地分散到地下,防止电流过载引发火灾、爆炸等意外事故。
接地电阻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接地系统的工作效果。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将建筑物接地电阻分为两类:一类防雷接地和二类防雷接地。
在这两类接地中,二类防雷接地被用于对于那些需要高度防雷保护的场所,如石油、石化、化工等行业的高层建筑和重要设施。
对于二类防雷建筑接地电阻标准,主要参考IEC 62305-3等国际标准。
该标准对接地电阻有明确的要求,通常规定建筑物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具体数值还会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细化。
实现二类防雷建筑接地电阻标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
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特点和用途,进行合理的设计。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接地系统的质量,避免接地电阻受到外界干扰或损坏。
在运行维护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改进。
从简到繁的探讨二类防雷建筑接地电阻标准,我们可以从基本概念、标准要求、设计原则和实践经验等方面展开。
我们可以介绍接地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意义,以及与其他防雷设备的关系。
我们可以详细解释二类防雷建筑接地电阻标准的相关要求,包括标准中所涉及的具体数值和技术指标。
我们可以探讨建筑接地电阻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介绍一些常见的技术方案和工程实践。
我们可以总结回顾这个主题,提出自己对于二类防雷建筑接地电阻标准的观点和理解。
总结起来,二类防雷建筑接地电阻标准是评估建筑物接地系统效果的一种重要指标。
了解这个标准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对于设计和建设安全可靠的防雷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三相产品的接地标准
三相产品的接地标准可以根据国家/地区、行业和应用领域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接地标准:
1.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IEC 60364-4-41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标准之一,规定了住宅、商业和工业建筑物中电气系统的接地要求。
2. 美国国家电气安全协会(NECA)标准:NECA 1-2006《标准化的接地和屏蔽程序》是美国常用的接地标准,适用于住宅和商业建筑。
3. 北美电力工程协会(IEEE)标准:IEEE Std 142是一种关于接地的指南,包括了电力系统和设备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方面的接地要求。
4. 欧洲标准:欧洲各国通常遵循IEC标准,但也有自己的特定标准。
例如,德国的VDE 0100部分410规定了住宅和商业建筑的接地要求。
5. 行业标准:某些行业可能有自己的接地标准,以确保特定行业或设备的安全性和性能。
例如,医疗设备的接地要求必须符合相关的医疗行业标准。
在选择和应用三相产品时,应根据所在国家/地区的法规要求、行业
标准和相关指南来确定适当的接地标准,并确保符合这些标准以确保安全性和正常运行。
接地电极国家检验标准
接地电极是用来与大地接触并将电荷导入地下的设备,其设计和
使用需要遵守相应的国家检验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指导和规范接地电
极的制造和安装过程,以保证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不同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检验标准,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国际标准
和指导文件:
1. IEC 60364-4-41: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规定了建筑
物电气安装的要求,其中包括接地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要求。
2. BS 7430:这是英国国家标准,规定了与接地电极有关的要求,包
括电极的选择、设计和安装等。
3. NFPA 70(NEC):这是美国国家电气安全协会(NFPA)发布的国家
电气代码,其中包括关于接地系统的规定和准则。
4. GB 50057:这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建筑物设计电气安装的要求,其中包括接地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等。
除了这些国家标准之外,一些地区和行业也可能有自己的规范和
指导文件,以确保接地电极的使用符合当地的要求和安全标准。
在设
计和安装接地电极时,应仔细研究并遵守适用的国家和地方标准。
IEC 62561:雷电防护系统元件(LPSC)—第2部分:导线与接地极的要求(本文内容摘自欧洲标准EN 50164-2)目录1 范围2 参照规范3 术语与定义4 要求4.1 文件4.2 接闪导线、接闪器与引下线4.3 接地电极4.4 标记5 测试5.1 测试的一般条件5.2 导线、接闪器与接地引上线5.3 接地棒5.4 接地棒的连接点6 电磁兼容(EMC)7 测试报告的结构与内容表1—接闪导线、接闪器、接地引上线与引下线的材料、外形和横截面积表2—接闪导线、接闪器、接地引上线与引下线的机械与电气性能表3—接地电极的材料、外形和横截面积表4—接地电极的机械与电气性能引入IEC 62561的本部分内容规定了用于依照IEC 62305系列标准设计和执行的雷电防护系统(LPS)中雷电防护系统元件(LPSC)的各项要求。
IEC 62561以“雷电防护系统(LPSC)”为主题,包含如下各部分:IEC 62561-1:连接元件的要求IEC 62561-2:导线和接地电极的要求IEC 62561-3:隔离火花间隙(ISG)的要求IEC 62561-4:紧固件的要求IEC 62561-5:接地极观测罩与接地电极密封条的要求IEC 62561-6:雷电计数器(LSC)的要求IEC 62561-7:接地增强复合材料的要求1 范围本国际标准对如下内容作出各项要求与测试的规定:——形成接闪系统与引下线一部分的金属导体(而非“天然”导体),——形成接地系统一部分的金属接地电极。
2 参照规范本国际标准通过注有或未注日期的引用,包含了引自其他出版物的条款。
这些参照规范引用在本文的合适位置,并将其出处列于文后。
对于注有日期的引用,仅当通过修订或改版包含于本国际标准草案中时,对任何这些所引用的出版物进行的后续修订或改版才适用于本国际标准草案。
对于未注日期的引用,适用所引用出版物的最新版(包括修订内容)。
ISO 6988:1995 金属与其它无机物镀层——常规水气冷凝二氧化硫测试ISO 6957:1988 铜合金——抗应力腐蚀氨环境测试IEC 62305-1:2006 雷电防护——第1部分:常规原则IEC 62305-3:2006 雷电防护——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伤与生命危害IEC 62305-4:2006 雷电防护——第4部分:建筑物内的电气与电子系统IEC 62561-1:20XX 雷电防护系统元件(LPSC):连接元件的要求ISO 1460:1995 金属镀层——铁质材料上的热浸镀(锌)层——单位面积镀体上的重力确定ISO 1461:1999 钢铁焊接件上的热浸镀(锌)层——规范与测试方法ISO 2178:1982 磁性基底上的非磁性镀层——镀层厚度的测量——磁性测量法IEC 60648:1974 金属材料的电阻率测量方法ISO 6892:1998 金属材料——室温下的张力测试3 术语与定义3.1 概述本国际标准采用如下定义:3.2 接闪系统(air termination system)LPS系统外在部分,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金属棒、网状导线或者悬链线等,用于拦截闪电。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iec接地规范篇一:iec接地螺钉的扭力标准iec标准28、螺钉和连接28.1、紧固装置和电气连接失效可能损害对本标准的合格程度的,应能承受在正常使用中出现的机械应力。
用于此目的的螺钉,不能由象锌或铝那些软的,或易于蠕变的金属制造.如果它们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则应至少为3mm的标称直径,而且不应用于任何电气连接。
传递接触压力的导电螺钉,应旋入金属之中。
如果这些螺钉用金属螺钉置换能损害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则这些螺钉不能用绝缘材料制造。
在更换具有x型连接的电源软线时或用户维修保养时可取下的螺钉,如果它们用金属螺钉置换能损害基本绝缘,则其应不用绝缘材料制造。
注:电气连接包括接地连接。
通过视检,来检查其合格性。
传递接触压力的,或那些在用户维修保养或安装期间可能被拧紧的螺钉和螺母,应按下述试验。
螺钉和螺母不用猛力来拧紧和松开;──对与绝缘材料的螺纹啮合的螺钉拧紧.松开各10次。
──对螺母和其它螺钉螺钉拧紧.松开各5次。
与绝缘材料的螺纹啮合的螺钉,每次都应完全的拧出和拧入。
在试验接线端子的螺钉和螺母时,将表11规定的最大横截面积的电缆或软线置于此接线端自之中。
在每次拧紧之前都要重新放置。
通过使用一个合适的螺丝刀、扳手或特殊扳子,并施加表12所示的力矩来进行此试验。
表中第i栏适用于:拧紧时,螺钉不从孔中突出来的无头金属螺钉。
第ii栏适用于:──螺母和其它金属螺钉;──具有下述特点的绝缘材料制造的螺钉;.螺钉头对边尺寸超过螺纹外径的六角头螺钉。
.内键槽对角尺寸超过螺纹外径的带内键槽圆柱头螺钉。
.槽长超过螺纹外径1.5倍的直槽或十字槽有头螺钉。
第iii栏适用于:绝缘材料的其它螺钉。
注:1、标称直径为2.9mm的宽螺距(金属板用)螺钉,被认为与3mm直径的iso公制螺纹的螺钉等效。
2、螺丝刀刀头的形状,应与螺钉头相配。
不应出现影响此紧固装置或电气连接继续使用的损坏。
28.2、电气连接的结构,应使接触压力不通过那些易于收缩或变形的绝缘材料来传递,除非金属部件有足够的回弹力能补偿绝缘材料任何可能的收缩或变形。
通过视检来检查其合格性。
注:陶瓷材料是不易收缩或变形的。
28.3、宽螺距(金属板)螺钉不应用于载流零件的连接,除非它们以彼此直接接触的方式压紧那些零件。
自攻螺钉不能用做载流零件的电气连接,除非它们能形成一种完全标准形状的机械螺钉螺纹。
这种螺钉如果可能由用户或安装者操作,则除非其螺纹是挤压成形的,否则不应使用。
只要在正常使用中它一定不妨碍连接,并且在每个连接处至少使用二个螺钉,则自攻螺钉和宽螺距钉可以用来提供接地的连续性。
通过视检,来检查其合格性。
28.4、器具的不同部件之间进行机械连接的螺钉和螺母,如果它们也进行电气连接,或提供接地连续性,则应可靠固定,防止松动。
注:1、如果该连接至少使用了二个螺钉,或如果提供了一个替代的接地电路,则此要求不适用于该接地电路中的螺钉。
2、弹簧垫圈.锁紧垫圈和作为螺钉头一部分的冠型锁定装置,可提供满意的保障。
3、受热软化的密封剂,只能对在正常使用中不承受扭力的螺钉连接处提供满意的保障。
用于电气连接的铆钉,如果这些连接在正常使用中承受扭力,则应可靠固定以防止松动。
注:4、这一要求并不意味着必须使用一个以上的铆钉来提供接地连续性。
5、非圆形的铆钉杆或有一个合适的槽口,可以认为是足够了。
通过视检,并通过手动试验,来检查其合格性。
针对此标准,我们以下螺钉(见图片)可以达到iec标准,其他螺钉不符合此要求。
篇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3年7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五项国家标准的通知建标〔1992〕911号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能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五项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三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第三篇旋转电机篇、第四篇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篇、第五篇蓄电池篇、第十一篇电缆线路篇及第十五篇接地装置篇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能源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十六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三章和二个附录。
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增加新型设备的接地规定,接地干线涂色标志采用IEC标准同国标一致,对接地装置施工防腐问题、焊接质量要求作了修订,对土壤腐蚀性分级定量和化学降阻剂使用上作了规定。
本规范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欠妥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直接函寄本规范的管理单位: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良乡,邮政编码102401),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能源部1990年12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接地装置的选择第三节接地装置的敷设第四节接地体(线)的连接第五节避雷针(线、带、网)的接地第六节携带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第三章工程交接验收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第1.0.3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第1.0.5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1.0.6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第1.0.7条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
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接零: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二、在干燥场所,交流额定电压为127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11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
三、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等的外壳,以及当发生绝缘损坏时,在支持物上不会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的金属底座等。
四、安装在已接地金属构架上的设备,如穿墙套管等。
五、额定电压为220V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金属支架。
六、由发电厂、变电所和工业、企业区域内引出的铁路轨道。
七、与已接地的机床、机座之间有可靠电气接触的电动机和电器的外壳。
第2.1.3条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能与地构成闭合回路且经常流过电流的接地线应沿绝缘垫板敷设,不得与金属管道、建筑物和设备的构件有金属的连接。
二、在土壤中含有在电解时能产生腐蚀性物质的地方,不宜敷设接地装置,必要时可采取外引式接地装置或改良土壤的措施。
三、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和直流两线制正极的接地体、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当无绝缘隔离装置时,相互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
四、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
第2.1.4条接地线不应作其他用途。
第二节接地装置的选择第2.2.1条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可以利用下列自然接地体:一、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但不包括有可燃或有爆炸物质的管道。
二、金属井管。
三、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筑物的金属结构。
四、水工构筑物及其类似的构筑物的金属管、桩。
第2.2.2条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可利用下列接地体接地:一、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梁、柱等)及设计规定的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钢筋。
二、生产用的起重机的轨道、配电装置的外壳、走廊、平台、电梯竖井、起重机与升降机的构架、运输皮带的钢梁、电除尘器的构架等金属结构。
三、配线的钢管。
第2.2.3条接地装置宜采用钢材。
接地装置的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但不应小于表2.2.3所列规格。
大中型发电厂、110kV及以上变电所或腐蚀性较强场所的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或适当加大截面。
钢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最小规格表2.2.32注:电力线路杆塔的接地体引出线的截面不应小于50mm,引出线应热镀锌。
第2.2.4条低压电气设备地面上外露的铜和铝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符合表2.2.4的规定。
低压电气设备地面上外露的铜和铝接地线的最小截面表2.2.4第2.2.5条在地下不得采用裸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
第2.2.6条利用化学方法降低土壤电阻率时,采用的降阻剂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材料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