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患病机 …
- 格式:ppt
- 大小:406.50 KB
- 文档页数:38
1.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2. 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其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 血清钠浓度>150 mmol /L , 血浆渗透压>310 mmol/L,ECF和ICF均减少,也称高渗性脱水。
3. hyperkalemia:高钾血症, 是指血清钾浓度高于5.5 mmol/L。
4. hypoxia: 缺氧,当组织供氧不足或者用氧障碍时,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5. stress:应激,是指机体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6.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百分数。
7. 慢性肾功能衰竭:各种疾病引起肾单位慢性、进行性破坏,导致残存肾单位不足以维持内环境稳定,肾脏泌尿和内分泌功能严重障碍,机体内环境紊乱及内分泌异常的综和征。
8. 代谢性酸中毒:是指细胞外液H+增加和(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中[HCO3-]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9. heart failure:心力衰竭,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即心泵功能减弱,以致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症称为心力衰竭。
10. 肝性脑病:继发于严重肝脏疾病的神经精神综合症。
1. 疾病在致病因素的损伤和机体的抗损伤作用下,因机体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2. 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 mmol/L,伴有细胞内外液量的减少3. 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的一种常见病例过程4. 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大于5.5mmol/L5.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因素有哪些?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③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④淋巴回流受阻6. 低渗性脱水对机体有哪些影响?1.渴感不明显2。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1.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重点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的变化。
2. 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和结构的异常变化。
3. 循证医学(EBM: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4. 健康(health) :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5. 疾病(disease):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6. 病因:指作用于机体的众多因素中,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
7. 完全康复(rehabilitation) :指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8. 不完全康复:指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恢复,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后遗症。
9. 死亡(death):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10. 脑死亡(brain death) :目前一般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11. 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
12. 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 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液量均减少,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 。
13. 脱水热:严重高渗性脱水时,尤其是小儿,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称之为脱水热。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1.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病理生理学是指研究疾病产生与发展的本质特征、机制及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与生物学和医学相关的领域。
2. 病理学(Pathology):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本质、发生、发展、演变、诊断、预后及预防等问题的一门学科。
3. 生理学(Physiology):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及其调节机制的功能活动、相互关系和整体功能的一门学科。
4. 机能障碍(Dysfunction):机能障碍是指生物体在正常情况下应有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或者发挥异常的状态。
5. 病因(Etiology):病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各种内因和外因。
6. 生理病理(Physiopathology):生理病理是指正常生理条件下某种机能的失调状态。
7. 病理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s):疾病所引起的形态学、组织学和生化学改变。
8. 免疫病理学(Immunopathology):免疫病理学是指研究机体对病原体、自身组织或异位物质等的免疫反应引起的疾病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学科。
9.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因缺血引起的组织或器官损伤,在再灌注后加重或恶化的伤害过程。
10. 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氧化应激是指氧化代谢和抗氧化系统失衡,导致自由基、氧化物和抗氧化剂之间的失衡状态。
11. 炎症(Inflammation):炎症是指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的一种非特异性的生物反应,包括血管扩张、渗出、炎症细胞浸润、组织修复等过程。
12. 组织修复(Tissue repair):组织修复是指在组织损伤后,机体通过不同机制的反应来恢复损伤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13. 管腔阻塞(Luminal obstruction):管腔阻塞是指管腔内存在一种物质,阻碍了管腔的正常通畅,导致组织器官营养不良或坏死等病理生理现象的发生。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总结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重点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它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主要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炎症;细胞增值和凋亡障碍等。
)3、健康(health):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即健康包含强壮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状态。
4、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病因作用下,因自稳(homeostasis)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的生命活动过程。
可使机体发生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并表现出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5、死亡(death):目前一般认为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但是并不意味着各器官组织同时均死亡。
6、脑死亡(brain death):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
目前一般均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一旦出现脑死亡,就意味着人的实质性死亡。
因此,脑死亡成了近年来判断死亡的一个重要标志。
7、病因(cause of a disease):又称原因或致病因素,是指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的因素。
8、条件(condition):是指在原因作用的前提下,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它们本身不能引起疾病,但能左右病因对机体的影响,可直接作用于机体,或者促进或者阻碍疾病的发生。
其中的促进因素就是诱因。
9、诱因(precipitating factor):原因存在的情况下,能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
诱因也是疾病发生的一种条件。
基础医学-35(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1,分数:22.00)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2.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不同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病理变化。
3.健康(health)(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健康(health):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4.疾病(disease)(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疾病(disease):是由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后,因机体稳态破坏而发生的机体代谢、功能和结构的损伤,以及机体的抗损伤反应与致病因子及损伤作斗争的过程。
5.病因(disease cause)(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病因(disease cause):是指引起某一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致病因素。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研究对象不同正常机体患病机体正常机体患病机体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研究角度不同功能代谢形态形态功能代谢第一章绪论(Introduction)北大医学部病生理教研室王瑾瑜一、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性质与内容任务学科性质内容(一)任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和原理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二)学科性质综合性边缘学科沟通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 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三)内容(General concept of disease) 1.疾病概论中(病因学和发病学)的普遍规律。
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中(病因学和发病学)的普遍规律。
2.基本病理过程(Fundamental pathological process)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基本病理过程与疾病的关系3.系统病理生理学(systemic pathophysiology)主要系统的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而共同的病理过程。
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二、主要研究方法1.动物实验(Animal study)在动物身上复制类似人类疾病的模型 动物的自发性疾病临床观察临床检查和实验研究2.临床研究(Clinic study)三、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三、实验病理学(19世纪,Claude Bernard,法国)病理生理学(1879,俄国)问题:•什么是基本病理过程?疾病概论第二章(General concept of disease)疾病概论: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
第一节健康与疾病(Health and disease)se?Is h ealt h si mp ly the abs enc e o f di seaCase studyMan, 35 years old, overweight, often anxious, smokes several packs of cigarettes and drinks three or more times a day.Man, 35 years old, relaxed and confident, does not smoke, drinks alcohol rarely and exercises regularly.Both people pass all laboratory tests andare declared free of disease.Question: Are they equally healthy?一、健康的概念(Concept of health)二、疾病的概念(Concept of disease)第二节病因学(Etiology)一、疾病发生的原因(Etiological factors)(一) 概念(Concept of etiological factors)(二) 病因分类(Classification of etiological factors)1. 生物性因素(biological factors)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全世界每年死亡人数的1/3缘于感染性疾病致病作用与其致病力/数量/侵袭力等有关2. 理化性因素物理性因素(physical factors)物理性因素(physical factors)(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机械力温度气压电流电离辐射外伤、骨折冻伤、烧伤、中暑高山病、潜水员病电击伤放射伤化学性因素(chemical factors)强酸、强碱、化学毒物、动植物毒素“反应停”儿童(海豹肢)3.营养性因素(nutritional factors )Nutritional deficiencyNutritional excess4.遗传性因素(hereditary factors)5.先天性因素(congenital factors)Fetal alcohol syndrome6.免疫性因素(immunological factors)7. 精神、心理、社会因素(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s)忧郁、焦虑、悲伤、恐惧、精神创伤应激性溃疡、高血压二、疾病发生的条件(Precipitating factor of disease)诱因(predisposing factor)病因机体问题:•什么是健康?•什么是疾病?•什么是病因?什么是条件?二者关系如何?(Pathogenesis )第三节发病学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General rules of disease development)(一) 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Damage and anti-damage responses)(二) 因果交替规律(The reverse of cause-result in disease process)大失血心输出量↓(发病学原因) (结果)良性循环组织缺氧机械创伤大失血心输出量↓(发病学原因) (结果)微动脉微静脉收缩回心血量↓↓死亡恶性循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微循环淤血(三) 局部和整体(Part and whole)神经、体液局部整体(The basic mechanisms of disease) 1. 神经机制(neural mechanism)2. 体液机制(humoral mechanism)3. 细胞机制(cellular mechanism)4. 分子机制(molecular mechanism)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血液分泌细胞即是靶细胞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研究疾病时功能代谢的变化及其发生机制器官水平问题:•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是什么?。
名词解释1.Pathophysiology: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状态时,人体生命活动的异常改变,特别是生理生化功能上的异常改变及其发生机制。
2.不完全康复:机体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要症状已消失,但体内存在某些病理变化,主要通过代偿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可留下一些病理症状和后遗症,如烧伤后疤痕、心内膜炎后心瓣膜关闭不全等。
3.受体增敏:受体增敏是与受体脱敏相反的一种现象,可因受体激动药水平降低或长期应用拮抗药而造成。
如长期使用β-受体拮抗药普洛萘尔时,突然停药可致”反跳”现象,这是由于β-受体的敏感性增高所致。
4.反常性酸性尿:一般来说,酸中毒病人尿液呈酸性。
低钾性碱中毒,因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缺钾,排钾减少,使K+—Na+交换减少,而H+—Na+交换增加,肾分泌H+增多,尿液呈酸性,称为反常性酸性尿。
5.反常性碱性尿:高钾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高钾,使K+—Na+交换增多,而H+—Na+交换减少,或由于肾小管性酸中毒时,肾小管分泌的H+减少,或重吸收HCO3-障碍,故尿呈碱性,出现酸中毒碱性尿,称为反常性碱性尿。
6.阴离子间隙(AG):指血液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的差值。
7.发热激活物:能激活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物质。
8.等张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或Hb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缺氧称为血液性缺氧,又称等张性缺氧。
9.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引起血管内微血栓的形成,同时或继发器官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出血贫血甚至休克的病理过程。
其主要特征为凝血功能异常。
10.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由于凝血过程的激活以及继发纤溶过程的启动使血中纤溶酶增多,纤维蛋白(原)被降解,形成多肽A、B、C及X、Y、D、E碎片,总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规律和机制的科学,重点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2.疾病: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分子病:是指由于DNA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4.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换言之,健康至少包含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状态。
5.亚健康(subhealth):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此时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并有可能趋向疾病的状态。
6.脑死亡的标准:(1)呼吸心跳停止(2)不可逆性深昏迷(3)脑干神经反射消失(4)瞳孔散大或固定(5)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6)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7.低钠血症hyponatremia:血清Na+浓度<130mmol/L,伴有或不伴有细胞外液容量的改变,是临床上常见的水,钠代谢紊乱。
8.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水肿发生于体腔内,称为积水。
9.肺性脑病puimonary encephalopathy:如果酸中毒持续较久,或严重失代偿性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可发生“CO2麻醉”,病人可出现精神错乱,震颤,谵妄或嗜睡,甚至昏迷,临床称为肺性脑病。
10.缺氧hypoxia:因组织供氧减少或利用氧障碍引起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11.细胞信号转导系统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由能接收信号的特定受体,受体后转导通路以及其作用的靶蛋白组成。
12.受体:能接受化学信号的细胞膜或细胞内蛋白。
受体分为膜受体和细胞内受体。
13.向下调节down regulation:当体内配体浓度发生明显而持续变化时,可以改变自身受体或其他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使受体数量减少的。
14.细胞增殖cell proliferation:是指细胞分裂和再生的过程,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值,使遗传信息传给子代,保持物种的延续性和数量增多。
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机制的科学。
2、疾病(disease)疾病是在致病因子的损伤与机制的抗损伤作用下,因机制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病活动过程。
3、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病理过程指存在于许多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
4、健康(health):不仅指身体上没有疾病和衰弱,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处于完好的状态。
5、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为主要特征。
6、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为主要特征。
7、脱水热(dehydration fever)脱水严重的患者,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机体散热受到影响,可导致体温升高,尤其是婴幼儿因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而容易发生脱水热。
8、低钾血症(hypokalemia):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9、高钾血症(hyperkalemia):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10、缺氧(hypoxia)水肿(edema):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积聚过多,称为水肿11、积水(hydrops):体腔内过多液体的积聚称为积水,如心包积水,胸腔积水、腹腔积水等12、:机体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发生的病理变化过程。
13、休克(Shock):休克是生命重要器官的毛细血管灌流量急剧减少,所引起的组织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综合征。
休克的临床表现:表情淡漠、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量减少。
14、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任何原因所引起的肺通气或换气不足,以致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吸入空气时不能满足机体气体交换的需要,出现动脉血氧分压下降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并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病理过程,称为呼吸衰竭。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答案: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在医学教育中,它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
它的任务是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2.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答案: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
如: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发热、休克等。
二.单项选择题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A.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学科。
B.探明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的学科。
C.研究疾病的功能、代谢变化的学科。
D.描述疾病的经过与转归的学科。
答案:(B).2.病理生理学的最根本任务是A.观察疾病时机体的代偿与失代偿过程。
B.研究各种疾病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C.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D.描述疾病的表现。
答案:(C).三.多项选择题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A.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B.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学科。
C.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的学科。
D.医学基础理论学科。
答案:(A、B、C、D)2.基本病理过程是A.可以出现在不同疾病中的相同反应。
B.指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C.可以在某一疾病中出现多种。
D.指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
答案:(A、C)四.判断题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明确疾病发生的可能机制。
答案:(×)2.基本病理过程是指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答案:(×)五.问答题如何学好病理生理学并成功用于临床实践?答案要点:病理生理学与生物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生物物理学等各医学基础学科密切相关。
基础学科的发展促进了病理生理学的发展。
为了研究患病机体复杂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必须运用有关基础学科的理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