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机系统_结构化分析及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61
ATM系统的分析与建模不完全版1.系统功能分析2.系统结构分析ATM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包括ATM机、密码键盘、显示屏、打印机等设备;软件包括ATM应用程序、交易处理程序、数据库系统等。
ATM系统主要由前端控制器、交易管理器、数据库管理器等模块组成。
3.系统行为分析-用户插卡后,系统读取卡片信息并验证用户身份;-用户输入密码后,系统验证密码正确性;-用户选择操作后,系统进行交易处理;-交易处理完成后,系统更新数据库信息并输出结果给用户。
4.系统建模为了更好地理解ATM系统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使用UML建模语言对其进行建模。
以下是ATM系统的简单UML建模:-用例图:显示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和用户的操作。
-类图:包括了系统中的各种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时序图:展示了系统中各个对象之间的时序关系。
-状态图:描述了系统中各个对象的状态变化规律。
-活动图:展示了系统中各个活动的流程和顺序。
通过建模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ATM系统的整体结构和运行机制,从而有助于系统设计和优化。
5.系统设计与优化为了提高ATM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与优化:-网络通讯:优化网络通讯模块,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安全性: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包括加密传输、防止恶意操作等措施。
-用户体验:设计用户友好的界面和操作流程,提高用户体验。
-故障处理:完善系统的故障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通过系统设计与优化,可以使ATM系统更加稳定、高效和易用,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总结:ATM系统是一种重要的金融服务系统,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与建模,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功能。
系统的功能、结构、行为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设计,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优化系统设计和增强安全性,可以提高ATM系统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希望本文对ATM系统的分析与建模有所帮助,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ATM自动取款机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ATM自动取款机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引言 (2)1.1编写目的 (2)1.2项目背景 (2)1.3定义 (2)1.4参考资料 (2)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3)2.1要求 (3)2.2目标 (3)2.3条件、假定和限制 (3)2.4可行性研究方法 (3)2.5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4)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4)3.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4)3.2工作负荷 (4)3.3费用支出 (4)3.4人员 (5)3.5设备 (5)3.6局限性 (5)4.所建议技术可行性分析 (5)4.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5)4.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5)4.3与现有系统比较的优越性 (6)4.4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 (6)4.5技术可行性评价 (7)5.所建议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 (8)5.1支出 (8)5.2效益 (8)5.3收益/投资比 (9)5.4投资回收周期 (9)5.5敏感性分析 (9)6.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 (9)6.1法律因素 (9)6.2用户使用可行性 (9)7.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 (9)8. 总结 (10)1.引言1.1编写目的针对银行业务种类繁多、客户需求量大等现象,为了减少银行人员的工作任务,方便客户。
银行投资研发ATM终端机使用户自己就可以实现小额取款、存款等业务。
同时支持其他业务的扩展,现在从技术、经济、社会等因素对此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编写此文档供项目经理决定是否要实施此项目。
1.2项目背景待开发项目名称:ATM自动取款机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项目提出者:ATM机系统是应呼和浩特建设银行网络建设和改造需要,为客户提供方便、迅速、便捷的自动取款业务提出了ATM机自动取款系统设计方案。
项目兼容现有银行管理系统。
1.3定义专业术语与缩略词帐号:在银行中,事物应用的单个帐号。
帐号可以为多种类型,但是至少包括支票和存款。
每个顾客可以拥有多个帐号。
ATM机系统分析与设计班级:07软件工程学号:071164009姓名:闫亚培第一章系统需求ATM机系统的域描述如下:在ATM机系统中,要为每名用户建立一个帐户,并给他们发放银行卡(银行卡可以提供卡号,用户姓名),账户中存储用户的个人信息,存款信息,取款信息和余额信息,持有银行卡的用户可以通过ATM自动取款机系统进行存款,取款,查询余额的操作。
在使用自动取款机时,需要插入用户的银行卡,并根据系统界面显示输入密码,由系统判断该帐户是否有效(帐户密码是否正确),若密码输入不正确,则再次显示让用户输入密码,若3次输入的密码均不正确,系统自动退出服务,若密码输入正确,则系统进入选择服务类型界面:1.存款,2.取款,3.查询余额,然后系统根据服务类型进行相应操作,若选择取款操作,系统确认取款请求以后,会询问取款数额,系统界面显示输入数额请求,用户输入取款数额,系统接到信息后发出确认取款请求,用户选择确认,系统选择确认后会向点钞机发出钞请求,然后点钞机出钞,系统向用户发出去钞请求,用户取钞以后,系统记录此次取款并自动计算余额,更新帐户信息,然后系统界面进入是否选择继续服务界面,用户点击否,然后系统退出银行卡并提醒用户取卡,用户取走银行卡,至此,取款业务完成。
若选择存款业务,系统确认存款请求以后,系统界面进入请放入存款界面,然后用户将存款放入存款口,系统提示点钞机进行点钞,点钞完毕后,系统记录存款操作并更新余额,系统界面显示存款完毕,然后系统界面进入是否选择继续服务界面,用户点击否,则系统退出银行卡并提示用户取卡,用户取走卡后,存款业务完成。
若用户选择查询业务,若查询余额,系统确认请求以后根据其账号信息查取余额,并在界面显示余额为多少。
对上述ATM机系统的域描述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如下功能性需求:此软件的设计将实现银行ATM系统的基本功能。
ATM系统一次服务一名客户。
客户插入一张ATM卡并进入个人数字识别号码(PIN),系统进行验证,通过后客户才能执行一种或更多操作。
ATM系统分析与设计ATM系统分析与设计摘要:结合软件工程相关理论,采用OMT方法对银行网络系统ATM(Auto Trade Machine)进行分析和设计。
一.问题需求分析银行网络系统包括人工出纳和分行共享的自动出纳机;各分理处用自己的计算机处理业务;各分理处与出纳站通过网络通信;出纳站录入账户和事务数据;自动出纳机与分行计算机通信;自动出纳机与用户接口,接受银行卡,发放现金,打印收据;分行计算机与拨款分理处结账。
要求系统能正确处理同一账户的并发访问;网络费用平均摊派给各分理处。
分行计算机分理处计算机分理处计算机分理处计算机账户账户账户自动取款机自动取款机自动取款机银行网络系统的示意图二.软件工程相关理论u OMT是Object Modeling Technology的缩写, 意为对象建模技术. 面向对象建模方法有很多种,也都在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中。
OMT法是目前最为成熟和实用的方法之一。
它从三个方面对系统进行建模,每个模型从一个侧面反映系统的特性,三个模型分别是: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
主要的概念包括:类、属性、操作、继承、关联(即关系)、聚集动态模型描述系统那些随时间变化的方面,其主要概念有:状态、子状态和超状态、事件、行为、活动。
功能模型描述系统内部数据值的转换,其主要概念有:加工、数据存储、数据流、控制流、角色。
该方法将开发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分析。
基于问题和用户需求的描述,建立现实世界的模型。
分析阶段的产物有:问题描述、对象模型=对象图+数据词典、动态模型=状态图+全局事件流图、功能模型=数据流图+约束2系统设计。
结合问题域的知识和目标系统的体系结构(求解域),将目标系统分解为子系统。
该阶段的主要产物是:系统设计文档:基本的系统体系结构和高层次的决策3对象设计。
基于分析模型和求解域中的体系结构等添加的实现细节,完成系统设计。
主要产物包括:细化的对象模型、细化的动态模型、细化的功能模型4实现。
ATM自动取款机系统的设计与分析1.1系统相关者用户,系统维护师1.2 事件表1.3 数据流分析(1)顶层DFD自动取款机数据流图如图所示(2)功能层DFD操作完成(3)细节层DFD入取择1.4 数据字典(1)数据项定义数据项名:客户别名:User数据流组成: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地址+用户ID(2)数据项定义数据项名:账户别名:account数据流组成:卡号+账户余额+身份证号+密码+卡类型+交易记录+开户时间(3)数据项定义数据项名:账单别名:bill数据流组成:卡号+交易类型+交易时间+交易金额(4)数据项定义数据项名:凭条别名:ticket数据流组成:卡号+交易类型+金额+事物类型+交易时间1.5 加工逻辑登陆模块1.简要说明本例用来描述用户登陆的过程2.事件流(1)基本事件1.系统验证银行卡账号。
2.用户输入密码。
3.系统验证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
4.用户进入系统。
(2)备选事件1.如果账号错误,给出提示,退出。
2.. 如果输入密码错误,给出提示,退出。
取款模块3.简要说明本例用来描述用户取款的过程4.事件流(1)基本事件1.用户输入取款金额。
2.系统验证输入金额是否符合输入要求。
3.系统验证用户账户余额。
4.系统显示用户取款金额。
5.用户确认取款金额。
6.系统要求点钞机出钞。
7.系统更新并保存账户信息。
(2)备选事件1.如果输入金额不符合输入数字格式要求,给出提示,退出。
2.如果输入金额超出最大取款金额,给出提示,退出。
3.如果用户没有确认,给出提示,退出修改密码5.简要说明本例用来描述用户修改密码的过程6.事件流(1)基本事件1.用户输入旧密码。
2.系统验证账户旧密码。
3.用户输入2次新密码。
4.用户确认输入的秘密。
5.系统更新用户密码为新密码。
6.用户修改密码成功。
(2)备选事件1.如果输入的旧密码错误,给出提示,退出。
2.如果两次输入输入的密码不同,给出提示,退出。
3.如果用户没有确认,给出提示,退出。
ATM自动取款机系统的分析与设计1.系统架构ATM系统的架构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决定了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扩展的能力。
通常,ATM系统的架构包括硬件层、操作系统层、应用软件层和用户界面层。
硬件层包括ATM机、键盘、屏幕、打印机等设备;操作系统层一般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层包括处理用户交互的系统软件;用户界面层包括用户输入和输出的界面。
在系统架构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例如,系统需要支持多种硬件设备,兼容不同的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故障处理机制,方便对系统进行升级和维护。
2.数据流程ATM系统的数据流程是系统的核心,涉及到用户交互、账户信息、交易记录等数据的处理和传输。
在设计数据流程时,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例如,用户输入的密码需要进行加密传输,账户信息需要进行实时更新,交易记录需要做好备份和恢复等操作。
在数据流程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并发访问、网络延迟和恶意攻击等因素。
例如,系统需要实现正确的并发控制机制,保证用户的交易不会发生冲突;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确保用户可以及时完成交易;系统需要多层次的安全策略,防止恶意攻击者对系统进行攻击。
3.安全性ATM系统的安全性是系统设计的重点,因为涉及到用户的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
在设计安全性方面,需要考虑到用户认证、数据加密、防火墙和漏洞修复等问题。
例如,系统需要实现用户身份认证机制,防止非法用户对系统进行访问;系统需要对用户输入的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传输安全;系统需要设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发现并阻止网络攻击;系统需要定期更新补丁和漏洞修复程序,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4.用户体验ATM系统的用户体验是系统设计的关键,因为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感受和满意度。
在设计用户体验方面,需要考虑到界面设计、交互方式、反馈机制和操作流程等问题。
例如,系统需要设计简洁清晰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快速找到需要的功能;系统需要提供直观友好的交互方式,减少用户输入错误的可能性;系统需要实时反馈用户操作的结果,让用户清楚地了解交易是否成功;系统需要优化操作流程,减少用户等待时间,提高用户满意度。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项目:《ATM机取款系统》实验实验地点:行逸楼A103专业班级:软件1309 学号2013005661 学生姓名:蔡潇钰指导教师:杨丽凤2015年11月 1 日一、实验目的通过《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使学生在实际的案例中完成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中的主要步骤,并熟悉信息系统开发的有关应用软件,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熟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规范,为后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要求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完成,自选题目,班内题目不重复,使用UML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以纸质版(A4)在课程结束后提交(10周)。
三、实验主要设备:台式或笔记本计算机四、实验内容1 选题及项目背景A T M机取款系统的分析与设计2 定义ATM(AutomanticTellerMachine)自动取款机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持卡人自我服务型的金融专用设备.在我国,基本上所有的银行系统都有自己的ATM系统.ATM利用磁性代码卡或智能卡实现金融交易,代替银行前台工作人员的部分工作.顾客可以在ATM机上取钱、查询余额、转账和修改密码等业务.除此之外,ATM自动取款机还具有维护、测试、事件报告、监控和管理等多种功能.3 参考资料《系统分析与设计》作者:李爱萍人民邮电出版社4 系统分析与设计4.1需求分析4.1.1识别参与者用户(使用ATM机进行存取款)ATM机管理员(维护ATM机,往ATM机里放钱等)4.1.2 对需求进行捕获与描述用例名称:ATM机取款系统执行者:用户目的:完成一次取款流程)4.1.3 用例图通过已掌握的需求,初步了解系统所要完成的功能。
下面给出用例图。
余额查询图4.1 参与者用例图4.1.4 分析与讨论1)建模用例图的步骤、方法?1.识别系统的参与者;2.确定用例;3.明确参与者与用例间的关系2)如何识别系统的参与者?应该如何划分用例,应注意哪些问题?1.谁使用系统的主要功能;2.谁改变系统的数据;3.谁从系统中获取主要信息。
ATM系统1、分析模型 (2)1.1场景分析 (2)1.1 .1取款 (2)1.1.2 存款 (3)1.1.3 转账 (3)1.1.4 查询 (4)1.1.5 修改密码 (4)1.2分析类 (5)2、设计模型 (6)2.1数据设计 (6)2.2体系结构设计 (6)2.3接口设计 (7)2.4构件级设计 (8)2.5部署设计 (8)3、构造模型 (9)1、分析模型1.1场景分析1.1 .1取款描述项内容主要参与者储户次要参与者分理处计算机,分行计算机目标通过使用ATM机从账户中取出一笔现金前置条件现金卡是有效的;A TM机中有足够的现金主场景 1 储户将现金卡插入A TM的插卡口中2 储户输入密码3 ATM请求分行计算机验证储户的密码4 分行计算机识别出账户所属分理处,要求该分理处处理储户的各项事务5 分理处计算机验证储户的密码通过6 ATM显示服务项目7 储户选择取款功能8 储户输入需要取出的金额9 分理处计算机查询账户余额,确认余额足够10 ATM机将储户所取现金吐出11 储户取走现金,交易成功12 分理处计算机更改账户信息,并记录储户的交易信息13 储户选择打印凭条14 ATM机打印凭条并吐出15 储户取走凭条16 储户选择退卡17 ATM机将储户现金卡吐出18 储户取走现金卡可替换场景7a 储户选择不打印凭条直接进行第10步例外场景5a 分理处验证储户的密码不通过5a1 返回第2步,储户重新输入密码9a 分理处计算机查询出账户余额不足9a1 返回第8步,储户重新输入金额1.1.2 存款描述项内容主要参与者储户次要参与者分理处计算机,分行计算机目标通过使用ATM机向账户存入一笔现金前置条件现金卡是有效的主场景 1 储户将现金卡插入A TM的插卡口中2 储户输入密码3 ATM请求分行计算机验证储户的密码4 分行计算机识别出账户所属分理处,要求该分理处处理储户的各项事务5 分理处计算机验证储户的密码通过6 A TM显示服务项目7 储户选择存款功能8 A TM机的现金口打开,储户将现金放入现金口9 A TM机关闭现金口,检测金额10 A TM机显示存款金额11 储户确认金额12 A TM机显示存款成功13 分理处计算机更改账户信息,并记录储户的交易信息14 储户选择退卡15 A TM机将储户现金卡吐出16 储户取走现金卡补充说明只能放入面值为100元的现金1.1.3 转账描述项内容主要参与者储户次要参与者分理处计算机,分行计算机目标通过使用ATM机完成一次转账前置条件现金卡是有效的;储户的账户中有足够的存款主场景 1 储户将现金卡插入A TM的插卡口中2 储户输入密码3 ATM请求分行计算机验证储户的密码4 分行计算机识别出账户所属分理处,要求该分理处处理储户的各项事务5 分理处计算机验证储户的密码通过6 ATM显示服务项目7 储户选择转账功能8 储户输入转入的账户9 储户输入需要转账的金额10 储户确认转入的账户与金额11 分理处计算机查询账户余额,确认余额足够12 ATM机显示转账成功13 分理处计算机更改账户信息,并记录储户的交易信息14 储户选择退卡15 ATM机将储户现金卡吐出16 储户取走现金卡1.1.4 查询描述项内容主要参与者储户次要参与者分理处计算机,分行计算机目标通过使用ATM机查询账户中的余额前置条件现金卡是有效的主场景 1 储户将现金卡插入A TM的插卡口中2 储户输入密码3 ATM请求分行计算机验证储户的密码4 分行计算机识别出账户所属分理处,要求该分理处处理储户的各项事务5 分理处计算机验证储户的密码通过6 ATM显示服务项目7 储户选择查询功能8 分理处计算机查询账户余额信息9 ATM机显示账户余额10 储户选择退卡11 A TM机将储户现金卡吐出12 储户取走现金卡1.1.5 修改密码描述项内容主要参与者储户次要参与者分理处计算机,分行计算机目标通过使用ATM机修改账户密码前置条件现金卡是有效的主场景1 储户将现金卡插入A TM 的插卡口中2 储户输入密码3 ATM 请求分行计算机验证储户的密码4 分行计算机识别出账户所属分理处,要求该分理处处理储户的各项事务5 分理处计算机验证储户的密码通过6 ATM 显示服务项目7 储户选择修改密码功能8 储户连续两次输入新密码9 ATM 机显示修改密码成功 10 分理处计算机更改账户信息 11 储户选择退卡12 ATM 机将储户现金卡吐出 13 储户取走现金卡 补充说明密码只能为6位的数字1.2分析类+获得账户()-卡号现金卡+计算余额()+记录交易()-账号-姓名-密码-余额-交易记录账户+取款()+存款()+转账()+查询()+修改密码()事务管理ATM 机+读卡()+吐卡()+吞卡()读卡机+显示()显示器+选择按键()键盘+吐钱()+接收钱()吐钱机+打印()打印机2、设计模型2.1数据设计名称字段数据类型长度说明卡号cardID INT 20 现金卡的卡号账号accoutID INT 20 储户在银行开户时所拥有的唯一标识号姓名accoutName String 20 储户开户时所用的名字密码password INT 6 储户所设置的密码余额balance INT 储户账户中所剩余的金额事务transction INT 2 储户进行交易时所选择的服务,有取款、存款、转账、查询、修改密码五项交易金额amount INT 储户每次交易时的金额交易时间time Date 储户每次交易的时间转入账号toAccoutID INT 20 储户转账时转入的账号新密码newPassword INT 6 储户修改密码时所设置的新密码2.2体系结构设计ATM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A TM客户端,事务管理,账号管理2.3接口设计ATM客户端事务管理账号管理2.4构件级设计客户端事务管理账号管理ATM 系统账户管理事务管理ATM 机读卡机显示器键盘吐钱机打印机现金卡账户2.5部署设计获得账户()-卡号现金卡+更改余额信息()+记录交易信息()-账号-姓名-密码-余额-交易记录账户+取款()+存款()+转账()+查询()+修改密码()事务管理ATM 机+读卡()+吐卡()+吞卡()读卡机+显示()显示器+接收按键信息()键盘+吐钱()+点钞()+验钞()吐钱机+打印()打印机ATM 客户端ATM 应用程序服务ATM 数据服务储户3、构造模型Card(现金卡)模块通过调用getAccout(获取账户)方法来取得该卡持有者的账户,从而与管理该账户信息的分理处系统进行交互。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ATM系统分析与设计ATM系统是一种常见的自动银行服务设备,可以方便用户进行存款、取款、余额查询、转账等银行业务操作。
本文将对ATM系统进行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一、分析1.系统需求分析ATM系统的主要需求包括:用户认证、账户管理、取款、存款、查询、转账等功能。
用户通过银行卡和密码进行认证,认证后可以进行不同业务的操作。
2.系统角色分析在ATM系统中,主要涉及到三个角色:用户、ATM和银行。
用户通过ATM设备进行业务操作,ATM设备与银行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和交互。
3.系统功能分析根据需求分析,ATM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认证:用户通过输入银行卡和密码进行认证。
-取款:用户可以选择取款金额,并从账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
-存款:用户可以选择存款金额,并将金额存入账户余额中。
-查询:用户可以查询账户余额和交易记录等信息。
-转账:用户可以选择转账金额和收款方账户,并将金额从自己账户扣除,转入收款方账户。
二、设计1.类的设计根据分析,可以定义以下类:- User(用户):包括属性银行卡号和密码。
- Account(账户):包括属性账户余额和交易记录。
-ATM(自动柜员机):包括属性ATM编号和位置。
具有用户认证、取款、存款、查询、转账等方法。
2.类之间的关系- User与Account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用户只能对应一个账户。
- ATM与User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ATM设备只能为一个用户提供服务。
- ATM与Account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ATM设备只能为一个账户提供操作。
3.系统流程设计ATM系统的流程设计如下:-用户插入银行卡,并输入密码。
-ATM设备进行用户认证,验证银行卡号和密码的正确性。
-用户选择需要进行的业务操作,如取款、存款、查询、转账等。
-ATM设备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相应的业务操作,并更新账户余额和交易记录。
-用户完成业务操作后,选择退出并取出银行卡。
ATM系统分析与建模1.需要描述ATM是银行为了用户更方便存款、取款而开发的一套软件系统,从总体上分析,ATM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客户登录系统;能够支持存款、取款、查询明细;修改密码;转账以及退出系统的功能。
特殊要求:登录系统时要选择账户、输入密码;存款和取款时可以选择打印凭条;查询明细时可以选择查询当前余额或输入时间段进行详细查询。
2.域模型3.用例模型图4.用例文本用例名称:取款角色:客户描述:客户首先将磁卡插入ATM机中,初始化ATM屏幕提示输入密码,用户输入密码,系统验证密码是否正确,若不正确。
重新输入密码,若连续输入密码三次不正确,退出服务。
若输入密码正确,客户根据提示选择取款服务,然后输入取款数额,系统判断输入的取款数额的合法性,若不合法(这里不考虑透支)退出服务,若合法取款机吐款。
主要流程:(1)客户插入磁卡,初始化ATM系统屏幕(2)系统提示输入密码。
(3)客户输入密码并通过系统验证(4)系统列出服务项目(5)客户选择取款,输入取款金额,按下确定键(6)系统验证取款数额的合法性。
并计算出手续费(7)系统连接到综合系统,查询账户余额,确认余额是否足够(8)取款机吐款,交易成立(9)系统提供打印功能,供客户选择是否打印替代流程:(3)a[密码错误]系统出现密码错误警告。
并返回主要流程(2),供客户重新输入密码(6)a[金额不足]系统出现取款金额必须为100元整数的信息,回到主要流程(5),供客户出现输入取款金额(6)b[金额过低]系统出现最低取款的信息,回到主要流程(5),供客户重新输入取款金额(6)c[金额过高]系统出现最高取款的信息,回到主要流程(5),供客户重新输入取款金额(7)a[余额不足]系统出现余额不足的信息,回到主要流程(5),供客户重新输入取款金额5.时序图。
ATM系统分析与设计ATM系统分析与设计摘要:结合软件工程相关理论,采用OMT方法对银行网络系统ATM (AutoTradeMachine)进行分析和设计。
一.问题需求分析银行网络系统包括人工出纳和分行共享的自动出纳机;各分理处用自己的计算机处理业务;各分理处与出纳站通过网络通信;出纳站录入账户和事务数据;自动出纳机与分行计算机通信;自动出纳机与用户接口,接受银行卡,发放现金,打印收据;分行计算机与拨款分理处结账。
要求系统能正确处理同一账户的并发访问;网络费用平均摊派给各分理处。
分行计算机分理处计算机分理处计算机分理处计算机账户账户账户自动取款机自动取款机自动取款机银行网络系统的示意图二.软件工程相关理论uOMT是ObjectModelingTechnology的缩写,意为对象建模技术.面向对象建模方法有很多种,也都在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中。
OMT法是目前最为成熟和实用的方法之一。
它从三个方面对系统进行建模,每个模型从一个侧面反映系统的特性,三个模型分别是: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
主要的概念包括:类、属性、操作、继承、关联(即关系)、聚集动态模型描述系统那些随时间变化的方面,其主要概念有:状态、子状态和超状态、事件、行为、活动。
功能模型描述系统内部数据值的转换,其主要概念有:加工、数据存储、数据流、控制流、角色。
该方法将开发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分析。
基于问题和用户需求的描述,建立现实世界的模型。
分析阶段的产物有:问题描述、对象模型=对象图+数据词典、动态模型=状态图+全局事件流图、功能模型=数据流图+约束2系统设计。
结合问题域的知识和目标系统的体系结构(求解域),将目标系统分解为子系统。
该阶段的主要产物是:系统设计文档:基本的系统体系结构和高层次的决策3对象设计。
基于分析模型和求解域中的体系结构等添加的实现细节,完成系统设计。
主要产物包括:细化的对象模型、细化的动态模型、细化的功能模型 4实现。
ATM自动取款机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需求说明第一部分引言1.1编写目的本文档描述了自动取款机系统的软件需求。
1.2适用范围ATM的功能要求支持计算机银行网。
1.3背景ATM自动提款机系统。
ATM自动取款机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持卡人自我服务型的金融专用设备。
ATM是英文Automatic Teller Machine的缩写。
ATM是最普遍的自助银行设备,可以提供最基本的银行服务之一,即出钞交易,有些全功能的产品还可以提供信封存款业务。
在ATM自动取款机上也可以进行账户查询、修改密码和转账的业务。
作为自助式金融服务终端,除了提供金融业务功能之外,ATM自动取款机还具有维护、测试、事件报告、监控和管理等多种功能。
ATM自动取款机系统,是一个有终端机,ATM系统,数据库组成的应用系统。
系统功能有用户在ATM上提取现金、查询账户余额、修改密码及转账功能。
ATM自动取款机系统向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简单、及时、随时随地可以随心所欲存取款的互联的现代计算机化的网络系统。
可以大大减少工作人员,节约人力资源的开销,同时由于手续程序减少也可以减轻业务员的工作负担,有效地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和精确度。
减少了用户办理业务的等待时间;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可以随心所欲存取款,并且操作简单易懂;用户还可以选择在柜台办理业务或自己在自动提款机和自动取款机办理业务。
第二部分任务概述2.1目标系统功能实现用户在A TM上提取现金、查询账户余额、修改密码及转账功能。
2.2用户的特点本系统功能齐全,交互界面简单便捷,适用社会广大人群,且能满足用户安全性需求。
2.3假定和约束本系统不具备语音提示功能,不能为盲人等群体提供服务。
第三部分需求规定3.1对功能的规定3.1.1系统功能关系图用例图:3.1.2系统功能概述ATM自动取款机系统相关的主要对象有:用户:使用ATM自动取款机进行现金交易。
进行取款、查询余额、设置密码、转账等操作。
系统: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接收,通过与数据库的交互,根据对用户应用服务的响应,更新数据库中用户的信息。
ATM自动取款机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报告旨在分析与设计ATM自动取款机系统。
ATM自动取款机系统是一种常见的自助服务设备,能够为用户提供取款、查询余额、转账等功能。
本报告将进行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以及系统实施与测试等环节,最终完成ATM自动取款机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通过本实验,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ATM自动取款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为实际应用中的ATM系统提供指导和参考。
1.引言ATM自动取款机系统是一种常见的自助服务设备,可以方便用户进行取款、查询余额、转账等操作。
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和ATM机的使用率的提高,ATM自动取款机系统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对ATM自动取款机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设计。
2.系统需求分析在系统需求分析阶段,我们将明确ATM自动取款机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等。
我们需要考虑用户需要进行的操作,如取款、查询余额、转账等,并设计相应的界面和功能。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等方面的需求。
3.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阶段,我们将根据系统需求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和详细设计。
我们需要确定系统的各个模块,如用户界面、数据库、交易处理等,并设计它们之间的交互方式和数据流动。
4.系统实施与测试在系统实施与测试阶段,我们将根据系统设计,实现ATM自动取款机系统的各个模块。
我们需要编写相应的代码,并进行系统测试,以验证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5.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ATM自动取款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并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设计。
我们明确了系统的需求,并设计了相应的系统架构和功能。
此外,我们还实施了系统并进行了测试,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ATM系统分析与设计ATM系统分析与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取款机(ATM)已成为银行业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使得用户能够在全天候、异地取款并进行一些简单的银行业务操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ATM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工作原理。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ATM系统的功能。
ATM主要提供以下几个功能:取款、存款、余额查询、密码更改、转账、支付账单等。
除此之外,ATM还可以提供一些其他的服务,如现金兑换、密码重置等。
通过这些功能,用户可以便捷地进行日常银行业务,无需到银行实体店面办理。
接下来,我们来设计ATM系统的实现方案。
首先,ATM系统必须与银行服务器进行通信,以便进行账户查询、交易验证等操作。
这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实现。
用户在进行操作时,ATM会发送请求给银行服务器,服务器收到请求后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给ATM。
另外,为了保障用户的账户安全,ATM系统需要进行身份验证。
用户在使用ATM之前,需要先输入正确的银行卡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进行操作。
然后,我们需要设计ATM系统的用户界面。
用户界面应该简单、直观,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界面应该提供可选择的功能按钮,如取款、存款、余额查询等。
用户选择相应的功能按钮后,可以根据界面的提示输入相关信息,如取款金额、存款金额、转账目标账户等。
ATM对用户的操作应该进行实时的反馈,以便用户了解当前操作的状态。
对于ATM设备本身,我们需要考虑一些硬件的设计和配置。
首先,ATM机需要有读取银行卡的设备,用来读取用户的银行卡信息。
其次,ATM机需要有密码键盘,用户可以在上面输入密码进行身份验证。
还需要有现金存取设备,用于发放和接收现金。
此外,为了保障用户的安全,ATM机应该配备相应的安全摄像头和监控系统,以便监控用户操作的过程。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ATM系统的安全性。
由于涉及到用户的资金安全,ATM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机制。
首先,ATM系统需要采用加密技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数据。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论文课程名称:软件工程导论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教学部门:计算机学院ATM系统的分析与建模 ..................................................................................................结构化方法分析 .............................................................................................................一.问题描述: (1)1.1 ATM系统网络 (1)1.2 ATM系统需求概述 (2)二.需求获取: (3)三.需求分析: (3)3.1 数据流图 (3)3.2 数据建模 (7)3.3 状态建模 (8)3.4 数据字典 (10)四.设计 (12)4.1 概要设计 (12)4.1.1 总体设计 (12)4.1.2 逻辑设计 (13)4.1.3 界面设计 (13)4.2 详细设计 (19)五.面向对象方法分析 .................................................................................................5.1 用例模型 (22)5.1.1 用例列表 (22)5.1.2 用例图 (22)5.1.3 用例规格说明 (23)5.2 概念模型 (26)5.3 分析模型(顺序图) (26)六.总结 (29)七.参考文献 (30)ATM系统的分析与建模写这篇论文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让本学期学习了《软件工程导论》这门课程的同学能够在编写文章的时候总结这段时间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在文章中考核同学的理论水平和发现在学习中存在哪一些问题,希望能够同学在写论文的时候发现并加以解决。
实验一:ATM系统分析与设计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VISIO软件的基本操作----启动和退出。
2、掌握VISIO环境下UML建模工具(动态和静态建模工具)。
3、了解UML在系统分析与设计实例中的应用,练习利用UML模型和技术人员沟
通的技能。
4、掌握利用UML相应建模工具完善系统模型的技能。
二、实验内容:
(一)阅读、理解ATM系统的UML模型:
1、理解用例图、活动图、活动泳道图和包图,并练习绘制案例中的活动泳道
图。
2、理解用例分析过程及相应的动态图,并练习绘制案例中的第二个序列图。
(二)完善系统模型,增加存款功能:
1、完善用例图。
2、完善活动图、活动泳道图。
3、根据新增加的用例分析分别绘制序列图和协作图。
(三)完善系统模型,增加转帐功能:
1、完善用例图。
2、完善活动图、活动泳道图。
3、根据新增加的用例分析分别绘制序列图和协作图。
(四)完善系统模型,增加交电话费功能:
1、完善用例图。
2、完善活动图、活动泳道图。
3、根据新增加的用例分析分别绘制序列图和协作图。
试验内容第一部分两个图各10分;第二、三、四部分,用例图5分,活动图15分,活动泳道图10分,序列图和协作图各15分。
共2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