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预防性维护.pptx
- 格式:pptx
- 大小:301.24 KB
- 文档页数:39
设备维护中的风险识别与预防方案引言设备维护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设备维护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分析设备维护中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案,以帮助减少设备维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风险识别与预防方案1. 误操作风险- 风险:在设备维护过程中,操作人员可能因为疏忽或不正确的操作而导致设备受损或人身安全事故。
- 预防方案:培训和教育设备维护人员,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2. 设备故障风险- 风险:设备在维护过程中可能出现故障,导致停机和生产线中断。
- 预防方案: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和保养,及时发现并修复设备故障。
建立设备故障记录和分析,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资源缺乏风险- 风险:在设备维护过程中,可能出现所需资源(如零部件、工具等)缺乏的情况,导致维护工作无法进行。
- 预防方案: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计划,提前采购所需资源,并进行储备。
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及时供应所需资源。
4. 安全风险- 风险:设备维护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电气触电、化学物品泄漏等。
- 预防方案: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达标。
结论设备维护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但通过有效的风险识别和预防方案,可以减少这些风险的发生。
在设备维护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风险管理,加强培训和教育,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设备预防性维护规定修订修订修订内容摘要页次版次修订审核批准日期单号2011/03/30 / 系统文件新制定4A/0 / / / 批准:审核:编制:设备预防性维护规定1.目的:制定本规定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生产的需要,使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防止不必要的损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机器 / 设备的管理。
3.职责:3.1生产部是设备预防性维护的管理部门。
3.2其他部门是配合部门。
4.工作程序:4.1生产部应建立机器/设备台账,进行编号、标识,关键设备的标识牌上必须写有“关键设备”字样。
4.2对机器/设备的管理,按《设备管理工作的规定》执行。
4.3设备的操作,操作人员按《生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4操作人员须经培训,未经培训和培训不合格者一律不得上岗操作,按《员工培训控制程序》执行。
4.5制定《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对设备维护、保养、包装和防护,同时定期由操作人员为主,会同机修人员对其检查并维护保养,每一年一次由机修人员会同操作人员进行检查并维护保养。
4.6对机器/设备的检查,操作人员应在生产前进行试运转检查,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巡回检查,生产结束后应对其维护保养。
4.7对检查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生产部应查明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对策,排除故障,并填写《设备故障报告》。
4.8当维护保养计划与生产计划不符时,车间应进行计划调整。
交于生产部部长确认。
4.9对设备、工艺控制,使过程中涉及到主要设备、工艺受控,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4.10生产部制定关键设备的《备件清单》,并在清单中明确最少库存量,交于供应部。
4.11当生产部领用备件后,供应部应及时采购备件,确保规定的备件数量。
4.12每年年底,生产部应在年度工作报告中对非计划停车时间进行评价分析,并提交管理评审。
5相关 / 支持性文件5.1《过程控制程序》5.2《设备管理工作的规定》5.3《生产操作规程》6.质量记录6.1《备件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