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 7.2《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教案 湘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2
《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总结出进行推理判断的方法后引领学生将总结的方法理论进行又一次的运用,对大树横切面图进行观察并做出推想和判断。
教材内容主要有两个活动组成:“推断一棵大树的树龄”、“推断这棵大树生长过程中所受到的环境影响”。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处于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和活跃的时期。
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掌握了推理方法,运用符合逻辑的推理来进行正确的判断,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推断能力。
孩子们对树木年轮和树木生长的相关知识不多,主要从科学课上和课外书中知道一些树木生长的基本知识。
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能运用归纳法得出树干横切面与生长时间之间的关系;运用演绎法判断其他树的树龄。
根据现象推断大树生长过程中所受的环境影响,培养学生演绎和正确的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互动参与,体会推理判断中的思维快乐,发展学生的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乐于去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的奥秘。
学习目标科学探究:1.能运用归纳的方法得出树干横切面与生长时间之间的关系(数出年轮)。
2.能运用演绎的方法判断其他树的树龄。
3.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能推断一棵大树在生长过程中所受到的环境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的奥秘。
2.意识到归纳和演绎是认识世界的重要科学方法。
科学知识:1.知道关于树木年轮的有关知识。
2.认识到概念明确、推理合乎逻辑才能实现正确地判断。
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树干横切面与生长时间之间的关系(运用归纳法);判断棵树的树龄(运用演绎法)。
难点:从树干横切面获取信息并作出与环境、气候等有关的更多的推断。
评价任务1.观察树干横切面图,得出树干横切面与生长时间之间的关系。
2.观察大树年轮,推断树木生长过程中所受的环境影响。
《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实践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自主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信心。
2、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步骤,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引导学生在科学实践中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理解科学自己做的意义和价值。
(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2)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如何及时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实验安全和顺利进行。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和乐趣。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科学探究案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视频或图片,如自制彩虹、火山喷发模拟实验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这些有趣的实验,探索其中的科学奥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2、知识讲解(1)介绍科学探究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科学探究是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2)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3)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例如,在提出问题环节,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出发,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在制定计划环节,要考虑实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变量的控制等。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5 人。
(2)让学生讨论生活中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如“为什么月亮会有阴晴圆缺?”“怎样让鸡蛋在盐水中浮起来?”等。
(3)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初步制定探究计划。
《科学自己做_我也能成功》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和分析。
3.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导学内容:1. 什么是科学实验?2.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3. 如何设计一个科学实验?4.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结论。
导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科学自己做_我也能成功》,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实验吗?为什么要进行科学实验?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理论进修(15分钟)1. 什么是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科学钻研工作中最基本的手段之一,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科学假设,发现新知识,推动科学的发展。
2.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1)提出问题:确定实验的目标和问题。
(2)制定假设: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3)设计实验:确定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4)实施实验:按照设计好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5)收集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6)分析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7)得出结论:根据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设计一个科学实验:(1)题目:探究植物的发展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干系。
(2)假设:光照强度越大,植物发展速度越快。
(3)材料:若干盆土和植物、不同光照强度的灯具。
(4)步骤:①将植物分别种植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盆土中。
②每天浇水、记录植物的发展情况。
③每周测量植物的发展高度。
(5)数据记录:记录每天的光照时间、植物发展情况和高度。
(6)数据分析:根据数据分析植物发展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干系。
2. 实施实验:根据设计好的实验步骤,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分析(20分钟)1. 数据统计:根据实验数据统计植物的发展速度和光照强度的干系。
2. 结论: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结论,验证实验假设是否扶植。
五、总结反思(10分钟)通过今天的进修,你们对科学实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如何提高自己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六、作业安置1. 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
湘教版科学三上7.2《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科学三上7.2《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本质是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感受到自己也能成功。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于简单的实验和观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方法还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本质是探索和发现。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感受到自己也能成功。
3.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是探索和发现。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如放大镜、显微镜、植物标本等。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3.划分小组,分配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的本质是什么。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实验和观察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的探索过程,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也能成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和观察结果,教师点评,总结科学的探索方法。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教材中的实验和观察,我们还能通过哪些途径来探索科学?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本质是探索和发现,自己也能成功。
三年级科学上册 7.2《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
功》教案湘教版
1、乐于探究,积极参加到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中。
2、爱思考,能在研究中,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及与之对应的实验计划。
教学重点:乐于探究,积极参加到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中。
教学难点:乐于探究,积极参加到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中。
教学用具:课件:伽利略摆的秘密教师演示材料:铁架台(装上横杆)、摆绳、钩码。
(溜溜球或弹力球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件出示:讲述伽利略研究摆的奥秘的故事。
提出问题:看到吊灯有节奏的摆动,伽利略做出了怎样的猜想?影响吊灯摆动快慢的因素到底有哪些?我们也来当一次伽利略!
二、新授1、学生复述故事。
2、认识摆:⑴、教师出示铁架台、绳子和钩码组成的摆:这就是伽利略研究摆动的装置。
这根拴这重物的绳子叫摆线,悬挂的重物(钩码)就摆锤。
⑵、掏出溜溜球,提着它的线头,这可以看成是一个摆吗?让学生指认摆锤和摆线。
⑶、把溜溜球也挂上铁架台横杆。
拨动钩码和溜溜球,让其摆动。
(注意:以上两个摆在摆线长度、摆锤重量、起始摆幅、用力大小都不同,这两个诸多不同的摆,可以帮助学生在对比中打开思路)。
3、猜想:⑴、提出问题:摆动
的快慢与 (哪些)因素有关系?⑵、独立思考,完成课本86页表格填写⑶、与小组同学交流,说明自己猜想的依据。
⑷、汇报交流: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大家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教师随机板书大家猜想的会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如:摆锤重量、摆线长度、、起始摆幅、用力大小等)4、制定实验计划⑴、从自己的各种猜想中筛选自己认为最有可能的假设。
⑵、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
(提示学生可用对比实验法,计划的制定可以图文结合)[给足学生思考、完善自己的计划]5、布置作业:⑴、保管好自己的计划,课后可以好朋友交流交流;⑵、按照自己的计划准备好实验材料。
教学(后记)反思: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