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配合比讲课内容(张)
- 格式:ppt
- 大小:283.55 KB
- 文档页数:16
混凝土配合比与调整培训讲义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的砂石含水率计算基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其计算公式和有关参数表格中的数值均系以干燥状态骨料(含水率小于0.5%的细骨料或含水率小于0.2%的粗骨料)为基准。
当以饱和面干骨料为基准进行计算时,应做相应的修正。
二、试配,提出基准配合比试拌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按前面方法设计和计算得到的每立方米混凝土各组分材料用量必须经试拌,进行拌合物性能检验和调整,提出供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
按计算得出的理论配合比进行试拌,首先应观察和检验拌合物的性能。
当坍落度或维勃稠度不能满足要求,或黏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时,应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相应调整用水量或砂率,一般调整幅度为1% ~ 2%,逐步调整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然后提出供强度检验用的基准混凝土配合比。
具体调整方法见表8-9。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调整方法表8-9三、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的条件:A、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B、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C、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
四、生产配合比的换算由于试验室配合比是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故在混凝土搅拌前,应先测定骨料的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成生产配合比。
可按下式计算:1.砂用量计算m st=m s(1+w s%)式中 m st-------生产配合比中砂的每立方米用量(kg);m s-------试验室配合比(理论配合比)中砂的每立方米用量(kg);w s-------砂的含水率(%)。
2.石子用量计算m gt = m g(1+w g%)式中 m gt ------生产配合比中石子的每立方米用量(kg);m g -------试验室配合比中石子的每立方米用量(kg);w g--------石子的含水率(%)。
3.水用量计算m wt =m w– (m s·w s%+m g·w g%)式中 m wt -------生产配合比中水的每立方米用量(kg);m w--------试验室配合比中水的每立方米用量(kg)。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1: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范本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是建设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下面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原材料的种类及其特性,以及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它是一种粉状物质,通过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化硬化产物。
常用的水泥有矿渣水泥、硅酸盐水泥、石膏水泥等,每种水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适用范围。
2.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中的骨架材料,它是由天然石料或人工破碎石料组成。
常用的骨料有粗骨料和细骨料,粗骨料用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细骨料用于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
3. 砂砂是混凝土中的填充材料,它主要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流动性。
常用的砂有天然砂和人工制砂,其砂粒的形状和大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4. 外加剂外加剂是混凝土中添加的一种特殊材料,它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或满足特定的工程要求。
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增稠剂、防水剂、增强剂等,它们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等。
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指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确定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的配合比例。
常用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有经验法、理论法和试验法三种。
经验法是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确定配合比;理论法是根据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理论确定配合比;试验法是通过试验不断调整配合比,直至满足工程要求。
以上是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的基本内容,每个章节都对各个方面的细节进行了详细介绍。
附件列表如下:1. 水泥厂家资料2. 骨料筛分曲线试验报告3. 外加剂使用说明书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强度等级:指混凝土在规定养护条件下28天抗压强度的标称值,以Mpa为单位。
2. 抗渗等级:指混凝土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对水的渗透能力的分类标准。
3. 液体含量:指混凝土单位体积中水和外加剂的总量。
2: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范本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是建设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关系着工程质量和持久性。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1. 混凝土原材料1.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成份之一,起到胶凝作用。
常见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硫酸盐水泥等多种类型,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确定。
1.2 粉煤灰:粉煤灰是矿渣粉的一种,通常用作混凝土的掺合料。
它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热裂纹的发生。
1.3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填料,用于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骨料有碎石、河沙、矿渣等,选择合适的骨料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
1.4 水:水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用于水化反应和保持混凝土的流动性。
选择适量的水量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2. 混凝土配合比2.1 配合比设计原则: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科学合理地确定水泥、粉煤灰、骨料和水的比例。
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因素。
2.2 配合比的调整:在实际施工中,根据实际材料的情况和施工要求,可能需要对配合比进行调整。
通过试验和实际施工的经验总结,可以掌握合适的调整方法和技巧。
2.3 配合比施工控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配合比的施工质量。
包括原材料的准确称量、搅拌均匀、养护条件的控制等。
3. 配合比计算方法3.1 极限配合比法:根据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和工程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各种原材料的最佳配合比。
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使用较为广泛,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混凝土性能。
3.2 砂率法:根据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要求,通过确定骨料和砂的比例,推算出混凝土的配合比。
3.3 观感法:根据经验和实际施工情况,通过观感判断配合比是否合理。
这种方法在一些小型工程中比较常用,但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4. 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 配合比试验数据表格- 水泥和粉煤灰性能测试报告- 骨料筛分曲线图表5.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混凝土:指将水泥、骨料、粉煤灰、水等按一定比例搅拌均匀得到的胶凝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