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测量一般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44.24 KB
- 文档页数:21
工程测量各章节知识点总结一、工程测量概论1.1 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工程测量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地理和空间位置的测定,以及对工程施工过程和成果的检查、检测和测定的过程。
它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1.2 工程测量的分类工程测量按照测量的目的和方法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主要包括地理测量、建筑测量、水文测量和地形测量等。
其中,地理测量主要用于确定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而建筑测量则主要用于建筑物的测量和设置。
1.3 工程测量的应用领域工程测量涉及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土地测量、建筑测量、道路测量、水利工程测量等多个方面。
它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各个阶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地理测量2.1 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用来表示地理位置的一种坐标系统,包括了经度、纬度和海拔等信息。
它是地理测量的基础,也是定位和导航的重要工具。
2.2 测量基准和标志测量基准和标志是用来确定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参考点,通常由地理测量部门进行测定和设置。
在地理测量中,测量基准和标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对地面地貌和地形特征进行测量和描述的过程,可以通过测量数据来绘制地形地貌图和数字高程模型,为工程设计和规划提供依据。
2.4 卫星定位技术卫星定位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来确定地理位置的技术,包括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卫星雷达测高等技术。
它在地理测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地理位置信息。
三、建筑测量3.1 建筑测量的基本概念建筑测量是对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和尺寸进行测量和设置的过程,包括了建筑物的水平测量、垂直测量和高程测量等内容。
3.2 建筑测量的仪器设备建筑测量需要运用到各种仪器设备,包括了全站仪、经纬仪、测量仪等设备。
这些仪器设备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对于建筑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建筑物校正和配平建筑物校正和配平是建筑测量中的重要环节,它用来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和形状,为建筑施工和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知识点1、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1、设计车辆;2、设计车速;3、交通量;4、通行能力2、道路建筑界限(净空):1、净高(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的满足的竖向高度);2、净宽(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的满足的横向宽度)。
3、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1、纵向倾覆;2、纵向滑移;3、纵向稳定性的保证(汽车在坡道上行驶时,在发生纵向倾覆之前,首先发生纵向滑移现象。
为保证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道路设计应满足不产生纵向滑移为条件。
)4、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1、汽车在曲线行驶所产生的横向力(u横向力系数,ih 横向超高坡度)2、横向倾覆条件分析(汽车在具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行驶时,由于横向力的作用,可能使汽车绕外侧车轮触地点产生向外横向倾覆的危险。
为使汽车不产生倾覆,必须使倾覆力矩小于或等于稳定力矩。
)3、横向滑移条件分析(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因横向力的存在,可能使汽车沿横向力的方向产生横向滑移。
为使汽车不产生横向滑移,必须使横向力小于或等于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横向附着力。
)4、横向稳定性的保证(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横向力系数的大小。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在发生横向倾覆之前先产生横向滑移现象。
)5、汽车行驶的纵横组合向稳定性:汽车行驶在具有一定纵坡的小半径平曲线上时,较直线上增加了一项弯道阻力。
对上坡的汽车耗费的功率增加,使行车速度降低。
对下坡的汽车有沿纵横组合的合成坡度方向倾斜、滑移和装载偏重的可能。
6、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7、直线(tangent)的特点:(1)路线短捷、行车方向明确、视距良好、行车快速、驾驶操作简单。
(2)线形简单,容易测设。
(3)直线路段能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所以双车道的公路间隔适当处要设置一定长度的直线)。
(4)从行车的安全和线形美观来看:过长的直线,线形呆板,行车单调,易疲劳;也易发生超车和超速行驶,行车时司机难以估计车间距离;在直线上夜间对向行车易产生眩光。
道路勘测设计复知识点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道路规划、设计和建造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重点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一、勘测设计概述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勘测设计工作的全面调查、分析和研究,确定道路的线位、纵横断面及地质条件,为道路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基本依据的工作。
二、勘测设计的主要内容道路勘测设计包括线路选择、地质勘察、地形测量、交通调查等几个主要内容。
1. 线路选择线路的选择是指在建设道路之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道路的线位。
要从经济、技术、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最优线位。
2.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为了了解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位等,为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措施。
3.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通过实地勘测,获取道路所在地区的地形特征,包括高程、坡度、地势等。
这些数据对于道路的纵横断面设计非常重要。
4. 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是为了了解道路所在地区的交通状况,包括车流量、车速、交通组织形式等。
这些数据对于道路设计的通行能力和流量分析非常重要。
三、勘测设计的方法和技术道路勘测设计涉及到很多方法和技术,常用的包括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地形测量仪等。
1. 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多个参数,广泛应用于道路勘测设计中。
2. 电子经纬仪电子经纬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角仪器,可以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常用于细密地形测量。
3. 地形测量仪地形测量仪是一种用于获取地形数据的仪器,常见的有激光测距仪和雷达测距仪等。
四、勘测设计的重要性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设计依据勘测设计工作可以提供精确的地理数据和地质条件,为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 确保道路安全性通过地质勘察和地形测量等工作,可以了解道路所在地区的地质结构和地形特征,有助于规划和设计出更加安全的道路。
工程测量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测量基础知识1. 测量的定义与概念测量是指使用测量工具、设备和方法进行地面或空间位置的确定、距离的测定、方向的测定和角度的测定等技术手段的活动。
它是指以一定的精度和准确度获取现实世界中的地理信息、工程信息、物理量信息等的活动。
2. 坐标系统坐标系统是指用来描述和表示空间点位置和方位关系的系统。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坐标系统是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3. 测量单位测量单位是测量过程中用来表示长度、面积、体积等物理量的标准。
常见的测量单位有米、毫米、公顷、立方米等。
4.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值之间的差别,它是由于测量方法、仪器精度、环境条件等因素引起的。
5. 测量精度和测量准确度测量精度和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事实值之间的关系。
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而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的接近程度。
二、地面测量1. 三角测量三角测量是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和角来确定不同地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方位关系的方法。
它是地面测量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2. 电子全站仪测量电子全站仪是一种先进的测量仪器,它集成了测角仪、测距仪和数据处理仪等功能于一体,能够实现测量、计算和图形输出等多种功能。
3. GPS测量GPS是一种通过卫星定位来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技术,它在地面测量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4.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指通过对地表地形进行测量和分析,得到地形图、地形模型等地理信息的活动。
5. 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是指对不同地点的垂直位置进行测定和比较的活动,它常常使用水准仪、高山测量等方法来进行。
6. 地籍测量地籍测量是指对土地界址、地界、地形和地表特征进行测定和记录的活动,它是保障土地权益和土地利用的基础。
三、建筑测量1. 建筑物测量建筑物测量是指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轮廓、体积等进行测定和记录的活动。
它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基础。
2. 施工测量施工测量是指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物位置、高程、水平、尺寸等进行测定和监督的活动。
道路测量放线基本知识一、引言道路测量放线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道路建设的前期规划和设计阶段。
放线是指按照设计要求和图纸上的标注,在实地进行线路的测量和标示。
本文将详细讨论道路测量放线的基本知识,包括测量工具、测量方法和测量要点等内容。
二、测量工具在进行道路测量放线时,需要使用一些专用的测量工具,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1. 测量仪器•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能够同时进行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的测量。
它具有快速、精确和自动化等特点,是道路测量放线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经纬仪:经纬仪也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仪器,用于测量方位角和水平角。
它适用于小范围和精度要求较低的测量任务。
•刚性测量仪:刚性测量仪主要用于测量线路的直角和水平度。
它通常由固定在一根直杆上的水平仪和直角仪组成。
2. 辅助设备•视镜:视镜是一种用于观测和读取测量仪器上的刻度和指针的装置。
它能够帮助测量人员准确地记录测量结果。
•钢卷尺:钢卷尺是常用的测量工具,适用于测量线路的长度和高程差等。
在道路测量放线中,常用的钢卷尺长度为20m或30m。
三、测量方法进行道路测量放线时,通常会使用以下几种常用的测量方法:1. 封闭导线法封闭导线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放线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建立控制点:在道路起点和终点等位置建立控制点,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测量,确定其坐标和高程。
2. 放置导线:将测量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控制点用导线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封闭的导线。
3. 分尺测量:使用钢卷尺等工具在导线上按照设计要求的间距进行测量,标示出道路的横断面等要素。
4. 记录测量数据:使用视镜等设备读取测量结果,并将其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处理和使用。
2. 连续测量法连续测量法是一种适用于曲线道路等复杂地形的放线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建立辅助点:在曲线道路的控制点之外,建立一些辅助点,以增加放线的精度。
2. 进行前方交会测量:由控制点到辅助点,利用三角测量或全站仪测量方法,确定各个点的位置和高程。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一、公路工程施工前的测量在公路工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包括路线布置测量、地形勘测、地质勘察等。
其中,路线布置测量是公路工程施工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路线布置测量是指根据规划设计要求,确定公路线路轴线和路基宽度等参数,并确定标高和地坪控制点,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地形勘测是指通过对工程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水文地理等地理信息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
地质勘察是为了了解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质条件,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和地质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测量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测量工作贯穿始终,从施工前的准备到施工中的监测和调整,再到最后的验收和整理。
在施工中,测量的主要任务包括对路线的布置和控制、对路基、桥梁和路面等各个部位的尺寸和位置进行测量和监测、对施工中的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等。
其中,路线测量是指对公路线路轴线、路基中心线、路基断面、交叉口、桥梁、隧道等各个部位的位置、尺寸和高程进行测量和控制,保证公路工程的准确施工。
对路基、桥梁和路面等部位的测量和监测是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避免施工中出现偏差和质量问题。
对施工中的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公路工程施工后的测量公路工程施工结束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包括工程验收测量、工程竣工测量、工程档案整理等。
工程验收测量是通过对工程的质量、尺寸和位置等进行检测和测量,验证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达到验收标准。
工程竣工测量是对工程竣工后的各项参数进行测量和记录,为工程的运营和维护提供依据。
工程档案整理是对工程的各项数据、图纸、资料等进行整理和归档,为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提供支持。
总之,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是公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在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绘知识大全1、“4D”是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图(DRG)。
“3S”是指: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我国又称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2、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称为首子午线,或称起始子午线,起始经线,亦称本初子午线。
3、经度由首子午面向东为正,由0°至180°称为东经,向西为负,由0°至180°称为西经。
纬度由赤道面向北为正,由0°至90°称为北纬,向南为负,由0°至90°称为南纬。
4、常见的大地坐标系有:1954年北京大地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
5、自1980年起,我国采用1975大地测量参考椭球,并将大地原点定在西安附近(陕西省永乐镇),建立了我国新的国家大地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6、在测量中,常用的高程起算面是平均海水面。
地面上某点到国家基准面的铅垂距离就是该点的绝对高程,又称绝对高度、海拔、真高,简称为高程。
7、“1985国家高程基准”与“1956年黄海高程系”比较,验潮站和水准原点的位置未变,只是更精确,两者相差0.029m(1985国家高程基准“低”0.029m),由1956年黄海高程系的高程换算成1985国家基准高程时需要减去29mm。
8、高差是相对的,其值有正、负,如果测量方向由A 到B ,A 点高,B 点低,则高差h AB =H B –H A 为负值;若测量方向由B 到A ,即由低点测到高点,则高差h BA =H A –H B 为正值。
9、高斯投影是一个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又称横轴墨卡托投影,它是正形投影(保角映射)的一种。
地形测量中通常采用高斯投影。
10、高斯投影的性质:○1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一条直线,为X 轴,并且是投影的对称轴。
道路测量一般知识简单自我介绍,结合在港丰公路一年的实践,谈谈测量工作感受:我觉得搞测量一定要有很强责任心、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要有勤奋钻研的劲头,要有灵活应变的能力。
(一)概论测量学:是研究如何测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及高程,如何将地球表面的地貌及其它信息测绘成图,如何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将设计图上的工程构造物放样到实地上的科学。
测量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做作用:1、测量工作在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获得一条最经济、最合理的路线,首先要进行路线勘测、绘制带状地形图和纵横断面图,进行纸上定线和路线设计,并将设计好的路线平面位置、纵坡及路基边坡等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以便指导施工。
当路线跨越河流,拟设置桥梁跨越之前,应测绘河流两岸的地形图,测定桥轴线的长度及桥位处的河床断面,桥位处的河流比降,为桥梁方案选择及结构设计提供必要的数据。
施工时,将桥墩、桥台的位置在实地上放样到位,也要进行测设。
可以说,道路、桥梁的勘测、设计、施工包括竣工养护等各个阶段都离不开测量技术。
2、测量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本项工程经济效益的好坏。
像导线点水准点误差较大,路面施工测量标高控制不准确,桥梁桩位偏位过大等等,以港丰公路为例,路面Ⅱ标全线17.462km沥青上面层平均标高高出设计1mm,就会增加工程造价40多万元。
所以作为一位路桥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具备测量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要通过在工程实践中不断锻炼,首先做一位合格的测量技术人员。
(二)施工前测量工程开工前设计单位首先提供给施工单位一份导线水准点位图,施工单位要根据提供的点位图进行实地确认,复核加密,并对加密的导线水准点进行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以及三四等水准测量,并通过计算整理为正式施工测量做好充分准备。
1、交桩我觉得在交桩前最好复印一份该标段内平面图,根据设计院提供的点位图,在实地确认后并在图纸中标注出来,以大体了解该工程导线水准布置情况,一般点位图包括的内容有:**镇**村**组**号,距**多远,点位的埋置情况(带钢筋头水泥砼块),相临导线点通视情况等等。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手册一、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概述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是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意义和目的在于为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工程数据,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
施工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测量的意义和目的施工测量在公路工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
其次,合理的测量成果有助于施工进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最后,精确的测量数据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2.施工测量的基本流程施工测量的基本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控制测量、地形测量、路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工程量计算、成果整理与验收等。
二、公路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公路工程测量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其主要内容:1.地形测量:通过地形测量,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地形资料,包括地形图、高程点等。
2.控制测量: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为各项测量提供基准。
3.路线测量:确定道路中心线位置,为路基、路面施工提供依据。
4.纵断面测量:测定道路纵断面地形,以便于设计和施工。
5.横断面测量:测定道路横断面地形,用于工程量计算和施工监控。
6.工程量计算: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工程量,为工程造价分析和施工计划制定提供依据。
三、测量仪器与设备测量仪器与设备是施工测量的核心,掌握各类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至关重要。
1.光学仪器的使用与维护:光学仪器包括经纬仪、水准仪等。
使用时要注意光学仪器的校正、保养和操作方法。
2.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电子测量仪器如全站仪、GNSS接收机等,需掌握其操作原理、功能及注意事项。
3.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包括卷尺、测距仪、水平仪等,要学会正确使用和保养。
四、施工测量方法与技巧施工测量方法与技巧是保证测量成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以下为常用的施工测量方法:1.测角测量法:利用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进行测角。
2.测距测量法:利用卷尺、测距仪等工具进行测距。
3.GNSS测量法: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进行定位测量。
道路工程施工基础知识第1 章施工测量1.1测量仪器、工具的检验与校准1.2测量桩点的交接手续1.3平面、高程控制点的复测、验线1.4平面控制网或加密设计网点的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及施工需要的水准点的增设1.5测量复核第2 章路基(含路床)2.1路基填方2.1.1清表处理(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有机物、淤泥,处理坑穴、翻浆等)2.1.2土质的选择(待补充)2.1.3不同土质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的测定(绘制五点曲线——击实试验)2.1.4碾压机具的选用2.1.5碾压层虚铺厚度的确定与控制与选用的机具有关如:6〜8吨羊蹄碾h < 0.5米10〜12吨振动压路机h < 0.4米8-12吨压路机h <0 . 2〜0 . 25米12〜15吨压路机h <0 . 25〜0 . 3米动力电夯h <0 . 2〜0 . 25米人工打夯h <0 . 2米2.1.6土壤最佳含水量的控制2.1.7压实度的检验压实度用相对值表示,即用实测的干密度被最大干密度除所得的百分率表示,即实测的干密度占最大干密度的比率。
2.1.8预沉量的确定2.2路基挖方2.2.1边坡的稳定性2.2.2防止路基浸泡措施。
保持排水系统通畅2.3软土地基处理软土地基不能满足承载力、沉降或稳定的要求,当采用庄基、沉井等深基础在技术经济上不可取时,对地基进行加固是有效的措施。
加固的方法很多,大体上可分成两类:第一类方法的原理是减小土体中的孔隙,使土颗粒尽量靠拢,从而减少压缩性,提高强度,例如强夯法、振动水冲法、预压法等。
第二类方法的原理是用各种胶结剂把土颗粒胶结起来,例锤重 8 〜 40 t 锤底面积为 4 〜 6 m2加固深度为 10 〜 40m 如旋喷法、电硅化法等2.3.1 强夯法强夯法是松软地基的一种有效的加固方法, 由于夯击能量 很大,所以加固深度深,国外有资料介绍最大影响深度可以达 到 40 米。
夯击能量一般为50〜80t.m / m2落距一般为7〜 4 0 m 夯击频率为1〜3次/分钟1. 适用范围:砂土、软粘土2.优缺点:优 点:加固速度快,工期短。
《道路勘测设计》重要知识点汇总三十二931.检查验收重点工程及特殊项目,在实测时需进行中间检查。
定测结束后,应由上级指派有关部门进行现场验收外业测量成果。
932.定测队的组成定测队一般分为选线组、测角组、中桩组、水平组、横断面组、地形组、调查组、内业组。
如果定线采用纸上定线方法进行,则此时可将选线组和测角组合并成放线组。
933.选线组的任务选线组也称大旗组,它是整个外业勘测的核心,其他作业组都是根据它所插定的路线位置开展测量工作的。
选线是道路定线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实地确定中线位置。
其主要工作就是进行路线察看,并进一步确定路线布局方案;清除中线附近的测设障碍物;确定路线交点、转角并钉桩,选定曲线半径;会同桥涵组确定大、中桥位,会同内业组进行纵坡设计等工作;在越岭线地带,还需进行放坡定线工作。
934.选线组的分工及工作内容1)前点——放坡插点。
前点一般有1~2人担任(需要放坡时2人)。
前点的主要工作是:根据路线走向,通过调查、量距或放坡,确定路线的导向线,进一步加密小控制点,插上标旗(一般采用红白纸旗),供后面定线参考。
2)中点——穿线定点。
中点一般由2人担任。
主要工作是:根据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及其他条件,修正路线导向线,用花杆穿直线的办法,反复插试,穿线交点,并在长直线或在相邻两互不通视的交点间设置转点,最后选定曲线半径及其有关元素。
3)后点——测角钉桩。
后点可由1人担任。
主要工作是:用森林罗盘仪初测路线转角以供中点选择曲线半径用;钉桩插标旗;并给后面的作业组留下半径及其他有关控制条件的纸条。
935.测角组的任务测角组紧随选线组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标定直线与修正点位;测角及转角计算;测量交点间距;平曲线要素计算;导线磁方位角观测及复核;经纬仪视距测量;交点及转点桩固定;作分角桩;测定交点高程,设置临时水准点;协助中桩组敷设难度大的曲线等工作。
为确保测设质量和进度,选线与导线测角组应紧密配合,相互协作。
公路检测工程师知识点总结第一步:了解公路检测工程师的职责和工作环境作为公路检测工程师,主要职责是评估和监测公路的状况,确保道路安全和正常运行。
工作环境可能包括实地考察、实验室测试和数据分析等。
第二步:掌握公路检测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公路检测的基本方法包括视觉检查、测量和测试。
视觉检查主要通过人工观察道路上的裂缝、坑洼等损坏情况。
测量方面,可以使用全站仪、GPS等设备对道路进行精确测量。
测试方面,可以使用冲击负荷测试、红外热像仪等设备检测道路的结构和状况。
第三步:了解公路材料和结构公路的材料和结构对于公路检测工程师来说非常重要。
公路材料包括沥青、水泥等,而结构包括基层、中层和面层等。
了解这些材料和结构的特性,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评估道路的损坏情况和寿命。
第四步:学习公路病害的分类和识别公路病害是指道路上的各种损坏情况,如裂缝、坑洼、龟裂等。
了解公路病害的分类和识别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判断道路的损坏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第五步:掌握公路维修和养护技术公路维修和养护是公路检测工程师的核心工作之一。
学习维修和养护技术,包括补修裂缝、修复坑洼、铺设新面层等,可以帮助工程师有效维护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第六步:了解公路设计和施工规范公路设计和施工规范对于公路检测工程师来说非常重要。
了解这些规范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道路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修复和改进。
第七步:学习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技巧作为公路检测工程师,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学习数据分析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道路状况,并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第八步:关注公路检测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公路检测领域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工程师需要关注新的技术和发展趋势,如无人机检测、数据分析软件等,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并提高工作效率。
结论公路检测工程师是公路运行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通过掌握基本方法、了解公路材料和结构、熟悉公路病害识别和修复技术,以及学习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技巧,工程师可以有效地评估和监测道路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确保公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1、大地水准面: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的封闭曲面。
它是一种重力等位面,重力是地球引力与离心力的合力。
2、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外业测量作业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3、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就是研究大地水准面和大地体的形状和大小。
4、测量计算和制图时将旋转椭球代替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
5、大地原点 普尔科沃(克拉索夫斯基)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IUGG )6、测量上常用的坐标系有:天文坐标系、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7、天文坐标系以垂线和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和基准线。
因其受环境限制,定位速度慢、精度低(0.5”,相当于10m 的定位精度)、天文坐标间的推算较为困难,在工程应用中较少,常用于导弹发射和天文大地网或独立工程控制网的定向。
8、大地坐标系以法线和椭球面为基准面和基准线。
大地坐标根据大地原地(该点采用天文经纬度)按大地测量所测得的数据推算而得。
由于天文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所选择的基准面和基准线不同,二者之间的天文坐标和大地坐标不同。
同一点的垂线法线不一致产生垂线偏差。
9、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原点选在椭球中心;X 轴与格林尼治起始子午面与赤道的交线重合;Z 轴与地球旋转轴重合;右手坐标系10、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筑施工坐标系。
11、测量坐标系与施工坐标系:00'cos 'sin 'sin 'cos p p x x x y y y x y αααα=+-⎧⎪⎨=++⎪⎩ 12、2222()cos cos ()cos sin e [(1)]sin p p p x N H B L a b y N H B L N a z N e H B2⎧=+⎪-⎪=+ = =⎨⎪=-+⎪⎩13、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布尔莎7参数模型)211x y zx z x X X X m X Y Y Y m Y Z Z Z m Z εεεεεε∆-⎡⎤⎡⎤⎡⎤⎡⎤⎡⎤⎢⎥⎢⎥⎢⎥⎢⎥⎢⎥=+∆+⎢⎥⎢⎥⎢⎥⎢⎥⎢⎥⎢⎥⎢⎥⎢⎥⎢⎥⎢⎥∆-⎣⎦⎣⎦⎣⎦⎣⎦⎣⎦ 14、椭球面是测量计算的基准面,但是在它上面进行各种计算并不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复杂和繁琐的,为了便于测量计算和生产实践,我们宣讲椭球面上的元素化至平面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采用简单公式计算平面坐标。
测量基本知识测量的基本工作有些测量基本知识测量工作基本概述 1、控制测量概述测量的基本工作是确定地物和地貌特征点的位置,即确定空间点的三维坐标。
这样的工作若从一个起点开始,逐步依据前一个点来测定后一点的位置,会将前一个点的误差带到后一个点上。
这种测量方法会导致误差逐步积累,并将达到惊人的程度。
为了保证所测点的位置精度,减少误差积累,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整体后碎步”的组织原则,即先在测区内测定少数控制点,建立统一的平面和高程系统。
由这些控制点互相联系形成的网络,称为控制网。
根据控制网的精度不同,可以分为基本控制网和图根控制网;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补充加密而来,精度比前者低。
基本控制网按其作用又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二者所用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完全不同,布点方案也有不同要求。
专门测设平面控制网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专门测设高程控制网的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
因此,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两种。
控制测量的主要工作内容是: ?依据控制点的用途和作用在测区内布设控制网; ?进行外业测量; ?内业计算出待定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并对测量成果进行精度评定。
2、施工测量的目的与任务施工测量是以地面控制点为基础,根据图纸上的建筑物的设计数据,计算出建(构)筑物各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数据,将建(构)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便施工,这项工作称为测设,又称施工放样。
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主要的目的与一般测图工作相反, 它是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设在地面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衔接和指导各工序之间的施工。
3、测量监理的工作内容 1)负责导线测量复核工作,审批承包人导线复测结果,对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工作进行复核。
2)负责对承包人的竣工测量成果进行审查。
3)负责测量控制资料归档工作。
4)按时向监理工程师汇报工作,提交阶段工作计划及工作报告。
道路测量放线基本知识道路测量放线是指在道路建设或维护过程中,为了确保道路线形、纵断面和交叉坡口的准确实施,采用一系列测量方法和放线技术来确定道路的位置、高程和坡度。
它是道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道路的安全和舒适性。
一、测量技术及放线方法1.测量技术:道路测量需要使用多种测量仪器和工具,主要包括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经纬仪、放线杆等。
全站仪是道路测量中最常用的仪器,它可以同时测量道路的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能够高效地获取道路的空间坐标。
2.放线方法:放线是指根据设计要求,将道路中心线、边线等标志物准确地标示在地面上,为道路施工提供参考。
常用的放线方法有三角测量法、交点放线法和中线放线法等。
二、测量放线的步骤1.前期准备:在进行道路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是查阅设计图纸,了解道路的设计要求和标准。
然后是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并进行校准和调试。
最后是确定测量控制点和放线点,为测量放线做好准备。
2.测量控制点:测量控制点是指用于确定道路位置和高程的固定点位,通常选择地势较高且不易受影响的地点作为控制点。
通过在控制点上设置控制标志物,并进行精确测量,可以确定道路的基准点和基准高程。
3.测量放线:根据设计要求,在测量控制点确定后,可以开始进行放线工作。
三角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放线方法,它利用三角形的几何关系来计算和确定道路的位置。
交点放线法则是通过交点之间的几何关系确定道路的位置和方位。
中线放线法则是通过测量道路中心线的水平角和垂直角,来确定道路的位置和纵断面。
4.测量纵断面和交叉坡口:在放线的同时,还需要进行道路纵断面和交叉坡口的测量。
纵断面是指道路纵向的高程变化情况,通过测量纵断面可以确定道路的坡度和纵向曲率。
交叉坡口是指道路与其他路段或地形交叉的位置,需要测量交叉坡口的位置和坡度,以确保道路的平稳过渡和交通安全。
三、测量放线的注意事项1.测量精度:道路测量需要保证测量精度,以确保道路的准确实施。
《道路勘测设计》重要知识点汇总二十四691.纸上定线的最佳横断面修正在路线的平面、纵断面基本确定后,还要检查横断面是否适当。
应绘制出地面横坡较陡地段及其他可能高填深挖处的横断面,找出最佳横断面位置,据此在对平面或纵断面线形予以修正。
必要时,采用分离式横断面,重新调整平面和纵断面线形。
692.纸上定线的现场核对在室内利用地形图进行纸上定线后的平、纵、横断面的成果,应再到现场进行实地检查核对。
核查无误后,方可最后定案,然后实地敷设中线控制桩,以便进行水文、地质勘探调查等工作。
693.纸上定线的过程纸上定线的过程是一个反复试线、比较、逐步趋于完善的过程。
定线时要在满足标准的前提下结合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断面,反复试线,直到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不能显著节省工程或增进美感时,才可以认为纸上定线工作已完成。
694.直线型定线法直线型定线方法是根据控制点或导向线和相应的技术指标,试穿出一系列与地形相适应的直线作为基本线形单元,然后在两直线转折处用曲线予以连接的定线方法,即传统的以直线为主的穿线交点定线法。
平面线形以直为主,适用于地形简单的平原微丘区。
695.路线标定道路中线确定以后,必须采集交点坐标,并由此计算转角α和交点间距D;确定圆曲线半径R和缓和曲线长度L,计算平曲线要素和推算主点桩号;最后计算逐桩坐标。
通常交点坐标的采集方法有直接采集法和定前后直线间接推算法两种。
1)直接采集法是在绘有格网的地形图上读取各交点的坐标,一般只能估读到米,适用于交点前后直线方向和位置限制不严的情况。
2)定前后直线间接推算法是在绘有格网地形图上先固定交点前后的直线(即在直线上读取和位置限制较严的情况。
696.曲线型定线法根据导向线和地形条件及相应技术指标,先用一系列圆弧去拟合控制较严的地段或部位,然后把这些圆弧用适当的直线或缓和曲线连接起来,形成以曲线为主的连续线形。
平面线形以曲线为主,适用于地形、地物复杂的山区和丘陵区,以及地物障碍较多的平坦地区。
测绘知识大全1 、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4年我国决定采用的国家大地坐标系,实质上是由原苏联普尔科沃为原点的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
2、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根据青岛验潮站1950年一1956年的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据以计算地面点高程的系统。
3、1985国家高程基准1987年颁布命名的,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一1979年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的高程基准。
4、ISO/OSI参考模型该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网络通信制定的协议,根据网络通信的功能要求,它把通信过程分为七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层都规定了完成的功能及相应的协议。
5、WGS-84坐标系WGS-84坐标系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
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之轴指向BIH (国际时间)1984.O 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方向,调轴指向BIH 1984.0的零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统。
6、编码将信息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体系表示出来的过程,是人们统一认识、统一观点、相互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编码的直接产物是代码。
7 、标识码在要素分类的基础上,用以对某一类数据中某个实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它便于按实体进行存贮或对实体进行逐个查询和检索,以弥补分类码的不足。
8 、标准化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一般说来,包括制定、发布与实施标准的过程。
9 、标准体系一定范围内的标准、办法、规定等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标准体系表(Digrams of Standard System)一定范围的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照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它是标准体系的一种直观表现形式,其组成单元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