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职业危害告知牌
- 格式:doc
- 大小:738.00 KB
- 文档页数:13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一)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品名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应急处理注意防护乙醇(工业酒精)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皱裂和皮炎。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114.1沸点(℃):78.3相对密度(水=1):0.79蒸汽相对密度(空气=1):1.59【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皮肤接触】脱掉所有被污染衣服,用清水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部至少15MIN。
就医。
【不慎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万一患者出现呕吐现象,请保持呼吸道系统畅通、干净。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请立即采取吸氧治疗或人工呼吸。
【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
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480*600mm)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健康危害理化特性粉尘Dust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可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损害等。
混合性粉尘应急处理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注意防护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注意粉尘医疗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重庆重通公司生产部:职业病危害告知卡(480*600mm)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健康危害理化特性焊工尘肺:长期吸入超浓度的电焊烟尘引起肺组织纤维电焊烟尘Weld fumes 化。
表现为气短、咳嗽、咯痰、胸闷和胸痛。
焊工锰中毒:长期吸入超浓度的锰及其化合物可能引起锰中毒。
表现为疲劳乏力、市场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焊工金属热:直径在μ的氧化铁、氧化锰和氟0.05-0.5 m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焊工金属热:直径在μ的氧化铁、氧化锰和氟0.05-0.5 m焊工金属热:直径在0.05-0.5 μm的氧化铁、氧化锰和氟化物等,通过呼吸道进入气管和肺泡再进入人体,造成发烧、寒战、口内有金属味、恶心、食欲不振、乏力等。
烟气金属性粉尘、应急处理发现不适症状或中毒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脱离现场,就医。
注意防护现场注意通风换气,加强个人防护注意粉尘医疗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重庆重通公司生产部: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健康危害理化特性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Noise 久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应急处理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
如发现听力异常,则到医院检查、确诊。
注意防护注意噪声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WORD格式可以任意编辑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明细序号标示牌名称1二氯乙烷2苯酚3苯酐4氯化锌5苯6哌嗪7吡啶8三乙胺9丙酮10乙醇11甲醛12四氢呋喃12合计WORD格式可以任意编辑职业危害告知卡有毒有害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健康危害理化特性职业危害告知卡本品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
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
皮肤与液体反复接触能易燃,其蒸气与空气二氯乙烷引起皮肤干燥、脱屑和裂隙性皮炎。
液体和蒸气还能刺激眼,引起严重操作,角膜混浊。
吸入高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1,2-dichloroethane 浓度的蒸气能刺激粘膜,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精神错乱,有的可致肺水肿。
还能刺激胃肠道,引起肝和肾的脂肪性病变,炸。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反应,遇明火、严重的直至死亡。
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有毒气体。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碱类。
应急处理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当心中毒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急救电话:120公司职业卫生咨询电话:XXXXXX有毒有害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职业危害告知卡健康危害理化特性有毒有害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可混溶于乙醇、醚、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
氯仿、甘油。
苯酚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
误服引起消化道灼可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phenol;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烧爆炸的危险。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一)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乙醇(工业酒精)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皱裂和皮炎。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114.1沸点(℃):78.3相对密度(水=1):0.79蒸汽相对密度(空气=1):1.59【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皮肤接触】脱掉所有被污染衣服,用清水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部至少15MIN。
就医。
【不慎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万一患者出现呕吐现象,请保持呼吸道系统畅通、干净。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请立即采取吸氧治疗或人工呼吸。
【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
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
工作场所存在危化品,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巯基乙酸ThiogIycoIic acid 理化特性健康危害1、属高毒类2、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3、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
本品有强烈的刺激性。
眼接触可致严重损害,导致永久性失明。
可致皮肤灼伤;对皮肤有致敏性,引起过敏性皮炎。
当心中毒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防酸碱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
工作毕,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标准限值:检测数据:检测日期:年月日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职业卫生咨询电话:工作场所存在危化品,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丙烯酸AcryIic acid 理化特性健康危害1、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酸性较强。
有腐蚀性。
中等毒性。
2、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3、遇热、光、水分、过氧化物及铁质易自聚而引起爆炸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灼烫。
人身伤害。
当心中毒应急处理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个全套职业危害告知卡危化品职业危害危化品是指能危害人员及其周围环境的可燃性、易爆性、有毒、有腐蚀性或其他特性的物质,可分为易制毒危化品、易制爆危化品、剧毒危化品和其他危化品等。
使用危化品的过程中,工人面临的职业危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火灾、爆炸危险易燃、易爆的危化品在受到火花、高温、摩擦等刺激时,易引发火灾、爆炸。
这些事故的发生往往引起极其严重的后果。
2. 有毒有害物质的吸入、接触、吞食各种危化品中,毒性的化学物质非常危险。
工人如吸入、接触、吞食这些物质,可能导致中毒或严重的健康影响。
3. 窒息、窒息许多气体和液体都能引起人员窒息,造成严重的职业危害,如过量吸入氢气和二氧化碳产生窒息。
4. 皮肤、眼睛的化学烧伤许多危化品有腐蚀性,如强酸、强碱等,会对皮肤和眼睛造成化学烧伤,引起感染和其他严重的健康影响。
岗位职责在使用危化品的过程中,各岗位人员应当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1. 企业领导企业领导应加强对危化品管理的重视,加大对危化品相关法规政策的学习、宣传和执行力度,建立和健全安全制度,确保职工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2. 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要建立健全各类危化品档案,负责对危化品的管理、存储、使用和处置等工作,同时配备专人负责监测、检验、维修危化品相关设施和设备,防范化学事故的发生。
3.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意识,熟练掌握有关技术操作事项,提前了解危化品性质,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安全操作。
防护措施在使用危化品的过程中,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1. 戴防护手套有毒、有害危化品会对人手造成伤害。
因此,在操作危化品时,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手套,并定期更换或修理,避免手套因磨损、老化等原因失效导致中毒。
2. 戴防护口罩当人员在操作危化品时,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口罩,以防止有毒物质进入呼吸道和影响健康。
3. 穿防护服有些危化品会对人体产生化学反应,尤其是对皮肤有较大的危害,人员在操作时需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服,避免危害引起中毒反应。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一)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品名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应急处理注意防护乙醇(工业酒精)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皱裂和皮炎。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114.1沸点(℃):78.3相对密度(水=1):0.79蒸汽相对密度(空气=1):1.59【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皮肤接触】脱掉所有被污染衣服,用清水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部至少15MIN。
就医。
【不慎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万一患者出现呕吐现象,请保持呼吸道系统畅通、干净。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请立即采取吸氧治疗或人工呼吸。
【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
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
,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粉尘健康危害理化特性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可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损害等。
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混合性粉尘注意防尘应急处理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注意防护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103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产生噪声,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噪声Noise健康危害理化特性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噪声有害应急处理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
如发现听力异常,则到医院检查、确诊。
注意防护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1031作业场所产生高温,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高温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可导致中暑性疾病,如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热辐射注意高温应急处理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服,用毛巾或冰块敷头部、掖窝等处,并及时送医院。
注意防护隔热、通风;个人防护、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合理的劳动休息。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1031安全告知牌。
危化品危害告知牌作业环境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二乙基羟胺健康危害理化特性本品为易燃液体和蒸气。
吸入或吞咽有害。
皮肤接触产生刺激。
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能与强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
燃烧或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易燃液体和蒸气。
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能与强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
燃烧或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
应急处理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快速用大量流动清水连续冲洗沾染部位。
如有持续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连续冲洗眼睛。
如有持续不适,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有持续不适,就医。
-食入:用大量水漱口,催吐。
给饮水,立即就医。
防护措施远离火花、热源、明火、热表面,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阅读并了解所有预防措施。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使用防爆型电器和设备。
采取防静电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
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避免吸入、食入,操作后彻底清洗。
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
内部报警电话:7830140 外部报警电话: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1 / 13危化品危害告知牌作业环境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甲醛CH2O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
肺水肿较少见。
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害。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症状,皮肤干燥、皲裂、甲软化等。
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无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
熔点(℃):-92相对密度(水=1):0.82闪点(℃):50(37%)爆炸上限%(V/V):73.0引燃温度(℃):430爆炸下限%(V/V):7.0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1%碘化钾60mL灌胃。
常规洗胃。
就医。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2 / 1313内部报警电话:7830140 外部报警电话: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危化品危害告知牌作业环境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硫酸H2SO4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
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
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遇水大量放热, 可发生沸溅。
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
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3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内部报警电话:7830140 外部报警电话: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危化品危害告知牌作业环境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过氧化氢H 2 O 2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
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
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
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接触性皮炎。
爆炸性强氧化剂。
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熔点(℃): -2(无水);沸点(℃):158(无水)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防护措施4 / 13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内部报警电话:7830140 外部报警电话: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危化品危害告知牌作业环境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三乙胺C6H15N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健康危害: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肺水肿甚至死亡。
口服腐蚀口腔、食道及胃。
眼及皮肤接触可引起化学性灼伤。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具有腐蚀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氨臭。
熔点(℃):-114.8;沸点(℃):89.5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应急处理5 / 13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内部报警电话:7830140 外部报警电话: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危化品危害告知牌作业环境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萘健康危害理化特性6 / 13C10H8具有刺激作用,高浓度致溶血性贫血及肝、肾损害。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萘蒸气或粉尘时,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角膜混浊、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腰痛、尿频,尿中出现蛋白及红、白细胞。
亦可发生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炎。
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脑病和肝损害。
口服中毒主要引起溶血和肝、肾损害,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肝坏死。
慢性中毒:反复接触萘蒸气,可引起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和血液系统损害。
可引起白内障、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病变。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易挥发晶体,有温和芳香气味,粗萘有煤焦油臭味熔点(℃):80.1 闪点(℃):78.9爆炸下限%(V/V):28~38mg/m3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无水乙醇、醚、苯。
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蒸气接触可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内部报警电话:7830140 外部报警电话: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危化品危害告知牌7 / 138 /13作业环境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氢氧化钠NaOH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本品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熔点(℃):318.4 沸点(℃):1390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