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证法小练习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4
1、已知三个整数a, b, c满足a + b + c = 0,假设a, b, c均不为0,则以下结论不可能成立的是:A. a, b, c均为正数B. a, b, c均为负数C. a, b为正数,c为负数D. a为正数,b, c为负数(答案)A2、假设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且其自转速度突然加倍,以下哪个现象不会被观察到?A. 地球的赤道半径会因离心力增加而变大B. 地球的一天将缩短为原来的一半C. 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在赤道处会减小D. 地球的两极地区将变得更加温暖(答案)D3、在三角形ABC中,若∠A > ∠B,则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 边BC > 边ACB. 若∠C为钝角,则∠B必为锐角C. 若AB = AC,则∠B = ∠CD. 边AB一定大于边BC(答案)D4、假设所有动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以下哪个推论是错误的?A. 动物将不再需要食物来获取能量B. 动物园的饲养成本将大大降低C. 植物的生存空间可能会受到威胁D. 动物的活动范围将不再受食物来源限制(答案)A(因为即使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可能仍需其他营养物质)5、假设人类可以无限期地不睡觉而不受任何负面影响,以下哪个情况最不可能发生?A. 人类的工作效率将大幅提高B. 人类的记忆力可能会增强C. 人类的创造力将无限激发D. 人类的平均寿命会显著缩短(答案)D6、在一个完全由左撇子组成的社区中,假设所有工具都为左手设计,以下哪个说法是不合理的?A. 右手工具将在这个社区中找不到市场B. 社区成员使用工具时将更加高效C. 如果一个右撇子访问该社区,他将难以使用任何工具D. 社区成员的左手将比右手更发达(答案)D(因为未提及左手会比右手更频繁使用导致更发达)7、假设时间可以倒流,但物理定律仍然适用,以下哪个现象不可能发生?A. 破碎的玻璃杯会重新组合完好B. 人可以回到过去并改变历史C. 热量会从低温物体自发流向高温物体D. 光会逆向传播回到光源(答案)C(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8、在一个假想的宇宙中,所有物体的质量都是负数,以下哪个物理现象将不再成立?A. 万有引力定律B.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C.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恒定的D. 物体具有惯性(答案)A(因为负质量会导致引力方向异常,传统万有引力定律不适用)9、假设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相同,以下哪个现象不会被观察到?A. 太空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B. 地球上的雷声会传播得更远C. 声音可以在月球表面传播D. 超声波检测在医学上的应用将受到限制(答案)D(超声波检测的应用不会因声音传播速度变快而受限)10、假设人类可以瞬间移动到地球上的任何地点,以下哪个社会影响是最不可能发生的?A. 交通运输行业将经历重大变革B. 城市拥堵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C. 旅游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D. 人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将大幅下降(答案)D(瞬间移动可能增加探索世界的兴趣)。
2019备战中考数学专题练习-命题与证明反证法(含解析)一、单选题1.用反证法证明“四边形的四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90°”时第一步应假设()A. 四个角中最多有一个角不小于90°B. 四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90°C. 四个内角全都小于90°D. 以上都不对2.用反证法证明“若⊙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d<r,则点P在⊙O的内部”首先应假设()A. d≤rB. d≥rC. 点P在⊙O的外部D. 点P在⊙O上或点P在⊙O的外部3.用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证明过程中,可以先()A. 假设三个内角没有一个小于60°的角B. 假设三个内角没有一个等于60°的角C. 假设三个内角没有一个小于或等于60°的角D. 假设三个内角没有一个大于或等于60°的角4.用反证法证明“△ABC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第一步应假设()A.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小于60°B.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多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C. 三角形的兰个内角中有两个角大于或等于60°D.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大于或等于60°5.用反证法证明“△ABC中,若∠A>∠B>∠C,则∠A>60°”,第一步应假设()A. ∠A=60°B. ∠A<60°C. ∠A≠60°D. ∠A≤60°6.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时,下列假设正确的是()A. 假设一个三角形中只有一个锐角B. 假设一个三角形中至多有两个锐角C. 假设一个三角形中没有一个锐角D. 假设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钝角7.对于命题“已知:a∥b,b∥c,求证:a∥c”.如果用反证法,应先假设()A. a不平行bB. b不平行cC. a⊥cD. a不平行c8.用反证法证明命题“钝角三角形中必有一个内角小于45°”时,首先应该假设这个三角形中()A. 有一个内角小于45°B. 每一个内角都小于45°C. 有一个内角大于等于45°D. 每一个内角都大于等于45°9.用反证法证明“若⊙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d<r,则点P在⊙O的内部”首先应假设()A. d≤rB. d≥rC. 点P在⊙O的外部D. 点P在⊙O上或点P在⊙O的外部10.用反证法证明“若a⊥c,b⊥c,则a∥b”时,应假设()A. a不垂直于cB. a,b都不垂直于cC. a与b相交D. a⊥b1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度”,应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A. 至多有两个角小于60度B. 都小于60度C. 至少有一个角是小于60度D. 都大于60度12.对假命题举反例时,应注意使反例()A. 满足命题的条件,并满足命题的结论B. 不满足命题的条件,但满足命题的结论C. 不满足命题的条件,也不满足命题的结论D. 满足命题的条件,但不满足命题的结论13.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应该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A. 没有一个内角小于60°B. 每一个内角小于60°C. 至多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D. 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二、填空题14.用反证法证明AB≠AC时,首先假设________成立.15.用反证法证明∠A>60°时,应先假设________16.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中必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时,首先应假设这个三角形中 ________17.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应假设: ________18.用反证法证明“∠A≥60°”时,应假设________.三、解答题19.用反证法求证: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已知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BE,CD交于点F,则BE,CD不能互相平分”是真命题.21.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O,EF⊥AB于F,GH⊥CD于H.求证:EF和GH必相交.。
A.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直角或钝角B.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直角或钝角C.三角形中没有直角或钝角D.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直角或钝角答案B2.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应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A. 有一个内角小于60°B.每一个内角都小于60°C. 有一个内角大于60°D.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答案 B3.(2014 •山东卷)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 b为实数,则方程x3+ ax+ b= 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A.方程x3+ ax + b= 0没有实根B.方程x3+ ax + b= 0至多有一个实根C.方程x3+ ax + b= 0至多有两个实根D.方程x3+ ax + b= 0恰好有两个实根答案A解析依据反证法的要求,即至少有一个的反面是一个也没有,直接写出命题的否定.方程X3+ ax+ b= 0至少有一个实根的反面是方程x3+ ax+ b= 0没有实根,故应选 A.4.用反证法证明“在同一平面内,若a丄c, b丄c,则a// b”时,应假设( )A. a 不垂直于cB. a, b 都不垂直于cC. a丄bD. a与b相交答案 D5 .已知a是整数,a2是偶数,求证a也是偶数.证明(反证法)假设a不是偶数,即a是奇数.设a= 2n+ 1( n € Z),贝U a2= 4n2+ 4n+ 1.T 4( n2+ n)是偶数,••• 4n2+ 4n+ 1是奇数,这与已知a2是偶数矛盾.由上述矛盾可知, a 一定是偶数.1.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 )①与已知条件矛盾②与假设矛盾③与定义、公理、定理矛盾④与事实矛盾A.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2.已知a, b是异面直线,直线c平行于直线a,那么c与b的位置关系为( )A. —定是异面直线B. —定是相交直线C.不可能是平行直线D.不可能是相交直线答案C解析假设c II b,而由c// a,可得a// b,这与a, b异面矛盾,故c 与b不可能是平行直线.故应选 C.3.有下列叙述:①“ a>b”的反面是“ a<b” ;②“ x = y”的反面是“ x>y或x v y”;③“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外”的反面是“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④“三角形最多有一个钝角”的反面是“三角形没有钝角”.其中正确的叙述有( )A. 0 个 B . 1 个 C . 2 个 D . 3 个答案B解析①错:应为a w b;②对;③错:应为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或在三角形的边上;④错:应为三角形可以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的钝角.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 a、b€ N, ab可被5整除,那么a, b 中至少有一个能被 5 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为( )A. a, b 都能被 5 整除B. a, b 都不能被 5 整除C. a, b 不都能被 5 整除D. a 不能被 5 整除答案 B解析“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一个也没有”,即“a, b 都不能被 5 整除”.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 0(a^0)有有理根,那么a, b, c中存在偶数”时,否定结论应为______答案a, b, c 都不是偶数解析a, b, c 中存在偶数即至少有一个偶数,其否定为a, b, c 都不是偶数.6.“ 任何三角形的外角都至少有两个钝角” 的否定应是答案存在一个三角形,其外角最多有一个钝角解析“任何三角形”的否定是“存在一个三角形”, “至少有两个”的否定是“最多有一个”.。
反证法练习题证明题1.求证:两组对边的和相等的四边形外切于一圆.2.已知△ABC与△A′BC有公共边BC,且A′B+A′C>AB+AC.求证点A′在△ABC 的外部.3.求证:相交两圆的两个交点不能同在连心线的同侧.4.用反证法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到三顶点的距离相等.5.已知△ABC中,AB>AC,∠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O点.求证:AO与BC不垂直.6.在同圆中,如果两条弦的弦心距不等,那么这两条弦也不等.7.求证: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8.求证:一直线的垂线和非垂线一定相交.9.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CD,求证AC,BD必不能互相平分.10.已知直线l1∥直线l2,直线m1∥直线 m2,且l1,m1相交于点P.求证l2与m2必相交.11.求证:若四边形的一组对边的中点连线等于另一组对边的和的一半,则另一组对边必互相平行.12.已知△ABC中,∠ACB=90°,以AB为直径作⊙O.求证C点必在⊙O上.13.已知△ABC与△A′BC有公共边BC,且∠BA′C<∠BAC.求证点A′在△ABC的外部.14.求证:梯形必不是中心对称图形.15.已知如图7-399,在△ABC中,AB=AC,P是△ABC内部的一点,且∠APB≠∠APC.求证PB≠PC.练习题提示证明题1.提示:设四边形ABCD中AB+CD=BC+DA.假设它不外切于圆,可作⊙O与AB,BC,CD 相切,则⊙O必不与DA相切.作D′A与⊙O相切并与射线CD相交于D′,则AB+CD′=BC+D′A.与已知条件左右各相减,得DD′=|DA-D′A|,但在△ADD′中这不可能;所以四边形ABCD外切于圆.2.提示:假设A′在△ABC内部,由练习题(已知:P为△ABC内任意一点,连接PB,PC.求证:BC<PB+PC<AB+AC)可知A′B+A′C<AB+AC,这与已知矛盾;所以A′不在△ABC 内部.设A′在边AB或AC上,显然有A′B+A′C<AB+AC,这也与已知矛盾.所以点A′在△ABC的外部.3.提示:设⊙O与⊙O′相交于点A,B.假设A,B在连心线OO′同侧.由于∠OO′B=∠OO′A,∠O′OB=∠O′OA,显然B与A重合,即⊙O与⊙O′相交于一点,这与已知矛盾;所以A,B不能同在连心线的同侧.4.提示:设直角△ABC的斜边AB的中点为D.假设AD=BD<CD,设法证出∠C为锐角,这与已知矛盾.假设AD=BD>CD,设法证出∠C为钝角,这也与已知矛盾.所以只有AD=BD=CD.5.提示:假设AO⊥BC.由于O是∠B、∠C的平分线的交点,所以AO是∠A的平分线.这样就有AB=AC,这与已知矛盾;所以AO与BC不垂直.6.提示:设AB,CD是⊙O的两条弦,OE⊥AB于E,OF⊥CD于F,且OE≠OF.假设AB=CD,则OE=OF,这与已知OE≠OF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所以AB≠CD.7.提示:设直线AB,CD相交于M.假设直线AB,CD另有一个交点N,这说明经过M,N两点有两条直线AB和CD,这与公理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AB,CD只有一个交点.8.提示:设直线a⊥直线l,直线b不垂直于l.假设a和b不相交,则a∥b,从而b⊥l,但这与已知矛盾;所以a和b相交.9.提示:假设AC和BD互相平分,则可推出AB=CD,但这与已知矛盾;所以AC和BD 不能互相平分.10.提示:假设l2与m2不相交,则l2∥m2.因为l1∥l2.所以l1∥m2.因为m1∥m2,所以l1∥m1.这与已知l1与m1相交于点P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所以l2与m2必相交.11.提示:设M和N分别是四边形ABCD的边AB和CD的中点,并而MP+PN=MN.但假定AD不平行于BC,P不会在MN上,所以上面这个等式不成立;从而AD∥BC.12.提示:假设点C不在⊙O的圆周上,则点C在⊙O的内部或外部.(1)若C在⊙O内部,延长AC交⊙O于D,连接BD,则∠D=90°.因为∠ACB是△CDB 的外角,所以∠ACB>∠D.所以∠ACB>90°.这与已知∠ACB=90°矛盾.(2)若C在⊙O外部,设AC交⊙O于E,连接BE,则∠AEB=90°.因为∠AEB是△CEB 的外角,所以∠AEB>∠ACB,就有∠ACB<90°.这与已知∠ACB=90°矛盾.综合(1),(2)可知假设不成立.所以C点必在⊙O上.13.提示:假设A′在△ABC内部,由几何一第三章§8第5题可知∠BA′C>∠BAC,这与已知矛盾;所以A′不在△ABC内部.设A′在边AB或AC上,显然有∠BA′C>∠BAC,这也与已知矛盾.所以点A′在△ABC的外部.14.提示:设在梯形ABCD中,AD∥BC,AB不平行于CD.假设它是中心对称图形,O为对称中心.作A和B关于O的对称点A′和B′.则线段A′B′是边AB的对称图形.A′B′或位于BC上,或CD上,或AD上.但A′B′平行于AB,所以或BC或CD或AD平行于AB,这与已知矛盾;所以梯形ABC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15.提示:假设PB=PC,则∠PBC=∠PCB.因为AB=AC,所以∠ABC=∠ACB,所以∠ABP=∠ACP.因为AB=AC,PB=PC,AP=AP,所以△ABP≌△ACP.所以∠APB=∠APC.这与已知∠APB≠APC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就有PB≠PC.。
2.2.2反证法双基达标(限时20分钟)1.实数a,b,c不全为0等价于().A.a,b,c均不为0B.a,b,c中至多有一个为0C.a,b,c中至少有一个为0D.a,b,c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解析不全为0即至少有一个不为0,故选D.答案D(2.下列命题错误的是().A.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B.四面体的三组对棱都是异面直线C.闭区间[a,b]上的单调函数f(x)至多有一个零点D.设a、b∈Z,若a、b中至少有一个为奇数,则a+b是奇数解析a+b为奇数⇔a、b中有一个为奇数,另一个为偶数,故D错误.答案D3.设x,y,z都是正实数,a=x+1y,b=y+1z,c=z+1x,则a,b,c三个数().,A.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 B.都小于2 C.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D.都大于2解析若a,b,c都小于2,则a+b+c<6①,而a+b+c=x+1x+y+1y+z+1z≥6②,显然①,②矛盾,所以C正确.答案C4.命题“△ABC中,若A>B,则a>b”的结论的否定应该是________.答案a≤b5.命题“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结论的否定是________.答案至少有两个内角是直角》6.设SA、SB是圆锥SO的两条母线,O是底面圆心,C是SB上一点,求证:AC 与平面SOB不垂直.证明假设AC⊥平面SOB,如图,∵直线SO在平面SOB内,∴SO⊥AC.∵SO⊥底面圆O,∴SO⊥AB.∴SO⊥平面SAB.∴平面SAB∥底面圆O.这显然出现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即AC与平面SOB不垂直.综合提高限时25分钟7.已知α∩β=l,a⊂α,b⊂β,若a,b为异面直线,则~().A.a,b都与l相交B.a,b中至少有一条与l相交C.a,b中至多有一条与l相交D.a,b都不与l相交解析逐一从假设选项成立入手分析,易得B是正确选项,故选B.答案B8.以下各数不能构成等差数列的是().A.3,4,5 ,3,5)C.3,6,9 ,2,2解析假设2,3,5成等差数列,则23=2+5,即12=7+210,此等式不成立,故2,3,5不成等差数列.答案B9.“任何三角形的外角都至少有两个钝角”的否定应是________.解析“任何三角形”的否定是“存在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的否定是“最多有一个”.答案存在一个三角形,其外角最多有一个钝角10.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a2+b2=0,则a,b全为0(a、b为实数)”,其反设为________.解析“a,b全为0”即是“a=0且b=0”,因此它的反设为“a≠0或b≠0”.答案a,b不全为011.设二次函数f(x)=ax2+bx+c(a≠0)中,a、b、c均为整数,且f(0),f(1)均为奇数.求证:f(x)=0无整数根.—证明设f(x)=0有一个整数根k,则ak2+bk=-c.①又∵f(0)=c,f(1)=a+b+c均为奇数,∴a+b为偶数,当k为偶数时,显然与①式矛盾;当k为奇数时,设k=2n+1(n∈Z),则ak2+bk=(2n+1)·(2na+a+b)为偶数,也与①式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方程f(x)=0无整数根.12.(创新拓展)已知函数f(x)=x22x-2,如果数列{a n}满足a1=4,a n+1=f(a n),求证:当n≥2时,恒有a n<3成立.证明法一(直接证法)由a n+1=f(a n)得a n+1=a2n2a n-2,∴1a n+1=-2a2n+2a n=-2⎝⎛⎭⎪⎫1a n-122+12≤12,∴a n+1<0或a n+1≥2;`(1)若a n+1<0,则a n+1<0<3,∴结论“当n≥2时,恒有a n<3”成立;(2)若a n+1≥2,则当n≥2时,有a n+1-a n=a2n2a n-2-a n=-a2n+2a n2a n-1=-a n a n-22a n-1≤0,∴a n+1≤a n,即数列{a n}在n≥2时单调递减;由a2=a212a1-2=168-2=83<3,可知a n≤a2<3,在n≥2时成立.综上,由(1)、(2)知:当n≥2时,恒有a n<3成立.法二(用反证法)假设a n≥3(n≥2),则由已知得a n+1=f(a n)=a2n2a n-2,∴当n≥2时,a n+1a n=a n2a n-2=12·⎝⎛⎭⎪⎫1+1a n-1≤12⎝⎛⎭⎪⎫1+12=34<1,(∵a n-1≥3-1),又易证a n>0,∴当n≥2时,a n+1<a n,∴当n>2时,a n<a n-1<…<a2;而当n=2时,a2=a212a1-2=168-2=83<3,∴当n≥2时,a n<3;这与假设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当n≥2时,恒有a n<3成立.。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命题与证明的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2)一、选择题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三角形中,至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正确的假设是( ) A .在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是直角B .在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内角是直角C .在三角形中,没有一个内角是直角D .在三角形中,至多有两个内角是直角【答案】B【解析】【分析】反证法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最多有一个”的反面为“至少有两个”.【详解】解:∵“最多有一个”的反面是“至少有两个”,反证即假设原命题的否命题正确, ∴应假设:在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内角是直角.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证法,解此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在假设结论不成立时要注意考虑结论的反面所有可能的情况,如果只有一种,那么否定一种就可以了,如果有多种情况,不需要一一否定,只需否定其一即可.2.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B .等角的余角相等C .钝角三角形一定有一个角大于90︒D .同位角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解:选项A 、B 、C 都是真命题;选项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选项D 错误,是假命题,故选:D .3.已知:ABC ∆中,AB AC =,求证:90O B ∠<,下面写出可运用反证法证明这个命题的四个步骤:①∴180O A B C ∠+∠+∠>,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O 矛盾,②因此假设不成立.∴90O B ∠<,③假设在ABC ∆中,90O B ∠≥,④由AB AC =,得90O B C ∠=∠≥,即180O B C ∠+∠≥.这四个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A .③④②①B .③④①②C .①②③④D .④③①②【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反证法的证明步骤“假设、合情推理、导出矛盾、结论”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题目中“已知:△ABC 中,AB=AC ,求证:∠B <90°”,用反证法证明这个命题过程中的四个推理步骤:应该为:(1)假设∠B ≥90°,(2)那么,由AB=AC ,得∠B=∠C ≥90°,即∠B+∠C ≥180°,(3)所以∠A+∠B+∠C >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相矛盾,(4)因此假设不成立.∴∠B <90°,原题正确顺序为:③④①②,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反证法的证明步骤,弄清反证法的证明环节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 .直线a b ⊥r r,则a 与b 相交所成的角为直角C .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这两个角是一个锐角,一个钝角D .若a b ∥,a c ⊥,那么b c ⊥【答案】C【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根据垂直的定义,可知“直线a b ⊥,则a 与b 相交所成的角为直角”,是真命题; 根据互补的性质,可知“两个角互补,这两个角可以是两个直角”,是假命题;根据垂直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知“若a b P ,a c ⊥,那么b c ⊥”,是真命题. 故选C.5.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一个锐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B .凡能被2整除的数,末位数字必是偶数C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D .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利用锐角的性质、偶数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及相反数的定义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A 、一个锐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正确,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B 、凡能被2整除的数,末尾数字必是偶数,正确,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C、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才互补,故错误,是假命题,符合题意;D、相反数等于他本身的数是0,正确,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考点:命题与定理.6.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在同一平面内,可以把半径相等的两个圆中的一个看成是由另一个平移得到的. B.两个全等的图形之间必有平移关系.C.三角形经过旋转,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D.将一个封闭图形旋转,旋转中心只能在图形内部.【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平移后图形的大小、方向、形状均不发生改变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经过旋转后的图形两个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也不变,半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圆还具有旋转不变性,故本选项正确;B、两个全等的图形位置关系不明确,不能准确判定是否具有平移关系,错误;C、三角形经过旋转,对应线段相等但不一定平行,所以本选项错误;D、旋转中心可能在图形内部,也可能在图形边上或者图形外面,所以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移、旋转的基本性质,注意掌握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7.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方程2--=的二次项系数为3,一次项系数为-23240x xB.四个角都是直角的两个四边形一定相似C.某种彩票中奖的概率是1%,买100张该种彩票一定会中奖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的公理以及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概率等知识,对各小题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再计算真命题的个数.【详解】A、正确.B、错误,对应边不一定成比例.C、错误,不一定中奖.D、错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命题与定理,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8.用三个不等式a>b,ab>0,1a>1b中的两个不等式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不等式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组成真命题的个数为()A.0 B.1 C.2 D.3【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得出3个命题,由不等式的性质再判断真假即可.【详解】解:①若a>b,ab>0,则1a>1b;假命题:理由:∵a>b,ab>0,∴a>b>0,∴1a<1b;②若ab>0,1a>1b,则a>b,假命题;理由:∵ab>0,∴a、b同号,∵1a>1b,∴a<b;③若a>b,1a>1b,则ab>0,假命题;理由:∵a>b,1a>1b,∴a、b异号,∴ab<0.∴组成真命题的个数为0个;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不等式的性质、命题的组成、真命题和假命题的定义;熟练掌握命题的组成和不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所有等腰三角形都相似B.两边成比例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C.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D.有一个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所有等腰三角形不一定都相似,原命题是假命题;B、两边成比例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原命题是假命题;C、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原命题是假命题;D、有一个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是真命题;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10.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个①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②经过半径的外端且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③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④平面内三点确定一个圆;⑤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各个顶点的距离相等.A.1 B.2 C.3 D.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对①进行判断;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对②进行判断;根据圆周角定理对③进行判断;根据确定圆的条件对④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外心的性质对⑤进行判断.【详解】①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错误;②经过半径的外端且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正确;③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错误;④平面内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圆,错误;⑤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各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正确;故正确的命题有2个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判断命题真假的问题,掌握垂径定理的推论、切线的判定定理、圆周角定理、确定圆的条件、三角形外心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1.下列命题中哪一个是假命题( )A .8的立方根是2B .在函数y =3x 的图象中,y 随x 增大而增大C .菱形的对角线相等且平分D .在同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立方根的定义、一次函数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及圆周角定理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A 、8的立方根是2,正确,是真命题;B 、在函数3y x 的图象中,y 随x 增大而增大,正确,是真命题;C 、菱形的对角线垂直且平分,故错误,是假命题;D 、在同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正确,是真命题,故选C .【点睛】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能够了解立方根的定义、一次函数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及圆周角定理等知识是解题关键.12.39.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同旁内角互补B .对顶角相等C .直角的补角仍然是直角D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答案】A【解析】同旁内角不一定互补,同旁内角互补的条件是两直线平行,故选A.13.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 .同位角相等B .若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C .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判断即可.【详解】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假命题;B 、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是假命题;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假命题;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是真命题;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命题与定理,解题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1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B.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C.同角的补角相等aD.如果a为实数,那么0【答案】D【解析】A.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是真命题;B.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是真命题;C. 同角的补角相等,是真命题;D. 如果a为实数,那么|a|>0,是假命题;如:0是实数,|0|=0,故D是假命题;故选:D.15.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D.圆内接四边形对角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由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得出A是假命题;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得出B是真命题;由对顶角的定义得出C是假命题;由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是假命题;综上,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假命题;B.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真命题;C.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假命题;D.圆内接四边形对角相等;假命题;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平行线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对顶角的定义、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和定理、定义是解题关键.16.下列五个命题:①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平方相等;②内错角相等;③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⑤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内错角相等,两个无理数的和可以是无理数也可以是有理数, 进行判断即可.【详解】①正确;②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内错角相等,②错误;③正确;④反例:两个无理数π和-π,和是0,④错误;⑤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实数,平面内直线的位置;牢记概念和性质,能够灵活理解概念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已知:在ABC V 中,AB AC ≠,求证:.B C ∠≠∠若用反证法来证明这个结论,可以假设( )A .AB ∠=∠B .AB BC = C .B C ∠=∠D .A C ∠=∠【答案】C【解析】【分析】反证法的步骤:1、假设命题反面成立;2、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和反面命题矛盾,或者与定义、公理、定理矛盾;3、得出假设命题不成立是错误的,即所求证命题成立.【详解】已知:在ABC V 中,AB AC ≠,求证:.B C ∠≠∠若用反证法来证明这个结论,可以假设B C ∠=∠,由“等角对等边”可得AB=AC,这与已知矛盾,所以.B C ∠≠∠故选C【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反证法. 解题关键点:理解反证法的一般步骤.18.下列四个命题中,其正确命题的个数是()①若ac>bc,则a>b;②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③一组对角相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反比例函数y=kx.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A.1 B.2 C.3 D.4【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性质、垂径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分别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①若ac>bc,如果c>0,则a>b,故原题说法错误;②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故原题说法错误;③一组对角相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故原题说法正确;④反比例函数y=kx.当k<0时,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原题说法错误;正确命题有1个,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判断命题的真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不等式性质、垂径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进行判断.19.下列四个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内错角相等;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解:①符合对顶角的性质,故本小题正确;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本小题错误;③符合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故本小题正确;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本小题错误.故选B.20.下列命题中,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①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实数对一一对应;②内错角相等;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对顶角相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分析】正确的命题是真命题,根据真命题的定义依次进行判断.【详解】①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是假命题;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假命题;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不一定相互平行,是真命题;④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真命题的定义,正确掌握坐标与图形,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对顶角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第15次课反证法勾股定理求直角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1、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例1、在△ABC中,∠ACB=90°,AB=5cm,BC=3cm,CD⊥AB于D,求CD的长例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之比为3:4,斜边长为15,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多少例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0cm,斜边长为13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2、等面积法:从不同的角度使用面积公式来表示同一个图形的面积,列出等式求未知的量,以直角三角形为例:已知直角三角形ABC的三条边分别为a、b、c和斜边上的高h,可得①12ABCS ab=V②12ABCS ch=V,故ab ch=例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a=8,b=15,c=17,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和边c上的高例5、如图所示,已知△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M,交AB于N,AC=4,MB=2MC,求AB边上的高h反证法一般步骤:(1)假设欲证结论的反面是正确的;(2)通过演绎推理,推出与基本事实、已证的定理、定义或已知条件相矛盾;(3)假设不成立,原结论正确,假设成立,原结论不正确反证法是数学证明的一种重要方法,一个命题,当正面证明有困难或不可能时,就可以用反证法注:常见关键词的否定词:等于——不等于、小于——不小于或大于等于、大于——不大于或小于等于、至少一个——一个都没有、至多一个——至少两个、都是——不都是例6、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中必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时,首先应假设这个三角形中()A、有一个内角大于60°B、有一个内角小于60°C、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D、每一个内角都小于60°例7、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21a>,则1a>”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a=-1B、a=-2C、a=1D、a=2练习:1、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时,假设正确的是()A、假设三个角都是外角B、假设至少有一个外角C、假设三个外角都是钝角D、假设三个外角中只有一个钝角2、用反证法证明“x>1”时应假设()A、x>-1B、x<1C、x=1D、x≤13、用反证法证明:a,b至少有一个为0,应该假设()A、a,b没有一个为0B、a,b只有一个为0C、a,b至多一个为0D、a,b两个都为04、对假命题“任何一个角的补角都不小于这个角”举反例,正确的反例是()A、∠1=60°,∠1的补角∠2=120°,∠2>∠1这份讲义将记录你的自信、执着、智慧和收获。
反证法解答题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1.求证:在△ABC中至多有两个角大于或等于60°.2.设a、b、c都是实数,考虑如下3个命题:①若a2+ab+c>0,且c>1,则0<b<2;②若c>1且0<b<2,则a2+ab+c>0;③若0<b<2,且a2+ab+c>0,则c>1.试判断哪些命题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对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给出证明;你认为不正确的命题,用反例予以否定.3.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证明:假设所求证的结论不成立,即∠A _________ 60°,∠B _________ 60°,∠C _________ 60°,则∠A+∠B+∠C>_________ .这与_________ 相矛盾.∴_________ 不成立.∴_________ .4.用反证法证明(填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已知:如图,直线l1,l2被l3所截,∠1+∠2=180°.求证:l1_________ l2证明:假设l1_________ l2,即l1与l2交与相交于一点P.则∠1+∠2+∠P _________ 180°_________所以∠1+∠2 _________ 180°,这与_________ 矛盾,故_________ 不成立.所以_________ .5.完形填空:已知:如图,直线a、b被c所截;∠1、∠2是同位角,且∠1≠∠2,求证:a不平行b.证明:假设_________ ,则_________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与_________ 相矛盾,所以_________ 不成立,故a不平行b.6.求证:在△ABC中,∠B≠∠C,则AB≠AC(提示:反证法)7.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8.反证法证明:如果实数a、b满足a2+b2=0,那么a=0且b=0.9.如图,在△ABC中,AB=AC,P是△ABC内的一点,且∠APB>∠APC,求证:PB<PC(反证法)10.证明已知△ABC中不能有两个钝角.11.举反例说明下列命题是假命题.(1)一个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2)已知直线a,b,c,若a⊥b,b⊥c,则a⊥c.12.证明题: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PB≠∠APC,求证:PB≠PC.13.用反例证明命题“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等于一个平角”是假命题.14.用反证法证明:在同一平面内,a,b,c互不重合,若a∥b,b∥c,则a∥c.15.已知直线a,b,c,且a∥b,c与a相交,求证:c与b也相交.16.用反证法证明:(1)已知:a<|a|,求证:a必为负数.(2)求证:形如4n+3的整数k(n为整数)不能化为两个整数的平方和.17.用反证法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必为锐角.18.求证: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对应相等,如果所夹的角不相等,那么夹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19.用反证法证明下列问题: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C、AB上,BD、CE相交于点O.求证:BD和CE不可能互相平分.20.在线段AB上依次取C、D、E三点,将AB分为四段,试说明至少有一段不小于AB,同时,至少有一段不大于AB.21.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D是内角平分线,AM是BC边上的中线,求证:点M不在线段CD上.22.已知a,b,c,d四个数满足a+b=1,c+d=1,ac+bd>1.求证:这四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23.设a,b,c是不全相等的任意整数,若x=a2﹣bc,y=b2﹣ac,z=c2﹣ab.求证:x,y,z中至少有一个大于零.24.用反证法证明:一条线段只有一个中点.25.如图,在△ABC中,D、E两点分别在AB和AC上,求证:CD、BE不可能互相平分.26.能否找到7个整数,使得这7个整数沿圆周排成一圈后,任3个相邻数的和都等于29?如果能,请举一例.如果不能,请简述理由.27.将自然数1,2,3,…,21这21个数,任意地放在一个圆周上,证明:一定有相邻的三个数,它们的和不小于33.28.已知a,b是整数,a2+b2能被3整除,求证:a和b都能被3整除.29.已知:△ABC的三个外角为∠1,∠2,∠3.求证:∠1,∠2,∠3中至多有一个锐角.30.已知一平面内的任意四点,其中任何三点都不在一条直线上,试问:是否一定能从这样的四点中选出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使得这个三角形至少有一内角不大于45°?请证明你的结论.参考答案:1.证明:假设一个三角形中有3个内角大于60°,则∠A>60°,∠B>60°,∠C>60°;∴∠A+∠B+∠C>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相矛盾,故在△ABC中至多有两个角大于或等于60°2.解:令b=4,c=5可以证明命题①不正确.若b=1,c=,可以证明命题③不正确.命题②正确,证明如下由c>1,且0<b<2,得0<<1<c.则c >>,c >>0故a2+ab+c=+(c ﹣)>03.解:证明:假设所求证的结论不成立,即∠A>60°,∠B>60°,∠C>60°,则∠A+∠B+∠C>180°.这与内角和为180°相矛盾.则假设不成立.则求证的命题正确.故答案为:>,>,>,180°,内角和180°,假设,求证的命题正确4.证明:假设l1不平行l2,即l1与l2交与相交于一点P.则∠1+∠2+∠P=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所以∠1+∠2<180°,这与∠1+∠2=180°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结论成立,l1∥l25.证明:假设a∥b,∴∠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与已知∠1≠∠2相矛盾,∴假设不成立,∴a不平行b6.证明:假设AB=AC,则,∠B=∠C,与已知矛盾,所以AB≠AC 假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A、B、C中有两个直角,不妨设∠A=∠B=90°,则A+B+C=90°+90°+C>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相矛盾,∴∠A=∠B=90°不成立;所以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8.证明:假设如果实数a、b满足a2+b2=0,那么a≠0且b≠0,∵a≠0,b≠0,∴a2>0,b2>0,∴a2+b2>0,∴与a2+b2=0出现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正确9.证明:①假设PB=PC.∵AB=AC,∴∠ABC=∠ACB.∵PB=PC,∴∠PBC=∠PCB.∴∠ABC﹣∠PBC=∠ACB﹣∠PCB,∴∠ABP=∠ACP,在△ABP和△ACP中∴△ABP≌△ACP,∴∠APB=∠APC.这与题目中给定的∠APB>∠APC矛盾,∴PB=PC是不可能的.②假设PB>PC,∵AB=AC,∴∠ABC=∠ACB.∵PB>PC,∴∠PCB>∠PBC.∴∠ABC﹣∠PBC>∠ACB﹣∠PCB,∴∠ABP>∠ACP,又∠APB>∠APC,∴∠ABP+∠APB>∠ACP+∠APC,∴180°﹣∠ABP﹣∠APB<180°﹣∠ACP﹣∠APC,∴∠BAP<∠CAP,结合AB=AC、AP=AP,得:PB<PC.这与假设的PB>PC矛盾,∴PB>PC是不可能的.综上所述,得:PB<PC10.证明:假设△ABC中能有两个钝角,即∠A<90°,∠B>90°,∠C>90°;所以∠A+∠B+∠C>180°,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因此原命题正确,即△ABC中不能有两个钝角11.解:(1)如果设∠A=100°,那么∠A的补角=80°<100°,所以命题:“一个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是假∵a⊥b,∴∠1=90°,∵b⊥c,∴∠2=90°,∴∠1=∠2,∴a∥c.故命题:“已知直线a,b,c,若a⊥b,b⊥c,则a⊥c”是假命题12.证明:假设PB≠PC不成立,则PB=PC,∠PBC=∠PCB;又∵AB=AC,∴∠ABC=∠ACB;∴∠ABP=∠ACP;∴△ABP≌△ACP,∴∠APB=∠APC;与∠APB≠∠APC相矛盾.因而PB=PC不成立,则PB≠PC13.解:设一个锐角为30°,一个钝角为200°;则它们的度数和为230°≠180°,因此不是平角;故原命题是假命题14.解:假设a∥c不成立,则a,c一定相交,假设交点是P;则过点P,与已知直线b平行的直线有两条:a、c;与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相矛盾;因而假设错误.故a∥c15.证明:假设c∥b;∵a∥b,∴c∥a,这与c和a相交相矛盾,假设不成立;所以c与b也相交16.证明:(1)假设a≥0,则|a|=a,这与已知|a|>a 相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所以a必为负数;(2)假设4n+3的整数部分k能化成两个整数的平方和,不妨设这两个整数为α,β,则4n+3=α2+β2,因为(n+2)2+(﹣n2﹣1)≠α2+β2,所以假设不成立,故4n+3的整数k不能化为两个整数的平方和17.证明:①设等腰三角形底角∠B,∠C都是直角,则∠B+∠C=180°,而∠A+∠B+∠C=180°+∠A>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矛盾.而∠A+∠B+∠C>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矛盾.综上所述,假设①,②错误,所以∠B,∠C只能为锐角.故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必为锐角18.已知:AB=A′B′,BC=B′C′,∠B≠∠B′,求证:AC≠A′C′.证明:假设AC=A′C′,在△ABC和△A′B′C′中,∴△ABC≌△A′B′C′(SSS),∴∠B=∠B′,∴与已知,∠B≠∠B′矛盾,则假设不成立,∴AC≠A′C′.19.证明:连接DE,假设BD和CE互相平分,∴四边形EBCD是平行四边形,∴BE∥CD,∵在△ABC中,点D、E分别在AC、AB上,∴AC不可能平行于AC,与已知出现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正确,即BD和CE不可能互相平分20.解:假设每一段都小于AB,则四段之和小于AB,这与已知四段之和等于AB相矛盾,假设错误,所以至少有一段不小于AB ,同时,至少有一段不大于AB21.解:假设点M不在线段CD上不成立,则点M在线段CD上.延长AM到N,使AM=MN,连接BN;在△AMC和△NMB中,BM=CM,∠AMC=∠BMN,AM=MN,∴△AMC≌△NMB(SAS);∴∠MAC=∠MNB,BN=AC;∴BN>AB,即AC>AB;与AB>AC相矛盾.因而M在线段CD上是错误的.所以点M不在线段CD上22.证明:假设a、b、c、d都是非负数,∵a+b=c+d=1,∴(a+b)(c+d)=1.∴ac+bd+bc+ad=1≥ac+bd.这与ac+bd>1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即a、b、c、d中至少有一个负数23.证明:假设x,y,z都小于0,∵x=a2﹣bc,y=b2﹣ca,z=c2﹣ab,∴2(x+y+z)=2a2﹣2bc+2b2﹣2ca+2c2﹣2ab=(a2﹣2ab+b2)+(b2﹣2bc+c2)+(a2﹣2ca+c2)=(a﹣b)2+(b﹣c)2+(c﹣a)2<0,∴这与(a﹣b)2+(b﹣c)2+(c﹣a)2≥0矛盾,故假设不成立,∴x,y,z中至少有一个大于零24.已知:一条线段AB,M为AB的中点.求证:线段AB只有一个中点M.证明:假设线段AB有两个中点M、N,不妨设M在N的左边,则AM<AN,又因为AM=AB=AN=AB,这与AM<AN矛盾,所以线段AB只有一个中点M25.证明:假设CD、BE可以互相平分.则连接DE.则四边形BCED是平行四边形.∴BD∥CE与△ABC相矛盾所以:CD、BE不可能互相平分26.解:不能.理由:假设存在7个整数a1,a2,a3,a4,a5,a6,a7排则a1+a2+a3=29,a2+a3+a4=29,a3+a4+a5=29,a4+a5+a6=29,a5+a6+a7=29,a6+a7+a1=29,a7+a1+a2=29.将上述7式相加,得3×(a1+a2+a3+a4+a5+a6+a7)=29×7.所以,与a1+a2+a3+a4+a5+a6+a7为整数矛盾!所以不存在满足题设要求的7个整数27.解:假设所有相邻的三个数,它们的和都小于33,则它们的和小于等于32.∴这21个数的和的最大值小于等于:32×21÷3=224,但是实际上,1+2+3+…+21=(1+21)×21÷2=231>224,所以假设不成立,则命题得证,∴将自然数1,2,3…21这21个数,任意地放在一个圆周上,其中一定有相邻的三个数,它们的和大于等于3328.证明:用反证法.如果a,b不都能被3整除,那么有如下两种情况:(1)a,b两数中恰有一个能被3整除,不妨设3|a,3不整除b.令a=3m,b=3n±1(m,n都是整数),于是a2+b2=9m2+9n2±6n+1=3(3m2+3n2±2n)+1,不是3的倍数,矛盾;(2)a,b两数都不能被3整除.令a=3m±1,b=3n±1,则a2+b2=(3m±1)2+(3n±1)2,=9m2±6m+1+9n2±6n+1=3(3m2+3n2±2m±2n)+2,不能被3整除,矛盾;同理分别设a=3m±2,b=3n±1或a=3m,b=3n±2,或a=3m±2,b=3n±2,代入a2+b2会得到相同的结论.由此可知,a,b都是3的倍数29.证明:因为三角形的每一个外角都与相邻的内角互补,因为当相邻的内角是钝角时,这个外角才是锐角,又因为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内角是钝角,所以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最多只有一个锐角30.证明:能.(1)如图a,若四点A,B,C,D构成凸四边形.则必有一个内角≤90°.不妨设为∠A.这是因为,假设四个内角都大于90°,则360°=∠A+∠B+∠C+∠D>4×90°=360°.矛盾.则∠BAC+∠CAD≤90°.则∠BAC与∠CAD 中必有一个≤×90°=45°.故结论成立.(2)如图b.若四点A,B,C,D构成四边形.则△ABC 中必有一个内角≤×180°=60°.不防设∠A≤60°.又∠A=∠BAD+∠CAD≤60°.则∠BAD与∠CAD值中必有一个≤×60°<45°.故结论成立。
反证法精选题26道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利用反证法证明“直角三角形至少有一个锐角不小于45°”,应先假设()A.直角三角形的每个锐角都小于45°B.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大于45°C.直角三角形的每个锐角都大于45°D.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小于45°2.用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时应假设()A.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B.三角形中有两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C.三角形中有三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D.三角形中没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3.选择用反证法证明“已知:在△ABC中,∠C=90°.求证:∠A,∠B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大于45°.”时,应先假设()A.∠A>45°,∠B>45°B.∠A≥45°,∠B≥45°C.∠A<45°,∠B<45°D.∠A≤45°,∠B≤45°4.已知:△ABC中,AB=AC,求证:∠B<90°,下面写出可运用反证法证明这个命题的四个步骤:①∴∠A+∠B+∠C>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矛盾.②因此假设不成立.∴∠B<90°.③假设在△ABC中,∠B≥90°.④由AB=AC,得∠B=∠C≥90°,即∠B+∠C≥180°.这四个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A.③④①②B.③④②①C.①②③④D.④③①②5.要证明命题“若a>b,则a2>b2”是假命题,下列a,b的值不能作为反例的是()A.a=1,b=﹣2B.a=0,b=﹣1C.a=﹣1,b=﹣2D.a=2,b=﹣1 6.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a2>1,则a>1”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a=﹣2B.a=﹣1C.a=1D.a=27.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先应假设这个三角形中()A.有一个内角小于60°B.每个内角都小于60°C.有一个内角大于60°D.每个内角都大于60°8.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时,应先假设()A.有一个内角小于60°B.每一个内角都小于60°C.有一个内角大于60°D.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9.下列各数中,可以用来说明命题“任何偶数都是4的倍数”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5B.2C.4D.810.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中至多有一个角是直角”,应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A.至少有两个角是直角B.没有直角C.至少有一个角是直角D.有一个角是钝角,一个角是直角11.用反证法证明,“在△ABC中,∠A、∠B对边是a、b,若∠A>∠B,则a>b.”第一步应假设()A.a<b B.a=b C.a≤b D.a≥b12.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应假设()A.一个三角形中没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B.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小于60°C.一个三角形中三个角都大于等于60°D.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大于等于60°13.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中至多有一个角不小于90°”时,应假设()A.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角不小于90°B.一个三角形中至多有一个角不小于90°C.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90°D.一个三角形中没有一个角不小于90°14.用反证法证明“在直角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锐角不大于45°”,应先假设这个直角三角形中()A.有一个锐角小于45°B.每一个锐角都小于45°C.有一个锐角大于45°D.每一个锐角都大于45°15.在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最大内角不小于60°”时,假设三角形的最大内角不小于60°不成立,则有三角形的最大内角( )A .小于60°B .等于60°C .大于60°D .大于或等于60°16.已知五个正数的和等于1,用反证法证明:这五个正数中至少有一个大于或等于15,先要假设这五个正数( )A .都大于15B .都小于15C .没有一个小于15D .没有一个大于1517.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 )①近似数32.6×102精确到十分位: ②在√2,−(−2)2,√83,﹣|−√2|中,最小的数是√83③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点P 所表示的数为﹣1+√5④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钝角”时,首先应假设“这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钝角”⑤如图②,在△ABC 内一点P 到这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则点P 是三个角平分线的交点A .1B .2C .3D .418.用反证法证明“a >0”时,应先假设结论的反面,下列假设正确的是( )A .a <0B .a =0C .a ≠0D .a ≤0二.填空题(共8小题)19.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应假设 .20.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内角是钝角”的第一步是 .21.用反证法证明“如果|a |>a ,那么a <0.”是真命题时,第一步应先假设 .22.用反证法证明“在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时,应先假设 .23.用反证方法证明“在△ABC 中,AB =AC ,则∠B 必为锐角”的第一步是假设 .24.用反证法证明“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时,首先要假设 .25.如图,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1、∠2是同位角,如果∠1≠∠2,那么AB 与CD不平行.用反证法证明这个命题时,应先假设:.26.数学课上,同学提出如下问题:老师说这个证明可以用反证法完成,思路及过程如下:小贴士反证法不是直接从命题的已知得出结论,而是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由此经过推理得出矛盾,由矛盾断定所作假设不正确,从而得到原命题成立.在某些情形下,反证法是很有效的证明方法.如图1,我们想要证明“如果直线AB,CD被直线所截EF,AB∥CD,那么∠EOB=∠EO'D.”如图2,假设∠EOB≠∠EO'D,过点O作直线A'B',使∠EOB'=∠EO'D,可得A'B'∥CD.这样过点O就有两条直线AB,A′B′都平行于直线CD,这与基本事实矛盾,说明∠EOB≠∠EO'D的假设是不对的,于是有∠EOB=∠EO'D.请补充上述证明过程中的基本事实:.。
河南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 2.2.2 反证法练习 新人教A版选修1-2一、选择题1. 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 )①与已知条件矛盾 ②与假设矛盾 ③与定义、公理、定理矛盾 ④与事实矛盾A .①②B .①③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2. 否定:“自然数a ,b ,c 中恰有一个偶数”时正确的反设为( )A .a ,b ,c 都是偶数B .a ,b ,c 都是奇数C .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偶数D .a ,b ,c 中都是奇数或至少有两个偶数3. 有下列叙述:①“a >b ”的反面是“a <b ”;②“x =y ”的反面是“x >y 或x <y ”;③“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外”的反面是“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④“三角形最多有一个钝角”的反面是“三角形没有钝角”.其中正确的叙述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4.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 、b ∈N ,ab 可被5整除,那么a ,b 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为( )A .a ,b 都能被5整除B .a ,b 都不能被5整除C .a ,b 不都能被5整除D .a 不能被5整除5.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有有理根,那么a ,b ,c中存在偶数”时,否定结论应为( )A .a ,b ,c 都是偶数B .a ,b ,c 都不是偶数C .a ,b ,c 中至多一个是偶数D .至多有两个偶数6. 设a ,b ,c 都是正数,则三个数a +1b ,b +1c ,c +1a( ) A .都大于2 B .至少有一个大于2C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D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二、填空题7.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a 2+b 2=0,则a ,b 全为0(a 、b 为实数)”,其反设为_________.8.若下列两个方程x 2+(a -1)x +a 2=0,x 2+2ax -2a =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三、解答题9.已知a ,b ,c ,d ∈R ,且a +b =c +d =1,ac +bd >1,求证:a ,b ,c ,d 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1 10.已知a,b,c∈(0,1),求证:(1-a)b,(1-b)c,(1-c)a不可能都大于42.2.2 1.D 2.D 3.B 4.B 5.B 6.C 7.a ,b 不全为0 8.a ≤-2或a ≥-19.证明:假设a ,b ,c ,d 都是非负数,因为a +b =c +d =1,所以(a +b )(c +d )=1,又(a +b )(c +d )=ac +bd +ad +bc ≥ac +bd >1,这与上式相矛盾,所以a ,b ,c ,d 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10.证明:假设三个式子同时大于14,即(1-a )b >14,(1-b )c >14,(1-c )a >14, 三式相乘得(1-a )a ·(1-b )b ·(1-c )c >143,① 又因为0<a <1,所以0<a (1-a )≤(a +1-a 2)2=14.同理0<b (1-b )≤14,0<c (1-c )≤14,所以(1-a )a ·(1-b )b ·(1-c )c ≤143② ①与②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故原命题成立.。
初二数学反证法练习题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证明方法,它通过推导出与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论来证明一个命题的真假。
在初二数学学习中,反证法常常被用于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二数学中常见的反证法练习题,帮助同学们熟悉并掌握反证法的应用。
题目一:证明“根号2是无理数”。
解析:要证明根号2是无理数,首先我们假设根号2是有理数,并将其表示为p/q,其中p和q是互质的整数(即最大公约数为1)。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等式2 = (p/q)^2,即2q^2 = p^2。
由此可知,p^2一定是2的倍数,因此p也一定是2的倍数。
令p = 2k(k为整数),则原等式可以写成2q^2 = (2k)^2,简化得q^2 = 2k^2。
同样地,我们可以得出q也是2的倍数。
但这与我们最初假设的“p 和q是互质的整数”相矛盾。
因此,假设错误,根号2不可能表示为有理数,即根号2是无理数。
题目二:证明“开方后是无理数的数的平方是无理数”。
解析:我们假设存在一个数x,它的开方后是无理数,即√x是无理数。
那么我们可以假设√x是有理数,即√x = p/q,其中p和q为整数,且p/q为最简分数。
根据已知条件,我们有x = (√x)^2 = (p/q)^2 = p^2/q^2。
将x的表达式代入上式中,得到x = p^2/q^2。
由此可知,p^2和q^2均为x的因数。
根据因数的性质,我们可以得知p也是x的因数,且q也是x的因数。
这与我们最初的假设“p和q为最简分数”相矛盾,因此假设错误,开方后是无理数的数的平方一定是无理数。
题目三:证明“3不能表示成形如4k+1的整数的平方”。
解析:我们假设存在一个整数m,使得m^2 = 4k + 1,其中k为整数。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等式m^2 ≡ 1 (mod 4),即m^2除以4的余数为1。
考虑整数的平方的情况,我们可以得知一个整数的平方只可能是0或1(对4取余)。
根据这个性质,我们可以考虑m的两种情况:情况一:m为偶数假设m = 2n,其中n为整数。
初二反证法练习题反证法是一种证明方法,通过否定所要证明的结论,推导出矛盾的结果,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初中数学中,反证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问题的解决中,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二反证法练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方法。
1. 问题描述:证明:不存在一个整数 x,满足方程 x² = -1。
解答思路:假设存在一个整数 x,满足方程 x² = -1。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x²的平方根是一个数 y,满足 y² = x²。
此时,我们来考虑平方根 y 的取值:- 如果 y 是一个正整数,那么 x² = y²一定是一个正整数,与方程 x²= -1 矛盾。
- 如果 y 是一个负整数,那么 x² = y²一定是一个正整数,同样与方程 x² = -1 矛盾。
- 如果 y 是一个分数,那么 x² = y²一定是一个正数,但不是一个整数,也与方程 x² = -1 矛盾。
因此,无论 y 取什么值,都无法满足方程 x² = -1,所以不存在一个整数 x,满足该方程。
2. 问题描述:证明:根号2 是一个无理数。
解答思路:假设根号2 是一个有理数,即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即根号2 = m/n(其中 m 和 n 为互质的整数,n ≠ 0)。
根据根号2 的定义,我们将其平方,得到 2 = (m/n)²,即 2n² = m²。
从上式可以看出,m²是一个偶数,因为 2n²是 2 的倍数。
那么,m 也必定是一个偶数,设 m = 2k(其中 k 为整数)。
将该式代入原式,得到 2n² = (2k)²,即 2n² = 4k²,再进一步化简得n² = 2k²。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4.6反证法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应用反证法推出矛盾的推导过程中要把下列哪些作为条件使用( )①结论的否定;②已知条件;③公理、定理、定义等;④原结论.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2.否定结论“至多有两个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一个解B、有两个解C、至少有三个解D、至少有两个解+3.命题“△ABC中,若∠A>∠B,则a>b”的结论的否定应该是()A、a<bB、a≤bC、a=bD、a≥b+4.否定“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偶数”时的正确反设为()A、a、b、c都是奇数B、a、b、c或都是奇数或至少有两个偶数C、a、b、c都是偶数D、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二、填空题5.命题“任意多面体的面至少有一个是三角形或四边形或五边形”的结论的否定是.+6.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的过程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①∠A+∠B+∠C=90°+90°+∠C>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相矛盾,则∠A=∠B=90°不成立;②所以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③假设∠A,∠B,∠C中有两个角是直角,不妨设∠A=∠B=90°.正确顺序的序号排列为+7. “任何三角形的外角都至少有两个钝角”的否定应+三、解答题8.在不等边△ABC中,A是最小角,求证:A<60°.+9.已知x,y>0,且x+y>2.求证:,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10.求证: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对应相等,如果所夹的角不相等,那么夹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11.若两条直线a、b相交则只有一个交点。
+12.已知:a+b+c>0,ab+bc+ca>0,abc>0.求证:a>0,b>0,c>0.+13.设a,b,c是不全相等的任意整数,若x=a2-bc,y=b2-ac,z=c2-ab.求证:x ,y,z中至少有一个大于零.+。
1.证明“在△ABC中至多有一个直角或钝角”,第一步应假设()
A.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直角或钝角
B.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直角或钝角
C.三角形中没有直角或钝角
D.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直角或钝角
答案 B
2.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应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
A.有一个内角小于60°B.每一个内角都小于60°
C.有一个内角大于60°D.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
答案 B
3.(2014·山东卷)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b为实数,则方程x3+ax+b=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A.方程x3+ax+b=0没有实根
B.方程x3+ax+b=0至多有一个实根
C.方程x3+ax+b=0至多有两个实根
D.方程x3+ax+b=0恰好有两个实根
答案 A
解析依据反证法的要求,即至少有一个的反面是一个也没有,直接写出命题的否定.方程x3+ax+b=0至少有一个实根的反面是方程x3+ax+b=0没有实根,故应选A.
4.用反证法证明“在同一平面内,若a⊥c,b⊥c,则a∥b”时,应假设()
A.a不垂直于c B.a,b都不垂直于c
C.a⊥b D.a与b相交
答案 D
5.已知a是整数,a2是偶数,求证a也是偶数.
证明(反证法)假设a不是偶数,即a是奇数.
设a=2n+1(n∈Z),则a2=4n2+4n+1.
∵4(n2+n)是偶数,
∴4n2+4n+1是奇数,这与已知a2是偶数矛盾.
由上述矛盾可知,a一定是偶数.
1.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
①与已知条件矛盾②与假设矛盾③与定义、公理、定理矛盾④与事实矛盾
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2.已知a,b是异面直线,直线c平行于直线a,那么c与b的位置关系为()
A.一定是异面直线B.一定是相交直线
C.不可能是平行直线D.不可能是相交直线
答案 C
解析假设c∥b,而由c∥a,可得a∥b,这与a,b异面矛盾,故c与b不可能是平行直线.故应选C.
3.有下列叙述:①“a>b”的反面是“a<b”;②“x=y”的反面是“x>y或x<y”;③“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外”的反面是“三
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④“三角形最多有一个钝角”的反面是“三角形没有钝角”.其中正确的叙述有()
A.0个B.1个C.2个D.3个
答案 B
解析①错:应为a≤b;②对;③错:应为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或在三角形的边上;④错:应为三角形可以有2个或2个以上的钝角.
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b∈N,ab可被5整除,那么a,b 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为()
A.a,b都能被5整除B.a,b都不能被5整除C.a,b不都能被5整除D.a不能被5整除
答案 B
解析“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一个也没有”,即“a,b都不能被5整除”.
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有理根,那么a,b,c中存在偶数”时,否定结论应为________
答案a,b,c都不是偶数
解析a,b,c中存在偶数即至少有一个偶数,其否定为a,b,c都不是偶数.
6.“任何三角形的外角都至少有两个钝角”的否定应是________.
答案存在一个三角形,其外角最多有一个钝角
解析“任何三角形”的否定是“存在一个三角形”,“至少有
两个”的否定是“最多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