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离工程 第七章__新分离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57
化工分离过程1. 引言化工分离过程是化学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于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出来,以获得纯净的产品。
它在化工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肥、制药、食品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化工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分离方法和设备,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2. 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化工分离过程基于物质之间的差异性,通过改变条件使得混合物中的组分发生相变或物理/化学反应,从而实现组分之间的分离。
常见的差异性包括沸点、溶解度、密度、挥发性等。
3. 常见的分离方法和设备3.1 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基于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它利用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在加热后使其中一个或多个组分汽化,并通过冷凝转变为液体,从而实现组分之间的分离。
常见的蒸馏设备包括塔式蒸馏柱、换热器和冷凝器。
3.2 萃取法萃取法是一种基于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它利用两种不同溶剂之间的亲疏性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配到不同的溶剂相中,通过提取和分离来实现组分之间的分离。
常见的萃取设备包括萃取塔、搅拌槽和分液漏斗。
3.3 结晶法结晶法是一种基于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它利用溶液中某个组分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特性,通过控制温度使其中一个或多个组分结晶出来,从而实现组分之间的分离。
常见的结晶设备包括结晶器和过滤器。
3.4 吸附法吸附法是一种基于吸附性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它利用固体吸附剂对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选择性吸附能力,通过吸附和解吸来实现组分之间的分离。
常见的吸附设备包括吸附塔和吸附柱。
3.5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基于分子大小或分子间作用力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它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开来,常见的膜分离设备包括膜反应器、膜过滤器和膜渗透器。
4. 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挑战化工分离过程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不同组分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可能很小,导致难以实现有效的分离。
某些组分可能具有毒性或易燃性,需要采取特殊措施进行处理。
第一章.绪论和吸收1.几种物质混合在一起是自发过程,熵增加的过程。
分离是混合的逆过程,熵减过程,需要在分离设备中添加分离剂,(分为能量分离剂和质量分离剂)。
2.分离因子(根据实际产品组成)是表示任一分离过程所达到的分离程度,a s ij =(x i1/x j1)/(x i2/x j2),若其=1表示组分i 和j 之间不能被分离;若>1表示i 富集于1相,j 富集于2相;若<1表示i 富集于2相,j 富集于1相。
固有分离因子(根据气液相平衡组成),a ij =(x i /x j )/(x i /x j )。
气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理想分离因子。
将实际分离设备所能达到的分离因子和理想分离因子之间的差别用板效率来表示,板效率= a s ij / a ij 。
处于气液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固有分离因子。
3.分离过程的分类,按照分离过程中有无物质传递现象发生,分为机械分离过程(非均相混合物)和传质分离过程。
传质分离过程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又分为平衡分离和速率分离;平衡分离利用两相平衡组成不等的原理,包括气液、汽液、液液、液固、气固传质分离,并把其它影响归纳于效率中。
速率分离(同相)利用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推动力作用下经过某种介质时的传质速率差异而实现分离,包括膜分离、场分离。
平稳分离的过程是(吸收,萃取)。
4.分离工程研究内容:研究和处理传质分离过程的开发和设计中遇到的工程问题,包括适宜的分离方法的选择,分离流程和操作条件的确定和优化。
5.绿色分离工程是指分离过程绿色化的工程实现,通过对传统分离过程进行改进、优化,使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甚至没有等途径,也要利用开发及使用新型的分离技术,如超临界技术、膜分离技术等。
6.分离过程的开发方法有逐级经验放大法、数学模型法等。
7.在计算吸收设备时,需要对吸收组分作气、液两相的物料衡算,所得出在气、液相浓度的关系式称为操作线方程。
另外还须求得两相的相平衡方程式。
化工原理中的分离工程与技术分离是化工生产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用于将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出来,以获取所需的目标产品或净化物质。
化工原理中的分离工程与技术涉及到各种方法和设备,本文将对其中的常见分离方法进行介绍。
一、蒸馏技术蒸馏是一种通过液体混合物在加热作用下将其分离的方法。
它基于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挥发性差异,通过加热液体混合物使其中挥发性较高的成分转变为气相,然后再将气相冷凝成液体,从而实现组分的分离。
蒸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酒精生产、精馏塔等领域。
二、吸附和析出技术吸附和析出技术是利用吸附剂与混合物中的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差异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吸附是指混合物中的成分在吸附剂上的吸附程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析出则是通过改变温度、压力等条件,使吸附在吸附剂上的物质从吸附剂上析出。
常见的吸附和析出技术包括活性炭吸附、凝胶析出等。
三、离心和沉淀技术离心和沉淀技术通过利用混合物中组分的密度差异实现分离。
离心是将混合物置于离心机中,通过高速旋转的离心力将组分分离出来。
沉淀是指将混合物静置,使密度较大的组分沉淀下来,然后将上清液分离出去。
离心和沉淀技术常用于分离颗粒物、固液混合物等。
四、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通过半透膜使物质分离的方法。
根据分离机理的不同,可分为压力驱动膜分离、电场驱动膜分离、渗透驱动膜分离等。
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节约资源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脱盐、气体分离等领域。
五、萃取技术萃取技术是指通过溶剂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组分从原料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它利用混合物中成分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从而实现组分的分离。
萃取技术在化工领域中应用广泛,如有机合成中的溶剂萃取、金属矿石中的浸出提取等。
除了上述介绍的分离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分离技术和工艺,如结晶、凝固、过滤等。
这些方法和技术在化工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实现对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有效分离和纯化。
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创新,化工原理中的分离工程与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为化工生产提供了更多高效、环保和经济的分离解决方案。
化工分离工程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化工分离工程中,哪种分离方法是基于物质的沸点差异?A. 离心分离B. 蒸馏C. 膜分离D. 萃取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蒸馏分离的类型?A. 简单蒸馏B. 精馏C. 反渗透D. 真空蒸馏答案:C3. 萃取过程中,通常使用哪种物质作为萃取剂?A. 惰性气体B. 溶剂C. 催化剂D. 反应物答案:B4. 膜分离技术中,根据膜孔径的大小,可以进行哪种分离?A. 微滤B. 超滤C. 反渗透D. 所有以上答案:D5. 以下哪种分离方法不涉及相变?A. 蒸发B. 吸附C. 结晶D. 液-液萃取答案:B二、填空题6. 在精馏过程中,为了提高分离效率,通常使用_________来实现连续分离。
答案:塔板或填料7. 萃取分离中,萃取剂的选择原则是与原溶剂_________,且与被萃取物_________。
答案:不相溶,相溶8. 膜分离技术中,根据膜孔径大小的不同,可以实现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分离过程。
答案:微滤、超滤、反渗透9. 结晶分离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对于_________的形成至关重要。
答案:晶体10. 吸附分离中,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答案:沸石、硅胶三、简答题11. 简述蒸馏分离的原理。
答案:蒸馏分离是一种基于不同物质沸点差异的分离方法。
通过加热混合物至沸点,使沸点较低的物质先蒸发,然后通过冷凝回收,实现分离。
12. 描述萃取分离的一般过程。
答案:萃取分离通常涉及将混合物与萃取剂混合,萃取剂与被萃取物相溶而不与原溶剂相溶,从而将被萃取物从原溶剂中转移到萃取剂中。
之后,通过分相将萃取剂与原溶剂分离,实现目标物质的提取。
13. 解释膜分离技术中的反渗透过程。
答案:反渗透是一种利用半透膜的分离过程,该膜只允许溶剂通过而不允许溶质通过。
在压力作用下,溶剂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渗透,从而实现分离。
化工分离工程知识汇总化工分离工程是化学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混合物中的组成分离出来,从而获得纯净的产品或者将有害物质去除。
本文将从分离方法、设备、操作技术等方面对化工分离工程的知识进行汇总。
一、分离方法常见的化工分离方法包括蒸馏、萃取、吸附、结晶、离子交换等。
蒸馏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的方法。
它分为常压蒸馏、减压蒸馏和气体液体平衡蒸馏等。
萃取是利用溶剂选择亲和性不同的物质将其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吸附是利用固体吸附材料选择性吸附混合物中的一些成份的方法。
结晶是通过溶解、结晶和分离过程将溶液中的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离子交换是利用固体材料上的活性基团与混合液中的离子发生交换反应,实现离子的分离的方法。
二、分离设备常见的化工分离设备包括蒸馏塔、吸附塔、萃取塔、结晶器等。
蒸馏塔是进行蒸馏过程的关键设备,其结构和工作原理根据分离目标的不同而异。
吸附塔是用于吸附分离的设备,通常包括填料塔和板塔两种类型。
萃取塔主要用于液液萃取过程,其中常用的设备有萃取塔、倾斜板塔和浮球塔等。
结晶器是用于结晶分离的设备,常见的有搅拌式结晶器和冷却结晶器。
三、操作技术化工分离工程中的操作技术包括物料平衡、热平衡、动力学分析和能耗分析等。
物料平衡是指在分离过程中对物料流量、物料浓度等的平衡计算和控制。
热平衡是指在蒸馏、萃取等过程中对热量的平衡计算和控制。
动力学分析是指对分离过程中反应速率和平衡的研究和分析。
能耗分析是对分离过程中能量转化和损失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以寻找能耗较低的操作条件和改进措施。
四、应用领域化工分离工程在许多化学工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石油化工行业中,蒸馏塔和吸附塔常被用于石油精制和气体分离过程中;在化学制药行业中,结晶器常被用于药物的提纯和分离;在环保领域中,离子交换器常被用于水处理和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离子去除和分离等。
总结起来,化工分离工程是化学工程中的重要分支,通过不同的分离方法和设备,实现将混合物中的组成分离出来的目的。
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单级平衡过程 (6)第三章多组分精馏和特殊精馏 (19)第四章气体吸收 (24)第五章液液萃取 (27)第六章多组分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 (28)第七章吸附 (34)第八章结晶 (35)第九章膜分离 (36)第十章分离过程与设备的选择与放大 (37)第一章绪论1.列出5种使用ESA和5种使用MSA的分离操作。
答:属于ESA分离操作的有精馏、萃取精馏、吸收蒸出、再沸蒸出、共沸精馏。
属于MSA分离操作的有萃取精馏、液-液萃取、液-液萃取(双溶剂)、吸收、吸附。
2.比较使用ESA与MSA分离方法的优缺点。
答:当被分离组分间相对挥发度很小,必须采用具有大量塔板数的精馏塔才能分离时,就要考虑采用萃取精馏(MSA),但萃取精馏需要加入大量萃取剂,萃取剂的分离比较困难,需要消耗较多能量,因此,分离混合物优先选择能量媒介(ESA)方法。
3.气体分离与渗透蒸发这两种膜分离过程有何区别?答:气体分离与渗透蒸发式两种正在开发应用中的膜技术。
气体分离更成熟些,渗透蒸发是有相变的膜分离过程,利用混合液体中不同组分在膜中溶解与扩散性能的差别而实现分离。
4. 海水的渗透压由下式近似计算:π=RTC/M ,式中C 为溶解盐的浓度,g/cm 3;M 为离子状态的各种溶剂的平均分子量。
若从含盐0.035 g/cm 3的海水中制取纯水,M=31.5,操作温度为298K 。
问反渗透膜两侧的最小压差应为多少kPa? 答:渗透压π=RTC/M =8.314×298×0.035/31.5=2.753kPa 。
所以反渗透膜两侧的最小压差应为2.753kPa 。
5. 假定有一绝热平衡闪蒸过程,所有变量表示在所附简图中。
求: (1) 总变更量数Nv;(2) 有关变更量的独立方程数Nc ; (3) 设计变量数Ni;(4) 固定和可调设计变量数Nx ,Na ;(5) 对典型的绝热闪蒸过程,你将推荐规定哪些变量?思路1:3股物流均视为单相物流, 总变量数Nv=3(C+2)=3c+6 独立方程数Nc 物料衡算式 C 个热量衡算式1个 相平衡组成关系式C 个 1个平衡温度等式1个平衡压力等式 共2C+3个 故设计变量Ni=Nv-Ni=3C+6-(2C+3)=C+3固定设计变量Nx =C+2,加上节流后的压力,共C+3个 可调设计变量Na =0 解:(1) Nv = 3 ( c+2 )(2) Nc 物 c 能 1 相 cF ziT F P FV , yi ,T v , P vL , x i , T L , P L习题5附图内在(P ,T) 2 Nc = 2c+3 (3) Ni = Nv – Nc = c+3 (4) Nxu = ( c+2 )+1 = c+3 (5) Nau = c+3 – ( c+3 ) = 0 思路2:输出的两股物流看成是相平衡物流,所以总变量数Nv=2(C+2) 独立方程数Nc :物料衡算式 C 个 ,热量衡算式1个 ,共 C+1个 设计变量数 Ni=Nv-Ni=2C+4-(C+1)=C+3固定设计变量Nx:有 C+2个加上节流后的压力共C+3个 可调设计变量Na :有06. 满足下列要求而设计再沸汽提塔见附图,求: (1) 设计变更量数是多少? (2) 如果有,请指出哪些附加变量需要规定?解: N x u 进料 c+2压力 9 c+11=7+11=18N a u 串级单元 1 传热 1 合计 2 N V U = N x u +N a u = 20 附加变量:总理论板数。
第一章绪论填空题:1. 分离技术的特性表现为其(重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2、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分离剂)来达成分离目的3.分离过程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4.分离剂可以是(能量)或(物质)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5.若分离过程使组分i及j之间并没有被分离,则(asij= 1 )6、可运用分离因子与1的偏离限度,拟定不同分离过程分离的(难易限度)兀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运用两相平衡(组成不相等)的原理,常采用(平衡级)作为解决手段并把其它影响归纳千(级效率)中8、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和(速率分离)两类。
9、速率分离的机理是运用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推动力)作用下通过某种介质时的(传质速率)差异而实现分离10、分离过程是将一混合物转变为组成(互不相等)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哪些操作。
11.工业上常用(分离因子)表达特定物系的分离限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限度又称为(固有分离因子)12、速率分离的机理是运用传质速率差异,其传质速率的形式为(透过率)、(迁移率)和(迁移速率)13.绿色分离工程是指分离过程(绿色化的工程)实现14.常用千分离过程的开发方法有(逐级经验放大法)、(数学模型法)选择题:1.分离过程是一个(A)a. 墒减少的过程;b. 墒增长的过.; C. 墒不变化的过程;d. 自发过程2.组分i、j之间不能分离的条件是(C)a. 分离因子大千1b. 分离因子小千l C. 分离因子等千l3.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运用两相平衡时(A)实现分离a. 组成不等;b. 速率不等;c. 温度不等4.当分离因子(C)表达组分i及j之间能实现一定限度的分离. ... a. ai. .. b. asi. .. c. ai. <15.下述操作中,不属千平衡传质分离过程的是(C)a. 结晶;b. 吸取;c. 加热;d. 浸取6.下列分离过程中属机械分离过程的是(D)a. 蒸馆;b. 吸取;c. 膜分离;d. 离心分离7、当分离过程规模比较大,且可以运用热能时,通常在以下条件选择精馆法(B)a. 相对挥发度<L05;b. 相对挥发度)1.05.c. 相对挥发度<L5;d. 相对挥发度)1.58、以下分离方法中技术成熟度和应用成熟度最高的是C C)a. 超临界萃取;b. 吸取;c. 精馆;d. 结晶9、工业上为提高分离或反映效果,常把不同的过程进行组合,以下不属于反映过程与分离过程的耦合的是(C)a. 化学吸取;b. 在精馆塔里进行的由甲醇和醋酸制备醋酸甲酷的过程;c. 分离沸点相近的混合物的萃取结晶过程;d. 催化精馆过程第二章多组分分离基础填空题:1.分离过程涉及的变量数减去描述该过程的方程数即为该过程的(设计变量数)2.设计变量是指在计算前,必须由设计者(制定)的变量3. 一个具有4个组分的相平衡物流独立变量数有6)个4、一个装置的设计变量的拟定是将装置分解为若干进行(简朴过程的单元)由(单元的设计变量数)计算出装置的设计变量数。
分离工程各章知识点总结分离工程是指对混合物中不同组分进行分离和提纯的工艺过程。
在化工生产中,分离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原料的提取、产品的纯化、废物的处理等诸多方面。
分离工程的核心是通过不同的分离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分离出来,以获得纯度较高的单一物质。
分离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离原理:分离工程的基础是分离原理,它包括各种分离方法的基本原理,如溶剂抽提、蒸馏、结晶、萃取、吸附、色谱等。
2、分离设备:分离工程中常用的设备包括离心机、蒸馏塔、萃取塔、结晶器、过滤器、冷凝器等。
3、分离过程:分离过程包括前处理、分离操作、后处理等环节,其中前处理包括混合物的预处理和预分离,分离操作包括各种分离方法的应用,后处理包括得到的产品的进一步提纯和废物的处理。
在分离工程中,要充分考虑原料的性质、产品的要求、成本的限制等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和设备,设计出合理的分离工艺流程。
第二章:溶剂抽提溶剂抽提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它适用于多种情况下,如萃取有机物质、提取植物精华、分离金属离子等。
溶剂抽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合适的溶剂,溶解目标组分,并将其与底物分离。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是将混合物和溶剂加热混合,再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操作将底物和溶液分离开来,接着通过蒸馏等方法将溶剂去除,得到目标组分。
溶剂抽提的优点包括操作简单、效率高、选择的溶剂可以回收利用等。
但也有其缺点,如溶剂的选择和回收比较麻烦,产生的有机废物处理也相对复杂。
第三章:蒸馏蒸馏是一种基本的分离方法,适用于分离挥发性组分的情况。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混合物,使其中某些组分蒸发,再通过冷凝,将蒸气凝结收集下来,从而实现不同组分的分离。
蒸馏可以分为简单蒸馏、分馏、连续蒸馏等多种类型,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蒸馏方法。
蒸馏的优点包括分离效果好、操作相对简单、适用范围广等。
但它也有缺点,如耗能大、设备成本高、不适用于非挥发性组分的分离等。
@@@@大学
《化工分离工程》
教案
~学年第学期
课程学时65
学院化学工程
课程名称化工分离工程专业化工工艺
主讲教师
③反应增加了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吸收剂用量少;
④反应降低了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可较彻底地除去气相中很少量的有害气体.
缺点:解吸困难,解吸能耗。
若反应为不可逆,反应剂不能循环使用,用途大受限制.
化学吸收(Chemical absorption)
溶质与吸收剂之间的化学反应对吸收过程具有显著影响。
主要特点:吸收过程中溶质进入液相后在扩散路径上不断被化学反应所消耗。
双膜理论
由W.K.Lewis 和W。
G。
Whitman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提出,是最早出现的传质理论。
双膜理论基本论点
(1) 相互接触的两流体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各存在着一个很薄(等效厚度分别为 1 和2 )的流体膜层。
溶质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此两膜层。
(2) 相界面没有传质阻力,即溶质在相界面处的浓度处于相平衡状态。
(3) 在膜层以外的两相主流区由于流体湍动剧烈,传质速率高,传质阻力可以忽略不计,相际的传质阻力集中在两个膜层内。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以多媒体为主
黑板设计:左边幻灯,右边板书。
化工分离工程第七章__新分离方法在化工分离工程中,分离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传统的分离方法包括蒸馏、萃取、吸附、结晶等。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的分离方法也逐渐被应用于化工分离工程中。
本章将介绍几种目前最新的分离方法。
一、离子交换膜技术离子交换膜技术是一种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实现离子分离的方法。
它利用具有选择性离子渗透性的膜,通过对电渗透效应和离子交换效应的结合实现对溶液中离子的分离。
离子交换膜技术具有高选择性、高透过率和稳定性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电力工业、化工领域等。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具有可调节性、高扩散系数和低表面张力等特点,用于有效分离和提取化合物。
在超临界条件下,流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使得溶液和非溶质之间的传质和传热效果得到了提高。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提取、废水处理等领域。
三、薄膜分离技术薄膜分离技术是指利用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通过物质在薄膜表面的扩散和渗透,实现对混合物的分离。
薄膜分离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分离纯化、浓缩、脱水等领域。
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多个方法。
四、离子液体分离技术离子液体是一类具有独特性质的新型溶剂,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组成。
离子液体分离技术是指利用离子液体的溶解性、热稳定性和反应性等特点,实现对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离子液体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上介绍的是目前化工分离工程中的一些新分离方法,它们在分离效率、能耗、环保性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分离方法也将不断涌现,为化工分离工程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作为化工工程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分离技术,以提高分离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7.1.1 最小分离功分离的最小功表示了分离过程耗能的最低限。
最小分离功的大小标志着物质分离的难易程度,实际分离过程能耗应尽量接近最小功。
图 7-1 连续稳定分离系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7-1)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于等温可逆过程):(7-2)得到等温下稳定流动的分离过程所需最小功的表达式:( 7-3 )即或表示为自由能的形式:( 7-4 )或表示为逸度的形式:( 7-7 )一、分离理想气体混合物对于理想气体混合物:(7-8) 对于由混合物分离成纯组分的情况:( 7-9 )在等摩尔进料下,无因次最小功的最大值是 0.6931 。
对于分离产品不是纯组分的情况:过程的最小分离功等于原料分离成纯组分的最小分离功减去产品分离成纯组分所需的分离功。
[例7-1]二、分离低压下的液体混合物( 7-10 )对于二元液体混合物分离成纯组分液体产品的情况:( 7-11 )可见,除温度以外,最小功仅决定于进料组成和性质,活度系数大于 1 的混合物比活度系数小于 1 的混合物需较小的分离功。
当进料中两组分不互溶时,—W min,T =0 。
[例7-2][例7-3]7.1.2 非等温分离和有效能当分离过程的产品温度和进料温度不同时,不能用自由能增量计算最小功,而应根据有效能来计算。
有效能定义:有效能是温度、压力和组成的函数。
稳态下的有效能平衡方程:( 7-18 )等当功:( 7-19 )系统的净功(总功):( 7-20 )过程可逆时,可得最小分离功:( 7-21a )该式表明,稳态过程最小分离功等于物流的有效能增量。
7.1.3 热力学效率和净功消耗分离过程的热力学效率:系统有效能的改变与过程所消耗的净功之比。
(7-22)普通精馏操作(图 7-2)过程所消耗的净功:图 7-2 普通精馏塔(7-23)实际分离过程,热力学效率必定小于 1 。
试求20 ℃ 、 101.3kPa 条件下,将 lkmol 含苯 44% (摩尔)的苯-甲苯溶液分离成纯组分产品所需的最小分离功。
化工分离技术蒸馏萃取吸附等分离方法与原理化工分离技术——蒸馏、萃取、吸附等分离方法与原理化工分离技术是化学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物理和化学分离方法,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达到提纯、回收或制备目标物质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用的分离方法——蒸馏、萃取和吸附,及其应用原理和工业实践中的一些经典案例。
一、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它基于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不同沸点,通过加热使液体蒸发,然后在冷凝器中冷凝回液体,从而分离出目标组分。
蒸馏法根据其操作方式分为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
常压蒸馏适用于沸点较低的物质,如水和酒精的分离。
而减压蒸馏则适用于沸点较高的组分,通过减小系统的压力,降低沸点以实现分离。
二、萃取法萃取法是一种基于不同物质在溶剂中溶解度差异的分离方法。
在萃取过程中,将混合物与适当的溶剂接触,使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分在溶剂中溶解,从而达到分离目的。
常用的萃取方法包括液液萃取、固液萃取和气液萃取等。
液液萃取适用于分离有机物或溶解度差异较大的物质;固液萃取则常用于从固体中提取目标物质;而气液萃取常用于分离气体混合物中的组分。
三、吸附法吸附法是一种基于吸附剂对混合物中不同组分吸附能力差异的分离方法。
通过将混合物经过吸附剂床层,使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分在吸附剂上吸附,而其他组分则通过床层。
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和分子筛等。
吸附法通常应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分离。
在工业上,吸附法广泛应用于废气处理、溶剂回收以及分离混合气体中的有价组分等领域。
在化工生产中,蒸馏、萃取和吸附等分离方法经过长期的实践和优化,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例如,炼油工业中的精馏塔蒸馏、食品工业中的香精提取、环保领域中的废气净化等。
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这些分离方法,可以实现更高效、经济和环保的工业生产。
总结:化工分离技术中的蒸馏、萃取和吸附是重要的分离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蒸馏法通过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实现分离,萃取法通过溶解度差异实现分离,而吸附法则通过吸附性能的差异实现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