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旅游心理学 中职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3.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是人的心理,这就决定了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或交叉科学,也有学者称之为边缘科学。
4心理学的研究意义理论意义: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通唯心主义做斗争。
心理学的研究对临近学科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科学地解释心理现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实践意义: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进行。
有助于科学地进行自我教育。
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
5心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有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
优点:方便易行,可涉及广泛的内容,观察材料更接近于生活现实,得出的结论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缺点:只能反映表面现象,观察者被动,所得材料难以区分哪些是偶然的,哪些是规律性的,且对研究者要求较高。
(2)实验法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包括两种形式: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室法。
(3)调查法调查法是以搜集被试各种材料来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调查的途径与方法很多,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活动产品分析法、访问法等等。
优点:能同时进行群体调查,快速收集大量资料,且简易的方法方便人们回答。
缺点:拒访所引起的偏差比较大。
不大适于针对行为,回答未必完全真实,材料价值要打折扣。
(4)测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二、什么是旅游心理学?1旅游心理学的概念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学科,它是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成果,和有关原理运用到旅游业而产生的。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与旅游现象有关的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着重研究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及其规律。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活动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
3旅游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掌握旅游者心理,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对象:高星级饭店管理与运营(高铁方向)总学时:36 讲授学时:30 课内实践学时:6独立实践学时:4先修课程:《心理学原理》《旅游概论》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课程的性质、任务1.课程的性质旅游心理学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于管理专业配套教学用书,是在2005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旅游管理专业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旅游者需要、特点,初步掌握对旅游者鉴貌辨色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旅游者心理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今后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的任务旅游心理学包括走进“心”的世界---认识旅游心理;你是合格的旅游服务人员吗---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如何才能技高一筹---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心理;我的心理健康我做主---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保健;与“上帝”打交道---如何与旅游者交往以及服务;从“心”开始---旅游服务心理。
这本书经过修订后采用了更为活泼生动的体例,更新了许多案例,补充了新知识,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中职学生的需要。
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理论联系实际。
首先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心理活动的实际,让学生通过自身心理活动去理解书本上的心理学原理。
其次来联系旅游服务工作实际,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学原理。
在教学中要注意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体系。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1.基本理论要求:本课程介绍了旅游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并从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社会心理与旅游、及服务心理等方面介绍和分析如何针对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而且从旅游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在旅游企业管理中如何强化人的管理中如何强化人的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2.基本技能要求: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旅游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以便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熟练地运用其进行旅游产品的生产、销售、旅游服务质量以及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本章学习要点旅游心理学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史,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一节旅游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第二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意义第一节旅游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近代旅游业的产生⏹旅游心理学的产生托马斯·库克托马斯·库克(1808-1892),英国旅行商,出生于英格兰墨尔本。
1828年成为一名传教士,后来成为一位积极的禁酒工作者。
1841年7月,托马斯·库克包租了一列火车,运送了540人从来斯特前往拉夫巴勒参加禁酒大会,往返行程22英里,团体收费每人一先令,免费提供带火腿肉的午餐与小吃,还有一个唱赞美诗的乐队跟随,成为近代旅游的开端,他本人也被后人称为世界上第一位专职旅游代理商即职业导游员。
1865年,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为此,托马斯·库克被世界公认为近代旅游业的鼻祖。
1879年,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冯特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独特的研究方法的学科,从此,心理科学开始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
这两件相距了38年而又似乎毫无联系的事情,却在一个世纪后一起成为一门新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最早散见于一些学者在报刊上发表的关于旅游中的心理学问题的研究文章。
1981年,美国CBI公司出版了由佛罗里达大学小爱德华·J ·梅奥和兰斯·P ·贾维斯编著的《旅游心理学》。
该书第一次从心理学第二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消费心理和行为⏹旅游服务心理和行为⏹旅游企业管理心理和行为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旅游者的消费心理Why——旅游动机Where——旅游目的地Who——旅游伙伴When——旅行时间Way——旅行方式What——旅游商品第三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外部表现,了解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中专旅游心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掌握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旅游行为。
理解旅游业的心理服务策略和营销手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旅游现象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旅游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备旅游业的心理服务意识和技巧。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旅游心理学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
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导论: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旅游动机、旅游期望和旅游体验。
3. 旅游行为: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和旅游决策过程。
4. 旅游业的心理服务策略: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
5. 旅游业的心理营销手段:旅游广告、旅游活动和旅游优惠策略。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旅游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旅游行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旅游服务场景,培养学生具备旅游业的心理服务意识和技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积极性。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旅游案例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旅游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旅游心理学教材。
2. 案例资料:收集各类旅游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影视资料:播放旅游服务场景的视频,进行角色扮演和模拟训练。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旅游心理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教师提出典型旅游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旅游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一章绪论一、导入人是高级的动物,具有生命,有了生命必然有心理想法,人又生活在及其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所以,人的心理活动是十分复杂和丰富多彩的。
作为一名导游,服务人员,必须学会揣摩旅游者的心理,才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旅游者才能满意。
所以,今天就和大家探讨什么是心理学,为什么要学习旅游心理学。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1页。
二、什么是心理学?请一位同学起来回答。
1、心理学概念: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2、分析:什么是人的心理活动?①感觉和知觉眼、耳、鼻、舌、身(五官)感受事物②记忆经历—再次出现—认识它—回忆起③思维认识事物—不能只限于它的表面现象—深入它的本质—对感知的材料—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思考—把握事物的规律。
④想象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新事物⑵情感过程①喜、怒、哀、乐、爱、恶等各种各样的情感②听到好消息,感到愉快听到不幸的消息,感到悲伤③对喜欢的人,产生爱慕、敬服对讨厌的人,产生厌恶④对某事恐惧或愤怒⑶意志过程①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遇到不利的条件——产生困难——人不并不肯屈服——想方设法战胜困难——达到自己预定的目的举例:现在的你,认识到考导游证才能做导游,但考试肯定要笔试和口语,有一定的难关,但你却不认为自己会考不上,因此很努力地去学习,最后经过努力之后,考取了导游证,而园了你的梦想。
⑷心理过程(总体)包括:情感过程,认识过程,意志过程它们在人的心理活动中作为一个同意的整体表现出来,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行了特征、个性心理倾向性1、个性心理的特征表现在: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特征举例:人能力:古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的心理特征犹如人的相貌一样,千差万别,各不相同。
日常生活中,有人善于概括,有人长于分析,有人记忆好。
人的气质:人在活动和交际时,有人精力充沛,动作迅猛,有人行为迟缓,动作无力。
人的过程:有人勤奋,有人懒惰,有人见义勇为,有人胆小怕事。
第一章心理学与你
【学时】2~3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授课教材】《旅游心理学》(第三版)李灿佳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心理学和旅游心理学的概念,掌握心理活动的内容
2.理解心理的实质
3.了解心理学的历史,了解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分析生活中的现象了解和认识心理学知识
2.通过任务型的教学活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并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
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聚合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学习《旅游心理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旅游服务职业的热爱情感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材分析:本章为学科的绪论,介绍《旅游心理学》的基本入门知识
2.重点、难点:对心理实质的理解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项目教学法、小组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按每组6~8人,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各自自定组名,自选组长。
2.布置前置作业:
1)谈谈你所认识的心理学?
2)心理活动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心理学知识对你未来的旅游服务工作将会有什么作用?
3.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分组讨论并记录有关的讨论内容,准备在课堂上发言。
<新课引入>
问题:在系统学习《旅游心理学》之前,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心理学了解有多少?请2~3个组,各组选一个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
<讲授新课>
板书(PPT课件):
第一章心理学与你
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学
一、人的心理活动
1.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活动的内容:
学生在课本上归纳。
教师在PPT展示正确内容:
二、心理学的历史
问题:为什么说心理学是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三、心理学的主要分支(板书:PPT课件)
学生阅读资料:课本第5页。
四、心理学的实质
问题:心理活动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请2~3个组,各组选一个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3.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课文所举的例子你如何理解人心理的实质?能不能再举一下你生活中的例子分别去说明心理实质的三个方面?
<第一课时结束>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回答上节课讨论的问题:请分别举一些你生活中的例子去说明心理实质的三个方面?
请2~3个组,各组选一个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
下面转入第二节的学习。
板书(PPT课件):
第二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旅游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分组讨论: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分别是什么?
请2个组,各组选一个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
二、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旅游者的心理及其变化规律
2.研究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及其变化规律
3.研究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的共同心理及其变化规律
三、旅游心理学的任务
1.研究旅游者的心理
2.研究如何利用旅游者心理活动的规律
3.研究旅游服务心理
4.研究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
5.研究旅游管理心理
问题:心理学知识对你未来的旅游服务工作将会有什么作用?
请2~3个组,各组选一个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
三、学习和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掌握旅游者的心理,提高服务质量
2.有助于了解自己,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下面转入第三节的学习。
板书(PPT课件):
第三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学生阅读资料:课本第10页。
二、自然实验法
三、调查法
四、经验总结法
<总结评价>
教师归纳本章主要内容。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填写评价表。
<作业>
案例分析:课本第2页案例。
•作业批改情况
•作业内容:1、什么是心理学
•2、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
•3、人的心理活动的实质是什么
•作业上交情况:除请假同学外全部上交
•作业反馈:作业按时上交,除个别同学有错别字、不认真外都高质量完成。
要进一步强调学生对待作业是否认真的态度,培养学生重视细微之处的习惯,并让作业真正起到作用。
•值得表扬:王成成苗倩胡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