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大学札记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11
李敖那些年的故事三则故事一1954年9月14日,李敖踏进台湾大学的校门,19岁的他好奇的张望了一下大学的坏境,美景立即抓住了这位青年的心。
大学是个性张扬、思想奔放的地方。
李敖感觉自己终于能够大展手脚干一番了。
临到上课,不到20岁已博览群书的李敖极为顽皮,专挑老师的错。
教“刑法总则”的老师讲到李大钊的死,讲错了,李敖立刻纠正。
教英文的老师满口上海腔,把“Lib?鄄erty”念成“喇比利台”,李敖听了当场大笑。
教“经济学”的老师有一次被李敖劈头大声问道:“三民主义到底有没有缺点啊?”他应声脱口而出:“当然有啊!”李敖追问:“缺点在哪里啊?”他厉声回答:“我不敢讲啊!”全班为之哄堂大笑。
而这位老师更是李敖纠正的对象,两人甚至在课堂大吵过。
李敖看不起别人,不喜欢上课,连考试都懒得应付。
大一时8门课,有3门不及格,甚至连中文都差点不及格。
大一总成绩,第一学期只有71.31分,第二学期只有65.45分,成绩之烂,一望便知。
但李敖从不作弊,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屑,而且他觉得自己也不需要好成绩,他觉得做一个真正的自己,比获得一个好成绩更重要。
故事二李敖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但在我眼中的李敖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
在凤凰网,走下车子,看到那些自发欢迎他的李敖迷们,他的笑容是真诚的。
和网民聊天一个多小时,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家来说,确实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但是结束了聊天,对于别人要求他签名拍照,他都没有拒绝,而是非常乐意地去做了。
他有点生气的地方,那就是,在和网民聊天的过程当中,一个网民提了一个非常前卫也非常隐私的问题,那就是他和妻子的性生活,李敖没有回答,而是婉转地说,其实不应该问这个问题的。
事后我问李敖,为什么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拿出他平时的敢说敢做的风格,他说,这样的问题,显示的是一个人没有文化。
他说的时候,脸上还是保持着笑意,就好像在回答网民的时候,虽然他的心里面已经觉得不高兴,但是他的修养,让他依然能够用和颜悦色的方法表达他的意见。
《李敖的大学时光》阅读答案李敖的大学时光祺文⑴1954年9月14日,李敖走进台湾大学校园,19岁的他抬头看蓝天白云,左顾右盼郁郁葱葱的棕榈树,台湾大学校园的美景立刻抓住了青年的心。
大学是个性张扬的地方,大学是思想奔放的地方。
李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大展手脚干一番了。
⑵正如他在诗《胆》中所云:我走我的路,别人怎能管?只手打天下,一身都是胆。
⑶临到上课,不到二十岁已博览群书的李敖极为顽皮,专挑老师的错。
⑷教“刑法总则”的老师讲到李大钊的死,讲错了,李敖立刻纠正。
教英文的老师满口上海腔,把“Liberty”念成“喇比利台”,李敖听了当场大笑。
教“经济学”的老师有一次被李敖劈头大声问道:“三民主义到底有没有缺点啊?”他应声脱口而出:“当然有啊!”李敖追问:“缺点在哪里啊?”他厉声回答:“我不敢讲啊!”全班为之哄堂大笑。
而这位老师更是李敖纠正的对象,两人甚至在课堂大吵过。
⑸李敖看不起别人,不喜欢上课,连考试都懒得应付。
大一时八门课,有三门不及格,甚至连中文都差点不及格。
大一总成绩,第一学期只有71.31分,第二学期只有65.45分,成绩之烂,一望便知。
但李敖从不作弊,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屑,而且他觉得自己也不需要好成绩,他觉得做一个真正的自己,比获得一个好成绩更重要。
⑹“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李敖始终自认为有学问,只是不屑上课和应付考试而已。
⑺那时候,香港有本杂志《大学生活》称台大有“四怪三丑”,而“怪丑之尤”便是“长袍怪”李敖,可见李敖在台大的确特立独行,够狂够野。
他自己更宣称:没有一个人敢说他没见过文学院那穿长袍的,除非他是瞎子,可瞎子也得听说过李某人,除非他还是聋子。
⑻为什么大热天穿长袍?李敖有自己的理论,他在《长袍心理学》一文中自述他穿长袍时的情状:一袭在身,随风飘展,道貌岸然,风度翩翩然,屈指算来,数载于兹矣!不分冬夏,不论晴雨,不管女孩笑于前,恶狗吠于后,我行我素,吾爱吾袍。
⑼在法律系学习了287天后,李敖突然向所有人宣布——弃法从文,重考文学院!⑽李敖本来志在学文,不在弄法,只因几分之差,没考入台大文学院,进入法学院。
李敖厦大讲演听后感
李敖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作家、历史学家以及散文家,他也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的话语尖锐、幽默,以及无所畏惧的表现和言辞很受年轻人的喜欢,留下了不少深刻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近日,他在厦门大学进行了一次讲座,在我听取他讲演后,我深受感悟,下面就是我的感受:
首先,李敖的讲述非常朴素,准确而直接,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今天人们所面临的现实和问题,引导社会公众的注意力转向他认为最重要的事情。
他的讲座基于事实、讲述真相。
他不炫耀,也不以自己的知识和见解为中心;相反,他鼓励听众去互相交流和思考,激发他们对思维和沟通的兴趣。
其次,李敖强调了“自由”的概念。
他提出,“自由是最重
要的”,因为自由可以培养人们的责任心,增加他们的责任感
和尊重感。
只有自由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真相。
他还说,自由不是只属于某些人的,而是所有人的,因为自由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和谐的社会。
最后,我被李敖的热情和激情所感染。
他是一个非常自信且有影响力的演说家。
他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解,鼓励人们自己去思考、发现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综上所述,我从李敖的讲演中学到了很多。
我认为,他给予我启示的最重要的事是,人们应该保持自由的思维和自由的选择;应该持有自己的立场并正确表达出来。
虽然世界上还会
有许多不公平的规定和惯例,但我们始终应该相信,通过思考、行动和文化上的发展,我们能够将这个世界变成更加公平和和谐的地方。
高二作文散文:“熬”李敖(李敖生平简介)我们平时吃东西都要熬熟,所以我们要了介一个人也往往要“熬”熟。
下面就让我们来“熬”一下李敖先生!1935年生,祖籍吉林省扶余县。
生于哈尔滨,后迁居北京、上海等地。
1949年举家赴台,定居台中。
1954年考入台湾大学法律系,未满一年自动退学,旋再考入历史系。
1957年在《自由中国》发表《从读说起》,引起胡适注意,后任蒙元史专家姚从吾助手,并考入台大历史研究所。
1961年11月于《文星》杂志发表《老年人和棒子》,揭开六十年代台湾“中西文化论战”的序幕。
此后出任《文星》总主笔。
陆续发表《播种者胡适》、《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中国思想趋向的一个答案》等文,激烈抨击与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剪掉传统的脐带”,鼓吹胡适“全盘西化”口号。
遭到国民党策动的文化围剿,以致对薄公堂。
1965年《文星》被迫停刊,遂靠经营旧电器维持生计。
1970年因彭明敏出逃案而被软禁,翌年被捕,判以10年徒刑,1976年减刑获释,担任土木包工。
1979年复出文坛,出版《独白下的传统》、《李敖文存》等。
同年与台湾影星胡茵梦结婚,3个月后离婚。
1981年因萧孟能控告其侵占案再度下狱。
1982年出狱后陆续创办《时代》系列杂志,出版《千秋评论》、《万岁评论》、《朝代评论》丛书,宣称绝对反国民党,绝不妥协。
曾在1982―1983年间参与发起“批康(宁祥)”风潮,但并未参与党外政治运动。
1991年创办求是报,1993―1996年任东吴大学历史系兼任特聘教师;1995―2000年担任真相新闻网“李敖笑傲江湖”主持人;1997年举办义助慰安妇百件珍藏义卖会;1999―2000年,台湾第10任“总统”选举期间被推选为新党“总统”候选人;2000年担任环球电视“挑战李敖”主持人和台视“李敖脱口秀”主持人;2001年至今任中天新闻台“李敖大哥大”主持人;2000年,凭借长篇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曾被提名角逐诺贝尔文学奖;2004年当选台北“立委”。
李敖语录1、我无法谦虚了,我深觉继往开来的重担上,我担当着一大部分重量,而这等责任又是非我莫属,舍我其谁的,我无法放松自己,因为我无法忘怀我所应尽的责任,我深知在这浑噩的男人群里,我是一个罕有的奇才,一枝锋芒的独秀,没有人能够跟我相比,我站在世界的一方!(大学札记1957年7月5日)这是李敖自我炼钢的话语,见于大陆多部李敖著作的封面或封底。
此语体现出李敖的那种狂狷和近乎癫狂的自信和自我吹捧。
这是李敖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之一。
2、我从来不在图书馆做研究工作,因为它远不如在自己家里有效率。
(《上山.上山.爱》)李敖号称“资料大王”,收藏有很多珍贵资料,因此他才有条件进行两次义卖,才可以不同于其他学者要依附学校或科研院所,他可以在家搞研究,单枪匹马地当学术游侠。
3、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
嘴巴上骂我吹牛的人,心里都为我供了牌位。
(《独白下的传统》扉页题词)这话很多人不同意,但谁都会惊叹于这种表达方式和说这话的勇气。
4、比我胡适之还了解胡适之。
(胡适语)此为胡适语,李敖多次提及。
尽管不是李敖所说,但此话可代表李敖诸多方面。
一是他与胡适的交往,二是他对胡适的研究,三是他作为历史学学者的研究水准5、人缘太好,会对真理构成妨碍。
(李语录 305)李敖不喜社交,喜欢在书房闭门研究。
所以如此,除了这,也许是他要把有限的时间用来做有用的事。
而不是像胡适那样广交游。
“胡适这么重要的一个人,却作了那么多不重要的事”这是李敖对胡适的感叹,也许其中包涵着对自己的炼钢。
6、神话有三种:一,神话。
二,台湾人的台湾独立。
三,国名党的反攻大陆(李语录 277)李敖一直坚持两岸统一的立场,反对台度。
他还站在自由主义的立场,以一个历史学家的眼光研究和批判国民党。
7、要西化,就优缺点一起来。
(《给患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李敖在台完五六十年代的中西文化论战中暴得大名,此为他全盘西化论的言语。
这也是他一直为人所诟病的地方。
学习李敖关于文章的两篇文章近来看李敖一本名为《我将归来开放》的作品选集。
其中有几篇作品论及或谈及文章。
了解他的一些说法,对作文教学不无裨益。
首先是《自画像的一章——文章·讲话·人》这一篇。
文章中说:“我的做人比我的讲话好,我的讲话比我的文章好。
光看我的文章,你一定以为我是一个穷凶极恶的家伙;可是听到我的讲话,你便会觉得我比我的文章可爱;等你对我有更深一层的了解,你会更惊讶:在李敖那张能说善道的刻薄嘴下三十二公分处,还有着一颗多情而善良的心。
”看到这段话就想起,一篇《狂人李敖》的文章提到关于李敖才高于德和德高于才的说法,真是有其因必有其人,有其人才有其文。
“李敖之个性主要体现在其作文中,其作文真是其个性之体现。
”我觉得李敖是个理想的人物。
因为我心中的理想人物能立法、立言和立功的,而是有个性的、独行特立的公民型的。
另有一篇文章题为《语出何典,何能不检点?》,针对台湾79年大专职考国文作文题“忧劳所以兴国,逸豫适足亡身”的纰漏有感而发,认为出题人起码得先知道考什么人及题目的真正背景意义,尤其“用典”考人时,必深思、慎思“语出何人”,否则即为无知侮辱人。
再有一篇文章就是《看谁的文章写得好?》。
其中说他曾以给“成功中学小毛头”改作文“维生”,收入不恶,精神痛苦。
因为每赚一元就得跟狗屁文章纠缠至少三分钟。
并且改二十本,他人生乏味,自己的文章被熏得退步,也被洗脑洗得做不好了!那么他以为“小毛头”作文的主要缺点是什么呢?那就是:“千篇一律的滥套,没有个性,没有特色,全是人云亦云的狗屁。
”而“狗屁”的原因,他认为是白话文的正字基础太弱,并且其起步一再误入歧途,使“小毛头大受污染,种屁得屁。
就在这一篇文章里,李敖还谈到文章新标准和中国文学史。
他认为文章的基本问题有两个——即你要表达什么和你表达得好不好,因为看文章“必须放弃什么山水标准,什么雅俗标准,什么气骨标准,什么文白标准”,而只“问要表达什么,表达得好不好”,有了这个新标准,才可开拓万古心胸,推倒千古豪杰,凡不能使人读得起劲、看得痛快的文章,就不必人云亦云地说它好,或歌颂它是什么大家,都可骂之为狗屁。
《天龙八部》学习笔记李敖与金庸李敖与金庸两位大师都已作古。
李敖生前是看不起金庸的,这并不奇怪。
我们的现当代文学中,武侠小说作为通俗文学,在文学史中一般也不被视为主流。
然而,如果让我对两人进行比较,我却觉得金庸在某些方面更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先说人品。
很巧合的是,两人都爱好书法,他们的很多作品都是自己题字的。
可是两人的个性却是不一样的。
李敖的狂傲是众所周知的。
他在做节目时,公开说自己的毛笔字是很有才气的人才写得出来的,一看就是行家写的。
这样的做派我们当然是不能学的。
金庸则刚好相反。
他认为自己的字不好,别人请他帮忙题字,他一般都会婉言谢绝。
他曾经想让启功指导自己的书法,可惜没有如愿。
这种谦虚谨慎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再说才气。
一个中国人,要想自己的作品成为经典,必须有良好的古诗文修养。
能不能写好旧体诗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既要合乎格律,又要耐品。
李敖写过很多诗,却几乎没有合乎格律的,却自命不凡。
我们以《咏史》为例:曹家书法蔡家碑,乱世人情总成灰。
东山苍生阿瞒泪,只救文姬一人归。
这首诗写的是曹操赎回蔡文姬的故事。
二三四句平仄都是有问题的,明显没有推敲、锤炼。
第二句“成”改成“化”行不行?第三句前几个字都是平声,读起来还会抑扬顿挫吗?最后一句”只“和”一人“放到一起,总显得重复、呆板。
李敖不仅没过格律这一关,语言也经不起打磨。
我们再看金庸,以《天龙八部》为例。
《天龙八部》一共五卷,每一卷的标题连起来就是一首词。
第一卷的标题合起来就是一首词《少年游》。
第二卷的标题合起来就是一首词《苏幕遮》。
第三卷的标题合起来就是一首词《破阵子》。
第四卷的标题合起来就是一首词《洞仙歌》。
第五卷的标题合起来就是一首词《水龙吟》。
由此可见,金庸的古典文化造诣是远远超过李敖的。
他不仅会按词牌写词,还把这几首词分散到小说每一篇的标题上。
这才是下过真功夫,这样的才艺李敖是根本没有的。
因此,我要说,金庸比李敖更值得我们学习。
他的身上有知识分子的谦虚谨慎,有真才实学而不卖弄。
2018终极版《大李敖全集》简介今天2018年11月20日,距离上一版本已经过去四年,四年之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李敖大师在今年3月18日死掉了。
李大师的《中国思想史》想必也没完成,还有很多计划写成的书估计也都成了残本。
我和李大师一样是不信任何鬼神迷信的,所以李大师“人死如灯灭”,应该是灰飞烟灭了!假如有什么天堂和地狱的话,李大师去了那里也应是上天入地的人物。
就像“斗战胜佛”孙大圣一样,搅它个天翻地覆。
李戡的思想现在很成熟了,对于台湾政局和大陆的政策分析都很不错。
对李戡唯一不满的一点就是没有按照李大师所言“捐赠遗体”“骨头架子挂起来”。
当然这也可能是李大师得病后思想的转变!我真不愿如此也!2018终极版加入《李敖风流自传》、《虽千万人,李敖往矣》加长版、《洗你的脑,掐他脖子》、《李远哲的真面目》、《李敖语妙天下》、《笑傲六十年-有话说李敖》六书,另外恢复了友谊2010版中《中国性研究》、《*** 研究》、《*** 研究续集》、《孙中山研究》、《蒋介石研究六集》中被删除的篇目。
这些新增的都是李敖影音E书QQ群:141389391——Jeff Ao提供,由我校对完成。
还新增一篇《李敖来台40周年演讲》。
新增《李敖有话说》451-731集全部文字内容李敖简介,这些由群141389391友“孤笑看一线天”(Q:1056218525)联合大鹏起兮尘飞扬(Q:248326417)、青蜂侠(QQ:504539165)、敬敷法雨(Q:1059981851)、张明瑞(Mr Q:984334467)、敖之(Q:602427595)、尊敖之(q24158715)、羽隹(QQ:24158715)、网络虫子(Q:3096943811)、你喔(QQ:22816553470)、万山(Q:1284765162)、山左清之(QQ:905103939)制作。
新增《李敖语妙天下》文字由群141389391友“孤笑看一线天”联合hua(Q:1284765162)、不亦越乎(Q:1205250305)、我本有心(Q:381584252)、羽隹(Q:24158715)、孙昊(463961583)、The Pandas Friend(Q:1204516679)制作!新增《笑傲六十年-有话说李敖》,此书由群141389391友“孤笑看一线天”(Q:1056218525)联合张明瑞(Mr Q:984334467)制作!《大李敖全集》EXE版本的搜索功能,只需勾选“区分大小写”即可!另外需要李敖视频资源大全的加我百度网盘好友:wjm_tcy一、区别新版中加入了《李敖秘密书房》、《李敖大哥大》、《李敖笑傲江湖》、《李敖有话说1-735全集》、《李敖演讲集》、《李敖书序集续集》、《李敖访谈录》1996-2014、《李敖杂文集》、《李敖研究fashion文集》、《百家论李敖》,并且将修复初版中的错字、排版错误等等。
李敖大学札记精华摘录担当的表现是深沉、冷静、沉着、持重、和气、淡漠,忍耐得住,不浮动张皇钱思亮说:“胡博士虽然一身有好几种病,但是毕竟是一个意志非常坚强的人,他之能够吃苦耐劳,向为朋友们所最钦佩。
”艾森豪威尔做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时,他的脉搏突然增加,便遵医嘱,戒了纸烟;过了一个星期,他的脉搏便恢复了正常的七十二次了。
此后,他永不吸烟了。
约翰根室曾问过他:“如果有人在你的办公室里吸烟.你是否反对?”艾帅回答:“哦,不会的。
这样更会增强我的精神上的优越感,表示我有充分的意志力不来戒烟;但是,他们却没有。
”报载艾克昨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应记者之请,讨论他如何戒烟而获成功的方法,他说:…找一些别的事用来使自己忙碌不停,想些别的事情并避免一种自怜的心理。
‟”泰戈尔说:如果不等着说完全的真理.那么要说话是很容易的。
我不是软弱的人,我是绝不再有暂时的消极情绪的,痛苦的折磨已使我变成一个千锤百炼的硬汉,我耻于做一个平平庸庸的男人,坚强的意志完全支配了我,我已变成了一个“无从腐败的斯诺登(Snowden)”,我不能容忍自己有任何腐败的行为——像那些男人一样(在腐败上面,即使只有一鳞片爪的相同,我也是不能忍受的)。
威格拉姆说道:“我是失败了。
……我想我是不够坚强。
我未能使他们了解。
温斯顿•邱吉尔是常常了解的,并且他是坚强的人,一定会继续奋斗到底。
”我默默凝视着邱吉尔的造像,深觉他是一股力量的化身,如他所说;“在战争中,坚决;在失败中,不屈。
”艾德勒(Adler)的那句话:“要生活在深刻地影响别人!”(Live in vitally affecting others!)“普通的生活是感觉的生活(life of senses),是属于声色香味的生活,而不是意志的生活(life of will)。
意志的生活是另一种境界,只有特立独行的人才能过得了的。
”过意志的生活虽然辛劳坚苦,但是一天下来,它的果实是最能慰藉人的,最能使人心安梦宁的。
徐兽源有一段话说得很好:“为人之志,抖擞于昨日,今日可受用否?即抖擞于上时,今时可受用否?”罗念庵也说:“只为平日有惯习处,软熟滑溜,易于因仍。
今当一切斩然,只是不容放过,时时刻刻须此物出头作主,更无纤微旧习在身,方是功夫。
”圣埃德蒙说:“应当作永远活下去那样地工作;但要当作可能在今天死去那样地生活。
”苟卿说得好:“卑湿重迟,则抗之以高志。
”对自己期许愈不凡,对自己要求就愈苛刻,就因为我耻于做这种男人,所以我才处处强迫我自己与他们不同,别像他们那样没出息!经常相较的结果,使我更加凝固了我那宏远的志向,使我离他们愈来愈远,我也愈来愈孤立,但这孤立是骄傲的、有安慰的、有收获的,虽然此路任重而道远,但是近乎强梁的有志者总是“绝对不伯孤立”的。
(陈独秀(给陈其昌等的信):“—一将来谁是朋友.现在完全不知道。
我绝对不怕孤立。
”)蓬桑说:“在你的路径中有着困难,该感谢它们。
它们将考验你的能力和抵抗力,你将被迫尽力忍耐一切障碍。
但失败的人将会怎样呢?他得到什么呢?他得到生命力。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乎成功而在乎奋斗;不论成功失败都将受敬重及加冕。
”布鲁达克的话记在下面:“多言的人,要是他希望被爱,反被憎恨;当他们想取悦他人,他们倒令人厌烦;当他们以为自己受人尊敬,他们正受取笑;他们伤害了朋友、裨益了敌人、毁大厂自己。
”亚当•斯密:“为人设想多,为己着想少;压制自私,实施慈爱之念,便构成人性的完美。
”“对世界的胸襟开旷的态度”(expans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world)“反省就是要闭门思过,要诚心诚意的想,……要认清了罪孽所在,然后我们可以用全副精力去消灾灭罪。
历史的反省自然使我们明了今日的失败都是因为过去的不努力,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格外明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铁律。
铲除过去的罪孽只是割断已往种下的果。
我们要收新果,必须努力造新因。
”“正因为我们今日的种种苦痛都是从前努力不够的结果。
所以我们将来的恢复与兴盛绝没有捷径只有努力工作一条窄路,一点一滴的努力、一寸一尺的改善。
”“……不是要人消极,是要人反省,不是要人灰心,是要人起信心,发下大弘誓来忏悔,……要发愿造新因来替代旧日种下的恶因。
”“真诚的反省自然发生真诚的愧耻。
盂子说得好:…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真诚的愧耻自然引起向上的努力,要发弘愿努力学人家的好处,铲除自家的罪恶。
经过这种反省与忏悔之后,然后可以起新的信心,要信仰我们自己是拨乱反正的人。
”“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只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
我们要收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的新因,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
”多用“情断奈何天”(Love From The pompey‟s Head)中那句话来提醒自己罢:“…已往‟是个贼,它不能给我们任何东西,反会偷去…未来‟。
”吕坤说:“体懈、神昏、志消、气沮、天下事不是这般人干的。
”好逸恶劳,怕吃苦,贪容易,都不是成大事者的气象。
美国哈佛大学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已经去世的教务长蒲理斯,先前最受学生的爱戴。
有一次,他问一个学生为什么没把指定的功课做好?“我觉得有点不舒服,教务长。
”学生答。
“史密斯同学,”教务长说,“我想,你总有一天会发现世界上有许多工作,都是那些觉得并不太舒服的人完成的。
”“当悔者既不用追,但不可再萌可悔之事”吕坤说:“事事要自责,慎勿责人。
人不可我意,自是我无量;我不可人意,自是我无能。
”林肯说得好:“”不要批评他们。
倘若我们处在那个环境下也会和他们一样。
”富兰克林说:“弄到第一个一百镑以后就比较容易弄到第二个一百镑了。
”阿斯特(John Tacob Astor)也认为:“后来挣得的十万块比以前初得的一千元容易得多了。
”噫嘻,桓灵失纲,四海鼎沸,群雄拊髀攘臂之际,而绝代伟人诸葛亮,乃躬耕于南阳;当法国革命,全欧如麻,豪杰蜂起水涌之时,而绝代伟人加富尔,乃学圃于黎里,古之欲就大业者,必有所养,呜呼,其亦可以师矣。
”“先明白了…任重而道远‟的艰难,自然不轻易灰心失望了。
凡是轻易灰心失望的人,都只是不曾认清他挑的是一个百斤的重担,走的是一条万里的长路。
今天挑不动,努力磨练了总有挑得起的天。
今天走不完,走得一里前途就缩短了一里。
”“今日最悲观的人实在都是当初太乐观的人。
他们当初就根本没有了解他们所期望的东西的性质。
……以为可以在短时期中就做到那种梦想的境界。
”“换句话说悲观的人的病根在于缺乏历史的眼光。
因为缺乏历史的眼光,所以第一不明白我们的问题是多么艰难,第二不了解我们应付艰难的凭借是多么薄弱,第三不谨得我们开始工作的时间是多么迟晚,第四不想想二十三年是多么短的一个时期,第五不认得我们在这样短的时期里居然也做到了一点民可观的成绩。
”老罗斯福总统曾说他每逢遇到困难的问题时,就抬起头来望着挂在墙上的林肯的相片,并且问自己道:“倘若林肯遇到这个问题时,他将怎样做呢?”这是给自己去从取舍的一个好标准,遇事能学得用“第一等人”的观点去看事情,不但是一种伟大的作风,并且还会给自己带来许多自慰与安静。
亚里士多德说:“气度宽宏的人无论遭遇命运为善为恶,皆能适度以应之。
成功不以为喜,失败不以为悲。
外界的毁誉褒贬,一不介怀,只是为所当为、为所可为而已。
”托尔斯泰说:“若说你能终身受一个人,就如同说一支蜡烛可以燃点到和你生命一样的长久。
”萧伯纳说:“男女的爱情不是可以用戒指、誓约和祝福等做种子,去保持到二十年或二十分钟的东西。
”爱伦凯也说:“恋爱的感情本是可以变化的,不论何人都不能保它永久不变。
换言之,某人在二十岁的时候倾其全副爱情所结合的关系,不论何人都不能保证他到了三四十岁也可以一定不发生变化。
”吕坤说:“胸中只摆脱一恋字,便十分爽净、十分自在。
人生最苦处只是此心沾泥带水,明是知得不能割断耳。
”刘蕺山说:“心须乐而行唯苦,学问中人,无不从苦处打出。
”“循情欲而舍性命,图安逸而忘远大”的行为即使为时甚短、为害极微,也是要不得的,以其有害于志之专也。
王塘南:“静中欲根起灭不断者,是志之不立也。
凡人志有所专,则杂念自息。
”邹德泳之意:“流俗之得意,不过在声华艳羡之间,一或消歇,而意趣沮丧,毫无生色;学问之得意,反在收敛保聚之内,虽至穷窘,而志操益励,愈见光芒。
”罗素论“忍受单调生活的能力”(The capacity to endure a more or less monotonous life):“忍受烦闷的能耐,对于幸福生活是必要的,是应该教给青年人的许多事情之一.”(A certain power of enduring boredom is therefore essential to a happy life, and is one of t he things that might to be taught to the young.)“太多的旅行、太多复杂的印象,不适宜于青年人,徒然使他们长大起来不耐寂寞,殊不知唯寂寞才能生产果实。
”(Too much travel, too much variety of impressions, are not good for the young, and cause th em as they grow up to become incapable of enduring fruitful monotony. ) “安静的生活是大人物的持征,他们的喜乐也不是外人心目中认为兴奋的那一种。
一切伟大的成就必必须历久不懈的工作,其精神贯注与艰难的程度,使人再没有余力去应付狂热的娱乐。
”(Altogether it will be found that a quiet life is characteristic of great men, and that their pl easures have not been of the sort that would look exciting to the outward eye. No great achieveme nt is possible without persistent work, so absorbing and so difficult that little energy is left over for the more strenuous kinds of amusement. )“一切伟大的生活含有沉闷的努力。
”(All great lives have contained uninteresting stretches.)“一个男孩子或青年人,若抱着严肃而有建设性的目标,一定甘心情愿忍受大量的烦闷,要是必须的话。
但若过着一种心思散漫,纵情逸乐的生活,一个青年人的头脑里就难于孕育有建设性的目标;因为在此情形中,他的念头所贯注的将是未来的欢娱,而非遥远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