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竣工测量
- 格式:doc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1
竣工测量技术报告样本一、引言二、项目概况本次竣工测量工作是针对市一新建公路的竣工情况进行的测量活动。
该公路全长10公里,包括公路路基、桥梁和隧道等多个组成部分。
测量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验证施工质量和量化竣工情况。
三、测量方法1.水准测量:采用高程平差法和测量平差法,以基准点为基础,沿公路纵向和横截面进行高程测量,确保公路的纵向坡度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2.水平测量:采用全站仪和电子经纬仪进行测量,对公路横截面进行测绘,检查公路的位置和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记录其位置和线形情况。
3.桥梁测量:除了采用全站仪进行水平测量外,还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影像测量,获取桥梁的尺寸和形态信息,确保桥梁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4.隧道测量:采用激光雷达扫描技术,测量隧道的挖掘深度和断面形状。
同时,利用地下雷达进行地质勘探和隧道周围环境的测量,以确保隧道安全稳定。
四、测量结果与分析1.高程测量结果显示,公路纵向坡度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没有出现明显的高低点。
这为车辆行驶提供了良好的行驶条件。
2.横截面测绘结果显示,公路位置和宽度与设计图纸一致,标志线和道路标志设置也符合交通安全要求。
3.桥梁测量结果显示,桥梁的尺寸和形态与设计图纸相符,结构稳定可靠。
4.隧道测量结果显示,隧道的挖掘深度和断面形状与设计要求一致,地质及周围环境稳定,符合隧道设计标准。
五、结论通过对该公路竣工测量的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该公路的纵向坡度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适合车辆行驶。
2.公路的位置和宽度与设计图纸一致,标志线和道路标志设置符合交通安全要求。
3.桥梁和隧道结构稳定,符合设计标准,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六、建议基于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1.需要定期进行公路纵、横向断面的测量和监测,以及路基与地基的位移监测,以确保公路的长期稳定性。
2.桥梁和隧道需要进行定期的结构安全检查和维修,确保其安全性能的持续有效。
七、参考文件1.《公路测量技术规范》国家标准2.工程测量手册八、附录提供测量数据、测绘成果图、测量仪器的校准报告和使用说明书等。
竣工测量名词解释
竣工测量是指建筑物、道路、桥梁、隧道等结构物在施工完成后,对其尺寸和质量进行测量、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竣工测量是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部分,也是建筑工程质量检查的重要环节。
在竣工测量中,测量人员需要对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各个部分进行测量,包括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高程、周围环境等方面进行测量。
测量结果将被用于确定建筑物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质量,以及评估建筑物的装饰性和安全性。
除了对建筑物进行测量外,竣工测量还可以包括对道路、桥梁、隧道等结构物的测量。
在这些结构物中,测量人员需要对道路的平面和立面进行测量,对桥梁和高程进行测量,以及对周围环境进行测量。
在竣工测量中,测量人员需要使用先进的测量设备和技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他们还需要进行严谨的测量工作程序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测量结果的质量和准确性。
竣工测量是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部分,也是建筑工程质量检查的重要环节。
测量人员需要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对建筑物或结构物进行精确的测量,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规范一、概述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是隧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隧道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的重要手段。
本规范明确了隧道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工作内容、方法和技术指标,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工作。
二、基本要求1.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测量方案。
2.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测量单位承担,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3.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方法,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4.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过程控制,确保测量质量。
5.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应加强与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沟通与协调,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
三、工作内容1. 控制测量:包括地面控制测量、地下控制测量和贯通测量。
2. 施工放样:包括隧道中心线、边线、高程等放样。
3. 施工监测:包括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位移、收敛、拱顶下沉等监测。
4. 竣工测量:包括隧道工程完工后的全面测量,为工程验收提供数据依据。
四、方法和技术指标1. 控制测量:(1)地面控制测量应采用附合路线形式或同精度的其他形式。
(2)地下控制测量应在隧道贯通后采用附合路线形式重新布设和施测。
(3)贯通测量误差应符合以下要求:横向贯通测量误差≤50mm,高程贯通测量误差≤25mm。
2. 施工放样:(1)隧道中心线放样误差应≤10mm。
(2)边线放样误差应≤20mm。
(3)高程放样误差应≤10mm。
3. 施工监测:(1)位移监测误差应≤5mm。
(2)收敛监测误差应≤10mm。
(3)拱顶下沉监测误差应≤10mm。
4. 竣工测量:(1)隧道中心线、边线、高程等测量误差应符合施工放样要求。
(2)隧道工程完工后的全面测量,应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五、质量保证措施1.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质量责任。
2. 加强测量人员培训,提高测量技术水平。
01概述概念竣工测量指工程竣工时,对建(构)筑物或管网等的实地平面位置、高程进行的测量工作。
其目的是检查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为检修和设备安装提供测量数据。
其主要任务是对施工过程中设计更改部分、直接在现场指定施工部分以及资料不完整无法查对部分进行现场实测或补测。
主要是实测建设工程的现状地形图,建筑物的长度、宽度、高度、建筑面积,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注建筑物与规划控制条件地物的距离,标注建筑物与道路红线、规划红线、用地界线等的关系。
工程及其单项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必须进行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工作内容包括控制测量、细部测量(亦称竣工测量)、竣工图编绘等。
分类按工程对象,竣工测量可分为建筑竣工测量、线路竣工测量、桥梁竣工测量、地下管线竣工测量。
竣工图竣工图是工程完成后,符合工程实际状况的施工图。
竣工图包括竣工总平面图、专业分图、断面图等。
竣工总平面图(简称竣工总图)是设计总平面图在施工后实际情况的全面反映,是反映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
竣工总图的坐标系统、高程基准、图幅大小、图上注记、线条规格,应与原设计图一致。
竣工总图应根据设计和施工资料进行编绘。
当资料不全时应进行实测。
在建(构)筑物不密集和地下管线较简单的情况下,可将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地下建筑编绘成一张竣工总图,否则应分别测绘成图。
02竣工测量的一些要求(1)竣工测量应在工业建筑工程、民用建筑工程、城市道路工程、城市桥梁工程、地下管线工程和地下建(构)筑物工程等竣工后进行。
测量范围宜包括建设区外第一栋建筑物或市政道路或建设区外不小于30m。
(2)竣工测量地形图宜选用1:500 比例尺,当建(构)筑物密集且1:500 比例尺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选用1:200 比例尺。
(3)主要建(构)筑物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高程中误差不大于2cm。
一般建(构)筑物点位中误差不大于7cm,高程中误差不大于3cm。
(4)竣工测量地形图应实地测绘,测绘方法宜采用全野外数字成图法。
市政工程隧道测量方案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市政工程隧道测量的方案。
隧道测量是确保隧道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准确测量隧道的位置、尺寸和形状,可以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
2. 测量方法为了实现准确的隧道测量,将采用以下方法和工具:2.1 地面控制点测量在隧道工程区域周围设置地面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或GPS设备进行测量。
通过测量地面控制点的坐标,可以建立基准坐标系,并在隧道测量中实现坐标转换和定位。
2.2 钢轨控制测量在隧道内部布设标准长度的钢轨,使用全站仪或测距仪测量钢轨之间的距离。
钢轨的布设和测量将作为隧道内部的基准控制线,用于测量隧道内部的各个要素和结构。
2.3 激光扫描测量使用激光扫描仪对隧道内部进行扫描,获取隧道墙壁、顶部和底部的点云数据。
通过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隧道内部的几何信息和形状数据,为隧道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信息:3.1 隧道的位置和尺寸通过使用测量数据和地面控制点的坐标,可以计算出隧道的位置和尺寸。
包括隧道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及与地面的相对位置。
3.2 隧道的形状和横断面通过对钢轨控制点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可以绘制隧道的形状和横断面。
这将为隧道施工提供具体的设计要素和辅助参考。
3.3 隧道结构和变形监测利用激光扫描仪获取的点云数据,可以对隧道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和变形监测。
通过对比时间序列的测量数据,可以及时发现隧道结构的变形情况,为安全评估和维护提供依据。
4. 结论市政工程隧道测量方案主要使用地面控制点测量、钢轨控制测量和激光扫描测量这三种方法。
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隧道的位置、尺寸、形状以及结构变形等重要信息。
该测量方案将为隧道工程的施工和安全控制提供有效支持。
2020年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解答(最全)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隧道竣工测量内容的是()。
A.中线贯通测量B.隧道洞内高程测量C.CPIII控制网测量D.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答案:A。
解析:隧道工程施工需要进行的主要测量工作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洞外控制测量;2)洞外、洞内的联系测量;3)洞内控制测量;4)隧道洞内的施工测量;5)竣工测量。
隧道竣工测量内容包括洞内CPII控制网测量、水准贯通测量、中线贯通测量和横断面测量。
隧道长度大于800m的隧道竣工后,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洞内CPII控制网测量(P13)。
2.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三个试件强度为33MPa、40MPa、41MPa,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为()。
A.33B.38C.40D.41答案:C。
解析: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9的规定执行。
每组混凝土试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取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2)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做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3)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件的强度不应做为评定的依据(P24)。
3.主要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的是()。
A.CP0B.CPIC.CPIID.CPIII答案:D。
解析:新建250~350km/h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应在框架控制网(CP0)基础上分三级布设,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I),主要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第二级为线路平面控制网(CPII),主要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第三级为轨道控制网(CPII),主要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P6)。
园路竣工竣工的测量内容路线竣工测量的目的是最后确定路线中线、检查建筑限界及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主要内容是中线测量、高程测量、横断面测量等。
1、中线测量利用施工放样的护桩恢复线路施工前原有的控制桩,进行线路中线贯通测量;还应该对桥梁、隧道建筑中线与线路中线是否一致。
若出现不相一致时,应从桥梁或隧道的中线向两端引测。
如出入较大则需进行中线调整,做到使桥梁或隧道建筑限界与路基建筑限界均符合规范要求。
1)竣工中线测量,应先定出直线方向,然后用相邻直线重新测绘交点。
在高路堤、深路堑和地形困难地段可沿路基设置副交点,新测得的曲线偏角与原定测(或复测)偏角较差在±30秒以内时,仍采用原偏角。
对曲线的切线长、控制点、直线转点间的距离应进行丈量,新丈量结果与原定测(或复测)结果的误差应在1/2000以内时,仍采用原测结果,曲线横向闭合差应不超过±5cm。
2)竣工中线测量完成后的基桩埋设,一般规定:直线地段每300m~500m埋设混凝土包铁芯的基桩;曲线地段的曲线始终点、缓圆点、曲线中点、圆缓点、曲线交点或副交点均应埋设混凝土包铁芯的基桩。
3)竣工测量的里程应采用全线换算后的连续里程,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设计图中的断链应予取消2、水准基点位移测量1)竣工测量完成后应将临时水准点通过水准测量移设于桥台上、涵洞帽石上、隧道洞口边墙上或临近线路的岩石上,也可沿线路埋设混凝土水准基点,作为运营维修时掌握线路标高的依据。
2)水准点位移后,应详细注明编号、位置、地物特征、标高、并绘制草图附于水准基点表内。
3、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的目的是检查路基宽度,边沟、排水沟、边坡、路基加固和防护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横向尺寸误差均不应超过±5cm。
4、桥梁的竣工测量桥梁竣工后,须进行竣工测量。
通过竣工测量,一方面可以检查施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起到检查施工质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桥梁向往运营后,为保证桥梁的行车安全和使用寿命,需要定期地进行变形观测,由于变形观测的资料是通过与竣工资料的对比来分析变形的,因此,对变形观测而言,竣工资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隧道工程质量检测介绍隧道工程质量检测是保证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将介绍隧道工程质量检测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目的隧道工程质量检测的目的是确保隧道工程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从而保证隧道的安全运营。
质量检测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并控制施工质量的整体水平。
方法隧道工程质量检测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评估各个方面的质量指标。
以下是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1. 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勘探手段了解隧道周围的地质情况,判断地质条件对施工的影响。
2. 地质雷达:利用地质雷达技术对地下岩层和隧道结构进行非损伤检测,提供隧道安全性的数据支持。
3. 检测设备:使用各种专业的仪器和设备,如激光扫描仪、测量仪器等,对隧道的尺寸、形状、平整度等进行全面检测。
4. 材料检测:对隧道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和实验室测试,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5. 结构监测: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系统对隧道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和预防结构变形和损坏。
步骤隧道工程质量检测的步骤如下:1. 规划阶段:在隧道施工规划阶段确定质量检测的目标、方法和指标。
2. 施工过程监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3. 竣工验收检测:在隧道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检测,确认隧道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4. 运营阶段监测:隧道建成后继续进行定期监测,确保隧道在运营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论隧道工程质量检测是确保隧道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步骤,可以有效提高隧道工程的质量水平,保障隧道运营的安全和可靠性。
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发表时间:2019-05-07T14:56:09.4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作者:吴旭东[导读] 完全依靠测量数据,使隧道和净空、限界、标高、中线及预留沉降等施工要素的准确性得到了保证,从而顺利竣工。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61摘要:隧道施工测量对于隧道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隧道施工测量目的是确保在挖掘时按照规定的精度穿透隧道。
本文以蒙西华中铁路MHTJ-7标麻科义隧道为例,讨论并分析了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测量要点以及测量注意事项。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工作内容;注意事项引言施工测量对确保隧道施工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不仅能保证隧道测量成果和桩位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对施工过程进行测量监测和复核,及时纠正施工误差,满足隧道净空、限界、标高、中线及预留沉降等的要求,及时反馈信息。
在麻科义隧道施工过程中,完全依靠测量数据,使隧道和净空、限界、标高、中线及预留沉降等施工要素的准确性得到了保证,从而顺利竣工。
1、工程概况麻科义隧道位于延安市姚店镇。
隧道进口里程为DK358+192.4、出口里程为DK366+920.95、隧道全长8728.55m;隧道坡面为单面坡;设置3座双车道无轨运辅助坑道。
2、隧道施工测量的内容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包括隧道地表(洞外)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洞口投点测量和隧道内外控制点联测,尤其是洞口控制网(点)或洞内、外过渡控制点精度的周期检查与质量确认至关重要。
(1)隧道洞口内外施工控制测量,隧道贯通误差测量和调整,以及隧道辅助坑道的测量。
(2)应定期校核隧道的控制网,如有丢失或损坏应补设并联测。
(3)应定期复核洞外的平整点和中心点,并根据施工进度设定洞内控制点。
设定的桩点必须稳定,可靠,通视良好。
3、隧道测量的要点3.1网形设计在测量隧道洞内控制导线网的过程中,第一步应网形设计,在引入洞内控制网的过程中,需对JM 32135、CP111146加密网、CPII网在隧道进口和出口的体现等进行应用。
区间隧道工程实体检测实施细则区间隧道可分为暗挖隧道区间及盾构隧道区间。
为满足隧道单位工程验收要求,对实体检测实施规定。
第一部分暗挖隧道区间暗挖隧道可分为正线隧道、联络通道及风井、风道。
一、正线隧道(一)衬砌厚度及壁后空洞检测:1、检测方法:地质雷达法或声波法。
2、检测频率:隧道竣工验收时质量检测应纵向布线,必要时可横向布线。
(1)纵向布线的位置应在隧道拱顶、左右拱腰和左右边墙各布1条。
(2)横向布线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少于5个点。
(检测依据:《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第4.2.1条第2点:隧道竣工验收时质量检测应纵向布线,必要时可横向布线。
纵向布线的位置应在隧道拱顶、左右拱腰和左右边墙各布1条;横向布线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少于5个点。
需确定回填空洞规模和范围时,应加密测线或测点。
)(二)衬砌主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检测:1、检测方法:采用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仪检测。
2、检测频率:每100m衬砌的拱部、边墙各抽测不少于6根主筋;隧道洞门、端翼墙各不少于10根主筋.对每根钢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量测3点取平均值。
(检测依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第10.0.3条第3点:隧道:每100m衬砌的拱部、边墙、仰拱(底板)各不少于1处,隧道洞门、端翼墙各不少于3处,每处不少于10个点。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第E.0.2条: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对每根钢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量测3点取平均值。
)(三)衬砌实体强度检测:1、检测方法:普通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法。
2、检测频率:每100m,拱墙抽测一处,每处10个测区。
(参考加10.0.3第3点)(检测依据:由于该检测项目抽检频率无任何规范要求,所以参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第10.0.3条第3点:隧道:每100m。
10隧道竣工测量
隧道工程竣工后,为了检查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为设备安装和运营管理提供基础信息,需要进行竣工测量,绘制竣工图。
由于隧道工程是在地下,因此隧道竣工测量具有独特之处。
验收时检测隧道中心线。
在隧道直线段每隔50m、曲线段每隔20m检测一点。
地下永久性水准点至少设置2个,长隧道中每1000m设置一个。
隧道竣工时,还要进行纵断面测量和横断面测量。
纵断面应沿中线方向测定底板和拱顶高程,每隔10 - 20m测一点,绘出竣工纵断面图,在图上套绘设计坡度线进行比较。
直线隧道每隔10m、曲线隧道每隔Sm测一个横断面。
横断面测量可以用直角坐标法或极坐标法。
如图a)所示,用直角坐标法测量隧道竣工横断面。
测量时,是以横断面的中垂线为纵轴,以起拱线为横轴,量出起拱线至拱顶的纵距χ和中垂线至各点的横距y,还要量出起拱线至底板中心的高度元'等,依此绘制竣工横断面图。
如图b)所示,用极坐标法测量竣工横断面。
用一个有0°—360°刻度的圆盘,将圆盘上0°—180°刻度线的连线方向放在横断面中垂线位置上,圆盘中心的高程从底板中心高程量出。
用长杆挑一皮尺零端指着断面上某一点,量取至圆盘中心的长度,并在圆盘上读出角度,即可确定点位。
在一个横断面上测定若干特征点,就能据此绘出竣工横断面图。
图隧道竣工横断面测量
a)用直角坐标法测量横断面;b)用极坐标法测量横断面。
全站仪的隧道测量方法隧道测量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全站仪则是现代测量技术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全站仪可以通过其高精度的测量功能,帮助工程师们更准确地进行隧道测量工作。
下面将介绍全站仪在隧道测量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合适的全站仪非常重要。
在进行隧道测量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全站仪。
要考虑隧道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及地质情况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全站仪型号和测量精度。
其次,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隧道测量之前,需要对隧道进行详细的勘测和测量规划。
确定测量的起点和终点,设置好测量控制点,清理隧道内部的杂物和障碍物,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然后,进行全站仪的基本设置。
在进行隧道测量之前,需要对全站仪进行基本的设置,包括水平校准、垂直校准、测量参数设置等工作。
确保全站仪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接着,进行隧道内部的测量工作。
在进行隧道测量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包括直线测量、曲线测量、高程测量等。
根据测量需求,设置好全站仪的测量模式和参数,进行精确的测量工作。
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完成隧道测量之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测量报告和图纸。
利用专业的测量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全站仪在隧道测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合理的选择和使用全站仪,可以提高隧道测量的效率和精度,为工程施工和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隧道测量工作有所帮助。
隧道工程竣工测量报告1. 背景这份竣工测量报告是针对隧道工程的测量工作进行总结和记录的。
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建筑工程,测量是其中关键的一环,通过测量可以确保隧道的准确位置和尺寸,以及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 测量方法在本次隧道工程竣工测量中,采用了以下主要的测量方法和仪器:1. 全站仪:用于测量隧道的水平和垂直位置,可以获取各个关键点的坐标和高程数据。
2. 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隧道的长度和形状,可以获取隧道的水平和垂直剖面数据。
3. GNSS定位系统:用于测量隧道的绝对位置,可以获取隧道所在区域的经纬度坐标。
3. 测量结果通过对隧道工程的测量工作,我们得到了以下主要的测量结果:1. 隧道的准确位置和尺寸:根据测量数据,确认了隧道的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以及隧道的长、宽和高度等尺寸。
2. 隧道的水平和垂直剖面:通过激光测距仪的测量,得到了隧道内部水平和垂直剖面的数据,可以用于后续的分析和评估工作。
3. 隧道所在区域的经纬度坐标:通过GNSS定位系统的测量,准确定位了隧道所在区域的经纬度坐标,方便后续的位置标识和导航工作。
4. 测量评估根据测量结果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隧道工程的位置、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满足使用和运营的需要。
2. 隧道的水平和垂直剖面符合设计要求,没有明显的偏差或变形。
3. 隧道所处位置的经纬度坐标准确,可以提供可靠的定位信息。
5. 建议和改进基于对测量结果的评估,可以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意见:1. 针对隧道工程的竣工测量,建议在测量前充分准备,确保测量仪器和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
2. 在测量过程中,应加强对测量操作的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在测量结果的分析和评估基础上,可以对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进行总结和反思,为未来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和教训。
6. 总结本次隧道工程竣工测量报告对测量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记录,得出了测量结果的评估和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隧道工程测量教学第一节隧道工程测量概述隧道是线路工程穿越山体等障碍物的通道,或是为地下工程施工所做的地面与地下联系的通道.隧道施工是从地面开挖竖井或斜井、平响进入地下的。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通常采取多井开挖以增加工作面的办法,如图12—30所示.在对向开挖的隧道贯通面上,中线不能吻合,这种偏差称为贯通误差。
贯通误差包括纵向误差Af、横向误差A"、高程误差AA.其中、纵向误差仅影响隧道中线的长度,容易满足设计要求。
因此,根据具体工程的性质、隧道长度和施工方法的不同,一般只规定贯通面上横向误差及高程误差的限差:A24<50—100mm,A人<30-50mm。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测量技术指定隧道的开挖井位、开挖方向,控制隧道的贯通误差等。
为了做好这些工作,首先要进行地面控制测量。
地面控制测量分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两部分.第二节地面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隧道工程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各洞口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以便根据洞口控制点将设计方向导向地下,指引隧道开挖,并能按规定的精度进行贯通。
因此,平面控制网中应包括隧道的洞口控制点。
通常,平面控制测量有以下几种方法.① 直接定线法对于长度较短的直线隧道,可以采用直接定线法。
如图12-31所示,A、0两点是设计的直线隧道洞口点,直接定线法就是把直线隧道的中线方向在地面标定出来,即在地面测设出位于AD直线方向上的月、C两点,作为洞口点火、0向洞内弓1测中线方向时的定向点。
在4点安置经纬仪,根据概略方位角。
定出月'点。
搬经纬仪到B'点,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直线到C’点.搬经纬仪至Cf点,同法再延长直线到0点的近旁0'点.在延长直线的同时,用经纬仪视距法或用测距仪测定义月”、月"C’和C”D"的长度,量出D’0的长度。
计算C点的位移量。
在CJ点垂直于CfD'方向量取C”C,定出C点。
安置经纬仪于C点,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DC至月点,再从属点延长至A点。
概述地铁盾构隧道工程测量技术相关内容1. 盾构隧道测量概述地下工程测量是指建设和运营地表下面工程建筑物需要进行的测量工作,包括地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各个阶段的测量工作。
地下工程测量的任务是保证线状工程在规定误差范围内正确贯通,保证面状工程按设计要求竣工。
盾构方法以其独特的施工工艺特点和较高的技术经济优越性,在隧道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从18世纪末盾构机问世以来,与盾构施工相伴而生的盾构施工测量,一直在为盾构施工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盾构法隧道工程施工,需要进行的测量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地面控制测量:在地面上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网;(2)联系测量:将地面上的坐标、方向和高程传到地下,建立地面地下统一坐标系统;(3)地下控制测量:包括地下平面和高程控制;(4)隧道施工测量:根据隧道设计进行放样,指导开挖及衬砌的中线和高程测量。
2. 隧道贯通误差介绍地下工程测量与地面工程测量相比,尽管测设方法有很多共同之处,但地下工程测量仍有其特殊性。
线状地下工程逐步开挖、施工面狭窄、不同工段之间不能通视,因此,测量工作不能互相照应,不便组织检核,出了差错很难及时发现,整个测量工作的正确性只有到开挖工段间贯通后才能得以证明。
可见侧量工作在地下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稍有疏忽必将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盾构法隧道施工中,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和细部放样的误差积累,将使开挖工作面的施工中线不能理想衔接,产生的错开现象称为贯通误差。
贯通误差在线路中线方向的投影长度称为纵向贯通误差(简称纵向误差),在垂直于中线方向的投影长度称为横向贯通误差(简称横向误差),在高程方向的投影长度称为高程贯通误差(简称高程误差)。
纵向误差只影响隧道中线的长度,与工程质量关系不大,对隧道贯通没有多大影响;高程误差仅影响接轨点的平顺(边掘进边铺轨的隧道尤为突出)或隧道的坡度,要求较高,实践表明,应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容易达到所需的精度要求。
10隧道竣工测量
隧道工程竣工后,为了检查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为设备安装和运营管理提供基础信息,需要进行竣工测量,绘制竣工图。
由于隧道工程是在地下,因此隧道竣工测量具有独特之处。
验收时检测隧道中心线。
在隧道直线段每隔50m、曲线段每隔20m检测一点。
地下永久性水准点至少设置2个,长隧道中每1000m设置一个。
隧道竣工时,还要进行纵断面测量和横断面测量。
纵断面应沿中线方向测定底板和拱顶高程,每隔10 - 20m测一点,绘出竣工纵断面图,在图上套绘设计坡度线进行比较。
直线隧道每隔10m、曲线隧道每隔Sm测一个横断面。
横断面测量可以用直角坐标法或极坐标法。
如图a)所示,用直角坐标法测量隧道竣工横断面。
测量时,是以横断面的中垂线为纵轴,以起拱线为横轴,量出起拱线至拱顶的纵距χ和中垂线至各点的横距y,还要量出起拱线至底板中心的高度元'等,依此绘制竣工横断面图。
如图b)所示,用极坐标法测量竣工横断面。
用一个有0°—360°刻度的圆盘,将圆盘上0°—180°刻度线的连线方向放在横断面中垂线位置上,圆盘中心的高程从底板中心高程量出。
用长杆挑一皮尺零端指着断面上某一点,量取至圆盘中心的长度,并在圆盘上读出角度,即可确定点位。
在一个横断面上测定若干特征点,就能据此绘出竣工横断面图。
图隧道竣工横断面测量
a)用直角坐标法测量横断面;b)用极坐标法测量横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