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教案7
- 格式:ppt
- 大小:576.00 KB
- 文档页数:43
C语言电子教案第七章指针和指针变量教学目标:1.了解指针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和使用;3.理解指针和数组之间的关系;4.能够通过指针来实现函数的传递和返回。
教学重点:1.指针和指针变量的概念;2.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3.指针和数组的关系。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和使用指针变量;2.如何利用指针实现函数的传递和返回。
教学准备:教学PPT、电脑、投影仪、编程软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引出指针的概念和作用。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简要介绍指针的基本概念,并给出指针的定义。
二、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25分钟)1.指针变量的定义:指针是一个变量,用于存储一个变量的地址。
指针变量的定义格式为:数据类型*指针变量名;2.指针变量的初始化:可以通过给指针赋值,使其指向一个已存在的变量。
三、指针和数组的关系(20分钟)1.数组和指针的关系:数组名是一个指向该数组首元素的指针常量,可以通过指针来对数组进行操作;2. 数组名的使用:数组名可以当作指针变量来使用,例如:inta[5]; int *p = a; p就是一个指向a的指针。
四、指针作为函数参数(25分钟)1.指针作为函数参数:可以将指针作为函数的参数,通过指针对函数外部的变量进行修改;2.指针作为函数返回值:可以将指针作为函数的返回值,从函数中返回一个指向变量的指针。
五、综合练习(15分钟)通过综合练习来加深对指针和指针变量的理解和运用。
六、小结(5分钟)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指针和指针变量的概念、定义和使用,以及指针和数组之间的关系。
指针的作用非常重要,通过指针可以对变量进行间接操作,可以更灵活地使用内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引出了指针的概念,并逐步讲解了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指针和数组的关系、指针作为函数参数和返回值的用法。
通过综合练习,学生对指针和指针变量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不足之处是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难度略大,希望在后续教学中适当调整。
C语言概述C语言的历史与发展介绍C 语言的起源、发展和应用领域。
C语言的特点与优势阐述C语言高效、灵活、可移植等特点以及在系统级编程和嵌入式开发等领域的优势。
C语言编程环境介绍常用的C语言编程环境,如Visual Studio、Code:Blocks等,以及如何在这些环境中编写、编译和运行C程序。
03通过学习,学生应熟练掌握C 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等语法元素,以及函数、指针等高级特性。
掌握C 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学生应具备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编程问题。
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编程规范、代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
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课程目标与要求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C程序设计语言》(K&R)或其他经典C语言教材。
参考资料推荐一些经典的C语言编程书籍、在线教程和编程练习网站,如《CPrimer Plus》、《C陷阱与缺陷》等。
数据类型C语言提供多种数据类型,包括整型(int)、浮点型(float、double)、字符型(char)等。
变量定义使用类型说明符定义变量,例如`inta;`定义了一个整型变量a。
变量初始化在定义变量的同时可以进行初始化,例如`int a = 10;`定义了一个初始值为10的整型变量a。
变量作用域变量的作用域指的是变量在程序中的有效范围,包括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数据类型与变量用于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等。
算术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的大小关系,如等于(==)、不等于(!=)、大于(>)、小于(<)等。
关系运算符用于进行逻辑运算,如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等。
逻辑运算符由运算符和操作数组成的式子,用于计算一个值。
表达式运算符与表达式用于在屏幕上输出格式化的字符串,可以输出各种类型的数据。
printf 函数用于从键盘读取一个字符。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一章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C语言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
3. 能够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
【教学内容】1. C语言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
3. 简单的C语言程序编写。
【教学步骤】1. 引入C语言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让学生了解C语言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讲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等。
3.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程序结构。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描述C语言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
3. 学生能够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章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掌握C语言的变量和数据类型。
2. 理解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
3. 能够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
1. C语言的变量和数据类型。
2. 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
3. C语言的基本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
【教学步骤】1. 讲解C语言的变量和数据类型,让学生掌握如何声明和使用变量。
2. 讲解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让学生了解不同运算符的使用方法和优先级。
3.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让学生掌握运算符的实际应用。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声明和使用变量。
2. 学生能够理解和使用不同的运算符。
3. 学生能够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三章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掌握C语言的控制语句。
2. 理解C语言的条件语句。
3. 能够编写简单的循环程序。
【教学内容】1. C语言的控制语句。
2. C语言的条件语句。
3. C语言的循环语句。
1. 讲解C语言的控制语句,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跳转和分支。
2. 讲解C语言的条件语句,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条件进行分支。
3.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使用循环语句编写循环程序,让学生掌握循环的使用方法和退出条件。
C语言程序设计完整版全套电子教案整套教学教程(最新)C语言程序设计完整版全套电子教案整套教学教程(最新)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领域的重要基础知识,也是学习其他编程语言的基础。
为了让学习者能够系统、全面地学习C 语言程序设计,教育出版社于近期推出了一套全新的电子教案和教学教程。
本篇文章将对该套教材进行介绍。
一、教案介绍该套电子教案共包含10个完整的章节,从C语言的基本概念到高级应用都有涵盖,是一套非常全面的学习资料。
每个章节都提供了详细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流程等内容,方便教师进行备课和教学。
同时,每个章节都配备了相应的教学PPT,可以提供给学生进行复习和预习。
二、教程内容该套教程从基础到高级逐步展开,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各个方面。
下面将简要介绍各个章节的内容。
1. C语言概述本章主要介绍C语言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通过了解C 语言的来源和发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2. 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本章详细介绍了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和常用数据类型。
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变量、运算符、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等基本语法结构。
3. 数组和字符串本章介绍了C语言中数组和字符串的概念及其应用。
学生将学会如何声明、初始化和操作数组,以及如何使用字符串进行字符处理。
4. 函数和指针本章主要介绍了函数的定义、调用和参数传递方式,以及指针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学生将学会如何编写函数和使用指针进行内存操作。
5. 结构体和联合体本章详细介绍了结构体和联合体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
学生将了解如何定义和使用结构体以及联合体,实现复杂数据结构的表示和处理。
6. 动态内存管理本章介绍了C语言中的动态内存管理技术,包括动态内存的申请和释放。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malloc和free函数进行内存的动态分配和释放。
7. 文件操作本章主要介绍了C语言中的文件操作技术,包括文件的打开、读写和关闭等操作。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和常用算法。
3.能够独立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C语言程序的编译和运行过程-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变量和数据类型-输入输出函数2.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和常用算法-运算符和表达式-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数组和字符串-函数和指针-文件操作3.实例分析和编程实践-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计算器程序-用C语言实现简单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三、教学方法:1.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
2.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和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编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概念解释和案例分析(20分钟)-解释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案例分析阐述其应用价值。
2.语法讲解和演示(40分钟)-通过讲解和演示,介绍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和常用算法。
3.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4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完成编程任务,促进合作和交流。
4.编程实践和总结(4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编程任务,并进行总结和反思,发表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评估:1.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情况,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2.通过编程实践结果,评估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3.通过学生的总结和反思,评估教学效果和改进方案。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其基本语法和常用算法。
通过概念解释、案例分析、语法讲解和演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初步了解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和编程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通过学生的总结和反思,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本节课的时间安排略显紧凑,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让他们更好地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一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C语言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
3. 学会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 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3. C语言程序的基本框架4. 简单的C语言程序示例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例法、练习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C语言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讲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包括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运算符、表达式等。
3. 讲解C语言程序的基本框架,包括主函数、变量定义、函数体等。
4. 通过示例程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C语言编程的基本方法。
5.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
2. 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基本的输入输出操作。
3. 了解C语言的控制语句,包括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2. C语言的输入输出操作3. C语言的控制语句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例法、练习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步骤1. 复习C语言的基本语法,引入运算符和表达式的概念。
2. 讲解各种运算符的用法和优先级,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运算符和表达式的使用。
3. 讲解C语言的输入输出操作,包括printf函数和scanf函数的使用。
4. 讲解C语言的控制语句,包括if语句、switch语句、for循环、while循环等。
5. 通过示例程序,让学生掌握控制语句的使用方法。
6.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三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函数概念和作用。
2. 学会自定义函数,并了解函数的调用方式。
精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教案(一)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2)熟悉运算符、表达式和语句的结构;(3)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4)了解常用的库函数和头文件;(5)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6)培养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C语言基础知识(2周)第1周:C语言概述、变量和数据类型第2周:运算符、表达式和语句第二部分:程序控制结构(3周)第3周:顺序结构第4周:选择结构第5周:循环结构第三部分:函数与数组(3周)第6周:函数的定义和调用第7周:数组和字符串第8周:指针第四部分:指针与引用(2周)第9周:指针的应用第10周:引用第五部分:综合练习与课程设计(2周)第11周:综合练习第12周:课程设计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编程实践,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编程技巧。
三、教学资源3.1 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作者:谭浩强3.2 实验环境配置有C语言编译器的计算机实验室,如:Visual Studio、Code::Blocks等。
3.3 网络资源精品课程网站:提供课程讲义、实验指导、习题库、在线测试等功能。
四、课程考核4.1 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其中过程考核占60%,期末考试占40%。
4.2 过程考核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后作业和在线测试等。
4.3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编程题等。
五、教学反馈5.1 学生反馈学生可通过课程网站、邮件等方式向教师反馈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
5.2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作业等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精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教案(二)六、第一部分:C语言基础知识6.1 第1周:C语言概述、变量和数据类型教学目标:了解C语言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应用领域;掌握基本数据类型、变量定义和初始化。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第一章:C语言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C语言的历史和发展背景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特点和优势让学生了解C语言的应用领域1.2 教学内容C语言的历史和发展背景C语言的特点和优势C语言的应用领域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C语言的历史和发展背景,讲解C语言的特点和优势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C语言的应用领域1.4 教学评价课后作业:让学生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了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第二章:C语言基础语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等让学生了解C语言的控制语句,包括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2.2 教学内容数据类型、变量和常量运算符和表达式控制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数据类型、变量和常量的定义和使用,讲解运算符和表达式的使用,讲解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语法和功能编程实践:让学生编写C语言程序,运用所学的控制语句2.4 教学评价课后作业:让学生编写C语言程序,运用所学的数据类型、运算符和控制语句第三章:函数与编译预处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函数概念和定义方法让学生了解C语言的编译预处理指令3.2 教学内容函数的定义和声明编译预处理指令:include、define、宏定义和宏调用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函数的定义和声明的语法和功能,讲解编译预处理指令的使用方法编程实践:让学生编写C语言程序,运用所学的函数和编译预处理指令3.4 教学评价课后作业:让学生编写C语言程序,运用所学的函数和编译预处理指令第四章:数组和字符串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数组和字符串的概念和使用方法4.2 教学内容一维数组的定义和使用字符串的定义和使用4.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一维数组的定义和使用的语法和功能,讲解字符串的定义和使用的语法和功能编程实践:让学生编写C语言程序,运用所学的数组和字符串4.4 教学评价课后作业:让学生编写C语言程序,运用所学的数组和字符串第五章:指针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指针的概念和使用方法5.2 教学内容指针的概念和声明指针的赋值和使用指针与数组指针与函数5.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指针的概念和声明的语法和功能,讲解指针的赋值和使用的语法和功能,讲解指针与数组和指针与函数的关系编程实践:让学生编写C语言程序,运用所学的指针知识5.4 教学评价课后作业:让学生编写C语言程序,运用所学的指针知识第六章:结构体、联合体和枚举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C语言中的结构体、联合体和枚举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精品课程《C语言程序》电子教案(一)章节一:C语言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C语言的历史和发展背景。
2. 掌握C语言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3. 熟悉C语言的编译环境和基本语法。
教学内容:1. C语言的历史和发展背景。
2. C语言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3. C语言的编译环境和基本语法。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C语言的历史、特点和应用领域。
2. 示例法:展示C语言的编译环境和基本语法。
教学资源:1. PPT课件。
2. C语言编译环境演示。
教学过程:1. 介绍C语言的历史和发展背景。
2. 讲解C语言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3. 演示C语言的编译环境和基本语法。
4. 学生练习: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巩固所学内容。
2.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C语言的了解程度。
精品课程《C语言程序》电子教案(二)章节二: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教学目标:1. 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
2. 熟悉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
教学内容:1. C语言的数据类型。
2. 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的概念及用法。
2. 示例法:展示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的实际应用。
教学资源:1. PPT课件。
2. 编程实例。
教学过程:1. 介绍C语言的数据类型。
2. 讲解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
3. 示例演示:运用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编写程序。
4. 学生练习:编写运用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的C语言程序。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编写运用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的C语言程序。
2.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的掌握程度。
精品课程《C语言程序》电子教案(三)章节三:控制语句教学目标:1. 掌握C语言的控制语句。
教学内容:1. C语言的控制语句。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控制语句的概念及用法。
2. 示例法:展示控制语句的实际应用。
教学资源:1. PPT课件。
适用专业:计算机技术应用编写教师:张玮玮黄力课题:三种if结构的综合应用实例教学目的: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各种if结构、以及if语句的嵌套。
教学重点:if结构的整体性教学难点:if-else的配对关系学习者分析: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if语句的三种结构,今天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些具体实例领会在面对一个具体问题的时候,使用哪一种if结构更加科学。
教学设想:1.教法:启发、指导2.学法:理解、练习3.课时安排:第1节课——在黑板上写出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编写程序,教师可在一旁启发、指导。
第2节课——教师讲解程序的重点和难点,在几套解决问题的方案中选出最科学的一种。
教学(内容)过程:略……。
一、有一函数:编写一程序,要求输入x 的值,输出y 的值。
#include<stdio.h>void main(){ int x,y;printf(“请输入x 的值:\n\n ”);scanf(“%d ”,&x);if ( x==0 ) y=x-1;if ( x>-5&&x<0 ) y=x;if ( x>0&&x<10 )y=x+1;printf(“y 的值为:%d\n\n ”,y);} 注意:连续同时使用多个if 语句,可表示从多个分支中选择一个分支语句(组)执行。
但要请注意每个.......if ..语句中的条件不能有重复的范围..............(交集)....。
如: if(x==0) y=x-1;if(x>-5&&x<=0) y=x; 程序如果这样写,就与题目的要求不符了。
二、从键盘上输入3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输出。
算法:将变量a 、b 、c 中的内容进行互换,使a 中的内容最小,c 中的内容最大。
① 先比较a 和b ,如果a>b ,则将a 和b 中的内容互换。
② 再比较a 和c ,如果a>c ,则将a 和c 中的内容互换。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C语言程学设计电子教案1到7章1.1 C语言的发展简史和特点1.C语言的诞生与发展(1)在C语言诞生以前,系统软件主要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
由于汇编语言程序依赖于计算机硬件,其可读性和可移植性都很差;但一般的高级语言又难以实现对计算机硬件的直接操作(这正是汇编语言的优势),于是人们盼望有一种兼有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特性的新语言。
(2)C语言是贝尔实验室于70年代初研制出来的,后来又被多次改进,并出现了多种版本。
80年代初,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根据C语言问世以来各种版本对C语言的发展和扩充,制定了ANSI C标准(1989年再次做了修订)。
(3)目前,在微机上广泛使用的C语言编译系统有Microsoft C、Turbo C 、Borland C等。
虽然它们的基本部分都是相同的,但还是有一些差异,所以请大家注意自己所使用的C编译系统的特点和规定(参阅相应的手册)。
2.C语言的特点C语言同时具有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的优势:(1)语言简洁、紧凑,使用方便、灵活。
(2)运算符极其丰富。
(3)生成的目标代码质量高,程序执行效率高。
(4)可移植性好(较之汇编语言)。
(5)可以直接操纵硬件。
3. 在C语言中,除实现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等的9条控制语句外,输入输出操作均由标准库函数(不是C语言的组成部分)来实现。
所以学习C语言,不仅要学习这9条控制语句和各种运算符,而且要学习并掌握常用标准库函数的使用。
1.2 C语言程序的结构与书写规则1.2.1 C语言程序的总体结构一个完整的C语言程序,是由一个main()函数(又称主函数)和若干个其它函数结合而成的,或仅由一个main()函数构成。
[案例1.1] 仅由main()函数构成的C语言程序。
/*案例代码文件名:AL1_1.C*//*功能:仅由main()函数构成的C语言程序示例*/main(){ printf(“This is a C program.\n”);}程序运行结果:This is a C program.[案例1.2] 由main()函数和1个其它函数max()构成的C语言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