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设计范文

毕业设计范文

目录

1 前言 (3)

1.1本次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意义 (3)

1.2.交通控制简介 (4)

1.3国外交通信号控制技术研究概况 (5)

1.4国内交通信号控制技术研究概况 (5)

1.5交通信号系统仿真 (6)

1.5.1系统仿真的概念 (7)

1.5.2交通系统仿真的特点及分类 (7)

1.6论文结构 (9)

2 平面交通信号控制基本概念介绍 (10)

2.1基本概念 (10)

2.2信号控制参数 (11)

2.3信号控制类型 (11)

2.3.1按控制范围分类 (12)

2.3.2按控制方法分类 (13)

2.3.4信号控制常用性能指标 (14)

2.3.5无信号交叉口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方法 (14)

2.4本章小结 (16)

3 文萃路与学院路交叉口现状计算分析 (17)

3.1主要道路通行能力计算 (17)

3.2文萃路与学院路交叉口交通量调查 (20)

3.2.1 统计周期的选择 (20)

3.2.2交通量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20)

3.2.3调查的必要性 (21)

3.3行车延误调查 (22)

3.3.1延误调查的反法、目的及意义 (22)

3.3.2交叉口实际调查数据 (22)

3.4交叉口的几何结构特征 (23)

3.4.1 各交叉口的交通量调查 (24)

3.4.2 速度相关的测定 (28)

3.4.3车辆转换系数 (29)

3.4.4 当量交通量 (29)

3.5文萃路与学院路交叉口现状分析计算 (29)

3.5.1交叉口交通量计算 (30)

3.5.2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 (30)

3.6交叉口延误计算 (32)

3.7对此无信号交叉口交通音响评价 (32)

3.8分析交叉口公害影响 (32)

3.9经济性可行性分析 (32)

3.10本章小结 (32)

4 文萃路与学院路交叉口交通配时仿真设计 (32)

4.1Synchro交通仿真系统简介。 (33)

4.2 本文Synchro仿真基础数据收集 (33)

4.3 Synchro软件仿真参数设置 (34)

4.3.1绘制文萃路和学院路交叉口路网图,如4-3: (34)

4.3.1调用LANEW INDOEW对话框,输入道路参数,如图4-4: (34)

4.3.2 调用VOLUMEW INDOW,输入交通量参数,如图4-5 (35)

4.3.3调用Ring and BarrierDesigner对话框,设置相位相序,如图4-6: (36)

4.3.4 SYNCHRO进行最佳化分析之画面如图4-7所示: (36)

4.3.5通过设置以上参数,得出配时方案如图4-8: (37)

4.3.6 SimTraffic 3D仿真 (37)

4.4 信号设计方案 (39)

4.5仿真结果对比 (39)

4.6本章小结 (40)

5 结论 (40)

5.1结论 (40)

注释 (41)

参考文献 (42)

致谢 (44)

外文翻译 (45)

附件 (47)

1 前言

本章节主要对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进行阐明,介绍了基本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对论文结构作了整体规划和安排。

1.1本次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意义

图1-1交叉口行政图

图1-1为本文要研究的交叉口行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文萃路和学院路交叉口周围学校和居民区较多,这些对交叉口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都有一定影响,更重要的是行人密集,在通过此无信号交叉口时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存在不安全因素。为了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本文拟对其进行交通调查后,分析评价现状,提出信号配时设计方案,并对新方案进行模拟仿真。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整个城市道路网络的基本节点,也是网络交通流的瓶颈所在,其通行能力直接制约着城市道路交通的顺畅。车辆在平面交叉路口处反复地分流、合流及交叉,交通状况十分复杂。因此极易造成交叉口处车辆运行效率的降低。加之不尽合理的几何设计与相位设计,使交叉口时常处于极其混乱的局面。这种情形下,一方面造成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下降、车辆延误增加,同时也带来了交叉口处噪声和车辆尾气排放加大的后果。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一旦交叉口发生堵塞,将不仅仅影响交叉口临近路段,还会影响到更远路段交通的有效运行,并且拥堵的消散时间一般较长。在日本,大城市的机动车在市中心运行时间约有1/3花费在平面交叉口上,我国则更多。多年来,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研究交叉口的交通问题有助于充分

利用交叉口的时空资源,降低或消除其对道路系统的瓶颈影响,提高整个道路系统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目前我国大城市中平面信号交叉口大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交通拥挤和阻塞现象,研究与提高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已成为实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首要任务。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积极开展对平面信号交叉口的研究,努力提高其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实为当务之急。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用仿真方法研究交叉口的信号配时优化以及车辆之间的微观运行状况,是交通工程的一项重要课题。

1.2.交通控制简介

交叉口是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发生地。城市交叉口大多为单点信号控制交叉口,研究这类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单点信号控制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与改造应从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两方面入手,而目前在实际中常常重通行能力轻服务水平。本文分析这类交叉口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信控条件等对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在二相位条件下信号周期对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影响。

交通信号控制是指通过对城市平面交叉路口信号灯持续时间进行合理控制,使得交通流能够高效驶离交通路口,达到疏导、改善交通流的目的。用信号方式控制交通流的思想最早诞生于19世纪。1868年,在英国伦敦的威斯敏特街口安装了一种红绿两色的臂板式燃汽信号灯,标志着城市交通信号使用的开始。1918年,纽约的街口安装了一种手动的二色信号灯,首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信号灯,这也是交通信号控制的雏形。

1926年,英国出现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机械式交通信号机,它通过小电动机带动齿轮的机械转动,实现单时段定周期的红绿灯切换。虽然这种机械式的信号机首次实现自动控制,但由于不能根据交通状况而相应的改变,其效果不如手动控制,但它奠定了城市交通信号自动控制的基础。

随后,英国研制出了根据早、中、晚不同时段采用不同信号周期的多时段定周期交通信号灯。到了20世纪_50年代,北美、西欧和日本等道路交通相对较为发达的国家,经过对这类信号机的引进和吸收,基本实现了本国大城市交通信号的自动控制。1928年,美国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感应式信号机,首次实现了交通信号根据交通流而自行调整。1964年,加拿大的多伦多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利用计算机进行集中协调感应控制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从此以后,世界各国都相继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交通信号控制中以求有效解决口益紧张的城市交通问题。

到20世纪80年代初。先后出现了英国的TRANSYT和SCOOT系统、澳大利业的SCATS 系统、加拿大的RTOP系统、美国的UTCS-3GC系统以及ASCOT系统等。我国的北京市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引进了TRANSYT和SCOOT交通控制系统,而上海和广州则使用

的是SCAT系统。目前,天津、宁波、杭州等几个城市正在使用的也是SCAT系统。1990年,由原来的西班牙圣科((SAINCO TRAFICO)公司开发研制成功了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ITACA,目前该系统已分布在欧洲、美洲、业洲及非洲,国内已有长春、南宁、武汉、郑州等多个城市在应用[1][2]。

1.3国外交通信号控制技术研究概况

目前,实际交叉路口中最常用的信号控制方式是定时控制和交通感应控制。定时控制的信号配时参数以离线的方式确定信号周期和绿信比,然后将信号配时方案写入信号控制器在线执行。这种控制方式并不能适应实际交通流的动态变化。交通感应控制虽然在交通流饱和度比较低且各方向交通量相差较大时具有效率更好的控制效果,然而当交通流饱和度很高且各方向交通量均接近实际通过能力时,其控制效果无异于定时控制[3]国外学者最先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对交通信号优化控制技术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其中,Webster(1958 Miller(1963)分别针对固定周期的信号控制建立了以车辆平均延误最小为目标的信号配时模型及计算方法[4],前者的方法仍是今天定时信号控制的基础。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发展,模糊控制、遗传算法等技术也融入到了交通信号的控制中。

在国外,1977年,Pappis和Mamdani提出了城市单向单路口模糊控制方法[5],为城市路口信号的控制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然而这种控制方法是建立在理想化路口模型的基础之上,在实际的城市路口难以独立发挥作用。1986年,Anthony等人提出将单交叉路口的交通状况分成不饱和状态、饱和状态及平稳状态、不平稳状态之后再对信号进行控制[6]。但是该方法是建立在观察和统计的基础之上的,缺乏实时的交通流信息,控制策略还是不能完全适应交通流的动态变化。1992年,Foy等提出了一种在二相位的系统中用GA来分配绿时长的方法[7] 1997年,Kim提出了分级式的城市路口模糊折制方法,可以根据车流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控制策略,选择不同的模糊控制规则[8]1999年,Fatine Maghrebi研究了在过饱和交通状况下,Hopfield神经网络对交通信号时长的优化能力[9]。2000年,Rouphail等针对固定周期提出了一种GA与CORSIM 模型相结合的优化策略[10],Kim与2001年将遗传算法引入了城市路口信号的模糊控制中,对模糊控制器的参数进行全局优化,有效地改善了模糊控制器性能[11],2001年,Park等提出了一种针对固定周期的随机信号优化方法.该方法使用一种GA的接口与CORSIM模型相结合来对周期长度、绿信比、相位差同时进行优化[12].2003年,Park和Schneeberger扩展了他们十2001年提出的方法,使之可以协调控制自动交通信号系统和优化相位差[13]。

1.4国内交通信号控制技术研究概况

在国内,1992年,我国学者徐冬玲提出了基于感应控制思路的单路口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案[14],仿真结果虽然较为理想,但是仍然没有摆脱感应控制的思想。1993年,李立源等人研究了交叉路口的最优控制问题,建立了交通流的最优预测模型,提出了一种交叉路口的在线最优控制方法[15]。1998年,陈森发等学者提出了关键车流和非关键车流的概念,分析了非关键车流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Pappis 提出的算法进行了修正,仿真结果优与Pappis方案[16]。然而这种控制方法主要适用于城市路口左转车流较小的情况,当左转车流较大时路口信号还是必须采用多相位控制。1999年,刘智勇、朱劲等人根据人们对多相位单交叉路口交通指挥的决策过程,设计了一种新的模糊感应控制器,把队长作为控制目标,综合考虑相邻相位车道上的车队长度[17]。2001,西北工业大学的黄辉先提出使用遗传算法对单交叉路口的相位配时进行优化,在当前周期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下一周期交通流的预测和优化控制[18]。上述两种方法仅仅考虑了单个周期的信号优化问题,而没有考虑整个控制周期内信号周期间的交通流藕合关系,因此严格地讲是一种静态的优化控制方法,而由于采用的是针对固定周期时长进行优化,所以该方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时配时。2001年,伍建国和巨永锋将模糊控制与感应控制进行有机的结合,提出了基十多条车道通行状况的多相位多级城市路口模糊控制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相位、车流量变化显著的路口信号控制[19]。然而这种控制方法并不适合于车流量稳定和左转车流较小的路口信号控制。2003年,西北工业大学陈小锋使用遗传算法对周期时长和相位配时同时进行优化[20],该方法同时对四个参数在一定数量的周期内进行优化,计算量大,计算时间长,而且采用固定的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使得收敛速度放慢。同年,山东大学朱文兴提出了一种单路口信号灯模糊遗传算法优化配时方法,把路口一个周期内车辆平均延误作为目标函数,用模糊控制器推算出下一个周期的时间长度,然后用遗传算法优化目标函数,从而得到最优配时方案[21]。该方案采用二进制编码的简单遗传算法,收敛速度较慢。

各种各样的新思想、新方法推动着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不断发展。但是由于交通系统的复杂性,交通信号优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远未完善,对于交通信号优化控制技术及工程实现的研究仍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1.5交通信号系统仿真

仿真,顾名思义是指对真实事物的模仿,也称为“模拟”,它是指为了求解问题而人为的模拟真实系统的部分或整个运行过程。由于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对象是兼有方法论与工具意义的系统仿真问题,因此,通常说的仿真也就是指系统仿真。1966年雷诺(T.H.Naylor)在其专著中定义:仿真是在数字计算机上进行实验的数字化技术,它包括数字与逻辑模型的某些模式,这些模型描述某一事件或系统(或者它们的某些部

分)在若干周期内的特征。

1.5.1系统仿真的概念

国内学者认为:系统仿真就是在计算机或实体上建立系统的有效模型(数字的、物理效的、数字物理效应混合的模型),并在模型上进行系统试验。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系统仿真是以相似原理、控制理论、系统技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有关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各种专用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真实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动态研究的一门多学科综合性技术。

系统仿真是20世纪50年代逐步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最早的通用仿真器是由美国IBM公司研制的,1967年更名为通用仿真系统,并增加了许多功能,直至后来发展成为应用最广的一种离散系统仿真语言。时至今日,仿真技术发展方兴未艾。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就开展了仿真技术研究,并得到了迅速发展。60年代末,在开展连续系统仿真的同时,己开始对离散事件系统(如交通管理、企业管理)进行仿真研究。70-80年代,在训练仿真器方面获得飞速发展,自行研制的飞行仿真器、舰艇仿真器、火电机组培训仿真系统、化工过程培训仿真系统、汽车模拟驾驶仿真器等相继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在行业操作人员培训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989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正式成立,标志着仿真学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90年代,我国开始对分布交互式仿真、虚拟现实仿真等先进仿真技术及其应用进行研究,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复杂系统仿真。系统仿真近些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它综合集成了计算机、网络、图形图像、多媒体、软件工程、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等多个高科技领域的知识。现代仿真系统已经成为任何复杂的系统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不可缺少的研究、设计、评价和训练的手段和工具,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

1.5.2交通系统仿真的特点及分类

交通系统仿真是交通分析的有效手段之一,其目的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再现复杂的交通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最终对所研究的交通系统进行优化。

(1)交通系统仿真具有以下特点:

①经济性

有些数据无法通过普遍意义上的试验方法获得,或者是试验过程代价非常昂贵,这种情况下,仿真实是最佳的求解算法。

②安全性

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试验,可以避免实地试验(如交通调查)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

③可重复性

一旦建立了一个仿真模型,可以任意重复仿真过程,这是普遍的试验方法所无法

比拟的。

④包容性

由于利用计算机模拟是对一种设想进行验证,它可以使某些参数(如车速、交通量等)超出实际调查所能得到的范围,并且不受天气等客观原因的制约,从而克服实际观察难以获得理想数据的缺点。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预测,对于再现复杂交通环境下的车流运行特性、弥补观测数据的不足等都有着其他方法和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

⑤可操作性

事实上仿真方法比分析方法更容易应用,因而潜在的用户比解析法的用户要多得多。

⑥可控制性

计算机仿真是通过程序控制的,它很容易使某些参数的作用限制在一定范围或特定值。例如,人为地固定一些变量为常数,只改变一些变量以考察它们对所研究指标的影响:还可以事先对一些诸如信号配时、几何形状等因素进行人为优化,采取特定的组合方案进行模拟,进而对不同方案进行必选、评价等。

⑦较强的独立性

仿真模型对原始数据的依赖性不强,即使输入的数据有些粗糙,用户也可以通过不断的修正输入,逐步获得理想的结果。此外,为在数学上容易处理,解析模型通常需要许多简化假设,而仿真模型则没有这么多限制。对于解析模型,分析者只能计算有限的系统性能测度,而对于仿真模型,产生的数据可用于估计任意可想到的性能测度。

⑧快速真实性

与实际交通调查相比,交通仿真可以快速获得结果,缩短了数据获取周期,还可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发生交通中断等干扰而造成的数据丢失或失真。

(2)交通系统仿真分为以下三类:

①宏观交通仿真

宏观交通仿真把交通流看作连续流,个体车辆不单独标识。一般来讲,宏观交通仿真对计算机资源要求较低,它的仿真速度很快,用于研究基础设施的新建、扩建及宏观管理措施等。根据目前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水平,可以在大规模的路网范围内进行交通宏观仿真。宏观仿真不对某具体车辆的运动过程进行描述,即不考虑个别车辆的运动,而是从统计意义上成批地考虑车辆的运动。同微观仿真相比,其精度低,应用的范围也小。宏观交通仿真对交通系统的要素及行为的细节描述程度低。例如,交通流可以通过流量、密度、速度关系等一些集聚性的宏观模型来描述,而像车辆的车道变换之类的细节行为可能根本就不予以描述。宏观交通仿真适用于描述系统的总体特征,并试图通过真实反映系统中的所有个体特性来反映系统的总体特性。

②中观交通仿真

中观交通仿真在宏观交通网络的基础上,将个体车辆放入宏观交通流中进行分析,根据模拟的需要,对特定车辆的速度、位置及其他属性进行标识,或对个体车辆分组,再对每组车辆的速度、位置及及其他属性进行标识。这一仿真系统可以用来拟定、评价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交通控制和干预的措施和方法。例如,人为地固定一些变量为常数,只改变一些变量以考察它们对所研究指标的影响;还可以事先对一些诸如信号配时、几何形状等因素进行人为优化,采取特定的组合方案进行模拟,进而对不同方案进行必选、评价等。

③微观交通仿真

微观交通仿真把每辆车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对所有个体车辆都进行标识和定位。在每一扫描时段,车辆的速度、加速度及其他车辆特性被更新。微观交通仿真能模拟出短时间内交通流的波动情况。跟驰模型、超车模型及变换车道模型是微观交通仿真的基本模型。一般来讲,微观交通仿真对计算机资源要求较高、它的仿真速度慢,用于研究交通流与局部的道路设施的相互影响(如车道划分、道路宽度、弯道、坡度及公交站的设置等),也用于交通控制仿真(如交通信号灯控制、让路停车等)。微观交通仿真在仿真方法上与宏观仿真完全不同,它要对所有个体特性行为及具体过程进行描述。微观交通仿真对交通系统的要素及行为的细节描述程度最高。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对交通流的描述是以单个车辆为基本单元的,车辆在道路上的跟驰、超车及车道变换等微观行为都能得到较真实的反映。微观仿真车辆进入路网的时间、车型、车速的设定及路口的转向都是随机确定的。

本文主要使用的是平面信号交叉口的微观交通仿真。

1.6论文结构

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首先论述了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然后对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发展和研究概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介绍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城市交通信号控制概述及相关知识。

第三章介绍了交通调查相关知识,并对本文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首先根据实测交通量计算出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然后利用相关评价指标进行现状分析。

第四章根据现状提出信号控制方案,根据有关控制理论,运用交通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并和现状进行比较,对控制效果进行分析。

第五章设计总结。

2.平面交通信号控制基本概念介绍

对于平面交叉口信号控制,目前理论发展比较成熟,相关概念已经提出并得到广泛应用,本章对基本概念介绍如下。

2.1基本概念

(1)信号相位

信号相位就是各种不同的信号控制状态,一种控制状态允许某些方向的车辆和行人通行、对这方向亮绿灯。禁止其他方向的车辆和行人通行,则对这些方向亮红灯,把这一种控制状态下对交叉口各方向所显示的这些不同灯色的组合称为一个信号相位[22]。

对于一个交叉路口,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计为两相、三相、四相、甚至八相。图2-1为二相位车流分布图。

图2-1二相位车流分布图

(2)进口道饱和流量

进口道饱和流量指在一次连续的绿灯时间内,交叉口进口道上车队能够连续通过停车线的最多车辆数,用u表示(辆/秒)。饱和流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在实际信号设计中取定值[23]。

(3)饱不度

也称流量比,是指在相位i时实际进入进口道j的交通流量ij q的与进口道j的饱和流量j u的比值称为该进口道的饱和度ij x。每一个相位i所控制的交叉路口各进口道饱和度的最大值为相位i的饱和度ij x而交叉路口所有相位的饱和度i x之和为该交叉路口的饱和度x。关系如下:

ij ij ij

q x u =

(2-1)

m ax {}

i ij x x = (2-2)

j

i

i

x x =

(2-3)

2.2信号控制参数

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参数包括周期长、绿信比以及相位差,总称为控制参数。信号控制的目标就是最佳地确定交通系统各交叉路口在各车流方向上的这些控制参数,并付诸实施。 (1)周期

交通信号的红、绿、黄三种信号灯在交通控制时是依次闪亮时,信号灯变化一个循环所用的时间称为信号周期,简称周期,一般用C 表示(秒)。一般信号灯的最短周期时长不少于40秒,否则就不能保证几个方向的车辆顺利通过交叉口;最长周期时长一般不超过120秒,多相位控制时不超过180秒,否则会引起等待司机的烦躁和增大车辆延误时间。适当的周期长度对路口交通流的疏散和减少车辆等待时间有重要意义。信号周期长度的选取应根据某种优化性能指标选择。 (2)绿信比

绿信比是一个相位信号的有效绿灯时长与周期时长之比。一般用入表示。 入=Ge / C (2-4)

式中:入表示绿信比, C 表示周期时长, Ge 表示有效绿灯时长;

绿信比的大小对于疏散交通流和减少交叉路口总等待时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信号周期时长固定的情况下,通过合理地分配各车流方向的绿灯时间(绿信比),可使各方向上车辆等待延误时间减至最小。 2.3信号控制类型

交通信号控制有两种分类方式。一种按控制范围来分类,主要包括单点控制、干线控制和网络交通;另一种按控制方法进行分类,主要有定时控、感应控制以及优化

控制。两种分类方式下的各控制类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

2.3.1按控制范围分类

(1)单点控制

交叉路口的信号控制只根据本路口的实际情况独立运行,而不考虑邻近交叉路口的影响,控制目的是尽可能减少该路口的行车延误。在单点控制中,每个路口都有最适合自己交通状况的信号配时参数,路口的实际控制方式可采用定时控制、感应控制或者优化控制。单点控制适用于相邻信号相距较远、线控无多大效果的交叉路口,是交叉路口最基本的交通信号控制形式。目前,我国城市中的大多数交叉路口采用的控制都属十这种类型。

(2)干线控制

图2-2具有绿波的干线图2-3具有阻塞的绿波在城市道路网中,交叉口相距较近,两个相邻的交叉口之间的距离通常不足以使一小队车流完全疏散。各交叉口分别设置单点信号控制时,车辆经常遇到红灯,时停时开,行车不畅,环境污染严重。为了减少车辆在各个交叉口的停车次数,特别是当干线上的车辆比较畅通时,人们研究了一种干线相邻交叉口协调控制策略。最初协调信号计时的方法是基于绿波的概念,相邻交叉路口执行相同的信号控制周期,主干道相位的绿灯开启时间(相位差)错开一定的时间,交叉口的次道在一定程度上服从主干道上的交通。当一列车队在具有许多交叉口的一条主干道上行驶时,协调控制使得车辆在通过干线交叉路口时总是在绿灯开始时到达,因而无须停车地通过交叉口,如图2-2所示,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延误时间。然而,在交通密度较大的情形下,绿波会导致拥挤以及在交叉口的阻塞,如图2-3所示。当一列车队恰好在清车时间后到达交叉口时,在此情形下,绿波控制导致了负面效果。

决定交叉口是点控还是线控目前为止无固定的标准。一般来说,可根据如下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①相邻交叉口间距越小,线控的必要性越大;

②交通量(线方向)越多,线控的必要性越大;

③相邻两个信号机之间交通流的脉动越大,线控的必要性越大;

④当相邻交叉口饱和度的差较大、最优周期长不同但不是相差整数倍或整数分之一的周期长的情况下,应把实施线控的损失和不采用线控的损失进行比较后再决定是否采用线控。

(3)网络控制

网络交通信号控制的对象是城市或某个区域中所有交叉口的交通信号随着计算机、计算方法、自动控制、车辆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研究把个城市区域内所有交叉口的交通信号联起来综合加以协调控制,以使得区域内的各个车辆在通过某些交叉口时所产生的总损失(包括延误、停车次数、油耗等)最小或使区域内交通网络的通行能力最大。在这种控制方式下,交通信号机将交通量数据实时地通过通信网传至上位机,上位机根据路网上交通量的实时变化情况,按一定时间步距不断调整正在执行的配时方案。通过这种控制方式,容易实现交叉路网的统一调度与管理,上位计算机同时控制一个城市区域中的数十个交叉路口。实现区域中交叉口之间的统一协调管理,提高路网运行效率。

2.3.2按控制方法分类

(l)定时控制

定时控制是实际交通中可以实现的最基本的一种控制方法。在定时控制中所有控制参数(周期、相位差和绿信比)均是根据交叉路口历史交通量数据预先确定。信号控制中,一天只能执行一种配时方案的称为单时段定时控制;一天按不同时段的交通量执行不同配时方案的称为多时段定时控制。这种控制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它不是需求响应式的,也就是说信号操作不考虑交通需求的波动。最基本的控制方式是单交叉路口的定时控制。线控制和面控制也可采用定时控制,称为静态线控系统和静态面控系统。

(2)感应控制

根据交通路口的交通量的变动进行实时控制的一种信号控制方式,没有固定的周期和绿信比。该控制方式是在交叉口的进道口上设置车辆检测器,信号配时方案可随检测器检测到的车辆信息而动态改变。进行感应控制时,在一个给定的最小绿灯时间g。内,绿灯无条件开放,该时间结束后,若位十停车线处的车辆检测器检测到有m in

车辆到达,则追加一小段绿灯时间△g,若一直有车辆到来,则继续延长绿灯时间直

g若在追加的绿灯时间终了未检测到有车辆到来,则结束绿灯。

至最大绿灯时间m in

若只在交叉口部分进道口上设置车辆检测器则称为半感应控制;若在交叉口所有进道口上设置车辆检测器则称为全感应控制。采用感应方式的线控制、面控制也可称为动态线控系统和动态面控系统。

(3)优化控制

优化控制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产生的控制方式,主要用于实现城市路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器送来的交通量信息,针对某

种性能指标而产生最佳的信号配时方案,并且自动调节各个控制参数(周期、绿信比、相位差等)。进行这种控制方式的交通信号机将检测到交通数据实时地通过通信网传至上位机,上位机根据路网上交通量的变化情况.不断调整配时方案从而达到最优控制。通过这种控制方式,上位机同时控制城市中某个区域内的多个路口的信号机,实现区域中交叉口交通信号之间的统一协调调管理,提高路网的运行效率。

一方面,当前智能控制已成为交通信号控制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另一方面,线控和面控的基础都是单交叉路口,如果单交叉路口得不到有效控制,干线或整个区域也无法提高通行效率。本文就以城市平面交通单交叉路口为对象,进行定时交通信号控制方面的研究和设计,然后据此给出单点控制的方案。

2.3.4信号控制常用性能指标

1.延误时间

延误时间是指车辆在没有交通信号和等待队列的阻碍下行走所需的时间和实际的行程时间之差。交叉口进道口所有车辆的延误总计称作总延误,交叉口进道口每辆车的平均延误称作平均延误。

2.通行能力或饱和度

通行能力是指在实际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控制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进道口停车线的最大车辆数;饱和度是指实际到达的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比。在一定的道路条件下,信号控制路口的通行能力受信号周期的影响。在正常的周期长范围内,周期时长越长,通行能力越大,但车辆延误和油耗等也随之越大而且在饱和度相当小时,片面的追求通行能力的提高,只会无谓的增加油耗和车辆延误,对交叉口的交通效益无多大意义。

2.3.5无信号交叉口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方法

无信号交叉口的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方法以服务水平、临界流量和储备通行能力为指标,包括以下三类评价方法。

1.方法1:

以项目建设前服务水平对应的可接受服务水平为依据无信号交叉口的服务水平分级标准与信号控制交叉口有所不同,并不是将交叉口作为一个整体来定义的。这是因为不同的交叉口控制设施会给驾驶员带来不同的感知。无信号交叉口的服务水平指标是停车延误—仅由控制方法造成的延误,包括信号控制或者停车标志控制。控制延误由减速、排队行进、停车、加速延误组成。

无信号控制交叉口分为两类:次要道路停车控制交叉口、全方向控制交叉口。对于两种不同的无信号交叉口,次要道路停车控制交叉口的控制延误仅包含受控制的进口道;全方向控制交叉口的控制延误要考虑所有进口道的车流,最后由各进口道延误加权平均得到。其中进口道的延误是由各车道延误加权平均得到的服务水平分级标准见

表2-1。[24]

表2-1无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标准

服务水平 每次停车延误(s )

A ≤

10

B 11-15

C 16-25

D 26-35

E 36-50 F

>50

规划目标年无信号交叉口的延误可以通过下列计算公式得到。 根据《HCM2000》,无信号交叉口的延误计算公式如下:

2

.....3600(

)(

)

3600900[

1(

1)]450x x x m x

m x

m x

m x

m x

v v v c c d T c c c T

=

+?-+-+

(2-5)

其中,d —各车道每车平均延误(s/pcu ) ; x v —进口道x 的流量,辆小汽车/h ; .m x c —进口道x 的通行能力,辆小汽车/h ; T —分析时段的持续时长(h),取0.25h ; 2.方法2:

以临界流量为标准 ,随着流量增加,排队延误以及冲突数也相应增加,安全性降低。当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应设置信号灯。信号灯首先要考虑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而冲突数正是反映交叉口车辆行驶安全性的指标。比较无信号交叉口与信号交又口的冲突次数,如果无信号交叉口冲突数的平均水平小于信号交叉口冲突数的平均值加上波动度,即落在安全范围内,认为无信号交叉口是安全的;否则,认为不安全。当无信号交叉口的冲突数平均水平等于信号交叉口冲突数的平均值加上波动度,为临界状态,相应的流量为临界流量]

25[设Vs(辆/h)为流量较小的道路上的流量,Ve(辆/h )为临界流量(用交叉口总流量表示),根据比较结果,得出临界流量为: (1)当Vs> 150辆/小时,Ve=400500辆/小时; (2)当Vs ≤ 150辆/小时,Ve=600

700辆/小时。

在评价无信号交叉口交通影响时,以临界流量作为阀值。即项目建设以后,新增交通量使双停车控制无信号交叉口的流量达到了Ve(即临界量)以上,为交通影响是显著的。这时应对其采取控制或管理措施,如人工指挥或信号灯控制、渠化、车道使用

控制、改善视距、多向停车控制等。这种方法适用于非机动车和行人较少,安全性要求高、冲突点较多、具有明显主路优先特征的无信号交叉口。

3.方法3:

以储备通行能力为标准这种方法以储备通行能力为指标,但又分为两种做法:一是直接以车道的储备通行能力为标准;二是以车道的预留容量比例为标准,即储备通行能力占该车道通行能力的比例。车道的储备通行能力,是指该车道未被使用的通行能力。其值按下式计算:

CR=CSH-v(3.20) (2-6) 式中: CR_一车道的储备或未被使用的通行能力,辆小客车//h;

CSH一车道的通行能力,辆小客车l1;

v—所使用车道的总交通量或流率,辆小客车//h a

车道的预留容量比例按下式计算:

RC=CR/ CSH(3.21) (2-7)

式中:RC—车道的预留容量比例,%。

将建设项目新增交通量与原有交通量叠加以后,计算交叉口通行能力,评价其交通影响。若以储备通行能力值作为交通影响评价的标准,评价影响程度如表2-2。

表2-2无信号交叉口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方法3

C相应描述影响程度

R

300 无延误或短时间交通延误无影响

0--299 通常、较长或很长时间的交通延误有影响(可接受)

<0 车队过长,较拥堵有影响(不可接受)

当某一方向需求交通量超过车道通行能力时,交叉口排队延误很大,会引起严重的拥挤,影响到其他交通流向。这种情况通常是改善交叉口的根据。这种方法较简单,易操作,实用性强,但是考虑因素单一。虽然储备通行能力与停车延误存在相关关系,但是并没有分析具体的延误值。因此这种方法不是以司机的感受作为评价标准,而是从交叉口利用效率的角度来评价。本方法适用于非机动车及行人干扰较小、几何形态规则、机动车速度比较稳定的无信号交叉口。

针对文萃路和学院路无信号交叉口的特点,本文拟使用第二种方法。

2.4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简单介绍交通信号控制的相关概念,以及交叉口评价方法,对后面现状分析计算提供了依据,为新方案的提出做好了准备。

3 文萃路与学院路交叉口现状计算分析

交叉口评价改进的出发点有很多,不同的出发点构成不同的评价准则,本次研究 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从交叉口功能发挥角度出发,提高交叉口的通过能力; 从交通畅通角度出发,缩短车辆延误时间; 从交通安全角度出发,希望冲突较少,事故率低;

从环境角度出发,希望交叉口周围的噪声、空气污染、振动等公害影响最小; 从经济性及实施的可行性角度出发,希望投资较小,方案易于实施。

这些出发点反映了管理者、使用者和周围居民对交叉口的期望,本文拟从以上五个不同的方面分析对交又口现状并提出治理方案的优化评价。 3.1主要道路通行能力计算

道路的通行能力是指道路的某一断面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根据车辆运行特征,对道路通行能力分为4 种情况进行研究:①路段的通行能力(连续流) , ②交叉口通行能力(间断流) , ③匝道通行能力(分流、合流) ,④交织路段通行能力。本文首先就无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第 2 种情况)的通行能力计算理论进行分析,以求得到更为完善的计算方法,从而得出文萃路和学院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在无信号灯控制交叉口处, 相交方向的车辆按照交通规划运行。次要道路上的车让主要道路上的车先行, 转弯的车让直行的车先行。因此, 在主要道路上行驶的车辆, 通过路口时不用停车而一直通过, 其通行能力按路段计算(上述第1 种)。沿次要道路行驶的车辆通过路口,要穿插主要道路上车流的空档, 其通行能力的大小要受主要道路上车流的间隔分布、次要道路上车流穿越主要道路上车流所需的时间、次要道路上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等因素的制约。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应为主要道路上车流通过量加上次要道路上车流穿越交叉口的通过量。

主要道路通行能力在我国尚无系统计算方法的情况下, 采用美国《公路通行能力手册》所研究的计算理论进行计算。

(1)一个断面每小时可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叫一个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

2

110000.67(2) 3.6

254V

N V V L φ

=

++

+ (3-1)

式中: N 为一个车道指定断面每小时理论通过的小客车最大车辆数, pcu/h; V 为平均车速,km/h ;

1

L 为计算汽车长度,m ;

φ为汽车轮胎与路面之间的粘着系数。

V 、L 1、φ均可根据计算对象分析给定或查表确定。

(2)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

可能通行能力是将理论通行能力乘上一系列修正系数:

N 1 = N ×K 1 ×K 2 ×K 3 ×K 4 ×K 5 (3-2)式中: N 1 为一个车道指定断面每小时可能通过的小客车最大车辆数, puc/h;

K 1 为车道宽度修正系数(当车行道宽度大于或等于 3. 66 m 时K 1 = 1, 小于3. 66m 时K 1 参与修正; K 2 为侧向净空修正系数; K 3 为坡度修正系数; K 4 为行车视距修正系数(根据美国的调查研究, 按超车视距不足450 m 的路段占道路全长的比例来确定) ; K 5 为沿途条件修正系数(一般在0. 7~1. 0 之间确定)。上述各系数均可查阅美国或者日本的研究成果确定。

(3)主要道路在无信号灯控制交叉口处的通行能力

由几条车道组成的主要道路在通过无信号控制平交口时, 其通行能力可由下式算出, 这里交叉口处被交道直行车辆和左转车辆对主要道路的影响不予考虑。

N p = 2 ×N 1 ×P ×Σ(K m ×K i) (3-3)

式中: N p 为主要道路各个车道小客车通行能力之和,pcu/h;

K m 为非平交口路段相临车道影响系数;

K i 为内侧车辆进出车道对外侧车道通行能力的影响系数;

P 为主要道路通过平交口时,左转车辆对来向所有车道通行能力的影响系数。

关于K i 及P 的取值范围, 本文借鉴前苏联对有信号灯控制交叉口左转影响系数的研究成果, 经调整后给出K i 及P 的取值范围见表。表3-1K i 取值范围

表3-1 K i 取值范围

出入车辆占被干

扰车辆的比5% 10% 15% 20% K i 0.985 0.97 0.955 0.94

表3-2 p取值范围

左转车辆占来向车道

5% 10% 15% 20% 车辆总数的比例

单方向只有单车道时0.975 0.95 0.925 0.9

p=1-0.5?p 左边

单方向有两个车道时p=1-0.8?p 左边

0.96

0.92

0.88

0.84

(4)次要道路在交叉口处的通行能力计算次要道路在交叉口处的通行能力受主要道路交通量的制约, 处于被动地位。设定主要道路交通流到达服从泊松分布, 则每小时次要道路上车辆能穿越主要道路车流的总量为:

21n t

p

n t N

e

N e

--?=

- (3-4)

式中: t 为主要道路上车流允许次要道路车辆穿越的最小车头时距,t=3~5s;t 0 为次要道路上饱和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即假定次要道路存在饱和车流时, 所有车流空档的时间均值。该值与次要道路通行能力有关, 当次要道路为两车道公路时,t 0 取3 s; n 为主要道路上每秒的通行能力, n =N p/3600 (辆/s)。主要道路上的车流间隔空档是随机性的分布, 长时间空档比短时间空档出现的几率少得多。t 值的确定完全取决于次要道路的车辆从其路口到穿过主要道路交织点所需要的时间, 这段时间的长短, 除受主要道路上车流允许穿越的最小车头时距限制外, 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 主要道路的宽度B : B 较小时, 次要道路的车辆穿过交织点所需时间就短, 反之则长。② 司机反应速度: 主要道路上到达车辆的信息是停靠在次要道路上车辆的驾驶员确定是否启动汽车穿越交叉口的唯一信号, 该值0. 5 s 就可以了, 但一般总取 1 s 。③ 车辆构成: 次要道路的车辆构成决定了交通流的综合性能, 重车比例越大, 穿过路口所需时间就越长, 反之则短。④ 次要道路的交通管理水平: 在交叉口次要道路路口处设置不同的道路标志提醒驾驶员, 驾驶员所采取的通过方法就不同。⑤ 驾驶员的职业素质: 在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 次要道路的车辆应该优先让主要道路的车流通过, 但往往存在抢道先行的情况, 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了主要道路通行能力明显下降, 无形之中提高了次要道路穿越交叉口的通过量, 但容易产生交通事故。另外, 驾驶员的技术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启动、运行的情况。综合以上5 种情况,

t 值一般取5~ 8 s 。本文认为, 随着车辆的日渐小型化和汽车性能的普遍提高, t 值取较小值更符合实际情况, t 值确定不当, 会导致次要道路计算通行能力失真。当t 取值过小时,N 2 值增大, 说明小的时间空档也被次要道路穿越路口的车辆所利用,这是不安全的作法; 当t 取值过大时,N 2 减小, 说明实际可以利用的时间空档没有被计入, 这是过于保守的计算。为了比较合理地标定t 值, 本文给出如下计算t 值的修正公式:

123

s t t S S S =??? (3-5)

式中: t s 为主要道路车流允许次要道路车辆穿越的最小车头时距, 取用5 s; S 1 为主要道路宽度系数, 当B ≤ 15 m 时, S 1 取1;当B > 15 m时, S 1 取1. 1; S 2 为次要道路上车辆构成系数(取值范围见表3) ; S 3 为交叉口所处区域位置系数。当交叉口在乡村地区, S 3 取0. 9,当在市郊, S 3 取0. 95, 当在城区S 3 取1。事实上, 次要道路上通过交叉口的车流也存在左转车影响对向行车的问题, 理论也应该对N 2 进行折减。但考虑到次要道路一般为两车道, 且总体交通量水平较低, 左转车较少, 其影响忽略未计。

(5)无信号灯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

将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在交通口处的通行能力相加, 即为所研究交叉口的通行能力N s。N s = N p + N 2对于给定的一个无信号控制平交口,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 就可以计算该平交口的适应通行能力。在实际应用当中, 对于一个规划路网,可根据预测交通量及事先确定的道路条件,计算每个平交口确定为无信号控制平交口的合理性。对于实地已经存在的平交口, 根据道路条件及观测交通量, 通过上述方法, 可以评价该平交口是否能够适应, 有无必要改为立交或者增设信号灯等。

3.2文萃路与学院路交叉口交通量调查

要计算此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首先必须对交叉口的交通现状进行调查,获取真实交通数据,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通行能力的计算和服务水平评价。

3.2.1 统计周期的选择

在进行交通调查的时候,需要确定统计的周期。城市交通流受影响的因素比较多,交通量容易在短时间内急剧变化,因此统计周期的确定应该能够消融这种变化,因此本文采用5分钟作为统计周期。

3.2.2交通量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交通量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长期连续性观测或短期间隙性和临时性观测,搜集交通量资料,了解交通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和分布规律,为交通规划、道路建设、交通控制与管理、工程经济分析等提供必要的数据。交通量数据是交通工程学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资料,因此交通量调查是十分重要的。

交通量调查资料根据不同的目的,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通过调查观测掌握了一定的交通量数据则可作为必不可少的资料应用于下列各项研究:

(1)由同一地点长期连续性观测,掌握交通量的时间分布规律,探求各种与交通量有关的系数,并为交通量预测提供以往长期的可靠资料。

(2)众多的间隙性观测调查,可用以了解交通量在地域等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为了解全面的交通情况提供数据。

(3)为制定交通规划掌握必要的交通量数据。通过全面了解现状资料,分析交通流量的分配,预测未来的交通量,为确定交通规划、道路网规划、道路技术等级和修建

毕业设计说明范文(艺术类)

XXX 大 学 (空一格,行距:单倍行距) (空四格,行距:单倍行距) 题 目: 女性时尚高跟鞋系列设计 学 院: 美术学院 专业、年级: 艺术设计专业2007级 3 班(产品造型方向)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师: 职称: 完 成 时间: 年 月 日

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设计作品及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成都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设计及论文成果是本人在成都大学读书期间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取得的,设计及论文成果归成都大学所有,特此声明。 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具、装饰物品或日常生活用品都带有色彩。因此要对他们进行统一,使他们能在同一色调上进行细微的变化,达到和谐的效果。色彩的运用会受到人的年龄、性别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人的心理感受及联想与色彩的关系问题也是息息相关的。色彩还能造成不同的空间感,每个房间都不可能单独存在一种色调,不同的区域对色彩的要求也不一样。房间布置时应选择适合的“快乐”色彩,会有助于下班回到家里后松弛紧张的神经,觉客厅、卧室,有时也会因居住者秉性不同而有差异。 (空一格) :色彩;空间;心理;关系

utilization (空一行) room places the furniture, the decoration goods or the daily life thing all have the color. Therefore must carry on the unification to them, enables them to carry on the slight change in the identical tone, achieves the harmonious effect. The color utilization can receive human's age, the sex and so on each kind of factor influence, but human's psychological feeling and the association and the color relational question also is closely linked.The color also can create the different sense of space, each room is all impossible alone to have one kind of tone, the different region is dissimilar to the color request. When room arrangement should choose suitably “joyful” the color, can be helpful after gets off work gets in the home to relax the tense nerve, thought the relaxation is comfortable.The different room function is different, the color should not be same; Is the same function room, like is similarly the living difference differently. (空一格) Color ;Space ;

毕业设计范文

目录 1 前言 (3) 1.1本次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意义 (3) 1.2.交通控制简介 (4) 1.3国外交通信号控制技术研究概况 (5) 1.4国内交通信号控制技术研究概况 (5) 1.5交通信号系统仿真 (6) 1.5.1系统仿真的概念 (7) 1.5.2交通系统仿真的特点及分类 (7) 1.6论文结构 (9) 2 平面交通信号控制基本概念介绍 (10) 2.1基本概念 (10) 2.2信号控制参数 (11) 2.3信号控制类型 (11) 2.3.1按控制范围分类 (12) 2.3.2按控制方法分类 (13) 2.3.4信号控制常用性能指标 (14) 2.3.5无信号交叉口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方法 (14) 2.4本章小结 (16) 3 文萃路与学院路交叉口现状计算分析 (17) 3.1主要道路通行能力计算 (17) 3.2文萃路与学院路交叉口交通量调查 (20) 3.2.1 统计周期的选择 (20) 3.2.2交通量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20) 3.2.3调查的必要性 (21) 3.3行车延误调查 (22) 3.3.1延误调查的反法、目的及意义 (22) 3.3.2交叉口实际调查数据 (22) 3.4交叉口的几何结构特征 (23) 3.4.1 各交叉口的交通量调查 (24) 3.4.2 速度相关的测定 (28) 3.4.3车辆转换系数 (29) 3.4.4 当量交通量 (29)

3.5文萃路与学院路交叉口现状分析计算 (29) 3.5.1交叉口交通量计算 (30) 3.5.2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 (30) 3.6交叉口延误计算 (32) 3.7对此无信号交叉口交通音响评价 (32) 3.8分析交叉口公害影响 (32) 3.9经济性可行性分析 (32) 3.10本章小结 (32) 4 文萃路与学院路交叉口交通配时仿真设计 (32) 4.1Synchro交通仿真系统简介。 (33) 4.2 本文Synchro仿真基础数据收集 (33) 4.3 Synchro软件仿真参数设置 (34) 4.3.1绘制文萃路和学院路交叉口路网图,如4-3: (34) 4.3.1调用LANEW INDOEW对话框,输入道路参数,如图4-4: (34) 4.3.2 调用VOLUMEW INDOW,输入交通量参数,如图4-5 (35) 4.3.3调用Ring and BarrierDesigner对话框,设置相位相序,如图4-6: (36) 4.3.4 SYNCHRO进行最佳化分析之画面如图4-7所示: (36) 4.3.5通过设置以上参数,得出配时方案如图4-8: (37) 4.3.6 SimTraffic 3D仿真 (37) 4.4 信号设计方案 (39) 4.5仿真结果对比 (39) 4.6本章小结 (40) 5 结论 (40) 5.1结论 (40) 注释 (41) 参考文献 (42) 致谢 (44) 外文翻译 (45) 附件 (47)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大全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设计题目总 计: 1、本振源的分析与设计 2、恒流电源的设计 3、光释光仪器的研究 4、远程集中式抄表系统设计 5、红外测温的研究 6、GPS n车定位导航系统的研究设计 7、速度里程表的设计 &超升波倒车雷达设计9、基于USB接口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0、自动门控制系统设计1、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2、医院住院呼叫系统的设计3、煤矿监控系统的设计4、粮库测问系统的设计5、基于RS485的煤矿数据采集系统设计6、基于单片机的高精度位移测量的设计与研究7、电路版回流焊机温度控制的研究& 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实现点阵字符显示的设计9、校园一卡通系统设计0、单片机控制的防盗系统设计 1、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2、高精度电荷放大器设计 3、多路温度控制器设计 4、基于nRF9E5的无线温度采集模块的设计 5、多功能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6、数字合成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7、点阵式汉字电子显示屏的设计 &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的设计9、遥控电子密码锁的设计0、单片机与PC机间的串行通信接口电路设计1、电脑自动控制外部设备电源的研究2、声控机器人的研究(用凌阳单片机)3、超声波测距在汽车安全中的应用研究4、远程超表系统的研究5、利用电话控制家用电器的研究6、光纤在微位移测量中的应用研究7、利用示波器做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研究 &篮球记分系统的研究9、指纹识别应用于学生考勤的研究0、高精度A/D转换的研究1、5w 激光治疗仪ARM机设计 2、感应式报警器的设计 3、电子密码锁的设计 4、太阳能充电器的设计 5、蓝牙数据路由器的设计 6、出租车计价器的设计 7、多功能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多功能数字湿度计的设计9、电荷放大器的研究和设计0、自行车里程速度表的设计1、R、L、C测量仪的设计2、基于单片机的集中空调中央控制器的软件设计3、基于单片机的集中空调中央控制器的硬件设计4、用PLC完成升降电梯的自动控制5、基于单片机的出租汽车计价器的设计6、半导体激光器参数测

服装毕业设计总结范文

仅供参考服装毕业设计总结范文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12 页

服装毕业设计总结范文 服装毕业设计总结范文(一) 服装设计属于工艺美术范畴,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设计(Design)意指计划、构思、设立方案,也含有意象、作图、造型之意,而服装设计的定义就是解决人们穿着生活体系中诸问题的富有创造性的计划及创作行为。它是一门涉及领域极广的边缘学科,和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美学、心理学、生理学以及人体工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密切相关。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服装设计具有一般实用艺术的共性,但在内容与形式以及表达手段上又具有自身的特性。 一、服装设计的特性 (一)服装设计与人体的关系 服装是以人体为基础进行造形的,通常被人们称为是"人的第二层皮肤"。服装设计要依赖人体穿着和展示才能得到完成,同时设计还要受到人体结构的限制,因此服装设计的起点应该是人,终点仍然是人,人是服装设计紧紧围绕的核心。 服装设计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应密切结合人体的型态特征,利用外型设计和内在结构的设计强调人体优美造型,扬长避短,充分体现人体美,展示服装与人体完美结合的整体魅力。 纵然服装款式千变万化,然而最终还要受到人体的局限。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的体态骨骼不尽相同,服装在人体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中的形态也有所区别,因此只有深切地观察、分析、了解人体的结构以及人体在运动中的特征,才能利用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使服装艺 第 2 页共 12 页

术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服装设计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社会政治的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这个时期内人 们的着装心理与方式,往往能够形成一个时代的着装特征。发达的经济和开放的政治使人们着意于服饰的精美华丽与多样化的风格。在我国古代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曾在政治与经济上一度达到鼎盛状态,那一时期女性的服饰材质考究,装饰繁多,造型开放,体现出雍容华贵的着装风格。 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和购买能力,使服装的需求市场日益扩大,从而促使了服装设计推陈出新,新鲜的设计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服装市场的需求也促进了生产水平与科技水平的发展,工业利用艺术创造的成果成为传播文化的渠道,新型服装材料的开发以及制作工艺的发展,大大增强了服装设计的表现活力。 (三)服装设计与文化及艺术的关系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社会心态,这种心态对于服装的影响是巨大而无所不在的。我们可以简单地比较一下东西方民族的着装风格,看得出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影响下,在着装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差异。总体来说东方的服装较为保守、含蓄、严谨、雅致,而西方的服装则较追求创新、奔放、大胆、随意。服装设计应该是有针对性的设计,根据人们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服装造型、色彩等选择上采取相应的变化。同时随着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加,服装设计中也应吸取它国它民族的精华,形成自身独特的服饰风格。 此外各类艺术思潮也会对服装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20世纪初以来,抽象派的构成主义,90年代前卫派的立方主义,或是回归自然、复 第 3 页共 12 页

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范文

第一章塑件分析 1.1塑件结构分析 图1-1 塑件结构图 此制品是消声器上盖,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用到,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产品。且生产纲领为:中批量生产,所以我们采用注射模具注射成型。 1.2 成型工艺性分析[1] 塑件材料为尼龙,因塑件用在空压机内,表面无光洁度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抗冲击强度比一般的塑料有显著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消音效果和自润滑性能。密度1.15 g/cm3, 成型收缩率:0.4~0.7%,平均收缩率为0.55%。 第二章确定模具结构

2.1模具结构的确定 塑料模具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分为:二板模,三板模,热流道模。 二板模缺点是浇口痕迹明显,产生相应的流道废料,不适合高效生产。本模具选择二板模其优点是二板模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成型周期短。 支撑板 分型面 定模侧 动模侧 图2.1 典型的二板模结构 模架为非标准件 定模座板: 400*200*25mm 定模板: 315*200*40mm 动模板: 315*200*32mm 支承板: 315*200*25mm 推秆固定板:205*200*15mm 推板: 205*200*20mm 模脚: 50*200*60mm 动模座板 400*200*25mm 2.2确定型腔数目 2.2.1塑件体积的计算 a. 塑件体积的计算 体积为:

V a = S a ×L a =(37×35-8×25)×10-(33×36-10.5×25) ×8 =12.60cm 3 b.计算塑件的重量 根据《塑料模具设计手册》查得密度ρ取1.12g/cm 3 所以,塑件单件的重量为:m=ρV =12.60?1.12 =14.11g 浇注系统的体积为:主流道+分流道+浇口=(6280+376.8*2+12*2)/1000 ≈7.05 cm 3 粗略计算浇注系统的重量:7.05*1.12=7.90g ≈8.0g(含有冷料穴料重) 总重量:14.11*2+8.0=36.22g 2.2.2 模具型腔数目的确定 模具型腔的数目决定了塑件的生产效率和模具的成本,确定模具型腔的方法也有许多种,大多数公司采用“按经济性确定型腔的数目”。根据总成型加工费用最小的原则,并忽略准备时间和试生产原料的费用,仅考虑模具费用和成型加工费,则模具费用为 21C nC Xm += 式中Xm ——模具费用,元; 1C ——每一个型腔的模具费用,元 2C ——与型腔数无关的费用,元。 成型加工费用为 n Y N X t j 60= 式中j X ——成型加工费用,元 N ——需要生产塑件的总数; t Y ——每小时注射成型的加工费,元/h ;n ——成型周期,min 。 总的成型加工费用为n Y N C nC X X X t j m 6021++=+= 为了使成型加工费用最小,令 0=dn dX ,则 n=2 上式为按经济性确定型腔数目为2。考虑到模具成型零件和抽芯结构的设计,模具

毕业设计总结范文

. 毕业设计总结 通过此次毕业设计,我不仅把知识融会贯通,而且丰富了大脑,同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了解了许多课外知识,开拓了视野,认识了将来电子的发展方向,使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和动手能力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毕业设计是我作为一名学生即将完成学业的最后一次作业,他既是对学校所学知识的全面总结和综合应用,又为今后走向社会的实际操作应用铸就了一个良好开端,毕业设计是我对所学知识理论的检验与总结,能够培养和提高设计者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在校期间向学校所交的最后一份综和性作业,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指导做毕业设计是老师对学生所做的最后一次执手训练。其次,毕业设计的指导是老师检验其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绝好机会。 毕业的时间一天一天的临近,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在不断的努力下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没有做毕业设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大概总结,但是真的面对毕业设计时发现自己的想法基本是错误的。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太理论化了,面对单独的课题的是感觉很茫然。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手低。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 总之,不管学会的还是学不会的的确觉得困难比较多,真是万事开头难,不知道如何入手。最后终于做完了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此外,还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是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 在此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张老师对我悉心的指导,感谢老师们给我的帮助。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选

毕业设计总结大全

毕业设计总结大全 毕业设计总结篇一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两个多月过去了,繁琐而充实的毕业设计画上圆满了句号。毕业设计作为我们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最终一个环节,是对我们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是一种综合的再学习、再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我们的学习本事和独立思考本事。所以两个多月的时间,是对我们两年来所学的知识进行了一个汇总。任务虽然繁重但很充实,不但使我们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在解决疑惑和探讨问题的时候,我们也从中学到新的知识,积累实践经验,这为我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毕业设计是对__综合楼进行预算,其中包括安装部分和土建部分。之前我们也做过一套图纸,但都是在课堂上由各科教师的一点点指导下完成的,所以这次完全由我们自我动手完成,对我们来说也是个挑战。 我的任务是安装的给排水,消防水和全部板钢筋。在做给排水和消防水的时候,我首先做的是熟悉好图纸,把设计总说明图例目录看懂,包括使用什么材料和安装方法,然后看系统图,平面图和大样图,一步一步去地了解和熟悉。图纸有些地方是需要做改的,在设计变更那里给出了,可是有几个地方还是有疑问,例如在系统图上的管和平面图上的不一致,我们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也给出统一标准。在计算过程过程中,必须要熟悉计算规则才能下手,例如冷水管道计算到与洗脸盆、洗手盆、洗涤盆、坐便器连接的角阀处,所有卫生洁具的排

水管道则计算到楼地面。 在计算消防系统管道工程量时,不扣除管件、阀门和各种组件所占长度。为了完成工程量计算这一部分的工作资料,我觉得自我又重新将自我学习过的知识再次复习了一遍,对各个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又有了进一步的熟悉。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我的专心、细心和耐心。在套清单和定额的时候,需要参考图纸,但也有些是没有明确给出,只能套相近的或补充定额,这也是考验自我对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的时候了。在计算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我又解决不了时,我总会请教其他同学,他们也都会给我耐心地解答。有些问题拿 捏不准时,我们也会互相商量,进取参与讨论,把问题逐渐明朗化,这不仅仅增进了我们同学间的友谊,也使我从他们身上学会了许多东西。 接下来就是板钢筋的计算,首先做的还是要熟悉图纸,了解它的抗震等级和混凝土的等级,还有梁板的保护层厚度,这些在后面钢筋的锚固长度和弯折长度等地方都必须用到。板筋需要计算板底筋,上部纵向钢筋,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跨板支座负筋,等等,在熟悉图纸的过程中,在脑海里构成一个立体图,对自我的计算也会有必须的帮忙。计算的时候,因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计算规则容易混淆,经常会粗心大意,时不时发现自我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并且有些是很低级的,例如,计算根数的时候忘了减两端起步距离,支座负筋的总长度计算又忘了加上弯折,这些问题表面看起来不是很大,可是一个工程累计下来可能就会相差很多,并且钢筋是结构工程中十分重要

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毕 业 设 计 调 研 报 告 学校: 分院: 班级: 指导教师:学生:

目录 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调研报告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环境网站当前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环境网站的前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附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环境网站调研报告 作者:周文 摘要: 互联网对我们来说已经变得非常重要,每天人们都会在互联网上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关注当前的环境,大到国家领导人、小到普通平民百姓。而关于环境类的新闻报道为主,更能吸引许多的人的目光和眼球。本网主要是注重环境新闻报道为主,环境相关知识为辅的方式来实现。充分利用互联网来做到实时报道,实时更新。 地球---是孕育世上所有生命的母亲,是保护这些生命得以成长的本源;她承载着一切现代文明,她象征着我们本质的财富。地球---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希望,是我们世代得以延续的生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响彻世界的口号:“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 近五十亿年年来,地球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变化着。二百多万年前,当人类在地球上诞生时,这个行星就为人类提供了充足的生存条件---陆地、海洋、森林和空气。据有幸进入宇宙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遨游太空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蓝白纹痕相间、周围裹着一层薄薄水蓝色“纱衣”的球体,晶莹纯洁,闪烁着斑斓的色彩。。 什么是环境?环境是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而言的。例如,鲸生活在海洋里,离开海洋就会死去,所以海洋对鲸产生的各种影响,都属于鲸的环境;对于一种动物企鹅而言,由于他生活在海洋里,也生活在陆地上,所以它所处的海洋和陆地都是他的环境。然而对于人类来说,凡是影响人类生命活动的各种外界因素均可理解为环境。 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使人类面临共同的困境。对于全世界来说,环境污染已经到了土地污染导致食品污染而产生的毒害、大气污染带来的各种疾病、水污染产生日益增多的癌症等严重地步。至于全球变暖的气候紊乱灾害频发,以及生物多样性消失、沙漠化加速、海洋污染等危机逼近形成了立体性、复杂性污染;“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笼罩在环境危机的阴霾里。大气污染、水体污

毕业设计总结范文

毕业设计总结范文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毕业设计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毕业设计总结范文 毕业设计已经落幕了,在这段日子里我真的是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它让我学到了独一无二的东西,让我学会了学习,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潜力,让我变得自信起来! 回想这近一个月的辛苦日子,我的感觉是既苦又甜的。在做毕业设计之前,我并没有学习过JSP编程,之所以选择了这个课题,就是想在大学这最后一个阶段里学点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我当时可以说是雄心壮志,很有信心能做好这个课题。这学期很早就来到学校,准备毕业设计的事情,可事情并没有我想得那么简单,一开始配个什么开发环境,就搞得我头晕,想问别人,用词都不专业,所以就不敢问,就一天没完没了的在网上查资料,看别人是怎么弄的现在想起来,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我却弄了个半天,真的是有点蠢!!也难怪被别人笑

出师不利,我的信心少了一半,再加上时间还早,毕业设计的事情我就暂时放下了。这一放可不得了,一下就放了近两个月,中途也曾着急过,想试着去问问谁,该如何开始我的毕业设计,可我并没有得到我想要得答案,都说不急不急,时间还早!好,没有办法,看书看不懂,又没人指教,我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这样,我就带着这种时而急躁时而无奈的心情,昏昏谔谔地度过了两个月。 最后一个月了,一向被动的我们终于打电话给了我们的指导老师,见了老师,我才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一出办公室的大门,我就感觉头上有一片乌云笼罩着,当时的我真的有点不知所措,以前存在的侥幸心理现在看来根本是不可能的,自力更生,丰衣食足,我現在才真正的明白了這句話的真諦,原來一切都得靠自己!!! 当时的心情是沉重的,虽然老师分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模块给我做,可对于我这个JSP编程的初学者却是不易的,所有的一切我心里一点谱儿都没有,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想到这些我心里甚至还有些发毛。。。 接下来的日子,真的可以用疯狂两个字来形容。开始两天,我就像只无头苍蝇在网上疯狂的查找与我的毕业设计有关的JSP程序,什么BBS、留言板,论坛我一骨碌儿地下了一大堆,可没有一个是能用的,真的是很郁闷,我差点就

毕业设计说明范文(艺术类).

毕业设计说明范文(艺术类). 案场各岗位服务流程 销售大厅服务岗: 1、销售大厅服务岗岗位职责: 1)为来访客户提供全程的休息区域及饮品; 2)保持销售区域台面整洁; 3)及时补足销售大厅物资,如糖果或杂志等; 4)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现场问题点; 2、销售大厅服务岗工作及服务流程 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 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 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班中工作程序服务 流程 行为 规范 迎接 指引 递阅 资料 上饮品 (糕点) 添加茶水工作1)眼神关注客人,当客人距3米距离侯客迎询问客户送客户

注意事项 15度鞠躬微笑问候:“您好!欢迎光临!”2)在客人前方1-2米距离领位,指引请客人向休息区,在客人入座后问客人对座位是否满意:“您好!请问坐这儿可以吗?”得到同意后为客人拉椅入座“好的,请入座!” 3)若客人无置业顾问陪同,可询问:请问您有专属的置业顾问吗?,为客人取阅项目资料,并礼貌的告知请客人稍等,置业顾问会很快过来介绍,同时请置业顾问关注该客人; 4)问候的起始语应为“先生-小姐-女士早上好,这里是XX销售中心,这边请”5)问候时间段为8:30-11:30 早上好11:30-14:30 中午好 14:30-18:00下午好 6)关注客人物品,如物品较多,则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拾到物品须两名人员在场方能打开,提示客人注意贵重物品); 7)在满座位的情况下,须先向客人致

待; 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 班中工作程序工作 要求 注意 事项 饮料(糕点服务) 1)在所有饮料(糕点)服务中必须使用 托盘; 2)所有饮料服务均已“对不起,打扰一 下,请问您需要什么饮品”为起始; 3)服务方向:从客人的右面服务; 4)当客人的饮料杯中只剩三分之一时, 必须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再添一杯,在二 次服务中特别注意瓶口绝对不可以与 客人使用的杯子接触; 5)在客人再次需要饮料时必须更换杯 子; 下班程 序1)检查使用的工具及销售案场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领导; 2)填写物资领用申请表并整理客户意见;3)参加班后总结会; 4)积极配合销售人员的接待工作,如果下班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范文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名称 当代汽车服务营销策略的探究----以北京现代汽车4S店为例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题目来源□教师科研□社会实践 □实验室建设■其它 题目 类型 □理论研究■应用研究 □设计开发□其它 选题背景及目的 到2010 年,我国汽车服务市场总额可以达到3000 亿元,汽车服务产业已经进入中国国民经济主流,成为一个战略性支柱行业。能否建立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业服务体系,关系到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未来。特别是当国际销售潮流已经出现的历史性变化都与越来越细化的服务有关时,一个全新的服务的世纪就到来了。有观点认为,21 世纪的世界经济是出售服务的经济,在这个“出售服务”的年代,谁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就看谁的服务更到位、更有特色、更受消费者欢迎。服务营销工作本身可以给公司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有正确战略指导的、全方位的服务营销工作,可以确保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因此,服务的竞争必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竞争的主战场。以服务为导向,服务营销为途径,创建4S店自身的品牌是汽车4S店发展之战略措施。 多年以来,对汽车的热门话题几乎都倾注在制造业和产品上,对汽车销售及其服务业的关注度相对较小。然而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单凭产品的独立优势赢得竞争己非常困难,汽车售后服务建设已成为当今所关注的重心。本文运用市场营销、服务营销等理论,通过对现代汽车4S店服务营销策略的研究分析,构建汽车4S店服务营销策略的理论框架,为4S店服务营销实践提供理论资源和指导。 工作任务及要求 (一)总体要求 1.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难易度适当,具有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2.论文必须文题相符,概念清楚,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论据充分、可靠,引用正确,论证有力。 3.论文符合写作规范。 4.论文的字数要求在0.9万字以上。 5.论文必须清楚反映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水平,严禁抄袭。 (二)进度要求 2011年10月中旬——2011年11月中旬:选题,写论文提纲和开题报告; 2011年11月下旬——2012年4月初:写作论文初稿,论文修改及定稿; 2012年4月中旬——4月下旬:毕业论文答辩。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大全

计算机毕业设计题目大全安卓/Android题目大全: 安卓001个人事务管理系统 安卓002手机订餐系统 安卓003无线点菜 安卓004酒店房间预定系统? 安卓005个人相册管理系统 安卓006计算器 安卓007英语学习 安卓008绘图软件 安卓009医疗健康查询系统 安卓010健身信息管理系统 安卓011课程表 安卓012音乐播放器 安卓013便民自行车管理 安卓014点餐系统SQL版 安卓015二手图书交易系统 安卓016公交查询线路 安卓017订餐管理系统 安卓018校园闲置物品交易平台 安卓019电子书阅读器 安卓020蔬菜水果销售系统 安卓021网上商店系统 安卓022消费导航系统 安卓023GPS移动定位及运行轨迹管理系统 安卓024基于安卓系统的数据传输wifi 安卓025基于蓝牙的手机好友发现系统 安卓026学英语智力游戏 安卓027电子书阅读器(两个版本) 安卓028短信管理 安卓029音乐播放器 安卓030旅游记忆系统

安卓031教师教学信息查询系统 安卓032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安卓033基于Android的公路客运售票管理系统安卓034基于Android的英文词典的设计与实现安卓035同学通讯录 安卓036安卓仓库管理系统(单机) 安卓037电子词典的设计与实现 安卓038二维码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安卓039任务管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安卓040手机防火墙 安卓041邮件收发Email 安卓042计算器 安卓043绘图软件设计与实现 安卓044俄罗斯方块系统 安卓045网上商店系统设计与开发 安卓046消费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安卓047记事本 安卓048拼图游戏的设计与实现 安卓049南京旅游 安卓050公交查询线路 安卓051打飞机游戏 安卓052建筑连连看 安卓053扫雷程序 安卓054视频播放器 安卓055多功能日历 安卓056图书借阅系统 安卓057天气预报 安卓058人体健康监测软件 安卓059天气预报 安卓060实习登记系统 安卓061五子棋 安卓062餐厅点餐订餐系统 安卓063心理测试 安卓064手机理财软件 安卓065音频编辑器 安卓066相册图片浏览器 安卓067手机校园信息系统

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调 调研报告 ----初探城市景观设计方法和人性化设计—————————————————————————————————— 调研目的:为毕业设计汉城湖景观设计搜集资料、储备专业知识,为此项目的设计需 找更宽、更广、更新的规划设计方法,让最前沿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此项 目的设计中得到彰显,更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设计能力。将景观设计做到 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追求,更重要的是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探源,需找天人合一 的生存方式,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调研地点:曲江唐城墙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 调研时间:2010年3月5日--------3月21日 调研报告内容来源: 1.查找相关资料 2.实地调研 3.调查访问使用人群 第一部分唐城墙遗址公园实地调研情况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来到曲江较有特色的唐城墙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对这里进行了实地的调研分析。想要通过对这里景观规划设计的特色以及一些存在 的问题,并借助于景观设计的理论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需求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自己的毕业设计找到一个合理的设计理念的定位。 唐城墙遗址公园简介: 西安唐城墙遗址公园位于雁南二路和雁南三路东西向平行的两条城市道路之

间,是唐代长安城的南城墙所在地。东西 全长3600米,宽100米,占地540亩, 由建筑大师张锦秋担纲设计,和曲江池遗 址公园同为曲江新区2008年斥资40亿 元打造六大遗址公园中的两大项目。 报告内容: 一.了解当前城市景观设计的问题 (一)、景观规划设计的定位 景观设计的内容非常广泛,场地选址、场地规划,场地设计、建筑设施等等都要有景观规划设计思想的体现,才能发挥景观规划设计的最大作用,取得最佳效益,所以景观设计理念的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唐城墙遗址公园设计理念的定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唐城墙遗址公园定位为开放式的唐文化艺术长廊,是在古唐城墙外郭遗址之上,以书法雕塑、园林景观为表现手段,以唐诗人物和唐诗意境展示为主题,为市民、游客提供一处集艺术享受、文化鉴赏、活动休憩的高品位场所。它融会古今,宛如一条绿色长廊延伸在曲江的东南方。唐城墙遗址公园以“市民、自然、休闲、健康、艺术、享受”为主,充分体现服务市民和艺术享受的理念。以唐诗为主线,以书法、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园林景观为表现手段,是集诗歌、哲学、美学体验、生态园林为一体的休闲文化长廊。唐城墙遗址公园八个分区以初唐到盛唐的唐诗为主线,并延伸融会到造园意境和景观设计等方面。 唐城墙遗址公园如同古都西安繁华都市的一条碧玉带,这里体现了古遗址上西安人的现代生活,扑面而来的是古韵新风尚、人居新观念的崭新理念,历史文化在这里得到

毕业设计总结报告

毕业设计总结报告 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经过几周的奋战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以下是毕业设计总结报告,欢迎月度。 在没有做毕业设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手低。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我的心得也就这么多了,总之,不管学会的还是学不会的的确觉得困难比较多,真是万事开头难,不知道如何入手。最后终于做完了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此外,还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

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是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 在此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对我悉心的指导,感谢老师给我的帮助。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推荐阅读:大学三年就会在这最后的毕业设计总结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曾经以为时间是一个不快不慢的东西,但现在我感到时间过的是多么的飞快,三年了,感觉就在一眨眼之间结束了我的大学生涯.毕业,最重要的一个过程,最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过程就数毕业设计了.这也是我们从一个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转折.另一个生命历程的开始.毕业… 大学三年就会在这最后的毕业设计总结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曾经以为时间是一个不快不慢的东西,但现在我感到时间过的是多么的飞快,三年了,感觉就在一眨眼之间结束了我的大学生涯.毕业,最重要的一个过程,最能把理论

毕业设计任务书及范本

2008级毕业设计任务书 专业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 指导老师: 班级名称: 教研室:模具教研室 系(部):机械制造工程系 二O 一O 年十月日

一、目的与要求: 毕业设计是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理论教学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检验: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作风。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职业基础知识、职业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3.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熟悉有关技术文件,运用国家标准、手册、资料等工具书进行模具相关设计计算的能力、编写技术文件等独立工作能力。 4.培养学生熟悉工厂设计流程,为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选题: 1.选题要求 设计题目一般由指导老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选题原则: (1)课题要具有真实性; (2)围绕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培养,可以选择典型零件模具设计。 (3)对已从事专业相关岗位的学生,设计的题目可结合从事的工作考虑。 (4)每1-2人为一课题组,每人课题设计的内容不允许雷同。允许一大课题下分若干小课题,但必须说明每人所承担的部分。多人合写一份论文应为不合格; (8)毕业设计课题一经确认,不得更改。 2.自主选题 根据学生本人实践实习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结合生产实际,学生可自主选题,自主选题必须通过指导教师审查认可。 3、参考选题 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计划特点,拟定以下课题作为毕业设计参考课题: 冲压模具设计课题如下: (1)压线卡冲压模具设计(2)保护罩冲压模具设计 (3)支架冲压模具设计(4)电极板冲压模具设计 (5)托架冲压模具设计(6)靠板冲压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精选.)

毕业设计总结 通过此次毕业设计,我不仅把知识融会贯通,而且丰富了大脑,同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了解了许多课外知识,开拓了视野,认识了将来电子的发展方向,使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和动手能力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毕业设计是我作为一名学生即将完成学业的最后一次作业,他既是对学校所学知识的全面总结和综合应用,又为今后走向社会的实际操作应用铸就了一个良好开端,毕业设计是我对所学知识理论的检验与总结,能够培养和提高设计者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在校期间向学校所交的最后一份综和性作业,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指导做毕业设计是老师对学生所做的最后一次执手训练。其次,毕业设计的指导是老师检验其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绝好机会。 毕业的时间一天一天的临近,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在不断的努力下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没有做毕业设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大概总结,但是真的面对毕业设计时发现自己的想法基本是错误的。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太理论化了,面对单独的课题的是感觉很茫然。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手低。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 总之,不管学会的还是学不会的的确觉得困难比较多,真是万事开头难,不知道如何入手。最后终于做完了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此外,还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是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 在此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张老师对我悉心的指导,感谢老师们给我的帮助。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word.

最新本科.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设计题目大全资料

毕业设计题目总结 下面是本人通过查各种资料以及老师推荐的、从各种参考书上摘下来的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的枚举、希望对广大同学们有一定的帮助。 1、无线遥控门铃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本题目要求设计一个遥控门铃,该电路包括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两部分。当有人按动门铃按钮,发射机发出信号,同时,接收机在接收发射机发出的信号后,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有效作用距离30米。 2,linux系统下web服务器的搭建与设计 要求在嵌入式平台建立web服务器,其它电脑终端的浏览器输入ip地址,可以访问,web服务器的内容除必要的说明文字及图像之外,需要实时显示AD转换的数据(与做AD转换驱动的同学合作)。 对学生的要求除嵌入式的相关知识外,需要有简单的网页设计知识。 3.光电控制书写提醒器的设计与制作 本题目要求设计一个书写提醒器,该装置包括发射电路、接收电路、测光电路及延时电路几部分。该装置的作用是监测书写者头部位置,在书写者头部位置过低时会发出声光报警。 4、远离提示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本题目要求设计一个远离提示电路。该电路包括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两部分,可用于儿童看护和贵重物品防盗。要求其有效作用距离为15米,即当带有发射器的儿童或贵重物品在离开预定地距离15米以外时,接收器会发出报警声。 5、声光双控楼道灯控制器的设计与制作

本题目要求设计一个楼道灯控制开关,在天黑或光线较暗时,若有一定的声音(如较近的脚步声、击掌声等),均会控制电灯点亮,且在电灯点亮一小段时间后,自动控制电灯熄灭。电路在白天不起作用。 6、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本课题要求设计一个符合某地交通要求的交通信号灯控制器,用于控制十字交叉路口处设置的红、绿、黄三色信号灯(设计中用相应的二极管代替)及转向信号灯。 7、红外光控防盗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 本题目要求设计一个红外防盗报警器,在有人进入未经允许的区域(如靠近防盗物或破门而入)时,该装置发出报警声。 8、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制作 本题目要求学生设计、制作一个数字频率测量仪。具有较小的测量误差及方便扩展的测频范围(基本测频范围为10HZ-10KHZ )。能对ViM=0.2V~5V 的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等进行测量和显示;频率输出≥4位十进制显示。具有小数点自动定位的功能。 9、多路抢答器的设计与制作 本题目要求设计、制作一个抢答器。可供4个队同时参加比赛;具有锁存第一抢答者组号并显示的功能;由主持人控制系统清零和开始,并具有超时报警的功能。 10、数字电压表的设计与制作 本课题要求设计一个用于测量直流电压数字电压表。要求该电压表能实现2 1 3 位显示;电压测量范围为0-200V ,共分4档;电压表的分辨率为0.1mV ;电压表具有超量程显示的功能。 11、太阳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地加快,在这快速发展的年代,人们外出商务、旅行时,遇到手机没电的情况都是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