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城市发展战略77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8.90 MB
- 文档页数:77
珠海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珠海2030)描绘未来发展蓝图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
当时空转换到2005年,珠海正站在历史的分界线上。
制定珠海长远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谋划未来25年宏伟的发展蓝图,已成为当务之急。
1979年,珠海建市。
1980年,珠海成立经济特区。
《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于2003年初经国务院批复实施以来,珠海市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总量与建设规模不断增长,城市自身实力逐渐增强,内源性发展动力越积越足。
与此同时,CEPA的启动、泛珠江三角洲跨区域协作关系的建立,以及一系列区域性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的落实等区域性政策变化,已经并将继续为全市加快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强大的动力,珠海城市发展即将进入快车道。
如何适应新形势,顺势而为,抓住机遇,将挑战化为动力,完成突破性增长,实现跨越式发展,是珠海市当前亟需研究的课题,这个课题的核心内容是城市功能、布局、规模、时序如何响应内外因的变化,这也正是城市规划必须回答与落实的根本问题。
在此背景下,珠海市规划局已经正式启动《珠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珠海2030)》的规划编制工作,尽早研究新时期城市发展策略,重新探讨城市发展模式,以30年的尺度考虑宏观战略,以20年的尺度决定总体格局,以5年的尺度安排近期建设。
《珠海2030》的研究重点包括:“城市发展动力在哪里?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有多强?会持续多久?城市发展定位是什么?需要什么支撑条件?城市向哪里拓展?何时启动?建设规模会有多大?城市特色应该如何?”珠海市规划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看不清远处,近处的步子没法迈。
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要使规划真正成为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编制规划时要把握城市的性质、规模、布局和基础设施四个要点;编制工作要实现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集思广益;规划一经确定,就要坚持规划的法制性,用来指导具体的工作。
据相关人士介绍,在《珠海2030》规划里,25年后珠海的城市定位、产业规模、产业方向以及人口规模等,都落在了实处。
XX城市发展的总目标在本规划期内,把XX建设成为综合实力雄厚与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经济特区;成为有较强辐射力和吸引力、经济繁荣、交通发达、秩序优良、文明富庶的现代化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集聚力强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创业基地及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成为亚热带海滨花园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的滨海风景旅游胜地。
城市性质:XX是国家的经济特区,珠江口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亚热带海滨风景旅游胜地。
城市职能:XX未来的主要城市职能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9个方面:第一类,具有良好的现状发展基础,今后需要继续加强和完善的城市职能1、国家的综合性经济特区将按照“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的政策走向,继续为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进行探索和试验,并发挥示X作用;加快与港、澳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在港、澳、深、珠的区域化合作中承担起更高层次和更丰富的区域职能。
2、具有国际影响,以休闲康体度假、海洋海岛生态旅游、会议会展为特色的旅游产业继续发展和完善城市型和郊野型的休闲度假旅游,在保护海洋、海岛自然生态的同时,适度开发有特色的海洋旅游;利用现有环境与设施的优势,吸纳一定X围内组织或群体来XX举办国内或国际会议,承办一定规模的中小型展示与展览活动。
毗邻港澳环境良好和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可能吸引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主题公园项目落户XX;有可能与澳门、XX旅游业形成互补互助的一体化旅游市场。
3、高附加值、无(轻)污染化的加工业在一定时期内,加工业会继续保持主导产业地位,并作为城市的主要经济支柱,但由于成本优势的弱化,加工业存在衰退的可能;加工业的发展要由劳动密集型转向高附加值型,并坚持无(轻)污染化。
第二类,具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前景良好,今后需要大力促进发展的新的城市职能:4、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优良的生态环境、居住生活质量和地理条件,已初步具备跨国公司在XX设立研究与开发(R&D)机构的条件;与港、澳直接的经济联系有助于借助境外和国际市场与资金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越的空港和广褒的海域是发展航空航天和海洋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目录第1章总则第2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第3章城市性质第4章城市规模与城镇化水平第5章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及其对策第6章市域资源保护与利用第7章城市发展结构与用地布局第1节城市发展结构第2节主城区布局第3节次中心城布局第4节外围新城布局第8章城市住区发展与居住用地规划第9章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10章城市工业和仓储用地规划第11章城市对外交通规划第12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第13章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第14章城市景观风貌与历史保护规划第15章城市旅游规划第16章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第1节城市给水工程第2节城市排水工程第3节城市电力工程第4节城市电信工程第5节城市信息工程第6节城市燃气工程第7节城市环卫设施第17章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第18章城市防灾规划第1节抗震与地质灾害防治第2节防洪第3节消防第4节人防第19章主城区规划指引第20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第21章城市远景发展构想第22章实施规划的措施第23章附则附录一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附录二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汇总表附录三城市主要道路一览表附录四主城区公园一览表附录五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图纸目录附录六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强制性内容第1章总则第1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为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更好地指导城市各项建设活动,对珠海市上一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第2条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4. 国务院“国发【2002】13号”文件及建规【2002】204号文件5.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研究(1995年)》6.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纲要》、《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7. 国家、省、市相关的其他法规第3条本次规划在地域空间上分为市区、主城区两个层次:1. 市区范围为珠海市行政辖区范围,全境约7653平方公里。
珠海城市发展战略珠海城市发展战略珠海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一流的初具规模的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片热土。
今日的珠海正以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再度引起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珠海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优惠政策推动、固定资产投入拉动以及外贸出口带动三大动力,面对入世及知识经济时代,今后的发展必须突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两大新动力,使珠海的发展更加健康、高效。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HYPERLINK ““ 珠江三角洲南端,比邻澳门特区,又与HYPERLINK "" \t"_blank" 香港隔海相望,全市面积约为1701平方千米,地形多样,拥有广阔的海岸线,辽阔的水域和大小不等的上百个岛屿。
这里风景优美,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气候宜人,全年无雪,年平均气温为22.4℃。
这里人口密度相对较小,是广东省人口最少的城市,但却人才辈出,哺育了无数的伟人,古有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先驱容闳,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杨匏安,省港大罢工领导人苏兆征等,今有华人首富HYPERLINK""\t "_blank"陈芳,中国保险业创始人、“茶王”徐润,著名侨商、大新公司创始人HYPERLINK"" \t "_blank" 蔡昌等。
还有许多的高等学府坐落于此,真可谓是人杰地灵。
此外,在改革开放的政策引导下,珠海的交通旅游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正处于规划阶段的港珠澳大桥;改造中的珠海大道;连接HYPERLINK ""\t "_blank"广州、佛山、HYPERLINK "" \t"_blank"江门、珠海四市的广珠铁路等等。
还有闻名大江南北的珠海十大名景,她不仅有“花园城市”“百岛之市”“浪漫之城”等美称,更是先后被联合国、国家、省有关部门授予“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珠海城市发展分析1.1 现况1.1.1 城市规模与分区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端,珠江口伶仃洋海湾的西侧,南临南海,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西与台山、新会毗邻,北与中山市接壤,市区南部与澳门陆地相连。
东距香港36海里,离香港最大海岛大屿山仅3海里,北至广州约140公里。
介于东经113º02′27″~114º24′25″,北纬21º43′31″~22º29′14″之间。
全市海陆总面积约765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域面积1687.8平方公里(其中东部海岛面积为86.8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965.2平方公里,海岸线(含海岛岸线)总长700公里,境内有大小岛屿144个。
由于地处珠江三角洲河口,水网发达,珠江八大出海口门中有五个(珠江口、磨刀门、泥湾门、鸡啼门和崖门)经过珠海。
珠海市为省辖地级市,197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市,1980年成立珠海经济特区,特区设在香洲区内,1983年6月增辖斗门县。
2001年,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加快城市化的进程,经国务院批准,珠海市对斗门撤县设区,并新设立金湾区。
目前,珠海市辖香洲、金湾、斗门三个行政区以及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珠海保税区、万山海洋经济开发试验区、横琴经济开发区和珠海临港工业区五个经济功能区。
到2007年末,珠海市常住人口为145.4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5.69万人,是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人口规模最小的城市。
图1-1 珠海市行政区划图建市之前,珠海市是一个经济落后、以渔农业为主的边陲小县。
设立经济特区后,珠海市依托毗邻港澳地区的地缘优势,充分利用中央给予的经济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内、外商投资设厂,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如今珠海已经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海滨城市。
1.1.2 产业经济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至2007年,珠海市的GDP总量从 2.61亿元增长到886.84亿元,27年来GDP年均增长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