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诚信工作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37.53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诚信工作制度
一、背景及意义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强我校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诚信素质,特制定本制度。
二、目标与原则
1. 目标:通过诚信工作制度的实施,使我校学生树立起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形成诚信校园氛围,为培养具有诚信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2. 原则: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推进诚信教育工作。
三、主要内容
1. 诚信教育
(1)将诚信教育纳入德育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2)开展诚信宣传活动,利用校报、校园网、宣传栏等载体,宣传诚信的重要性和诚信典型,营造浓厚的诚信氛围。
(3)加强家庭教育,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等方式,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诚信教育,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
2. 诚信管理
(1)建立健全学生诚信档案,对学生在校内的诚信行为进行记录,定期汇总和分析,为学生的诚信评价提供依据。
(2)制定诚信评价标准,实行量化考核,将学生的诚信表现与评优评先、奖学金发放等挂钩,激励学生践行诚信。
(3)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失信行为及时发现、及时纠正,确保诚信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 诚信实践活动
(1)开展诚信承诺活动,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诚实守信,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2)组织诚信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培养诚信行为习惯。
(3)举办诚信主题班会,通过故事分享、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诚信的意义和价值。
四、组织实施
1. 成立诚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诚信工作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制定详细的诚信教育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和措施。
3.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诚信教育的水平和能力。
4. 定期对诚信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诚信工作制度。
五、奖励与惩罚
1. 对在诚信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失信行为及时进行批评教育,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六、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通过以上诚信工作制度的实施,我们相信我校的诚信教育工作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诚信素质将得到全面提升,为构建和谐校园、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