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肥水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15.14 MB
- 文档页数:88
园林树木土肥水管理一、引言园林树木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其生长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园林景观的美观度和品质。
园林树木的生长与土壤、施肥和水分密切相关,因此科学合理的土肥水管理是保证园林树木健康生长的关键。
二、土壤管理1. 土壤检测在园林树木的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检测,了解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营养元素含量等基本情况。
通过土壤检测结果,合理调整土壤性质,确保树木生长需要的土壤环境。
2. 土壤改良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可以采取石灰、有机肥等方式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为树木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三、施肥管理1. 施肥原则在园林树木的生长季节,根据树木的品种和生长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计划。
一般来说,应遵循“绿肥补氮、红肥补磷、白肥补钾”的原则,满足树木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
2. 施肥方法常见的施肥方法包括树干周围刨槽施肥、滴灌施肥、喷洒施肥等。
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确保施肥均匀,避免压伤根部,提高肥料利用率。
四、水分管理1. 浇水原则园林树木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不同。
一般来说,春夏季树木生长旺盛,需要加强浇水;秋冬季树木休眠,浇水量适当减少。
根据树木的具体情况设置合理的浇水计划。
2. 浇水技巧浇水要注意避免盲目浇水和深层浇水,应根据树木的根系分布情况,选择适当的浇水方式和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树木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五、总结园林树木土肥水管理是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土肥水管理可以提高园林树木的生长质量,增强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提升园林景观的美观度和品质。
通过对园林树木土肥水管理的科学研究与实践,可以为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以上是关于园林树木土肥水管理的简要介绍,希望能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园林绿化事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课程名称:园林树木及养护(二)课程类别:必修课授课专业:园林授课内容: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授课学时:4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树木土、肥、水管理的意义,能够完成年生长周期内的各种养护管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土、肥、水管理难点:系统完成完整的养护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点评相结合。
教学过程:导入(复习式)新课讲授小结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第一节土壤管理一、土壤管理的概念和作用土壤是树木根系生长、吸收养分和水分的基础。
是树木生长的基础。
1. 土壤管理——是指土壤耕作、土壤改良、施肥、灌水和排水、杂草防除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2. 土壤管理的目的与作用:A、扩大根域土壤范围和深度B、调节和供给土壤养分和水分,增加和保持土壤肥力C、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向纵横向伸展;D、保持或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二、肥沃土壤的基本特征1. 养分均衡2. 土体结构适宜:上松下实3. 物理性质良好三、土壤改良采用机械或非机械方法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
(一)土壤耕作改良1. 深翻熟化:深翻结合施用适量的有机肥是改良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提高土壤肥力的最好方法(1)时间栽植前:配合地形改造、杂物清除等,深翻、爆晒土壤(减少病虫害)、打碎土块并施有机肥。
栽植后:早春:蒸发量大易导致缺水,在春旱、多风地区需及时灌水或采取措施覆盖根系,易较秋耕浅秋末冬初(最好):地上,养分回流,根系易愈合、易发部分新根。
耕后灌水(2)次数与深度次数:黏土、洼地:一般1-2年1次;地下水位底、排水好、沙壤土:一般3-4年1次深度:因地因树而异,一般60- 100cm。
最好距根系主要分布层稍深、稍远些(3)深翻方式树盘深翻:树冠边缘挖环状深翻沟。
适用于孤植树和株间距大的。
行间深翻全面深翻隔行深翻各种深翻均应结合施肥和灌溉。
2. 中耕主要目的:切断土壤表层的毛细管,减少蒸发;尽快恢复土壤的疏松度,改善通气和水分状态;清除杂草。
园林植物肥水菅理方案园林植物养护作为园林绿化的军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园林工作者的京视,总结绿化养护管理经验,对于促进园林绿地建设有着极大便利.现将XX园林植物月巴水管理方案编制如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庭院植物水分管理的原则植物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不能离开水分.首先,水是绿色植物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占植物鲜电的70%~90%,水使细胞和组织处于案张状态,使植株挺立。
其次,水是光合作用的物质来源之一.植物含水国的多少与其生命活动强弱常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组织的代谢强度与其含水量成正相关.由此可知,水对植物领活动起了决定性作用.陆生植物必须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以保持其正常含水量。
但另一方面它的地上部分,尤其是叶子又不可避免地要向外散失水分(蒸腾作用).吸收到体内的水分除少部分参与代谢外,绝大部分用于*唯蒸腾散失.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对于植物生叶长枝、开花结果极为事要.当植物缺水时,个体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如水分不足时,萌芽不整齐,新梢生长弱,花芽分化减少,开花不良。
当土壤含水量下降到10%~15%时,地上部分停止生长,低于7%时,根系停止生长。
但土壤中水分过多,则土壤中氧气含量减少,根系生理活动减弱,影响到植物营养的运转与合成,当严串缺氧时,可引起根系死亡.二、植物水分管理的措能1∙灌水。
(1)水源.常用水源有自来水、井水、河水、湖水、池塘水以及工业及生活.废水.河水、井水和池塘水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质,是较好的濯溉用水.为了节约用水可用污水进行灌溉,但用前必须经过化览,确实不含有害.有毒物质的水才能用,否则不能作灌溉用水.(2)灌水的时期.灌水时期主要根据植物在一年中各个物候期对水分的要求、当地气候特点和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等决定。
灌水的具体时期,除了对新栽植的植物要浇足定植水外,在天气干早、土墩缺水时还要及时补充水分,一般按照不同植物的物候期进行浇水,大体上可以分为休眠期灌水和生长期灌水两种。
园林树木的土壤以及水肥管理技术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的任务是为了树木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满足树木生长发育对水、肥、气、热的要求,以快速、持久、充分地发挥树木在园林中的功能。
园林绿地土、肥、水、管理的关键是从土壤改良入手,通过实施各种措施改良土壤,并同时进行松土除草、地面覆盖、施肥、灌水与排水等技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等,以满足树木生长发育的需要。
第一节园林树木生长地的土壤条件土壤是树木生长的基地,是植物生命活动所需水分和养分的供应库和储存库,也是许多微生物活动的场所。
土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树木生长的状况,树木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园林植物景观效果,所以分析了解园林树木生长地的土壤条件及其管理措施,是从事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工作者主要任务之一。
一、树木对土壤的要求1.树木对土壤的要求是有选择的,在生产实践中,有的是因树种选择土壤,有的是因土壤选择树种。
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应该是不同的树种栽植在相适应的土壤上,如喜酸性的植物则栽在酸性土壤上;而耐盐碱的植物种在含盐碱高的地段;耐水湿的树木栽在湖边、河边或低湿地;在高山和干旱地则种耐干旱的植物。
总体来说,就是做到适地适树。
2.一般来说,植物都喜欢保水保肥和通气良好的土壤,而树木也不例外。
粘性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好,但通气和排水能力差;而沙质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但通气能力好。
无论哪种土壤,其腐殖质含量直接影响水分和肥分的保持,以及物理性状的优劣,因此对土壤施有机肥很重要。
3.树木生长地下层土壤排水的好坏对其生长有直接的影响,水分过多或积水(耐水湿的除外)往往会引起烂根,故树木生长地的下层土壤应该排水良好不能积水;同时地下水位也不能过高,过高造成土层薄,湿度大,透气性差,使树木生长不良。
同时树木生长也要一定的土层厚度,从调查得知,小灌木、大灌木、浅根性乔木、深根性乔木等要求土层厚度分别为45cm、60cm、90cm、150cm。
4.栽植地的土壤要求充分风化,如果土壤没有充分风化则孔隙度低,通气不良,微生物活动弱或无,致使肥力极低,树木生长不好。
园林树木施肥养护技术一、园林树木施肥1、由于树木根群分布广,吸收养料和水分全在须根部位,因此,施肥要在要根部的四周,不要靠近树干。
2、根系强大,分布较深远的树木,施肥宜深,范围宜大,如油松、银杏、臭椿、合欢等;根系浅的树木施肥宜较浅,范围宜小,如法桐、紫穗槐及花灌木等。
3、有机肥料要充足发酵、腐熟,切忌用生粪,且浓度宜稀,化肥必须完全粉碎成粉状,不宜成块施用。
4、施肥后(尤其是追化肥),必须及时适量灌水,使肥料渗入土内。
5、应选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施肥。
阴雨天由于树根吸收水分慢,不但养分不易吸收,而肥分还会被雨水冲失,造成浪费。
6、沙地、坡地、岩石易造成养分流失,施肥要深些。
7、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强,所以浅施渗透到根系分布层内,被树木吸收;钾肥的移动性较差,磷肥的移动性更差,宜深施至根系分布最多处。
8、基肥因发挥肥效较慢应深施,追肥肥效较快,则宜浅施,供树木及时吸收。
9、叶面喷肥是通过气孔和角质层进入叶片,而后运送到各个器官,一般幼叶较老叶,叶背较叶面吸水快,吸收率也高。
所以实际喷布时一定要把叶背喷匀,喷到,使之有利于树干吸收。
10、叶面喷肥要严格掌握浓度,以免烧伤叶片,最好在阴天或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喷施,以免气温高,溶液很快浓缩,影响喷肥或导致药害。
11、城镇园林绿化地施肥,在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时,应考虑到不影响市容卫生,散发臭味的肥料不宜施用。
二、花卉追肥技术花卉栽培需要及时追施肥料,其追肥方式多种多样。
但不同的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花卉生长的不同情况,合理选用。
冲施:结合花卉浇水,把定量化肥撒在水沟内溶化,随水送到花卉根系周围的土壤。
采用这种方法,缺点是肥料在渠道内容易渗漏流失,还会渗到根系达不到的深层,造成浪费。
优点是方法简便,在肥源充足、作物栽培面积大、劳动力不足时可以采用。
埋施:在花卉植物的株间、行间开沟挖坑,将化肥施入后填上土。
采用这种办法施肥浪费少,但劳动量大,费工,还需注意埋肥沟坑要离作物茎基部10厘米以上,以免损伤根系。
苗木水肥管理方案苗木在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化、农业生产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苗木的养护管理尤为重要。
其中,水肥管理是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条件,合理的水肥管理可以促进苗木生长,提高苗木的抗病性、耐旱性和虫害防治能力。
本文将从水肥的基本知识入手,介绍苗木水肥管理方案。
水肥的基本知识1. 水分水分是苗木生长所需的必要物质,蕴含于土壤中,并通过根系吸收。
苗木吸收的水分主要有两种形式:•自由水:土壤中未被土壤颗粒吸附的水分;•吸附水:土壤颗粒表面吸附的水分。
不同的土壤类型对水分的影响不同,沙质土壤的自由水较多,但是自由水很容易流失,因此需要加强浇水管理。
而粘质土壤则较容易吸附水分,但是排水不畅,容易形成积水,因此需要加强排水管理。
2. 养分养分是苗木生长所需的另一种必要物质,包括氮、磷、钾等多种元素。
不同的养分在苗木生长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氮: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元素,可提高植物的鲜重、干重和叶面积。
•磷:是植物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能够促进植物的分化和发育。
•钾: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必需元素,它参与调节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代谢过程,增强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力。
合理的养分供应可有效提高苗木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苗木水肥管理方案1. 浇水管理浇水是苗木水肥管理中最基本的一环,关系到苗木的生存和生长。
在浇水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浇水时间:一般选择早晨或晚上浇水,避免白天高温时浇水造成水分蒸发过快,浇水量不宜过多。
•浇水方式:可以采用喷雾或滴灌的方式,逐渐浇灌,避免过快浇灌,导致水分流失。
•浇水频率: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季节、土壤湿度等情况而定,一般以土壤湿度为标准。
•浇水量:需要根据苗木生长状态而定,苗木生长迅速或根系发育较好时,需要加大浇水量,避免干旱而影响苗木生长。
2. 施肥管理施肥是苗木水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施肥时间:春季和秋季是苗木生长繁殖的重要时期,此时需要增加施肥量,夏季和冬季是苗木的休眠期,此时施肥量需要适当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