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全攻略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14
SCI论文投稿步骤及其经验总结范文一.投稿程序1.选择合适的SCI期刊,结合专业知识,根据年度影响因子表和他人经验来综合选择要投递的期刊,并进入该期刊查询系统查询近年来的文章走向。
3.稿件及其相关材料准备:Manucript.doc、Table.doc、Figure.tiff(jpg等)、Coverletter,有时还有Titlepage、Copyrightagreement、Conflictofinteret等。
7.校样:一般编辑部先寄出三个电子文档,包括Query、Proof、P-annotate,有时也可能伴有纸质文档校样,如Jpinealreearch。
校样后通过E-mail寄出即可。
8.版权协议和利益冲突:一般首次投稿时就需要提供,但也有少数杂志是Accepted之后才需要提供。
二.投稿经验总结1.正确选择对口的SCI期刊。
原则上是先投递高影响因子的杂志,然后不断降低IF,但是大家都知道每改投一种杂志,我们单纯改变格式可能会花费很长时间,除非你采用了文献管理软件。
但是也不能盲目投递杂志,应该要结合专业知识。
2.不能进行一稿两投。
这种投机取巧之事最好不要做,因为许多杂志之间的编委是相同的,一旦同一篇文章两次发到同一个编委或审稿人手中,那后果就不堪设想,尤其那些在投递手稿时就需要转移协议的,切记版权问题。
3.如何正确选择必需推荐的审稿人?一般编辑不会选择你推荐的审稿人,但你还是尽量选择同行中的小专家。
不过,这也与你的投稿目的有关,若十分自信文章的创新性和中肯意见,你可以从参考文献中挑选大专家。
4.如何礼貌地向编辑咨询稿件状态?与人相处时,是存在感情因素的,尤其是可以accept或者也可以reject时,很有用。
所以,在你想知道稿件状态时,要多以委婉的语气的向编辑咨询。
5.如何提高一次投稿的成功率?文章本身的创新性是第一位因素,对口期刊选择、文章格式完美、语句通顺(尤其符合英文习惯)等也很重要。
中医药专业发表SCI论文攻略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
如何将中医药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具有影响力的SCI期刊上,是广大中医药研究者的焦点。
本文旨在为大家提供撰写中医药专业发表SCI论文的攻略。
关键词:在撰写论文前,选择与中医药研究领域相关的关键词非常重要。
关键词可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提高论文的被检索率和度。
建议选择的关键词包括“中药”、“针灸”、“中医诊断”等。
标题:标题是论文的眼睛,能够准确概括文章的主题,吸引读者的兴趣。
建议使用精准、有吸引力的标题,例如“针灸治疗糖尿病:来自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
引言:引言部分需要清楚地阐述文章的主题和研究领域,并为文章的其他部分提供背景信息。
在引言中,可以简要介绍中医药研究的相关背景,以及针灸和中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还可以提出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部分,需要详细描述文章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例如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文献综述等。
针对不同的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技术非常重要。
还需要说明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和优势,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研究思路。
结果与讨论:结果与讨论部分需要客观地描述和解释研究结果,并将其与前人研究进行比较。
需要呈现研究结果,然后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最后总结出研究结论。
同时,还可以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讨论,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方向。
结论部分需要对文章的主要发现进行总结,并说明其意义和贡献。
可以简述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方向,并指出中医药研究的发展前景。
结论部分应该精炼、明确,让读者对整个研究过程和结果有清晰的认识。
本文旨在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美精神病学SCI和SSCI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精神病学是一门研究精神障碍和心理健康的学科。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美两国在精神病学领域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SCI和SSCI作为国际核心期刊,收录了众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写SCI论文的技巧
写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需要注意一些技巧,以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可被接受的程度。
以下是一些写SCI论文的技巧供参考:
1.确定论文的主题和范围:在开始写SCI论文之前,要明确研究的主题和范围。
这有助于确定文章的结构和目标读者。
3.清晰的目标和问题陈述:在论文中,明确陈述研究目标和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这有助于读者理解研究的动机和目的,并能在文章的后续部分中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4.准确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确保描述实验方法和设计详细且准确。
这有助于读者理解研究如何进行并充分重现实验。
5.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用简单、清晰和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提供恰当的图表和图形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结果。
6.关注论文结论:在论文中,对研究结果进行全面的解释和分析,以揭示实验结果的重要性和影响。
结论应与研究目标和问题陈述相及,并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7.论文的可重复性: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结果的可验证性。
给出充分的细节和材料,以使其他人能够重复这些实验或验证这些结果。
8.简洁和准确的写作风格:在写作SCI论文时,使用简洁和准确的语言是至关重要的。
避免使用不必要的修饰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以免混淆读者。
总之,写好SCI论文需要遵循以上技巧以及出色的研究能力和写作技巧。
不断练习和与同行的交流也能提高写SCI论文的能力。
SCI论文发表流程及注意事项1.投稿前的准备工作1.1期刊的选择➢途径一:下载最新的SCI论文影响因子表,输入相关领域的关键词,可以查出不同的期刊结果和对应的IF值;➢途径二:根据平时所阅读的相关文献,进行不同期刊的选择和筛选;➢途径三:老师根据你的工作(创新程度、完整性等)指定相关的投稿期刊;➢在较大范围内确定投稿期刊之后,分别进入各期刊的主页面,点击“Submit your Article”,仔细查看期刊的“Guide forAuthors”,包括该杂志的“Aim and Scope”, “Paper Type”等,确定最终的投稿期刊。
1.2 文章格式调整确定投稿期刊后,在文章结构和表达基本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查看所选期刊的“Article Structure”进行逐一修改,主要包括: ➢Word limitation➢Running title (不是所有杂志都需要)➢Title➢Author names and affiliations➢Corresponding author➢Present or permanent address➢Abstract➢Graphical abstract/Research highlights (不是所有杂志都需要)➢Keywords➢Text and acknowledgements➢Tables and Figures captions➢References➢Nomenclature and units1.3 投稿前需准备的材料文章格式完全修改好以后,发给相应作者(主要为通讯作者和对该文章做出重大贡献的其他作者)进行审阅(最好包括文章的投稿信(Covering letter)),在同意和确定无误后进行后续的材料准备和投稿工作。
投稿所需材料如下:➢Covering letter (介绍文章的重要意义和创新性,是该文章能否进入实审阶段的有力保障,特别重要);➢Graphical abstract (图形摘要,你需要给出1张能代表全文的图,并给出合适的说明(不是所有杂志都需要));➢List of three potential reviewers (几个途径:①课题组推荐在国内外熟悉的同行专家;②在平时阅读文献、实验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试着和国内外的专家写E-mail,慢慢熟悉后可以推荐其为审稿人;③在论文中重点介绍某个教授/参考某个教授许多文章,可以将其推荐为审稿人);➢Manuscript (修改后的正式稿,一般为2倍行距、左端添加连续行号、全文中间对齐(有的杂志需要左对齐));➢Tables (表题置于表上方,三线表,每个表单独占一页)➢Figures (所有的图题按照次序写成一个Figure Caption文档,每个图单独占一页,图一般为EMF或者TIF格式文件(>200dpi))。
SCI论文全攻略之审稿回复实例.txt精神失常的疯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正常的疯子!附1:SCI扩展版和SCI核心版收录期刊的区别SCI扩展版(以下简称SCIE)和SCI核心版(以下简称SCI)收录期刊还是有区别的,SCI 期刊论文全部被SCI收录,SCIE期刊论文只是部分被SCI收录,这就是有的SCIE期刊一年有几百篇论文,却只有几十篇甚至十几篇论文被SCI收录的原因。
具体到SCIE期刊上的一篇论文能否被SCI收录,还是要看美国ISI发布的报告,现在科技部信息研究所也公布这一报告,很多图书馆的SCI检索机构也可以查。
不过在国内,很多单位都把SCI期刊论文和SCIE期刊论文一视同仁,只要发表在SCI期刊或SCIE期刊上,该论文都当作SCI收录,这是管理者的无能抑或无为就不得而知了。
但就我们单位而言(国内TOP10高校),这两者还是区别对待的,论文是否SCI收录还是看CISI 的报告或SCI检索机构的证附2:[精华]如何回复SCI投稿审稿人意见(1)1.所有问题必须逐条回答。
2.尽量满足意见中需要补充的实验。
3.满足不了的也不要回避,说明不能做的合理理由。
4.审稿人推荐的文献一定要引用,并讨论透彻。
以下是本人对审稿人意见的回复一例,仅供参考。
续两点经验:1,最重要的是逐条回答,即使你答不了,也要老实交代;不要太狡猾,以至于耽误事;2,绝大部分实验是不要真追加的,除非你受到启发,而想该投另外高档杂志----因为你既然已经写成文章,从逻辑上肯定是一个完整的“story”了。
以上指国际杂志修稿。
国内杂志太多,以至于稿源吃紧,基本没有退稿,所以你怎么修都是接受。
我的文章水平都不高,主要是没有明显的创新性,也很苦恼。
但是除了开始几篇投在国内杂志外,其他都在国际杂志(也都是SCI)发表。
以我了解的情况,我单位其他同志给国内杂志投稿,退稿的极少,只有一次被《某某科学进展》拒绝。
究其原因,除了我上面说的,另外可能是我单位写稿子还是比较严肃,导师把关也比较严的缘故。
SCI论文全攻略之审稿回复实例尊敬的审稿专家非常感谢您对我们的论文进行审阅,并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在此回复中将一一解答您提出的问题,并对您的建议进行思考和调整。
1.在您的评论中,您提到了我们的论文结构不够清晰,缺乏逻辑连贯性。
我们深表歉意,并会进一步修改我们的论文结构,以确保逻辑关系更加明确和连贯。
我们将重新组织论文的各个章节,使其能够更好地引导读者理解并接受我们的研究。
2.您也指出了我们论文中存在的技术细节描述不准确的问题。
我们会重新检查我们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并做出必要的更正和澄清。
我们也会更充分地说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步骤和操作,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地复现我们的实验。
3.您建议我们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增强研究的可信度和普适性。
我们非常赞同您的观点,并将会在修改后的论文中增加更多的实验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
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研究的可靠性,还可以减少偶然性引起的偏差。
4.您提到了我们的论文中缺少一些相关研究的引用,导致了研究背景不够充分。
我们会重新审视相关文献,并在修订后的论文中加入适当的引用,以更好地支持我们的研究框架和方法。
我们会更加详细地介绍前人研究的成果,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对比。
5.您对我们论文中的一些特定方法提出了质疑,并建议我们进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非常感谢您的建议。
我们会重新设计实验方案,以验证这个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如果实验结果仍然无法支持我们的假设,我们将会重新考虑和调整我们的方法和论点。
6.最后,您对我们论文的语法和拼写错误给予了指正。
我们会对我们的论文进行仔细的语法和拼写检查,确保它们符合学术写作的规范和要求。
我们也会请专业的校对人员对我们的论文进行细致的校对和审查。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的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我们认真对待您的每一个指教,将竭尽全力修改我们的论文,以期能够在您的指导下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谢谢您的批评和支持!顺祝工作顺利!。
本科生想发表SCI该做什么?本文主要针对本科生想要发表SCI论文的情况进行讲解,并给出9个具体的提纲标题。
1. 确定研究课题:本科生想要在SCI上发表论文,首先就需要选择一个具有研究价值和创新性的课题,这是发表SCI论文的第一步。
2. 认真撰写论文:一篇SCI论文需要通过严谨的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来吸引审稿人和编辑的注意,因此本科生需要认真撰写和修改自己的论文。
3. 寻找专业导师:找到专业的导师可以让本科生的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同时导师也会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发表SCI论文的成功率。
4. 善于利用科研资源:利用校内科研平台、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可以为论文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料,也更容易获取相关数据和文献。
5. 合理规划时间:发表SCI论文需要付出长时间的努力和研究,因此本科生需要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保持高度的工作效率和时间管理能力。
6. 提高语言水平:SCI论文需要用英语撰写,因此本科生需要加强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提高论文的阅读和撰写能力。
7. 养成优秀的研究习惯:认真做实验、合理运用研究方法、多查阅文献等优秀的研究习惯对于发表SCI论文很有益处。
8. 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学术会议、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结识同行等都可以为SCI论文的发表提供有效的支持。
9. 多尝试并不断追求进步:发表SCI论文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时间,在遇到失败和困难时,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并不断追求进步和提高。
综上,本科生要想在SCI上发表论文必须努力掌握这些技巧和方法,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积极面对挑战,才能加强自己的研究能力并最终取得成功。
1. 确定研究课题:本项提纲阐明了确定研究课题的必要性和关键性,对于本科生来说这是发表SCI论文的第一步。
在选题时需要注意选题的研究价值和创新性,这是影响SCI论文是否被接受的重要因素。
2. 认真撰写论文:文章的结构和语言对于SCI论文的发表非常重要,需要本科生认真对待。
SCI论文选刊与投稿全攻略一、拟投期刊的选择:(1)选用SCI收录期刊。
目前SCI收录核心刊3000种,加上增补期刊约5600种。
研究者可事先将SCI中自己感兴趣的期刊找出来备用。
(2)利用SCI收录期刊的影响引子(Impact Factor)来选择期刊。
期刊的影响因子是该刊前2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的平均被引次数。
《科学》、《自然》影响因子很高,SCI收录中国期刊影响因子都在1.00以下。
期刊影响因子愈大,有用信息愈多。
作者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
(3)利用学科带头人的影响或国际学术交流的条件,物色最了解中国学术研究、信任中国学者的那部分期刊投稿。
SCI选用的期刊中约1 / 3为美国期刊,因而要注意选美国期刊。
二、如何准备投稿?选择适合刊物投稿:从杂志homepage下载Instruction for Author,按投稿要求,如投稿份数、论文体例、长度、图表、参考文献引法、配图说明(Figure legends)等,逐条遵循。
Letter to editor-in-chief : ①声明文稿权转让;②未一稿多投,和在稿件未作出决定前不准备一稿多投;③所有列出作者均对文稿有确切贡献;④文稿内容真实,无作伪;⑤所有作者均已阅读文稿,且同意送稿;⑥通信作者地址、电话、Fax、e-mail;⑦通信作者签名。
勿一稿多投。
Title page 的式样如下:Peroxisome Proliferation-Activated Receptor-g Ligands Ameliorate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ocarditisZuyi Yuan, MD, PhD; Yan Liu, MD; Yu Liu, MD; Jijun Zhang, MD; Chiharu Kishimoto, MD, PhD*; Yanni Wang, MD; Aiqun Ma, MD, PhD; Zhiquan Liu, MD.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First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1, China;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Graduate School of Medicine, Kyoto University, Kyoto 606-8501, JapanFirst author's surname: YuanRunning head: PPARg ligands ameliorate myocarditisSupported by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0170371)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Zuyi Yuan, MD, PhD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First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No.1 Jiankang Road, Xi'an, Shaanxi 710061, ChinaTel: +86-29-532-4021 Fax: +86-29-5263190E-mail: zuyiyuan@三、向国外生物医学期刊投稿需注意A. 期刊选择:英文生物医学期刊种类繁多,选择一本恰当的期刊并非一件易事,然而这是论文得以发表的一个重要环节。
七步写出高水平SCI论文国内比较注重论文数量,一些研究生读博士的时候就能发表不少论文。
我在国内读博士的时候也发表不少论文,来新加坡国立大学后,发现他们的评价标准是他引次数除以论文数量,如果别人不引用,论文数越多平均他引次数反而更小,所以很少有人片面追求数量。
这里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讲述一下写出高水平论文的一些建议,相信对正苦于如何发表SCI论文的博士们是有借鉴价值的。
1. 研究方向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选择,或者有擅长该方向的人指导选择研究方向是个很头疼的事情,这对研究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你研究什么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能发表怎样水平的文章、有没有人看、有没有人引用,所以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研究的对象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的成果,中国两千多年来以孔圣人为研究对象,没有开拓研究对象,所以一直固步自封直到落后挨打,所以研究对象必须对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必须不断开拓新的研究对象。
研究生的研究对象和方向基本由导师决定,自己可选的余地不大,但要知道这个道理。
对于博士毕业后仍然从事科研的年轻人来说,一般来说应该以自己擅长的方法、技巧、领域为基础,逐渐扩展。
如果自己特别喜欢某一个领域,需要多向熟悉该领域的学者请教、学习,如果能跟着熟悉该领域的成功者干一段时间更好。
2. 循序渐进掌握英语写作,尽可能自己写,多和导师修改后的论文比较英语写作是发表SCI论文必须过的一关,因为国内的中文期刊一般最多EI收录,想发表SCI论文很难。
多读一些科技论文写作技巧的书是很有必要的,我当时读过《How to Write &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和《How to Publish a Paper in the Top Journal》,这两本书都写得非常好,建议写英文论文有困难的研究生一读。
我读博士的时候,第一篇论文我只写了中文,英文完全是导师翻译,从第二篇论文起我自己翻译成英文,导师修改后发表。
SCI论文全攻略之审稿回复实例致评审专家:非常感谢您对我们提交的论文《XXX》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在您的指导下,我们深入地思考和修改了论文,希望您能认可我们的努力。
以下是对您的审稿意见的回复:1.关于XXX问题您提到了XXX问题在整个论文中未得到充分讨论和解释。
经过我们的重新审视和修改,我们在论文中增加了相关内容,并扩展了对XXX问题的讨论。
我们添加了XXX的相关研究和数据,并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以弥补此前的不足之处。
我们相信这些改进能够使我们的研究更为完整和有说服力。
2.关于XXX实验的误差分析您对我们的实验数据和结果提出了一些疑问,特别是关于XXX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在您的建议下,我们重新对实验过程进行了检查,并对实验方法和操作细节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我们还对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更加严格的验证,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我们相信这些措施可以使我们的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并得到您的认可。
4.关于结论部分的进一步完善您提到我们的结论部分的总结和展望不够明确和有力,建议我们进一步强调和突出我们的研究成果和意义。
在您的指导下,我们对结论部分进行了重新调整和修改,强调了我们研究的创新性和学术贡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进一步展望。
我们相信这些改进能够使我们的结论更为精炼和有力,展示出我们的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
总之,我们非常感谢您的耐心和细致的审阅,并对我们的研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您的指导下,我们对论文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完善,希望您能再次审阅我们的工作,并给予肯定和认可。
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在您的帮助下创作出更好的学术作品。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和指导!诚挚地。
SCI论文全攻略(1)第一部分:选题与创新一、先想先写最后做:1. 做研究之前,必须想清楚:结果能不能发表?发表在哪里?2. 先把文章大框写好,空出数据,等做完实验填完空就可以发了;正所谓心中有沟壑!3. 在未搞清“写什么、发哪里、自己研究与同类研究有何出色之处”之前,就不要动手做!4. 继续去看文献,去想;想不清楚就做还不如不做!5. 要想这样做,就得先看文献!要知道如何把文章架起来、要知道别人是如何讨论的、要知道自己的数据是不是说明了与别人不同的东东或别人没有做过……这个过程就是阅读文献及思考的过程,这些搞清楚了,写就简单了!6. 要是先做事,做完发现别人做过,或无法用理论来解释,岂不是冤大头?二、如何科学选题:1. 课题选择和国际接轨。
想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文献,就必须了解国际研究动态,选择与国际学术研究合拍的课题。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科学研究选题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
我国一家权威科研机构不久前在国内挑选了许多前沿领域的研究课题,准备参与国际合作,但到美国后发现近三分之二的课题已经不属前沿,在美国很少有人研究。
在高校,一些教师治学严谨、基础扎实,但科研成果不突出,重要原因就是不重视有关领域学术动态,不能选得合适的课题。
2. 课题要有可发展性。
课题可发展性对高水平论文的持续产出具有极大作用。
中国科技大学范洪义另辟蹊径,发展了诺贝尔奖得主狄拉克(Dirac)奠定的量子论的符号法,系统地建立了“有序算符内的积分理论”,1998年有24篇论文被SCI收录;他对自己论文高产的解释是,研究“具有开创性,突破一点以后就可以向纵深发展,使研究工作自成系列、成面成片”。
我院被SCI收录论文最多的杨新民老师从事凸性理论研究,该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进入高峰。
作为新兴研究领域,该理论本身有许多尚待研究之处,同时该理论也可用来解决最优化方面的问题。
反之,有人由于所接触的问题已处于该研究分支的末端,即使在该点上有所突破,也难持续发展。
3. 借助工具选题:①查阅有关领域的检索工具,这些工具各高校都有;②了解SCI收录期刊所反映的科技动态,ISI期刊信息可从查获,也可从SCI印刷版每期A、D分册的来源出版物目录(Lists of Source Publications)查找,还可从ISI引用期刊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了解期刊信息,该文献有印刷版、网络版(JCR on the Web)和光盘版(JCR on CD-ROM);③利用ISI提供的选题工具帮助,例如,能对正在开展的工作进行量化分析以保证用户科学研究同科学发展趋向一致的(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介绍有关最杰出人物研究状况、有关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向的(ISI Highly );④利用网上数据库了解国际学术研究动态及有关资料。
只要有心参与国际学术竞争,选择与国际学术研究接轨的课题并不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
三、如何获得好的idea无论是临床还是基础科研,最关键的是idea,idea的出台决定了科研水平和档次。
高水平的科学家一听你的科研课题和方向,就能判断你科研水平。
因此,获得好的idea是至关重要的。
1. 优秀科学家要具备敏锐的科研嗅觉,而这种敏锐性是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获得的。
通过几天或半个月的苦思苦想得到了一个自以为很好的idea,很可能是别人十几年前就做过的工作。
但新手上路时重复一些经典实验以获得经验是很正常的。
此外,科研要注重质量,千万不要为单纯地追求数量而令懂行的人嘲笑。
如何获得idea呢?A. 大量地、仔细地阅读文献,多听学术报告、多与同行探讨,从中获得启示,不能急于求成。
B. 总结感兴趣领域内尚未探讨过但很有意义的课题;C. 总结争论性很强的问题,反复比较研究方法和结论,从中发现切入点;D. 善于抓住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难以解释的问题,往往会成为思维的闪光点;E. 细致地拟定方案,论证可行性。
2. 获得idea的两种途径:传统途径就是先阅读大量科研论文,弄清目前的研究现状和要解决的问题等;非传统的途径是自己先冥思苦想一段时间,有了自己的idea后再去查文献。
这样不会让以往的研究限制你的思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
别人没作过的东西,也许不是因为别人没想到,而是因为没有意义或者没有可能性。
3. 获得良好idea的基础前提:A. 在科研前必须弥补基础知识,这是看懂文献的基础.B. 广泛阅读文献是支撑。
硕士至少查阅600篇,粗看300篇,细看100篇,研读50篇。
博士至少再多一倍,并始终关注国际动态。
《nature》《science》《cell》《PNAS》《JBC》《MBC》《Genes & Development》不放过,SCI-3分以上期刊应该耳熟能详!C. 学会阅读文献,读懂文章。
建议先review再article,先中后英;中文只看《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其他不看;看10-20篇review后看研究性论文。
拿到一篇研究性论文,先看标题,立即停住,问自己几个问题:(1)想想别人这文章是怎么做的(可参考材料方法)?会做哪些内容来说明其标题?(2)明白他为什么要做这个吗?(3)如文章是近半年内发表的,该文章解决了什么问题?引出了什么问题(结合你看的综述)?接下来仔细看摘要,就知道你的想法是否与别人吻合?(4)看完实验结果,再思考有什么地方不完善?有没有深入或拓展到底?一般来说,SCI-3分以下的文章只可能做了一部分机理,下面肯定有东西可做,关键是你自己要思考,去发现。
4. 长期作战持之以恒。
做好上面所述要求肯定会有所谓idea,但过程艰辛,需长时间磨练,需要patience和passion。
有天赋的人能考上海中科院生命科学院,北京中科院那几个所,北大、清华。
耐心干5年,这些地方正为中国带来更多本土nature、science文章。
四、博士如何出牛文章?1. 几点忠告:多看paper没有坏处;多找非老板的其他人,如其他教授,postdoc,前辈师兄等讨论,借鸡下蛋;可以动手的东西容易上手,比如软件等;找机会去开会,认认牛人,不发paper,做做volunteer,或者参加phd symposium之类。
五主动参加seminar,自己讲几次看过的paper,最好自己组织一个topic拉几个师兄弟和postdoc参加,注意找几本教科书看看,打好基础。
2. 如何获得IDEA:A. 需对研究的领域有一个全局性了解,按老板的话说是要有bird eye。
B. 要有bird eye,需比较全面地阅读本领域文章。
读文章要其idea,总结成一句话,并用卡片记录好,分类整理。
如果把别人文章的idea总结成一句话,就容易理解它的本质,也好作变化。
C. 读了很多文章后,可以写一个special study,将读过的本领域东西系统总结在一起,相当于你的综合理解,也就是bird eye看到的东西了。
以后翻阅起来也相当方便。
D. 用心分析对于别人的idea,任何一个idea都有weakness;想办法解决它,那就成自己idea。
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大牛的paper,无论他有多牛,他的文章总是在说一个方面,总有其他东西没有包括进去,把他的文章认真精读了,总会发现漏洞和不足或不全面之处,然后你就知道怎么做了。
记住:每篇文章几乎都有没有考虑完全的东西。
E. 时不时阅读更广泛领域的东西,扩大bird eye范围,对领域外的感兴趣的文章进行copy 收藏,这个叫walk around a little bit,很多领域外的东西可以借鉴、学科交叉从而产生new idea。
F. 经常跟牛人、博士后或高年级博士等有思想的人(最好不是相同专业,而是相关专业或交叉学科)讨论,也容易出idea。
再有就是,关注其他专业的书籍、杂志等信息,从中获取交叉创新idea第二部分:构思与撰文一、写作框架和各部分要求Title: Be short, accurate, and unambiguous; Give your paper a distinct personality; Begin with the subject of the study.Introduction: What is known; What is unknown; Why we did this study?Methods: Participants, subjects; Measurements; Outcomes and explanatory variables; Statistical methods.Results: Sample characteristics; Univariate analyses; Bivariate analyses; Multivariate analyses.Tables and figures: No more than six tables or figures; Use Table 1 for sample characteristics (no P values); Put most important findings in a figure.Discussion: State what you found; Outline the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Discuss the relevance to current literature; Outline your implications with a clear “So what?” and “Where now?”References: All citations must be accurate; Include only the most important, most rigorous, and most recent literature; Quote only published journal articles or books; Never quote “second hand”; Cite only 20-35 references.Formatting: Include the title, author, page numbers, etc. in headers and footers; Start each section on a new page; Format titles and subtitles consistently; Comply with “Instructions to authors”.二、英文写作的语言技巧1. Introduction:A. 如何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并有目的地引导出自己研究的重要性?在叙述前人成果之后,用However来引导不足,提出一种新方法或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