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成果表印刷本
- 格式:xls
- 大小:191.00 KB
- 文档页数:12
附件4: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评估工作指南附件4: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评估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2014年3月i目次第一章总则 (1)1.1 编制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1.3 编制依据 (1)1.4 术语与定义 (2)1.5 指导原则 (3)1.6 组织编制单位 .......................................................... 3 第二章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的工作任务、流程和成果要求 ..........................42.1 工作任务 (4)2.2 工作流程 (4)2.3 成果要求 .............................................................. 6 第三章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评估方法 (9)3.1 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估 (9)3.2 地下水脆弱性评估 (17)3.3 地下水功能价值评估 (20)3.4 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 (25)3.5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 (25)3.6 权重和参数敏感度分析 ................................................. 35 第四章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专题报告的编写 . (37)4.1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专题工作方案 (37)4.2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专题报告 ........................................... 38 附录A 地下水保护区、防控区及治理区评估结果分析表(参考式样) . (39)附录B 岩溶区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估指标说明 ...................................... 42 附录C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说明 (47)ii第一章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推进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规范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编制《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
附件4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工作指南(试行)2014年10月目次第一章总则 (1)1.1 编制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1.3 编制依据 (1)1.4 术语与定义 (2)1.5 指导原则 (3)1.6 组织编制单位 (3)第二章工作内容与流程 (4)2.1 工作内容 (4)2.2 工作流程 (4)第三章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方法 (7)3.1 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估 (7)3.2 地下水脆弱性评估 (14)3.3 地下水功能价值评估 (19)3.4 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 (23)3.5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 (24)第四章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技术报告及成果图表 (29)4.1 报告编制大纲 (29)4.2 成果图 (29)4.3 成果表 (31)附录 A地下水保护区、防控区及治理区评估结果分析表(参考式样) (32)附录 B岩溶区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估指标说明 (35)附录 C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说明 (40)附录 D权重和参数敏感度分析 (45)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工作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1.1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推进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规范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编制《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工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1.2适用范围1.2.1 本指南适用于区域尺度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评估区面积一般不小于0.4万km2,精度一般不小于1:25万。
1.2.2本指南主要包括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技术方法、报告图集编制要求等方面。
1.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GB/T 14175 水文地质术语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8537 饮用天然矿泉水GB/T 8538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 11615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 15218 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610 环境影响评估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T 33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实业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地下取水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报批稿)□□□□□□□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二○○七年七月批准:审定:审查:校核:编写:杨云证书编号[0405155]胡钢证书编号[0006389]主要参加工作人员: 杨世武欧亚赫张义辉单位名称:□□□□□□□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单位地址:●●●韶山南路11号目录1 总论 (1)1.1 项目来源 (1)1.2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2)1.3 编制依据 (2)1.4 取水规模、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 (2)1.5工作等级 (3)1.6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3)1.7水平年 (4)1.8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4)2建设项目概况 (5)2.1建设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 (5)2.2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5)2.3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5)2.4主要产品及用水工艺 (6)2.5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 (7)2.6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7)3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8)3.1基本概况 (8)3.2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10)3.3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2)4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14)4.2用水合理性分析 (14)4.3节水潜力与节水措施分析 (15)4.4建设项目的合理取用水量 (16)5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17)5.1水源论证方案 (17)5.2依据的资料与方法 (17)5.3地下取水水源论证 (21)6 取水的影响分析 (35)6.1对周边用水影响分析 (35)6.2对环境地质影响分析 (36)6.3结论(综合评价) (36)7退水的影响分析 (37)7.1退水系统及组成 (37)7.2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规律 (37)7.3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 (39)7.4入河排污口(退水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 (39)8水源地水资源保护 (40)8.1取水水源地卫生防护区的建立 (40)8.2取水水源地水资源保护措施 (40)9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补偿建议 (41)10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结论与建议 (42)10.2取水水源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42)10.3取用水对水资源状况和其他取用水户的影响 (42)10.4退水影响及水资源保护措施 (43)10.5取水方案 (43)10.6退水方案 (43)10.7建议 (44)附件:1、△△△△△△△☆☆☆实业有限公司地下取水水资源论证委托书2、△△△△△△△☆☆☆实业有限公司地下取水口水质检测报告3、凯开计函【2006】21号《关于同意新建年产18000吨饮用水、金银花含片及冲剂项目的立项批复》。
第44卷第2期2022年4月甘肃冶金GANSU METALLURGYVol.44No.2Apr.,2022文章编号:1672-4461(2022)02-0004-05广东某铁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矿坑涌水量预测温嘉铭(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广东广州510062)摘要:以广东某生产铁矿为例,矿山经过多年的开采,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变化,为保障矿山的正常采掘,通过评价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含水层及涌水量的变化情况,对矿坑的涌水量进行预测,为以后的采掘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铁矿;水文地质;涌水量;分析;预测中图分类号:TD742.1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f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An Iron Deposit in Guangdong and Prediction of Water Inflow in the MineWEN Jia-ming(Guangdong Nonferrou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stitute,Guangzhou510062,China)Abstract:Take an iron ore producer in guangdong as an example,after years of mining,ore deposit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changed,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normal mining of the mine,by evaluating 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mining area,analyzed the aquifer and the change of water inflow,the mine water inflow forecast,provided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future mining work.Key Words:iron mine;hydrogeology;water inflow;analysis;forecast1引言矿区地处山间小盆地,四周环山,属侵蚀剥蚀丘陵地形,地势总体东西高,中间低,地势起伏较大,最咼点位于矿区东南角,标咼+380m,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矿区西部的小溪出口处,标高+150m,高差为230m。
广州市地下水保护和修复行动方案一、总体思路坚持保护优先的总体方针,加大对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监管力度,边调查边治理,综合防治,着力解决地下水污染突出问题,切实保障地下水这一后备水源的环境安全。
健全法规标准,完善政策措施,逐步建成以防为主的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通过实施地下水保护和修复行动方案,到2020年底,确保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升,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理和防范,污染趋势基本遏制。
三、主要任务(一)制定完善地下水保护政策和规划1、制定完善地下水法律法规。
依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广州市地下水管理条例。
依据划定的广州市禁采区和限采区,制定广州市禁采区、限采区管理办法。
研究相关配套措施,制定实施办法。
2020年底前完成相关任务。
2、编制地下水相关规划。
依据《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和《广东省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结合本市实际,2020年底前编制实施广州市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
3、抓紧建立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制度。
按照本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有关规划,明确各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控制指标和水位控制目标,制定年度地下水开采计划。
2020年底前,编制广州市地下水取水总量与水位控制方案。
4、严控地下水超采。
在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开发利用地下水,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严格控制开采深层承压水,地热水、矿泉水开发应严格实行取水额许可和采矿许可。
编制地面沉降区、海水入侵区等区域地下水压采方案,对全市地下水利用现状开展评估。
2020年底前关闭未经批准的生产或商用水井。
2020年底前,编制实施广州市地下水取水许可管理方案。
2020年底前,编制实施广州市地面沉降区综合防治方案。
5、加大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力度。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关于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29号),完成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调整工作。
广东省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特点刘画眉;黄武平;黄东;张政;岑栋浩【摘要】Based on the special census about groundwater wells in the First Census for Water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approaching from obtaining the quantity and exploitation and purpose of groundwater wells by sweeping survey one by one, the distribution diagram of the quantity of wells and exploitation has been drawn, and the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uses of groundwater wells in Guangdong can be analyzed.At las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roundwater resources of Guangdong can be briefly evaluated, and some suggestions is proposed for protecting and rational exploitation the resources.%在广东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的基础上,通过地毯式逐井调查获取地下水取水井数量、开采量和取水用途,绘制取水井数量和开采量分布图,进而分析广东省地下水取水井区域分布特点及取水主要用途等,对广东省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概要评价,对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开采提出建议。
【期刊名称】《广东水利水电》【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4页(P64-67)【关键词】水利普查;地下水;取水井数量;开采量;取水用途【作者】刘画眉;黄武平;黄东;张政;岑栋浩【作者单位】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35;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35;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35;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35;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1+1.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之一。
附件4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工作指南(试行)2014年10月目次第一章总则 (1)1.1 编制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1.3 编制依据 (1)1.4 术语与定义 (2)1.5 指导原则 (3)1.6 组织编制单位 (3)第二章工作内容与流程 (4)2.1 工作内容 (4)2.2 工作流程 (4)第三章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方法 (7)3.1 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估 (7)3.2 地下水脆弱性评估 (14)3.3 地下水功能价值评估 (19)3.4 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 (23)3.5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 (24)第四章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技术报告及成果图表 (29)4.1 报告编制大纲 (29)4.2 成果图 (29)4.3 成果表 (31)附录 A地下水保护区、防控区及治理区评估结果分析表(参考式样) (32)附录 B岩溶区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估指标说明 (35)附录 C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说明 (40)附录 D权重和参数敏感度分析 (45)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工作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1.1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推进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规范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编制《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工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1.2适用范围1.2.1 本指南适用于区域尺度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评估区面积一般不小于0.4万km2,精度一般不小于1:25万。
1.2.2本指南主要包括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技术方法、报告图集编制要求等方面。
1.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GB/T 14175 水文地质术语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8537 饮用天然矿泉水GB/T 8538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 11615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 15218 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610 环境影响评估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T 33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深圳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深圳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为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合理利用水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区划。
一、适用范围本区划适用于我市辖区内河流、水库和湖泊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体。
二、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分类根据地表水环境功能使用现状和城市发展要求,深圳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主要有三种类型:饮用水源保护区、一般景观用水区和景观农业用水区。
饮用水源保护区是指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的水体。
一般景观用水区是指具有排洪防涝功能和一般景观用水功能的水体。
景观农业用水区是指兼具有一般景观用水功能和农业用水功能的水体。
三、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一)主要河流的水环境功能区划分1、茅洲河景观农业用水区从石岩水库以下至入海口,共长30.8公里,主要功能为一般景观用水和农业用水,燕川断面以上水质目标为Ⅳ类,燕川断面以下水质目标为Ⅴ类。
2、观澜河饮用水源保护区从民治到与东莞市交接处企坪断面,共长16.3公里,主要功能为饮用水,水质目标为Ⅲ类。
3、龙岗河景观农业用水区从梧桐山发源地到与惠州市交接处吓陂断面,共长36.7公里,主要功能为一般景观用水和农业用水,2015年之前水质目标为Ⅴ类,2015年至2020年水质目标为Ⅳ类,2020年及以后水质目标为Ⅲ类。
4、坪山河景观农业用水区从三洲田水库以下到与惠州市交接处上洋断面,共长21.8公里,主要功能为一般景观用水和农业用水,2015年之前水质目标为Ⅴ类,2015年至2020年水质目标为Ⅳ类,2020年及以后水质目标为Ⅲ类。
5、一般景观用水区除上述河流和《关于调整深圳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通知》(深府[2006]227号)规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外的其他主要河流,划为一般景观用水区。
(二)主要水库、湖泊的水环境功能区划分1、饮用水源保护区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深圳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通知》(深府[2006]227号),以下水库划分为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深圳水库-东深供水渠、铁岗水库、石岩水库、西丽水库、长岭皮水库、梅林水库、茜坑水库、松子坑水库、赤坳水库、清林径水库、黄龙湖水库、径心水库、三洲田水库、铜锣径水库、甘坑水库、枫木浪水库、龙口水库、打马坜水库、红花岭水库、大山陂水库、矿山水库、黄竹坑水库、岗头水库、炳坑水库、罗屋田水库、白石塘水库、罗田水库、长流陂水库、鹅颈水库,水质目标及具体范围见深府[2006]227号文件。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技术大纲水利部水资源司二00五年八月目录一、总则1(一)目的和意义 1(二)指导思想 2(三)总体思路 2(四)划分原则 3(五)工作范围 4(六)基本要求 4(七)划分依据 5二、技术路线7三、区划体系8四、划分依据10(一)开发区 10(二)保护区 12(三)保留区 14五、功能区保护目标15(一)保护目标确定的原则 15(二)功能区保护指标 16(三)分区保护目标 16六、功能区命名和编码规则19(一)命名规则 19(二)编码规则 19七、组织分工与进度安排21(一)组织分工 21(二)进度安排 21附表式样22附录23一、总则(一)目的和意义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组成部分,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要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水源之一。
在我国特别是北方平原地区,地下水在生活饮水、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城市发展和维系良好生态与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一些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地下含水层被疏干,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沙化;一些地区由于废污水过量排放和面源污染的不断加剧,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严重危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刻不容缓。
2、水资源属国家所有,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分配、管理和保护事关国家经济安全与公共安全。
根据地下水的资源与环境属性,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与环境保护对地下水的要求,统筹考虑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共资源的使用和保护准则,合理划分地下水功能区,协调地下水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关系,是政府加强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履行《水法》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管理地下水资源职责的客观要求。
3、地下水赋存于地质介质中,具有运动缓慢、补给周期长、循环更新慢、自我修复能力差、地下水系统遭到破坏后难以治理和修复的特点,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加以有效保护。
深圳市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划分方案为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保护我市地下水资源,防止因地下水过度开采引发的海水入侵、岩溶塌陷等环境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规定,制定本划分方案。
一、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划分范围本划分方案划分范围为深圳市全境,总面积1996.78平方公里。
二、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划分标准(一)禁采区。
1.已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海水入侵、岩溶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的区域;2.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地铁外侧起向外各200米范围及机场管理范围;3.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4.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中一级保护区范围。
(二)限采区。
深圳市境内,除禁采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均划为限采区。
三、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划分结果本划分方案以行政区(功能区)为划分单元,从城市建设、供水管网覆盖、饮用水源地保护、地质灾害预防、地下水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以及深圳市实际情况等方面划定各辖区禁采区、限采区范围,并将相邻辖区禁采区、限采区进行合并整合,划定全市地下水禁采区总面积612.18平方公里,限采区总面积1384.60平方公里。
具体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划分范围见附件。
四、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管理要求(一)禁采区管理要求。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取用地下水,现有地下水取水工程,取水许可有效期到期后一律封闭或者停止使用,但下列情形除外:1.为保障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进行临时应急取(抽排)水的;2.为消除对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利益的危害临时应急取水的;3.为开展地下水监测、调查评价而少量取水的。
(二)限采区管理要求。
除对水温、水质有特殊要求外,不再批准新增抽取地下水的取水许可申请。
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已批准的地热水、矿泉水取水工程应核定开采量和年度用水计划,进行总量控制,确保地下水采补平衡。
五、相关说明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范围原则上每5年修订一次。
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地下水部分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二〇一二年十二月目录一、总则 (4)(一)目标与任务 (4)(二)基本规定 (5)二、资料收集与现状调查 (6)(一)地下水资源状况 (6)(二)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6)(三)地下水水位 (6)(四)地下水超采状况 (7)(五)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7)(六)地下水水质 (7)(七)地下水污染 (8)(八)集中式地下水供水水源地 (8)三、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 (9)(一)完善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 (9)(二)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基本情况 (9)四、地下水各规划单元现状及保护目标 (10)(一)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目标 (10)(二)深层承压水规划单元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目标 (11)五、地下水保护总体方案 (12)(一)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 (12)(二)地下水水质保护 (12)(三)地下水水位控制 (12)六、地下水超采治理与修复方案 (13)七、地下水资源保护方案 (14)(一)区域地下水生态系统保护 (14)(二)区域地下水水质保护 (14)(三)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14)八、地下水保护工程措施 (16)(一)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 (16)(二)地下水水质保护工程 (17)九、地下水保护非工程措施 (18)(一)地下水监控系统建设 (18)(二)建立健全地下水保护管理法规体系 (18)(三)完善地下水保护管理制度 (18)(四)提出地下水保护的政策建议 (19)十、规划实施意见与效果分析 (20)(一)投资估算 (20)(二)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20)附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图要求 (81)一、总则(一)目标与任务规划近期(2020年)目标:到2020年,地下水超采和区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的态势基本得到遏制,地下水资源储备能力显著提高;受损的重要地下水生态系统得到初步修复,水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
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编制指南(总5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2017-2020年)编制指南(试行)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7年8月前言为进一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完善水治理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16〕42号)要求,我省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委办〔2017〕42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强调实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解决好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
省水利厅、环保厅联合印发了《广东省水利厅广东省环保厅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实施意见的函》(粤水办函〔2017〕1171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求各市、县要根据本级河湖名录,抓紧组织开展辖区内主要河湖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编制,并于2017年年底前出台实施。
为确保《工作方案》落到实处,指导开展“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县级及以上级别的领导担任河长的河道,县级以下河道可参照执行。
考虑到各地情况复杂多样,使用本指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目录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主要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编制主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表附件: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表长度、平均宽度单位:公里标识行政区功能区名称范围平均长度主要功能水质备注宽度目标 101 潮州市大埕湾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功能区与福建交界至大埕上东哨所 5.5 5 海洋生态保护二已建的县级保护区 102 潮州市大埕湾三类功能区上东哨所至柘林虎嘴 6.5 15.2 港口、工业三包括柘林海滨谷场、拟建项目 103 潮州市柘林、东凤埭养殖、排污功能区大礁小屿经东凤埭水闸至碧1.5 19.8 养殖、排污二包括西沃岛州饭包山104 潮州市红山埭多功能区碧州饭包山至三百门堤坝 1.5 9.2 港口、工业、养殖、排污三(-5m等深线内) 105 潮州市澄饶联围养殖、城市排污功能区三百门堤坝至澄饶县界 1 16 养殖、排污二(-5m等深线内) 106 潮州市海山镇三类功能区浮任盐区至海山东港 6.5 20 经济开发三包括野水渡假村107 潮州市柘林湾港口功能区三百门经大小金门至外海 7.2 20 港口、航道三(低潮线内) 201 汕头市南澳岛屿候鸟保护功能区岛外10米等深线 1.4 1 海洋自然保护一已建的省级保护区 202 汕头市南澳西半岛盐业、养殖、生态功前江至后江盐田 2 17.5 盐业、海水养殖二能区203 汕头市竹仔澳渔港码头功能区后江新港至走马埔 2.2 5 海水养殖二204 汕头市深澳湾盐业、养殖功能区走马埔至吴平寨 2.5 8.2 盐业、海水养殖二 206 汕头市青澳湾海水浴场功能区吴平寨至北官屿 0.75 4.5 海水浴场二208 汕头市前江、云澳、烟墩湾码头功能区北官屿至前江湾 2.25 15 港口三210 汕头市澄海六合围养殖功能区义丰溪河口至莲阳溪河口 3.75 12.7 海水养殖二 211 汕头市莱芜海滨旅游功能区莱芜岛至莲阳溪河南省口 2.5 5 海水浴场二 212 汕头市莱芜港口、排污功能区莱芜岛至外砂溪河口 3.9 8.75 港口、城市排污区三 213 汕头市澄海南养殖功能区外砂溪河口至新津河口 3.8 5 海水养殖二214 汕头市汕头港口功能区龟屿至德洲屿 2.65 11.85 港口、海水养殖、一般工业三用水、海滨旅游 215 汕头市牛田洋养殖功能区榕江口至龟屿 4 10 海水养殖二 216 汕头市东湖旅游功能区东港界至铁沾岛 2 5.25 海水浴场二 217 汕头市广澳二类功能区铁沾岛至表角 2 7.05 海水养殖、海滨旅游二 218 汕头市澳波码头功能区马耳角至濠江口(按子头) 4 6.25 港口、排污三 219 汕头市企望田养殖、生态功能区濠江口(按子头)至海门角 2 15 海水养殖、海水浴场二 220 汕头市海门旅游功能区海门角至海门镇 1 6 海水养殖、海水浴场二221 汕头市客海盐业、养殖、生态功能区海门镇至客鸟尾 0.8 26.25 盐业、海水养殖二潮阳与惠来交界功能相揭阳市同 301 揭阳市靖海湾养殖旅游功能区客鸟尾至资深 1 港口、养殖、旅游三 302 揭阳市卢资历盐业、养殖功能区资深至卢园 1 48 盐业、海水养殖二 303 揭阳市澳角浴场功能区卢园至澳角 1 2 海水浴场、旅游二 304 揭阳市神泉港口功能区波角至临时哨所 1 12 港口、排污三 305 揭阳市惠陆生态、旅游功能区临时哨所至惠陆交界 2 4 海洋生态保护、旅游二 306 揭阳市浅海渔业功能区蓁-15米等深线内浅海 3.8 渔业一 401 汕尾市甲东生态功能区惠陆交界至象地山 2.2 14.5 海洋生态保护二 402 汕尾市甲子港综合功能区象地山角至甲子山尾港口三 403 汕尾市湖东养殖区、渔业功能区甲子山尾至三洲澳 20 渔业二 405 汕尾市田尾山生态功能区三洲澳至田尾山 1.2 18 海洋生态保护二 406 汕尾市碣石钱澳港口功能区西澳农场至金厢角 2.2 12 港口三 407 汕尾市金厢盐业、养殖、旅游功能区西澳农场至金厢角 2.2 12 盐业、养殖、旅游二 408 汕尾市乌坎工业、港口功能区全厢角至烟港口 2 13 工业、盐业三 409 汕尾市乌坎养殖、盐业功能区乌坎内湖 6 养殖、盐业二 410 汕尾市大湖养殖功能区大湖镇附近海域 0.75 2 养殖二411 汕尾市白沙湖养殖功能区白沙湖内及附近海域 5 18 养殖、港口二412 汕尾市碣石湾法海渔业功能区碣石湾内浅海渔场作业区一 413 汕尾市遮浪养殖、旅游功能区合港至东瓜屿 0.75 2 养殖、旅游二 414 汕尾市绿化会旅游功能区凤飞山至蜈蚣珠 0.5 4 旅游二 415 汕尾市品清湖盐业、养殖功能区品清湖内 4.5 16 盐业、养殖、旅游二 416 汕尾市汕尾港口功能区西联至西洋0.5 6.5 港口、旅游三 418 汕尾市长沙、马宫养殖功能区西洋至马宫 2 15 养殖二 419 汕尾市鮜门、小漠殖功地区鮜门至惠东交界 0.75 35 养殖、港口二420 汕尾市红海湾浅海渔场功能区红海湾内浅海渔场作业区一 501 惠州市考洲洋生态功能区水产资源保护二 502 惠州市养殖功能区养殖二 503 惠州市海龟自然保护功能区海龟回游、产卵保护二忆建的国家级保护区 504 惠州市大亚湾南部二类功能区水产资源保护二大亚湾水产资源保护区离岸的其它地区执行一505 惠州市大亚湾东部一类功能区水产资源保护一类水质 506 惠州市大亚湾北部二类功能区水产资源保护二 507 惠州市大亚湾三类功能区白寿湾至小鹰嘴港口、工业、城镇、景观三 508 惠州市养殖功能区小鹰嘴至白沙湾养殖二 509 惠州市马鞭洲混合功能区马鞭洲东南海域工业、市政污水排放三 510 惠州市芝麻洲混合功能区芝麻洲海域港区污水排放三 601 深圳市白沙湾-长湾二类功能区白沙湾至长湾 1 18.8 养殖、旅游二 602 深圳市长湾-东村三类功能区长湾至东相 1.5 11.2 工业用水、核电站用水、风三景旅游603 深圳市东村-望鱼角二类功能区东村至望鱼角 3 60.2 养殖、浴场、海上运动二 604 深圳市望鱼角-盆仔湾口三类功能区望鱼角至盆仔湾口 2 2.7 一般工业用水、风景旅游三 605 深圳市盆仔湾口-秤头角二类功能区盆仔湾口至秤头角 2 8.1 养殖、浴场、海上运动二606 深圳市秤头角-泥壁角三类功能区秤头角至泥壁角 1 12.8 一般工业用水、风景旅游三 607 深圳市秤头角-正角咀二类功能区秤头角至正角咀 2.5 23.4 养殖、浴场、海上运动二 608 深圳市正角咀-沙头角三类功能区正角咀至沙头角 1.5 18.1 一般工业用水、风景旅游、三港口609 深圳市深圳河口-东角头下三类功能区深圳河口至东角头下 2.5 14.5 工业用水、红树林保护、景三观旅游610 深圳市东角头下-南头关界三类功能区东角头下至南头关界 2 22.9 港口、混合排污、一般工业三沿岸1km范围内的港池用水、景观旅游执行四类水质标准 611 深圳市南头关界-东宝河口三类功能区南头关界至东宝河口 3 41.7 养殖、风景旅游、一般工业三其中有毒有害物质及石用水油类执行二类水质标准 651 东莞市长安养殖功能区东宝河口至虎门口3 30 养殖、渔业三有渔业、围垦、航运、港口旅游等多功能,且652 东莞市港口、工业综合功能区虎门沙角至沙田镇3 40 港口、工业三岸线变化大、河海界线653 东莞市虎门景观旅游功能区虎门沙角炮台遗址 1 4 景观、旅游三不定,当地可确保总体701 广州市横档岛风景旅游功能区上、下横档岛 0.5 风景、旅游二目标基础上,制定具体702 广州市狮子洋、怜仃洋咸淡水综合功能凫洲经龙穴至新垦22涌 25.2 养殖、渔业、鱼类繁殖、航三的功能区和水质目标。
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广东省行业用水定额编制小组2007年1月目录前言 (Ⅲ)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 定额的引用 (2)5用水定额表 (3)表 1 广东省工业行业取水定额表 (4)表 2 广东省城市生活综合用水定额与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表 (19)表 3 广东省城市公共服务业用水定额表 (20)表 4 各农业区一年三熟设计净灌溉定额表 (24)表 5 各农业区一年两熟设计净灌溉定额表 (24)表 6 各种蔬菜灌溉定额 (25)表7 花卉灌溉定额 (25)表8 林牧渔业用水定额 (26)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GB/T 18916《取水定额》定额指标表摘录 (27)附录B(规范性附录) GB/T 50331—2002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摘录 (31)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广东省农业分区 (32)编制说明 (33)前言《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水利部《关于加强用水定额编制和管理的通知》,以及广东省水利厅、发改委、经贸委《关于开展全省用水定额编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而制定的。
本定额涵盖了工业、农业、城镇生活各用水行业,是我省开展涉水规划编制、取水许可管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用水计划下达、用水及节水评估、排污口设置论证和审批、收取超定额(计划)加价水资源费和水费等工作的基础依据。
《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的编制是由广东省水利厅、发改委、经贸委提出,由广东省水利厅牵头组织,有关部门配合开展,并经征求省建设厅、农业厅、林业局、海洋渔业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省府法制办等有关部门的意见。
参与编制的单位有:广东省水利厅、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广东省水文局、各地水利(水务)局、韶关水文分局、惠州水文分局。
起草单位:广东省水文局用水定额1 范围本定额规定了工业取水、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公共用水、农林牧渔业用水的定额指标。
1基础情况调查表1.1 附表一城市基础信息调查表附表1-1 经济、社会基本信息调查表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填表说明:1、城市代码见《全国行政区划代码表》。
2、现状城市人口指城市建成区全部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
3、2010年和2020年人口为建成区和规划区人口之和。
4、发病率是指发病人口数与2005年城市人口数的比值。
附表1-2 用水供水量调查表单位:万吨/年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填表说明:1、用水量指2005年包括所有使用公共和自备供水的水量;本表中的用水量指一次新鲜水。
生产用水总量栏包含重复用水量。
2、生产运行用水包括工业及建筑业用水;3、社会服务用水,包括公共服务用水、消防及其他用水。
4、城市用水总量=居民家庭用水+生产用水+社会服务用水。
5、供水总量=集中式供水量6、供水总人口=集中式供水人口+分散式供水人口表1-3 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分布情况调查表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填表说明:1、水源地类型按照河流(S)、湖泊水库(L)和地下水(G)填写三种类型填写。
2、河流编码参见附件一,河流编码要求填写到三级支流。
3、经纬度的表示为:ххºхх′хх″4、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情况,已划分保护区的填写“√”,未划分填写“х”。
1.2 附表二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调查表附表2-1 水源地基本情况调查表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填表说明: 1、地表水水源地填写所在水系和河流名称。
2、属应急水源应在备注中说明。
3、采水方式填写:河流型水源地填写岸边(代码01)或中心(代码02)、湖泊水库型水源地填写底层(代码03)或者表层(代码04)。
4、水源地类型按照:河流(S)、湖泊水库(L)、地下水(G)填写。
附表2-2 地表水水源地一般污染物调查表单位:mg/L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填表说明:1、一般污染物项目为GB3838-2002表1中的项目和表2中的项目(29项),污染物编码见附件六。
2、已经划定保护区的水源地,水质监测选用的监测点(断面)应是该保护区的水质监测代表断面。
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工作指南2019年9月目次第一章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适用范围 (1)1.3编制依据 (1)1.4术语与定义 (2)1.5指导原则 (2)1.6组织编制单位 (2)第二章工作内容和流程 (4)2.1工作内容 (4)2.2工作流程 (4)第三章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技术方法 (6)3.1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估 (6)3.2地下水脆弱性评估 (13)3.3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 (16)3.4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 (18)第四章报告编制要求 (23)4.1报告文本 (23)4.2成果图 (23)4.3成果表 (25)附录A (资料性附录)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估指标说明 (26)附录B (资料性附录)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报告编制大纲 (30)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工作指南第一章总则1.1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环土壤〔2019〕25号),遏制我国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推进我国地下水污染监督防治,规范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编制《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1.2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区域尺度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精度一般不低于1:25万。
1.3编制依据本指南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HJ 25.6 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 33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 773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1.4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地下水污染源荷载:指污染源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污染源的类型、规模、释放污染物的可能性、污染物的毒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