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教授捐赠百万奖金成立科技创新"卓越基金"
- 格式:pdf
- 大小:129.08 KB
- 文档页数:2
2019.2专家访谈瞄准绿色 引领农药创新—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一提到农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关联词是“有毒”,并视其为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罪魁祸首,唯恐避之不及,希望能不用最好。
事实上农药真有那么可怕吗?现在我国使用的农药都是什么样的?未来我国农药发展会有哪些热点趋势?对此,我们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
作为从事农药研发和植物保护30余载并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专家,他对农药的利弊分析、创新思考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诸多见解,客观、科学,给人启迪,并颇有借鉴意义。
1 公众对农药有太多误解近年来,因为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药经常被“妖魔化”。
对此,宋宝安院士表示,农药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人们对“农药有毒”的印象也不一定是真的。
“其实,农药的毒性远低于我们身边经常可能接触到的化学物质的毒性。
”宋宝安说到,我们对农药有太多的误解。
其实许多癌症是食品中的天然毒素产生的,如玉米、小麦、豆类、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会导致肝肿瘤、肝硬化;蘑菇中的肼类毒素会导致肝癌、肺癌和胃癌,而农药并非是引起癌症的主要因素。
“没有农药,粮食安全无从谈起。
”宋宝安表示,已知危害农作物的病、虫、草、鼠有2300多种,这些农作物病虫草害严重危害农业生产,每年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十九世纪的爱尔兰大饥荒曾使得爱尔兰人口锐减近1/4,而造成饥荒主要是因为马铃薯晚疫病导致的减产绝收。
“如果没有农药作为武器,人类会在与害虫争抢粮食的战役中大败。
如果不使用农药,将会使粮食供应更趋紧张。
”他说。
除了农作物病虫害,卫生害虫也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如蟑螂、虐蚊等,它们携带多种致病微生物,会引起食物中毒,传播肝炎、结核、疟疾、登革热等多种疾病。
“我们必须清楚,假如没有农药会引起‘天下大乱’。
能保障人类健康的,不仅仅是医药,从源头或者传播媒介上消除‘病源’,才是保证人们免于病患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农药则一直扮演着这样重要的角色。
龙源期刊网
贵州2012年度十大科技事件评出
作者:
来源:《科技传播》2013年第05期
2月28日,贵州省委宣传部和省科技厅举行新闻通气会,正式向媒体通报该省2012年度十大科技事件评选结果,“《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出台”等十项科技事件入选。
评选出的贵州2012年度十大科技事件是:《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出台;贵州大学宋宝安教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落实国发2号文件科技部出台14条措施支持贵州加速发展;贵州首个产业技术路线图——《贵州省钛产业技术路线图》发布;“高性能铝合金及其制造工艺技术开发”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通过验收;贵州在国内率先开展全口径综合性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工作;贵州与中国科学院携手共建贵州科学城;“国家铝镁电解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落户贵州;贵州选育的“金优785”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超级稻品种;贵州首家高科技企业朗玛信息在创业板上市。
贵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及SRT计划项目经费使用指南目录1.经费来源2.经费使用原则3.经费开支项目及说明4.项目经费借款、报账流程及要求5.贵州大学借款单填写范例6.贵州大学报销清单填写范例7.贵州大学差旅费报销单8.相关文件(1)贵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方案(2)贵州大学大学生创新指导奖励办法(试行)(3)贵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4)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管理办法1.项目经费来源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及SRT计划项目经费来源主要分为立项拨款和学校自筹两部分。
立项拨款经费包括:(1)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项目建设经费;(2)省教育厅批准的省级项目建设经费;学校自筹经费主要是学校配套划拨的校级项目建设经费。
在此基础上,学校鼓励项目主持单位或个人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等其他融资方式多方筹集经费。
2.项目经费管理使用原则科学安排,合理配置:要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经费由教务处统一管理,项目主持人在教师合理指导下分配使用。
专款专用,自由支配:经费只能用于项目研究建设相关支出;在遵守学校财务制度、严格执行报账把关的前提下,由项目主持人自由支配;分期请款,绩效管理:学校经过审批后所下的立项文件中下达项目经费。
项目主持人可根据此文件请款,第一次请款可请经费总额的50%,中期检查合格后并将上次请款报销后才可请余下的50%;对中期检查不合格的项目停请剩余经费;也可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不请款,自行或导师先垫资,直到项目结题后,在学校所下立项文件中的经费资助范围内进行实报实销,严禁找与项目无关的票据来报销。
3.项目经费使用范围及说明项目经费使用主要在材料采购、图书资料、调研、实(试)验、差旅、论文出版、打印复印等方面的费用。
项目经费不得用于与项目建设无关的任何设备购买、教师指导、咨询、劳务、过路、加油、停车、通讯、就餐等不合理的支出。
宋宝安:绿色农药的坚守者作者:梅松来源:《大众科学》2019年第07期介绍:宋宝安,1963年4月生于广东省深圳市,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农药学”博士点和“农药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绿色农药和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批国家杰出专业人才奖获得者和首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委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植物保护”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
先后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贵州省最高科技重大贡献奖“黔灵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贵州骄傲——改革开放30年30人称号、国家十一五科技执行突出贡献奖、贵州省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现任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宋宝安院士对自己科研数十载是这样一个评价:“我做科研坚持三个“坚”字,一是坚持学习和科研,二是坚守战线,三是坚信做绿色农药,造福中国人民,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1969年初,因为父亲从部队转业,6岁的宋宝安跟随父亲告别军营,来到贵州省铜仁地区石阡县城关镇。
小学时,一本课外读物《十万个为什么》打开了宋宝安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他贪婪地吮吸着知识,被那些伟大的科学家的光辉成就深深吸引和震撼,感觉他们时刻注视着自己,在向自己轻轻招手。
进入初中后,宋宝安兴趣渐渐转向了化学,他特别崇拜杰出的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我要当一名化学家!”宋宝安在心底里立下了庄严的誓言。
1979年秋天,十年寒窗苦读,宋宝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贵州大学化学系。
但心有鸿鹄之志的他,并不满足于此,他有着一直坚定的目标——化学科学的研究事业。
四年里,教室、宿舍、图书室……校园里到处都能看到他用功读书的身影,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没有寒暑假。
2020.01期宋宝安院士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据悉,贵州省科协副主席宋宝安院士主持完成的“防治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绿色新农药新制剂的研制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这是宋宝安院士作为第一获奖人第四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该项目针对蔬菜、水稻等作物主要病虫害药剂品种单一与剂型老化、抗药性加剧及飞防专用药剂短缺等技术难题,深入开展新农药创制理论与技术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
创制的仿生型杀菌剂丁吡吗啉,对疫病防效比常规药剂烯酰吗啉防效提高15%,兼防炭疽病,对作物与环境安全;开发的噻虫胺和噻虫嗪等微胶囊颗粒剂,比克百威防效提高12%,增产>6%,减药>50%,解决了现有药剂安全性差的难题;近三年推广应用4127万亩次,为植保科技进步、农药行业发展、农产品安全做出了贡献。
2019贵州科技界屡获国际国内殊荣1月中旬,记者从贵州省科技厅获悉,贵州大学“防治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绿色新农药新制剂的研制及应用”项目和贵州磷化集团旗下瓮福集团“湿法磷酸高值化与清洁生产的微化工技术及应用”项目分别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贵州医科大学和遵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全球前1%。
ESI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它是基于科睿唯安公司WebofScience(SCIE/SSCI)所收录的全球12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
贵州科学院副院长周少奇获2019年何梁何利奖,成为继涂光炽院士、宋宝安院士之后贵州省获该奖的第三人。
周少奇针对贵州及我国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现状,开展环境污染治理重大科技攻关,在环保科技引进创新、工程推广应用工作,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在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创新研究与工程应用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2019.222专家论坛 记者:李秘书长现担任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对行业现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您如何看待2018年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李秘书长:2018年农药行业整体不算低迷。
从上市公司报表看,大部分上市公司销售情况良好,新安、扬农等销售增长很快。
对原药企业来说,销售情况也挺好,出口数量稳中有增。
但从统计局统计数据看,亏损企业数在增加,很多企业甚至面临倒闭。
究其原因,环保、安全给我们企业造成了压力,特别是环保。
受其影响,连云港中间体企业关停,许多农药中间体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原材料价格上涨,而终端产品上涨空间不大,因此,对于一些制剂企业来说,压力较大。
总体而言,部分企业受环保安全影响较大,但提前做好环保准备的企业受到的影响都不大。
中国农药对全球农药和农业影响较大,只要能解决好安全环保问题,包括农药以及前端中间体,企业定能实现良好增长。
部分企业只关注自己的产品,未关注前端中间体,甚至一些企业把污染大的中间体环节分包,建立中间体厂,以缓解环保压力,但没想到这次环保督查是全覆盖、无死角的,这些企业影响了自己的生产。
未来,中间体企业也要在技术、环保上提升,在新的高度实现新的平衡。
中间体价格不会回到以前的低位,但也不会在高位徘徊。
记者:技术的提升、产品的开发离不开创新,我国的农药创新工作历经了漫长发展阶段,请您介绍下我国农药工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李秘书长:我国的农药工业是在仿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前的专利法保护工艺路线,不保护化合物。
1993年新专利法施行,化合物受到保护。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及农药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提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新农药创制是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
农药创制投入大、周期长,仅仅依靠企业孤军奋战也是不可能的。
我国为了建立自己的农药创制体系,持续以项目的形式大力支持农药创制工作。
“九五”期间,我国新建了南北农药创制中心,其中“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依托上海市农药研究所、江苏省农药研究所、湖南化工研究院、浙江化工研究院建设成上海、江苏、湖南以及浙江等四个创制基地。
科学的天很高作者:来源:《大众科学》2019年第12期宋宝安,祖籍湖南省沅江市,博士学位,研究员,贵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83年7月获贵州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获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精细化工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12月获南京农业大学农药学理学博士学位。
1993年破格晋升副研究员,1996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2001年--200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培訓和加州大学伯利分校做访问学者。
先后任贵州大学精化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贵州大学校长助理。
现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委会副主任,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贵州省核心专家、贵州省省管专家。
国家核心刊物《农药学学报》副主编和《农药》编委。
先后获得“中国农药行业技术创新奖”“建国60周年中国农药工业突出贡献奖”“中国首届发明博览会金奖”和“国际华人发明金奖”;2015年12月7日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
遵义播州区石板镇,沿着乡村的柏油路,越过一道山口,忽然间,你的双眼便会被眼前美景所盈满。
远山一抹青翠,蜿蜒环抱,农家白墙青瓦错落有致地掩映山峦间,路两侧的稻花香随着微风慢慢的飘荡,水稻田四周鲜花盛开、争奇斗妍!这花不仅仅是产生视觉的美,它还是一个“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团队的科研基地成果之一。
就是这些美艳绽放的芝麻花、格桑花、万寿菊、除虫菊,同一畦畦、一片片几万亩泛着淡淡黄色的稻谷,同稻田里欢快嬉戏的群鸭鹅,同稻田水下的黑斑蛙、鲫鱼、淡水河虾、中华鳖、绒毛蟹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贵州绿色、生态、高效农业生产模式。
而它的决策和具体实施者便是宋宝安院士与他的“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建设学科”超强团队。
“开创性的工作就是需要你尽可能地走在科研第一线。
”宋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地奔波在科研的道路上。
几十次地深入到稻田,爬在水稻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