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教育城域网建设与集成项目初步验收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8
XXX市教育城域网建设方案第一章XXX教育城域网的功能和体系分析一、XXX教育城域网的功能1、实现XXX市教育资源的共享,避免人力、物力的重复投入。
在XXX市各中小学校逐步建立校园网的基础上,以教育信息中心为核心建立城域网,实现校与校之间的互联互通,有效整合、共享全市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集中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各学校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发挥自身优势,并从网络中心获得各类图文、语音、视频和课件等多媒体素材,通过网上名师共享、VOD点播、远程培训等宽带教育教学方式,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提高全市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最大限度的减少校园网建设中的人力、物力投入。
2、实现XXX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
教育信息中心作为教育网络办公、管理的中心,教育局可通过相关门户网站提供网络化的办公环境和条件,启用开放式电子政务系统,集中处理上传、下达的各种管理数据及文档,做到数据及时送达、汇总,降低全市学校管理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使校园网的建设在依托教育信息中心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崭新的模式,提高我市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3、加强学校、教研人员、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教育信息中心将为学校、教研人员、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教研人员可以通过相应的学科网站指导全市教师教学教研活动;教师可以交流教学经验,通过相关学科网站向教研部门反馈教育教改信息,利用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制作课件和试题来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加深、巩固所学知识,并可通过各种“寓教于乐”的趣味知识和游戏来增加学习兴趣,还可通过网上在线辅导、课堂教学直播、电子公告板、免费电子邮件等形式接受名师、名校的辅导;家长可以从网上随时了解到当前的教育、教学动态、子女在校学习情况等,加强与学校和教师的沟通,实现家、校联合。
4、为全市教育提供高速互联网出口,并为各校网站提供安全保障,实时记录每个用户的上网信息。
二、XXX教育城域网总体设计XXX教育城域网建设是一个大型的教育信息化工程,不是一个纯粹的物理意义上的网络建设工程,从这一点出发,总体的设计思路如下:1、硬件包括教育信息中心建设、校园网络建设。
NO. 207 世界建筑导报11巴彦淖尔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 中国内蒙古Bayannur Education Information Network Center Nei Monggol, China 设计与构思设计将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复杂功能整合在一个方形合院中,实现了功能空间的整合和单元分区的灵活使用,建筑外部造型简洁规整,用材低价而不廉价。
建筑设计成为低造价下的多功能建筑综合体的一种实验性尝试,采用白色涂料墙面和深色窗框,形成简洁干净的现代建筑造型,巧合地回到现代建筑运动时的起点——包豪斯。
项目开始时,新建设区的土地上已经开始了对老城区的复制之路,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团队担心新建设区相对老城区的土地资源优势没有显现。
团队首先将项目设计的目的性转化为对新城复制老城建设现状的批判,用现代主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为未来的建设提供在此之外的可能性。
具体来讲,就是用空间的创造形成城市与使用者交流的新方式,而不是通过立面的组织让建筑与城市发生简单的图像关系,而这种图像的简单关联基本上是将使用者排除在外的。
在这个2.3万平方米的项目里,容积率的指标让团队看到了兼顾效率的同时为人提供办公活动的闲散与自由状态的可能性,在一个不大的房子里戏剧般地将看似杂乱无章的功能组织起来 。
在新区建设中,2万多平米的项目确实是一个小房子,小房子配Design Concept The design integrates the complex functions of the education information network center in a square courtyard, the integration of functional space and the flexibility of using unit zoning are realized and the exterior shape of the building is simple and regular, with low-cost but not cheap materials.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became an experimental attempt to create a multifunctional building complex at a low cost. The walls with white paintings and dark window frames, forced by the low cost, form a simple and clean modern architectural style, coincidentally returning to the Bauhaus style,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movement.Upon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project, the road to replicate the old city had already started on the land of the new construction area. I expressed some concer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development; at least we don't want to see that the advantageous land resources have not shown for the relatively new area as compared with the old city. We first transformed the purpose of the project into a tit-for-tat critique for the new city's replication of the old city's construction status quo, i.e., to use modernist values and aesthetics to offer possibilities for future construction beyond this, specifically, to create a new way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ity and its users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space, rather than a simple pictor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uilding and the city through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façade, which essentially excludes the users.In a project of only 23 000 square meters, the indicator of plot ratio allows us to seethe possibility of a leisurely and free state of office activities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efficiency. The seemingly disorganized functions are organized dramatically in a smallhouse: multi-functional meeting and performance center, office business premise,training and living service rooms. The three sectors ar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andcontain many different functional blocks: The office business premises in turn includethe Education Bureau, Examination Center, Information Center, Teaching and ResearchOffice, Supervisory Group of the People's Government, Work-Study Center, People'sEducation Foundation, Education Accounting Center, Student Financial AssistanceCent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Putonghua Testing Center, etc.; training and livingservices include guest rooms, restaurants, fitness, outdoor courts, etc.Design weaken the boundaries among these three systems, open space is equablyembedded in the site, so the building gets very strong introversion, and at the sametime, a conversation of space between the building and its surrounding is created atits four sides except the western edge, and a continuous space connects all of interiorfunctional space. We emphasize the urban space between the building and the city toweaken facades of the building, and abandon deliberately the decoration for the facadeto avoid a pictorial memory, what we have done is return coincidentally the startingpoint of the modernism movement of architecture — “Bauhaus”. We tried to avoidthe typical plan of “Bauhaus”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final construction drawings,that is, to avoid the white walls and dark window frames, and choose inexpensive anddark grey tiles and window frames. Counterproductively, because of the deficiency ofproject financing and in order to finish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owner was requiredClient: Bayannur Education Bureau Architec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Group Design team: Cao Xiaoxin, Zhan Hong, Dong Xin, Zhou Long Site area: 20,000 ㎡Built: 18,620 ㎡Height: 20.5 m Design Date: 2008 - 2009Completion Date: 2011业主:巴彦淖尔市教育局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团队:曹晓昕、詹红、董欣、周龙用地面积:20 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18 620 平方米建筑高度:20.5 米设计时间:2008 - 2009年竣工时间:2011年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2 WORLD ARCHITECTURE REVIEW 本期人物PERSONAGE OF THE EDITION大用地是奢侈的,然而低容积率也为设计团队提供了降低建筑密度、转换为丰富庭院空间的可能。
教育城域网建设方案一、引言教育城域网是一个覆盖城市区域的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旨在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详细阐述教育城域网的建设方案,包括需求分析、总体架构设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运维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
二、需求分析(一)教育教学需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学校对多媒体教学、在线课程、远程教育等应用的需求日益增长。
教师需要便捷地获取教学资源,学生需要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家长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管理需求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实现对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包括学籍管理、教学管理、考试管理、教育资源管理等,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三)资源共享需求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需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四)安全需求教育城域网涉及大量的学生个人信息和教育数据,必须保障网络安全,防止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安全事件的发生。
三、总体架构设计(一)网络拓扑结构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以教育信息中心为核心,通过高速光纤链路连接各学校、教育机构和教育管理部门。
(二)层次化设计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负责高速数据交换,汇聚层负责整合接入层的数据,接入层负责连接各类终端设备。
(三)冗余设计采用冗余链路和设备,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一)骨干网络建设采用高速光纤通信技术,构建大容量、高带宽的骨干网络,满足数据、语音、视频等多种业务的传输需求。
(二)校园网络建设各学校根据实际需求建设校园网络,实现校内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全覆盖,确保师生能够随时随地接入网络。
(三)网络设备选型选择性能稳定、功能强大、易于管理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
(四)IP 地址规划合理规划 IP 地址,确保网络地址的唯一性和可扩展性。
五、应用系统建设(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课件、试题库、电子图书等,为师生提供便捷的资源检索和下载服务。
教育城域网规划方案XXX市教育城域网要构建一个班级、学校、旗县市区教育局局、市教育局的四级教育信息网络系统,形成辐射全市各旗县市区和所有中小学、幼儿园、职业技术学校,具有现代远程教学功能、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功能以及教育教学管理信息交换功能、实现实时视频信息传输的教育信息化网络系统。
为了加快我县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全面深入推进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根据XXX市教育城域网的相关要求,并结合我县教育实际,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我县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建设教育城域网的需求我县现有高中1所,初中3所,城内小学9所,乡镇中心学校7所,幼儿园4所,共包含教学班个。
在学校信息化学习环境方面,经过2016年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目前我县高中、初中、城内小学和部分乡镇中心学校均已接入光纤宽带网络,等所学校安装班班通硬件设施,XX中心学校、XX中心学校均有同屏互动教室,全县所有学校均有电子备课室和计算机教室,全县所有的教学班均安装了电子白板或智能平板。
在校安工程中,全县所有学校均安装有监控.这些所有的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的管理和使用,需要建设XXX县教育城域网把以上的教育资源整合成一个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充分利用,带动全县信息化建设,充分满足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对教育信息化的需求。
二、XX县教育城域网总述XX县教育城域网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各学校通过专线,汇聚至XX教育局数据中心机房;由XX县教育局通过运营商专线汇聚至市教育局,市教育局汇聚至教育云中心机房;教育云中心机房通过互联网链路做统一外网访问出口,并通过高带宽专线链路连接华为云计算中心。
XXX市教育城域网通过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对基础网络系统、数据中心核心、互联网接入、运维管理四大构成进行统一管理和运维。
全面实现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入侵防御、VPN安全接入、上网行为管理、用户审计、异常流量清洗、WEB综合安全防护、漏洞扫描等安全防护,县教育局及学校仅需配套少量设备,即可形成防护全面、安全可靠的教育城域网整体信息安全系统。
. .. . .XX市教育城域网建设方案二〇一三年八月目录1项目背景22项目围及需求32.1项目围32.2 项目使用单位和人员32.3 项目需求分析33设计指导思想43.1原则方针43.2设计目标43.3网络功能目标43.4网络性能目标53.5网络管理目标64网络方案74.1本方案设计的总体思想74.2总体网络方案74.2.1网络拓扑74.2.2中心机房的接口84.2.3分节点的接口84.2.4网络设备选型94.2.5IP网络规划94.2.5.1IP地址分类104.2.5.2VLAN划分104.2.5.3各局点IP地址和VLAN规划105节点建设建议标准115.1中心机房标准115.1.1机房环境要求115.1.2路由及出口125.1.3网络标准125.1.4硬件标准135.2接入节点标准145.2.1路由及出口146经费概算146.1 预算概要146.2投资预算清单14前言XX集成公司是专业从事数据通信网络、IT信息系统技术服务、无线通信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以人为本,秉承“诚信、严谨、合作、共赢”的商业理念,追求“以技术求发展,以服务求市场,以管理求效益”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缜密的项目组织管理、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队伍、快速响应高效服务方式、国外知名品牌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公司拥有800多人的专业技术队伍,能够科学的为客户提供各类信息化解决方案和优良的服务支撑。
公司在通信信息领域中的规划咨询、勘察设计、系统集成方面拥有突出的业绩,在国业界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公司还具有通信设备维护、工程实施、配套产品方面的支撑能力。
公司致力于在通信信息领域为客户提供: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及咨询、综合滚动规划和专项业务规划、勘察设计方案、通信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集成方案、通信工程总包、通信信息网络的维护支撑吧、通信配套产品的提供。
本公司在省通信运营商建设市场上具有主导地位,并在全国其他区域积极拓展业务,目前在、XX、XX、、、、、、等省市设有分院并开展各项业务。
教育城域网建设方案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教育行业也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浪潮。
为了满足学校数字教育的需求,提升教学质量,建设一套高效稳定的教育城域网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教育城域网的建设方案,为学校提供参考。
一、需求分析在进行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根据学校规模及教育教学特点,确定以下需求:1. 学校管理系统支持:了解学校管理系统的功能及使用情况,确保教育城域网能够无缝对接学校的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共享与管理。
2. 教学资源共享:学校教师和学生需要共享教学资源,包括课本、课件、教学视频等,确保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
3. 教学环境支持:教育城域网需满足高带宽、低延迟的要求,以支持在线教学、远程教育等应用,提供稳定的教学环境。
二、架构设计基于需求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教育城域网的架构设计方案。
1. 网络拓扑结构:教育城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采用三层结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负责连接校园网和互联网,承担整个教育城域网的核心交换和路由功能。
汇聚层连接核心层和接入层,实现教学资源的集中存储和共享。
接入层为教学楼、宿舍等终端提供网络接入。
2. 网络设备选型:核心层设备应选择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交换机,支持大规模并发访问和高带宽聚合。
汇聚层设备应具备高速交换、流量控制和QoS(Quality of Service)功能,以确保教学资源的优先传输和保障教学应用的稳定性。
接入层设备则应具备简单易用、扩展性强的特点,适应不同终端设备接入的需求。
3. 数据中心建设:为了实现教学资源的集中存储和共享,需要建设一个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需要配备高性能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虚拟化平台,以提供稳定、可靠的教学资源共享服务。
4. 安全与管理:教育城域网的安全建设非常重要。
可以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网络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为教育城域网提供全面的安全保护。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和管理教育城域网的运行状况。
教育城域网建设方案一、引言教育城域网是一个覆盖整个城市教育系统的大型网络,旨在为学校、教育机构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服务,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建设一个高效、可靠的教育城域网已经成为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二、需求分析(一)教学需求1、在线教学平台支持大规模的在线课程直播、录播,实现师生实时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资源共享便于教师和学生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试题等。
(二)管理需求1、教育管理系统实现学生学籍管理、教师人事管理、教学评估等功能的信息化。
2、数据统计与分析为教育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如学生成绩分析、教学质量评估等。
(三)安全需求1、网络安全防护防止网络攻击、病毒入侵,保障网络的稳定运行。
2、数据安全保护确保学生和教师的个人信息、教学数据的安全。
三、总体架构设计(一)核心层采用高性能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构建高速、稳定的骨干网络,连接各个区域的汇聚节点。
(二)汇聚层负责将多个学校和教育机构的网络流量汇聚到核心层,同时提供一定的网络管理和控制功能。
(三)接入层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包括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
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一)布线系统采用高质量的网线和光纤,确保网络信号的稳定传输。
(二)网络设备选型选择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的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
(三)服务器部署搭建教学资源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满足各类应用的需求。
五、教学应用系统建设(一)在线教学平台具备课程管理、直播授课、互动交流、作业批改等功能。
(二)教学资源库整合各类优质教学资源,按照学科、年级等进行分类管理,方便师生检索和使用。
(三)教育管理系统涵盖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师评价等模块。
六、网络安全体系建设(一)防火墙设置在网络边界部署防火墙,限制非法访问和数据传输。
(二)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实时监测网络中的异常流量和攻击行为,及时进行防御和处理。
教育城域网建设方案1. 引言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对于现代教育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提出一套教育城域网建设方案,以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优化师生学习与管理体验。
2. 建设目标教育城域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实现教学、管理和资源共享的高效运作;- 支持大规模并发访问,满足教育系统内部各类用户的需求;- 提供稳定的信息安全保障,确保师生教学和管理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
3. 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为满足建设目标,教育城域网建设方案包括以下几个基础设施建设要点:- 网络架构设计:根据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规模和需求,采用分布式核心交换机和多层交换结构设计,以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和负载均衡;- 网络接入点布局:合理规划网络接入点的位置和数量,确保覆盖面广,满足师生教学和管理活动的需求;- 网络设备选型:选择性能稳定可靠的网络设备,如高速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等,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和高效率;- 网络安全保障: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网络安全监测系统等技术手段,保护教育系统的网络免受攻击和非法访问;- 建设规划:根据教育系统的未来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网络建设规划,以保证教育城域网的可持续发展。
4. 教学与管理支持教育城域网建设不仅仅是建设一个稳定高效的网络,还需要提供相应的教学和管理支持系统:- 在线教学平台:建立在线教学平台,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支持师生在线交流和互动;- 学生管理系统:建立学生管理系统,用于学籍管理、考勤管理和综合评价,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效率;- 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方便师生共享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数据管理与分析:建立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用于收集、整理和分析学校教学和管理数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5. 师资培训与技术支持教育城域网建设需要配套的师资培训和技术支持机制:- 师资培训: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和网络操作能力,促进数字化教学的推进;- 技术支持:建立技术支持团队,提供教育城域网的日常运维、故障排除和网络安全监控等服务;- 经验交流:组织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的经验交流会议,分享成功案例和最佳实践,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巴彦淖尔市教育城域网建设与集成
项目验收方案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 (3)
一、验收范围 (3)
二、验收参与单位 (4)
三、验收组织体系 (4)
四、验收日程安排 (5)
五、验收内容、验收方法和验收要求 (6)
六、验收总结会议 (7)
七、整改 (8)
八、相关说明 (8)
附件:验收报告(验收清单) (8)
前言
巴彦淖尔市教育城域网建设与集成项目验收工作是整个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单位和各旗县区教育局、各市直项目学校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坚持严肃认真、全面系统、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细致认真的开展验收工作,以验促建、以验促用、以验促发展。
本项目验收工作计划于2012年12月8日前完成,届时召开项目竣工验收会议,根据验收情况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签署遗留工作备忘录,明确验收整改事宜和期限。
一、验收范围
1. 巴彦淖尔市教育网络信息中心建设与集成;旗县区教育网络分中心建设与集成;13所市直学校校园网建设与集成。
2. 巴彦淖尔市教育城域网建设与集成项目包括:市、区两级网络中心(核心交换、核心路由、防火墙、流控、入侵检测、存储、服务器、汇聚、接入交换机、机房专用空调系统、UPS电源、自动灭火系统、防雷系统、认证计费、日志、管理系统及机房布线、装修等等)、视频会议系统、培训机
房、学校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录播系统和电子白板系统的建设与集成。
二、验收参与单位
建设单位:巴彦淖尔市教育局
用户单位:各旗县区教育局、市直项目学校
监理单位:内蒙古赛迪信息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承建单位:内蒙古证联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三、验收组织体系
巴彦淖尔市教育城域网建设与集成项目验收组织体系由验收委员会和专家组构成。
验收委员会设主任一名,成员若干。
专家组设组长一名,成员若干。
验收结束时,专家组讨论并形成专家组意见,验收委员会根据专家组意见形成验收意见。
验收委员会主任:
李云生巴彦淖尔市教育局副局长
验收委员会成员:
李月云巴彦淖尔市教育局监察审计科主任科员
张铁良巴彦淖尔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
杨慧河巴彦淖尔市教育信息中心副主任
岳利军巴彦淖尔市教育信息中心网络运维部部长朱跃明内蒙古赛迪信息工程服务有限公司经理验收专家组组长(待定):
验收专家组成员(待定):
信息化建设专家
巴彦淖尔市纪检委纠风办
巴彦淖尔市政府采购中心
四、验收日程安排
验收日程表
五、验收内容、验收方法和验收要求
(一)验收内容
验收内容见附件分项验收报告(验收清单)
(二)验收方法
1. 旗县区教育局按照本方案提供的验收内容(设备清单)在验收委员会和专家组验收之前逐项检查核对本旗县区教育局设备数量、型号、参数和安装使用情况,并将存在的问题和实际需求在备注中标明;
2. 市直项目学校由本校校长负责,组织教务、总务及信息技术专职教师按照本方案提供的验收内容(设备清单)在验收委员会和专家组验收之前逐项检查核对本校设备数量、型号、参数和安装使用情况,并将存在的问题和实际需求在备注中标明;
3. 验收工作组逐旗县区,逐学校进行设备数量、型号、
参数和安装、运行情况等进行核查,届时各旗县区,各市直项目学校向验收委员会和验收专家组汇报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应用中的需求,由验收委员会责令承建单位给予及时解决。
4. 验收专家组和验收委员会根据验收的实际情况,对每个旗县区教育局和市直项目学校都出具验收报告。
(三)验收要求
1. 设备全部到位,型号参数正确,运行正常且能满足用户(旗县区教育局和市直学校)提出的需求;
2. 产品质量,安装集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合同要求;
3. 设备变更登记、相关资料和文档准备齐全;
4. 相关人员能胜任相关技术工作(对培训效果的检验)。
六、验收总结会议
会议议程表
七、整改
承建单位即内蒙古证联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针对验收中的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整改,对验收委员会和验收专家组提出的质询要认真对待,抓紧时间逐一解决和落实,力争在2012年12月25日前完成整改,迎接复验。
针对承建单位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未及时整改的情况,将罚没承建单位的项目质保金。
八、相关说明
1. 建设单位、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用车费用、住宿费用自理;
2. 专家组和工作人员的补助费用由承建单位承担;
附件:分项验收报告(验收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