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经济影响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3
艾滋病疫情的社会经济影响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福祉。
除了对个人健康造成威胁外,艾滋病还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艾滋病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从医疗负担、劳动力市场、教育和家庭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医疗负担艾滋病的治疗和抗病毒药物的费用相当昂贵,对医疗体系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许多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并进行定期的检测和咨询。
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医疗费用问题,还涉及到社会医疗保障系统的可持续性和公共资源的分配。
二、劳动力市场艾滋病疫情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了重大影响。
首先,艾滋病患者在疾病进展和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长时间的休假或停工,无法全职工作,导致生产力降低。
其次,由于传播途径多样且与性行为和药物滥用行为相关,艾滋病往往与社会中的边缘化群体联系紧密,这些群体往往受到歧视和排斥,就业机会有限。
再者,家庭成员为了照顾患病的亲属可能不得不放弃工作,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
三、教育艾滋病对教育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许多艾滋病患者是青壮年人,他们的病情可能导致他们无法继续接受教育,中断学业或无法获得合适的教育资源。
这不仅对患者本人的未来发展构成威胁,还可能对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发展造成影响。
四、家庭艾滋病不仅对患者个人造成影响,还对他们的家庭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
家庭成员为了照顾患病亲属可能需要放弃工作,降低家庭收入,增加经济负担。
另外,艾滋病的社会排斥现象也可能导致家庭的财务和心理压力增加,家庭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总结:艾滋病疫情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医疗负担、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教育问题以及家庭稳定性的受挫,都是艾滋病疫情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深远影响。
从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医疗体系的可持续性、人力资源发展等方面,我们需要重视和应对艾滋病疫情的社会经济影响,通过加强预防、提供治疗和支持,来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艾滋病对社会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繁荣的社会。
艾滋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王山而艾滋病具有致命性、无法治愈性,它通过性、血液和母婴途径传播,因此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同时艾滋病毒的潜伏期较长,为5~10年左右,这不但可能造成无意识地大范围传播,也决定了目前感染状况的危害将在未来5~10年左右时间才显示出来。
一旦出现艾滋病的大范围流行, 将会把我国几十年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果吞噬掉,造成惨重损失。
一、艾滋病对社会的影响1.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的影响得了艾滋病的人就意味着死亡,而患者多为青壮年人,在国外已有不少报道,艾滋病已缩短了人类的平均寿命。
而在死者的身后留下了配偶、老人和孩子,他们不但无人抚养,还要忍受各种排挤、歧视和敌视,过着人们预想不到的悲惨、贫困生活。
2.艾滋病造成了贫困,贫困就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最具有生产能力的年轻人,感染了艾滋病需要吃药、花钱,还失去劳动能力、生产价值。
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他们发病期间以及死后, 给病人家庭带来的影响,因艾滋病的侵袭,受害家庭的儿童因无能力支付学杂费,而辍学在家者多不胜举,或退学照顾患有艾滋病的父母或其他亲人,因生病倾家荡产。
3.艾滋病的爆发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安定有些艾滋病病人思想严重扭曲,他们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现在在社会上已经出现了艾滋病病人杀人的事件。
如艾滋病患者李志星, 因受歧视, 不堪忍受, 一个早上的时间用刀刺死8人, 一人受伤, 之后自己投井自杀。
二、艾滋病对经济的影响艾滋病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将从个人、家庭、各个经济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经济诸多方面表现出来,从整体上来讲,艾滋病的费用应分为两个部分:可用货币形式计算的花费和不可用货币形式计算的花费。
可用货币形式计算的花费又可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为艾滋病个人的医疗保健费,这笔费用无论由国家或患者个人承担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间接费用是指由于患AIDS 而损失的收入。
不可用货币形式计算的花费是指病人、病人家属、亲友及其他社会成员所遭受的影响及社会安定和国家形象等受到的影响。
艾滋病对我们的影响
一、艾滋病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1)艾滋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国力减弱。
艾滋病主要侵害年富力强的青壮年人,而这些人正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建设及保卫者。
因此,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增加医疗费用支出,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2)艾滋病制造了孤儿和孤寡老人,让富裕者变贫穷,使贫穷者更贫困,扶贫更加困难,加重社会的负担,降低了社会的幸福指数。
(3 )目前还未能消除的社会歧视将许多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致使犯罪率升高,影响社会秩序和稳定。
二、艾滋病对家庭有什么影响?
(1)恶化家庭经济状况。
艾滋病使家庭成员劳动能力受到了严重削弱甚至丧失,治疗艾滋病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还要家人的照顾,使艾滋病病人的家庭更加贫穷。
全球每年有200万人因艾滋病死亡,使千千万万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2)威胁家庭成员健康。
感染艾滋病后,很容易在夫妻间传染,或因怀孕传给小孩。
(3)导致家庭破裂。
社会上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
态度会殃及其家庭,病人及其家庭成员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容易导致家庭不和,甚至家庭破裂。
三、艾滋病对个人有什么危害?
感染艾滋病后,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由于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以及社会的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往往会处在众叛亲离的孤独境地,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后,由于发生了复杂多样的感染、肿瘤等继发性疾病,无法治愈,健康状况会迅速恶化,病人极度消瘦,体貌惨不忍睹,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很快死亡,寿命缩短。
艾滋病的社会后果与影响从歧视到包容的社会变革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不仅对个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也在社会层面产生了许多后果与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对艾滋病的误解和无知,社会对患者存在着歧视和偏见。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观念的改变,我们正逐渐迈向一个更加包容和理解的社会。
本文将探讨艾滋病在社会上所带来的后果与影响,并强调我们需要推动社会变革,实现从歧视到包容的转变。
一、经济影响与贫困艾滋病对患者及其家庭经济状况造成了巨大影响。
艾滋病的治疗费用昂贵,往往需要长期服药和定期医疗检查。
同时,由于病情导致劳动能力下降或家庭成员死亡,患者和家庭往往陷入贫困。
贫困又进一步限制了患者获得良好的医疗和教育资源,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这种经济影响不仅对患者和家庭造成了困扰,也对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了负担。
二、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隔离由于对艾滋病的误解和歧视,患者往往承受着来自家庭、社区甚至亲朋好友的压力和排斥。
这种社会隔离导致患者在心理健康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许多患者经历着焦虑、抑郁、自卑等问题,甚至出现了自杀的情况。
这种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对患者本身造成了伤害,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教育与就业歧视艾滋病患者常常面临着教育和就业方面的歧视。
许多学校和企业对艾滋病患者抱有偏见,拒绝他们的入学或就业机会。
这种歧视不仅剥夺了患者接受教育和工作的权利,也造成了他们在社会上的边缘化。
艾滋病患者应该享有与其他人平等的教育和就业机会,我们需要推动社会变革,改变这种偏见和歧视的现状。
四、性别不平等与妇女感染率高在许多地区,妇女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更高。
这与性别不平等现象密切相关。
在某些文化背景中,男性对于性行为有更多的决定权和控制权,而女性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无法自主保护自己。
此外,许多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着照顾他人的角色,而在照顾艾滋病患者时往往会面临更大的感染风险。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性别不平等问题,加强对妇女的教育和保护,降低妇女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艾滋病的社会影响和偏见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其社会影响和偏见对患者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艾滋病的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的偏见,并提供一些应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社会影响1. 恐惧和歧视:艾滋病在公众心目中仍然带有巨大的恐惧感。
这种恐惧导致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排斥,使得患者在社会中遭受孤立和边缘化。
2. 健康危机:艾滋病造成的健康危机不仅仅局限于个人,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大量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这对医疗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3. 经济负担:艾滋病的治疗和预防需要大量的经济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造成了很大压力。
而社会必须承担医疗和预防资源的投入,进一步加剧了经济负担。
4. 教育和就业机会受限:由于对患者的偏见和歧视,许多艾滋病患者在教育和职业领域受到了限制。
他们往往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也难以找到稳定的工作机会。
二、偏见与歧视1. 社会偏见:由于对HIV和艾滋病缺乏充分了解,一些人仍然对患者怀有恐惧和偏见。
他们将艾滋病等同于危险和可怕的疾病,从而排斥并歧视患者。
2. 就医偏见:艾滋病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也经常遭受偏见和歧视。
一些医生和医院可能对患者敬而远之,拒绝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
3. 家庭和社区压力:一些艾滋病患者在家庭和社区中也会遭受压力和排斥。
家人和亲友对他们的态度可能发生变化,社区可能将他们视为社会负担。
三、解决方案1.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了解,消除对患者的恐惧和偏见。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可以共同合作,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普及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
2. 反歧视法律保护: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保护艾滋病患者的权益,禁止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行为。
通过法律制度的保护,可以有效地减少对患者的歧视,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3. 改善医疗服务:医生和医院应该接受相关的专业培训,了解艾滋病的预防与治疗知识,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论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影响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疾病,它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应对该疾病的挑战。
首先,艾滋病对个人产生了极大的身体和心理影响。
感染HIV的个人可能出现各种症状,如持续发热、疲劳、体重下降以及疼痛等。
随着疾病的进展,个人的免疫系统逐渐受损,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和疾病,如肺炎、结核病和恶性肿瘤等。
此外,受艾滋病影响的个人往往面临社会歧视和偏见,这可能导致情绪问题、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艾滋病也对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当家庭成员感染HIV时,他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照顾患者。
这可能导致家庭其他成员的心理、经济和心理负担增加。
患者的医疗费用也可能对家庭的经济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社会经济较为薄弱的地区。
此外,家庭可能面临社会歧视和排斥,从而导致社会支持和经济机会的减少。
艾滋病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艾滋病疫情对社会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由于艾滋病的传播主要通过性传播和注射毒品使用,这导致了一些高风险行为的持续存在。
这不仅增加了社会的卫生保健负担,还对劳动力市场和人力资源产生了不利影响。
此外,艾滋病还导致了许多人的早逝,减少了社会的劳动力和生产力。
因此,艾滋病疫情需要社会资源和政府的重要关注和应对。
然而,面对艾滋病疫情带来的挑战,全球社会已经采取了积极行动。
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加大了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力度,鼓励人们在性行为和注射毒品时采取安全措施。
许多国家也提供免费的HIV检测和治疗服务,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传播风险。
此外,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供艾滋病教育、支持和关注。
总结起来,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不仅对感染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而且对家庭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然而,通过全球社会的合作和努力,我们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提供战胜该疾病的支持和关怀,以实现更加健康和公正的社会。
艾滋调研报告总结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艾滋病以及HIV感染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以下是调研结果的主要总结:
1.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性接触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尤其是无保护性行为。
- 共享针具以及其他注射药物的行为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
- 受血制品传染的危险性已大大降低,但仍有一些潜在的风险。
2. 受艾滋病影响的人群:
- 性工作者、男男性行为者以及注射毒品者是高风险人群,需要特别关注。
- 妇女也面临着艾滋病的风险,尤其是在有限的性权利和自主权下。
- 青少年以及弱势群体(如流动人口、同性恋者等)也是容易受到感染的人群。
3. 艾滋病影响的社会经济方面:
- 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整个社区产生了重大的经济负担。
- 健康服务成本和治疗费用对于一些贫困地区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
- 艾滋疫情的爆发带来了劳动力的流失和生产能力的下降。
4. 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挑战:
- 教育和宣传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关键,但在某些地区的教
育程度较低。
- 艾滋病的社会负面认知和歧视加剧了预防和治疗工作的困难。
- 药物和治疗的可及性以及成本问题仍然是一个挑战。
综上所述,艾滋病的传播和影响仍然具有巨大的挑战性。
我们需要加大力度进行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和意识,加强社会支持和关爱,以期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艾滋病的社会影响与个人防护艾滋病自从上世纪80年代首次被发现以来,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
这种疾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艾滋病在社会中的影响,并提供一些个人防护措施。
一、社会影响1.1 社会歧视与污名化艾滋病的社会影响之一是对感染者的歧视和污名化。
由于对该疾病的误解和恐惧,许多人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持有偏见,并且对他们进行社会排斥。
这种歧视导致艾滋病患者往往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可能面临着失去工作、失去家庭和朋友支持的风险。
1.2 家庭及社区的破裂艾滋病对患者的家庭和社区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当家庭成员中的一个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时,整个家庭往往受到负面的影响。
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经济负担沉重,这给家庭带来了困难。
另外,家庭成员也可能遭受社会歧视,导致家庭破裂。
社区也受到了冲击。
由于社会歧视,艾滋病患者通常被排斥在社区之外。
这种排斥导致社区的凝聚力减弱,相互支持的精神受到侵害,社区的发展受到阻碍。
1.3 经济发展的阻碍艾滋病病毒感染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由于感染者需要花费大量的钱用于治疗和护理,他们的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对于那些低收入家庭来说,这可能导致无法承受的财务压力。
另外,艾滋病也会影响劳动力市场。
患者因为健康问题而无法工作,这导致社会负担增加。
一些企业也可能因为员工感染艾滋病而受到负面影响,如员工流失、生产力下降等,从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二、个人防护措施2.1 接受艾滋病教育为了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和个人受感染的风险,接受艾滋病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和治疗选项,个人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2.2 使用安全性行为在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可以大大减少艾滋病的传播风险。
无论是异性性行为还是同性性行为,都应该使用安全套,并避免与感染者或高危人群进行不安全行为。
2.3 避免共用注射器共用注射器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避免共用注射器。
艾滋病病毒感染经济负担对家庭及社会的影响艾滋病病毒感染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之一。
除了对个人健康的严重影响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本文将重点探讨艾滋病病毒感染对家庭及社会的影响。
首先,艾滋病病毒感染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冲击是不可忽视的。
感染者可能面临失去工作能力或面临被雇主歧视的风险。
由于长期服药及接受治疗的需要,患者可能需要花费大量金钱。
加之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家庭常常需要面对高额医疗支出。
这些负担往往超出家庭的财务承受能力,使得家庭陷入经济困境。
此外,感染者经济能力的下降也可能导致子女教育和家庭发展计划的受阻。
艾滋病病毒感染对社会的经济影响同样严重。
首先,医疗资源的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感染者数量的增加,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而医疗资源却往往无法满足需求。
这导致感染者无法得到充分的医疗和护理,进一步恶化了他们的健康状况,同时也增加了治疗费用。
其次,感染者往往面临失去工作的风险,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收入和消费能力。
这可能导致社会脆弱群体的贫困和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加剧。
此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还对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
在受感染的地区,大量的劳动力可能因为疾病而减少,进而影响到经济的运转和发展。
感染者的生产能力受到损害,会导致生产力的下降。
同时,社会对感染者的歧视和排斥现象也可能导致他们更加边缘化,无法融入劳动力市场,这将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艾滋病病毒感染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艾滋病病毒感染对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是巨大的。
家庭可能面临收入减少、医疗支出增加以及子女教育和家庭发展计划的受阻。
社会面临医疗资源不足、劳动力市场的变动和经济发展的阻碍。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艾滋病病毒感染对经济的影响,并采取措施减轻感染者及其家庭所承担的经济负担。
在国家层面,应加大对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预防、治疗和支持力度,提供充足的医疗资源。
第20卷第1期河南医学研究Vol.20No.12011年3月HENANMEDICALRESEARCHMarch2011收稿日期:2010-11-07;修订日期:2011-02-25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防治艾滋病规模化现场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NO.2009ZX10001-017)。
作者简介:钟延旭(1985-),男,广西桂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
文章编号:1004-437X (2011)01-0103-03·论坛·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经济影响的研究The effect of HIV /AIDS on individual and family econ-omy钟延旭1,郭金玲2(1.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南郑州450001;2.河南省医学会河南郑州450003)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 positive ,HIV )感染引起的、以人体免疫系统受损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HIV 以来,艾滋病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其对人类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医疗卫生的范畴,它不仅仅是医疗卫生问题,同时也是社会经济问题。
本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艾滋病对个人健康与家庭经济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
1艾滋病的流行状况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包括静脉注射毒品、有偿卖血和口腔治疗等)和母婴传播三个途径。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传播方式不一样,在美国、欧洲和印度地区主要是静脉注射毒品和性传播,而在俄罗斯不安全的注射药物成为新感染者感染的主要原因[1]。
而我国主要以血液传播为主,且各地区仍不一样,在刘康迈[2]等在我国5省艾滋病的一项调查中,云南、广西、四川等经静脉注射吸毒感染HIV 的占43.3%,异性性传播占39.0%,既往卖血感染的占9.1%,与《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的报告相近。
1.1全球艾滋病的流行状况由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 )[3]报道,截止2009年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达到3330(3140 3530)万,新发感染人数有260(230 280)万,死亡总人数为180(160 210)万。
其中因艾滋病而失去父母的10至17岁儿童增至1660万。
过去的十年里,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例数减少了将近20%,在15个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青少年人群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下降了25%以上,同时2009年,中、低收入国家有520万人在2009年获得了挽救生命的药物治疗,但是仍有1千万人需要治疗但无法获得治疗,情况仍然不可乐观。
1.2我国的艾滋病流行状况我国从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以来,增长速度亦非常快,据我国卫生部和UNAIDS [3]评估结果表明,截至2009年底,估计我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其中病人约10.5万人;2009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人,因艾滋病相关死亡约2.6万人。
我国艾滋病疫情仍然持续上升,但上升幅度有所减缓,感染者和病人数的环比增长率由2008年的16.8%降低到2009年的9.3%,2010年1月至10月同比增长率下降了1.4%。
另外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和广东6省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占全国报告总数的77.1%。
2艾滋病对个人与家庭经济的影响艾滋病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的免疫力逐渐下降,最终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
然而HIV /AIDS 的影响却不仅仅如此,由于艾滋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因此在很多国家里,AIDS 被视为耻辱的疾病,一个艾滋病患者烙上耻辱的烙印后导致他们日常活动减少,同时减少了他们得到信息、教育、顾问等的机会。
2.1健康下降,精神压力增大艾滋病至今没有根治的办法,一旦患上艾滋病,就相当于永久携带HIV 病毒致死。
因此艾滋病对感染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损失,给整个社会带来的间接影响极为长远。
但艾滋病患者面对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折磨,同时还得承受更多精神上和心灵上的压力。
他们可能从内心感到耻辱,同时也有可能是社会对他们的排斥。
在美国东南部,父母艾滋病感染者往往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和歧视,HIV 感染妇女的往往被限制日常的功能性活动,生活质量低下[4],在泰国年轻人群中开展的参加艾滋病·301·河南医学研究第20卷疫苗试验项目的调查报告中,15.1%的被调查者认为参加项目有可能被性伴侣拒绝发生性关系[5]。
在我国,刘迈康[6]等人研究报道,当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66.67%的人最初感觉是很忧伤、痛苦、害怕,38.10%的人感到震惊,不知所措,21.43%的人员觉得很丢人。
33.33%的人想到过自杀,9.25%的人曾经自杀过。
3对社会家庭经济的影响HIV/AIDS从宏观来说,对人口的总量、人口的结构、社会的医疗负担和社会的稳定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些宏观的影响往往是由于微观的影响而引起,尤其是家庭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
目前HIV/AIDS的主要影响有劳动力改变、家庭经济收入减少以及消费结构的改变。
据国外一项研究[8]发现,HIV/AIDS家庭大多为低收入、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HIV/AIDS影响的不仅是感染者的健康,还有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和更广泛的社会。
3.1对劳动力的影响3.1.1削弱家庭劳动力:HIV/AIDS的传播与流行是建立在性与血液的基础上,因此其发病有明显的年龄差异,主要是以青壮年的人群为主。
在美国,死于HIV/AIDS的人群中,超过2/3的人没活到45岁,在2008年的新发病人诊断中,占2/3患者年龄段在25 49岁,而在艾滋病流行严重的南非,有40%的成年人死亡是由于HIV/AIDS引起的,其感染主要集中在工作年龄段,特别是年轻女性(20 34岁)和年龄稍大的男性(35 49岁)[9]。
另外研究报道,在赞比亚,HIV/ AIDS以及成为造成中青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HIV/ AIDS的流行主要在15 49岁[10],在莫桑比克,年龄上的分布不均匀成为影响该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0]。
据我国国内的研究发现,很多监护人因为HIV/AIDS的进一步恶化而不能继续工作,下岗导致他们生活变得更困难[11]。
同时我国的艾滋病疫情主要涉及在农村和落后地区,劳动力的损失往往削弱了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妇女、老人承担了更多的照顾负担,甚至出现孤儿和孤老等问题。
3.1.2劳动类型的转变:由于感染HIV/AIDS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破坏,使得患者不得不以休息的方式来预防外界的疾病攻击和感染。
在乌干达东南部,HIV/AIDS患者从事与农业和园林的时间比健康者的一半还少,他们每天也只能分配一点时间来处理家务[12]。
另外,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妇女和女孩子们为了照顾家里的HIV/AIDS病人,不得不减少他们上班或者上学的时间[13]。
在我国,相关的研究亦不少,据袁建华,刘康迈[2,14]等人研究发现,艾滋病感染家庭中,60岁以上感染者和非感染者的劳动参与率分别为81.6%、53.0%,均明显高于非感染者家庭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41.7%),无业的比例从18.2%显著提高到26.0%,打工的比例从24.0%减少至17.9%,感染者在这方面造成的损失不得不由家庭的其他成员去弥补。
劳动类型的转变间接的影响了家庭的经济收入,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3.2对家庭收入的影响3.2.1家庭收入的损失:由于大多数HIV感染者出现在15 49岁年龄段劳动人群[10]。
生产劳动力的减少,直接的影响到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
很多HIV感染的家庭没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没有家庭成员工作来支持家庭,相比未感染HIV的家庭,很多感染家庭的生活水平都低很多[11]。
据袁建华[14]等调查结果:近二分之一的感染者家庭年收入低于10000元(称为低收入阶层),他们的年均收入为5178元,19.3%的家庭年收入低于4193元而处于相对贫困线以下。
另外郭金玲等[15]对河南艾滋病高发村调查结果显示:艾滋病患者家庭平均年收人为5196.30元,对照组家庭平均年收人为6914.90元(被调查地区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总收人为3036.19元),艾滋病患者家庭较对照组家庭下降了25.00%。
而从收人构成可以看出艾滋病患者家庭收人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家庭劳动收人降低所致,当然其他成员由于照顾患者也会引起的收入减少。
在农村,老年人口没有社会保障,养老主要靠子女,多一个艾滋病患者就意味着老年人少一份收入,这无疑会使本就脆弱的老年养老体系雪上加霜。
3.2.2治疗费用增加,加剧家庭的贫困:艾滋病本来就是一个高费用治疗的疾病,昂贵的治疗费用使得家庭收入间接的减少。
在国外早期的报道,其大多数都是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但其费用很昂贵,在泰国每年所需费用是13285美元,英、美是23493美元[16]。
另外在印度CD4检测成本是25美元/次,病毒载量检测是100美元/次,虽然其半年的治疗费用只有4636卢布(22美元),但是该治疗费用却占用了低收入家庭49%的家庭收入[17]。
在我国,徐鹏[18]等研究得出,艾滋病病人的次均住院费用为3290.61元;次均门诊费用为104.49元,而当年该地农民人均年收入仅为2045元,住院费是收入的1.6倍,凌云[19]等对广东省发达地区AIDS病人研究亦得相似结论。
3.2.3丧葬费的耗资:目前HIV/AIDS患者家庭里面往往会涉及到丧葬费的问题,在国外,关于丧葬费的具体研究并不多,据李建军[20]在《浅谈艾滋病救治经济学评价》提到,在科特迪瓦有艾滋病患者的家庭,80%的卫生费用用于艾滋病患者,一般家庭丧葬费比死者生前医疗费高近50%。
虽然部分国家如乌干达,相关部门对治疗费用和丧葬费提供支持,但是丧葬费的影·401·第1期钟延旭等: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经济影响的研究响仍然存在。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投入严重不足,同时治疗艾滋病付出昂贵医药费和因艾滋病死亡所花的丧葬费,使得农业资金匮乏状况加剧。
在我国,关于艾滋病丧葬费的研究也不多,据郭金玲[15]等调查:2004年河南艾滋病高发村因艾滋病去世花丧葬费用平均为2674.20元,占年均收入的51.4%;丧葬误工平均为67d,折合为货币损失为565.00元,合计为3239.23元。
3.3消费结构的改变HIV/AIDS对家庭经济的严重影响,艾滋病家庭不得不通过消费的转换来缓解家庭的困难。
根据刘康迈[2]等对我国五省艾滋病的研究报道,当家庭面临经济压力时,主要是“向亲戚/朋友借钱”(60.7%),其次是“使用家庭过去的储蓄”(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