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简述园林建设中植物和建筑之间的配置关系园林作为我国文化艺术的精粹之一,是一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完美结合,通过恰当的处理,使得自然和人工相互融合一致和谐。
园林中的建筑是人工美的突出产物,其美的体现就在于实用性和景观性的相互结合,是整个园林的景观主体。
园林的建筑同植物相互搭配,使得人工美同自然美相互结合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中展现出奇妙的景色。
标签:园林建设;植物;建筑;配置中国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其中古典园林可以在历史上追溯到三千年前。
中国园林建筑的发展、艺术形式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园林建筑作为重要的元素,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多种类型的建筑,所以,我国在园林的发展历史及其的深远悠长。
1 建筑以及植物相互配置作用1.1 园林建筑具有自身的形象以及线条和色彩轮廓,但是单纯的建筑往往显得孤立,因此需要用植物进行搭配,用花草加以协调。
使之显得更加的饱满和柔和。
1.1.1 建筑物在建设上往往会考虑到植物基址,通过建筑的遮、挡、围作用下,对植物的环境进行改变。
即,建筑为植物的基址提供了外环境。
1.1.2 园林建筑同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犹如作画,园林建筑是背景框景等等,作为底色铺垫,而植物则是画中的色彩,通过二者的相互结合进行构图。
1.1.3 园林建筑的美就体现在不是自然胜似自然,山水隐于园,自然美通过人工美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2 植物对建筑的影响1.2.1 在对植物进行配置上是通过不同的配置使得园林的主体得以表达,意境得以突出,并且通过建筑在主题、意境以及特色上的表达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园林的建设中,令植物起到强调以及突出的作用。
在整个园林的命题上植物作为命题、建筑做标志。
比如,杭州的西湖中的柳浪闻莺,作为十景之一首先作为主体的柳树在数量上一定要主导地位。
1.2.2 在造型以及周边环境的色彩和形状搭配上,需要将植物和建筑相互协调对称起来,通过实物进行矛盾上的消除和缓和。
建筑在体量以及轮廓上较为的生硬,因此需要配置一些植物予以协调和软化,自然植物环境的搭配和环绕之下,通过植物的枝条呈现出一种曲线的自然美,园林往往就是通过这种柔和美来中和或者是更加衬托建筑的硬质美。
浅谈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的关系及作用摘要:园林建筑迅速发展,而为了实现园林建筑的美观与园林建筑的实用性相结合的目的,就要处理好二者之间配置的关系,这是人类对美的一种追求,如果处理的好,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就来探讨如何实现二者搭配的完美,如何塑造真正的园林建筑美。
关键词:园林建筑;植物配置;关系及作用;现状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在园林景观中,建筑和植物的合理搭配结合总能给人美的享受,这其中园林景观建筑属于园林规划中以人工雕琢而非自然取胜的景观,是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体;而同时植物体是有生命的活体,有其生长发育规律,具有大自然的美,是园林构景中的主体。
园林建筑和植物的配置如果处理得好,进行合理化搭配,可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
1 我国园林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随着时代的发展,园林已遍及我国大江南北,并且由最初的寥寥无几的专属人士所有发展到各城市社区均已配置。
现如今,园林已经发展成为社会服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为广大的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以及美的感受。
同时,社会对园林的设计、组成与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从宏观层次来讲,当代园林不仅要符合可休闲放松的标准,还要有一定的内涵意义,更重要得是还要符合生态绿化、保护环境的目的。
从微观层次来讲,园林的设计、组成、管理都需要符合当代要求,要突出园林的艺术气息。
2 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的重要性我国园林风格多样,无论是大气浓重的皇家园林、清高风雅的苏州园林,或是庄严稳重的纪念园林,还是富有生活气息的街头绿地、社区公园等,建筑与植物配置都是极其考究,始终贯穿如一的。
因为设计中植物与建筑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园林的整体质量,也直接决定园林植物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
在设计园林组成形式时要将建筑的大小、风格,门、窗、屋顶等元素,以及植物中花、草、树,高低、颜色都应考虑在内。
[1]只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既有的自然环境及气候特点,合理的设计、安排建筑与植物的组成形式,才能使得建筑与山,水,花,木有机的结合组织,使得园林在总体上达到了建筑美与自然美的高度结合,相互融糅的境界。
植物与建筑的组合关系
明亮的建筑上配以深绿色植物,增添了几分稳重感和亲和感。
建筑物爬满绿色植物,充满田园情趣;窗台外紫色植物,更丰富了建筑的色彩。
与自然的和谐。
节了气氛,又展现出它的热情。
面。
又体现了大自然的生机。
为一完整的景观。
小区里简单的植物配置,植物附于亭上,更体现了生态理念。
建筑位于高大植物之后,而前面则是低矮植被,不仅增添了活泼气氛,并使白色的建筑色彩与浓绿的植物色彩及其线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深绿色植物与建筑为远近关系,植物的枝干借不远处的建筑形成框景。
论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摘要】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的配置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处理得当,二者关系可求得和谐一致。
园林建筑属于园林中以人工美取胜的硬质景观,是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体,是园林构景中的主体。
本文就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关系展开讨论,试图找出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景观;园林建筑;植物配置;环境协调1、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的相互作用园林建筑和园林环境和自然风光的完全集成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环境的有利条件。
任何建筑的设计应考虑环境,景观设计,建筑,甚至,在环境和成分比例根据环境的组成要求权衡确定,环境是建筑创作过程的起点。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景观组成的主题,建设不仅为观赏景观和景观设置。
景观建筑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似乎是与对方,但是,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以统一在自然的环境,可以添加到的乐趣,增添生活气息。
建筑景观的整体环境协调,有机组成部分,其职责是突出自然的美,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添加。
这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不断追求的境界。
根据植物生态习性及景观布局,合理配置园林植物(树木,灌木,花卉,草坪和地被植物),发挥其功能和景观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的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植物配置包括2个方面:一方面,各种植物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结合平面和高程,组成,颜色,季节性和景观意境结构;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和其他景观要素如石头,水,建筑,花园路之间,配置。
1.1园林建筑对植物配置的作用园林建筑除了在自身形象的轮廓、线条、色彩与自然环境主动协调外,对于园林植物的配置,必须用花草树木来加以搭配,使之不孤立。
1.1.1园建筑的为植物种植提供基址通过建筑的遮、挡、围的作用,能够为各种植物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建筑的外环境为植物提供基址。
1.1.2园林建筑对植物能起到背景、夹景、框景的作用私家园林以墙为纸、以植物绘,使建筑和植物组成优美的构图。
1.1.3园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隐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的关系摘要:园林是一座城市的关键构成部分,充分挥着点缀城市、净化城市环境和减轻噪声污染等功效。
而园林景观中包含了各种植物,植物的类型、规模也决策大城市中绿化园林是不是可以长久且健康的发展。
而在打造园林时,需要充分明确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的关系,根据不同地区的自身特色以及地域条件,围绕着园林建筑保障园林植物的科学配置,制定更加适合的绿化植物排列与组合、色彩与层次,让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之间更加和谐,进而提高园林的协调度与观赏性。
关键词: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关系分析引言现阶段园林已经变成了城市发展的新名片,不但可以提供大城市的品牌形象,还能提高城市的整体经济形势。
因而,在开展园林绿化设计时,务必要坚持合理的园林植物配置,确保各种自然资源充分运用,搭配更匹配的园林建筑,增强园林的丰富感,同时,通过园林建筑与植物的融合,提高园林建设效果,促进园林工程的健康发展,并满足新时期下民众的日常生活需求。
1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的关系分析1.1 两者之间相辅相成若想打造更加优质的园林环境,增强视觉上的和谐度,就要对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之间的关系做好分析,并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以及人文情况设计园林建设方案,不仅可以提高园林设计的合理性,而且也有助于增强园林配置科学性,充分突显园林中自然环境、人工环境打造的整体性,并且运用人工美学与生态融合加强园林的观赏性,确保让园林植物能够和园林建筑保持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相互辅助、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如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湖心就亭将园林建筑与植物融合的自然景观美(如图1所示)。
与此同时,植物是园林建设当中的关键内容,并且与其他建设主体不同,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把控好植物的生长特点,围绕着园林植物的颜色、结构、形态以及韵味美化园林建筑,让园林建筑能够更具生命力,更加动态化,能够很好的避免了园林建筑带给人们的刻板印象,通过植物的配合与点缀,风格更加柔和,优势更加突出,让园林建筑能够随着植物的四季变化而改变,更具灵动性。
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研究【摘要】园林建筑是一种硬质的人工美建筑;而园林植物是具有生命迹象的活物,其生长和发育都有一定的规律,属于自然美。
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是人与自然的相结合,两者之间处理好了更会相得益彰。
植物本身具有多种颜色,并且具有流畅的线条、以及其高雅的姿态都可以为建筑物增添一丝生机活力,让静态的建筑随着季节的变更有了新的生命。
【关键词】园林建筑,植物,效果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前言本文笔者主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的研究,首先探讨植物在建筑周边的配置规律,然后分析建筑同植物的构图关系,最后研究不同风格的植物配置以及不同建筑部位的植物配置,希望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
二、植物在建筑周边的配置规律1、以人为本不管什么样的景观布局,都是由人设计的,其出发点自然也是人的需求。
可是人们的需求不仅仅是为了享受美丽,要做到以人为本,园林设计者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园林使用者的生活习性及喜好,让自己的设计更贴近于使用者的习惯和爱好。
2、因地制宜进行植物配置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建筑物周边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的选择植物品种,以确保植物的环境和生态的一致性。
这就要对当地的气候环境进行勘测和综合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3、生态性巧妙的运用生态环境的循环和再生能力,可以维持建筑的平衡。
建造一些人工的生态群,形成一个小型的自然环境,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净化周围的空气,同时还能提高空气的含氧量,让人们的身心更加愉快。
4、个性化每个建筑物的设计都有自己的规格和意义,其周围的植物更要适当的凸显出这些建筑物的年代,历史,背景等,让建筑物的形态更加多样,更加个性。
三、建筑与植物的构图关系植物配置和建筑的关系可以用两方面来概括,就是平面设计的组合,和立体设计的组合。
建筑物和植物之间的平面组合是一种“图底“的关系。
比如在一座建筑物的周围种植植物,建筑物的特点就会更加明显的凸显出来。
浅谈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园林建筑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无论是传统的园林建筑还是现代社会的园林建筑,都离不开花草植物的衬托,所以在设计园林建筑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其想要表现的不同内容来进行植物的搭配,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园林建筑的功能,所以,做好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的配置关系十分重要。
关键词: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合理配置在建筑领域不断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园林建筑也在不断实现着创新和突破,体现着与时俱进的建设理念。
“让人们生活在自然中”,已经成为了园林建筑的最高设计理念和最终追求目标,也就是园林建筑要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一种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赏心悦目的感觉和享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园林建筑工程的实际建设操作中,除了注重艺术性之外,还必须注重自然性,这就对园林植物的搭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园林植物的点缀体现着自然的真,也体现着艺术的美,恰到好处的园林植物的点缀和搭配具有画龙点睛的神奇作用,可以体现出整个建筑物的灵魂,使其具有生气。
所以在园林建筑中讲究植物搭配就显得很重要,不同的园林植物要与不同的园林建筑物相契合,这样才能体现出自然美和艺术美,不仅能是人们亲近自然、神情愉悦,而且还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然而如何进行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的合理搭配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仅要求园林工作人员有相当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储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同时也要求技术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完美地体现艺术性和自然性的结合,才能保证建筑整体的协调性。
植物搭配需要考虑色彩明暗、轮廓纹理、设计比例的很多因素,是一项要求很细致的工程。
笔者在从事多年园林建筑经验的基础上,对园林建筑中植物的搭配、自然艺术的吻合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对其他园林建筑工作人员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更加希望所有园林工作人员,尤其是技术人员都能严格要求,精益求精,设计并建设出更有质量的园林建筑物。
1 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关系1.1 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协调统一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协调统一的关系,通过园林植物的合理规划,使得园林建筑更加独有生机和活力,通过人工的雕琢把自然美和人工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植物是富有生机的植物,而园林建筑是静态的建筑形式,通过园林植物的调节作用,使得整个园林建筑看起来更加富有生机,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使得园林内的视觉美感得到提升,近而达到园林植物和园林建筑的协调统一发展。
浅议园林植物和园林建筑的关系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条件提出更高要求。
当代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人们开始注重生态环境,开始兴建各种园林工程。
园林植物作为园林工程最重要的组成元素,对园林工程起着重要作用。
建设园林建筑时,往往用植物进行配置,配置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美学原理,合理搭配各种植物,同时,根据植物生长规律、具体建筑实际情况和植物对环境的要求,因地制宜的配置恰当的园林植物,增强建筑的景观效果。
要更好的发展园林建筑,需要深入分析园林植物和园林建筑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园林植物和园林建筑的配置关系,从而给园林建筑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2园林中的各种建筑和植物配置2.1私家园林建筑及其植物配置众多私家园林中,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江南古典园林规模最小,建筑小巧玲珑,经常使用假山假水做装饰,展现较为淡雅的色彩效果,注重用植物装饰表达主题,尤其是在建筑角落设计一些具有象征性的植物,例如:松、竹、梅等植物,以展现古代文人像梅花那样孤傲及像竹子那样高风亮节。
2.2皇家园林建筑及其植物配置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园林注重自然美和建筑美的有效融合,两种美相结合营造出温馨的环境氛围,这种温馨的氛围主要依靠植物的合理配置所呈现出来,充分体现人工美和自然美的美感。
皇家园林最大的特征就是规模特别大,其内部含有很多真水真山,园内建筑的色彩也丰富多样,园林的整个布局也规范有秩序。
園林建筑的体型都很高大,把帝王至高无上权利充分显现出来,每座建筑都像是宫殿建筑一样金碧辉煌。
皇家园林里常常栽培意境较为深远的传统树种,例如:海棠、国槐、圆柏、银杏等。
2.3现代园林建筑及其植物配置现代建筑的样式多种多样,建立现代园林时,可以自由选择树种。
实际园林建设过程中,设计单位常常依据园林的景观要求、园林的功能需求及园林周围的环境来挑选合适的树种,例如:榆叶梅、海棠、银杏、白皮松、梧桐树等植物,这些树种的栽植方法也可以分为较多种。
浅析颐和园植物配置与园林建筑的关系
吴书惠;林明明
【期刊名称】《农技服务》
【年(卷),期】2016(033)007
【摘要】园林植物是园林建筑的生命,是园林的灵魂.园林建筑的生命气息、艺术气息都是通过园林植物来体现的,所以,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园林建设中,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在体现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为构建和谐、美观的园林景观提供基础,这两者之间可以说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如果能搭配、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就能够使我们的园林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本文重点讨论了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以颐和园为例进行了深入探究.
【总页数】2页(P159,156)
【作者】吴书惠;林明明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云南昆明 650000;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38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浅析 [J], 张磊
2.论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 [J], 何富强
3.浅谈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 [J], 许光德
4.论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 [J], 刘健
5.论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 [J], 侯明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
【摘要】园林工程建设中,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利用相关技术手段进行建造、雕琢的园林建筑是人工之美,而取自自然、还于自然的园林植物是不经修饰的自然之美。
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相互配合可以创造出更加优美的、具有独特风格和魅力的园林工程。
本文主要从园林建筑和植物配置的相互作用、不同类型的园林中建筑和植物的配置、不同建筑单体的植物配置等几个方面论述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
【关键词】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协调
园林景观中,园林建筑是人工设计修建的艺术建筑,它是在设计师以建筑为主体,以花木作陪衬的设计理念下,经过人工细心雕琢以后所建造出来的技术之美;而园林中绿色植被,即园林植物则是取自大自然的生命活体,它所进行的呼吸以及其所具有的自然的生长规律所呈现出来的,都是未经人工修饰的自然之美。
在园林景观中,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合作与依赖关系。
想要创造出一种景色如画的园林艺术,想要突出优美的园林意境,就必须将可增添情趣的园林建筑和可突出意境的园林植物结合配置,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才可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效果,并在生态、社会、经济三个方面为园林工程带来一定的效益。
1.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的相互作用
1.1园林建筑对植物配置的作用
在园林的整体景观中,园林建筑的建造前提是“以建筑为主体,
以花木为陪衬”的,园林建筑的建造条件决定了其与四周环境的关系:一方面,园林建筑要突出与强调自身建筑的特点,要在建筑的外观形象、色彩、建造技巧以及思想内涵上突出其的特点和风格;另一方面,园林建筑是取景于自然的,在园林整体景观中,它也是景色的一部分,所以园林建筑在突出其特色的同时也要和周围的花草树木相互协调、相互衬托,使其不脱离整体,不形成孤立的建筑。
(1)园林建筑可以为植物的种植提供基址,还可以为原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很好的环境条件,促进植物的生长。
在园林景观中,建筑物体积一般都较为巨大,这样的建筑在阳光过于充沛时,可以为生长在它旁边的植物遮阳;风雨来临时,可以为身边的植物挡雨等等。
园林建筑可以为园林植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园林建筑可以作为园林植物的生长背景、夹景或者框景。
此作用在私家园林的景观配置中最能体现出来。
在私家园林中,设计者往往会利用建筑的墙体作为植物的背景,在建筑的墙体上栽种美丽的、适宜的植物,使建筑和植物相互因借,从而构成一幅优美的立体图画。
1.2植物配置对园林建筑的作用
前文中我们说到园林景观的艺术与意境之美,是需要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合理配置才可体现出来的,因此,园林景观中,建筑和植物的存在都是合理而有用的。
一方面,园林植物的种植地址、种植种类一般都是根据园林建筑所在的位置来确定的,它对园林建筑的烘托与陪衬可以使得园林建筑的主题、风格、特色更加的突出;另
一方面,园林植物的存在可以在色彩、空间结构上为园林增添一定的美观度,突出园林的艺术主题。
(1)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可以为在园林景观中作为主体的园林建筑烘托出意境美,通过配置有生命力有活力的园林植物,可以将园林建筑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进一步进行深化。
不同的建筑四周栽种不同类型、不同色彩的植物,可以突出不同景点的特色,在园林景观中形成区域性的不同的景点风格,增加园林的丰富性与美观度。
(2)丰富园林建筑空间层次,增加景深植物的枝、干、叶交织成网络,可形成一种界面,利用它可以起到限定空间的作用,使园种植物疏密相间,虚实呼应,高下相称,与建筑相互配合,呈现一种和谐美。
2.不同类型的园林中建筑与植物配置
(1)皇家园林的植物配置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特点是园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完美融合,而这种融合的美与环境气氛的创造,在很大的程度上以来于植物配置及配置得体,体现自然美和人工美的结合。
皇家园林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雕梁画栋、色彩浓重、金碧辉煌、布局规则严整、等级分明,建筑体型高大,为反应帝王的至高无上的权利,宫殿建筑特点的特点。
一般选择姿态苍劲、意境深远的中国传统树种,如圆柏、海棠、银杏、国槐、玉兰等。
(2)私家园林建筑的植物配置以苏州园林为首的江南古典私家
园林建筑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以“咫尺之地”进“城市山林”植物配置重视主题和意境,多于墙基、角落处种植松、竹、梅象征古代君子的植物,体现文人具有象竹子一样高风亮节,象梅一样孤傲不惧。
(3)寺观、陵园等园林的建筑与植物配置寺观、陵墓等园林比较庄重严肃,所以主要体现庄严肃穆气氛,一般多用银杏、油松、圆柏、白皮松等植物。
3.不同建筑单体的植物配置
(1)公园的入口和大门的植物配置,入口和大门是园林的第一通道,多按排一些服务性设施,如售票处、小卖部、等侯亭廊等。
入口和大门的形式多样,因此.其植物配置应随着不同性质、形式的入口和大门而异,要求和入口、大门的功能氛围相协调。
常见的入门和大门的形式有门亭、牌坊、园门和隐壁等。
植物配置起着软化入口和大门的几何线条、增加景深、扩大视野、延伸空间的作用。
(2)亭的植物配置园林中亭的类型多样,植物配置应和其造型和功效取得协调和统一。
从亭的结构、造型、主题上考虑,植物选择应和其取得一致,如亭的攒尖较尖、挺拔、俊秀,应选择圆锥形、圆柱形植物,如枫香、毛竹、圆柏、侧柏等竖线条村为主,如“竹栖云径”三株老枫香和碑亭,形成高低错落的对比,从亭的主题上考虑.应选择能充分体现其主曲的植物。
从功效上考虑,碑亭、路亭,是游人多且较集中的地方,植物配置除考虑其碑文的含义外,主要考虑遮荫和艺术构图的问题。
花亭多选择和其题名相符的花
木。
(3)茶室周围植物配置应选择色彩较浓艳的花灌木,如南方茶室前多植桂花,九月桂花飘香、香气宜人。
(4)水榭前植物配置多选择水生、耐水湿植物,水生植物如荷、睡莲,耐水湿植物如水杉、池杉、水松、旱柳、垂柳、白腊、柽柳、丝棉木、花叶芦竹等。
(5)公园管理、厕所等建筑的植物配置公园管理、厕所等观赏价值不大的建筑.不宜选择香花植物,而选择竹、珊瑚树、藤木等较合适。
4.结束语
“单一”和“多彩”是一对反义词,单一指单独的、仅此一个或一类的;多彩则指众多的、多种类型混合的。
有人说,单一有单一的好,单一简单、大方,可以突出某个具体事物的特点;也有人说,多彩有多彩的好,多彩丰富、充实,可以突出多种事物相结合时的整体的美。
如果我们将“单一”和“多彩”两词用来修饰园林景观,可以对比一下:“单一的园林景观”、“多彩的园林景观”,毫无疑问,后者在语感上更加讨人喜欢。
我国园林建筑设计的起源时间可以追溯到殷、周两朝,从古代发展到现代,三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使得我国的园林事业极富盛名。
不论是传承了古代传统文化的古典园林,还是融合了西方园林建筑设计理念的现代园林,它们在园林景观的配置上都具有着丰富多彩、各色各样的配置特点,植物陪衬着建筑,建筑突出着园林的艺术主题,随时随地吸引着游客的观赏兴趣,在
每一个观赏角度都为游客描绘出一片如花如卷的风景,创造出了优美的园林意境。
因此,园林景观中,只有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配置得到了协调统一,才可充分的发挥出园林景观的景观效果,提升园林的审美价值。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