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MSDS)
- 格式:doc
- 大小:3.08 MB
- 文档页数:49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化学物质类)危害告知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我司对从事与化学物质相关的工作岗位的员工提供以下的职业病危害告知:1. 化学物质的危害: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您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如刺激性、腐蚀性、毒性等。
请您根据工作需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这些化学物质。
2. 吸入危害:一些化学物质可能会以气体、烟雾或粉尘的形式存在,当您吸入这些物质时,可能会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伤害。
请您在工作环境中保持通风良好,配戴有效的呼吸防护设备。
3. 接触皮肤危害:部分化学物质可能会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可能会引起过敏、刺激、炎症等问题。
请您在与这些化学物质接触时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工作服等。
4. 急性中毒危害:某些化学物质在短时间内会对人体产生急性毒性作用,如意外泄漏、误食等。
请您保持警惕,严禁将化学物质接触到口腔、食物等。
防护措施为了保护您的健康和安全,降低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请您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 了解化学品:了解您所使用的化学品的性质、危害程度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需要,正确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防护设备、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 工作环境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清洁,防止化学物质的积聚和泄露。
4. 定期健康检查: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和预防职业病危害。
5. 应急处置: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如泄漏事故、急救知识等,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状况。
职业健康保护责任公司将为从事与化学物质相关的工作岗位的员工提供以下职业健康保护责任:1. 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培训和指导,包括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方法、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佩戴方法等。
2. 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其使用和维护的有效性。
3. 定期检查工作环境,保障工作场所符合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
4. 监测和评估员工职业病危害的暴露情况。
5. 提供相关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设备,如通风设备、防护洗眼器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MSDS)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作业可能产生噪声,对听力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会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疾病。
因此,噪声有害,应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作业可能产生粉尘,对呼吸系统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吸入粉尘,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矽肺等呼吸系统疾病。
因此,应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开展通风换气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等有毒气体)作业可能产生苯等有毒气体,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苯等有毒气体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等都会造成损害,严重者可能致癌。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毒面具、开展通风换气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高温)作业可能产生高温,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会引起中暑、热衰竭等疾病。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透气性好的衣服、及时补水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离辐射)作业可能产生电离辐射,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接触电离辐射,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造血系统等造成损害,严重者可能致癌。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服、保持距离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紫外线)作业可能产生紫外线,对皮肤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接触紫外线,会引起皮肤癌、色素性皮肤病等疾病。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涂抹防晒霜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铅烟)作业可能产生铅烟,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接触铅烟,会引起中毒、神经系统损害、贫血等疾病。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开展通风换气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醇)作业可能产生乙醇,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接触乙醇,会引起中毒、神经系统损害等疾病。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保持通风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溴素)作业可能产生溴素,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等有毒气体)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高温)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离辐射)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紫外线)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铅烟)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醇)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溴素)1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氨)1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一氧化碳)1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焊工岗位-----高温、电焊尘、有毒气体、弧光)1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烫伤)1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丁酮)1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异丙醇)1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液氮)1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醇)1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氧气)1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酸)2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二氯甲烷)2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苯)2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硝酸)2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氢氧化钠)2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过氧化氢)2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可溶性镍化物)2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异佛尔酮)2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环己酮)2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酸乙酯)2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乙烯)3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酸)3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盐酸)3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煤气)3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钒)3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锰)3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氯气)3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化氢)3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氮气)3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四氢呋喃)3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醛)4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4-丁炔二醇)4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4-丁二醇)4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放射源:钴-60)4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放射源:铯-137)4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4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4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47、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明细表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作业可能产生噪声,对听力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噪声有害健康危害理化特性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疾病。
附件3: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化学物质类)有毒物品注意防护保障健康N_甲苯胺(皮)N-Methyl aniline(skin)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可经皮肤、呼吸道和胃肠道进入人体。
主要损害血液系统。
表现为口唇、指(趾)端青紫、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精神恍惚等,重者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
无色至红棕色油状液体。
不溶于水。
遇明火、高热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受热、燃烧产生有毒烟雾。
当心中毒应急处理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用流动清水冲洗各至少20min;呼吸困难时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
防护措施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不超过2 mg/m3。
IDLH浓度为450mg/m3,属有机蒸气。
密闭、局部排风、呼吸防护。
禁止明火、火花、高热。
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火警:119 急救:12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有毒物品注意防护保障健康N-异丙基苯胺(皮)N-I sopropylaniline(skin)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可经皮肤、呼吸道和胃肠道进入人体。
主要损害血液系统。
表现为口唇、指(趾)端青紫、头痛、恶心、呕吐、精神恍惚等,重者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
黄色液体,不溶于水。
遇明火、高热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受热、燃烧产生有毒烟雾。
当心中毒应急处理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用流动清水冲洗各至少20min;呼吸困难者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
防护措施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不超过10 mg/m3。
警示性未知,属有机蒸气。
密闭、局部排风、呼吸防护。
禁止明火、火花、高热。
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火警:119 急救:12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有毒物品注意防护保障健康氨Ammonia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作业场所存在乙酸丁酯,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乙酸丁酯 Butylacetate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或进入人体。
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
呼入高浓度本品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
无色透明水样液体,低浓度有水果香味,高浓度时则气味难闻。
微溶于水,可以任何比例与醇、醚混溶;溶于许多烃类。
遇热、明火易燃。
当心中毒
应急处理
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具,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除
去污染衣物,漱口,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并注意保暖。
皮肤污
染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溅入眼睛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各至
少15min 。
如呼吸困难,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及
时就医。
注意防护
密闭防泄漏,局部排风,防吸入及眼、皮肤接触;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明火、高热,使用防爆电器和照明设备。
标准限值: 检测数据: 检测日期: 年 月 日
急救电话 :120 消防电话 :119。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工作场所存在硫化氢,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硫化氢
Hydrogen Sulfide
理化特性健康危害
无色气体,有特殊的臭
味(臭蛋味)。
溶于水。
与碱发生放热中和反
应。
气体相对密度:
1.19爆炸极限:
4.0%~46.0%
危害因素分类:化学因素类(高毒)。
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健康危害:窒息性气体,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出现眼和
呼吸道刺激症状,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支气管肺炎,意识障碍等。
重者意识障
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呈植物状态,出现肺水肿、心肌损害、多脏器衰竭。
眼部刺激引起结膜炎和角
膜损害。
高浓度(1000mg/m³以上)吸入可发生猝死。
危害后果: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
当心中毒当心火灾
应急处理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防护措施
密闭作业,局部抽风排毒,佩戴防毒面罩。
大量使用时应着防护服,有溅出危险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尽量减少皮肤接触。
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明火
标准限值:MAC 10mg/m³检测数据:检测日期: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环境有毒,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苯Benzene健康危害理化特性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可伴有粘膜刺激;严重者发生烦躁不安、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
可发生心室颤动。
呼气苯、血苯、尿酚测定值增高。
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发生白血病( 以急性粒细胞性为多见 )。
皮肤损害有脱脂、干燥、皲裂、皮炎。
可致月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
不溶于水遇高温、明火易燃爆炸当心中毒应急处理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受污染的皮肤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注意防护急救电话:12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环境有毒,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甲苯Toluene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
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
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不溶于水遇高温、明火易燃爆炸当心中毒应急处理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受污染的皮肤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注意防护急救电话:120作业环境有毒,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二甲苯Xylene健康危害理化特性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核武器中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工作场所存在苯,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苯(皮)Benzene(skin)理化特性健康危害无色液体,有芳香味,易挥发。
不溶于水,易与有机溶剂混溶。
遇热、明火易燃易爆。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易产生和聚集静电,其蒸气比空气密度大,在较低处能扩散至很远处,遇明火易引着回燃。
相对密度:0.88闪点:-11℃危害因素分类:化学因素类(高毒)。
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
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神志恍惚、嗜睡等。
重者意识丧失、抽搐,甚至死亡。
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重者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本品可引起白血病。
具有生殖毒性。
危害后果:职业性慢性苯中毒;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
当心中毒注意防火应急处理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禁用肾上腺素。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防护措施密闭作业,局部抽风排毒,佩戴防毒面罩。
大量使用时应着防护服,有溅出危险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尽量减少皮肤接触。
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明火标准限值:PC-TWA 6mg/m³,PC-STEL 10mg/m³检测数据:检测日期: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工作场所存在三氯乙烯,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三氯乙烯
Trichloroethylene
理化特性健康危害
无色透明液体,似氯仿样气
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等有机溶剂,性质稳定,不燃烧,
遇火焰或在紫外线下生成光气。
沸点:86.7℃。
相对密度:
1.462(20/4℃)。
危害因素分类:化学因素类。
侵入途径:可经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
健康危害:三氯乙烯是中枢神经系统蓄积性麻醉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抑制作用,
并对肝、肾和心脏有损害。
急性中毒的主要表现是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抑制、损害;
慢性中毒则以周围神经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皮肤接触能引起皮炎、湿
疹及造成皮肤干裂和继发性感染。
危害后果: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当心中毒
应急处理
(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注意保暖,去医院皮肤科就诊。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滴考的松眼药水及抗生素眼药水。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
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护措施
密闭作业,局部抽风排毒,佩戴防毒面罩。
大量使用时应着防护服,有溅出危险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减少皮肤接触。
工
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标准限值:PC-TWA 30mg/m³检测数据:检测日期: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等有毒气体)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高温)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离辐射)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紫外线)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铅烟)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醇)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溴素)1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氨)1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一氧化碳)1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焊工岗位-----高温、电焊尘、有毒气体、弧光)1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烫伤)1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丁酮)1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异丙醇)1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液氮)1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醇)1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氧气)1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酸)2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二氯甲烷)2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苯)2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硝酸)2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氢氧化钠)2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过氧化氢)2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可溶性镍化物)2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异佛尔酮)2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环己酮)2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酸乙酯)2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乙烯)3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酸)3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盐酸)3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煤气)3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钒)3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锰)3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氯气)3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化氢)3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氮气)3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四氢呋喃)3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醛)4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4-丁炔二醇)4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4-丁二醇)4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放射源:钴-60)4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放射源:铯-137)4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4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4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47、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明细表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作业可能产生噪声,对听力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噪声有害健康危害理化特性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疾病。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应急处理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并紧闭门窗。
如发现听力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注意防护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使用隔声罩、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急救电话:120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0512--62831688-64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作业可能产生粉尘,对人体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注意防尘健康危害理化特性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可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损害等。
无机性粉尘应急处理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注意防护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
急救电话:120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0512---62831688-645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等有毒气体)作业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对人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苯等有毒气体健康危害理化特性本岗位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苯、甲苯、二甲苯、醋酸丁酯、丙酮等可能引起职业病的有害气体。
可经吸入、经口和皮肤进入人体,有害健康。
易挥发,不溶于水;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
应急处理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
皮肤接触:立即流动的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尽快就医,严禁擦拭接触化学品处的皮肤。
火情/火灾:请用灭火器扑救并尽快报警。
注意防护急救电话:120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0898---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高温)作业场所产生高温,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高温High Temperature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可导致中暑性疾病,如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热辐射注意高温应急处理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服,用毛巾或冰块敷头部、掖窝等处,并及时送医院。
防护措施隔热、通风;个人防护、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合理的劳动休息。
注意防护注意通风急救电话:120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0898---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离辐射)作业场所产生电离辐射,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电离辐射健康危害理化特性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短时间内接受照射可引起机体是的急性损伤,长时间接受可引起慢性放射性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
具有波的特性和穿透能力,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
当心电离辐射应急处理设备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关闭设备电源,发现身体不适时及时到医院检查、救治。
注意防护外照射采取间隔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内照射采取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个人防护。
急救电话:120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0898---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紫外线)作业场所产生紫外线辐射,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紫外线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对眼睛会产生伤害,诱发皮肤癌变。
强烈的紫外辐射能够损伤眼组织,导致结定期参加体检,设备安全防护设施有效,应备有透光较好的黄绿色眼镜,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直接照射。
膜炎,损害角膜、晶状体,是白内障的主要诱因。
位于电磁波谱紫色光之外,波长从160~400nm的辐射线。
当心紫外线辐射应急处理设备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关闭设备电源,发现身体不适时及时到医院检查、救治。
注意防护急救电话:120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0898---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铅烟)作业场所产生铅烟,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铅烟健康危害理化特性本岗位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铅烟,可能引起职业病的有害气体.可经吸入、经口进入人体,有害健康.主要损害神经、消化、造血系统,表现为口内有金属甜味,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乏力、贫血等。
蓝灰色柔软金属,可溶于硝酸、盐酸。
当心中毒应急处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中毒者及时脱离作业岗位。
注意防护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不超过0.05mg/m3,IDLH浓度为700 mg/m3。
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确保通风机运行良好、安全设施有效,佩戴齐全防护用品,定期参加体检,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急救电话:120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0898---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醇)作业场所产生乙醇,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乙醇健康危害理化特性(1)皮肤接触:可能会产生轻微的过敏,尤其在重复和长期接触该产品的时候。
(2)眼睛接触:可能会产生一些过敏反应。
(3)不慎吸入:如果产品不慎吸入,可能会使中枢系统产生抑制。
易挥发,易燃烧。
其蒸气与空气混合成爆炸性气体。
遇到高热、明火能燃烧或爆炸,与氧化剂反应剧烈,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
当心中毒应急处理皮肤接触: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水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的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部至少15MIN。
就医。
不慎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万一患者出现呕吐现象,请保持呼吸道系统畅通、干净。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请立即采取吸氧治疗或人工呼吸。
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就医。
注意防护急救电话:120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0898---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溴素)8.1类危害物品,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溴素Bromine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和腐蚀作用。
轻度中毒时,有全身无力、胸部发紧、干咳、恶心或呕吐;吸入较多时,有头痛、呼吸困难、剧烈咳嗽、流泪、眼睑水肿及痉挛。
有的出现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或肺炎。
少数人出现过敏性皮炎,高浓度溴可造成皮肤灼伤,甚至溃疡。
长期吸入,除粘膜刺激症状外,还伴有神经衰弱征候群。
红棕色发烟液体。
熔点:-7.2℃,相对密度:3.119(20℃),沸点:58.78℃。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煤油及二硫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剂;也溶于盐酸、氢溴酸和溴化合物溶液。
当心腐蚀应急处理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立即就医。
灭火方法:二氧化碳、砂土。
注意防护急救电话:120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0898---1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氨)作业场所产生铅烟,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氨Ammonia理化特性氨在常温常压下为具有特殊性恶臭的无色有毒液体,比空气轻。
沸点-33.5℃,熔点-77℃,爆炸极限(V%)16%~25%。
氨在常温下稳定,但是在高温下可分解为氢和氮。
一般在一个大气压下450-500℃时分解。
如果有铁、镍催化剂存在,可在300℃分解。
当心中毒禁止吸烟健康危害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喉痛、发音嘶哑、咳嗽、咯痰、痰内有血。
严重时可咯血及肺水肿,呼吸困难、咯白色或血性泡沫痰,双肺布满大、中水泡音。
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
痰中带血丝,轻度发绀,眼结膜充血明显,喉水肿,肺部有干湿性哕音。
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
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
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
应急处理一旦泄露,须立即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
并向上风向转移,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
应急处置人员应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
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
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
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
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抢救氨中毒者,应立即移离现场,抬至空气新鲜处,解开领扣使其呼吸畅通,注意保暖。
然后联系防护站前来救援。
有缺氧现象时,给予吸氧,但对长时间吸入氨气的中毒者,抢救时不能作压迫式人工呼吸,极易导致肺部损伤。
急救措施如果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则不需要清除污染。
假如接触的是液氨,禁止打手机并且衣服已被污染,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
如果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min以上。
如在冲洗时发生眼睑痉挛,应慢慢滴入1~2滴0.4%奥布卡因,继续充分冲洗。
如患者戴有隐形眼镜,又容易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应取下隐形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