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资料的方法--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教案 罗向敏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4
怎样搜集资料(一)
——《祖训家规,我传承》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
指导教师:上杭三中郭丽福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祖训家规的内涵,认识祖训家规是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讲道德、守规矩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为人处世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践行和传承友善、孝敬,诚信等中华传统美德。
(3)掌握搜集资料、记录、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率。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善于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调查、访谈的能力。
(4)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集体观念,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主动学习有关方法的知识;激发学生课外求知的兴趣。
(2)增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大力弘扬中华诚实守信等美德。
将和谐相处、尽忠尽孝等优良品德融入自己的家庭中,营造出求真务实、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让社会更加合理美好。
教学准备:搜集资料的范例,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加强对搜集资料的认识,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图书馆、互联网等搜集资料的方法。
3.提高学生口头交际表达能力。
一、导入:。
上学期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文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和意义。
2. 分析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和要求。
3. 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和总结。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发学生兴趣。
2. 介绍:简要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活动。
3. 分析:分析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和要求,让学生明确实施活动的流程和目标。
4. 实施: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他们在实践中动手操作,实现任务要求。
5. 总结:让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收获,提出改进方案和建议。
6. 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情况,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四、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等。
2. 通过学生的活动总结和反思,评估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
1. 图片或视频展示综合实践活动的案例。
2. 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六、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 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比赛或展示,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竞争意识。
以上是上学期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的全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怎样整理资料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2. 资料的分类与归纳3. 资料的筛选与利用教学重点:1.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方法2. 资料的分类与归纳技巧3. 资料的筛选与利用能力教学难点:1. 如何有效地进行资料整理2. 如何准确地分类与归纳资料3. 如何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利用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案例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台电脑或手机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资料整理问题二、资料收集与整理1. 教师讲解资料收集的方法和途径,如网络搜索、图书馆查阅、采访等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资料收集3. 学生展示收集到的资料,教师点评并指导整理方法三、资料分类与归纳1. 教师讲解资料分类与归纳的原则和方法2. 学生分组讨论,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与归纳3. 学生展示分类与归纳的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四、资料筛选与利用1. 教师讲解资料筛选的标准和方法2. 学生分组讨论,对整理好的资料进行筛选3. 学生展示筛选出的资料,教师点评并指导如何利用资料解决问题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改进措施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运用本节课所学,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资料收集、整理、分类、归纳和筛选的方法2. 学生能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团队协作意识得到提升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资料整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资料整理的方法,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收集资料的方法--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教案罗向敏我爱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收集资料)指导课一、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培养收集资料的一些基本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2、训练目标:学会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资料收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3、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之情。
二、教学重点:能力目标的达成。
教学难点:实践能力目标与情意目标的达成。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家乡绿色的精美图片及视频等。
2、多媒体。
学生准备:1. 给自己收集到的植物拍照。
2. 在家长的帮助下,访问当地的植树者,收集当地植被种类信息等。
四、教学过程描述(一)激情导入:感受自己家乡的绿色之美1、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你们的家乡在哪,家乡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2、老师也有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在湖北黄冈。
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老师的家乡呢,(利用投影播放家乡绿色的精美图片及视频)思考:1、同学们,当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你有怎样的心情呢,2、为什么乡村的空气比城市清新,生:因为有大量的树木种植。
师:现在我们正在开展《家乡的树》实践活动,老师要求大家收集一些关于家乡树的种类、价值等方面的资料,有两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到了这样两份资料,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从中能够得到哪些信息,(展示学生自己村子里树的照片并进行照片内容的介绍。
交流这些树木的价值。
)小结:从XX同学拍摄的照片中我知道了家乡树木的种类和生长环境,从另一个同学的采访和资料中知道了我们家乡的树的经济价值和种植原因。
师:这两份资料都符合要求,我们能够从中较为准确的获取我们想要得到的资料,这样的调查资料我们称之为有效资料。
今天我们看到的其中一份是图片资料,另一份是文字资料。
3、师:你们从他们的资料中能不能找出他们是用了什么方法来对我们需要的信息进行调查与收集的呢,师:对,刚刚同学们说的都是收集资料的方法,生活中收集资料还要很多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问卷法、访谈法、网络查找法、查阅书籍杂志报刊等、实地调研法、生活的积累等方法。
综合实践课教案第二课方法指导第一篇:综合实践课教案第二课方法指导第二课方法指导——调查问卷的设计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问卷调查这一概念,了解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
2.了解问卷调查的一般过程,并能初步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具有初步设计问卷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调查方法的兴趣,能够根据需要独立设计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活动重点:了解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
活动难点:能初步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任务上节课我们围绕“保护眼睛,预防近视”这一活动主题讨论制定了活动方案,各小组也确定了自己的子课题(电脑出示PPT): 第一小组:近视的成因第二小组:近视的现状第三小组:近视的危害第四小组:近视的预防通过前期的研究和实践,相信大家一定获得了丰富的认识和体验,也积累了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
下面请各小组组长说一下本小组的研究情况,重点说一说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其它成员可以补充。
小组汇报。
师小结:听了各组的汇报,我们知道了综合实践的研究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有几个小组都提到了调查的方式。
可是,如果要大面积地调查一部分群体,首先要设计一份高质量的调查问卷。
那么调查问卷该怎样设计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怎样设计调查问卷。
(板书课题)二、学习样卷,明确要素1、分析结构(1)初步了解一个完整问卷的结构老师这儿有一份调查问卷。
(电脑出示,学生看)请大家仔细看一看,然后小组讨论,调查问卷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全班交流。
(预设生:在问卷的最上面是题目。
)师:对,上面的题目我们通常称为调查问卷的标题。
(预设生:在标题下面有一段关于这份调查问卷的设计要求。
)师:在调查问卷中我们通常把这段话称为问卷的前言部分。
(预设生:在前言的下面就是这份问卷的问题。
)师:问题是一份调查问卷的主体部分。
包括调查的问题和回答的格式,以及如何回答问题的指导和说明等内容。
(预设生:问卷的最后是一些建议或感谢的话。
“如何搜集、整理资料”教学设计学校:水田小学教师姓名:王生兰时间:2014年4月18日综合实践活动《合理消费》如何搜集、整理资料资料一、活动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如何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本内容属第二阶段实施阶段的内容,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亲历亲为,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与人交流等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养成积极动手、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加强学生对搜集资料的认识,掌握搜集资料的一般方法,并能够独立搜集资料,学会整理搜集的资料。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资料搜集中,悟出一些有效的搜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不同的方法搜集所需的资料。
难点:指导学生获取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并形成文字资料。
四、教学准备制作好的文字资料、网络资料、图片资料、范本五、教学方法:集体讨论,交流、汇报等方法六、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师: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综合实践的主题是什么?(合理消费)出示课件。
请各组汇报一下自己的小课题。
(零用钱小调查、买东西的学问、零用钱的浪费现象调查)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进行一些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资料,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资料收集、整理的方法。
(板书课题:如何搜集、整理资料)(二)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同学们,在综合实践的学习中你们是如何搜集资料的。
课件出示:谁能说说自己是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所需要的资料?学生自由回答,师小结,课件出示小结内容。
电脑网站上查寻、报刊杂志、课外书籍、电视、调查问卷、访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等等获得所需要的资料,同学们搜集资料的方法真多呀!不过由于时间关系,老师想知道同学们是怎样在网上收集资料的?(学生自由回答)师小结: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互联网是因特网(Internet),因特网资源丰富,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资料的收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资料的收集》这一课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运用不同的方法,获取所需信息,培养他们的信息收集、处理、运用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对网络、图书等资料来源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资料的筛选、判断能力仍需提高,此外,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待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明确资料收集的目的和意义,掌握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学会筛选、整理、分析资料。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培养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判断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资料收集的方法、途径;资料的筛选、整理、分析。
2.教学难点:资料的深度挖掘;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学以致用。
3.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4.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分组合作。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资料收集的基本概念;准备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信息来源,如网络、报纸、电视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信息是如何获取的?资料收集的意义在哪里?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是如何进行资料收集的?使用了哪些方法?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感兴趣的话题,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资料收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各小组展示收集到的资料,分享收集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其他小组提问,展示小组解答。
我爱我的家乡
—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收集资料)指导课
一、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培养收集资料的一些基本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2、训练目标:学会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资料收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3、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之情。
二、教学重点:能力目标的达成。
教学难点:实践能力目标与情意目标的达成。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家乡绿色的精美图片及视频等。
2、多媒体。
学生准备:
1. 给自己收集到的植物拍照。
2. 在家长的帮助下,访问当地的植树者,收集当地植被种类信息等。
四、教学过程描述
(一)激情导入:感受自己家乡的绿色之美
1、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你们的家乡在哪?家乡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2、老师也有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在湖北黄冈。
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老师的家乡呢?(利用投影播放家乡绿色的精美图片及视频)
思考:1、同学们,当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你有怎样的心情呢?
2、为什么乡村的空气比城市清新?
生:因为有大量的树木种植。
师:现在我们正在开展《家乡的树》实践活动,老师要求大家收集一些关于家乡树的种类、价值等方面的资料,有两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到了这样两份资料,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从中能够得到哪些信息?(展示学生自己村子里树的照片并进行照片内容的介绍。
交流这些树木的价值。
)
小结:从XX同学拍摄的照片中我知道了家乡树木的种类和生长环境,从另一个同学的采访和资料中知道了我们家乡的树的经济价值和种植原因。
师:这两份资料都符合要求,我们能够从中较为准确的获取我们想要得到的资料,这样的调查资料我们称之为有效资料。
今天我们看到的其中一份是图片资料,另一份是文字资料。
3、师:你们从他们的资料中能不能找出他们是用了什么方法来对我们需要的信息进行调查与收集的呢?
师:对,刚刚同学们说的都是收集资料的方法,生活中收集资料还要很多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问卷法、访谈法、网络查找法、查阅书籍杂志报刊等、实地调研法、生活的积累等方法。
(二)了解这些收集资料的方法。
一、访谈法:又称晤谈法,是指是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
举例:(1)观看视频
思考:1、采访内容是什么?
2、采访时要注意什么?
3、收获是什么?
(2)对个别同学进行家庭用水情况的采访
▪1、你家在哪些方面必须用水?
▪2、你认为这些使用过的水能不能节约点或二次使用呢?
▪3、你觉得有哪些不良的用水习惯造成了用水浪费呢?
▪4、你家有哪些节水措施和方法呢?
通过采访,我对这些同学的家庭生活用水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现在我想知道我们全校同学家庭生活用水情况,该怎么办?是不是一一采访呢?
如果调查的内容有很多,调查的对象也很广,我们就不能用采访的办法来得出调查结果了,我们需要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二、问卷调查法
▪(1)问卷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设计出问题表格,让被调查者自行填写用来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问问你的老师,做好下面的记录
▪要是问卷调查取得成功,有一项准备工作很重要,你知道是什么吗?问卷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调查问卷到底该怎么设计呢?下面我们
一起来学习。
▪(2)分析案例,认识问卷
▪1、出示《城市家庭用水情况调查问卷(小学生问卷)》
▪小组讨论:1、问卷调查有哪几部分组成?2、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小结:调查问卷的“指导用语”主要用来交代调查目的,交流融洽感情,请求协助,指导答题。
一份调查问卷要有“标题”,标题的主要作用是
标注调查的内容和问卷发放的对象,即向“什么人”发放调查问卷,“调
查什么事情”
▪设计“小学生的零用钱情况调查
▪问题设计:
▪1、哪些方面需要使用零用钱?
▪2、你认为零用钱使用时能不能节约点?
▪3、你觉得有哪些原因造成了零用钱的乱花呢?
▪4、你认为有哪些节省零用钱的措施呢?
2、小组合作,初步尝试
▪请同学们设计一份小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为了能使我们更快的完成好任务,大家已经准备好合作完成的办法,老师也有准备。
出示(课件呈现:小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分析思维导向表)3、交流、展示、修改、指导
那对于不同信息,我们如何选择和利用这些方法去更有效更便捷的收集资料
呢?
(二)收集资料的方法
师:对于下面一些资料,我们又应该采用何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1、调查我班学生在各乡镇的人数分布。
(预设)生:问卷调查法
2、香樟树皮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预设)生:网络查找法。
3、收集植树给当地村民带来的经济收入。
(预设)生:访谈法
师:我们同学很厉害,了解了这么多收集资料的方法,而且能够选择合适的收集资料的方法。
老师要给大家一个奖励。
快要过圣诞节了,让我们来唱个圣诞歌吧。
谁能帮我现场收集到这首歌呢?用什么来收集呢?
师: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很多,有时我们结合使用,有时选择使用。
那我们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呢?
(预设)生:…………
师点评学生答案,最终得出:选择收集方法要遵循“结合条件,根据主题,方便快捷”这三个原则。
(三)学以致用,当堂练习。
教师用课件出示活动主题《我爱我的家乡》,家乡有哪些可以对外人津津乐道的特色。
引导学生思考要收集哪些资料,说一说这个活动可以采用哪几种方法来收集这些资料。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收获。
作业:快过年了,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收集关于中国年的来历、不同民族的习俗、对联、故事等方面的资料。
说一说这个活动可以采用哪种方法来收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