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36.63 MB
- 文档页数:28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案第一课时教学计划课题聆听《东方升起月亮》课型欣赏课时 1《茉莉花》是最早传到外国的一首中国民歌。
1840年,英国首任驻华大使的秘书英国地理学家约翰•巴罗在他所写的《中国旅行》一书中记录了教材这首民歌,书中特别提到《茉莉花》。
由于《中国旅行》的巨大影响,186分析 4年至1937年间,欧美出版的多种歌曲选本和音乐史著述里,都引用了《茉莉花》从此,在国外就把它作为中国民歌的典范广泛传播。
六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体验、学情感受与探索创造活动的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所以在教学中应多引导学生对分析音乐的整体感受为主。
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来吸引学生。
1、通过欣赏歌曲《东边升起月亮》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喜爱中国民歌。
教学 2、在欣赏《东边升起月亮》中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的去感受歌目标曲的优美。
3、欣赏并哼唱歌剧《图兰朵》中的《东边升起月亮》,能说出它与哪首《茉莉花》的旋律相似。
教学重点:欣赏并哼唱歌剧《图兰朵》中的《东边升起月亮》,能说出它与哪首《茉莉花》的旋律相似。
重点教学难点:通过欣赏歌曲《东边升起月亮》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有更深入的难点了解,进一步喜爱中国民歌。
通过故事了解歌剧内容,在课件的帮助下让学生知道歌剧《图兰朵》教学的音乐背景。
通过音响的聆听感受曲调与中国歌曲《茉莉花》相同,并了策略解情绪和速度的不同。
真正感受到《东方升起月亮》给我们带来的不同魅力。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想课前补改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学生准备上课,唱上课问好歌。
二、导入新课师: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1、播放第一张幻灯片学生边看课件边师: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听故事。
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公主,名叫图兰朵,很美丽动人,但也很残酷。
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精编版1. 第一单元:音乐-幸福的旋律1.1 授课目标-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音符的名称- 能够演唱《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 通过音乐表现幸福的情感1.2 教学内容- 音乐的定义和分类- 音符的名称和音程的概念- 《我爱你中国》的歌曲内容和演唱方式1.3 教学活动- 听音乐,感受幸福的旋律- 研究音符的名称和简单的音程概念- 学唱《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 欣赏其他表达幸福情感的音乐作品2. 第二单元:节奏-舞动的乐曲2.1 授课目标- 了解节奏的基本概念和常见节奏型- 能够演奏简单的节奏乐曲- 通过音乐感受舞动的动感2.2 教学内容- 节奏的定义和分类- 常见的节奏型和其示意图- 简单的节奏乐曲演奏2.3 教学活动- 听节奏乐曲,感受舞动的节奏感- 研究不同节奏型的示意图和演奏方式- 进行简单的节奏乐曲表演和合奏3. 第三单元:乐器-奏响的童年3.1 授课目标- 了解常见的音乐乐器及其特点- 能够演奏简单的音乐乐器- 通过音乐回忆童年的美好3.2 教学内容- 常见的音乐乐器及其分类- 部分音乐乐器的演奏方式和特点- 简单的音乐乐器演奏曲目3.3 教学活动- 发现不同音乐乐器的声音特点和演奏方式- 研究简单的音乐乐器演奏技巧- 进行音乐乐器演奏和合奏表演4. 第四单元:音乐家-音乐的艺术家4.1 授课目标- 了解著名音乐家及其作品- 能够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 通过音乐感受艺术家的创作4.2 教学内容- 著名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 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的基本方法- 部分音乐家的生平和创作方式4.3 教学活动- 欣赏著名音乐家的代表作品- 研究分析音乐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研究音乐家的生平和创作方式,进行艺术家角色扮演5. 第五单元:音乐的故事-听我说唱5.1 授课目标- 了解音乐的故事性和表达方式- 能够朗读音乐故事并演唱- 通过音乐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故事5.2 教学内容- 音乐的故事性和表达方式- 音乐故事朗读和演唱的技巧- 个人情感和故事的音乐表达5.3 教学活动- 听音乐故事,感受故事性和情感表达- 研究音乐故事朗读和演唱的技巧- 进行个人情感和故事的音乐表达展示以上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精编版》的大致内容和教学安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为部编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共包含16个教学单元。
每个单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作业布置等部分。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案内容:一、教学单元1:音乐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1.2 教学内容1.3 教学重点1.4 教学难点1.5 教学方法1.6 教学准备1.7 教学过程1.8 作业布置二、教学单元2:五线谱与简谱2.1 教学目标2.2 教学内容2.3 教学重点2.4 教学难点2.5 教学方法2.6 教学准备2.7 教学过程2.8 作业布置三、教学单元3:音阶与和弦3.1 教学目标3.2 教学内容3.3 教学重点3.4 教学难点3.5 教学方法3.6 教学准备3.7 教学过程3.8 作业布置四、教学单元4:节奏与拍子4.1 教学目标4.2 教学内容4.3 教学重点4.4 教学难点4.5 教学方法4.6 教学准备4.7 教学过程4.8 作业布置五、教学单元5:歌曲欣赏与分析5.1 教学目标5.2 教学内容5.3 教学重点5.4 教学难点5.5 教学方法5.6 教学准备5.7 教学过程5.8 作业布置六、教学单元6:合唱与合奏6.1 教学目标6.2 教学内容6.3 教学重点6.4 教学难点6.5 教学方法6.6 教学准备6.7 教学过程6.8 作业布置七、教学单元7:音乐创作与表演7.1 教学目标7.2 教学内容7.3 教学重点7.4 教学难点7.5 教学方法7.6 教学准备7.7 教学过程7.8 作业布置八、教学单元8:音乐与文化8.1 教学目标8.2 教学内容8.3 教学重点8.4 教学难点8.5 教学方法8.6 教学准备8.7 教学过程8.8 作业布置九、教学单元9:音乐与生活9.1 教学目标9.2 教学内容9.3 教学重点9.4 教学难点9.5 教学方法9.6 教学准备9.7 教学过程9.8 作业布置十、教学单元10:音乐与情感10.1 教学目标10.2 教学内容10.3 教学重点10.4 教学难点10.5 教学方法10.6 教学准备10.7 教学过程10.8 作业布置十一、教学单元11:音乐与自然11.1 教学目标11.2 教学内容11.3 教学重点11.4 教学难点11.5 教学方法11.6 教学准备11.7 教学过程11.8 作业布置十二、教学单元12:音乐与故事12.1 教学目标12.2 教学内容12.3 教学重点12.4 教学难点12.5 教学方法12.6 教学准备12.7 教学过程12.8 作业布置十三、教学单元13:音乐与游戏13.1 教学目标13.2 教学内容13.3 教学重点13.4 教学难点13.5 教学方法13.6 教学准备13.7 教学过程13.8 作业布置十四、教学单元14:音乐与舞蹈14.1 教学目标14.2 教学内容14.3 教学重点14.4 教学难点14.5 教学方法14.6 教学准备14.7 教学过程14.8 作业布置十五、教学单元15:音乐与电影15.1 教学目标15.2 教学内容15.3 教学重点15.4 教学难点15.5 教学方法15.6 教学准备15.7 教学过程15.8 作业布置十六、教学单元16:音乐综合活动16.1 教学目标16.2 教学内容16.3 教学重点16.4 教学难点16.5 教学方法16.6 教学准备16.7 教学过程16.8 作业布置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集【优秀7篇】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一仔细观察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师设计学生参与的音乐教学活动大致可分三种形式:固定型、即兴型、编创型。
固定型的活动方式中,教师播放音带、像带音乐,或教师范唱(奏)音乐,学生做欣赏活动。
在这类音乐教学活动中,由于创作、表演与欣赏是彻底分离的,对学生参与性要求不高,所以学生的积极性不容易调动起来。
即兴型的活动方式中,最常见教师在课堂上提供一定的音乐情景,学生做即兴的律动创作与表演或故事编创与游戏。
由于受学生音乐知识与能力储备的限制,这类活动与严格意义上的即兴音乐活动相距甚远,它常常使学生注意力不在音乐本身,而在音乐提到的物或事上,也常见教师不能很好把握而偏离音乐课堂本质。
我们理解的编创型的音乐活动方式是怎样的呢?凡课堂上教师根据教材中的乐谱来组织学生进行演唱演奏或其他活动,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进行二度创作,学生既是演出者也是欣赏者的活动,才是我们认为的编创型音乐活动方式。
这类活动对学生的参与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学生的注意力指向的是音乐,因此应该成为音乐学习及音乐能力提高的重要方式而广泛运用。
再具体地讲,它可以:1 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引导学生置身于音乐情景中,运用科学的方法亲历训练过程。
这样学生就能从中获得兴趣、体验成功,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情境中的知识与技能进行不断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方法、态度都能协调发展。
2 为学生理解音乐提供具体线索和途径。
从学科特点分析,音乐具有的时效性、模糊性、非语义性让音乐理解变得抽象;学生人生经验不够丰富、情感体验较少、思维还不够成熟,通过“编创与活动”栏目设置的活动线索,可以降低理解难度,帮助学生认识音乐内部规律,在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音乐的记忆和理解。
3 提供合作享受音乐的平台。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小组合作、交流互动可以促进信息的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学会与同伴合作,挖掘集体潜能,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参与的学习空间。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学
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教材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六年级音乐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
教材按照不同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分章节教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乐符号、音乐节奏、音乐调式等基础知识的研究。
2.音乐表演:包括合唱、乐器演奏等音乐表演技能的培养。
3.音乐欣赏:通过听音乐、观看音乐视频等形式,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类型和风格的欣赏能力。
4.音乐创作:通过研究基本的音乐创作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三、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音乐符号、音
乐演奏过程等内容,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知识和技能。
2.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音乐
表演或音乐创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剧场教学:通过在剧场进行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
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评价
1.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音乐表演和创作过程中的表现,
评价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创造能力。
2.个人反思:要求学生对自己的音乐表演或创作进行个人反思,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3.小组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评价,互相评价和提出建议,
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研究。
以上为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根据具体教
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希望能够帮
助到您!。
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案一:音乐之为什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音乐的定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音乐的定义。
教学难点:了解音乐的作用。
教学准备:音乐资料。
教学过程:1.引入:让学生观看音乐视频,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导入:让学生回答“什么是音乐?”的问题,并让学生展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3.讲解:教师给学生们播放音乐,并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感受。
4.讨论:引导学生们讨论音乐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些线索,如:音乐可以调节情绪,音乐可以表达情感,音乐可以增添生活乐趣等。
5.总结:总结学习内容,让学生再次回答什么是音乐,并问学生们明确了解到了音乐的哪些作用。
教案二:音乐的元素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音乐的元素。
教学重点:了解音乐的元素。
教学难点:理解音乐元素的意义。
教学准备:音乐资料。
教学过程:1.引入:让学生们观看一段音乐视频,并让他们找出其中的不同元素。
2.讲解:教师根据学生们的回答,讲解音乐的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
3.示范:教师给学生们演示不同元素的作用,如敲击不同乐器的节奏、演奏不同旋律等。
4.实践:让学生们分成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创作一首简单的音乐,要求包含不同的音乐元素。
5.展示:让学生们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同学给出评价和建议。
教案三:音乐的分类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音乐的分类。
教学重点:了解音乐的分类。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音乐类型的特点。
教学准备:音乐资料。
教学过程:1.讲解:教师讲解不同音乐类型的特点,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2.示范:教师给学生们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们听出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
3.讨论:学生们分组讨论不同音乐类型的特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4.实践:让学生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用任何方式表现自己对这个音乐类型的理解和喜爱。
5.展示:学生们展示自己对音乐类型的了解和喜爱。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1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并掌握音程的概念。
2、通过教唱《山乡的彩云》培养学生⑴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⑵正确的理解歌曲内容,恰当的表达歌曲的能力。
⑶用明亮,有弹性的声音唱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揭示其思想性、艺术性,艺术的表达歌曲。
教学难点:欢快活泼的节奏速度。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初听歌曲,感受艺术性。
出示问题复听作品、边听边思考:(1)山乡的景色是怎样的'?(2)山乡发生了哪些变化?(3)你对千朵万朵落山窝有什么认识(4)能不能想象出一幅改革开放之后的山乡巨变图?2、揭示主题。
㈠、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指出衬词不读㈡、讨论问题。
二、习唱歌曲:㈠、分句听唱并分句赏析;反馈、矫正。
㈡、整体习唱与指导:思考与讨论:①:思考与练习之一。
②:衬词在歌曲中的表情作用。
③、为了把歌曲那活泼、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出来,哪些地方唱强些?哪些地方唱轻些?三、出示目标,并艺术的处理歌曲:1、颁布目标。
2、艺术处理。
①独唱。
②领唱、齐唱、一唱众和。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2介绍有关歌曲知识《阳光体育之歌》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创作的一首体育歌曲,从20xx年起在全国推广。
《阳光体育之歌》现已制作成MTV,并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和教育部官方的网站进行公布。
《阳光体育之歌》由李幼容作词,徐锡宜作曲。
主旋律可以齐唱、独唱。
这首歌倡导学生走进阳光、走进自然、走进操场,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锻炼,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
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已积极行动起来,结合多种形式的阳光体育活动,对《阳光体育之歌》进行广泛宣传、播放,积极组织学生学唱,以尽快使《阳光体育之歌》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广为传唱。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第一单元《七彩桥》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听:《迎宾曲》、《唱着跳着走近你》、《送别》、《中国花鼓》、《丝绸之路》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一组反映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作品,感受音乐超越语言、跨越国界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桥梁作用。
从《迎宾曲》、《唱着跳着走近你》中,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情景,感受作品的象征意义;在《中国花鼓》、《丝绸之路》、《送别》的欣赏中,感悟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及魅力,理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感受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民族音乐元素对音乐创作的影响,理解音乐艺术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感受:1.欣赏《迎宾曲》、《唱着跳着走近你》1)播放《步步高》(广东音乐)片段,请学生说出曲名。
2)师: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歌曲,听听这首歌曲来自何处?播放《迎宾曲》,指名回答,说出理由再次听赏,感受两首乐曲之间的联系,自读P2介绍,了解《迎宾曲》的创作背景。
3)欣赏《唱着跳着做近你》,感受歌曲的热烈欢快。
2.师过渡:假如你是个没有到过广东,不了解广东的外国商人,听了刚才的两首音乐作品,你还对广东一无所知吗?广东给留下什么印象?指名说。
师:而这所有的印象都来源于音乐,此时此刻,音乐仿佛成为了一座桥梁,一座广东与“外界”相互交流的桥梁,一座中国与世界相互交流的桥梁。
有一句话这样说:音乐无国界。
还有一句这样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
其实,要我们说:音乐是一座桥,一座超越时间、空间,让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认识、相互交流,拉近距离,增进友谊的桥。
下面,我们欣赏一组中外结合的音乐作品,从中我们会对音乐桥的作用有更深的体会。
3.欣赏《中国花鼓》、《送别》、《丝绸之路》1)师演奏《送别》旋律,师:这首乐曲你们熟悉吗?你感觉它的情绪风格怎样?2)师:这首乐曲原本是一首美国歌曲,那么它是怎么来到中国的呢?这里我们要来了解一下“学堂乐歌”。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全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音乐常识课时一:音乐与生活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能够简单描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活动;- 通过音乐活动的参与,增强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什么是音乐常识2. 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3. 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活动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介绍音乐常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音乐是什么。
3. 讨论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对情绪、环境等的影响。
4. 引导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活动,并进行简单描述。
5. 分组讨论并展示各自列举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如唱歌、跳舞等,增强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7.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 学生对音乐常识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的描述能力;- 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单元:声音和音乐课时二:什么是声音教学目标:-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能够区分不同的声音;- 通过实验和活动,感受声音的特性和变化。
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声音的特性和变化3. 区分不同的声音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不同声音的录音,让学生猜测声音的来源。
2. 介绍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让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3. 实验:利用不同材料制作乐器,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的产生和变化。
4. 讨论声音的特性和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声音的特点。
5. 分组活动:给出不同声音的录音,让学生进行分类和区分。
6. 分享分组活动的结果,让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
教学评价:- 学生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声音的特性和变化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学生在分组活动中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 (继续编写其他单元的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6篇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听出歌曲《爱是一首歌》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说说最感动自己的是哪一段。
2、用嘹亮的歌声随音乐哼唱《两颗小星星》,唱出歌中主人公的自豪。
3、能视唱《滑雪歌》其中一句旋律,为歌曲划分乐句。
并与同伴一起设计表演形式来演唱歌曲。
4、能用明亮、自信的声音背唱歌曲《DO RE MI》,并与同学分角色表演。
5、能编创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曲《滑雪歌》和《DO RE MI》。
2、初步体会到主题歌曲在塑造电影人物性格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聆听歌曲《爱是一首歌》和《两颗小星星》;编创旋律活动;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整体感知1、组织教学。
2、导入。
展示动画片《小鹿斑比》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片段,看过这部动画片的学生讲讲其中的故事。
3、聆听《小鹿斑比》的主题歌《爱是一首歌》。
4、初听歌曲,听出歌曲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
聆听前,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人声的分类和学过的演唱形式有哪些,并把这些知识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在聆听时对照。
歌曲先是由男声领唱,接着是男女声合唱。
5、复听歌曲,听后让学生说说歌中的哪一段最能感动自己。
引导学生从歌名和歌词中谈谈对歌曲的理解,结合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与合唱”所体现的效果,体会歌曲最令人感动的部分。
6、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甜美与温馨。
二、二次聆听,对比欣赏1、从复习演唱歌曲《小小少年》人手,简单回忆德国影片《英俊少年》的故事情节,并让学生谈谈对主人公海因切的印象。
2、聆听歌曲,《两个小星星》感受歌曲的情绪。
3、复听歌曲,教师引导学生从歌曲的节奏型与一字一音中,感受主人公海因切的自信与自豪的性格特点。
4、再听歌曲,请学生听出不同情绪的两个乐段,用不同的动作表示出来。
5、再听歌曲,请学生随音乐哼唱,体会主人公海因切的自豪心情。
让学生边唱边用动作来表现。
全册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
2.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特长。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研究:本册教材共有10首歌曲,分别为《茉莉花》、《长城谣》、《送别》、《在希望的田野上》、《月亮代表我的心》、《小白船》、《两只老虎》、《鲁冰花》、《蜗牛与黄鹂鸟》、《童年》。
2. 音乐知识:研究音阶、节奏、音符等基本音乐知识,了解各种音乐符号及其表示的意义。
3. 音乐欣赏:欣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的研究与演唱,音乐知识的掌握,音乐欣赏的能力。
2. 教学难点:音乐理论知识,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部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通过歌曲学唱、音乐游戏、音乐欣赏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音乐。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音响、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自信心。
五、教学安排1. 每周一节音乐课,共计16课时。
2. 每节课时安排:歌曲学唱占40%,音乐知识讲解占30%,音乐欣赏占30%。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歌曲演唱能力: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练,评价学生的歌曲演唱水平。
2. 音乐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
3. 音乐欣赏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心得,评价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七、教学总结本册音乐教案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为目标,通过歌曲学唱、音乐知识讲解和音乐欣赏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音乐。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自信心。
通过评价学生的歌曲演唱能力、音乐知识掌握程度和音乐欣赏能力,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最新人教精通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优质
教案(全册)
本文档是《最新人教精通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的优质
教案合集。
以下是每个单元的教案概述:
单元一:音乐与生活
教案概述:本单元的主题是音乐与生活,旨在通过音乐的研究,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情感体验。
课时一:音乐的魅力
教案目标:通过介绍音乐的魅力,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
发研究热情。
课时二:我的音乐世界
教案目标:通过了解学生的音乐世界,促使他们发现自身的音
乐特长和兴趣。
单元二:音乐欣赏
教案概述:本单元的主题是音乐欣赏,旨在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并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
课时一:古典音乐欣赏
教案目标:通过欣赏古典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并培养他们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
课时二:流行音乐欣赏
教案目标:通过欣赏流行音乐,让学生了解不同流派的音乐风格,并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
依此类推,详细记录每个单元的教案概述和课时目标。
以上是《最新人教精通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的简要概述。
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详细编写。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NO.1 歌曲《茉莉花》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茉莉花,学习相关文化知识,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2、茉莉花这首二声部合唱歌曲,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演唱二声部合唱茉莉花,让学习感受和声般美。
教学重点用柔美的和协的声音,演唱合唱,茉莉花。
教学难点学习把握,二声部的音准,初步达到声部的和协音色的统一,音量的均衡。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授导入,花杂是美丽的纯洁的,古往今来有许多艺术家都以此为提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花的世界感受花的美丽,花的生机,花的芳香,出示课件(播放各种上百花图片)(通过电教手段,更直观发现美,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一)、你们知道这些花的名字吗?(出示图片,播放茉莉花、玖瑰花、菊花、向日葵)(二)、你们知道吗这是什么花吗“茉莉花”,谁能介绍茉莉花这一品种。
生:回答。
师:你们看花瓣上闪动着晶莹剔透的音乐露珠。
(展示发声练习曲)(更为直观感知旋律节奏,节拍,提高示唱能力)师:分组唱:你们唱这个音乐,露珠,坚持住,声音不要停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广泛流传的民族小调也很多,它们就像暮春三月花园中的白花,姹紫嫣红,芳香四溢,其中有一个品种姿压群芳,栽培悠久,广受大众喜爱,她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小调“茉莉花”。
电脑播放合唱歌曲“茉莉花”,歌曲录像。
1、音乐旋律熟悉吗,提高听觉感受能力,视听结合感受节奏感,音高感和声感)2、歌曲情绪有怎样特点。
3、合唱演唱茉莉花有怎样表现效果。
让我们拿着手中的乐器,一起奏响着美丽动听的旋律,感受东方茉莉绽放的瞬间。
师:一组吹奏高声部旋律一组吹奏低声部旋律哪个地方吹奏不是很流畅,合作吹一吹生:分声部,单独吹奏生:两个声部一起合作吹奏一下师:让我们动起来唱出,奏出你心中的茉莉花生:之间有吹有唱,分高低声部。
【新教材】统编版音乐小学六年级上册全
册教案教学设计
目标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六年级学生全面研究音乐课程,并通过优选的教案教学设计,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将根据材《统编版音乐小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的要求进行选取。
通过综合运用音乐要素、曲式以及音乐欣赏等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并培养他们的音乐表演和创作能力。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演唱、演奏等,配合教材中的音乐素材和音乐游戏,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研究动力。
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将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音乐导入:通过播放优美的音乐、分享音乐欣赏体验等方式,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音乐基础知识研究:通过讲解和练,教授音乐的基本要素、
音乐符号和音乐术语等知识点。
3. 音乐创作实践:通过合作创作、编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
乐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乐器演奏体验:提供研究和演奏乐器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
验音乐乐器的魅力。
5. 音乐表演: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舞蹈等形式的音乐表演,展
示他们的表演才华。
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将通过平时成绩、课堂练、作业完成情况以及综合考
核等方式进行。
通过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研究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结束语
通过本教案教学设计的优选,我们将为学生提供全面和深入的
音乐研究机会,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演艺术素养。
希望学
生们能够在愉快的研究氛围中享受音乐的魅力,不断进步和成长。
2023最新苏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1. 第一单元:音乐的魅力- 1.1 唱响青春- 1.2 乐乐足球场- 1.3 音乐说书人- 1.4 地久天长2. 第二单元:音乐之声- 2.1 小音乐家- 2.2 五彩音符- 2.3 音乐的天空- 2.4 温暖的音符3. 第三单元:音乐的旋律- 3.1 天籁之声- 3.2 音乐的发明家- 3.3 港湾- 3.4 音乐之友4. 第四单元:音乐剧欣赏- 4.1 海上音乐会- 4.2 音乐灯光秀- 4.3 冰雪奇缘音乐剧- 4.4 音乐的魔力5. 第五单元:音乐世界- 5.1 童年的乐园- 5.2 快乐的舞蹈- 5.3 音乐恋曲- 5.4 音乐的神奇6. 第六单元:音乐与生活- 6.1 音乐大众化- 6.2 音乐见证历史- 6.3 音乐的辅助- 6.4 音乐与世界教案内容第一单元:音乐的魅力1.1 唱响青春-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唱歌,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 教学内容:熟悉歌曲《唱响青春》,学会合唱。
- 教学方法:集体合唱,个别指导,小组展示。
-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合唱水平和参与情况。
1.2 乐乐足球场- 教学目标:通过音乐和运动相结合,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体验。
- 教学内容:研究歌曲《乐乐足球场》,并进行舞蹈表演。
- 教学方法:舞蹈教学,集体展示,个别指导。
-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舞蹈表演技巧和参与度。
1.3 音乐说书人- 教学目标:通过故事和音乐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 教学内容:研究故事《音乐说书人》,并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感表达。
- 教学方法:故事讲解,角色扮演,情感表达。
-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1.4 地久天长-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经典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 教学内容:研究经典音乐作品《地久天长》,并进行欣赏和分析。
- 教学方法:音乐欣赏,学生讨论,个别指导。
-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音乐反映了人类的生活。
音乐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丰富人的想象力,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别于专业音乐教育。
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价值观,本册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1、进入多声部合唱练习。
2、巩固小学期间学到的全部歌唱知识。
3、注意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全册总课时:32课时课题《同一首歌》教学内容:聆听《大中国》表演《同一首歌》;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掌握歌曲并会演唱。
1、感受歌曲,了解音乐的性质,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
2、激发儿童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机、彩带第一课时1-1教学内容及过程: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新学期寄语: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今天每一个同学都精神饱满,喜气洋洋,踏着春的脚步,伴着春的歌声,开始了我们新的生活。
同学们,新学期新任务,你有信心做好吗?好,老师忠心希望你们勇于开拓,敢于进取,在学习中一马当先,在生活中吉顺呈祥。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茁壮成长,像登鹳鹊楼一样步步高!复习上册教材歌曲。
第二课时1-2一、新课导语:说说我们的大中国:“我们进行了《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大家已经了解了中国的许多知识,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可以从多方面叙述)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性质:“你们讲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中国很大。
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
”提问: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三、感受、理解歌曲:1、欣赏歌曲一遍。
(仔细倾听)提问:(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2、欣赏歌曲第二遍,帮助理解歌词:(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教师以歌词做归纳,同时出示多媒体风景图片)(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麽说?(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教师以歌词总结)(4)长城在古代是派什么用处的?(抵御敌人的入侵)(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6)“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是什么意思?(祖国经历了很多磨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教案标题: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学习并演奏简单的乐曲。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2. 学习乐曲演奏和合唱。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第一课:音乐基本概念和要素1. 导入: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2. 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音高、音长、节奏等。
3. 活动:分组让学生用身体动作模仿不同的音高和节奏。
4. 小结:总结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第二课:乐器的分类和演奏1. 导入:展示不同种类的乐器,让学生猜猜它们的名称和演奏方式。
2. 学习乐器的分类: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3. 活动:分组让学生试玩不同种类的乐器,并尝试演奏简单的乐曲。
4. 小结:总结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方式。
第三课:音乐的节奏感和合唱1. 导入:播放一段有明显节奏的音乐,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打手掌。
2. 学习音乐的节奏感:学习不同节奏的符号和拍子。
3. 活动:分组让学生合唱简单的歌曲,并用手拍打节奏。
4. 小结:总结音乐的节奏感和合唱的重要性。
第四课:音乐欣赏和表演1. 导入:播放一段经典音乐,让学生欣赏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2. 学习音乐欣赏:学习如何欣赏音乐作品的表达和情感。
3. 活动:分组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小组表演。
4. 小结:总结音乐欣赏和表演的重要性。
第五课:音乐会的准备和演出1. 导入:介绍音乐会的概念和组织形式。
2. 活动:分组让学生策划和准备一场小型音乐会。
3. 实践:学生进行音乐会的排练和演出。
4. 总结:总结音乐会的准备过程和演出经验。
教学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学生完成乐器演奏和合唱的评估。
3. 学生参与音乐会的评估。
教学资源准备:1.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作品。
2. 不同种类的乐器和乐谱。
3. 音乐会的场地和道具。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最新4篇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海》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童声独唱《大海摇篮》和管弦乐《海上风暴》,并用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对不同情绪、表现力的乐曲的感受,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2.引导学生用中弱的力度、柔和的声音、贴切的动作表演唱《海》,使学生体会并表现歌曲中大海波浪起伏、宽广无边的意境。
3.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三拍子的节奏感,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美感体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演唱、讨论、律动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学生能用中弱的力度、柔和的声音演唱,体会并表现歌曲中,大海波涛起伏、宽广无边的意境。
教学难点:欣赏童声独唱《大海摇篮》,能从歌声中感受抒情的旋律、诗一般的歌词及少年儿童心中美丽的大海,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更好地表现音乐形象。
教材分析:《海》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
是一首海的抒情诗、海的赞歌。
歌曲为3/4拍,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奏很有规律,其旋律前两乐句一伏一扬,第三、四乐句各自形成起伏,使得歌曲的旋律似大海的波涛,浪与波交融起伏、跌宕。
这五个音的旋律充满了吟唱性,质朴无华。
由于节奏的疏松,旋律显得宽广,有着海的气势,又因旋律多为级进式的起伏,音调带着柔和的美,描绘了月光初上碧浪相逐远去的海面。
这首短歌诗画一般的意境,让人遐想……教学预设:一、组织教学1.学生伴着音乐拍手进教室2.师生问好师:2/41234|5-|150|150|5432|1-||同学们好!你好!你好!老师您好!二、发声练习、节奏练习三、复习歌曲《下蛋咯》四、歌曲学唱(尽情地表演“大海”)。
1.PPT播放海的画面、大海的音效,(设置情境)教师将学生带入一个海的世界。
初听《海》,感受歌曲情绪。
师:刚才小朋友们跟着张老师一起来到了大海边,看到了美丽的大海,小朋友想唱唱我们的海吗?让我们静静聆听海的声音吧!2.复听歌曲,熟悉旋律师:这首歌曲给你带来怎么样的感受?海面是平静的还是波澜壮阔的?你从哪里听出来是平静的而不是波澜壮阔的?3.熟悉四三拍节奏师:跟张老师一起学做一朵海里的小浪花好吗?----加入三拍子浪花的动作4.为歌曲配上打击乐(三角铁、铃鼓),熟悉旋律三角铁节奏:XOO铃鼓节奏:OOX5.学唱歌曲(1)听教师范唱,用手拍节拍,心里默默跟唱。